❶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我是什麼經典教案
課前透視
《我是什麼》是一篇常識性課文。本課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態和對人的利弊關系。課文內容生動有趣,語言樸素而生動,是一篇寓科學知識於趣味故事的優秀教材。通過學習引導學生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資源才能造福於人的道理,從而達到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培養觀察大自然的能力的目的。
水對於學生來講並不陌生,所以教學過程中,應根據課文的結構特點,積極挖掘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從而獲得創新活動的感性經驗和簡單方法,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意識,使外在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得到升華,促進學生的發展。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了解水的不同形態的變化以及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
正確、朗讀課文,了解水的變化及與人類的關系。
信息資料
1、生字詞語卡片、故事錄音、反映水的變化的錄像片或課件。
2、師生收集水與人類關系的相關資料。
教學時數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故事導入:同學們,今天我想把一個調皮可愛的小朋友介紹給你們,大家想不想認識他們呀?(播放錄音故事)
(這樣設計可以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從整體上感知了課文內容,了解了課文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