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初一上冊語文25有哪些詩

初一上冊語文25有哪些詩

發布時間:2020-12-26 08:31:57

❶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古詩有哪些(最新的)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次北固山下》王灣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錢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天凈沙 秋思》 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1.詠雪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①雪驟②,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③.」兄女曰:「未若柳絮因④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2.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3.智子疑鄰 宋有富人,天雨牆壞.其子曰:「不築,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雲.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課外古詩詞背誦(10首) 1.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過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3.題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鍾磬音. 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5.夜雨寄北 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6.泊秦淮 唐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7.浣溪沙 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8.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如夢令 南宋 李清照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 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10.觀書有感 南宋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來到一個雕像者的店裡.他看見宙斯的雕像,問道:「值多少錢?」雕像者說:「一個銀元.」赫耳墨斯又笑著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雕像者說:「還要貴一點.」後來,赫耳墨斯看見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會對他更尊重些,於是問道:「這個多少錢?」雕像者回答說:「假如你買了那兩個,這個算饒頭,白送.」這個故事適用於那些愛慕虛榮而不被人重視的人. 蚊子飛到獅子面前,對他說:「我不怕你,你並不比我強.要說不是這樣,你到底有什麼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齒咬嗎?女人同男人打架,也會這么干.我比你強得多.你要是願意,我們來較量較量吧!」蚊子吹著喇叭沖過去,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蚊子戰勝了獅子,又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粘住了.蚊子將要被吃掉時,嘆息說,自己同最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料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這故事適用於那些打敗過大人物,卻被小人物打敗的人.

❷ 七年級上冊語文古詩一共有幾首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課內古詩有五首、課外古詩有十首,分別是:

一、課內的五首分別是:

1、觀滄海

三國: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次北固山下

唐代: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3、錢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4、西江月

宋代: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

5天凈沙·秋思

元代: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課外的十首分別是:

1、龜雖壽

三國: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過故人庄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3、題破山寺後禪院

唐代: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鍾磬音。

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代: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5、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6、泊秦淮

唐代: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7、浣溪沙

北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8、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南宋: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9、如夢令

宋代: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10、觀書有感

宋代: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❸ 初一上冊語文古詩

1.觀滄海
觀滄海
觀滄海詩意圖東漢(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
王灣(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3.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4.天凈沙秋思
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過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shǔ),邀我至田家。
寫意插畫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xiá)。
開軒面場圃(pǔ),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haí)來就菊花
題破山寺後禪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鍾磬音。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風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浣溪沙-(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李清照的兩首《如夢令》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李清照像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觀書有感
(其一)
半畝方塘一鑒開①,
天光雲影共徘徊②。
問渠那(哪)得清如許③?
為有源頭活水來。

❹ 七年級上冊語文古詩一共有幾首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課內、外古詩詞背誦
課內:
《古代詩歌四首》
《觀滄海》《次北固山下》《錢塘湖春行》《天凈沙》
課外:
1《龜雖壽》
神龜的壽命雖然十分長久,但也還有生命終了的時候。螣蛇盡管能乘霧飛行,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
年老的千里馬伏在馬棚里,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一日馳騁千里。
有遠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不會止息。
人的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所決定的。
只要自己保養得好,也可以益壽延年。
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2〈〈過故人庄〉〉
老友備好了黃米飯和燒雞,邀我做客到他朴實的田家。
村子外邊是一圈綠樹環抱,郊外是蒼翠的小山包平斜。
推開窗戶迎面是田地場圃,把酒對飲閑聊著耕作桑麻。
等到九月重陽節的那一天,再一次來品嘗菊花酒好啦!
3〈〈題破山寺後禪院〉〉
清晨,我步入古寺瞻仰。
高高的林梢頭,
沐浴著朝陽的輝光,
蜿蜒的小路漸漸通向幽僻處,
忽見花木繁茂,
禪房就在花中央。
嵐光催起鳥兒宛轉歌唱,
清潭將人心的污垢滌盪。
深山萬物呵,
靜得沒有其他聲響,
只有鍾罄的一脈餘音,
在晨空中縈旋迴盪。
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啦,子規鳥兒不住地在啼,
聽說你遭貶了,被貶到龍標去,一路上要經過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讓我把為你而憂愁的心託付給天上的明月吧,
伴隨著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5 〈〈夜雨寄北〉〉
你問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歸期;今晚巴山下著大雨,雨水漲滿秋池。 何時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燭①花徹夜長談; 再告訴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6〉〈〈泊秦淮〉
秦淮河上的秋水盪漾,暮靄象輕紗般的舒捲飛翔。
秋水披一身迷人的煙霧,兩岸金沙隨夜色沉入溶溶的月光。
我在停泊的小船上靜靜眺望,對岸酒家的燈火一片輝煌。
歌女如春,「遊客」顛狂,《後庭花》的歌聲彌漫江上,可有誰想到了國破家亡?
7〈〈浣溪沙〉〉
唱一曲新詞酒喝一杯美酒,
一樣是去年的天氣去年的亭台,
夕陽西下幾時才能回來?
無可奈何看著花兒在暮春中凋落,經常記起在溪邊的亭子遊玩直到太陽落山的時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來的路。游興滿足了,天黑往回劃船,錯誤地劃進了荷花深處。搶著劃呀,搶著劃呀,驚動滿灘的水鳥,都飛起來了。
似曾相識的燕子翩翩歸來,
我獨自徘徊在園中鋪滿落花的小路上。
8〈〈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莫說下山容易無艱險,這只不過是你的錯覺,未免高興的太早了,小心詭詐的群山騙了你!你興致勃勃地爬過一道山巒,以為目的地就要到了,可是一山剛過,一山又橫越面前,攔住了你前進的道路,原來你又陷入群山的重重包圍之中。
9〈〈如夢令〉〉
經常記起在溪邊的亭子遊玩直到太陽落山的時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來的路。游興滿足了,天黑往回劃船,錯誤地劃進了荷花深處。搶著劃呀,搶著劃呀,驚動滿灘的水鳥,都飛起來了。
10〈〈觀書有感〉〉
這首詩富於啟發而有歷久常新。半畝大的池塘像明鏡一樣,映照著來回閃動的天光雲影。要問這池塘怎麼這樣清澈?原來有活水不斷從源頭流來啊!詩的寓意很深,以源頭活水比喻學習,要不斷吸取新知識,才能有日新月異的進步

❺ 七年級上冊語文古詩共有幾首

5童趣我回憶自己在年幼的時候,能睜大眼睛直視太陽,視力好極了,每遇見細小的東西,一定要仔細觀察它的紋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樂趣。夏夜裡,蚊群發出雷鳴似的叫聲,我心裡把它們比作群鶴在空中飛舞,心裡朝這個方面想,眼前果真就出現了千百隻白鶴;抬頭觀看著它們,連脖子也變得僵硬了。我又留幾只蚊子在白色未染色的(白色)帳子里,慢慢地用煙噴它們,使它們沖著煙邊飛邊叫,構成一幅青雲白鶴的景觀,果真像鶴群在青雲邊上發出叫聲一樣,這使我高興得連聲叫好。我常常在土牆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雜草叢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檯子一樣高,把叢草當成樹林,把蟲子、螞蟻當成野獸,把土塊凸出部分當成丘陵,低陷部分當成山谷,我便憑著假想在這個境界中游覽,安適愉快而又滿足。有一天,我看見兩只小蟲在草間相鬥,(便蹲下來)觀察,興味正濃厚,忽然有個極大極大的獸拔山倒樹而來,原來是一隻癩蝦蟆,舌頭一吐,兩只小蟲全被它吃掉。我那時年紀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聲驚叫起來。待到神智恢復,捉住癩蝦蟆,鞭打了它幾十下,把它趕到別的院子去。10《論語》十則1.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溫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到這里)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講解〕第一句講的是學習的方法。第二句講的是學習的樂趣。第三句講的是為人態度,屬於個人修養范圍。)2.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復習過呢」(〔講解〕《論語》記孔子門人一般稱字,如對仲由稱「子路」,對端木賜稱「子貢」,對曾參獨稱「子」,因為此書是孔子二傳或三傳弟子所記,曾受業於曾參。)3.孔子說:「溫習舊知識後,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當老師了。」(講學習方法)4.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有(陷入邪說的)危險。」(講學習方法,闡述學習和思考的辯證關系。)5.孔子說:「由,教給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言行要謹慎,不要誇大自己的知識和本領,要有謙虛的學習態度。)6.孔子說:「看見賢人要想著向他看齊,看見不賢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沒有跟他相似的毛病。」(講學習態度)7.孔子說:「幾個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看到自己也有)他們那些短處就要改正。」(講學習態度)8.曾子說:「士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嗎到死為止,不也很遙遠嗎」(「仁」是孔子學說的核心。這番話的目的,是鼓勵門人要為實現「仁」的理想而奮斗。)9.孔子說:「(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後落葉的。」(比喻社會現象。)10.子貢問道:「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孔子說:「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忠」和「恕」是孔子「仁」學說的兩個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恕」的要求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25《世說新語》兩則《詠雪》: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談詩論文。忽然間,雪下得緊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道韞是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陳太丘與友期》:陳太丘跟一位朋友約定一同出門,約好正午時碰頭。正午已過,不見那朋友來,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後,那人才來。太丘的長子陳元方那年七歲,當時正在門外玩。那人便問元方:「你爸爸在家嗎」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來,他已經走了。」那人便發起脾氣來,罵道:「真不是東西!跟別人約好一塊兒走,卻把別人丟下,自個兒走了。」元方說:「您跟我爸爸約好正午一同出發,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講信用;對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失禮。」那人感到慚愧,便從車里下來,想跟元方握手,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的大門。20山市奐山的「山市」,是淄川縣八景中的一景,但經常好幾年也不出現一次。(有一天)孫禹年公子跟他的同業朋友在樓上喝酒,忽然看見山頭有一座孤零零的寶塔聳立起來,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驚奇又疑惑,心想這附近並沒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見幾十座宮殿,瓦是碧綠的,屋脊高高翹起,這才省悟到原來是(出現)「山市」了。沒多久,(又出現了)高高的城牆,(頂上是)呈凹凸形的短牆,連綿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樓閣的,有像廳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現在眼前,數也數不過來。忽然颳起大風,煙塵彌漫,全城的景象變得模糊不清了。過一陣子,大風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樓,上與天接,(每層)有五間房,窗戶都敞開著,都有五處明亮的地方,那是樓外的天空。一層一層地指著數上去,房間越高,亮點越小;數到第八層,亮點只有星星那麼小;再往上就變得暗淡了,似有若無,看不清它的層次。(低層)樓上的人們來來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著(欄桿)的,有站著的,姿態各不相同。過了一段時間,樓漸漸低矮下來,可以看見樓頂了;漸漸地,又變得跟平常的樓房一樣;漸漸地,又變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縮成拳頭一般大小,(再縮)成為豆粒一般大小,終於完全消失。我又聽說,有早起趕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鋪,跟塵世上的情形沒有什麼區別,所以人們又管它叫「鬼市」。30寓言四則1.《智子疑鄰》宋國有個富人,因下大雨,牆坍塌下來。他兒子說:「如果不(趕緊)修築它,一定有盜賊進來。」隔壁的老人也這么說。(可富人不聽他們的話。)這天晚上果然丟失了大量財物,這家人很贊賞兒子聰明,卻懷疑偷盜是隔壁那個老人乾的。2.《塞翁失馬》靠近長城一帶的人們中,有一個精通術數的人。(一天)他家的馬不知什麼緣故逃到胡人那邊去了,人們都來安慰他,他卻說:「這難道不是福氣嗎」過了幾個月,他那匹馬(竟然)帶領著一群胡人的駿馬回來了。人們都去祝賀他,他卻說:「這難道不是禍害嗎」家裡有的是好馬,他兒子喜歡騎著玩,(有一天)從馬上摔下來,摔斷了大腿。人們都來安慰他,他卻說:「這難道不是福氣嗎」過了一年,胡人大舉進攻,進了長城,壯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作戰。靠近長城一帶的人,絕大多數都戰死沙場。他兒子就因為腿瘸的緣故(沒有被征去打仗),父子得以保全生命。(譯文基本上是直譯,也有個別語句是意譯。)

❻ 初一上冊語文古詩文

詠雪
詠雪的原文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詠雪的譯文
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講解詩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兒道說:「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她就是謝太傅的長兄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詠雪的解字
(1)謝太傅:即謝安(320~385),字安石,晉朝陳郡陽夏(現在河南太康)人。做過吳興太守、侍中、史部尚書、中護軍等官職。死後追贈為太傅。 (2)撒鹽空中差可擬( 差:大致,差不多 )(擬:相比 ) (3)未若柳絮因風起(未若:不如)(因:憑借 )(「因」在這里有特殊含義) (4)講論文義(講解詩文)(講:講解 )(論:討論 ) (5)俄而雪驟,公欣然曰(俄而: 不久,一會兒 )(驟;迅速 )(欣然:高興的樣子) (6)與兒女講論文義(兒女:這兒當「子侄輩」講,即年輕一輩) (7)內集:家庭聚會。 (8)講論文義:講解詩文。 (9)胡兒:即謝朗。謝朗,字長度,謝安哥哥的長子。做過東陽太守。 (10)差可擬: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擬,相比。 (11)無奕女:指謝道韞(yùn),東晉有名的才女,以聰明有才著稱。無奕,指謝奕,字無奕。 (12)王凝之:字叔平,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第二個兒子,做過江州刺史、左將軍、會稽內史等。
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的原文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 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陳太丘與友期的譯文
陳太丘跟朋友相約同行,約定在正午碰面。正午已過,朋友還沒有到,陳太丘不再等候就離開了。陳太丘離開後朋友才到。元方當時只有七歲,正在門外嬉戲。朋友就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元方答道:「我父親等您很久,而您沒到,他已經離開了。」友人便生氣地說:「簡直不是人做的事啊!和別人約好一起出行,卻丟下別人自己離開了。」元方答道:「您跟父親約好正午見,正午時您還不到,就是沒有信用;對著人家的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貌。」友人感到慚愧,下車想拉元方的手。陳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大門。
陳太丘與友期的解字
陳太丘:即陳寔(shí)字仲弓,東漢潁川許(現在河南許昌)人,做過太丘縣令。
太丘,地名;長,長官。
與:和
元方:即陳紀,字元方,是陳寔的長子
期行:相約同行。期,約會,約定時間。行,出行。
期日中:約定的時間是正午。日中,正午時分。
過中:過了正午。
至:到。
捨去:不再等候而離開了。
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時年:這年(那時)。
戲:玩耍
,游戲。
尊君在不(fǒu):您父親在嗎?尊君,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
非:不是。
相委而去:丟下別人而離開。相委,丟下別人;相,副詞,表示動作偏向
一方;委,放棄,拋棄。
君:古代尊稱對方,現可譯為「您」。
家君:家父。
慚:慚愧。
引:拉,
這里指表示友好的動作。
顧:回頭看。
信:誠信,信用。
禮:禮貌。
引之:拉住。
不:同「否」。
註:曰:說!

論語十則
原文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譯文
1.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溫習,不也很快樂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也很高興嗎?別人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的行為嗎?
2.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與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復習過呢?」
3.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能有新體會、新發現,就可以憑借這一點當老師了。」
4.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是空想卻不讀書就會有害。」
5.孔子說:「仲由,教導你對待事物的道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智慧。」
6.孔子說:「見到品德高尚的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和他看齊。見到品德不好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沒有同樣的毛病。
7.孔子說:「幾個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選擇他們的優點學習,(發現自己也有)他們那些缺點就要改正。
8.曾子說:「士不能不剛強勇毅,(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路途又遙遠。把實現「仁」的理想看作是自己的使命,不也是很重大的嗎?死了就停止了,不也很遙遠嗎?」
9.孔子說:「在嚴寒的冬天,才會知道松柏是最後才凋謝的。」
10.子貢問孔子:「有沒有一句可以終身奉行的話?」 孔子說:「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

觀滄海
三國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大海。 海水多麼寬闊浩盪,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 樹木一叢一叢到處都是,各種草兒長得十分繁茂。 樹木被風吹動發出颯颯的聲響,海上翻湧起巨大的波濤。 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出發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慶幸得很,好極了,用詩歌來詠嘆自己遠大的志向吧!
注釋 臨:登上,有游覽的意思。 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現在河北省昌黎縣的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烏桓時經過此地。 滄:通「蒼」,青綠色。 海:渤海 何:多麼 澹 澹(dàn dàn):水波盪漾的樣子。 竦 峙(sǒng zhì):高高地挺立。竦通「聳」,高。峙:挺立。 蕭瑟:樹木被秋風吹動的聲音。 洪波:洶涌澎湃的波浪 日月:太陽和月亮 若:如同 星漢:銀河。 幸:慶幸。 至:極。 幸甚至哉:真是幸運極了啊。用這首詩歌來抒發自己的心願志向。 詠:歌吟 詠志:即表達心志。 志:理想 最後兩句與本詩正文沒有直接關系,是樂府詩結尾的一種方式。 選自《樂府詩集》這是樂府詩《步出夏門行》中的第一章。

2.次北固山下
[唐]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譯文 行旅在青山之外,乘舟於綠水之上,漲潮時兩岸間水面變得開闊,順風時船上的風帆獨自高懸,海上的太陽初升在將盡未盡的夜。江邊的春意呈現在尚未逝去的年,家信要寄向何方,讓歸去的大雁帶著它去洛陽。
注釋:本詩選自《全唐詩》。 1.次:路途中停宿;這里是停泊,停駐的意思。 3.客路:旅途。 4.青山:點題中「北固山」。 5.前:向前航行。 6.平:漲平,潮水漲得與岸齊平。 7綠水:長江 8潮平兩岸闊:潮水漲滿時,兩岸之間水面寬闊。 9風正:風順而和。 10懸:掛。 11海日:太陽從海上升起。 12殘夜:夜色已殘,指天將破曉。夜將盡未盡的時候。 13.舊年:過去的一年。指舊年未盡,春之氣息已到,點明節候已到初春。 14江春入舊年:江上春早,舊年未過,新春已到。 15.歸雁洛陽邊:希望北歸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陽。
3.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 春天,我走在錢塘湖邊,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公亭的西面,湖水漲潮時剛與堤平,白雲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幾只早出的黃鶯爭著向陽、暖和的樹,在上面築巢,新來的燕子銜著春泥在築巢。繁多而多彩繽紛的春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我最愛漫步在西湖東邊欣賞美景,欣賞得不夠 ,就再去看那綠色楊柳下迷人的白沙堤。
選自《白氏長慶集》。錢塘湖,即杭州西湖。 1、孤山寺:孤山:位於西湖的北部,坐落在後湖與外湖之間,孤峰聳立,景色秀麗,為湖山登臨勝地。 2、賈亭:即賈公亭。 3、水面初平:春天湖水初漲,水面剛剛平了湖岸。初:副詞,剛剛。雲腳低;指雲層低垂,看上去同湖面連成一片。點明春遊起點和途徑之處,著力描 繪湖面景色。 4、早鶯:初春時早來的黃鶯。鶯:黃鸝,鳴聲婉轉動聽。爭暖樹:爭著飛到向陽的樹枝上去。暖樹:指向陽的樹木。新燕:剛從南方飛回來的燕子。啄:銜取。燕子銜泥築巢。春行仰觀所見,鶯歌燕舞,生機動人。側重禽鳥。 5.暖樹:向陽的樹。 6、亂花:各種顏色的野花。漸:副詞,漸漸的。欲:副詞,將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繚亂。淺草:剛剛長出地面,還不太高的春草。才能:剛夠上。沒:遮沒,蓋沒。春行俯察所見,花繁草嫩,春意盎然。側重花草。 7、行不足:百游不厭。 8陰:同「蔭」。 9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稱沙堤、斷橋堤,在西湖東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時所築白堤在錢塘門外,是另一條。詩人由北而西而南而東,環湖一周,詩則以湖東綠楊白堤結束,以「最愛」直抒深情。 10、雲腳:古漢語稱下垂的物象為「腳」,如下落雨絲的下部叫「雨腳」。這里指下垂 12、沒(mò):隱沒。 13、湖東:以孤山為參照物 。 14·不足:不夠。
4.西江月 「西江月」為詞牌名,「夜行黃沙道中」是題目。
作者:辛棄疾
【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這首詞充分反映了作者對豐收所懷有的喜悅之情以及他對農村生活的熱愛。 5.天凈沙·秋思 [元]·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 枯藤纏繞的老樹上棲息著黃昏歸巢的烏鴉, 小橋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幾戶人家, 荒涼的古道上,迎著蕭瑟的秋風一位騎著瘦馬的遊子緩緩前行。 夕陽早已往西沉下,漂泊未歸的斷腸人還遠在天涯。 思想感情:由精心選取的幾組能代表蕭秋的景物組成一幅暮色蒼茫的秋野圖景; 抒寫內心深處無盡傷痛而獨行寒秋的天涯遊子剪影。 6.《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 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 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 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 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 歌以詠志。 譯文 神龜的壽命雖然十分長久,但也還有生命終結的時候。 螣蛇盡管能乘霧飛行,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 年老的千里馬躺在馬棚里,它的雄心壯志仍然是一日馳騁千里。 有遠大抱負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不會止息。 人的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所決定的, 只要自己調養好身心,也可以益壽延年。 我非常高興,要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 注釋 1.思想感情:表現了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2.「神龜」二句:神龜雖能長壽,但還有死亡的時候。神龜,傳說中的通靈之 龜,能活幾千歲。壽,長壽。竟,終結,這里指死亡。 3.「螣蛇」二句:螣蛇即使能乘霧升天,最終也得死亡,變成灰土。螣蛇,傳 說中與龍同類的神物,能興雲駕霧。 螣音同「騰」 4.驥(jì):良馬,千里馬。 櫪(lì):馬槽。 5.已:停止。 6.烈士:有遠大抱負的人。暮年:晚年。 7.盈縮:原指人的壽星的長短變化,現指人壽命的長短。盈,滿,引申為長。 縮,虧,引申為短。 8.但:僅,只。 9.養怡:保養身心健康。 10.永:長久。永年:長壽,活得長。 11.幸甚至哉:兩句是合樂時加的,跟正文沒關系,是樂府詩的一種形式性結尾。 12竟:終結,這里指死亡。 7.過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shǔ),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xiá)。 開軒(xuān)面場圃(pǔ),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hái)來就菊花。 譯文老友准備好了豐盛的飯菜,邀請我到他的田舍做客。 村外綠樹環繞,青山在村子周圍橫卧著。 打開面對打穀場和菜園的窗子,一邊舉杯暢飲一邊暢談今年莊稼的收成。 等到九月重陽節的那一天,我一定要來飲酒欣賞菊花。 注釋 過:拜訪,探訪,看望。 故人庄:老朋友的田莊。 具:准備,置辦。 黍(shǔ):黃米飯。 至:到。 合:環繞。 郭:原本指城郭,這里指村莊的四周。 斜:傾斜。 軒:有窗戶的長廊或小屋。面:面向。 場圃:打穀場和菜園。 桑麻:桑樹和麻。這里泛指莊稼。 還:重復,再。所以讀為hái,不讀huán。 就菊花:指欣賞菊花與飲酒。就:赴。這里指欣賞的意思。 註: 這里的「斜」壓a韻,通常讀古文時讀 「xia」二聲。 把酒:拿起酒杯 重陽日:九月九日重陽節。 8.題破山寺後禪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鍾磬(qìng)音。 ——選自《全唐詩》 譯文 清晨,當我漫步到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叢林。 一條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靜的遠方,那裡是被花木濃蔭覆蓋著的禪房。 山光明凈,鳥兒歡悅地歌唱,深潭倒影,使人覺得心境的空靈。 萬物靜寂,只有鍾磬的聲音在空中回盪。 注釋 1、[曲]:彎折 2、[初日]:早上的太陽。 3、[禪房]:僧人的房舍。 4、[萬籟]:各種聲音。籟,凡是能發出音響的孔都叫「籟」,此指自然界的一切聲音。 5、[磬]:(qìng )古代用玉或金屬製成的曲尺形的打擊樂器。 6、[人心]:指人的塵世之心。 7、[空]:使……空明。 8、[清晨]:早晨的霧。 9、[但余]:「惟聞」。 10、[曲]:一作「竹」 11、[俱]:都。 12、[但]:只。 13、[幽]:幽靜。 14、[悅]:使……高興 15、【竹徑】:一作「曲徑」 16.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與陸游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異曲同工之妙。 17.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這兩句話形容後禪院環境幽靜,山光使野鳥怡然自得,潭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消除凈盡。人心,指人的塵世之心。破山寺里有空心亭。 18.鍾磬:寺院里誦經,齋供時打擊鍾磬作為信號. 9.《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唐·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⑥。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風直到夜郎西! 譯文 樹上楊花落盡,子規鳥兒在不停地啼叫, 聽說你被貶到龍標去了,一路上要經過辰溪、西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讓我把為你而憂愁的心託付給天上的明月吧, 伴隨著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注釋 ①、王昌齡:唐代詩人,天寶年間被貶為龍標縣尉。 ②.、左遷:貶謫,降職。古尊右卑左,左遷即貶官。 ③、龍標:唐代縣名,在今湖南黔陽縣,唐時甚僻。詩中指王昌齡,古人常用官職或任官之地的州縣名來稱呼一個人。, ④、楊花:柳絮。 ⑤、子規:即杜鵑鳥,啼聲哀婉凄切。 ⑥、五溪:唐人所說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當時屬於黔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貴州東部。 ⑦、夜郎:漢代中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曾在今貴州西部、北部和雲南東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區建立過政權,稱為夜郎。唐代在今貴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設過夜郎縣。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縣境,與黔陽鄰近)。李白當時在東南,所以說「隨風直到夜郎西」。 10.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譯文 你問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歸期; 今晚巴山下著大雨,雨水漲滿池子。 何時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燭芯; 再告訴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注釋 1、寄北:寄贈給住在北方的妻子。一說是友人。 2、君:你,指作者的妻子王氏。一說是友人。 3、巴山:也叫大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縣以北。(泛指巴蜀之地) 4、何當:什麼時候才能夠。 5、共剪西窗燭:在西窗下共剪燭芯。 6、剪:剪去燭花,使燭光更加明亮。 7、卻:副詞。還,且。表示小小的轉折。 8、話:談論。 9. 風:一作「君」。 11.泊秦淮 (唐)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譯文 迷濛的煙霧籠罩著寒江,小洲白沙上映著銀色的月光, 夜晚我停泊在秦淮河岸,正臨近酒家所在的地方。 歌女不知什麼是亡國恨事,在對岸還把《後庭花》聲聲歌唱。 注釋 (1)選自《樊川詩集注》。 (2)籠:籠罩。這句運用的是「互文見義」的寫法:煙霧、月色籠罩著水和沙。 (3)商女:一說商女即歌女,在酒樓或船舫中以賣唱為生的女子。清徐增《而庵說唐詩》雲:商女,是以唱曲作生涯者。 (4)《後庭花》:就是樂曲《玉樹後庭花》,以此曲填歌詞者,今存數種,而以南朝陳後主(陳叔寶)所作最為有名。因陳後主溺於聲色,作此曲與後宮美女尋歡作樂,終致亡國,所以後人把他所喜愛的《玉樹後庭花》曲、詞當作亡國之音的代名詞。 (5)江:這里指秦淮河。長江以南,無論水的大小,口語都稱為江。 12.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①,去年天氣舊亭台②。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③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④獨徘徊。 譯詩 喝著一杯杯美酒,聽著一首首歌詞翻新的曲子。 又想起去年同樣的季節,還是這種樓台和亭子。 天邊西下的夕陽啊,你什麼時候才又轉回這里? 美麗的花兒總要凋落,這是讓人無可奈何的事。 那翩翩歸來的燕子好生眼熟,就像舊時的相識。 在彌漫花香的園中小路上,我獨自地走來走去。 注釋 ①一曲新詞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長安道》詩意:「花枝缺入青樓開,艷歌一曲酒一杯」。 ②去年天氣舊亭台:此句化用五代鄭谷《和知已秋日傷感》詩:「流水歌聲共不回,去年天氣舊池台。」晏詞「亭台」一本作「池台」。 ③無可奈何:不得已,沒有辦法。 ④小園香徑:花草芳香的小徑,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徑。因落花滿徑,幽香四溢,故雲香徑。] 13.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出)一山攔。 譯文 不要說從山嶺上下來就沒有困難, 這句話騙得游山的人白白地歡喜一場。 當你進入到萬重山的圈子裡以後, 你剛攀過一座山,另一座山馬上將你阻攔。 注釋 ①選自《江東集》,原為六首,這是第五首。此詩是紹熙三年詩人在建康江東轉運副使任上外出紀行之作。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區。 ②賺:騙。 14.如夢令 (宋)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譯文 依舊經常記得出遊溪亭, 一玩就玩到日暮天黑, 深深地沉醉,而忘記歸路。 一直玩到興盡,回舟返途, 卻迷途進入藕花的深處。 我趕緊劃呀,船兒搶著渡, 驚起了一灘的鷗鷺。 注釋 (1)溪亭:臨水的亭台。 (2)沈:同「沉」。 (3)爭:同「怎」。[3] (4)興盡:盡了興致 (5)爭渡:「爭」與「怎」相通,如何的意思 15.觀書有感(其一)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譯文】 (其一)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被打開, 天空的光彩和浮雲的影子一齊映入水塘,不停的晃動。 問那方塘的水怎麼會這樣清澈? 因為有永不幹枯的水從源頭不斷流出來,從而成了活水! (其二) 昨天夜裡江邊漲起了陣陣春潮, 巨艦大船輕盈得如同一片羽毛。 向來行駛要白費很多推拉氣力, 今天卻能在江水中央自在順漂。 【注釋】 ①方塘:又稱半畝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鄭義齋館舍(後為南溪書院)內。朱熹父親松與鄭交好,故嘗有《蝶戀花·醉宿鄭氏別墅》詞雲:「清曉方塘開一境。 落絮如飛,肯向春風定。」鑒:鏡。古人以銅為境,包以鏡袱,用時打開。5源頭活水":源頭活水比喻知識是不斷更新和發展的,從而不斷積累,只有在人生的學習中不斷學習運用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進和活力,就像水源頭一樣 ②這句是說天的光和雲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變動,猶如人在徘徊。 ③渠:他,指方塘。那(nǎ)得:怎麼會。清如許:這樣清澈。 ④艨艟:也作「艨沖」,是古代的一種戰船。(這里指大船)一毛輕: 輕如一根羽毛。在水中飄盪。

❼ 七年級上冊25課詩詞五首(語文出版社)有哪幾首內容

25

*
詩五首

雜詩(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夜雨寄北(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淮上與友人別(鄭谷)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數聲風笛離亭晚,君向瀟湘我向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❽ 初一上冊語文古詩有哪些

觀滄海】

東漢 曹操

東臨碣(jié)石觀滄海

水何澹澹(dàn dàn)山島竦峙(sǒngzhì)

樹木叢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月行若其;

星漢燦爛若其

幸甚至哉(zaī)歌詠志

【北固山】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帆懸

海殘夜江春入舊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湖東行足綠楊陰白沙堤

【凈沙 秋思】

(元) 馬致遠

枯藤樹昏鴉

橋流水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

斷腸涯

課外古詩詞背誦共十首

【龜雖壽·步夏門行】

曹操

神龜雖壽猷竟

螣蛇乘霧終土灰

驥伏櫪志千;

烈士暮壯已

盈縮期;

養怡福永

幸甚至哉歌詠志

【故庄】

唐 孟浩

故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軒面場圃酒桑麻

待重陽菊花

注音:黍(shǔ)斜(xiá)

【題破山寺禪院】

(唐)建

清晨入古寺初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

萬籟俱寂余鍾磬音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寄】

李白

楊花落盡規啼聞道龍標五溪

我寄愁與明月隨風直夜郎西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共剪西窗燭

卻巴山夜雨

【泊秦淮】

(唐)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知亡恨隔江猶唱庭花

【浣溪沙】

晏殊

曲新詞酒杯氣舊亭台 夕陽西幾

奈何花落似曾相識燕歸 園香徑獨徘徊

【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 楊萬

莫言嶺便難賺行空歡喜

入萬山圈山放山攔

【 夢 令】

南宋 李清照

記溪亭暮沉醉知歸路

興盡晚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灘鷗鷺

《觀書》(其)

朝代:南宋 詩: 朱熹

半畝塘鑒

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清許?

源水

閱讀全文

與初一上冊語文25有哪些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