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一年級上冊下冊語文書

一年級上冊下冊語文書

發布時間:2020-12-26 06:02:53

Ⅰ 一年級上冊和下冊語文書的所有古詩是哪些

《春曉》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譯文: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醒來時只聽見窗外一片鳥鳴啁啾.回想起昨夜好像下過雨又刮過風,庭院石階上一定鋪滿繽紛的落花.
《村居》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譯文:
農歷二月,村子前後青草漸漸發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的水汽,煙霧般地凝聚著.楊柳似乎為這濃麗的景色所陶醉了.村裡的孩子們放學急忙跑回家,趁著東風勁吹的時機,把風箏放上藍天.
《所見》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譯文: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盪.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下.
《小池》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譯文:
泉眼很愛惜地讓泉水悄然流出,映在水上的樹陰喜歡這晴天風光的柔和.
鮮嫩的荷葉那尖尖的角剛露出水面,就已經有蜻蜓落在它的上頭.
《春曉》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譯文: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醒來時只聽見窗外一片鳥鳴啁啾。回想起昨夜好像下過雨又刮過風,庭院石階上一定鋪滿繽紛的落花。
詠鵝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登鸛雀樓(王之煥)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
《春曉》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譯文: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醒來時只聽見窗外一片鳥鳴啁啾。回想起昨夜好像下過雨又刮過風,庭院石階上一定鋪滿繽紛的落花。
《村居》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詠鵝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登鸛雀樓(王之煥)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以上(上冊)
長歌行(節錄)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春曉》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譯文:
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醒來時只聽見窗外一片鳥鳴啁啾。回想起昨夜好像下過雨又刮過風,庭院石階上一定鋪滿繽紛的落花。
《村居》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春曉》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村居》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所見》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小池》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Ⅱ 一年級上冊和下冊語文書的所有古詩是哪些

一年級上冊和下冊語文書的所有古詩:
【小學一年級】
上冊:《靜夜思版》李白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權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下冊:《春曉》孟浩然,《村居》高鼎,《所見》袁枚,《小池》楊萬里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村居 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揚柳醉青煙。 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所見 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小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古往今來,流傳著許多千古名句、優秀詩篇,古詩的原意是指古代學者所創作的詩。約在魏末晉初,流傳著一批魏、晉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詩,既無題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詩,具有獨特的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被統稱為「古詩」。古詩詞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詩按音律分,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按內容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等。曠古流傳的古詩名句,讓世人為之傾倒。

Ⅲ 一年級下冊語文書有什麼內容

一年級下冊語文書課文目錄如下:
1柳樹醒了
2春雨的色彩
3鄧小平爺版爺植樹
4古詩兩首權 春曉 村居
5看電視
6胖乎乎的小手
7棉鞋裡的陽光
8月亮的心願
9兩只鳥蛋
10松鼠和松果
11美麗的小路
12失物招領
13古詩兩首 所見 小池
14荷葉圓圓
15夏夜多美
16要下雨了
17小壁虎借尾巴
18四個太陽
19烏鴉喝水
20司馬光
21稱象
22吃水不忘挖井人
23王二小
24畫家鄉
25快樂的節日
26小白兔和小灰兔
27兩只小獅子
28小夥伴
29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30棉花姑娘
31地球爺爺的手
32蘭蘭過橋
33火車的故事
34小蝌蚪找媽媽

Ⅳ 小學一年級語文書中的所有古詩!包括上下冊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我念的是五年制內,就將就寫點。
三冊容:
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五冊:
李白·夜宿山寺:略
六冊:
李白·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七冊:
李白·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九冊:
李白·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十冊:
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Ⅳ 一年級下冊語文書下冊在哪裡買到呢

教科書,課本一類的,全國各大新華書店均有銷售

Ⅵ 一年級下冊語文書上的《老鼠嫁女》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是天經地義的事。當一隻母鼠有了漂亮的女兒,她是如何嫁女兒的,嫁的結果怎樣呢?認真讀讀短文,你定會從中悟出點什麼?
從前,有一隻老鼠生下了一個漂亮的女兒,總想嫁給一個有權勢的人物。它看到太陽很非凡,就巴結太陽說:「太陽啊!你多麼偉大,能幹,萬物沒有你,簡直就無法生存,你娶我的漂亮女兒作妻子吧!」太陽客氣地回答:「我不行,因為烏雲能遮住我,把你的女兒嫁給烏雲吧!」老鼠又去找烏雲,阿諛地對它說:「你娶我的女兒吧「烏雲說:「不行,我沒什麼本領,我比不上風,風一吹,我就被吹跑了。」 老鼠一聽,原來風比烏雲更有本領,就找到風,對它說:「風啊!我可找到你了,我願將我美麗的女兒嫁給你。」風一聽這無頭尾的話,緊鎖雙眉說:「誰稀罕你的女兒,你去找牆吧,它比我行!」老鼠一聽,又決定去找牆。牆揶揄地說:「我倒是怕你們這些老鼠,你們一打洞,我可就危險了。我不配作你的女婿。」老鼠一想:牆怕老鼠,老鼠又怕誰呢?它忽然想起了祖宗的古訓,老鼠生來是怕貓的。它就趕緊去找貓,點頭哈腰對貓地說:「貓大哥,我總算相中你了,你聰明、能幹、有本事、有權威,作我的女婿吧!」貓一聽,倒是爽快地答應了,太好了,就把你女兒嫁給我吧,最好今晚就成親,母老鼠一聽,心想,貓大哥真不愧有魄力,有作為的男子漢,總算給女兒找到了如意郎君,於是喜滋滋地跑回家去,大聲對女兒說道,終於給你找到好靠山了,貓大哥最顯赫,最有權勢,你可享一輩子福呢!」當晚就把女兒打扮起來,請來了一群老鼠儀仗隊,打著燈籠、涼傘、旗號,敲著鑼鼓,一路上吹吹打打,把女兒用花轎送到了新郎的住地,貓一看,老鼠新娘來了,轎剛進門,還未等新娘下轎,就撲了上去,一口將可愛的新娘吞進肚裡去了。
1、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在正確的讀音下面畫橫線)
阿諛(ā ,ē) 相中(zhōnɡ,zhònɡ)
如意郎君(jiūn,jūn ) 顯赫(hè,chì)
2、比一比,再組成詞語。
幕( ) 組( ) 愧( ) 嬌( )
墓( ) 阻( ) 魂( ) 驕( )
暮( ) 租( ) 魄( ) 矯( )
慕( ) 祖( ) 槐( ) 轎( )
3、文中找出下列詞的近義詞。
奉承( )喜洋洋( )偉大( )
4、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非凡()偉大()危險()
5、照樣子,寫詞語。
喜滋滋: 、 、
吹吹打打: 、 、
如意郎君: 、 、
6、聯繫上下文理解畫線詞語的意思。
祖宗的古訓:
阿諛地對它說:
牆揶揄地:
7、在文中□里填上恰當的標點。
8、將老鼠對烏雲和風的話補充完整。
9、貓對母老鼠奉承的話與太陽、烏雲、風、牆有什麼不同?從中你想到了什麼?
10、你認為文中的母老鼠是個什麼樣的「母親」?她的擇婿標準是什麼?
11、讀了本文你受到什麼啟發?
【參考答案】
1、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在正確的讀音下面畫橫線)
阿諛(ā ,ē) 相中(zhōnɡ,zhònɡ)
如意郎君(jiūn,jūn ) 顯赫(hè,chì)
2、比一比,再組成詞語。
幕(銀幕) 組(組織) 愧(慚愧) 嬌(嬌柔)
墓(墳墓) 阻(阻擋) 魂(靈魂) 驕(驕傲)
暮(暮色) 租(租房) 魄(氣魄) 矯(矯健)
慕(仰慕) 祖(祖國) 槐(槐樹) 轎(轎子)
3、文中找出下列詞的近義詞。
奉承(巴結或阿諛)喜洋洋(喜滋滋)偉大(非凡或顯赫)
4、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非凡(平凡)偉大(渺小)危險(安全)
5、照樣子,寫詞語。
喜滋滋喜洋洋、笑呵呵、笑哈哈、樂滋滋、哭涕涕、怒沖沖
吹吹打打:拉拉扯扯、推推搡搡、蹦蹦跳跳、敲敲打打
如意郎君:如意算盤、稱心如意、萬事如意
6、聯繫上下文理解畫線詞語的意思。
祖宗的古訓:指古代流傳下來的,可以作為准則的話。
阿諛地對它說:奉承、獻媚。
終於給你找到好靠山了:好的依靠、依仗。
7、在文中里填上恰當的標點。
貓一聽,倒是爽快地答應了:「太好了,就把你女兒嫁給我吧!最好今晚就成親。」母老鼠一聽,心想:貓大哥真不愧有魄力、有作為的男子漢,總算給女兒找到了如意郎君,於是喜滋滋地跑回家去,大聲對女兒說道:「終於給你找到好靠山了,貓大哥最顯赫、最有權勢,你可享一輩子福呢!」
8、將老鼠對烏雲和風的話補充完整。(大意對就行)
「你娶我的女兒吧,有你這樣神通廣大的本領,我真非常敬慕你。」
對它說:「風啊!我可找到你了,聽說你很有本領,有權威,我願將我美麗的女兒嫁給你。」
9、貓對母老鼠奉承的話是十分高興,而太陽、烏雲、風、牆卻十分反感,從中想到的可以自由發揮。
10、文中的母老鼠是個嫁女心切而又好巴結的母親。她的擇婿標準是有權有勢。(也可有不同見解)
11、讀了本文你受到的啟發是人人都應自強,不要巴結、依附一些所謂的強者,否則,只會自取滅亡。(也可有不同見解)

Ⅶ 一年級語文上下冊古詩

詠柳賀知章《詠柳⑴》唐·賀知章碧玉⑵妝成⑶一樹⑷高,萬條垂下綠絲絛⑸。不知細葉誰裁⑹出,二月⑺春風似⑻剪刀。注釋⑴柳:柳樹,落葉喬木或灌木,葉子狹長,種類很多。本詩描寫的是垂柳。⑵碧玉:碧綠色的玉。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綠的柳葉。⑶妝成:裝飾,打扮。⑷一樹:滿樹。一,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並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⑸絛:用絲編成的繩帶。絲絛:形容一絲絲像絲帶般的柳條。⑹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體分成若幹部分。⑺二月:農歷二月,正是初春時節。⑻似:好像,如同,似乎古詩今譯像碧玉一樣打扮成的高高柳樹,千條萬縷的柳枝都垂下了綠色的絲條。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恰似剪刀。賞析這是一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寫楊柳,該從哪兒著筆呢?毫無疑問,它的形象美是在於那曼長披拂的枝條。一年一度,它長出了嫩綠的新葉,絲絲下垂,在春風吹拂中,有著一種迷人的意態。這是誰都能欣賞的。古典詩詞中,借用這種形象美來形容、比擬美人苗條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們所經常看到的。這詩別出新意,翻轉過來。「碧玉妝成一樹高」,一開始,楊柳就化身為美人而出現:「萬條垂下綠絲絛」,這千條萬縷的垂絲,也隨之而變成了她的裙帶。上句的「高」字,襯托出美人婷婷裊裊的風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纖腰在風中款擺。詩中沒有「楊柳」和「腰支」字樣,然而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樹化身的美人,卻給寫活了。《南史》說劉悛之為益州刺史,獻蜀柳數株,「條甚長,狀若絲縷。」齊武帝把這些楊柳種植在太昌雲和殿前,玩賞不置,說它「風流可愛」。這里把柳條說成「綠絲絛」,可能是暗用這個關於楊柳的著名典故。但這是化用,看不出一點痕跡的。「碧玉妝成」引出了「綠絲絛」,「綠絲絛」引出了「誰裁出」,最後,那視之無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風」,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繪了出來。這「剪刀」裁製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給大地換上了新妝,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徵,是春給予人們美的啟示。從「碧玉妝成」到「剪刀」,我們可以看出詩人藝術構思一系列的過程。詩歌里所出現的一連串的形象,是一環緊扣一環的。也許有人會懷疑:我國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為什麼單單要用碧玉來比呢?我想,這有兩層意思:一是碧玉這名字和柳的顏色有關,「碧」和下句的「綠」是互相生發、互為補充的。二是碧玉這個人在人們頭腦中永遠留下年輕的印象。提起碧玉,人們就會聯想到「碧玉破瓜時」這首廣泛流傳的《碧玉歌》,還有「碧玉小家女」(肖繹《采蓮賦》)之類的詩句。碧玉在古代文學作品裡,幾乎成了年輕貌美的女子的泛稱。用碧玉來比柳,人們就會想像到這美人還未到豐容盛鬋的年華;這柳也還是早春稚柳,沒有到密葉藏鴉的時候;和下文的「細葉」「二月春風」又是有聯系的。「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深深地抓著了垂柳的特徵,在詩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樹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風姿,下垂的柳條,就像她裙擺上的絲帶。在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兩者之間彷彿沒有什麼截然的分別。而且「碧玉」也有雙關的意義。既在字面上與柳樹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輕貌美的少女,與下面的「二月春風」恰相呼應——這是早春的垂柳,還未到夏秋之際亭亭如蓋、樹蔭清圓的時候。然而,更妙的以下兩句:「不知細葉誰載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在賀知章之前,有誰想過春風像剪刀?把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由無形化為有形,它顯示了春風的神奇靈巧,並使《詠柳》成為詠物詩的典範之作。詩詞春日(宋·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注釋:1、春日:春天。2、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詩人的好心情.3、尋芳:游春,踏青。4、泗水:河名,在山東省。5、濱:水邊,河邊。6、等閑:平常、輕易。「等閑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7、東風:春風。8光景:風光。簡析:人們一般都認為這是一首游春詩。從詩中所寫的景物來看,也很像是這樣。首句「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指晴日,點明天氣。「泗水濱」點明地點。「尋芳」,即是尋覓美好的春景,點明了主題。下面三句都是寫「尋芳」所見所得。次句「無邊光景一時新」,寫觀賞春景中獲得的初步印象。用「無邊」形容視線所及的全部風光景物。「一時新」,既寫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煥然一新,也寫出了作者郊遊時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覺。第三句「等閑識得東風面」,句中的「識」字承首句中的「尋」字。「等閑識得」是說春天的面容與特徵是很容易辨認的。「東風面」借指春天。第四句「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這就具體解答了為什麼能「等閑識得東風面」。而此句的「萬紫千紅」又照應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時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語言具體寫出光景之新,尋芳所得。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游春觀感,但細究尋芳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渡時早被金人侵佔。朱熹未曾北上,當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濱游春吟賞。其實詩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門,因為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弦歌講學,教授弟子。因此所謂「尋芳」即是指求聖人之道。「萬紫千紅」喻孔學的豐富多彩。詩人將聖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染萬物的春風。這其實是一首寓理趣於形象之中的哲理詩。賞析:風和日麗來到泗水邊賞景,一望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很容易認識到東風的面容,滿眼的萬紫千紅都是芳春.名句賞析——「萬紫千紅總是春。」首句點明出遊的時令、地點,下三句寫「尋芳」的所見所識。春回大地,詩人耳目一新。正是這新鮮的感受,使詩人認識了東風。彷彿是一夜東風,吹開了萬紫千紅的鮮花;而百花爭艷的景象,不正是生機勃勃的春光嗎?詩人由「尋」而「識」,步步深化,統率全詩的則是一個「新」字。但泗水在山東,孔夫子曾在泗水之濱講學傳道;而南宋時那地方早已淪陷於金國,朱熹怎能去游春呢?原來這是一首哲理詩。詩中的「泗水」暗喻孔門,「尋芳」暗喻求聖人之道,「東風」暗喻教化,「春」暗喻孔子倡導的「仁」。這些意思如果用哲學講義式的語言寫出來,難免枯燥乏味。本詩卻把哲理融化在生動的形象中,不露說理的痕跡。這是朱熹的高明之處。唐-林傑-乞巧【年代】:唐【作者】:林傑【題目】:乞巧【內容】: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作者簡介】:林傑(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詩人。小時候非常聰明,六歲就能賦詩,下筆即成章。又精書法棋藝。卒,年僅十七。《全唐詩》存其詩兩首。【賞析】:農歷七月初七夜晚,俗稱「七夕」,又稱「女兒節」「少女節」。是傳說中隔著「天河」的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的日子。過去,七夕的民間活動主要是乞巧,所謂乞巧,就是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對月穿針,如果線從針孔穿過,就叫得巧。這一習俗唐宋最盛。「七夕今霄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碧霄」指浩瀚無際的青天。開頭兩句敘述的就是牛郎織女的民間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來到了,家家戶戶的人們紛紛情不自禁地抬頭仰望浩瀚的天空,這是因為這一美麗的傳說牽動了一顆顆善良美好的心靈,喚起人們美好的願望和豐富的想像。「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後兩句將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簡明扼要,形象生動。可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後資料袋的內容,感受人們過節時的喜悅。詩人在詩中並沒有具體寫出各種不同的心願,而是留下想像的空間,要引導學生結合全詩的理解,進一步體味詩中展示的人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願。嫦娥(唐)李商隱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作者介紹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漢族,字義山,號玉豀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詩人。他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生於河南滎陽(今鄭州滎陽)。詩作文學價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裡排行16,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在《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的詩作有22首被收錄,位列第4。其詩構思新奇,風格濃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都愛西昆好,只恨無人作鄭箋」之誚。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滎陽。全部注釋1.嫦娥:古代神話中的月中仙女。《淮南子·覽冥訓》:"羿請不死之葯於西王母,恆娥竊以奔月。"恆又作姮。2.雲母屏風:嵌著雲母石的屏風。此言嫦娥在月宮居室中獨處,夜晚,唯燭影和屏風相伴。3.長河句:銀河逐漸向西傾斜,曉星也將隱沒,又一個孤獨的夜過去了。4.碧海:《十洲記》:"扶桑在東海之東岸,岸直,陸行登岸一萬里,東復有碧海,海闊狹浩汗,與東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韻譯】:雲母屏風染上一層濃濃的燭影,銀河逐漸斜落啟明星也已下沉。嫦娥想必悔恨當初偷吃不死葯,如今獨處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賞析此篇諷刺信神仙而求長生者。以嫦娥為例,說她偷吃不死之葯成仙以後,在月宮里永遠品味著孤獨寂寞的滋味。詩人在諷刺虛妄的同時,提出了一個重要的生命哲學問題: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由這一問題牽連而出的問題是:人應該怎樣生活?長壽甚至長生的目的是什麼?在愛和長生不老之間,現實的人應該選擇什麼?作者顯然並不贊成嫦娥那樣犧牲現世的生活而換取長生不老。他認為那樣孤獨寂寞的長生,實際上正是對生命的折磨和摧殘。與其如此,還不如人間兒女們那樣有悲歡地熱愛、有聚散地執著更有意義。這首詩的藝術技巧也很成熟。全詩旨在揭示人生哲理,但完全不用概念化的語言,而是講述一個動人的故事,啟發人們去思考。前人於此詩有自傷不遇、懷人、悼亡、諷女冠等諸說。劉、余《集解》雲:「悼亡說最不可通。……而自傷、懷人與女冠三說,雖似不相涉,實可相通。……推想嫦娥心理,實已暗透作者自身處境與心境。嫦娥竊葯奔月,遠離塵囂,高居瓊樓玉宇,雖極高潔清靜,然夜夜碧海青天,清冷寂寥之情固難排遣;此與女冠之學道慕仙,追求清真而又不耐孤孑,與詩人之蔑棄庸俗,嚮往高潔而陷於身心孤寂之境均極相似,連類而及,原頗自然。故嫦娥、女冠、詩人,實三位而一體,境類而心通。」宋代蘇軾在《水調歌頭》詞中寫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有人把李商隱的詩意和蘇軾的詞意合起來。作一副對聯,對她的奔月進行概括:「靈葯應未偷,看碧海青天,夜夜此心何所寄;明月幾時有,怕瓊樓玉宇,依依高處不勝寒。」

Ⅷ 一年級的語文書古詩大全(上下冊)

小學?初中?高中一年級?
小學:下冊——《春曉》,《村居》
初中:版
下冊——山中雜詩,權竹里館,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聞笛,逢入京使,
論詩,約客,送靈澈上人,江南逢李龜年,滁州西澗。
高中:必修一——
沁園春*長沙,燭之武退秦師,荊軻刺秦王,鴻門宴。
必修二——氓,採薇,離騷,孔雀東南飛
並序,涉江采芙蓉,短歌
行,歸園田居(其一),蘭亭集序,赤壁賦,游褒禪山記。

Ⅸ 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電子課本教材(全本) (1)

綠野千鶴小說合集,

陳星擁有心燈
曾經的不曾畏懼
她只有一個目的:她的兒子在里邊
所幸,青春會有感傷,也會迎接朝陽

閱讀全文

與一年級上冊下冊語文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