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九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詩詞五首復習提要
一、文學常識填空:
1.溫庭筠,本名岐,一名庭雲,字飛卿,唐代詩人、 。囚其面貌奇醜,時人稱為「溫鍾馗」;其才氣過人,晚唐考試律賦,八韻一篇,據說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韻,八叉八吟即告完篇,人稱「 」「溫八吟」。其詩與——齊名,時稱「溫李」。他是文人中第一個大量寫詞的人,是「花間派」詞的先導,有「 」之稱。《望江南》,又名「 」或「夢江南」,溫庭筠的這首小詞《夢江南》,綺麗清新,描摹出江南女兒的相思之夢。其中表達女主人公深切思念的句子是: 。
2.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文筆豪邁奔放,有江河一瀉千里的氣概,詞中抒寫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壯志未酬的感嘆的詩句是:「 !」表達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願望,於豪邁之外稍含不滿之意的兩句是:「 ?」抒發主人公要求為國效命,守衛邊疆的坦盪胸懷和豪情壯志的詩句是:「 。」
3、《漁家傲·秋思》選自是 在西北軍中所作,是當時第一首描寫邊塞題材的作品,也是宋代最早表現 的詞作。詞中抒發征夫戍邊難歸的無奈和對家鄉的眷念之情(表達主旨)的詩句是:「 」。
4、 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的「壯詞」即 、 、形象、 諸方面都豪放、壯美的作品。全詞寫軍中生活,也可以說是寫
中的抗金軍隊中的生活。詞中抒發詞人一生中的事業與抱負,並發盡無盡感嘆的句子是:「 !」
5.「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是宋代 詞人 《 》中千古傳誦的名句。
二、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
1.脈脈( ) 2.白蘋( ) 3.貂裘( )
4.千騎( ) 5.屏嶂( ) 6.燕( )然
7.羌( )管 8.挑( )燈 9.麾( )下 10.舴艋( )
三、解釋下列詩句中加點的詞語:
1.斜暉脈脈水悠悠( )
2.老夫聊發少年狂( )
3.會挽雕弓如滿月( )
4.塞下秋來風景異( )
5.燕然未勒歸無計( )
6.五十弦翻塞外聲( )
7.弓如霹靂弦驚( )
8.了卻君王天下事( )
9.物是人非事事休( )
10.也擬泛輕舟( )
四、閱讀溫庭筠的《望江南》,回答下面問題:
1.這首詞貫串全文的字是( )
A、望 B.獨 C.盡 D.斷
2.以下描述中未點出詞中主角等待落空的情景的—項是( )
A、獨倚望江樓 B.過盡千帆皆不是
C.斜暉脈脈水悠悠 D.腸斷白蘋洲
3.下列詩句與本詞所表露的情感類別相同的一項是( )
A.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C.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D.想佳人,妝樓頤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4.這首詞是一首 詞,寫一個女子登樓遠眺、盼望歸人的情景,表現了她 和 的情懷。一個「 」字寫出了女子心中的孤獨和寂寞。
5.「移情」是詩歌表達的一種重要方式。所謂「移情」,就是詩人把自己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創作對象中去,使本無生命和情趣的外物彷彿具有人的生命活動。詞中「 」一句是思婦的痛苦心境移情於自然物而產生的一種聯想,表面上是在寫水,實際上也是暗喻女子 的眼神 那每天不知疲倦地注視的眼神。
五、閱讀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回答下面問題:
1.這首詞上下兩闋都引用了典故,分別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上闋: ;
下闋: 。
2.這樣的表現手法有什麼作用?
答: 。
3.選出對詞分析有誤的一項( )
A、詞人用詞來寫習武打獵,藉以抒發關心邊防的熱忱,在內容和題
材上都具有開創意義。
B.它塑造了一個激昂慷慨的壯士形象。開篇勾勒射獵的武夫。繼之
以千騎如飛,圍觀如堵進行烘托,兩個典故的運用轉出正意,由射
獵過渡到演武,最後走引挽弓,「狂」態少年形象躍然紙上。
C.它通過對特定素材的描寫與對抵禦外族侵擾的忠義之情的抒發,
形成了一種粗獷豪邁的風格,具有—種陽剛之美,與當時籠罩詞壇
的柳永詞—脈相承。
D.詞的用韻前密而後疏,有一氣呵成之感,詞人的「狂」勁——
自負和壯志欲酬的介望,奔放的豪情依稀可見。
六、閱讀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回答下面問題:
1.對這首詞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衡陽雁去無留意」是歸雁成群結隊地飛回南方,似乎沒有留戀的
意思。衡陽借指南方。雁無留意,反映出這個地區到了秋天,寒風
蕭瑟,滿日荒涼。
B.「叫而邊聲連角起」中的「邊聲」指的是邊塞上引起人們悲涼心,
情的笛聲、馬聲、號角聲等。此句從聽覺上進一步渲染沉重的氣氛。
C「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是說心情沉重的將軍,邊喝
酒,邊想著極遠的家鄉,可是敵人沒有打敗,哪能說得到歸去?
D.「將軍白發征夫淚」中的「將軍」和「征夫」都是作者自稱。北宋
的主要邊患有遼和西夏。由於宋王朝的畏敵退讓,他們得寸進尺,
侵擾不已。范仲淹曾任陝西經略副使,抵抗西夏侵略。
這首詞是作者戍邊生涯的真實寫照。
2.對這首詞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詞的上片寫的是邊塞景象。既有整個「塞下」、 「千嶂」的雄闊
背景,又有「雁去」、 「邊聲」、 「長煙」、 「落日」的典型
景象,秋天的蕭瑟,塞上的荒僻,烘託了早閉的孤城,描畫得十
分生動,簡直像一幅藝術攝影。
B.詞的下片表現了將士們在艱苦抗敵的同時懷念家鄉的心情。由生
活細節的描寫轉入人物內心的刻畫。所見所聞,嚴霜羌笛,時間也
由薄暮轉到深夜。 「人不寐」更有豐富的內蘊。
C.「將軍白發征夫淚」好似人物特寫鏡頭,白發將軍面對濁酒而沉思,
戰士們徘徊於塞夜,臉上的淚痕說明他們內心的苦悶,也反映孤城
陷入重圍,危在旦夕,扣人心弦。
D.這首詞是詠嘆邊防將士內心的抑鬱的,它的風格是沉鬱悲壯而不
消沉,意境開闊雄渾,詞風和「蘇辛」相似,當屬「豪放「一派。3.對這首詞理解和欣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上闋側重寫邊塞景色異:北雁南飛、邊聲凄厲、群山環繞。落日
孤城。氣氛悲涼,為下闋抒情蓄勢。
B.下闋寫將軍、征夫既為戰爭能否取勝擔憂,又因思念家鄉雙親妻
兒而痛苦的復雜情感,沉痛而慷慨。
C.「羌管悠悠」中「悠悠」一詞既寫了羌笛聲音的悠長,又抒發了詞
人內心悲凄的情感。
D.溫庭筠的《望江南》 (梳洗罷,獨倚望汗樓)一詞和范仲淹的這首
詞風格一致,都寫得委婉低沉。
4.對這首詞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詞的上闋寫的是「落日孤城」的邊塞景象,寫得悲涼而沉雄。
B.詞的下闋抒情,但又情中著景,表現了艱苦抗敵的將士們懷念家
鄉的心情。
C.「人不寐」三字,通過人們驚惶不眠的情景,突出反映了當時孤
城危急的戰況。
D.這首詞,將邊塞題材帶進詞中,開拓了詞境,而且基調悲壯,意
境雄闊,從風格上為後來蘇軾的「大江東去」之類的豪放詞作了先導。
5.這首詞的上闋以 手法勾勒出一幅塞外邊關圖,這幅圖雄渾沉鬱,恰到好處地表現了主題。下闋採用 和借景抒情相結合的手法,使得作者的思鄉報國之情交織互現,蒼涼悲壯,慷慨生哀。
七、閱讀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回答下面問題:
1.對這首詞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醉里挑燈看劍」,詞人在酒醉之後還撥亮燈火端詳寶劍,這表明
詞人在刀光劍影中抗敵衛國的願望多麼迫切!
B『「麾下」指部下: 「五十弦」泛指多種樂器: 「翻」,演奏。
C.「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該句是說英雄騎著快如的產的
良馬,用著很有力量的弓,飛馳戰場,英勇殺敵。
D.「了卻君王天下事」,這是詞人無奈心情的體現,意思是不再理會
朝野中的一切事情了。
2.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這首詞題為「壯詞」,的確是名副其實的,壯就壯在詞中抗金部隊
的壯盛軍容、豪邁意志;壯就壯在道出了詞人的一顆壯心。
B.「沙場秋點兵」五個字,使人感受了戰場氣氛,又看到了雄壯威武
的陣容: 「點兵」二字也透出戰事即將開始之意。
C.結句「可憐白發生」,筆鋒陡轉,使感情從最高點一下跌落下來,
盡吐壯志難酬的無限感慨。
D.這首詞首句和後兩句寫實,中間三句寫夢,上闋與下闋之間沒有
一個明顯界限,使不可遏制的激情直瀉而下,打破了常規的分闋寫法。
3.下邊對本首詞理解賞析有誤的—項是( )
A、這首詞描寫了看劍、聞角、分炙、奏樂、點兵、殺敵等多種,個
營生活。
B.這首詞展現了醉態、夢境、往事、理想和現實等多層面的人生境
界。
C、這首詞前九句追憶往事,豪情滿懷;結尾一句,詞意陡轉,點出
理想與現實、希望與失望等多重矛盾。
D.這首詞成功地運用了「八百里」、 「五十弦」、 「沙場」、 「的
盧」、 「霹靂」等多個歷史典故。
八、閱讀李清照的《武陵春》,回答下面問題:
1.寫出與李清照在詞的創作風格上屆於同——流派的詞人兩名。
答: 、
2.李清照的詞以南渡為界分為兩個時期,《武陵春》一詞應是詞人哪
個時期的作品?這首詞抒發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答:
3.這首詞的藝術特色有哪兩點?
答:a b
4.「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表達了怎樣的一種情感?
答:
5.《武陵春》寫情生動,有實寫的細節,有虛寫的情景,請分別找出。
答:
6.《武陵春》與《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相比,兩者表達的感情
有什麼不同?
答:
針對性訓練
一、選擇題
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白蘋(pín) 貂裘(diāo) 赦免(shè) 琴弦(xián)
B、羌族(qiāng) 舴艋(zé měng) 筠(jūn)
C.含情脈脈(muò) 千嶂里(zhàng)
D.婺江(wù) 麾下 (huí) 炙(zhì)
2、下列詩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斜暉脈脈水悠悠(脈脈:含情凝視。情意綿綿)
B.燕然未勒歸無計(勒:到)
C、老夫聊發少年狂(聊:暫且,姑且)
D.也擬泛輕舟(擬:打算)
E.了卻君王天下事(了卻:了結,把事情做完)
3.下列關於詞的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問興起的年代是唐五代,鼎盛時期是宋代。
D.詞由於句式長短不一。所以又叫「長短句」。
C.詞是配著樂曲來歌唱的。
D.問的詞牌規定了文章的內容。
4.下列關於各詞作家敘述有誤的一項是( )。
A、李清照是婉約同派的代表人物,她的詞作前期與後期風格相同。
B、蘇軾的詞—般風格豪放,意境開闊,令人耳目一新。
C、范仲淹不但是著名的政治家,還是著名的文學家,其文學成就
是多方面的,如我們學過的《岳陽樓記》就是一篇歷代傳誦的名文。
D、辛棄疾的詞大氣磅礴,多寫軍旅之事。
5、對下列詩句理解正確的——項是( )。
A.「風住塵香花已盡」寫的是狂風摧花的情景,但作者出筆較為
輕淡、含蓄。
B.「長煙落日孤城閉」.與「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意境是相同的。
C、「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作者借用典故,把自己比做馮唐。
D.「贏得生前身後名」是作者「醉里挑燈看劍」的主要原因。
6. 下列對各詩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以自然景物映襯人物心理,寫出
了盼歸女子失望至極的心理狀態。比「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寫出了軍營中的厭戰情緒,與文章的主體一脈相承。
C「西北望,射天狼」,作者借用典故,把打獵與當時的戰事結合在一
起,表達了自己希望馳騁疆場,奮勇殺敵的心願。
D.「可憐白發生」揭露了現實。與夢想的矛盾,寫出了作者報國無門,
壯志難酬的無奈心情。
二、填空題
1、文學常識填空。
(1)《望江南》又名 、 ,選自 ,作者 ,是晚唐詩人、詞人,是 詞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2)《漁家傲·秋思》選自 ,作者 , 代著名文學家、 家,其著作有 。
(3)《江城子·密州小獵》選自 .作者 ,他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我們還學過他的另一詞作 ,其中的名句是: 。
(4)《武陵春》作者 ,選自 。她的作品集現今流傳的是 。
(5)《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的作者是 字 ,號 。其詞作品集為 。
2、課文名句填空。
(1)過盡千帆皆不足, 。
(2)千嶂里, 。
(3)會挽雕弓如滿月, 。
(4)物是人非事事休, 。
(5)只恐雙溪舴艋舟, 。
(6)八百里分麾下炙, 。
三、課內閱讀(20t)3年甘肅省中考題)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1、用「/」劃分下畫詩句的朗讀節奏。
長煙落日孤城閉
2對這首詞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首詞寫出了我國北方秋季的景物特點,從詞中的「塞『卜」、「霜」
等詞浯可以看出。
B.「衡陽雁去」是說「大雁向衡陽飛去」,而不是「大雁從衡陽飛走
了」。
C、這首問既表達將:上的愛國之心,又流露山思念親人和家鄉的感
情。
D.這首詞的感情悲觀而消極,表達了鮮明的反戰、厭戰情緒。
3、古代詩詞中有很多描寫自然風光的詩句,其中既有寫江南美景的.也有寫北國風光的。請寫出一個表現西北風光的名句,並談談你的理解。
② TZJ九年級語文單元測試6(九上第六單元)。 急(求答案)
心事盡數,沒了它下輩子我拿什麼去見你。為了這些我還得且行且珍惜啊。
或許是傷感的唐詩宋詞讀多了的語文原因吧,總免不了跟著那些凄涼婉約的意境憂郁一通,彷彿那些大詩人穿越時空把你
③ 九年級上冊 語文名校課堂 第六單元達標檢測試卷答案
九年級(下)語文第六單元測試
(80分鍾,共100分)
班級: 姓名: 得分: ??
一、積累運用(30分)
1.加點字的注音都正確的一組是(3分) ( )?
A.鄒忌(zōu) 昳麗(yǐ) 朝服衣冠(ɡuàn)
B.孰與(shú) 弗如(fú) 入朝(cháo)
C.窺鏡(kuì) 期年(qī) 納諫(jiàn)
D.間進(jiān) 旦日(dàn) 暮寢(qīn)
2.加點詞用法與其他各項不同的一項是(3分) ( )?
A.吾孰與徐公美 B.吾妻之美我者?
C.皆以美於徐公? D.君美甚
3.下面各組句子中加點的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組是(3分) ( )?
?
4.默寫。(9分)
①蒹葭 ,白露 。所謂伊人, 。
② ,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③使愚公有堅定的信念,相信大山一定會鏟除的重要依據是
④ ,風多雜鼓聲。 ,勝作一書生。(楊炯《從軍行》)
⑤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
。(杜甫《登樓》)
⑥水是眼波橫, 。欲問行人去那邊? 。
(王觀《卜運算元》)
⑦夏完淳的《別雲間》一詩中表達出詩人的英雄氣節和豪邁情懷的詩句是 。
⑧韓愈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中表示獲罪之快,人生變化
無常的詩句是
。
⑨請選出你喜愛的古詩詞中的名句來表達自己對崇高人生理想的追求,並寫明出處和作者。
5、找出句中的通假字,並解釋其意思(4分)
A、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通 的意思。
B、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通 的意思。
C、甚矣,汝之不惠
通 的意思。
D、一厝朔東,一厝雍南
通 的意思。
6、下列句中不是倒裝句的一項是( )(3分)
A、何以戰? B、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C、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D、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7、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與現代漢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可以一戰 B、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C、何苦而不平 D、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8、下列句子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譯:用來祭祀的牛、羊、豬、玉器和絲織品,我不敢虛報,一定以實情相報。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譯:我的妻子認為我美,是因為她認為我自私。
C、以君之力,增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譯:憑你的氣力,連魁父這座小山也不能挖平,能把太行王屋怎麼樣呢?
D、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譯文:逆流而上去追尋她,道路艱難又曲折。
二、閱讀理解(57分)?
(一) 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8~15題。(21分)?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9..回答下列問題。(2分)
請寫出反映曹劌政治思想主張的句子。(用原文回答。)
10.解釋文中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小信未孚( ) (2)小大之獄( )?
(3)公將鼓之( ) (4)望其旗靡( )
11.用原文語句填空。(5分)?
(1)文中表現曹劌積極「參與」精神的詞語是: 、 。?
(2)文中「忠之屬也」具體指的是 , , 。
12曹劌認為可以追擊齊師的原因是什麼(請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
13.翻譯下列語句。(4分)?
①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②公將馳之。
14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
A.「夫戰,勇氣也」意思是大丈夫打仗,靠的是勇氣。「一鼓作氣」在選文中的意思是鼓足干勁,一氣把事情完成。
B.「彼竭我盈」中,「竭」和「盈」意思相對,揭示了敵我雙方士氣的對比,「彼竭我盈」之時正是反攻的有利時機。
C.選文第一段寫了曹劌在長勺之戰中的言行,表現出曹劌胸有成竹,指揮若定,善於把握有利戰機。
D.選文刻畫人物精練傳神,如「公將鼓之」「公將馳之」,僅僅八個字就刻畫出了魯庄公急於求成、輕率寡謀的特點。
15.文章結尾一段表現了曹劌哪些方面的才能?(2分)?
(二)閱讀下列文言文,完成16~20題。(13分)?
愚公移山(節選)?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1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2分)?
(1)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懲:
(2)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固: ?
17.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並要注意准確表現說話者的不同語氣。(4分)? (1)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
(2)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18.?文中將愚公率領子孫們決心挖山不止的壯舉與智叟 的態度形成鮮明對比;並主要運用 的描寫手法來表現情節內容,塑造人物形象。(2分)
19.在你所熟知的古代寓言、神話故事中,還有哪些與《愚公移山》的意義相同?請寫出故事的題目,不少於兩個。(2分)?
20.讀完這則故事後,有人認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但也有人認為愚公確實很愚,而智叟才是有頭腦的人。對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請寫出你的真實想法。要求觀點明確,言之成理。(3分)??
。
(三)閱讀下列兩段文言文,完成21~24題。(12分)
(一)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呋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關?」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關?」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客曰:「吾與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恩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於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關。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於臣,皆以關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21.聯系學過的課文,選出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3分) ( )
A.吾與徐公孰美
孰為汝多知乎
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C.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
D.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
22.選出下列句中的「之」字與例句「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項 (3分) ( )
例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A.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B.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C.於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
D.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23.鄒忌認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麼?請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3分)
24.你從文段中得到了什麼啟示?請聯系生活實際談一談。 (3分)
(四) 閱讀《關雎》,回答25-28題(11分)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優哉游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 ① )。 窈窕淑女,(②)。
參差荇菜,( ③ )。 窈窕淑女,(④)。
25、請解釋下列加點的字(4分)
A、君子好逑: B、參差荇菜:
C、寤寐求之: D、左右芼之:
26、選擇下列詩句放到文中①②③④處,保持詩文的完整,正確的順序是 ① ② ③ ④ (2分)
A、鍾鼓樂之 B、左右采之 C、左右芼之 D、琴瑟友之
27、請從詩中找出三個成語(3分)
A、
B、
C、
28、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關雎》選自《詩經•秦風》,是一首描寫青年熱戀採集荇菜女子的詩。
B、「興」是本詩的主要表現手法。
C、本詩結構嚴謹,起伏相間,四字句貫穿全篇,節奏歡快,形式整齊,感情奔放。
D、詩句多用「參差」、「輾轉」、「窈窕」等雙聲疊韻詞,更增強了詩歌音調的和諧。
(五)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回答問題。(13分)
(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乙)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編,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29.研讀甲乙兩段,完成下列表格。(4分)
出自課文 主要表達方式 表現手法 中心話題
甲段 議論 據事說理
乙段 《曹劌論戰》
30.選出每組中加點的文言虛詞與其他三句用法不一樣的。(2分)
① ②
①A.親戚畔之 B.小大之獄 C.忠之屬也 D.封疆之界
②A.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B.以天下之所順 C.必以分人 D.可以一戰
31.(甲)段中,作者著重從「管理百姓、鞏固國防、威懾天下」三個方面談到了「人和」的重要性,然後揭示了爭取「人和」的實質在於 。(乙)段從兩個人的對話中,能夠反映(甲)段揭示的這一實質的句子是 。最後以肯定的語氣指出其結果的句子分別是 。 。(4分)
32.這兩段都是寫戰爭的,闡明的是同一道理,請用自己的話寫出這個道理
(3分)
附:參考答案
一、1.B 2.B 3.C
4.①(三節中任意一節即可。)蒼蒼為霜在水一方。
②關關雎鳩窈窕淑女
③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
④雪暗凋旗畫寧為百夫長
⑤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⑥山是眉峰聚眉眼盈盈處
⑦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⑧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
⑨不設統一答案。(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A、「徧」通「遍」;遍及,普遍 B、「反」通「返」;往返 C、「惠」通「慧」;聰明 D、「厝」通「措;放置 6、D 7、D 8、B
二、(一)9.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10.(1)使人信服(2)案件(3)擊鼓(4)倒下
11.(1)請見 、請從
(2)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12.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13.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一類的東西,我從來不敢虛報數目,必定做到誠實可信。 14C
15.作戰中善於把握戰機,注重觀察敵情,做到知己知彼。
(二)16.(1)苦於 (2)頑固
17.意思表達符合原意,能准確表達言者的語氣即可。
18.嘲諷、懷疑 語言、動作
19.示例:誇父逐日、精衛填海等。
20.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理解認識,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三) 21.A 22.D
23.①齊國是一個大國,齊王位高權重;②齊王身邊的人偏愛或者害怕齊王;③舉國上下的人都對齊王有所求。
24.①人貴有自知之明;②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③批評別人要講究方式方法。
25、A、配偶。B、長短、高低、大小不齊。
C、寤,醒時。寐,睡時。這里指日日夜夜。D、挑選。
26、①B ②D ③C ④A
27、A、夢寐以求 B、求之不得 C、輾轉反側 28、A
2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記敘 對話描寫 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
30. A C
31.得道;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32.戰爭的成敗在於是否得民心。(意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