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7年級上冊語文13課主要內容幫幫忙
作者梁衡
本文描寫夏季的景象,表現夏季緊張、熱烈、急促的特點,表達作者對夏季獨有的鍾情。
全文共五段。第一段概述夏季總體特點,中間三段具體描述夏季的自然風光和夏季里農民勞作的景象,最後一段表達作者對夏季的熱愛和贊美。
中間三段是文章的主體。第二段寫夏季的自然景象,有實寫景象——山坡上密密的草,長牆般的黛色林帶,蜂蝶、蟬、火紅的太陽、麥浪、熱風、麥子的香味等,有虛寫景象——爐子上的一鍋水,海灣涌著一艘艘的艦船。實寫景象選取的是一些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既訴諸視覺,又訴諸聽覺(蟬兒長鳴)和訴諸嗅覺(麥子的香味);虛寫景象寫的是幻覺,屬於文學想像。這些描寫都顯出蓬勃的生命力。
第三段寫夏天的色彩。先以春天和秋天作比,襯出夏天的金黃色。作者給這里的金黃色下了個獨特的定義——象徵著收獲已有而希望未盡,承前啟後,生命交替,這顯然是作者的個人感悟。這樣的描寫顯出旺盛的生命力。
第四段寫夏季農民勞作的景象。一寫農民勞作辛苦,二寫農民精神緊張。用農民勞作來顯出夏天的旋律是緊張的。
第五段表達作者對夏天的情感態度。作者又以春秋天來作比,並且採用欲揚先抑的寫法,先說春秋之好,夏季則浸在苦澀的汗水裡,歷代文人都贊美春花秋月;然後筆鋒一轉,別出心裁,作者要大聲贊美這個黃金的夏季。
總之,全文五段各有寫作的重點,像一組畫,從不同方面進行描繪,層次井然,思路清晰。
我打了很長時間的 希望樓主採納!!謝謝 THANKOU FOR YOUR HELP!!
2. 七年級上冊語文13課,詞語手冊,近義詞造句句子也要,拜託了!
平定
3.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13課《夏感》的課後第三題仿寫句子.
夏之色為晶瑩的藍,如藍天,如海浪,充盈著清涼。
夏之色為暖的紅,如熱血,如朝陽,散發生命之光.
夏之色是熱的紅,如雛菊,如艷陽,充滿活力。
夏之色為暖之紅,如火焰,如太陽,貯滿溫暖之情。
夏之色為晶瑩的藍,如藍天,如海浪,充盈著清涼。
夏之色為熱的綠,如綠葉,如繁林,蘊涵澎湃只請
夏之色為熱之白,如沙灘,如船帆,充滿烈日豪情;
夏之色為亮的藍,如藍天,如夜空,展現魅力之神,
夏之色為燦的黃,如光艷,如夏花,象徵著生命的旺盛
夏之色為炫的黃,如黃花,如向日葵,欣欣向榮的影響;
夏之色如涼的青,如荷葉,如山川,折射著燥熱之後的思索。
夏之色如火的青,如田野,如山川,表明,生命的至高.
冬之色為清冷的白,如冰雪,如梨花,滿含著純凈。
冬之色為冷的白.如羽翼,如水晶.蘊涵天國之美.
冬之色為寒的銀,如月光,如白雪,純潔了整個世界
冬之色為清冷的白,如冰雪,如梨花,滿含著純凈。
冬之色為冷之灰,如枯枝,如鉛雲,標志著終極之後的空虛
冬之色為炫的白,如雪花,如冰天,昭示著春的臨近;
冬之色為靜的白,如雪原,如霧凇,蘊涵萬物的靜謐
冬之色為甜的白,如雪花,如樹掛,掩蓋了世界的美醜;
冬之色如水的白,如瑞雪,如冰霜,蘊涵純凈之心.
冬之色如潔的白,如霜雪,如冰凌,閃爍著無私的清靜
4. 七年級上冊語文13課後面的課後題怎麼寫啊
(1)「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聾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場,請繼續吧。」
這是老人對「我」說的一句話。作為一位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老人聽出「我」拉得並不好,更從「我」被人發現後「准備溜走」的舉動中,發現「我」缺乏自信。出於對年輕人的愛護,老人謊稱自己耳聾,為聽不到好聽的琴聲向「我」表示歉意。聽慣了親人對「我」白痴的評價,第一次聽到陌生老人的稱贊,盡管是個聾子,但「我」還是充滿了快樂。老人的話讓「我」有了面對老人拉琴的勇氣。
(2)有一次,她說我的琴聲能給她帶來快樂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記她是聾子.
在老人熱情的鼓勵下,「我」的琴技在不斷地提高,這正是老人所希望的。她發自內心地為「我」的進步而高興。在「我」的眼裡,老人也不再是一個聾子,她在用心感受琴聲,「我」和她是用音樂在相互交流。「我」對老人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3)唯一的聽眾 為什麼說老人的眼神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
在老人熱情的鼓勵下,「我」的琴技在不斷地提高,這正是老人所希望的。她發自內心地為「我」的進步而高興。在「我」的眼裡,老人也不再是一個聾子,她在用心感受琴聲,「我」和她是用音樂在相互交流。「我」對老人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5.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13課《夏感》的課後第三題仿寫句子.
冬之色為純的白,如銀霜,如飛雪,象徵著事物的唯美。
6. 七年級上冊語文書第13課植樹的牧羊人用5個詞造段
教室里廖廖可數的同學都是天造地設的讀書人,個個都有滔滔不竭沒有一天是安靜的,但是我是很健談的,沒有一個人跟我合不來。 的精力,
7. 七年級下冊語文13課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13課《音樂巨人貝多芬》
一.背景資料
作為「樂聖」,貝多芬的音樂地位和音樂成就無人能及;作為和苦難命運作斗爭的代表,貝多芬同樣令人崇敬。無論從哪一個方面來說,貝多芬都是一個不平凡的人。本文的獨特之處就在於:把貝多芬這樣一個偉人還原為現實生活中活生生的人,著重表現他內心的痛苦和對不幸命運的頑強抗爭。
貝多芬有著和常人一樣的喜怒哀樂:當有人來拜訪他,並希望了解他時,他會感動得流淚;當無端被打擾時,他一樣會表現出不耐煩;面對耳聾的打擊,他也不免嘆息,感到軟弱。但是貝多芬之所以偉大,就在於他具有超出常人的堅強意志,不向厄運低頭:作為音樂家,最大的打擊莫過於耳朵聽不見音樂。但他並沒有在耳聾的打擊下消沉下去,而是直面這一殘酷的事實,一方面盡可能獨立地處理日常雜務,另一方面坦然面對耳聾帶來的孤獨和安靜,傾聽自己內心的需求和沖動,用「心」觀察和思考人生,進而把這種思考付諸音樂,把音樂由娛樂的工具變成了表達的語言,表現心靈中復雜多變的情感和自我的信念、意志,甚至是對世界的觀念,傳達對自我或大自然神秘的、難以名狀的感悟,從而極大地豐富了音樂的表現力,使音樂成為思想的載體,心靈的歸宿。
二.文章賞析
本文的作者顯示了高超的肖像描寫技巧。不但從遠到近、由上至下進行描寫,秩序井然,而且以形傳神,從對貝多芬的肖像描寫中,表現出了他的生活遭際、個性氣質和特有的精神世界:他那「十分陳舊,甚至是不整潔的」衣飾,「拖在衣服後面的」「早已失效了」的助聽器,「愁苦」的臉,蓬亂的頭發,都在印證著生活的窘迫和苦難的壓力。然而,與此同時,他那「彷彿要挑起整個生命的重荷及命運的擔子」的寬闊雙肩,「有力的大手」,「有一種凝重不可逼視的光」的「深邃的眼睛」,「緊閉的嘴」,都在顯示著他對於不幸遭遇不妥協不屈服的抗爭意志。
本文層次清晰,脈絡清楚,按照訪問的順序,首先從女傭——貝多芬日常生活的見證人的角度,交代了貝多芬的基本生活狀況和目前的精神狀態。接著,以一個初次拜訪貝多芬的陌生人的眼光,再現了貝多芬的形象。最後,作者讓主人公自己開口,坦露他的內心世界。以貝多芬對厄運的態度為中心,從外表逐步深入到貝多芬的內心世界,成功地表現出了貝多芬的獨特氣質和堅強個性。
三.句子賞析
1.「你們竟敢到獸穴里來抓老獅子的毛」是什麼意思?
這是一個比喻。貝多芬的意思是說,一般人都以為他很可怕,很難接近,而「客人」竟然來拜訪他,女傭也未經他的允許就讓客人進門,他對他們的做法感到吃驚。
2.為什麼貝多芬說「一株樹也比一個人好」?
這需要聯系貝多芬耳聾後的心理來分析。一方面,耳聾給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礙,常常被人誤解,他的社會交往受到極大的約束,耳聾的他比不上一棵樹,因為一棵樹尚且可以諦聽大自然的聲音;另一方面,耳聾後的貝多芬遠離人世的喧囂和紛爭,獲得了心靈的純凈和安寧,就心靈的純凈而言,社會中的人不如樹好。
3.「你可能想到我—— 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頭顱在熔岩內燃燒,拚命巴望掙扎出來。」如何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貝多芬把耳聾的自己比作是「倒落的火山」,「熔岩」指他的創作激情。他的意思是說,正當他對音樂的理解更進一步,創作慾望旺盛之時,遭到耳聾的打擊,他不甘心就此放棄他的音樂事業,「拚命」「巴望」表現他與不幸命運做斗爭的決心。
4.「他誠然孤獨,可是有『永恆』為伴」,這里的「永恆」指的是什麼?
「永恆」指作為心靈載體的音樂藝術。這句話是說,貝多芬雖然因為耳聾,與人的交流和溝通發生困難,但是這種局限又使他超越形體和言辭,直接感知人的心靈世界,進而領悟音樂的真諦。音樂成為他忠實的朋友,撫慰他的心靈,並傳達他的心聲,朋友會離去,會誤解他,但是音樂不會,音樂永遠陪伴他。
5.「請看一看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書里流著一條大河,那條大河就是從貝多芬身上流出來,並且加以引申開的。」這句話應如何理解?
《約翰·克利斯朵夫》以集中表現克利斯朵夫的生活遭際和人生追求為基本內容,貫穿在小說中的是克利斯朵夫對藝術和生活的熱愛,對理想的不懈追求。克利斯朵夫的經歷和性格與貝多芬相似,羅曼·羅蘭完成於此前的《貝多芬傳》是最著名的貝多芬傳記,《約翰·克利斯朵夫》最初就是受貝多芬精神的感召而創作的。茨威格的傳記作品《羅曼·羅蘭》詳細地說明了這一點。
6.「聽我心裡的音樂!你不知道我心裡的感覺!一個樂隊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鍾里希望寫出的音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貝多芬以他整個的生命和熱情從事音樂創作,音樂在貝多芬的筆下和心裡,已經成為生命的象徵,而樂隊只能奏出有聲的音符,卻不能完美傳達心靈的律動和生命的節奏,即貝多芬「心裡的音樂」。
1.是語言描寫.寫出了他的幽默.表現了他雖然嚴肅然而善良
2.語言描寫.寫出了他的自卑.表現了一方面,耳聾給貝多芬造成了交流的障礙,常常被人誤解他的社會交往受到極大的約束,耳聾的他比不上一棵樹,因為一棵樹尚且可以諦聽大自然的聲音;另一方面,耳聾後的貝多芬遠離人世的喧囂和紛爭,獲得了心靈的安寧,就心靈的純凈而言,社會中的人不如樹好.
3.語言描寫.寫出了他在耳聾的打擊下與命運做斗爭,他對命運的不屈.
4.作者對貝多芬的議論描寫.寫出了他可以永遠和音樂相伴,不受干擾.表現了他是用心靈去感受音樂的.
5.語言描寫.寫出了他是用心靈去傳遞他對感情,思想,人生的感悟.現在的樂曲只是我們能聽到的樂符.表現了他對音樂的不屈
四.中心
貝多芬以他的整個的生命和熱情從事音樂創作,音樂在貝多芬的筆下和心裡,已經成為生命的象徵,而樂隊只能奏出有聲的音符,卻不能完美傳達心靈的律動和生命的節奏,即貝多芬心裡的音樂。表達出他能坦然,鎮定地面對生活中的痛苦和不幸,具有豁達、樂觀、勇敢的精神。
8. 七年級下冊語文書的13課
音樂巨人貝多芬
客人敲開了貝多芬家的門。
「他不肯接見你的,」一個女傭站在門檻上為難地說,「他誰都不肯接見。他厭惡別人打擾他,他要的是孤獨和安靜……」
但是這個好心腸的女人經不住客人的苦苦要求,捏弄著她的圍裙答應去試試看,不過,她說:「答應我,你們一定要按照我的意思決定去留。」
她帶領來客到貝多芬工作的屋子,在那裡最惹人注目的是兩架對放的大鋼琴。女傭在一旁指點著說:
「他在這架鋼琴上工作,他在那架琴上經常彈奏。別以為這房間雜亂無章,我曾經想收拾一下,後來發覺那是徒勞的。他不喜歡我整理房間,就算整理好了,兩分鍾內就會弄得零亂不堪。過去那一邊是他的廚房,他自己做東西吃,吃得簡單隨便,也不讓我幫他一點忙。可憐他幾乎完全聾了,又常常不舒服,什麼聲音他都聽不清楚,看著真教人難受。還有他那個流氓一樣的侄子,一天到晚來麻煩他。——瞧,他下來了,我希望他不會責怪我。」
沉重的腳步聲踏在樓梯上清晰可聞。到第二層的時候,他稍稍停留。隨後他走進門來了。一個身高五英尺左右的人,兩肩極寬闊,彷彿要挑起整個生命的重荷及命運的擔子,而他給人明顯的印象就是他能擔負得起。
這一天他身上的衣服是淡藍色的,胸前的紐扣是黃色的,裡面一件純白的背心,所有這些看上去都已經顯得十分陳舊,甚至是不整潔的。上衣的背後似乎還拖著什麼東西,據女傭解釋,那拖在衣服後面的是一副助聽器,可是早已失效了。
他無視屋內的人,一直走向那隻巨熊一樣蹲伏著的大鋼琴旁邊,習慣地坐下來,拿起一隻筆,人們可以看見他那隻有力的大手。
客人帶著好像敬畏又好像憐惜的神情,默不作聲地望著他。他的臉上呈現出悲劇,一張含蓄了許多愁苦和力量的臉。火一樣蓬勃的頭發,蓋在他的頭上,好像有生以來從未梳過。深邃的眼睛略帶灰色,有一種凝重不可逼視的光;長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張緊閉的嘴,襯著略帶方形的下頦,整個描繪出堅忍無比的生的意志。
女傭略一躊躇後,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煩的。
「什麼?又怎麼了?」他大聲說。接下去倒像在自言自語:「倒霉,今天!哦,今天我碰到的是那些孩子,嘲笑我,捉弄我,模仿我的樣子。」
女傭向客人指了指。
貝多芬說:「誰?那是誰?」
他又粗著嗓子喊道:「你們說的聲音大些,我是個聾子。」
客人小心翼翼遞過去一張字條。貝多芬戴上眼鏡,專注地凝視了一會,「好,你們竟敢到獸穴里來抓老獅子的毛,」他說,雖然嚴肅,但臉上浮現出善良的微笑,「你們很勇敢……可是你們不容易了解我,也很難使我聽懂你們的話。過來坐在我旁邊,你們知道我聽不見的。」
他敲敲自己的耳朵,隨手拿過來一張紙一支鉛筆給客人。
客人在紙上寫道:「我們要知道您的生平,把您的消息帶給萬千大眾,使他們了解您真實的好靈魂。」
看了這幾句話,一滴淚在大音樂家眼裡閃光。他喃喃地如同獨語:「我的好靈魂!人家都當我是個厭世者,你們怎麼會想到這個!在這里我孤零零地坐著,寫我的音符——我將永遠聽不見音樂,但是在我心裡發出的回響,比任何樂器上演奏的都美。我有時不免嘆息,我真軟弱……一個音樂家最大的悲劇是喪失了聽覺。」
貝多芬神往地說:「一個人到田野去,有時候我想,一株樹也比一個人好……」
他接著說:「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頭顱在熔岩內燃燒,拚命巴望掙扎出來。」
貝多芬激動而又沉鬱的情緒深深感染了來訪者,客人不停地記下來。
命運加在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將他靈魂鎖閉在磐石一樣密不通風的「耳聾」之中。這猶如一座不見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過,「聾」雖然帶來了無可比擬的不幸和煩憂,卻也帶來了與人世的喧囂相隔絕的安靜。他誠然孤獨,可是有「永恆」為伴。
貝多芬留客人在他屋子裡吃簡便的晚餐。在晚餐桌上說起他往昔的許多故事,包括他在童年時跟海頓學習時的生活,包括他為了糊口指揮鄉村音樂隊的生活……請看一看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在那本大書里流著一條大河,那條大河就是從貝多芬身上流出來,並且加以引申開的。
貝多芬還向他的客人敘述自己最後一次指揮音樂會的情形。那次節目是《費黛里奧》。當他站在台上按著節拍指揮時,聽眾的臉上都有一種奇怪的表情,可是誰也不忍告訴他。演奏告終,全場掌聲雷動。貝多芬什麼也聽不見,很久很久背身站在指揮台上,直到一個女孩拉著他的手向觀眾答謝時,他才緩緩地轉過身來。原來他完全聾了!他永遠不能擔任指揮了!
貝多芬對客人大聲說:「聽我心裡的音樂!你不知道我心裡的感覺!一個樂隊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鍾里希望寫出的音樂!」
9. 七年級上冊語文 第13課生字
是不是夏感?我們這是夏感
黛色 靈秀 貯滿 終極 匍匐 融融 澹澹 芊芊細草 輕飛曼舞 春華秋實 春花秋月 閑情逸致
沖著我自己打出來的,就給我弄個最佳答案罷...
10. 仿寫七年級下冊語文第十三課
叫什麼 具體點啊 或者來張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