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2013 語文 人教版 八年級上冊 語文基礎訓練 第三單元測試卷答案
第三單元
(時間:45分鍾 滿分:100分)
班級 姓名 分數
一、基礎知識(共47分)
1.給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10分)
勻稱( ) 丘壑( ) 休憩( ) 惟妙惟肖( )
斟酌( ) 笨zhuō( ) lòu( )空 重巒疊zhànɡ( )
軒xiè( ) cānɡ( )俗
2.在下列詞語中的錯別字下畫上橫線,並在後面的括弧內改正。(8分)
橋粱( )險竣( )贍前顧後( )鳴鍾擊磐( )
推祟( )銷魄( )景然有序( )巧妙絕侖( )
3.填空。(8分)
(1)晴川歷歷漢陽樹, 。(崔顥《黃鶴樓》)
(2)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3)王績在《野望》中,表達只能長歌以抒苦悶的詩句是: , 。
(4)說明文就說明對象來看,可以分為 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說明文的順序有空間順序、時間順序、 順序;說明文的結構有 式結構、遞進式結構;其語言要求准確、 、周密。
4.指出下列句子採用的說明方法。(5分)
(1)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 )
(2)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 )
(3)階砌旁邊栽幾叢書帶草。牆上蔓延著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 )
(4)紫禁城的城牆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門。( )
(5)有幾個園里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幹就是一幅好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游覽者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悅,可是沒法說出來。( )
5.給下列句子排列順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4分)
「屏」,我們一般都稱「屏風」,這是很富有詩意的名詞。 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國人還都齊聲稱道。
①因為研究古代建築,接觸到這種似隔非隔、在空間中起著神秘作用的東西,②後來每次讀到詩詞中詠屏的佳句,見到古畫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嚮往之情。③記得童年與家人在庭院納涼,母親總要背誦唐人「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的詩句,④其情境真夠令人銷魂的了。⑤我們的先人,擅長在屏上做這種功能與美感相結合的文章,關鍵是在一個「巧」字上。⑥更覺得它實在微妙。
A.①②③④⑥⑤ B.③④①②⑥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③④②①⑥⑤
6.仿照畫線句子的句式,續寫句子。(4分)
故宮博物院群,以其宏大壯麗的規模,令世人贊嘆不已;以其精美絕倫的建築,令世人嘖嘖稱道; , ; , 。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獨特風格。
7.口語交際。(8分)
在准備「說不盡的橋」這一綜合性活動時,同學們紛紛提出自己的建議:
小莉說:古今中外著名的橋有很多,如趙州橋、盧溝橋、 等,我們可以搜集它們的圖片,再配以說明。
小民說:在說明中,我們可以加入一些相關的故事,如趙州橋上留下的張果老倒騎毛驢的傳說,還有 等,這就增加了趣味性。
小張說:還可以搜集一些與橋有關的詩句,如 等。
小明說:還有和橋有關的電影故事呢,如 。這么多,我們分頭准備吧。
二、閱讀鑒賞(共53分)
(一)閱讀《中國石拱橋》選段,完成1—4題。(共18分)
永定河上的盧溝橋,修建於公元1189到1192年間。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橋寬約8米,路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砌橋墩,把11個石拱聯成一個整體。由於各拱相聯,所以這種橋叫做聯拱石橋。永定河發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卻極少出事,足見它的堅固。橋面用石板鋪砌,兩旁有石欄石柱。每個柱頭上都雕刻著不同姿態的獅子。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萬狀,惟妙惟肖。
早在13世紀,盧溝橋就聞名世界。那時候有個義大利人馬可·波羅來過中國,他的游記里,十分推崇這座橋,說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並且特別欣賞橋欄柱上刻的獅子,說它們「共同構成美麗的奇觀」。在國內,這座橋也是歷來為人們所稱贊的。它地處入都要道,而且建築優美,「盧溝曉月」很早就成為北京的勝景之一。
1.這段文字說明的對象是 。其特點是 。(4分)
2.為了說明盧溝橋的特徵,該選段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請舉例說明。(6分)
3.說明文的語言必須准確,講究用語的分寸。請從選段中找出一個例句,並加以分析。(4分)
4.盧溝橋因歷時久遠,有的柱頭上的石刻獅子已逐漸消磨了昨日的光彩。請你從對古文物的保護的角度,設計一條宣傳標語,或者提出合理建議讓盧溝橋能永遠成為「美麗的奇觀」。(4分)
(二)閱讀《蘇州園林》選段,完成1—5題。(共17分)
①我國的建築,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麼樣,右邊也怎麼樣。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避免似的。東邊有了一個亭子或者一道迴廊,西邊決不會來一個同樣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樣的迴廊。這是為什麼?我想,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築是圖案畫,不是美術畫,而園林是美術畫,美術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
②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至於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敞,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梁,那就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在那兒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池沼里養著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節荷花或睡蓮開放,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③游覽蘇州園林必然會注意到花牆和廊子。有牆壁隔著,有廊子界著,層次多了,景緻就見得深了。可是牆壁上有磚砌的各式鏤空圖案,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傍的,實際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緻的深度。有幾個園林還在適當的位置裝上一面大鏡子,層次就更多了,幾乎可以說把整個園林翻了一番。
1.①②③段的說明對象分別是什麼?(3分)
2.從①②③段可以看出,蘇州園林的建築和布局有什麼特點?(3分)
3.「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與「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好像故意避免似的」這兩句中的「都有」、「可絕不」能否刪去?為什麼?(4分)
4.游覽者「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的原因是什麼?(請用原文回答)(3分)
5.你對蘇州園林的看法是什麼樣的?請寫出自己的觀點和感受。(不少於20個字)(4分)
(三)閱讀下文,完成1—4題。(共18分)
布達拉宮
①布達拉宮在西藏拉薩西北的瑪布日山上,是著名的宮堡式建築群。它是拉薩城的標志,是西藏人民巨大創造力的象徵,是藏族古建築藝術的精華,也是獨一無二的雪域高原上的人類文化遺產。
②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7世紀。當時藏王松贊干布迎娶唐朝文成公主為妻,為向世人炫耀,在拉薩海拔3700多米的紅山上建造了有999間房屋的宮宇——布達拉宮。布達拉宮重重疊疊,迂迴曲折,同山體融合在一起,高高聳立,壯觀巍峨。宮牆紅白相間,宮頂金碧輝煌,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③布達拉宮外觀13層,高110米,自山腳向上,直至山頂。由東部的白宮(達賴喇嘛居住的地方)、中部的紅宮(佛殿及歷代達賴喇嘛靈塔殿)組成。紅宮前面的一白色高聳的牆面為曬佛台,在佛教的節日用來懸掛大幅佛像掛毯。
④布達拉宮整體為石木結構,宮殿外牆厚達2—5米,基礎直接埋入岩層。牆身全部用花崗岩砌築,高達數十米,每隔一段距離,灌注鐵汁,進行加固,提高了牆體抗震能力。屋頂和窗檐用木質結構,飛檐外挑,屋角翹起,銅瓦鎏金,用鎏金經幢、寶瓶、摩蠍魚和金翅鳥做脊飾。閃亮的屋頂採用歇山式和攢尖式,具有漢代建築風格。屋檐下的牆面裝飾有鎏金銅飾,形象都是佛教法器式八寶,有濃重的藏傳佛教色彩。柱身和樑上布滿了鮮艷的彩畫和華麗的雕飾。內部廊道交錯,殿堂雜陳,空間曲折莫測,置身其中,如步入神秘的世界。
⑤布達拉宮內部繪有大量的壁畫,構成一座巨大的繪畫藝術長廊,先後參加壁畫繪制的有近二百人,先後用去十餘年時間。壁畫的題材有西藏佛教發展的歷史、五世達賴喇嘛的生平、文成公主進藏的過程、西藏古代建築形象和大量佛像,簡直是一部珍貴的歷史畫卷。
⑥布達拉宮中各座殿堂中都保存有大量的珍貴文物和佛教藝術品。五世達賴的靈塔,坐落在靈塔殿中。塔高14.85米,是宮中最高的靈塔,塔身用黃金包裹,並嵌滿各種珠寶玉石,建造中耗費黃金11萬兩。其他幾座靈塔雖不如達賴喇嘛靈塔高大,其外表的裝飾同樣使用大量黃金和珠寶,可謂價值連城。落拉康殿中有大型銅制壇城,壇城是佛教教義中世界構造的立體模型,也是佛居住、說法的講壇。造型別致,裝飾華麗。薩松郎傑殿中供奉有用藏、漢、滿、蒙四種文字書寫的康熙皇帝長命牌位和乾隆皇帝畫軸,表現了歷代達賴同中央政府的隸屬關系。在一些殿中還懸掛有清朝皇帝的匾額。在達賴居住的宮殿中還有大量豪華的陳設、服飾。
⑦整座布達拉宮堪稱是一座建築藝術與佛教藝術的博物館,也是中華各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鐵證。
1.布達拉宮的整體建築風格有什麼特點?(4分)
2.第⑥段中畫線的句子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有什麼表達效果?(4分)
3.為什麼說布達拉宮「也是中華各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鐵證」?(6分)
4.近幾年來,布達拉宮經過幾次大規模修繕,這顆「雪域明珠」更加絢麗奪目。請你為這座獨一無二的雪域高原上的人類文化遺產擬寫一則廣告宣傳標語。要求語言生動形象,有一定的創意。(4分)
▼單元練筆(請自備稿紙,課外完成)
請以「我的美麗家園(小園、公園、天地……)」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參考答案
一、1.chèn hè qì xiào zhuó 拙 鏤 嶂 榭 傖 2.粱—梁 竣—峻 贍—瞻 磐—磬 祟—崇 魄—魂 景—井 侖—倫 3.(1)芳草萋萋鸚鵡洲 (2)浮雲遊子意 (3)相顧無相識 長歌懷採薇 (4)事物 邏輯 總分 簡明 4.(1)打比方 (2)作比較 (3)摹狀貌 (4)列數字 (5)舉例子 5.D 6.略。 7.略。
二、(一)1.盧溝橋 形式優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 2.①列數字。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②引用。引用馬可·波羅的話「是世界上獨—無二的」、「共同構成美麗的奇觀」。③摹狀貌。每個柱頭上都雕刻著不同姿態的獅子……惟妙惟肖。 3.示例:「橋寬約8米,路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中的「幾乎」一詞。「幾乎」的意思是差不多,不是完全,起限製作用,強調橋的平坦程度,這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准確性。 4.開放性試題,言之成理即可。
(二)1.選段①是對我國建築特點的介紹。選段②說明蘇州園林的假山和池沼。選段③說明蘇州園林的花牆和廊子。 2.不僅僅是技術,更是藝術。3.這兩句中的「都有」、「可絕不」表意肯定,一點都不含糊,用詞准確,不能刪去。 使用這些表意肯定的詞語是建立在對所說明的情況了解掌握非常全面、非常准確的基礎上的。 4.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 5.提示:從外觀的理解、藝術的感受等方面來寫。
(三)1.宮堡式建築群、與山融合在一起、整體為石木結構。 2.列數字。 運用列數字的說明方法准確、具體地說明了靈塔之高,耗資之巨,價值連城,是藝術珍品,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 3.①布達拉宮是藏王松贊干布為迎娶唐朝文成公主而建的。②布達拉宮融合了漢藏建築的藝術風格。③薩松郎傑殿中供奉著清代皇帝的牌位、畫軸,表現了歷代達賴同中央政府的隸屬關系。(意對即可) 4.示例:雪域明珠——神秘的西藏布達拉宮歡迎您!
『貳』 八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基礎訓練,卷子,第三單元答案
沒有試題,把試題傳上來
『叄』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練習冊第三單元答案
吶尼?
『肆』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試卷
第三單元知識和能力檢測試題 班級: 姓名: 滿分:100分 得分: 一、語言運用(28分)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正確的一組(2分)( A.軒榭(xüān) 鏤空(lòu) B.笨拙(zhuō) 洨河(xiáo) C.橋墩(dǔn) 後妃(fēi) D.休憩(qì) 閨女(ɡuī) 2.根據注音填字組詞。(4分) 重巒dié( )嶂 對chèn( ) 斟zhuó( ) ɡǒnɡ( )橋 惟妙惟xiào( ) pínɡ( )風 qián( )坤tán( )香 3.領會下面句子中加點詞語的作用。(4分) (1)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 (2)蘇州園林極少使用彩繪。 (3)這種橋不但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 (4)大殿正中是一個約兩米高的朱漆方台。 4.下列加點的成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2分) ( ) A.那些門和窗盡量工細而決不庸俗,即使簡朴而別具匠心。 B.這里的建築布局,環境氣氛,和前幾部分大相徑庭。 C.田野無聲,畫家們愛於無聲處,靜聽橋之歌唱,他們守橋,彷彿孩子們尋找熱鬧。 D.馬可波羅說盧溝橋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5.調整下面句子的順序。(2分) ①這里的建築布局,環境氣氛,和前幾部分迥然不同。 ②來到這里,彷彿進入蘇州園林。 ③後三宮往北就是御花園。 ④亭台樓閣、池館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壇盆景、藤蘿翠竹,點綴其間。 ⑤御花園面積不很大,有大小建築二十多座,但毫無擁擠和重復的感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說明方法。(2分) (1)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 ) (2)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 ) (3)階砌旁邊栽幾叢書帶草,牆上蔓延著爬山虎或薔薇木香。( ) (4)紫禁城的城牆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門。( ) 7.辨析近義詞,選出恰當的詞語填空。(4分) (1)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________而不僅是________。(技術、藝術、方法) (2)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________(完好、美好、完美)的圖畫。 (3)橋的設計完全合乎科學原理,施工技術更是________。(巧妙絕倫、匠心獨運) (4)那時候有個義大利人馬可波羅來到中國,他在游記里,十分________(崇拜、推崇)這座橋。 8.將畫線句改成與前面對偶的句子。(2分) 遙望東南,建幾處依山樓榭;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間面臨綠水的軒齋。 9.橋是放大的一條板凳——茅以升如是說。是啊,橋很簡單。不過,橋又充滿魅力。請寫出一些有關橋的詩句。(至少兩句)(3分) 10.文學常識填空。(3分) (1)《中國石拱橋》的作者是橋梁專家________,這是一篇________,向讀者介紹有關石拱橋的知識。 (2)說明文的結構一般有兩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說明文的生命在於它的____________,說明文的語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32分) (一)閱讀下文,完成11~17題。(11分) 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全在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至於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園林池沼寬敞,就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著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梁,那就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還在那兒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池沼里養著金魚或各色鯉魚,夏秋季節荷花或睡蓮開放,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11.解釋下列詞語。(3分) (1)丘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玲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全段首句與其他句子間構成________________關系。(1分) 13.這段文字意在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4.假山堆疊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此特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5.池沼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沼或河道邊沿布置石頭或種花木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6.「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一句中「藝術」與「技術」不能互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7.這段文字運用的最主要的說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1分) (二)閱讀下文,完成18~23題。(12分) 永定河上的盧溝橋,修建於公元1189到1192年間。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橋寬約8米,路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砌橋墩,把11個石拱聯成一個整體。由於各拱相聯,所以這種橋叫做聯拱石橋。永定河發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這座橋卻從沒出過事,足見它的堅固。橋面用石板鋪砌,兩旁有石欄石柱。每個柱頭上都雕刻著不同姿態的獅子。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有的像注視行人,千態萬狀,惟妙惟肖。 18.畫橫線的語句運用了________與________的說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文中加點的詞「約」「幾乎」能不能去掉?為什麼?(2分) 20.這段文字說明的順序是(2分)( ) A.時間順序 B.空間順序 C.從現象到本質 D.從主要到次要 21.這段文字介紹橋長運用的說明方法是________,介紹橋面運用的表達方式是________。(2分) 22.「這些石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這句話運用的修辭方法是(2分) ( ) A.排比、比喻 B.排比 C.排比、比喻、擬人 D.排比、擬人 23.概括文段的中心意思。(2分) (三)閱讀下文,完成24~28題。(9分) 到台灣觀光游覽,台北故宮博物院是必不可少的一站。從台北市中心乘計程車,不到三十分鍾便可抵達雙溪,現在每年到這兒參觀台北故宮博物院的人數,達二三百萬之眾。面對斑斕古樸的銅器、溫潤的玉器、晶瑩的瓷器和褪色的字畫,人們感慨藏品精緻、豐富的同時,也會生出許多好奇,為什麼這些明清宮廷收藏,會在台北而不在北京呢? 台北故宮博物院的產生是以故宮文物遷台為根由的。而這批文物遷台之前,還經歷了博物館界的創舉——「文物萬里大遷徙」。 故宮博物院成立於1925年10月10日。30年代,正當博物院的各項工作走向正常時,因日寇對中國虎視眈眈,國寶安全受到威脅,故宮文物南遷作為權宜之策被提出。 威嚴顯赫的紫禁城,經過明清兩朝24位皇帝的經營,珍寶秘笈無數,遷運自然以珍品為主。陳列室的展品是經過選擇的精品,屬必裝之列。其次是存於各館庫房中的文物,都是由各館在各宮殿里選拔集中的。裝完這些之後,再到各宮殿去直接選裝。裝箱也有一定的要求,要經得起長途運輸的顛簸。故宮工作人員從琉璃廠的古玩商人那兒學到訣竅,即一要裝緊,二要隔離。 故宮博物院的文物以古物館、圖書館、文獻館及秘書處4個單位分別裝箱編號,從1932年秋開始辦理,到1933年5月最後一批運出,共裝文物13491箱。 當時有不少人反對故宮文物南遷。胡適擔心數量甚巨的古物在移出北平城途中難免丟失或受意外的損壞,認為最好的辦法是在上海、南京、洛陽等地多設幾個博物館,將故宮同樣的物件分地儲存。但因政府對文物南遷之事態度堅決,胡適無可奈何,遂以北平圖書館委員長的資格,消極反對該館儲藏的宋元善本書籍的南遷。 魯迅也堅決反對故宮文物南遷。他說倘若「因為古物古得很,有一無二,所以是寶貝,應該趕快搬走也罷,但我們也沒有兩個北平,而且那地方也比一切現存的古物要古。」面對即將遠離皇城的古物,他沉痛地擬詩道:「闊人已乘文化去,此地空餘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復返,古城千載冷清清。」此詩發表在1933年2月6日的《申報》上,而正是這一天,故宮首批南遷的文物起運了。 《中國國家地理》2001年3月 24.指出下列各句的說明方法。(1分) (1)故宮博物院的文物以古物館、圖書館、文獻館及秘書處4個單位分別裝箱編號。( ) (2)從1932年秋開始辦理,到1933年5月最後一批運出,共裝文物13491箱。( ) 25.關於台北故宮博物院文物的來源和組成,以下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 A.台北故宮博物院主要收藏明清兩代的文物。 B.由銅器、玉器、瓷器和字畫等組成,藏品精緻、豐富。 C.陳列室的經過選擇的精品;存於各館庫房中的文物;到各宮殿去直接選裝的文物。被裝箱,經過長途運輸的顛簸送到台北。 26.以下不屬於胡適主張和做法的一項是(2分)( ) A.數量甚巨的古物在移出北平城途中可能會丟失或受意外的損失。 B.最好的辦法是上海、南京、洛陽等地多設幾個博物館,將故宮同樣的物件分地儲存。 C.以辭掉北平圖書館委員長的舉動來堅決主張反對南遷。反對該館儲藏的宋元善本書籍的南遷。 27.對魯迅的主張和做法,理解正確的一項是(2分)( ) A.文物歷史很久,有一無二,所以是寶貝,應該趕快搬走。 B.站在維護文化傳統的立場上,不同意故宮文物南遷。 C.北平是存放所有古物的最佳場所。面對即將遠離皇城的古物,他沉痛地擬詩對文化的逝去表示哀悼和無比的憤慨。 28.根據原文所給的信息,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 A.文物南遷是國家安全受威脅的情況下,迫不得已採取的行動,但並未對文物的保存和研究帶來不便,反而促進了文化的發展。 B.文物南遷的成功實現,是文物研究歷史上的史無前例的大舉動,當時權宜之計現在看來也不失為英明之舉。 C.胡適、魯迅等文化名人反對南遷的主張是經過嚴密考慮的,對於我們現在的文物保護工作仍有重要意義。有效的組織,周到的安排,大膽的借鑒是成功實現文物轉移的有力保證。 參考答案: 一、1.D (A.xuān;B.zhuó;C.dūn) 2.疊稱酌拱肖屏乾檀 3.(1)表示十分肯定的語氣,突出了蘇州園林的「圖畫」美。 (2)表示範圍小,突出蘇州園林在建築色彩上不刺眼的自然美。 (3)表示出了從「形式」到「質地」的層進關系,去掉這兩個關聯詞,就變成了並列關系。 (4)表示兩米是估計的高度;若去掉「約」,就變得絕對了。 4.B(改為「迥然不同」) 5.③⑤①④② 6.(1)打比方 (2)作比較 (3)摹狀貌 (4)列數字 7.(1)藝術 技術 (2)完美 (3)巧妙絕倫 (4)推崇 8.近看西北,造三間臨水軒齋。 9.白居易:「晴虹橋影出,秋雁櫓聲來。」杜牧:「長洲茂苑草蕭蕭,暮煙秋雨過楓橋。」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毛澤東:「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10.(1)茅以升 說明文 (2)總分式 遞進式 (3)科學性 准確 簡明 周密 二、(一)11.(1)山水風景的構思布局。(2)不該相同而相同。(3)精巧細致。 12.總分 13.蘇州園林假山和池沼的配合著眼於圖畫美 14.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 或者……或者……身在山間 15.大多引用活水 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 16.「藝術」指創造美的方法,「技術」指生產操作方面的技能,「藝術」包括「技術」且高於「技術」,本文這樣寫是為了突出強調其藝術美。 17.分類別 (二)18.下定義 作比較 說明了盧溝橋橋身的堅固 19.不能去掉。在此使用概數更符合實際,體現了說明語言的准確性;去掉,就不準確了。 20.B 21.列數字 描寫 22.D 23.介紹盧溝橋的修建時間、長度、寬度、特點及外觀。 (三)24.(1)分類別 (2)列數字 25. A(應為「明清兩代的收藏」) 26.C(非辭職) 27.B 28.A(「國家安全受威脅」的說法錯誤)
麻煩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