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八年級語文(人教版)上冊《基礎訓練》全部答案
第一單元
1新聞兩則1.()殲(2)竄(3)纖(4)泄(5)塞(6)遏2.(1)文中指敵軍潰敗退卻。(2)文中指人民解放軍銳利無比,不可抵擋。3.(1) 阻遏(2) 阻隔4.不能去掉。因為「至發電時止」說明該路解放軍還在繼續渡江,人數在不斷增加,體現了新聞語言的准確性。5.指「我西路軍當面之敵亦紛紛潰退,毫無鬥志,我軍所遇之抵抗,甚為微弱」。6.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銳不可當;國民黨反動派拒絕簽訂和平協定。7.不能。因為揚中等廣大地區已解放,所以用「佔領」一詞;而江陰要塞還沒攻下來,不過敵軍不能任意活動,所以用「控制」一詞;江陰已被我軍控制,敵軍想從長江逃走已無辦法,所以用「封鎖」一詞。 8.略(要求具備新聞的基本要素。)
2蘆 花 盪1.(1)提(2) 趴 (3) 瘧 (4) 噤 (5) 躥 (6) 仄 2.(1) 滴 落 (2) 浮 動 (3)飄撒3.(1)說的話做不到,讓人笑話。(2) 慌慌張張,不 知 怎 么 辦 才 好。 4.老頭子設計用竹篙痛砸十幾個鬼子的腦袋。5.不能去掉。這是老頭子機智的表現。他這樣做是為了麻痹敵人,使敵人誤以為他是偶然闖到這里的,為下面的戰斗作準備。6.寫出了老頭子撐船技術嫻熟,鎮定自若的特點。7.略(要能體現老頭子自信自尊的性格特點以及他對日本鬼子的強烈仇恨。)8.示例:水生嫂是一個勤勞淳樸、通情達理而又勇敢機智、開朗向上的農村勞動婦女。
3蠟燭1.(1)犾ì(2)犼犻à狀(3)犼ū(4)狕犺狌ó2.(1) 聲生(2) 斜邪(3) 由尤3.(1)精疲力竭(2)永垂不朽4.(1)———(2):5.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莊重情感,這一著色,渲染了肅穆的氣氛,表達了老婦人的哀悼之情。6.不能。「摸出」與後面的「揣在懷里」相呼應,說明 老 婦 人 非 常 珍 惜 這 支 蠟 燭,把 它 藏 得 很 深,只 能 用 手 摸 索 著 拿 出 來。 7.略(對內心活動有所分析,言之有理即可。)8.表達了老婦人對紅軍烈士一份最珍貴、最誠摯的情感。9.示例:《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毛澤東):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解放了國民黨反動派盤踞了22年的南京。為了紀念這個偉大的日子,毛澤東在人民的薄海歡騰聲中揮筆寫成此詩,這首詩表現了詩人的高瞻遠矚、破格創新、揮灑自如和神旺氣足。
4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1.(1)振 震 (2) 像 象 (3) 廢 費 2. (1) 推 重 (2) 推 讓 (3) 推 崇 (4)推薦3.法國雨果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4.略(語句通順,句子連貫,必須用上規定的三個詞語。)5.指令人驚駭而不知名的傑作———圓明園。6.示例:笑裡藏刀兩強盜。7.運用反語揭露了英法聯軍對中國的侵略和洗劫,活畫出英法聯軍虛偽的嘴臉。 8.站在人民的立場抗議政府犯下的罪行,同時表明政府不能代表人民,人民對中國是友好的。9.圓明園是一座珍寶館,裡面藏有名人字畫、秘府典籍、鍾鼎寶器、金銀珠寶和稀世文物,如12生肖銅頭像。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攻佔北京,闖進圓明園,「縱情肆意,予取予奪,手忙腳亂,紛紜萬狀」。10月18日、19日,侵華英軍頭目額爾金為掩蓋搶劫擄掠罪行,下令米啟爾騎兵團3500人在園內四處點燃罪惡的大火,圓明園頓時成為一片火海。(所談感受能發自肺腑即可。)
5親愛的爸爸媽媽1.(1)戮(2)謬(3)健2.(1)計紀(2) 題提(3) 刻克3.如果甚至/也那麼4.(1) 刀(2) 弓(3) 槍(4) 劍5.兩位生還者來到這里,半個世紀前殘酷的歷史呈現在人們面前,歷史和現實融合了。殘酷的歷史令人悲哀,南斯拉夫沒有忘記歷史,這又是美麗的。而納粹竟然以優等種族自居,這又是何等荒謬。6.包含著孩子們對未來的憧憬,對生命的喜悅;包 含 著 南 斯 拉 夫 人 對 納 粹 強 盜 的 控 訴,對 暴 力 的 反 抗,對 自 由 的 執 著。7.起強調作用,強調人的價值、生命的價值。8.表明善良的南斯拉夫人民心 中 沒 有 復仇的慾望,只有正義的呼聲;表達了他們希望世間永遠不再有戰爭和屠殺的願望。 9.略(能寫出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即可。)
單元復習1.(1)躥躥仄(2) 窖揣藏2.(1) 忠衷(2) 安按(3) 忌紀3.(1)潰退(2)富麗堂皇4.(1)「智慧」改為「聰明」。(2)刪去「的原因」或「的結果」。(3)刪去「使」。5.示例:中國隊首場世界盃熱身賽戰平/中韓足球世界盃熱身賽握手言和6.(1)何日復西歸少壯不努力(2)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7.示例:吹散人間的陰霾春雨滋潤世間的萬物8.①德國兵有條不紊地搜索著;②惟一的農舍外是一片田野。9.這個法國婦女之所以會再一次收留美國傘兵,是因為她痛恨戰爭,痛恨戰爭帶來的一切罪惡,渴望和平。(意思對即可。)10.鎮定,堅強,善良,勇敢。11.安道特在女主人家被捕,出逃後冒險再次到女主人家 避 難;女 主 人 在 丈 夫 因 救 助 安 道 特 而 遭 槍 殺 後,冒 險 再 次 將 他 藏 起 來。12.(1)向(2)戲弄 (3) 喜 歡 13. 點 燃 蠟 燭 照 明,與 摸 黑 走 路 相 比,哪 個 更 好 呢?14.擔心自己年紀太大。15.略(從熱愛學習、珍惜時間、虛心聽取他人的合理建議等方面闡述均可。)16.略
第二單元6阿長與《三海經》1.(1)憎(2)惶(3)瑣(4)詰(5)憚(6)拙2.(1)歸規(2)側測(3)霜孀3.(1)模擬細碎的說話聲。(2) 按照情理,對出現的某種情況有可以原諒的地方。4.周樹人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5.為了寫明「我」最初是怎麼會接近書籍的,怎麼會渴慕《山海 經》的。 6. 表 現 了「我」喜 出 望 外 的 心 情。 7.《山 海 經》是「我」天天渴慕而又求之未得的書,又是沒有文化的阿長想方設法買來的。8.示例:長媽媽,這是我得到的最好的禮物。(能寫出「我」的感激、驚喜即可。)9.略(想像要符合阿長的身份、性格和生活環境。)
7背影1.(1)差(2)藉(3)拭(4)屑(5)頹(6) 箸2.(1) 得體。(2) 愚蠢,不懂事。3.(1)慘淡(2)囑托4.朱自清春5.寫穿戴可展示父親的境遇較為糟糕,呼應文章的開頭;同時可與父親給「我」做的紫皮大衣形成鮮明的對比,體現父愛子的感情,有利於表現文章的主旨。6.十分精細地刻畫了父親攀爬月台的起始動作,使「背影」成為焦點,強烈地烘托出作者的情感。7.(1)怕父親看見自己流淚而不放心。(2) 見父親行動不方便,怕父親摔倒。8.「等」、「再」表現了「我」一直關注著父親的背影,體現了深切的依戀之情;父親的背影使「我」第二次流淚,所以「又」不能少。9.略[提示:寫時要注意「細節」兩字,突出用描寫(如動作、外貌、語言等)來表現父愛或母愛。]
『貳』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測試題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測試題
(本卷120分,完卷120分鍾) 學校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題號 一 二 三 總分
一.積累與運用(30分)
1.給句中加點字注音。(4分)
①具答之,便邀( )還家。 ②可愛者甚蕃。( )
③各隱卷底衣褶( )中。 ④選賢與( )能。
⑤男有分( )。 ⑥舟尾橫卧一楫( )。
⑦不可褻( )玩焉。 ⑧黃發垂髫。( )
2.辨別解釋句中加點的詞。(6分)
尋向所志 ( ) 芳草鮮美( )
①尋 ②鮮
尋病終 ( ) 陶後鮮有聞(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 佛印絕類彌勒( )
③屬 ④絕
神情與蘇黃不屬( )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
東坡右手執卷端 ( ) 不足為外人道也( )
⑤端 ⑥足
其人視端容寂( ) 東坡現右足( )
3.在括弧中補出省略的成分。(4分)
①( )見漁人,乃大驚,問( )所從來。( )具答之。(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②此人一一為( )具言所聞,( )皆嘆惋。餘人各復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數日,辭去。
4.翻譯下面的句子。(8分)
①落英繽紛
②屋舍儼然
③黃發垂髫
④惟吾德馨
⑤亭亭凈植
⑥雕欄相望
⑦矯首昂視
⑧天下為公
5.寫出含有加點字意義的成語。(4分)
①香遠益清
②豁然開朗
③猶得備晨炊
④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6.根據要求默寫。(4分)
(1)《望岳》中作者將泰山的神奇秀麗之歸於大自然的詩句是:
____ _______ , ___ _。
(2)《春望》中寫戰火連天,家書難覓的千古詩句是: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有關蓮的詩歌你能寫幾句?請寫出兩句。
(4) 仿照例句再寫一句子。 (可結合本單元所學的詩句)
例:生命就是龔自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獻身精神。
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氣。
二,閱讀(50分)
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7——29題。
(一)詩詞賞析。
春 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7.這是一首五言 詩,作者通過寫淪陷中長安城的破敗景象,抒發了詩人 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懷。(2分)
8.詩題中的「望」字統領以下幾句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9如果將這首詩劃為兩層,應怎樣劃?為什麼?(2分)
10.這首詩所用的修辭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
(甲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乙 )陶潛,字元亮,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鄰之所貴。
嘗著《五柳先生傳》曰:「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時人謂之實錄。甚親朋好事,或載酒餚而往,潛亦無所辭焉。每一醉,則大適①融然②。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張,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節選自《晉書》)
[注]①適:滿足。②融然:和悅快樂的樣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與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標志。
11.解釋下列句子加點的詞(2分)
⑴漁人甚異之( ) ⑵阡陌交通( )
⑶穎脫不羈 ( ) ⑷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 ( )
12.請從[乙]文中摘錄出與「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屬」所表現的理想生活形成強烈反差的句子。(1分)13. 從[乙]文看,陶淵明的琴沒有琴弦,他本人也不會撫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卻「撫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撫琴嗎?結合全文看,這反映了他怎樣的性格?(3分)
14.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⑴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⑵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三)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15.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①有仙則名( )
②斯是陋室( )
③談笑有鴻儒( )
④)無絲竹之亂耳( )
16.翻譯句子。(4分)
(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2)孔子雲:「何陋之有?17.請你引述典型例子,談談你對「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2分)
(四)
(甲)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周敦頤《愛蓮說》)
(乙)
蘭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蓋在有無近遠續斷之間,純以情韻勝。氳氳無所②,故稱瑞③耳。體彩④,而不極於色,令人覽之有餘,而名之不可;即善繪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者耶? (選自張大復《梅花草堂集》)
[注釋]①取:這里是嗅取(蘭的香味)。②氳氳(yūnyūn)無所:彌漫飄忽,沒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種顏色。
18.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2分)
①亭亭凈植
②陶後鮮有聞
③而名之不可
④莫能肖也
19.《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幾個義項。根據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當的解釋是( )。(2分)
A.強迫 B.接近,迫近 C.狹窄 D.威脅
20.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體兼彩,而不極於色 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
B. 純以情韻勝 皆以美於徐公
C.花之富貴者也 輟耕之壟上
D. 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 其子好騎
2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2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22.對「善繪者以意取似」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擅長繪畫的人因為個人的原因只能類似模擬。
B.善於畫畫的人也只能憑自己的感受把蘭畫得像樣。
C.善於畫畫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長繪畫的人已經描繪得很相似了。
23.同為花中君子,蓮與蘭有相通之處,請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2分)
香味:蓮—— ; 蘭——氳氳無所。
品位:蓮——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蘭—— 。
24.(甲)文以蓮為托物言志的對象,表現了作者 的生活態度;(乙)文將蘭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讓我們領悟到蘭 的品性。(2分)
(五)
【 甲】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選自《 莊子
『叄』 新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配套練習冊答案(最好是第五單元的)
作業自己最好做,不要隨便問答案,自己一步一步思考才能提高自己,思考了實在不會你可以去學習工具上找答案,不會的題目直接拍照上傳到魔方格作業神器,就會有學霸幫你解答!
『肆』 人教版語文初二下第五單元練習
初二語文第五單元練習
一 理解性默寫
1. 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對朋友的真摯感情升華為哲理的千古名句是:
2、生活中,有才能的人比比皆是,但是能慧眼識人才的人並不多。這正如韓愈在《馬說》中所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行路難》中最能表達詩人李白堅信理想抱負一定實現的倔強、自信、執著精神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登幽州台歌》中,抒發詩人獨立於悠悠天地間,孤獨寂寞之情的詩句是_________
5.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表達詩人豁達的胸懷和奮發向上、努力進取 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斷涌現的理趣)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杜牧的《赤壁》:詩中蘊含機遇造人的哲理,且隱含著詩人對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慨嘆之情的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過零丁洋》中最能體現文天祥崇高民族氣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詞中表達作者曠達胸襟,表現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 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難全。從「隔千里兮共明月」 演化而來的,通過寫明月來表達對人生美好祝願,道盡了千載離人心願的詞句是:__
9《酬樂天楊州初逢席上見贈》一詩中,借用典故,表達詩人百感交集心情的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現詩人對仕宦浮沉、世事變遷的豁達胸襟,揭示新 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杜牧在《赤壁》一詩中運用議論,直接對歷史結局提出自己評判的詩句是:
11《過零丁洋》中用比喻的手法抒寫社會現實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願以死報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巧妙地借用兩個地名,寫出了形勢險惡和境況危苦的「地名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水調歌頭》中蘊涵深刻的人生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水調歌頭》中表達美好祝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山坡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