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16課課文用了哪些事例來說明中心意思的
六年級上抄冊語文第襲16課盼,本文想要表達的中心意思是「盼」。課文緊扣「盼」字選,取了媽媽給「我」買了新雨衣後,「我」盼下雨,放學回家時小雨了「我」找各種理由想穿上新雨出去玩,晚上盼著雨停留到明天再下和第二天穿著雨衣去上學的四個事例,體現了這一中心意思。
『貳』 小學六年級下冊語文第6課的主要事例
一、案例背景:
本課是新教材四年級語文第八冊第12課的一篇閱讀課文。課專文記敘了一千七百多屬年前,我國著名的大夫華佗為了減輕手術病人的痛苦,研製出麻沸散,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的事。告訴我們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我們要為我國古代燦爛的科學文化而自豪。課題既清晰地點明了課文內容,又揭示了課文中心。文章條理清晰,通過華佗兩次手術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的闡述,表現出華佗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的崇高醫德,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好教材
二、案例:
一、聽力訓練,揭示課題
1、師板書:
麻醉劑
,解釋「麻醉劑」。打開書,看看課文中指的是什麼?找找句子,再看看它對病人有什麼作用?學生交流:文中指的是麻沸散。動手術的病人吃了這種葯,便會昏昏入睡,手術結束後才慢慢醒來。
2、師:同學們,你們知道第一個發明麻醉劑的人嗎?他是——華佗
『叄』 六年級上冊語文25課改編成一則故事
是伯牙絕弦嗎?
學習了三年,伯牙琴藝大長,成了當地有名氣的琴師。但是伯牙常常感到苦惱, 因為在藝術上還達不到更高的境界。 伯牙的老師成連知道了他的心思後,便對他說,我已經把自己的全部技藝都教給了你,而且你學習得很好。至於音樂的感受、悟性方面,我自己也沒學好。我的老師萬子春是一代宗師,他琴藝高超,對音樂有獨特的感受力。他現住在東海的一個島上,我帶你去拜見他,跟他繼續深造,你看好嗎?俞伯牙聞聽大喜,連聲說好!
他們准備了充足的食品,乘船往東海進發。一天,船行至東海的蓬萊山,成連對伯牙說:「你先在蓬萊山稍候,我去接老師,馬上就回來。」說完,成連劃船離開了。過了許多天,成連沒回來,伯牙很傷心。他抬頭望大海,大海波濤洶涌,回首望島內,山林一片寂靜,只有鳥兒在啼鳴,像在唱憂傷的歌。伯牙不禁觸景生情,有感而發,仰天長嘆,即興彈了一首曲子。曲中充滿了憂傷之情。從這時起,俞伯牙的琴藝大長。其實,成連老師是讓俞伯牙獨自在大自然中尋求一種感受。
俞伯牙身處孤島,整日與海為伴,與樹林飛鳥為伍,感情很自然地發生了變化,陶冶了心靈,真正體會到了藝術的本質,才能創作出真正的傳世之作。 後來,俞伯牙成了一代傑出的琴師,但真心能聽懂他的曲子的人卻很少。
有一次,伯牙乘船沿江旅遊。船行到一座高山旁時,突然下起了大雨,船停在山邊避雨。伯牙耳聽淅瀝的雨聲,眼望雨打江面的生動景象,琴興大發。伯牙正彈到興頭上,突然感到琴弦上有異樣的顫抖,這是琴師的心靈感應,說明附近有人在聽琴。伯牙走出船外,果然看見岸上樹林邊坐著一個叫鍾子期的打柴人。
伯牙把子期請到船上,兩人互通了姓名,伯牙說:「我為你彈一首曲子聽好嗎?」子期立即表示洗耳恭聽。伯牙即興彈了一曲《高山》,子期贊嘆道:「多麼巍峨的高山啊!」伯牙又彈了一曲《流水》子期稱贊道:「多麼浩盪的江水啊!」伯牙又佩服又激動,對子期說:「這個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心聲,你真是我的知音啊!」於是兩個人結拜為生死之交。
伯牙與子期約定,待周遊完畢要前往他家去拜訪他。 一日,伯牙如約前來子期家拜訪他,但是子期已經不幸因病去世了。伯牙聞聽悲痛欲絕,奔到子期墓前為他彈奏了一首充滿懷念和悲傷的曲子,然後站立起來,將自己珍貴的琴砸碎於子期的墓前。從此,伯牙與琴絕緣,再也沒有彈過琴。
『肆』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十五課,作者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列舉哪幾個具體事例
六年級下冊語文第十五課,作者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列舉哪幾個具體辣子油
『伍』 六年級語文32課三個故事能否顛倒
哪一版本
『陸』 六年級下冊語文20課小練筆400字2-3個事例
功夫不負有心人
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功夫不負有心人。其實做事只要肯下功夫,汗水就不會辜負他。
1878年,愛迪生決定製造出價錢便宜,經久耐用,而且安全方便的電燈。首先,他用炭絲裝在玻璃泡中,可是僅亮8分鍾,於是先後又換了1600種材料。一次,愛迪生偶然想到用棉紗燒成炭,於是試了試。結果果然出人意料,燈泡壽命一下子延長到45個小時。雖然取得了小小的成功,可是愛迪生繼續研究,又研製出竹絲燈泡,壽命達1200小時。直到1906年,愛迪生又改用鎢絲來做,使燈泡的質量又得到提高,一直沿用到今天。
無獨有偶,1897年,居里夫人對放射性物質進行研究。她為了提煉一種別人不知道的放射性物質,搞到了一噸可能含這種物質的工業廢渣。在院里進行冶煉、溶解、沉澱、分析。經過3年又9個月,終於在成噸的礦渣中提煉出0.1克新物質,取名為鐳,這項研究也讓她獲得了諾貝爾獎。
不僅如此,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也是一樣。他的成功就在於他從青少年時代對演講口才的刻苦練習。他為了成為一名律師,常常徒步30英里,到一個法院去聽律師們的辯護詞,看他們如何辯論。他一邊傾聽那些政治家、演說家的慷慨激昂的演說,一邊模仿他們。回來後也學他們的樣子,對著樹林和玉米反復地練習演講。演講的成功使林肯終於成為一名雄辯的律師並最終踏入政治界。
愛迪生製造電燈,居里夫人提煉鐳,林肯踏入政治界,這都是因為他們下苦功夫。
在著名人物中,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它說明只要你做事肯下功夫,堅持不懈,功夫就不會辜負你的期望。——————————————本人自己寫的
『柒』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十五課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伯牙來善於彈,鍾子期善於聽源。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說:「太好了,高得好像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說:「太好了,廣大得好像江河!」伯牙精妙的樂曲,只有通曉音律的鍾子期能真正聽懂。子期死了,伯牙覺得世上再也沒有知音,就像把琴摔壞不再彈琴,這輩子不再鼓。
『捌』 六年級語文32課的三個故事能否顛倒
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