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讓學生喜歡上我的語文課

讓學生喜歡上我的語文課

發布時間:2020-12-24 18:35:18

❶ 我心中的語文課

我心中的語文課
我心目中的語文課堂是從我作為教師的角度出發構想的。她包涵我許多感性的設想,而少理性的架構。
我心目中的語文課堂是屬於我和學生的獨立而美好的世界。我的語文課堂拒絕世俗的侵淫,校長要進入我們的世界必須先說「請」(他可以耍威風,但我們當他是南瓜)。我的語文課堂拒絕權威的指摘,它要進入我們的世界必先令我們欣賞(它可以吆喝,但我們先看貨後買帳)。我的語文課堂拒絕考試的壓榨,它要進入,我們會說「對不起,請明天來應考教室」(它是很兇但弱智,我們足夠應付)。我的語文課堂歡迎春的眷顧,她的到來,我們恬靜如雨。我的語文課堂歡迎夏的漫遊,她的到來,我們熱情似火。我的語文課堂歡迎秋的駕臨,她的到來,我們惆悵似風。我的語文課堂歡迎冬的駐足,她的到來,我們凝固如冰。我們一起閱讀,召喚各種人物與我們歡聚。我們一起想像,構畫一個世界任我們馳騁。我們一起創作,捕捉靈感回應心的呼喚。
我心目中的語文課堂,學生能夠獨立思考,堅持原則,敢於表達自己的思想;懂得知為美信為高人之所以為人。我的語文課堂學生與老師平等,不在乎地位的差別只關注人與人的交流(不與學生稱兄道弟但與學生知心相交)。我的語文課堂學生是主角,教師是導演教師是群眾演員,教師為學生的聰明才智鼓掌,教師為學生的個性張揚喝彩,教師為學生的多愁善感所動(教師處變不驚,教師不會讓學生過度發揮而抓狂;教師善於引導,教師不會因學生冥頑不靈而束手無策)。我的語文課堂,學生樂於與我對話,其中不乏真情的流露、心靈的震撼,就像大民說不清道不明也要流淚向我表明他的感動。我的語文課堂,學生善於表達,其中不乏智慧的火花、人性的閃光,就像大李告訴我亞馬遜河的一隻斑眼蝴蝶振動一下翅膀就引起了印度洋海嘯。我的語文課堂,學生敢於向我發難,其中不乏靈感的突現、情感的沖動,就像小菜提醒老蔡《荷塘月色》表明朱自清與妻子的關系似乎不洽,決不是表現作家對大革命失敗的苦悶。我的語文課堂,學生終於推翻我的「統治」卻依然把我當成他們的領袖。
我心目中的語文課堂,有郭初陽語文課堂的獨特視角,韓軍語文課堂的潤物無聲,翟小寧語文課堂的自由靈動(夢想可以吧)。我的語文課堂,不用多少媒介,只用一支筆舞開一朵花,只用一張嘴說動一顆心,讓學生感受讓學生體悟。我的語文課堂,不該強拉硬賣,而應自如引導,讓學生參與讓學生發揮。我的語文課堂,不面面俱到,只開一扇窗連接一片天,只開一扇門溝通一世界,讓學生思考讓學生總結。我的語文課堂,不是產品製造,而是因材施教,讓學生愉悅讓學生發展。我的語文課堂,我只是火種,引燃一片「春暖花開」。(我的語文課堂還要開辟第二戰場,對付考試、對付校長、對付權威。)
我心目中的語文課堂還只存在於我的腦海里,她是我的追求,她是我的女神。
時間稍逝,雖未有物是人非之變,然真剝盡誇飾。人間還是這樣的人間。夢可真得少做些了……

❷ 如何讓我的語文課堂更精彩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需要藝術,它是科學和藝術的結合。隨著小學語文新課改的實施,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精彩課堂是每一個教師夢寐以求的期待。教師要創設語文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讓學生的視野寬起來,深入挖掘作品的內涵,陶冶小學生的情操,追尋語文本色,努力創建「富有活力」的精彩語文課堂。
一、「境」中情動,在「動感磁場」下自主探索
學生一旦對教學內容產生了興趣,就會自覺主動地參與到語文學習的活動中,並從活動中產生樂趣,而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的各種活動是體現學生主體性的重要標志。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情境教學是讓學生產生興趣的有效途徑。因此,課堂上我總是合理創設和充分利用各種情境。低年級的課文短小精悍,在閱讀教學中,我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感,學生在朗讀的同時也在接受美的熏陶,說話訓練與朗讀訓練緊密相連,尤其是朗讀訓練。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感知,讀明白了,文章中的意思自然也就出來了,如我在教《江南》時,作了如下設計:(配樂,師描述並貼「江南」的圖畫;生閉上眼睛根據描述做動作,想像)讓我們一起跟著小姑娘,坐著小船,盪漾在江南美麗的水鄉,魚兒在水中嬉戲,伴隨著優美的古箏樂曲,孩子們的頭腦中不時地出現一幅美麗的采蓮圖(貼上小女孩)。師問:小姑娘看見了嬉戲的魚兒,說話訓練:我坐在小船上,看見……。學生爭先恐後地回答後,反復指導朗讀課文第二句。在這樣富有童趣的情境中讀讀練練;誦讀感受語言美,學生讀得美美的,並很快悟出其中之意;說話時想像意境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展開說話:魚兒、青蛙、蓮花、鴨子一一閃現在他們眼前,這樣扎實培養了學生的語感,學生學習興趣盎然。
二、品詞析句,激發想像
小學語文學習的根本其實就是形成一種習慣、一種意識。品詞析句有助於學生理解文本內容,領悟文章主旨,激發想像。教學中教師如果能抓住點睛之筆,窺作者心靈之語。一篇優美的文章,其豐富的人文色彩、情感態度往往可以通過在一個字、一個詞體現出來。學生在反復的揣摩中,細細體味詞句蘊含的意境,感悟、體驗、理解文本思想的「高處」、文筆的「妙處」,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在教學《丑小鴨》時,教師讓學生在課堂上對詞語有深刻的理解,並最終使詞句內化為學生生命活動的「生機勃勃的細胞。」在理解「丑小鴨被欺負」的情景時,讓學生邊讀邊畫出描寫丑小鴨受欺負的詞語。學生很快找出:「咬、啄、討厭」是寫丑小鴨受欺負的,而其他同學補充道:「孤單、鑽出、離開。」教師表揚學生很會抓關鍵詞。丑小鴨的哥哥姐姐們是怎樣咬它的,公雞是怎樣啄它的,養鴨的小姑娘又是怎麼討厭它的?讓學生依據文中插圖進行大膽想像,用自己的話說圖意。課件出示:天空中一群美麗的白天鵝翩翩起舞,丑小鴨想到了什麼?文中用什麼詞描寫丑小鴨這種心情的?「又驚奇,又羨慕。」它心裡想:哇,我要有這么美多好!品詞析句撥動了學生內心的「琴弦」,使學生進入角色。通過反復比較,細心揣摩、品詞賞句,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獨特魅力,錘煉小學生的語感,理解作者隱藏在語言文字背後的內心世界。
三、開展角色扮演活動,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小學生有著活潑好動、愛模仿的性格特點,所以,若我們在語文課堂上開展一些適合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的課堂活動,便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課堂的教學成效。比如,在學習《小英雄雨來》這篇課文時,我們可依據課文內容,將其編排成一個小型的劇本,裡面設定不同的人物和台詞,然後,在班裡選取幾名學生,讓他們對劇本中的人物角色進行扮演,如雨來、李大叔、鬼子等,因為活動形式比較新鮮、有趣,學生立即產生了參與興趣,我挑選出來的幾位學生,自然也是十分賣力,將故事情節和人物角色表演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這樣,我通過在班裡開展角色扮演活動,一方面使語文課堂變得精彩有趣,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一方面使學生的切身體會了文中所描述的戰爭年代人們的生活,學習了小英雄雨來的品德,從中受到了深刻的愛主義教育。
四、運用多種手段,探尋語文本真
1.媒體渲染,點燃興趣。多媒體圖文並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信息海量,打破了時空的限制,把文字、圖形、動畫、視頻和聲音等以多種形式呈現在小學生面前,為學生提供了真實的學習環境。興趣是學生學習語文的動力。運用多媒體變枯燥的語文學習為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學生在玩中學,在玩樂中,使課堂精彩生成,學生享樂語文,達到了寓教於樂的教學目的。如: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時,為了讓學生清楚小蝌蚪的成長經過,教師利用Flash動畫把小蝌蚪長成小青蛙的過程呈現在大屏幕上。然後把課文改編成課本劇,讓學生佩戴頭飾進行表演,孩子們在觀看動畫之後,爭先恐後地搶角色表演,表演中孩子們特別認真,無論是演主角還是配角,甚至是演跑龍套的演員,都在竭盡全力地展示自己的個性。不斷改進動作表情。把小蝌蚪、鯉魚和小烏龜以及青蛙表演得活靈活現。這樣的表演情境,既使學生理解了課文內容,又培養了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思路開闊,放鬆心情,陶冶情操,激發靈感和興趣。主動參與語文學習活動,教師要抓住時機,把小學生的思維從感性升入理性,達到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2.動手操作,返璞歸真。語文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小學語文教學必須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實際,才能喚起學生的語文興趣,使語文課堂散發出其獨特的魅力。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這就告訴我們小學生多動手操作能夠促進智力的發展。動手操作調動了小學生的多種感官,手腦並用。動手操作發展了學生的智力,建立起表象思維,促進小學生的直觀學習,使書本內容真實化、生活化。教師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語文資源,豐富語文課堂意象,體現小學語文教學的本色,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更形象,返璞歸真。如:在教學《曹沖稱象》以後,教師讓學生小組合作動手做實驗,交流試驗的結果,在組內評議、質疑、討論,想辦法驗證課文所說的辦法是否科學。教師進行鼓勵性評價,這樣不僅有趣,還構建了一個和諧的學習整體,使學生在實踐中鞏固了語文知識,發展了語文能力。學生只有從課本走向生活,才能真正體驗到語文學習的真諦,獲得語文學習的成就感。不斷增加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小學語文課堂不斷綻放出美麗奪目的光彩。
五、完善評價,使學生樂學、勤學
在課堂上,我爭取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對學習成績困難的同學我會特別關注。教師要善於設法消除學生的緊張畏懼的心理,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採用激勵性的評價、加以適當的表揚。激勵性的評價、表揚能讓學生產生自信,提高學習的興趣。如不錯啊、你真棒啊、你真聰明啊。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才能充滿生命的活力,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現,學生的創造、創新火花才能迸發。如在練習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我將會獎勵「小紅花」,給學習困難的學生,有時還主動與他們說上幾句悄悄話。學生得到我的獎勵,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就越來越高了,就會更加努力地去發現問題,發揮前所未有的想像力,從而擺脫不想學的煩惱,進入樂學的境界,極大地發展了創新能力。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是一門藝術,藝術是無止境的,需要教師不斷地探索。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樹立合作競爭意識,讓學生學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打造陽光課堂,彰顯語文魅力,張揚學生個性,不斷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❸ 作文我最喜歡上的語文課

我最喜歡的一堂語文課

我最喜歡語文課,打開書本,能讓我們走進歷史人物的內心世界,感受他們的喜怒衰樂。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卧薪嘗膽》這一課。

那是上周的一節語文課。老師走進教室,在黑板上寫了四個大字,然後轉身向大家說:「今天我們上《卧薪嘗膽》」接著老師打開大屏幕,上面出現了一幅畫,老師問我們,這是誰?大家異口同聲的說:「越王勾踐」。對了,今天我們主要講吳越相爭,越國兵敗會稽,為吳王當奴僕,最後經過越王二十多年的努力打敗吳國的事情。

在講到吳王和謀臣時,老師讓我們扮演這兩個角色。我立刻和小組里的同學表演起來,過了幾分鍾,老師讓大家靜下來,請幾個人上台表演。曾佳輝把吳王表演得活靈活現,一副驕傲自滿、狂妄自大、目中無人的樣子,根本聽不見別人的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最後,老師讓大家討論現在是否需要「卧薪嘗膽」,大家激烈的討論起來,然後,老師問到底需要不需要?有人說不需要,有人說需要。最後,老師打了一個比方:有個人他成績不好,就到農民家拿一堆柴草,不睡床,睡在柴草上。大家都知道了,卧薪嘗膽不是形式,而是一種精神。

雖然這節課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但是課堂上老師幽默的語言和同學們爽朗的笑聲常常縈繞在我的耳邊。

❹ 作文:我討厭語文課或喜歡語文課

我喜歡上語文課

星期三我在三(5)班上了一堂語文試教課,這是我來到魯迅小學上的第一堂語文課。上的是三年級語文第11課《秋天的雨》第一課時,聽課的老師有傅定忠老師、孟翠翠老師,以及孫潔慧老師。好久沒上語文課,上課時有些緊張,忙忙碌碌總害怕有什麼准備工作落下。隨著上課鈴聲的響起,一聲「小朋友們好!」,心緒也逐漸平靜下來,開始投入課堂教學之中。

《秋天的雨》是一篇語言文字十分優美的抒情性課文。在上課過程中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中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當學生朗讀生字,朗讀課文時,我能適時的對他們加以評價和鼓勵,激發他們朗讀的慾望,幫助他們意識到自己在朗讀上有些方面的不足,教他們一些基本的朗讀技巧,幫助他們更好提高自己的朗讀水平。在這堂課中我還設置了一個邊設邊寫,邊讀邊練的環節。這個環節是周毅老師在給我修改教案的時候給我的建議。我實施了以後感覺效果很好。這篇課文中有幾個生字筆畫較多、容易寫錯。比如說「爽」字,是一篇課文中比畫最多的一個字,在教學時首先教會學生怎樣讀。爽,注意翹舌音,後鼻音的正確發音。接著要教會學生正確書寫這個字。要讓學生注意這個字的筆畫順序。我讓學生先看一看課件中放大的「爽」字,然後看老師在黑板上范寫,老師寫的時候盡量把字寫大些,提醒小朋友注意看老師的筆畫順序,接著請小朋友舉起右手和老師一起在空中寫一寫這個字,最後請小朋友馬上拿出這一課的生字抄寫本把這個字寫兩個。這樣一方面可以節省上課時間,達到及時反饋鞏固的效果;一方面也可減少學生課後作業負擔。我還為這節課做了精美的課件,秋天雖然已經來到,但小朋友們在學校里還是很少能直接接觸大自然,感受到真正的秋天的氣息。我在課堂中給學生展示了秋天景色的圖片,使學生能更直接形象地感受秋天。在最後下課的時候拖了點堂,看來在時間還應該很好的安排一下。

那句話,讓我討厭語文老師2007年10月01日 星期一 上午 09:58書讀得多而不思考,你就會覺得自己知道的很多.書讀得多而思考,你就會覺得自己懂得越少.

-------伏爾泰

那天在教雨果的<<紀念伏爾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說>>這篇課文,老師叫我們記下伏爾泰上面的那句話,當時我就很喜歡這句話,可當老師念完這句話,說了一句讓我覺得極度不爽的話,我忘了她說過什麼了,但聽得出那意思是在說伏爾泰什麼不好的.從那刻直,我開始討厭那個老師.

個人覺得,伏爾泰說的那句話很對,而老師卻說是片面的,她還真是不配當老師,白領了國家的工資了.這樣的老師要不得!

還沒發生這件事之前,我總以為,那個老師會是一位深不可測的老師,可誰料到,是我高估她了,她去當小學老師還差不多,別來初三這.這位老師,上課幾乎是念著教材教書的,還真是沒有一點實力.現在覺得.我以為她很少說一些關於個人觀點什麼的話,是因為不想說,所以才覺得這種人會深不可測,誰知是這種爛結果,令人失望啊.

一直以來,上語文課就很無聊,老師的話聽起來像念經似的,教些有的沒有的,我就是不想聽,還不是考了個不錯的成績,證明語文這東西是不必聽廢話,做閱讀題什麼的,只要把自己理解的寫上去不就行了,多半都能做對,語文試卷150分,作文題60分,課外閱讀至少也有40分,這些課外的東西,一般都是我拿分的"肥肉",我的分數就是靠課外知識得來的.通常情況下,那些基礎題一般都只得了半成分數,也就是說那些古詩文背誦題目,因為我從不去背,自然就不可能得到分數了.

且不說分數,還是說說那個老師,她說伏爾泰還不是特別生氣,更讓人生氣的是她完全是個"草包",虛有其表啊.

這個老師無視就好,不必尊敬.

❺ 我最喜歡上語文課的作文

......

❻ 學生說:我上的語文課就是聊天課好不好

我個人覺得,語文課程無非就是有助於將來的人際交往,處理相關的社交問題。聊天不專失為一個很好的教學屬方式,師生之間的互動也是十分有效的,可以擺脫學生對老師的那種不近人情的想法,(很多學生都會覺得老師是不可理喻,不近人情的)課堂效益自然也就提高。但是,如果課堂上的時間全都用來聊天的話。那課本上的知識,又能學到多少。除非你能很好的把握,知道如何衡量,如何把一種生活現象(在課本中沒有的)從聊天中來引導學生,可以從課本引入生活,生活引入課本。他們的相連只是一步之遙,就看你如何運用。

❼ 怎樣才能讓我喜歡上語文課

學生不喜歡上語文課的根本原因是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在教學內容的選擇與確定上出了問題。即李先生所講的,現在我們的許多語文課堂,老師總是在講學生已經懂了的內容,而學生不懂的內容卻沒有講,造成學生覺得上語文課沒意思,所以學生不喜歡上語文課。而筆者以為,學生不喜歡上語文課的原因其實很復雜,李海林先生所講的「教什麼」出了問題至多隻是問題一個方面,而不是問題的全部,甚至不是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此不揣淺陋,也談幾點自己的看法,以就教於同仁。
如何讓學生喜歡上語文課?為了更好地說明問題,筆者還是從親身的教學經歷說起。個人認為作為一名合格的語文老師,在我剛參加工作時,我無論是在專業基礎方面,還是教學經驗方面都嚴重不足。不僅如此,而且我最初工作的學校是最底層的農村中學,學校幾乎可以說沒有任何真正意義上教科研,更不要說有人引領指導去如何鑽研教材,如何研究教法,如何設計教案了。那個時候,我對於語文教學簡直就是一個十足的「門外漢」。我的語文課堂教學完全就是「跟著感覺走」。但就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之下,我卻分明感覺到那時我的學生還是很喜歡上我的語文課的。現在回想起來,大概只有一個原因,就是那時的我自己真正喜歡語文,每天每堂課都以滿腔的熱情在教語文,把每堂語文課教出了自己的個性,放飛了學生的心情。
記得有一位教育專家曾經說過,同一所大學畢業的兩名同學,分配到同一所學校任教,相同的學歷背景,相近的工作環境,為什麼若干年之後會出現巨大的差異?這種差異的形成不是專業素養、職業能力的差異,而是職業情感的差異。一個熱愛教師這份職業的人,與一個不熱愛這個職業的人,必然會出現完全不同的結果。所以,人們常說教育的差異關鍵是教師的差異。由此,我想一個真正喜歡語文,熱愛語文的教師,大約他的學生也一定會真心喜歡語文的,一定會喜歡上他的語文課的。所以,現在我們追問學生為什麼不喜歡上語文課?我們不妨首先在語文老師中做個調查,現在,我們真正熱愛語文的語文老師又有多少?當絕大多數語文老師僅僅把教語文看做是一個賴以謀生的飯碗,而對自己的語文教學沒有一絲一毫的熱情,我們怎麼能夠喚起學生對語文的熱情,學生又怎麼會喜歡上我們的語文課?當我們絕大多數語文教師整天為分數而斤斤計較,而憂心忡忡,我們的語文課堂又怎麼能夠熱情洋溢,個性張揚?一個沒有了激情、沒有了個性的語文課,又怎麼能喚起學生的激情,學生又怎麼能喜歡上我們的語文課?
當然,從一名語文老師的角度看,熱愛語文無疑是教好語文最重要的前提,但如果僅有熱情又是不夠的。語文老師要讓學生真的喜歡上你的語文課,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那就是語文教師還得有點自己的「絕活」,有點能夠吸引學生的東西,能讓學生感受到一個語文教師的魅力。回想我最初幾年的語文教學生活,學生喜歡上我的語文課,大概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三年的師范教育讓我練得了一手好字。凡是我寫的毛筆字和粉筆板書,學生都會當做字帖悉心去模仿,我曾經粗略做過個統計,凡是我所教的班級大約都有50-60%的學生喜歡模仿我的字體,而且在我的指導下最終學生的字寫得都不錯。竟至學生畢業二十年了,遇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感謝老師當年教了他們一手好字!」當然,我自己也從這一手字得到了許多益處。我至今都難忘我從教之路上的一個關鍵轉折點。那是我從教的第四個年頭,一次,區教研室到我們學校進行教學視導,教研員在檢查我班作文批改的時候,發現我班上的學生的書寫大多一個字體,而且寫得很漂亮。從此,我被教研員老師發現,並在他的悉心關懷和指導下,我不斷地被推到區、市公開課的舞台上去敲打。一步步引領我從熱愛語文到思考語文、研究語文和探索語文,引領我走上了如今的這條語文教研之路。
古語有雲:「親其師,信其道。」所以,要讓學生熱愛語文,喜歡上語文課,語文老師自身大概必須要有能夠讓學生親近敬佩的地方,語文老師的身上應該能有一種語文的魅力和人格的魅力吸引著他的學生,我想如果真的能達到這樣,大概我們的學生也就絕不會不喜歡上語文課了。
我還想說的第三點是,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人們比較多的談論和關注的是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以及兩者如何統一的問題,而對語文這門課程的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屬性——實踐性關注得很不夠。其實,學生語文能力的形成,語文素養的提升都必須通過豐富的語文實踐活動。所以,語文界的有識之士早就提出了「大語文」的教育思想,也就是語文課程必須開門教學,語文課程必須密切與社會生活的聯系,不斷引進社會生活的源頭活水,讓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而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去單講教材中的幾篇課文,講一些語文知識,去做應付考試的大量習題,訓練考試的技能技巧。因為語文的實踐性,決定了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更多的依賴於學生豐富的語文實踐活動而不是單單的語文知識技能的增長。但遺憾的是這樣的思想新課改實施以來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而如今隨著應試教育的愈演愈烈,我們的語文教學似乎離豐富的實踐也愈來愈遠。學生上語文課就是去學那幾篇課文,然後去做那些似乎永遠也做不完的練習。學生學習語文少了豐富的語文實踐活動,少了豐厚的社會生活體驗,自然難怪學生學不好語文,不喜歡上語文課。
學生不喜歡語文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怕寫作文。就像網上曾一度流行的順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一樣,前一階段網上又流行一篇《民國小學生的作文羞辱了誰》的博文。羞辱了誰?答案其實是不言自明的。讀讀網上那篇民國時期小學生寫的作文,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們捫心自問,我們現在的學生還有那種生活的實踐和體驗嗎?即使偶爾真的有了那份生活,我們的學生還有那份閑適的心情嗎?如今,我們的學生早已被各種各樣名目繁多的練習考試搞得行色匆匆,無暇他顧了。作文離不開生活。作文更需要一份閑情雅趣。一個整日淹沒在題海中的學生,一個生活被擠壓得沒有了一點滋味、沒有了一點情趣的學生,心靈就像一片荒漠,又怎麼可能寫出好的作文?一個寫不好作文甚至乾脆就不會寫作文的學生,語文成績無論如何都不會好到哪裡去,一個從來沒有在語文課上獲得過成功體驗的學生,又怎麼能夠喜歡上他的語文課。
當然,也許學生不喜歡上語文課的原因還有很多,但從一個一線老師角度看,要讓學生喜歡上語文課,最重要的是語文老師首先要像一個語文老師,語文老師的身上要有一種語文的魅力。其次,語文老師自己必須真心實意喜歡語文,用熱愛語文的姿態教語文。第三就是我們的語文課堂必須將語文引向社會、引進生活、引進時代,要著眼語文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不斷拓展學生的生活領域,擴大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在豐富的實踐中提高語文的能力,提升語文的素養。

❽ 我最喜歡的語文課

是閱讀

❾ 徵文《預習,讓我愛上語文課》400字

小時候,我是個性格內向的孩子,沒有知心朋友,上課也不敢舉手發言,我不知道我在怕些什麼,是一節語文課改變了我。 記得那是四年級剛開學的一天,班主任喬老師告訴我們,要上一節公開課,上第15課《說勤奮》。晚上,我花了一個小時的時間預習功課。讀熟了課文、想好了問題、理解了句段……為明天的公開課做好了准備。 第二天,教室後面坐滿了老師。我一看,呵,這么多老師啊!今天我要好好表現,千萬不能「出醜」。 上課鈴如警鍾響了起來,我忙到座位上坐好。開始上課了,老師帶了一些小紅花,獎給表現好的同學。課文已經講了一大半,而我一個問題都沒回答,怎麼辦呢?真是急死我了!這時,老師問:「誰能解釋一下『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的意思?」這一題我都背的滾瓜爛熟了,就是不敢說。於是,我擰了一下胳膊,把手舉得低低的,但老師還是叫了我。我心裡既興奮又緊張,便小聲說出了答案。聲音雖小,但老師聽得一清二楚,誇我說得好,讓我大點聲,再說一遍。我又大聲的說了一遍,然後坐了下來。這時,我才覺得舉手發言沒什麼可怕的,反而是一個鍛煉自己的好機會。 下面的一段時間,老師提出的問題,我都舉手回答。我的精彩回答博得了陣陣掌聲和老師的小紅花。 這節語文課後,我變得開朗,也有了許多知心朋友,是這節語文課,改變了我一生的性格。

❿ 《預習,讓我愛上語文課》 六年級500字

例文:

過去,語文是我最不願意學的學科,「語文」也成了令我最煩心的詞。而現在,我卻把它視為良師益友,因為我已經深深地愛上了語文。
剛入學時,我認為自己天生和語文沒緣分,拼音不會讀,漢字不會寫,就連說話也結結巴巴。而那位語文老師好像專門和我過不去:眼睛老是盯著我,一會兒要我讀,一會兒叫我說,還經常提我到黑板前寫字。所以,我更加討厭語文了,都是它惹的禍。這種怨恨纏繞了我三年,直到上四年級才得以轉變。
我的表哥是一個學習語文的高手,語文給他帶來的榮譽不計其數,什麼演講比賽一等獎,知識比賽特等獎,普通話比賽冠軍等等,榮譽證書塞了整整一抽屜,還有什麼獎杯之類的東西也不少。但是,他從來不向我炫耀這些,而是經常勸我試著和語文交朋友,和書籍交朋友。
受到表哥的啟發後,我和語文交朋友的生涯便開始了。
每天的課余時間,我都會捧著一本書遨遊在知識的海洋里,汲取無窮無盡的知識。從書中,我讀出一種美好的人生品味和一種深遠的人生境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何等的無私胸懷;「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何等的浩然正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何等的豪放瀟灑。
就這樣,我與語文深深地相知了,也與語文結下了不解之緣,開始喜歡上了語文,還在一些報刊上發表了幾篇文章。
語文,你給我帶來了無窮的快樂,我已經深深地愛上了你!
濱海縣陳濤鄉漁窪小學

閱讀全文

與讓學生喜歡上我的語文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