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十課筆記

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十課筆記

發布時間:2020-12-24 11:19:11

Ⅰ 七年級下冊的語文人教版第一課筆記

就是查找有關作者的一些資料,有關這篇文章的資料。對一些句子做品味,把心得寫專在旁邊。大屬概是這樣吧。
第一課,如果是人教版的,那就是《在山的那邊》 王家新
你就查查王家新是的簡歷(不用長)
比如在第二段「是的,我曾一次次的失望過……向前走去」寫出了作者永不言敗,永不放棄;「那雪白的海潮……心靈」寫出了海的樣子;「在不停地翻過……失望之後」寫出了作者歷經千辛萬苦找到了海,等。
孩子,初中和小學是沒法比的,你一定要努力啊。初中三年是辛苦的,你一定能行。

Ⅱ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十課課文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內?女亦無所思,容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jiān),南市買轡(pèi)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tuò),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zǐ)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Ⅲ 新的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第10課的注釋

《論語》十二章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 /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6、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8、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1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2、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孔子說:「學了(知識)又按時復習它,不也是很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嗎?人們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生氣,不也是君子嗎?」2、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否誠實?老師傳授的學業是否復習了?」

3、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做學問,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五十歲的時候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意見,到七十歲能隨心所欲,又不會逾越規
矩。

4、孔子說:溫習舊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就可以當老師了。

5、孔子說:「只學習不思考,就會迷惑;只空想而不學習,就會有害。」

6、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簞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那窮困的憂愁,顏回卻依然自得其樂。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
7、孔子說:「對於學習,知道怎麼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的人。」

8、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其中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

9、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師的人。我選擇他的優點來學習,(看到自己也有)他們的缺點就要改正。」

10、孔子在河邊感嘆道:「時光就像這流水一樣消逝,日夜不停!
11、孔子說:「軍隊的可以改變主帥,但哪怕一個普通人,也不可以改變志氣。」
12、子夏說:「廣泛地學習,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並。

評論(38)|1012802

2013-11-15 21:28dhwk88|二級

  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後按一定的時間溫習它,不也是很高興的么?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的么?別人不了解我,我卻不生氣,不也是君子么?」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的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否盡心竭力?有朋友交往是否誠信?老師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了?"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說:「我十五歲就志於做學問,三十歲自立於世,四十歲能通達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歲的時候我知道那些事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聽得進各種意見,七十歲能隨心所欲,不會超過規矩。」
    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
    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孔子說:「只讀書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只思考卻不讀書,就會有危險了。」
    6.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孔子說:「多麼有賢德啊,顏回!一竹籃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那窮困的憂愁,顏回卻依然自得其樂。多麼有賢德啊,顏回!」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孔子說:「知道怎麼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不如以學習為樂趣的人」
    8.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曲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當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說就像天上的浮雲。」
    9.孔子說: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師。我要選擇他們的長處學習,他們的短處要改正。」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孔子對著滔滔江水感慨的說:「時間就想著江水一去不回呀!」
    1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孔子說:「軍隊可以改變主帥,可哪怕是一個最普通的人也不能改變志向。」
    12.子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孔子說:「廣泛的學習,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的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也就在其中了。"

    求採納

Ⅳ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1―10課的課後詞語

1. 攢cuán執拗zhíniù拗ǎo 確鑿què záo 菜畦cài qí 桑葚sāng shèn 輕捷qī jié 蟋蟀xī shuài 臃腫yōng zhǒng腦髓nǎo suǐ相宜xiāng yí書塾shū shú 方正fāng zhèng 博學bó xué 蟬蛻chán tuì人跡罕至 rén jì hǎn zhì人聲鼎沸 rén shēng dǐng fèi盔(kuī)甲 錫(xī)箔(bó) 雞毛撣(dǎn)子
2. 腫脹zhǒng zhàng 叮囑dīng zhǔ 恐懼kǒng jù 驪歌lí gē花圃huā pǔ哺育bǔ yù玉簪(zān)花 咻咻(xiū)
3. 醜陋chǒu lòu 訕笑shàn xiào 嫉妒jídù 來勢洶洶lái shìxiōng xiōng木屐(jī)
4. 瞬息shùn xī 幽寂yōu jì延綿yán mián 荒草萋萋huāng cǎo qī qī凄涼qī liáng
5. 隸lì硯yàn扳pān謁yè稱chèn泯mǐn
6. 巔 diān 澎湃péng pài 狂瀾kuáng lán 屏障píng zhàng哺育bǔ yù 九曲連環jiǔ qū lián huán
7. 郝hǎo 叟sǒu哽gěng懊悔ào huǐ祈禱qí dǎo
8. 迷惘mí wǎng逼狹bī xiá崎嶇qíqū阻抑zǔ yì 回環曲折huíhu án qū zhé 亦復如是yì fù rú shì
9. 熾痛 chì tòng 嗥鳴háo míng 斑斕bān lán 讕語lán yǔ 怪誕guài dàn 亘古gèn gǔ默契mò qì 田壟tián lǒng 蚱蜢 zhà měng污穢wū huì 鍥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
10 倩qiàn 唧jī 機杼jī zhù可汗kè hán鞍韉ān jiān轡頭pèi tóu濺濺jiānjiān燕山yān shān胡騎hú jì啾啾jiūjiū 啁啾zhōu jiū朔氣shuò qì金柝jīn tuò鎧甲kǎi jiǎ策勛cè xūn賞賜shǎng cì紅妝hóng zhuāng 霍霍huò huò 著zhuó鬢bìn 迸濺bèng jiàn

Ⅳ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十課《木蘭詩》的主要字、詞、句、翻譯給我。Thank Very much !

譯文
唧唧唧唧,木蘭在對著門在織布。聽不到織布的聲音,只聽見姑娘的嘆息聲。
問木蘭在思念什麼,在回想什麼呢?(木蘭回答道)木蘭沒有思念什麼,也沒有回想什麼。昨夜我看見軍中的文告,知道皇上在大規模地徵兵,徵兵的名冊很多卷,上面都有父親的名字。父親沒有大兒子,木蘭沒有兄長,願意為此去買鞍馬,從此替代父親去應征。
在市集里四處去購買駿馬,鞍韉,轡頭和長鞭。早上辭別父母上路,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黃河的流水聲。早上辭別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頭,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燕山胡人的戰馬啾啾的鳴叫聲。
不怕萬里征程的遙遠,奔赴戰場,像飛一樣地跨過一道道的關,越過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氣傳送著打更的聲音,清冷的月光映照著戰士們的鐵甲戰袍。征戰多年,經歷很多戰斗,許多將士戰死沙場,木蘭等倖存者勝利歸來。
勝利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論功行賞)。木蘭被記了很大的功勞,賞賜了很多財物。天子問木蘭想要什麼,木蘭不願做官,只希望騎上一匹千里馬,返回故鄉。
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著到外城來迎接木蘭;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著門戶梳妝打扮起來;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著霍霍地磨刀准備殺豬宰羊。(木蘭回到家裡)打開東邊的閣樓門,坐在西邊內房的坐榻,脫去我打仗時穿的戰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對著窗子整理像雲一樣柔美的鬢發,對著鏡子在額上貼好頭上的金片(舊時女子的裝飾物)。出門去見同去出征的夥伴,夥伴們都很吃驚地說:我們同行多年,竟然不知道木蘭是姑娘。
把兔子耳朵拎起時,雄兔的兩只前腳時時動彈,雌兔的兩眼時常眯著。雄雌兩兔一起並排著跑,怎能分辨得出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注釋
① 唧唧(j ī j ī):指紡線。
②當戶織 :對著門織布。
③機杼(zhù)聲:織布機發出的聲音。杼:織布梭(suō)子。
④惟:。只。
⑤何所思:想什麼。
⑥何所憶:思念。
⑦ 軍帖:軍中的文告。
⑧可汗(kè hán)大點兵:皇上大規模地徵兵。可汗,我國古代一些少數民族最高統怡者的稱號。
⑨ 軍書十二卷:徵兵的名冊很多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確指。下文的「十年」、「十二年」,用法與此相同。
⑩ 爺:和下文的「阿爺」同,都指父親。
⑾ 願為市鞍馬:為,為此。市,買。鞍馬,泛指馬和馬具。
⑿ 韉(jiān):馬鞍下的墊子。
⒀轡(pèi):駕馭牲口用的嚼子和韁繩。
⒁ 濺濺(jiān jiān):水流聲。
⒂旦:早晨。
⒃胡騎(jì):胡人的戰馬。 胡,古代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
⒄ 啾啾(jiū jiū):馬叫的聲音。
⒅萬里赴戎機:不遠萬里,奔赴戰場。戎機,戰爭。
⒆ 關山度若飛:像飛一樣地跨過一道道的關,越過一座座的山。度,過。
⒇朔氣傳金柝:北方的寒氣傳送著打更的聲音。朔,北方。金柝,古時軍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
(Ⅰ) 鐵衣:鎧(kǎi)甲,古時軍人穿的護身符裝。
(Ⅱ)天子:指上文的「可汗」
(Ⅲ)策勛十二轉:記很大的功。策勛,記功。十二轉為表示多數,非確指
(Ⅳ)賞賜百千強:賞賜很多的財物。強,有餘。
(Ⅴ) 問所欲:問(木蘭)想要什麼。
(Ⅵ)不用:不願做。
(Ⅶ)上書郎:尚書省的官。尚書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國家政事的機關
(Ⅷ) 願馳千里足:希望騎上千里馬。
(Ⅸ)郭:外城。
(Ⅹ)扶將:扶持。
(Ⅺ)紅妝(zhuāng):指女子的艷麗裝束。
(Ⅻ) 著:穿。
一雲鬢(bìn):像雲那樣的鬢發,形容好看的頭發。
二 帖花黃:貼,「帖」通「貼」。花黃,古代婦女的一種面部裝飾物。
三.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據說,提著兔子的耳朵懸在半空時,雄兔兩只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隻眼睛時常眯著,所以容易辨認。撲朔,動彈。迷離,眯著眼。
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雌兩兔一起並排著跑,怎能辨別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傍地走,並排跑。

Ⅵ 七年級下冊語文作業本第十課所有答案

1.南北 宋代 郭榮倩 《樂府詩集》
2.(1)文書 (2)通「貼版」,粘貼 (3)買 (4)集市
3.(1)將軍和士兵們身經百戰,大權多數為國戰死了,只有少部分轉載勝利歸來。
(2)對著窗口梳理秀發,照著鏡子貼著裝飾物。
4. 形容事情復雜,難以辨別清楚。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5.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6.①刻畫了木蘭不貪榮華富貴,熱愛家鄉的形象。
②表現了木蘭對家裡一景一物的親切感和她恢復女兒裝時的喜悅的形象。
③側面烘託了木蘭喬裝的巧妙以及謹慎機敏,英勇善戰。
7.不能,因為最後一段以富有情趣的比喻,贊美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機敏並以「安能辨我是雄雌」的反問,體現了木蘭的自豪感,充滿了對木蘭的謳歌和贊美。
8.D
9.(1)年少時 (2)更加 (3)買 (4)屢次
10.(1)木蘭是古時候的一位民間女子。
(2)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不一定做不到,我看到木蘭從軍之事後便更加相信這個道理了。
11.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2.①誰說女子不如男。 ②人以孝為先,誰說女子無才便是德。 ③男尊女卑純屬胡扯。

Ⅶ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十課老王中我們應該如何對待社會上的不幸者四個點

一 不是同情而是幫助
二不是憐憫而是關懷
三 給予善意使之感受到世界的溫暖
四 理解他們的內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Ⅷ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一課筆記

七年級(下) 第1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散文
一、重點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菜畦qí 皂莢á樹 班蝥máo 臃腫yōng zhǒng 攢cuán成 秕bǐ谷
系jì一條長繩 拗ǎo過去 錫箔bó
點撥:注意多音字「攢」「系」的讀音。
2.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桑(shèn) 葚 收(liǎn) 斂 腦(suǐ) 髓 人聲(dǐng) 鼎沸 (kuī) 盔甲
3.用恰當詞浯填空。
(1) 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 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里去了。
點撥:所填詞語均為形容詞或動詞。
(2) 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 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著,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
點撥:所填詞語均為動詞。
二、重點句子背記知識清單
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
三、文學(文體)常識背記知識清單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作者)回憶童年生活的散文(體裁),本文選自《朝花夕拾》
P2注釋 ① 選自《朝花夕拾》
1.重點:第2段
(1)空間描寫順序: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具體描寫的事物
(2)三種角度:視覺、聽覺、味覺;具體描寫的事物
(3)先靜物到動物,再由動物到靜物
2.動作描寫:P5 第7段 雪地捕鳥(9個動詞)
3.P6 第9段過渡段 (作用:承上啟下)

Ⅸ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10課讀後感

從本文中我們體會到了木蘭的英雄氣概,要向她學習 !(故事內容說一下) 花木蘭的故事流傳了很多年,這個幾百年前的奇女子到現在還鼎鼎大名為人們所稱頌。我非常欽佩花木蘭,欽佩她遇到困難時毫不退縮勇敢面對的精神。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也會經常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我們要向花木蘭學習,努力憑自己的力量去克服,不氣餒不放棄。長大以後我要向花木蘭一樣孝順父母,做一個有責任心和愛心的人。我還要好好學習,練就很多本領,長大為國效力,做一個對社會和國家有用的人。花木蘭的事跡傳至今,主要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民歌絕 唱,是這篇長篇敘事詩歌頌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現在更有許多人將它拍成了電影,千古流傳。 戰爭產生英雌,在世無男英雄的情況下,便會有女英雄,北魏與柔然戰爭沒有突出的男人,就有了突出的女英雄花木蘭。 她本是個柔弱的女孩,可他為了年老的父親,就不再柔弱;她本是個織布女子,但她為了父親,就參軍打仗。她從不向男的低頭,大聲告訴了世人:巾幗不讓須眉。花木蘭就要出征了,是多麼的急促緊張,是多麼的昂揚士氣,行軍多急,軍情多緊張,軍令如山倒,作為一個少女離開閨閣,投入戰場,何異投入另一個世界。她與男人同吃共住,吃一樣的苦,受一樣的累,卻干出與男人不同的事跡,創出了與男人不同的輝煌,同時也證明了「女子哪裡不如男?」 花木蘭回來了,這很不容易。她重視生命的可貴,更加懂得家庭的溫暖。她拒絕了天子的賞賜,也不願在朝為官,將榮華富貴輕輕地拋下,她願馳千里足,早日還故鄉。 她回來了,年邁的父母攙扶著出來迎她,姐姐理妝相迎,弟弟磨刀霍霍向豬羊,以實際行動迎接姊姊的回來。看到這一切,花木蘭由衷地高興,十二年的沙場出生入死,多難。十二年的喬裝而不露痕跡,多難,然而這一切都過去,花木蘭內心的精神力量,該是何等地偉大。

閱讀全文

與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本第十課筆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