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優秀語文課評課稿

優秀語文課評課稿

發布時間:2020-12-24 07:08:07

① 語文優質課,到底怎樣評

評課的原則.
評課是一項嚴肅的教學研究活動,應該遵循以下五個原則.
一是指導性回原則.評課的目的是對教學進答行指導,給執教者或執教者所在學校指出一個明確的教研方向.因此,評課要抓准主要問題與主要特點來評.
二是綜合性原則.評課者要憑借評課的各種標准綜合評定其所長或所短.
三是分析性原則.評課者要以嚴謹的治學態度,從客觀實際出發,對其長處充分肯定鼓勵,並委婉指出不足是什麼,什麼地方還要提高.
四是針對性原則.針對不同教師,不同的課,要採用不同評法.

② 如何就一堂語文課進行評課,主要從哪幾個方面來評

1、教師的教態,課堂掌控能力,教育教學方法的恰當運用,以及教師的教學應激能力;
2、學生的學習狀態是否活躍,學生的學習效果達到何種程度,學生與教師的交流是否積極主動;

③ 怎樣評語文課

授課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要提高教學質量,一定要上好課,怎樣的課才是好課,如何評價呢?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促使我認識到對語文課堂教學做公證的評價,是對執教者辛勤勞動的肯定和鞭策,使之課堂教學完美化。也就如教學指揮棒,推動語文課堂教學沿著其教學規律的方向發展。
要發揮語文課堂教學評估的作用,就要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和教學規律出發,要多方位、多角度的去評價。
一、明確語文課堂教學的評估內容
(一)、看教學目的。教學目的是以教材內容為根據,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即要注意知識教育、又要注意思想品德教育。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完成的教學目的是明確的,教師和學生的活動都始終圍繞著教學目的進行。明確目的應根據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方法。有的課時目的由老師直接告訴學生,對知識點多的課時目的,教師可在教學過程中逐步揭示歸納,有的可讓學生在課後整理。評課人必須根據語文課的不同教材、不同目的和學生的實際來評價。
(二)、看語文課堂內師生活動體現 的如何,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等語文教學的基本特徵。聽完課後一些人議論課的好壞,實際上指的就是師生 的活動情況。語文課上要看教師主導是否作用於學生,教師是否精心策劃,通過因勢利導,使學生在課堂內處於最佳的學習狀態。就是要在老師啟發、引導、點拔、有目的、有計劃、有的放失的指導下,學生積極思維、動口、動手、動腦,在聽、說、讀、寫中強化素質。課堂上教師與學生都應積極主動的投入,教師講的津津有味,學生聽的昏昏欲睡,教師一人唱獨角戲。學生處於被動狀態,那絕不是好課。當然學生活動脫離了教師的指導,那也不是好課。教師授課時,應悉心注視整個教學過程 ,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正確處理了「尖子」、「一般」、「後進」三者的關系。處理吃不飽與吃不了的矛盾。這樣才使全班學生積極地參與教學進程中的每項活動。只有好此,課堂上的教與學方能生動活潑。因此,評課要抓住語文課堂上師生活動的現象,著眼點放在師生 活動的配合上,並與其它語文課對比做評估。
(三)、看課堂結構是否合理。作為聽、說、讀、寫為主線的語文課堂教學,其基本部分有組織教學,檢查復習,講授新知識布置課外作業等方面。這些課堂結構 的外在表現,評課人的必須根據課的目的、任務、教材的性質、學生的年齡特徵、知識水平及教法要求。看教師是否靈活創造地按排課的結構,絕不能千篇一律,造成教學中的形式主義。評課人必須著眼於語文教學結構 的內在因素。
評課人要聽、看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的練習教材。從中觀察和分析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語文能力 的復雜過程,看教師在此過程 中指導是否按照課堂教學策劃的訓練重點指導,看教師指導是否有針對性、科學性、藝術性。是否從練習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就其指導的內容必須科學准確。指導的手段應是藝術的為學生喜聞樂見的。從指導的效果上看,訓練學生是積極主動,全身投入,並能提出問題包括疑議、評論等。
(四)、看語文課堂教法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手段。語文教學方法根據語文教學規律的,受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制約的。因此,教法必須符合語文教學規律。學生年齡特點、知識基礎、知識規律及教材特點。看一堂課就要結合教學實際,看教師是否將各種教學方法配合並靈活使用創造出別具一格的教學方法。
(五)、要看教師的教學技藝。一堂好的語文課就是教師的藝術創造。其技術表現在整個課進程中,有周密的計劃性。什麼時候講、練、演示、板書都 要安排的井井有條,而且有效地利用上課時間不浪費一分鍾。再者,教師有一身過硬的聽、說、讀、寫、教的基本功。能融語言知識思想教育發展認識能力、智力、非智力因素、聽、說、讀、寫、訓練、娛樂於一體,反饋敏銳,應變能力強,教學語言生動形象,幽默精煉,手勢,教態 顯出藝術性。不時地表現出創造新苗頭、同時師生有爭有論,思維極為活躍,學生在娛樂中從事繁多的智力勞動。
(六)、要看課堂教學效果。課堂效果是評價語文課堂教學的主要依據。而其效果是從學生身上反映出來的。因此要憑借學生掌握的語文知識進行聽、說、讀、寫、訓練,看效果如何。憑借學生的認識能力、心理素質以及課堂上學練情趣反映效果。
總之,評課人所看的這一堂課,視為教育教學長河的一個浪花。既看到了近效,又看到了遠效,做客觀評價。
二、制定語文課堂教學評估標准。「評估」不是秤稱斗量,也不能量化,按條條衡量。勢必把一堂語文課割裂開來。而應看成一個整體。從局部著眼,牽一發而動全身。這樣的評估才較科學。
上述六方面的評課內容是一個有機整體,它是從不同側面和角度看一堂課 。因此,以己之見將六方面內容劃分為等次,如教學目的「優」,師生活動「良」,課堂結構「優」,教學方法「差」,教師技藝「中」教學效果「良」,總起來,可評估為「良好」。
三、怎樣運用語文課堂教學評估標准。要全面對語文課堂教學作出評價,要求評課人掌握評估標准,取掉各樣主觀色彩,不能一俊遮百丑,要堅持全局觀點,不能感情用事。更重要的是提高評課人的教學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

④ 小學語文評課稿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評課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來做個簡單的自我介紹:我是來自場橋二小的一名新教師。身為一名新教師,我的教學經驗為「零」。與其說我今天是來評課的,還不如說我是來學習的。能向在場的這么多資深教師學習,對於我來說是一種莫大的機會和榮幸,我感到非常的可貴。

今天有幸聽到吳老師執教這篇課文,吳老師在課堂中巧妙地引導學生入情、入境、用情,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教無定法,但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卻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教與學達到和諧完美的統一。這節課中吳老師巧妙地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來引導學生走進文本,體會思想感情。

1.誦讀質疑法:指導學生讀中感悟,讀中質疑,實現語感積淀,促進學生自悟自得,使學生在聲、樂、情中自主學習。在誦讀中進一步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深刻領悟作品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品詞析句法:吳老師在課堂中要求學生抓住關鍵詞句來思考,通過細心朗讀,領讀課文語言。

我認為吳老師教學時有很多的亮點和可取之處,在這里我就簡單地講以下四點:

一、語言優美,導入引人

教學開始,吳老師以一個充滿詩意的名勝古跡——黃鶴樓的同名古詩導入新課。優秀、自然的導入既渲染了濃濃的離別之情,又給人自然、新穎之感,使學生不知不覺中走入文本。同時,吳老師一開始就抓住了此篇古詩課題的兩個難點:一點是朗讀課題的節奏劃分;二點是「之」的理解;並且非常順利地解決了這兩處的難點。

二、品詞析句,感悟真情

吳老師在教學課文時,始終抓住一些關鍵字詞,通過反復品讀、比較、回味來理解課文,體會情感和感受作者用詞之妙。

如抓住第二句的「煙花三月」一詞,提問煙花三月是一種什麼美景?讓學生透過簡簡單單地一個詞感受藏字背後李孟二人那份濃濃的情誼,從而感受人物的內心讀好課文。

在講評《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一首詩時更是抓住「孤帆」、「之」等詞,讓學生理解詩的意思,感悟詩人的心聲。

三、朗讀多樣,讀中感悟

文本是主體感悟的語言材料,對文本語言的感悟首先要由讀來完成。讀是理解、感悟的前提,也是最基本最經常的訓練。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閱讀、積極思考的基礎之上的。教學中吳老師通過讓學生個別朗讀、自由讀、分角色讀、小組讀、配樂讀等不同方式全方位地接觸文本語言。

四、補充資料,幫助理解

為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人物,吳老師很有心地補充了李白的作品《贈孟浩然》、《江下行》、《芙蓉樓送辛漸》、《別董大》、《

閱讀全文

與優秀語文課評課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