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年級上學期語文書內容
三年級抄上冊語文
第襲1課《我們的民族小學》第2課《金色的草地》 第3課《爬天都峰》 第4課《槐鄉的孩子》 第5課《灰雀》 第6課《小攝影師》 第7課《奇怪的大石頭》 第8課《我不能失信》 第9課《古詩兩首》 第10課《風箏》 第11課《秋天的雨》 第12課《聽聽,秋的聲音》 第13課《花鍾》 第14課《蜜蜂》 第15課《玩出了名堂》 第16課《找駱駝》 第17課《孔子拜師》 第18課《盤古開天地》 第19課《趙州橋》 第20課《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第21課《古詩兩首》 第22課《富饒的西沙群島》 第23課《美麗的小興安嶺》 第24課《香港,璀璨的明》 第25課《矛和盾的集合》 第26課《科利亞的木匣》 第27課《陶罐和鐵罐》 第28課《獅子和鹿》 第29課《掌聲》 第30課《一次成功的實驗》 第31課《給予樹》 第32課《好漢查理》僅供參考,詳見課本
㈡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課文第一課
人教新課標版小學三年級上學期第一組第1篇課文《我們的民族小校》不知道你要專的是不是這個?
我們的屬民族小校
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里,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還有漢族的.大家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鮮艷的民族服裝,把學校打扮得更加絢麗多彩.同學們向在校園里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
「當,當當!當,當當!」大青樹上的鍾聲敲響了.
㈢ 我的語文老師三年級上冊的作文500個字
我的老師是一位可愛、聰明的老師,她就是我的語文胡老師。
她的頭發稀奇古怪,時而直,時而卷,時而長,時而短,甚至有時還會帶著假留海。她是瓜子臉,小眼睛,還帶著一副眼鏡呢!
胡老師有著世外高人般的「武藝」。上課時,不管我們問出多少奇怪的問題,她都會一一作出解答;下課時,我們考她各種腦筋急轉彎,她也能對答如流;中午午管時,我們再次考她字謎或謎語,她都能通通說出正確答案,並且她對每一個答案都能給出一個最佳解釋,讓我們一下子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胡老師還有著一雙「千里眼」和一對「順風耳」。上課只要有同學在搞小動作,胡老師馬上就能看得見;有同學在竊竊私語,胡老師一樣能聽得見。但是,在胡老師的語文課上,同學們都非常認真,因為我們都喜歡上胡老師的語文課,胡老師也會在課間穿插搞一些有趣的活動,比如詞語接龍、電腦游戲、講笑話等等。
胡老師還經常組織集體生日派對和郊遊活動,同學們的家長也會踴躍參加。先後組織過的郊遊活動有:燒烤(騎自行車)、摘枇杷、摘不知火、摘柚子等。胡老師為了把每次活動搞好,會為我們布置舞台,讓我們班的同學表演節目。我們的演出逗得家長們熱情洋溢、笑足顏開,每次活動都搞得有聲有色,大家都玩得很高興!
這就是我的最好老師胡老師。
㈣ 語文上冊三年級第一課原文
人教新課標版小學三年級上學期第一組第1篇課文《我們的民族小校》不知道你要的是不是這個?
我們的民族小校
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里,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還有漢族的。大家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鮮艷的民族服裝,把學校打扮得更加絢麗多彩。同學們向在校園里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
「當,當當!當,當當!」大青樹上的鍾聲敲響了。
上課了,不同民族的小學生,在同一間教室里學習。大家一起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最有趣的是跑來了幾只猴子。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樣好奇地聽著同學們讀課文。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狸也趕來看熱鬧。
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所邊疆的民族小學。古老的銅鍾,掛在大青樹粗壯的枝幹上。鳳尾竹的影子,在潔白的粉牆上搖晃……
㈤ 李老師是一名小學三年級語文老師,想用數字故事的形式給學生上一堂以「幸福是
幸福是?家人的團聚。心想事成。自己過得快活,隨心所欲,這就是幸福。
㈥ 三年級上冊的語文的第一課怎麼上
《我們的民族小學》教學設計
一、內容概述
《我們的民族小學》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本組課文的專題是在快樂的生活里,我們一天天長大,引導學生一起去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我們的民族小學》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通過描寫西南邊疆的一所民族小學的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課文層次清晰、段落分明。先寫上學的路上和來學校的情景;再寫上課時和下課後的情景,最後以自豪贊美的文字點題。學習本課我將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了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和贊美之情。(2課時)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 會認「壩、傣」等5個生字,會寫「坪、壩、戴」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詞語,並能利用工具書理解詞語的意思。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且積累好詞佳句。
(3) 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了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和贊美之情。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默讀大致了解內容。
(2)朗讀課文。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了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和贊美之情。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1) 會認「壩、傣」等5個生字,會寫「坪、壩、戴」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詞語,並能利用工具書理解詞語的意思。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且積累好詞佳句。
2.教學難點:
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了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和贊美之情。
四、學習者特徵分析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要讓學生自己默讀,再交流一下,看看他們是否已粗知大意。然後引導他們想一想或討論討論: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和贊美之情。
五、教學資源
1.自製的課件、課題組提供的資源。
2.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教材。
六、教學策略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為了突出教學重點,解決教學難點,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我主要採取想像感悟法、朗讀感悟法、品詞析句法這三種教學方法。
第一課時
(一)舉行「民族風情」展示會(3分鍾)
1.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飾,更有不同的風俗。下面我們舉行一個「少數民族風情」展示會,請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關圖片,介紹自己了解的少數民族的情況。
學生展示介紹,教師提示學生著重介紹少數民族的服飾特徵、生活習俗。
2.視學生介紹情況,教師利用課後資料袋中的圖片,補充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的情況。
3.評選最佳學生,頒發小獎品。
(二)揭示課題,范讀課文。(3分鍾)
1.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處。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就有這樣的一所民族小學,大家願意不願意去參觀一下?
2.板書課題:我們的民族小學。
3.教師配樂范讀。選擇具有雲貴民族風情的樂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邊》、《有一個美麗的地方》等配樂。
(三)自學生字新詞,試讀課文。(8分鍾)
1.這所民族小學美不美?大家肯定想親自去走一趟,轉一圈。請你自己試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根據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
2.學生試讀。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教師相機出示每小節中帶生字的新詞,正音、鞏固。學生感到陌生的詞語也該提示。
第一自然段:坪壩(bà)絨球花傣(dǎi)族景頗(pō)族
阿昌(chāng)族德昂(áng)族絢麗多彩
第三自然段: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狸
第四自然段:鳳尾竹搖晃(huàng)
分組朗讀,組間比賽
1.分小組朗讀,每組讀一自然段,各組練習。
2.各組練習後進行比賽。
(四)鞏固字、詞,指導寫詞。(6分鍾)
1、指名讀生字,新詞。
2、指導書寫課後田字格中的字。
a.著重分析指導「戴、蝴、蝶、雀、舞」。並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範。
「戴」,半包圍結構,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結合緊湊。
「蝴」左中右結構,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構成。
「雀」字「小」字下邊的撇(丿)要長些。
「舞」字中間四豎要寫短小、靠攏些,第三橫要長些,整個字第十三畫是撇折。
b.學生寫字。
3.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五)拓展閱讀、鞏固生字(10分鍾)。
在拓展資料中選擇自己喜歡的短文快速自讀。
【設計意圖:為了更好的鞏固和掌握所學生字詞。】
(六)確定主題、練習寫作(9分鍾)。
1.播放ppt課件,
2.練習寫話。
【設計意圖:通過寫話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的書寫能力,另一方面也會 讓學生的思維更敏捷。】
(七)點評反饋、交流修正(1分鍾)。
選擇好的的造句段落大家共享,並且對寫得好的學生口頭表揚,給以鼓勵。
【設計意圖:激勵學生,訓練學生寫句子的能力】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2分鍾)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導入: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感受到了民族小學的美。這一課我們要急需朗讀感悟,我們會進一步地發現民族小學的美和課文的美。
(二)分段讀議,加深感悟(12分鍾)
1.第一自然段
a.請各自輕聲讀第一段,想一想讀著這部分課文,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b.學生讀後交流。
可引導學生從上學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學生的服飾、到校後的活動等方面想像、講述。
c.大家一邊在頭腦中展開想像一邊朗讀就能讀得更入情入境,誰來讀一讀?
教師評點後再指名練習。
d.配樂朗讀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當,當當!當,當當!」大青樹上的鍾聲敲響了,民族學校的學生開始上課了。請各自輕聲朗讀第二、三自然段,想像一下民族小學的孩子是怎樣上課學習的,說說你是怎麼知道的。
b.學生各自讀課文,然後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自己認真上課的情況想像補充,譬如:大家專心聽講,窗外有猴子蹦來跳去都不去張望;大家積極開動腦筋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小手舉得高高的;讀書時整齊響亮,聲音抑揚頓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樹、一隻小鳥、蝴蝶或者一隻猴子,看到小朋友們學習這么認真,課文朗讀得這么動聽,你會怎麼做?
引導學生轉換角色,入境體悟窗外的安靜,體會彷彿是周圍的花草鳥蟲猴子都被教室里優美的讀書聲吸引,靜靜地欣賞,不忍打攪。
反復朗讀這幾句話。
d.下課了,小朋友做些什麼?操場會是怎麼的一幅情景?想像描述。朗讀有關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這所民族小學留給你什麼印象?交流感受。
b.我們參觀了這所民族小學,了解了他們上學、上課學習、下課活動的情景,多麼美麗的民族小學,多麼可愛的學生!參觀結束了,讓我們說上幾句道別的話。
c.抒情地齊讀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讀,比賽背誦(6分鍾)
1.課文寫得很美,你喜歡哪一部分?請你有感情地朗讀一下。
2.把你喜歡的部分背下來,看誰先背出來。
抄寫句子,加強積累
把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抄在作業本上。
布置綜合性學習
你們的課餘生活是怎麼安排的?讓我們把每天的課餘生活記錄下來。可以用日記的方式來記,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來記,以後我們再來交流。
(四)拓展閱讀(10分鍾)。
在拓展資料中選擇自己喜歡的短文快速自讀。
【設計意圖:多讀可開闊學生的視野 ,積累好詞好句,為以後的寫作打好基礎。】
(五)確定主題、練習寫作(9分鍾)。
1.播放ppt課件,
2.練習寫話。
【設計意圖:通過寫話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的書寫能力,另一方面也會 讓學生的思維更敏捷。】
(六)點評反饋、交流修正(1分鍾)。
選擇好的的造句段落大家共享,並且對寫得好的學生口頭表揚,給以鼓勵。
【設計意圖:激勵學生,訓練學生寫句子的能力】
板書設計:
1. 我們的民族小學
(小路、服裝、校園)
美麗
(鍾聲、書聲、游戲聲)
㈦ 三年級下語文 上課了,董老師扶著一疊大大小小.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直接使用喻體能使語句婆娑生姿,產生趣味;
眼中有情筆生趣,擬人觀察很容易;
㈧ 小學三年級語文老師要有什麼資歷
小學三年級語文老師要有最低師范畢業或者大專及以上學歷,或者本科學歷
㈨ 三年級語文老師因為管不住學生被撤職新任老師該怎樣上好第一節課
小學生下馬威即可,誰不聽直接家訪……中學以後……還是別管了
㈩ 三年級語文上冊哪篇課文作為公開課上比較好
復習的形式是很多的,如課堂復習、單元復習、期末復習等
課堂復習有三種:講新課前,復習與之有關的舊知識,這叫做准備復習;老師講完課後,往往要趁熱打鐵做點練習,這是以消化為目的的准備性復習;一節課將結束時,將本節所學內容進行梳理、歸納、小結,這是以吸收為目的的梳理性復習。
課後復習以消除遺忘、強化記憶為目標,不管老師是否留作業,都應當對照課堂筆記與教材進行比較性復習,然後再做作業。
單元復習是指完成了一章或一組內容後的復習,主要採取比較異同,尋找內在聯系,篩選累積的方式進行。
期末復習主要是將平時分散學習的知識分門別類地進行分析綜合,系統歸類的過程。
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最寶貴的時間是課後復習,因為防止遺忘的最有效辦法就是及時復習。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記憶是有規律可循的,學過的知識如果不加以復習就會忘記,過一天會忘記一半以上,經過兩天就會忘記2/3左右,以後遺忘的數量會逐漸減少。因此,學習後若不及時復習,就會大大增加復習的困難,降低學習的效率。
為了提高復習的效率,我們要在復習時採取一定的方法,從不同角度做出合理的安排。在時間安排上,課後復習至少安排兩次。第一次利用課間休息時間,用腦子復習一下這節課的要點,第二次復習應安排在晚上,讀一下課堂筆記,對照教科書進行。
在對復習方式的運用上,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使用。
常用的復習方法有:
(1)嘗試回憶法。即在復習時,先把老師講過的內容在頭腦中回憶一遍,然後再打開書或筆記本進行對照,對回憶模糊不清或根本回憶不起來的知識再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這樣做不僅可以強化記憶,而且能夠逐步養成積極思考的習慣;
(2)要點法。即在復習過程中,尋求知識中的要點,抓住要點也就抓住了問題的主幹。如復習課文時,就可以把重點詞、每段的關鍵句、承上啟下的過渡句等用醒目的顏色標上記號,使這些詞句作為記憶的支撐點,抓住幾個關鍵詞句,也就抓住了整篇課文的內容;
(3)比較法。即找出各科知識間的特點和共同點,通過同中求異或異中求同來強化復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