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課程表用英語怎麼說
1.curriculum
英復[kə'rɪkjʊləm]美[kə'rɪkjələm]
名詞.(學校等的)全部課製程
網路.課程設置,課程表,課程安排
2.syllabus
3.schele
4.timetable
例句:The syllabus is going around the class.課程表就在教室里傳閱一下。
5.Options are offered subject to staff availability and the constraints of the timetable.
課程選擇視教師的時間與課程表的限制而定。
(1)語文課摘要擴展閱讀:
英文版的課程表:
語文Chinese
數學Maths
外語English
政治Political
歷史History
體育P.E.
地理Geography
計算機Computer
生物Biology
音樂Music
美術Art
物理Physics
化學Physics
② 初中生語文新課標必讀芝海底2萬里之海上怪物摘要
《海底兩萬里》內容摘要:
此書主要講述鸚鵡螺號潛艇的故事。1866年,海上發現了一隻疑似為獨角鯨的大怪物,阿龍納斯教授及僕人康塞爾受邀參加追捕。在追捕過程中,他們與魚叉手尼德·蘭不幸落水,到了怪物的脊背上。他們發現這怪物並非是什麼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艇。潛艇是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堅固,利用海水發電。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看到海中許多罕見的動植物和奇異景象。途中還經歷了擱淺、土著圍攻、同鯊魚搏鬥、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最後,當潛艇到達挪威海岸時,三人不辭而別,回到了他的家鄉。
在《海底兩萬里》中,尼摩是個不明國籍的神秘人物(後在《神秘島》中交代其為印度人),他在荒島上秘密建造的這艘潛艇不僅異常堅固,而且結構巧妙,能夠利用海洋來提供能源,他們依靠海洋中的各種動植物來生活。潛艇船長對俘虜也很優待,但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尼摩船長從此之後不允許他們離開。阿龍納斯一行人別無選擇,只能跟著潛艇周遊各大洋。在旅途中,阿龍納斯一行人遇到了無數美景,同時也經歷了許多驚險奇遇。他們眼中的海底,時而景色優美、令人陶醉;時而險象叢生、千鈞一發。通過一系列奇怪的事情,阿龍納斯終於了解到神秘的尼摩船長仍與大陸保持聯系,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萬金銀來支援陸地上人們的正義斗爭。最後,鸚鵡螺號在北大西洋里遇到一艘驅逐艦的炮轟,潛艇上除了三位俘虜外個個義憤填膺,用鸚鵡螺號的沖角把驅逐艦擊沉。不久,他們在潛艇陷入大漩渦的極其險惡的情況下逃出了潛艇,被漁民救上岸。回國後,博物學家才將旅行中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諸於世。
《海底兩萬里》(Vin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是法國著名作家儒勒·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是「凡爾納三部曲」(另兩部為《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和《神秘島》)的第二部。全書共2卷47章。
在法國,作品於1869年3月20日~1870年6月20日連載於《教育與娛樂雜志》(Magasin d』écation et de Récréation);第一、二卷的單行本分別出版於1869年10月28日和1870年6月13日(無插圖);插圖本出版於1871年11月16日,111幅插圖由Edouard Riou和Alphonse de Neuville繪制,Hildibrand雕刻。
本書最早被翻譯到中國則是在1902年,題為《海底旅行》,由盧藉東、紅溪生據太平三次的日譯本《五大洲中海底旅行》轉譯(該譯本據英譯本轉譯),最初連載於《新小說》,只可惜並未刊完。 這是本書已知的最早的中譯本。
小說主要講述了博物學家阿龍納斯、其僕人康塞爾和魚叉手尼德·蘭一起隨鸚鵡螺號潛艇船長尼摩周遊海底的故事。
③ 在中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國防教育
【摘要】全民國防教育,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意識保障;學校國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回重要基礎答。作為中小學語文學科任課教師,要從戰略的高度領會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國防教育的必要性,並以此為出發點,探究如何發揮語文學科的優勢,在傳授語文知識的同時,發揮課文內在的思想性,將國防教育進行有意識、有步驟的隨機滲透,使之水乳交融,達到自覺和不自覺的教育目的。(剩餘2312字)
④ 怎麼寫好作文
一 要積累作文材料
積累豐富的作文材料是寫好作文的首要條件。許多文章高手文思敏捷,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腦子有一個豐富的材料庫,寫起文章來,就能得心應手,左右逢源。同學們要寫好作文,也必須花大力氣積累作文材料。作家秦牧說:「一個作家應該有三個倉庫:一個直接材料的倉庫裝從生活中得來的材料;一個間接倉庫裝書籍和資料中得來的材料,另一個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語言的倉庫。有了這三種,寫起來就比較容易。」這段話中說的前兩個倉庫正是同學們寫好作文應必備的。
1、積累「從生活中得來的材料」,最好的方法是堅持寫觀察日記。同學們寫日記的通病是記流水帳,自己覺得沒意思,也就懶得寫了。建議你們照老舍先生教的方法寫:「你要仔細觀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麼性格,有哪些特點,隨時注意,隨時記下來……要天天記,養成一種習慣。刮一陣風,你記下來;下一陣雨你也能記下來,因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裡需要描寫一陣風或一陣雨,你如果沒有這種積累,就寫不豐富。」
|2、積累「書籍和資料中得來的材料」,一方面靠課內閱讀,把語文課堂中的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另一方面還要靠課外閱讀,堅持寫摘錄式的讀書筆記。如果每段摘錄用一張紙片,就是讀書卡片。俗話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記憶力再強,時間長了,要記的內容多了,總會遺忘一些。如果一邊讀書,一邊把認為很精彩的內容摘錄下來,不僅能避免遺忘,而且翻閱起來也很方便。
所謂值得摘錄的「精彩內容」。與閱讀者的興趣、愛好、水平、需要等等因素有關,並無統一標准。一般來說,精彩警策的語句,生動形象的描寫,新穎深刻的觀點,活潑有趣的對話乃至優美的詞語,都可以分類摘錄。為了以後查閱方便,在摘錄原文的後面註明材料的出處也是必要的。
不少同學寫過摘錄或讀書筆記,但堅持寫的不多。一項有益的工作半途而廢是很可惜的。有人統計:馬克思寫《資本論》,寫過「摘要」的書籍多達1500多種;列寧寫《哲學筆記》,直接引用的哲學著作多達數十種。像革命導師那樣,堅持寫摘錄式讀書筆記吧,它能使你成為聰明、充實、富有的人,能使你今後寫作時文思敏捷筆下生花。
二 要按循序漸進的規律訓練
提高寫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長期打算,因此,要安排好作文訓練的序列。怎樣的序列是最合理的,從眾多寫作人才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異彩紛飛的「序列」,還很難談那一種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下面介紹「七先七後」的訓練序列,也許是比較具有普通意義的一種,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情況,參考使用。
1 先練習寫記敘、描寫文章,後練習寫說明、議論的文章。
2 先練習寫自己親身經歷的事,後練習寫別人轉述的事
3 先側重訓練觀察和積累,後側重訓練分析和表達。
4 先練習寫單純的事,後練習寫復雜的事。
5 先不受寫作「框框」的限制,放開膽子寫;後按不同文章的基本要求及特點作規范訓練。
6 先「模仿」,寫依樣畫葫蘆的文章;後「創造」,寫新穎別致的文章。
7 先力求把文章寫長,強調擴展與鋪陳;後力求把文章寫短,講究簡潔凝煉。
以上「七先七後」,與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由具體到抽象,和能力培養的規律,由低到高、由拙到巧是一致的。至於以何時或達到何種程度作為先與後的界限,這又是個不能「一刀切」的問題,必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如果有的同學將上述七先七後交替反復安排,如模仿創造再模仿再創造,也未嘗不可。
三 要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同學們從小學進入初中後,作文訓練踏上新的歷程,要特別注意培養自己良好的寫作習慣。從作文比賽獲獎同學的寫作經驗中,我們總結出下面七條良好的寫作習慣,供同學們參考。
1 「天天動筆,多少寫一點」的習慣。不少獲獎同學說他們的作文獲獎,歸功於他們堅持寫日記,時間多則多寫,時間緊則少寫,哪怕少到幾十個字,也從不間斷。這的確是經驗之談。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天天動筆,即能使筆頭子練得更靈巧,還能積累許多作文素材。
2 「通篇構思,寫作文提綱」的習慣。寫作文切忌寫了上段還不知道下段寫什麼,一定要通篇構思,並且用提綱的形式把構思的作文「框架」固定下來。長期從事寫作的人動筆前也是有提綱,不過有的把提綱藏在肚子里,名曰「腹稿」罷了。
3 「默誦文章初稿」的習慣。古代寫詩,有「吟」和「哼」的習慣,因為有很多毛病是「看」不出問題來的,念出聲。如果是在考場上,就只能默讀,才能發現句子是否順通,語氣是否連貫,文脈是否流暢,音韻是否和諧。
4 「認真修改」的習慣。古人雲:「文章不厭百回改」,這是寫好文章的金玉良言,也是所有文章高手的經驗。如果沒有這個習慣,要寫好文章幾乎是不可能的。
5 「不說假話」的習慣。凡是好文章,一定是作者真情的流露,任何一點虛假都騙不過讀者的眼睛。如果同學們初學寫作就染上無病呻吟的絕症,作文的前途幾乎就沒有好起來的希望了。
6「不要硬寫,強迫自己寫」的習慣。魯迅說寫不下去不要硬寫,當然是對的,因為硬寫出來的東西免不了虛假。但是,同學們面隊老師的作文命題,如果一時寫不下去,切不可借「不要硬寫」為由而不交卷。一時寫不下去,放一會兒是可以的,但要強迫自己去思考,去徹底清查你的「材料庫」,一定能找到符合命題的材料。經過多次「強迫自己寫」,思路打開了,作文水平也就提高了。
7 「保持文面整潔,書寫力求規范」的習慣。現在的青年學生一般很注意自己的儀表,這是無可非議的。「文面」整潔和書寫規范就是作文的儀表,自然是非講究不可的。
⑤ 求一篇初中語文論文,大家有沒有好點的,介紹給我一下
初中語文教學論文:
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得與失
【摘要】
21世紀是信息時代,它象徵著人類的時代跨越,這一次跨越最顯著的特徵就是電腦與網路的迅速流行和普及。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響和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多媒體教學,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注入了活力。它以其直觀形象、新穎生動、簡潔高效成為語文課堂教學的「寵兒」。但是多媒體網路教學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傳統的教學並沒有為學生提供一個無障礙的課堂交流環境,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我們在充分發揮它的優勢的同時,也要注意在使用過程中的偏差,只有這樣,我們的語文教學才會因為多媒體的參予而愈加精彩。
【關鍵詞】:教學 計算機
也許大家都會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就是:我們現在的語文課堂越來越生動,越來越高效率,越來越有「看頭」了;我們的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也增強了……原因在哪裡呢?我想,除了我們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滲透了新的教學理念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多媒體教學的靈活運用。
由於多媒體技術,人類將要迎接一次比印刷術、電話和電視更大的技術革命。 今天,多媒體技術已經能夠把語音處理技術、圖象處理技術、視聽技術都集成在一起,非常方便地把語音信號、圖象信號先通過模數轉換變成統一的數學信號進行存儲、加工、控制、編輯、變換、查詢、檢索。多媒體技術,改變了人們固有的思維習慣和生活方式,也給語文教學改革帶來了勃勃的生機。可以說,多媒體的介入給語文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教學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隨著科技的進步,多媒體已成為當今教學領域的熱點。多媒體教學是一種現代的教學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實物、圖像、聲音等多種媒體向學生傳遞信息,而多媒體教學法則是以各種電教媒體如:計算機、電視、錄像、投影、幻燈等為標志,以傳統的教學媒體如:黑板、掛圖、實驗、模型等為基礎的多種媒體有機結合的教學方法,作為一名當代化學教師如果能夠熟悉現代化教學手段的理論和操作機能,並能依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合理選擇現代化教學媒體,且使之與傳統的教學媒體合理結合,就能夠極大地豐富課堂教學,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大大提高教學效果,使這些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與新課程改革理念下的教法達到最佳的結合。
一 、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運用多媒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才能樂於接受,此所謂"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配樂朗誦,投影片,乃至於用多媒體提供的有關背景資料、影片、錄像等,能創設與教材密切相關的情和景,通過聲像並茂、動靜結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調動他們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運用多媒體可以 實施審美教育。語文學科包含著其它學科無法相比的美育因素,這種性質決定語文必須成為審美教育的主陣地,多媒體計算機教學,聲像文結合,讓語言文字所描述的內容變成形、聲結合的畫面圖式,讓靜態的審美對象活躍起來成為動態,並打破教室四十分鍾的時空限制,縱貫古今,橫跨中外,能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含量,創造一個嶄新的審美時空。 運用多媒體可以啟發學生的想像力,達到理解知識的目的。
多媒體教學就是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轉化為形象的圖像、感性的音樂,從而使學生把握教材的內涵,理解其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運用多媒體可以擴大課堂教學的信息傳遞量,滿足各層次學生的需求。運用多媒體,可以把一些散於各課的基礎知識,形成系統揭示給學生,形成知識的網路,大大擴充了信息的傳遞量。尤其是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視自己不同的需求獲得認知的滿足。有些教材內容豐富,課時較多,所學知識比較分散,在總結課上,利用電教手段,可以化零為整,把文章結構,各部分的關系集中在多媒體投影上揭示給學生,形成整體認知。 利用多媒體幫助學生體會文章的語言。課本中的許多名家名篇,有的語言流暢明快,有的語言生動活潑,有的語言凝煉含蓄,有的語言朴實感人,有的語言富有哲理性。運用多媒體可充分體會各種語言。 但是,如果因為有這些特點就將多媒體課單純理解為整堂課就是聽聽音樂,看看圖像放映,出示出示板書,解放了教師,豐富了學生的感官刺激那就錯了。世上沒有一種新生事物能夠完美無缺,用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也不會例外。
多媒體利用視、聽、說向學生提供聲、像、圖、文等綜合信息,為多種感官的刺激提供了若干個興奮點,有利於學生注意力的保持,它的信息組織方式與人類長期記憶結構相似,減少了記憶信息和加工轉換的過程。
多媒體教學法可以使得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在教學活動中互相補充與完善,彌補傳統教學手段的不足,使傳統與現代化教學媒體互相滲透,發揮整體功能。
多媒體教學方法使教學的重點由單純的傳授知識技能、技巧轉向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為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提供了一個理想環境,運用多媒體技術表示、傳遞和處理教學信息,優化教學結構,可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高效率、高質量地獲得知識,發展能力,形成優良個性品質。
二、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弊端
課件統治課堂,教師不能因材施教,師生難以情感交流,這些是多媒體教學所存在的不足。多媒體課件都是預先製作好,很難臨時變更。課堂教學時教師往往不能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及時調整自己的思路,因材施教,而是根據課件的情況,把學生的思路死活往課件的模式中拽,事實上就是讓課件統治了課堂。 課件統治課堂,人性化的師生人際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機交往所取代,它嚴重妨礙了師生課堂情感的互動。「水嘗無華,相盪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發靈光。」一堂成功的語文課,不僅僅是通過科學的方法讓學生接受自己傳授的知識,而且還在於引導學生學習語文時能夠成功地調控課堂情緒和氣氛,激活思辨的火花,形成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和靈感的迸發。讓學生領悟語言藝術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創新靈感,不能僅依靠教學技巧和現代化的教學武器,更有賴於教師牽引學生靈魂沉潛於字里行間,流連於黑韻書香,這樣,學生才會獲得真實閱讀知書達理的效果,獲得啟迪智慧滋補精神的營養。 多媒體語文教學是現代最新科技成果對最古老的語言文字的挑戰。
在最古老的語言文字的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有明顯的優越性,同時又無法替代語文教學本身。我們盡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營造氣氛,喚起情感,引導想像,但決不能用屏幕、畫面來代替文學意境。文字提供的想像空間遠遠大於直觀。僅僅採用直觀手段來組織教學,對學生思考力、想像力、聯想力是一種極大的限制。不管執教者上課採用何種形式,不管這是堂什麼內容的課,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永遠只能是輔助位置。它的一切設計都應為教學服務,而不能代替教學。 任何事物都有長短利弊,多媒體教學手段也不例外。
再加上它還是一種新的教學手段,我們對它的性能了解還不很清楚,駕馭起來難免會不順手。所以我們不要因為多媒體教學中出現過偏漏失誤,就一概予以否定,進而因噎廢食棄之不用,而應該在教學實踐中多學習,多探索,多思考,揚長避短,想方設法使它切實有效地服務於我們的教學想像,但決不能用屏幕、畫面來代替文學意境。文字提供的想像空間遠遠大於直觀。僅僅採用直觀手段來組織教學,對學生思考力、想像力、聯想力是一種極大的限制。不管執教者上課採用何種形式,不管這是堂什麼內容的課,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永遠只能是輔助位置。它的一切設計都應為教學服務,而不能代替教學。
語文教學改革是大勢所趨,一方面體現在新教材的內容選取和編排上要體現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體現人文關懷、與現實貼近,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另一方面在如何傳播教學內容上進行改革,體現參與性、探究性和合作性,而在這些方面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為我所用。但是,語文學科有其特殊性,更應體現語言文字的獨有魅力和教師的個性,所以,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慎用多媒體技術,不鼓勵過分的「現代化」。
【參考文獻】
[1]《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改革——語文「四結合」教改試驗優秀論文集》何克抗、李克東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1版。
[2]祝智庭《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模式》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2000年全球華人資訊科技教育應用大會論文集》1997年6月。
[3]何楚紅《中學語文信息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研究》《中國電化教育》2006年第9期。
[4]朱克寶《信息技術與文學閱讀教學整合的對話觀》《學語文》2006年第5期。
⑥ 摘要:根據要求完成下列題目。 一手漂亮的鋼筆字能讓人賞心悅目。寫好鋼筆字既是語文課的教學要求,也是同
答案示例
項目一:硬筆(鋼筆)書法知識講座。
目的一:明確硬筆(鋼筆)書法的意義,了解硬筆 (鋼筆)書法的知識。
項目二:名家硬筆(鋼筆)書法作品鑒賞。
目的二:欣賞和借鑒硬筆(鋼筆)書法作品,激發練字興趣。
(2)示例一:練好鋼筆書法,傳承漢字文化。
示例二:寫漂亮字.做優秀人。
(3)謝謝你的贊揚,其實只要你用心寫字。堅持練習,也能把字寫好,到時候肯定比我的字更漂亮。
註:這是標准答案,所以寫的時候要稍微改動一下的 http://..com/link?url=qo14oIfaYJGeaiDa上有
⑦ 高手們,幫幫忙吧,感激流涕! 翻譯成英語!!真的萬分感謝!!
摘要:
abstract: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踐行,教學觀念、教學方式等方面不斷提出了新的理念,有效教學便是其中之一,它是為了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益、強化過程評價,和目標管理而提出的一種現代教學理念。
With the in-depth practice of new round curriculum reform, new concepts are put forward in teaching ideas, teaching methods and other aspects, one of which is effective teaching, a modern teaching philosophy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eacher effectiveness, strengthen the evaluation of process and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
本文主要是針對時下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引出「有效教學」理念,對傳統的「高耗低效」語文教學進行審視和反思,進而提出在實施新課程背景下改進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學理念與策略。
For topical problems of language teaching, this article introces "effective teaching" concept, examines and reflects on the traditional "high consumption and low efficiency" language teaching,and then raises philosophy and strategy of effective teaching to improve the classroom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context of implementing the new curriculum.
本論文共分四個部分: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第一部分:目前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根源
Part I: The problems of current classroom language teaching and its root causes
第二部分:新課程背景下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理念分析
Part II: The analysis of effective teaching philosophy of classroom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curriculum
第三部分:新課程背景下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實施策略
Part III: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effective teaching of classroom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curriculum
⑧ 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課題報告摘要
周別 時間 工作要點 備注 1 2月13---19 1,以務實科學的態度、總結開題工作 課題組所有成員參加。 6、開題工作 課題組所有成員參加 7 3月17---4月2 1、有效課堂教學的模式及操作策略的研究,達到以評價促提高教師的目的《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課題實施細則(第一階段)為了搞好《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課題,政史體組長王書芬,主要以學習資料和初步探索有效性教學的策略為主。課題組所有成員每周必須召開一次例會,學習有關資料,以獲得有價值的研究成果並按時結題,然後再交學科組長審查,進一步明確課題研究的責任、實施「提高教學過程的有效性」之一-----教學目標 2。學校所有課堂施行開放制度,全年級施行統一教學案、撰寫本月研究報告 課題組所有成員參加、舉行開題儀式 3,數學組長劉友波,一周一反思,九年級交萬大江主任。為科學,報告由子課題負責人落實 8 4月3---9 清明節假 9 4月10---16 實施「提高教學准備的有效性」之三------備訓練 課題組所有成員參加 10 4月17---23 實施「提高教學准備的有效性」之三------備訓練 課題組所有成員參加 11 4月24---30 1,為解決目前教學面臨的困惑及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積累經驗、有效課堂教學評價的研究:組長、有教與學的方法設計。批復要求我們按照課題研究計劃開展工作,確保按時結題,提倡書案和教學案相結合。落實集體備課制度:孫晨曦,每月最後一周教師所有的教學常規交教務處備查,報告由子課題負責人落實 16 5月29---6月4 施「提高教學過程的有效性」之三-----教學活動 課題組所有成員參加 17 6月5---11 端午節假 18 6月12---18 施「提高教學過程的有效性」之四-----教學方法 課題組所有成員參加 19 6月19---25 施「提高教學過程的有效性」之四-----教學方法 課題組所有成員參加 20 6月26---7月2 1、繼續籌備開題儀式 課題組所有成員參加 4 3月6---12 1、宣講實施細則 4,分別交由教務主任審查,即課堂教學目標的有效性研究、實施「提高教學准備的有效性」之二------備學生 2、聯系教研室籌備開題相關工作 課題組所有成員參加 5 3月13---19 1,英語組長陳艷梅,為穩步推進並將工作落到實處,理化音組長代增林、合理,即語文組長何春傑,格式規范、制定近期重點,具體為、實施「提高教學准備的有效性」之二------備學生 2、每周有效果、開題工作 課題組所有成員參加 6 3月20--26 1。每個子課題都有專人負責,成立課題領導小組,畢業班實行月考制度,切實抓好個人備課——集體備課——個人再備課的「三級備課制」、收繳寒假布置的子課題實施方案 2,達到以綜合素質評價學生的目的本學期。本課題分為六個子課題:陳國民副組長、加強教師課堂教學手段和方法督察,作為評優表模的門票,現將本學期周計劃擬定如下,特製訂以下措施 1,也為素質教育的普及及發展做出貢獻。重點評價學生參與比例(90%以上)、多媒體教具的合理利用促進教學有效性的研究。教學案必須課時齊全。 2。學校公正客觀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工作,教學案由年級組長安排制定、實施「提高教學准備的有效性」之一------備教材 2、加強教師的教學月查: 陳秀中 萬大江 諶海波 學科組長 備課組長 骨幹教師 學科帶頭人由此輻射全校各年級,追求課題研究的實效、全面地實施課題研究、實施「提高教學准備的有效性」之一------備教材 3、提交開題報告 2、籌備開題儀式、召開課題組第三次會議,每位教師做到一課一心得、撰寫第一階段研究報告准備期末考試 課題組所有成員參加。《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課題已於2010年12月獲隨州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審核批復。 5、教師有效教學行為的研究,教育學生誠信考試,並認真進行評卷和分析,所有的成員准備一節觀摩課 課題組所有成員參加 3 2月27—3月5 1,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收繳寒假布置的讀後感 子課題負責人落實 2 2月20---26 1、有效評價教師的教學和學生學習,課題領導小組成員及學科組長隨時深入課堂突擊聽課、學習相關資料 3、召開課題研究小組第二次會議 2: 子課題 負責人 組員 課堂教學目標的有效性研究 何春傑(語文組) 徐春艷 宮經林 蔣 軍 孫晨曦 嚴華 諶海波 陳秀中 謝加勇 孫翠珍 多媒體教具的合理利用促進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劉友波(數學組) 萬大江 李貴初 戢 剛 張艷麗 宮鐵托 余正玲 周 容 熊君慧 教師有效教學行為的研究 陳艷梅(英語組) 雷海燕 宮冬梅 姚金麗 有效課堂教學的模式及操作策略的研究 王書芬(政史體組) 馮娟 成友彬 有效課堂教學評價的研究 代增林(理化音組) 蔣志丹 聶三兵 諶雙梅 學生有效學習方式的研究 肖大紅(生地美組) 周澤國 付小鑄 為確保有效性教學活動的實施、教師設計的問題有效比例(每課時又足夠的問題供學生思考)。教案的編寫要有教學流程安排、加強對教師理論學習與實施過程中的引導、學生有效學習方式的研究,註明總課時數和上課時間,加強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 4。 3,達到課題研究效果。本學期仍然施行教學月查制度,並在集體備課時交年級組討論定稿後,七八年級交陳秀中主任,所有教室後門必須隨時打開、撰寫本月研究報告 課題組所有成員參加、學生對知識點掌握的比例(80%以上)、學習相關資料 4,即六年級交諶海波主任,女教師47歲以下)。做到每周有任務、加強教師課前有效准備的檢查。教務處對完成情況做好記載、第一階段工作小結 2,報告由子課題負責人落實 12 5月1---7 勞動節假 13 5月8---14 施「提高教學過程的有效性」之一-----教學目標 課題組所有成員參加 14 5月14---21 施「提高教學過程的有效性」之二-----教學內容 課題組所有成員參加 15 5月22---28 1、施「提高教學過程的有效性」之二-----教學內容 2,學校聘請市區教研室老師為專家指導、有效進行教學質量監測,制定本細則、有學生活動安排,生地美組長肖大紅審查後方可油印、交流實施心得,計入教師業務檔案、撰寫本月研究報告 3,成員,扎扎實實在落實上下功夫,內容詳實、各學科(男教師50歲以下。 2。全面地評價學生的學習。認真進行單元質量監測。教師要端正考風
⑨ 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效率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三結合」與「三利用」教法的應用,不但使教師感到易教、課時輕松,而且使學生感到易學、容易接受.\x0d關鍵詞:「三結合」;「三利用」;教學質量\x0d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教會學生自己能讀,培養語文能力,這是語文教師都在研究、探索的一個重要問題.當前,九年義務教育的這套初中語文教材,有不少教師認為難教,教學時間不夠用,依然滿堂課都在講解,使學生很少有讀、寫、思和講的訓練機會.正如教育專家錢夢龍說的:「注入式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大敵,至今卻沒有絕跡.」所以,尋求適應這套教材特點的教法,向課堂要質量,是筆者始終較為重視的一個問題.為此,在課堂教學中,探索並嘗試運用「三結合」與「三利用」的教法,不但使教師感到易教、課時輕松,而且使學生感到易學、容易接受.下面就這個問題談談筆者的淺見:\x0d一、「三結合」\x0d即是從備課到課堂,始終將課文的「訓練重點」、「預習提示」、「課後習題」相結合,充分把握新教材編寫的特點.\x0d1.結合訓練重點\x0d語文教材中,「訓練重點」往往提得很精簡,在實際課堂教學中,須在教師充分備課的前提下,才能把訓練重點在教學中落實下來.以第一冊《大自然的語言》一課為例,本課的訓練重點是:①生動的有條理的說明事物;②讀書摘要.\x0d而「讀書摘要」,實質上就是對語言信息進行篩選,把文章的重點或主要內容摘錄在卡片或筆記本上.由於學生初學編寫讀書摘要,要求不要過高,指導學生圍繞課文「練習」的一、二小題,從課文中找出答案,在有關的句子下劃一條波浪線,然後這些句子分別摘抄在筆記本上.這種由淺入深的練習,學生就不會覺得「讀書摘要」茫無頭緒了,也逐漸培養成習慣.\x0d2.結合預習提示\x0d如果把課文內容比作一把鎖,那麼「預習提示」便是這把鎖的鑰匙.「預習提示」中包含文體、文學、篇章、讀寫聽說知識,學習的重點和難點,閱讀的思路和基本方法,利用工具書理解或掌握生字、詞.「預習提示」的文字學生幾乎都看懂,但如何抓住提示中的關鍵詞關系著學生能否真正、全面地領會「提示些什麼」.例如《大自然的語言》的「預習提示」中,第一段只有兩句話,筆者讓學生默讀並思考它給我們提示些什麼,引導他們明確第一句話中「比作」一詞,既提示了本文標題採用的是比擬的修辭手法,又回答了什麼是大自然的語言.再讀第二句話,啟示他們回答句中的「具體生動」、「條理分明」給我們提示了本文的寫作特點;而句中的「說明了」又給我們提示了本文的文體是說明文;末句的「特徵、成因和意義」又提示了本文的主要內容.通過平時的反復訓練後,筆者的學生幾乎都入了「讀懂預習提示」的門.這樣,講究了教法,也讓學生懂得了學法.\x0d3.結合課後練習\x0d「課後練習」如何處理,是教學的一個技巧,卻往往被忽視.筆者在教學中,首先打破先講課文後處理練習的陳規,將課後練習分散於教學過程的各環節中,靈活處理,有的則置於課前,結合在預習中,或納入布置給學生的自學提綱中.又如《大自然的語言》的練習一,這一題給出了段落大意,只要求劃分段落,理清層次,明確本文的條理性.筆者首先是要學生讀題,並回答從哪一段到哪一段是說明該問題的,二是讓學生用課文原句回答問題.這樣也為做「讀書摘要」進行了過渡.練習五的第1小題,則是揣摩一個分號和一個句號的用法,這一練習有助於區分這兩種標點的不同用法,當堂揣摩解決.這種穿針引線的教法,既有利於對句子的理解,有益於培養學生仔細閱讀的習慣,也減輕了學生的課外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