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五個單元,我發了六年級下冊的書,一共只有五個單元,21課。相信我,准沒錯。
②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古詩的內容
1.詩經·採薇(節選)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專雪霏霏。
2.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屬,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4.天凈沙·秋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③ 六年級上冊語文人教版每個單元有哪些課文
第一單元:
1、山中訪友 2*、山雨 3、草蟲的村落 4*、索溪峪的」野「
第二單元:
5、詹天佑 6、懷念母回親 7*、彩色答的翅膀 8*、中華少年
第三單元:
9、窮人 10*、別餓壞了那匹馬 11、唯一的聽眾 12*用心靈去傾聽
第四單元:
13、只有一個地球 14*鹿和狼的故事 15、這片土地是神聖的 16*青山不老
第五單元:
17、少年閏土 18、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19*、一面 20*、有的人
第六單元:
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
1、詩海拾貝
2、與詩同行
第七單元:
21、老人與海鷗 22*、跑進家來的松鼠 23、最後一頭戰象 24*、金色的腳印
第八單元:
25、伯牙絕弦 26、月光曲 27*、蒙娜麗莎之約 28*、我的舞台
④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1單元課文內容
1. 文言文兩則
《學奕》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yú),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cāng)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shú)為汝/(rǔ)多知(zhì)乎?」
2. 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哪裡呢?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里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裡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在逃去如飛的日子裡,在千門萬戶的世界裡的我能做些什麼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麼呢?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麼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3. 桃花心木
鄉下老家前面,有一塊非常大的空地,租給人家種桃花心木的樹苗。
桃花心木是一種特別的樹,樹形優美,高大而筆直,從前老家林場種了許多,林場的桃花心木已是高達數丈的成林,所以當我看到桃花心木僅及膝蓋的樹苗,有點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種桃花心木的是一個高大的人,他彎腰種樹的時候,感覺就像插秧一樣,不同的是,這是旱地,不是水田。
樹苗種下以後,他總是隔幾天才來澆水,奇怪的是,他來的天數沒有規則,有時三天,有時五天,有時十幾天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
我住在鄉下時,天天都會在種有桃花心木苗的小路散步,種木苗的人偶爾會來家裡喝茶,他有時早上來,有時下午來,時間也不一定。
我感到愈來愈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有時就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來的時候總會帶幾株樹苗來補種。
我起先以為他太懶,隔那麼久才為樹澆水。
但是,懶的人怎麼會知道有幾棵樹枯萎了呢?
後來我以為他太忙,才會做什麼事都不按規律。但是忙的人怎麼可能行事那麼從從容容?
我忍不住問他,到底是什麼時間來?多久澆一次水?桃花心木為什麼會無緣無故枯萎?如果你每天來澆水,桃花心木應該不會這么容易就枯萎吧?
種樹的人笑了,他說:「種樹不是種菜或種稻子,種樹是百年的基業,不像青菜幾個星期就可以保收。所以,樹木自己要學會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澆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準的,它幾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無法在這種不確定中汲水生長,樹苗很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只要在不確定中找到水源,拚命紮根的樹,長成百年的大樹就不成問題了。」
種樹的人語重心長地說:「如果我每天都來澆水,每天都定時澆一定的量,樹苗就會養成依賴的心,根就會浮生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底,一旦我們停止澆水,樹苗會枯萎得更多。幸而可以存活的樹苗,遇到狂風暴雨,也是一吹就倒了。」
植樹者言,使我非常感動,想到不只是樹,人也一樣,在不確定中,我們會養成獨立自主的心,不會依賴。在不確定中,我們深化了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覺知。在不確定中,我們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生命的法則不可能那麼固定、那麼完美,因為固定和完美的法則,就會養成機械式的狀態,機械的狀態正是通向枯萎、通向死亡之路。
當我聽過種樹的人關於種樹的哲學,每天走過桃花心木苗時,內心總會有某些東西被觸動,這些樹苗正努力面對不確定的風雨,努力學習如何才能找到充足的水源,如何在陽光中呼吸,一旦它學會這些本事,百年的基業也就奠定了。
現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經長得與屋頂等高,是那麼優雅而自在,宣告著自主的生命。
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
假如在確定中生活,會使樹的根就會浮在地上。一旦來了大風大雨也會死掉。所以種樹人會這樣澆水。使我們也明白了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經得起生活的考驗,長成真正的參天大樹
4、頂碗少年
這是20多年前的事情了。有一次,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劇場里看雜技表演。節目很精彩,場內座無虛席。坐在前幾排的,全是來自異國的旅遊者,優美的東方雜技使他們入迷了。他們和中國觀眾一起,為每一個節目喝彩鼓掌。一位英俊的少年出場了。在輕松優雅的樂曲聲里,只見他頭上頂著高高的一疊金邊紅花白瓷碗,柔軟而自然地舒展著肢體,做出各種各樣令人驚羨的動作,忽而卧倒,忽而躍起……碗,在他的頭頂搖搖晃晃,卻總是掉不下來。最後,他騎在另一位演員身上,兩個人一會兒站起,一會兒躺下,一會兒用各種姿態轉動著身軀。站在別人晃動著的身體上,很難再保持平衡,他頭頂上的碗,搖晃得厲害起來。在一個大幅度轉身的剎那間,那一大疊碗突然從他頭上掉了下來!這意想不到的失誤,讓所有的觀眾都驚呆了。台上並沒有慌亂。頂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著,不失風度地向觀眾鞠了一躬。一位姑娘走出來,掃起了地上的碎瓷片,又捧出一大疊碗,還是金邊紅花白瓷碗,十二隻,一隻不少。於是,音樂又響起來,碗又高高地頂在了少年頭上。少年很沉著,不慌不忙地重復著剛才的動作,依然是那麼輕松優美,緊張不安的觀眾終於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到最後關頭了,又是兩個人疊在一起,又是一個接一個艱難的轉身。碗,又在他頭頂厲害地搖晃起來。觀眾們屏住氣,目不轉睛地盯著他頭上的碗……眼看身體已經轉過來了,幾個性急的外國觀眾忍不住拍響了巴掌。那一疊碗卻彷彿故意搗蛋,突然跳起搖擺舞來。少年急忙晃動腦袋保持平衡,可是來不及了。碗,又掉了下來。場子里一片喧嘩。台上,頂碗少年獃獃地站著,臉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還是那一位姑娘,走出來掃去了地上的碎瓷片。觀眾中有人在大聲地喊:「行了,不要再來了,演下一個節目吧!」好多人附和著喊起來。一位矮小結實的白發老人從後台走到燈光下,他的手裡,依然是一疊金邊紅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臉上微笑著,並無責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給少年,然後撫摩著少年的肩胛,輕輕搖撼了一下,嘴裡低聲說了一句什麼。少年鎮靜下來,手捧著新碗,又深深地向觀眾們鞠了一躬。音樂第三次奏響了!場子里靜得沒有一絲聲息。一些女觀眾,索性捂住了眼睛。[1]這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拼搏!當那疊碗又劇烈地晃動起來時,少年輕輕抖了一下腦袋,終於把碗穩住了。全場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在以後的歲月里,不知怎麼的,我常常會想起這位頂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而且每次想起,總會有一陣微微的激動。這位頂碗少年,當時年齡和我相仿。我想,他現在早已是一名成熟的雜技藝術家了。我相信他不會在艱難曲折的人生和藝術之路上退卻。他是一位強者。當我迷惘、消沉,覺得前途渺茫的時候,那一疊金邊紅花白瓷碗打碎的聲音,便會突然在我耳畔響起。是的,人的一生是搏鬥的一生。只有敢於拼搏的人,才可能取得成功。在山窮水盡的絕境里,再搏一下,也許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嚴寒中,再搏一下,一定會迎來溫暖的春風——這就是那位頂碗少年給我的啟迪。
5.手指
我們每個人,都隨時隨地隨身帶著十根手指,永不離身。一隻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狀實在算不上美。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人家有兩個關節,他只有一個。但在五指中,卻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總由其他四指按弦,卻由他相幫扶住琴身;水要噴出來,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來,叫他拚命按住;重東西翻倒去,叫他用勁扳住。討好生活的事,卻輪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點頭,他只能獃獃站在一旁。給人搔(sāo)癢,人舒服後,感謝的是其他四指。
常與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態可不如其他三指窈(yǎo)窕(tiǎo),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他的工作雖不如大拇指吃力,卻比大拇指復雜。拿筆的時候,全靠他推動筆桿;遇到危險的事,都要由他去試探或冒險;穢(huì)物、毒物、烈物,他接觸的機會最多;刀傷、燙傷、軋傷、咬傷,他消受的機會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沒有的「機敏」,打電話、扳槍機必須請他,打算盤、擰螺絲、解紐(niǔ)扣等,雖有大拇指相助,終是以他為主。
五指中地位最優、相貌最堂皇的,無如中指。他居於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體最高,無名指、食指貼身左右,像關公左右的關平、周倉,一文一武,片刻不離。他永遠不受外物沖撞,所以曲線優美,處處顯示著養尊處優。每逢做事,名義上他是參加的,實際並不出力。他因為身體最長,取物時,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這物是他一人的功勞,其實他碰到之後就退在一旁,讓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為扶襯而已。
無名指和小指,體態秀麗,樣子可愛,然而,能力薄弱也無過於他們了。無名指本身的用處多用於研脂粉、蘸葯末、戴戒指。小指的用處則更渺(miǎo)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tì)而已。他們也有被重用的時候,在絲竹管弦上,他們的能力不讓於其他手指。舞蹈演員的手指不是常作蘭花狀嗎?這兩根手指正是這朵蘭花中最優美的兩瓣。除了這等享樂的風光事以外,遇到工作他們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
手上的五指,我只覺得姿態與性格,有如上的差異,卻無愛憎(zèng)在其中。手指的全體,同人群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如果您滿意,請採納O(∩_∩)O謝謝
⑤ 六年級語文單元考試的題型有基礎知識、還有什麼
生字類考題
1、讀准字音:主要是對同音字、多音字和音近字的讀音要能夠辨別清楚,防止混淆。特別是多音字,我們要根據具體的語言環境和不同的詞義確定讀音。我們課文中有不少多音字,要注意積累,了解它們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讀什麼音。有些漢字讀音完全相同,我們稱它們為同音字。同音字雖然音同,但字形和字義基本上都不同,要注意區分。
【常見題型】
(1)多音字組詞。
(2)選擇多音字的正確讀音。
(3)給一個音節寫出3個(或若干個)以上的漢字。
2、認清字形:漢字的筆畫比較復雜,要認清字的形體,掌握漢字的筆畫、筆順規則、偏旁部首以及間架結構,要注意區別形近字,做到書寫正確。形近字是指形體相似、差別不大的字。有的是偏旁部首易混淆,如「日」和「目」;有的是個別部件易混淆,如「辯」和「辨」;有的是結構單位相同,位置不同,如「陪」和「部」;有的是筆形易混,如「見」和「貝」;有的是筆畫多少、長短易混,如「末」和「未」。區別形近字,我們要養成一絲不苟的好習慣,從字音、字形、字義上仔細區別。
【常見題型】
(1)寫出漢字的筆畫(或筆順)。
(2)按漢字的結構要求寫字。
(3)加(或換)偏旁組字再組詞
(4)選字填空。
(5)區別形近字組詞。
(6)找出錯別字並改正。
(7)把下面繁體字的簡化字寫出來。
3、理解字義,會查字典:不同的漢字表達的意思不同,不少字是一字多義,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表達的意思也不同。我們要能夠聯繫上下文來理解字義。我們還要能運用「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和「數筆畫查字法」來熟練地查字典,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字義,正確用詞,提高我們的識字能力。
【常見題型】
(1)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2)讀一讀,給句子中的加點字選擇正確的字義。
(3)根據一個字的不同意思組詞。
詞語類考題
詞語是語言的建築材料。正確地理解和運用詞語,是我們閱讀和寫作的基礎。
(一)我們要正確地認讀和書寫學過的詞語,懂得意思,注意積累詞語並能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正確運用。
中高年級的學生,尤其要在理解詞語的意思上多下功夫,要能理解每個詞語的意思及同一詞語的不同含義,才能准確地使用詞語,也才能加深對文章的理解。理解詞語不能靠死記硬背,要弄懂它的意思,除了查字典、詞典得到確切的解釋外,還可以採用下面的一些方法:
1、把詞語中每個字的意思先弄清楚,再聯系整個詞語的意思來理解。如「一絲不苟」。「苟」就是「馬虎」,「一絲不苟」就是「一點也不馬虎」。
2、運用近義詞或反義詞來解釋。如「富裕」就是「富足」。還有的詞可以用簡潔的語言作解釋。如「慷慨」就是「情緒激昂的樣子」。
3、聯繫上下文來理解詞義。
4、注意詞的褒貶義。要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分析、判斷詞的感情色彩。如,「果斷」和「武斷」的感情色彩截然不同;「驕傲」則在不同的句子中可能有不同的感情色彩。
【常見題型】
(1)給帶點字寫出(或選擇)正確的解釋。
(2)一詞多義。
(3)聯繫上下文解釋詞語的意思(或是同一個詞語的不同意思)
(4)判斷詞語的感情色彩。(或按詞語的感情色彩分類。)
(二)我們要能辨析近義詞和反義詞。
漢語詞彙豐富多彩,它的特點之一就是近、反義詞很多。近義詞中,意義完全相同的叫等義詞。辨析近義詞,要注意:
1、分辨意義上的細微差別。有的是詞義范圍大小不同,如「戰斗」和「戰爭」;有的是詞義輕重不同,如「優秀」和「卓越」。
2、分辨色彩上的細微差別。有褒貶之分;書面語和口語之分。
3、分辨用法上的細微差別。有些通常固定地和某些詞語搭配,如「簡單」和「簡朴」,「簡朴」可以和「作風」搭配成「作風簡朴」,而不大和「簡單」搭配成「作風簡單」;有些在適用的對象上有上、下之分,如「愛護」則多是上對下,「關愛」則都可以用。
辨析反義詞時要注意:
(1)詞義是同一范圍。
(2)詞性要相同。
(3)有的反義詞有一個,有的反義詞不只一個。
【常見題型】
(1)寫出近義詞(或反義詞)。
(2)找出句子中的近反義詞。
(3)選詞填空。
(三)要會正確地搭配詞語,給詞語歸類。
詞語搭配的基本要求是准確。在搭配時,除了要注意詞語的搭配是否符合習慣,還要注意近義詞意思上的細微差別。做詞語歸類時關鍵要讀讀這些詞語,想想這些詞所表示的事物可以分為哪幾類,再按照一定的類別一個個地寫。
【常見題型】
(1)在括弧里填上恰當的詞語。
(2)將前後搭配得當的詞語用線連起來。
(3)選擇正確的詞語。
(4)將下列詞語分類。
(5)按要求寫詞語。
(6)畫出不是同一類的詞語。
(7)按順序排列詞語。
(四)要能正確使用成語。
成語是我們五年級同學要掌握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們要認真掌握課文中的一些成語,還要注意課後的積累,做到不僅會寫成語,不寫錯別字;知道成語的來源(古代神話寓言、歷史故事、古代詩文、人民群眾的口語)、意思,尤其是其中一些關鍵字的意思;還能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常見題型】
(1)把下列成語補充完整。
(2)根據意思寫成語。
(3)解釋成語中加點字的意思。
(4)判斷成語是否正確,並改正。
(5)區分成語的感情色彩。
(6)寫近義、反義成語。
(7)將成語按要求歸類。
(8)按要求寫成語(如按來源寫,按季節寫,按數字寫等)
(9)寫出成語中的故事、主人翁等。
句子類考題
句子是由詞或片語構成的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的語言單位。學習句子是進行閱讀、寫作的基礎。我們要學會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句子,對於含義深刻的句子,要體會所表達的意思和思想感情。我們要能正確地用詞造句。
按照句子的作用,一般把句子分為四種類型: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按照句子的結構,又可分為單句和復句等。在單句中,我們要知道區別什麼是完整的句子;在復句中,我們要知道前後兩個句子是什麼關系,該用什麼合適的關聯詞。
句子常見的練習有以下幾種:
1、按要求造句。可以是給定的詞語或關聯詞,也可以是一定的句式。
2、變換句式。通常要求變換的句式有:「把」字句和「被」字句;肯定句和否定句;直接敘述和間接敘述;陳述句和反問句。做這樣的練習,一要看清要求(或例句),明確是要變換什麼;二要注意變換後的句式不能改變句子的意思;三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如改反問句時,可以用一些常用的詞加強語氣,「難道不」、「怎麼會」等;四要改後認真讀一讀,看看是否通順,是否符合我們的語言習慣,有沒有漏寫某些內容,寫錯別字等。
3、擴句和縮句。擴句的基本方法是: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幹詞;其次,在主幹詞語前加上合適的修飾詞語,修飾詞語可以添加一處或多處,只要合適就行;再者,把擴好的句子讀一讀,看是否通順,是否比原句的意思更具體、充實。縮句的基本方法是:首先,把句子分成「誰」「做什麼」或者「什麼」「怎麼樣」兩部分;其次,找出每一部分的主幹詞;再次,去掉修飾的詞語,把主幹詞語連成完整的句子。擴句和縮句都一定要注意不能改變原句的意思。
4、修改病句。首先要弄清句子的病因,再對症下葯。常見的句子毛病主要有:
(1)句子不完整,缺少成分(如,缺主語,或缺謂語,或缺賓語)→添加缺少的成分
(2)用詞不當(如,近義詞或關聯詞用錯)→換合適的詞語
(3)搭配不當(如,句子中某些詞語在意義上彼此不能搭配,或是搭配在一起不合事理;或是不符合語言習慣)→改成合適的搭配
(4)語序混亂→調整語序
(5)前後矛盾→改或刪
(6)重復羅嗦→刪
(7)不合邏輯,不合事理(如,有些句子概念使用錯誤,或是表達的意思不符合事理)→改
在修改病句中,仍然要注意不能改變句子的意思,對句子的改動一定要小,有時句子的毛病不只一處,要仔細分辨,還要正確使用修改符號,改完後認真讀一讀,檢查檢查。
5、句子的修辭。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誇張、排比、設問、反問。每一種修辭手法都有各自的特點。我們要注意的是:
(1)區分比喻和擬人。比喻是打比方,要有兩類事物,通常有比喻詞(當然,有些句子中有「像」「好像」之類的詞,但不是比喻句,我們要仔細辨別);擬人是把事物當人來寫,要有人的動作、表情、語言。
如,「小鳥在歌唱。」是擬人句,而「小鳥像個歌唱家。」則是比喻。
(2)誇張既有誇大也有縮小,但要注意必須以生活真實為基礎,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進行,才會使人覺得自然合理。
(3)排比注意要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片語或句子,且意思相聯、結構相同或相近,字數大體相當。
(4)設問和反問要注意區別。設問和反問都有明知故問的特點,但設問是自問自答,答案在問題外;反問是問而不答,答案就在問句中。
我們應該多讀讀課文中運用修辭手法描寫的句子,體會它們的用法,並背誦積累下來。
6、理解句子。理解句子是讀懂文章的基礎。句子有難易之分,難懂的句子大致有這樣幾類:內容距離生活實際遠的;結構較為復雜的;含義比較深刻的;對表達文章情感、思想有較大作用的。理解這些句子,一要主動聯系我們的生活實際;二要抓住句子中的一些關鍵詞語,聯繫上下文體會它們的意思;三要注意把句子的理解和對整個課文的內容、情感的理解聯系起來。
7、整理句序。這要求將一些順序混亂的句子,按正確的順序重新排列,整理成一段通順連貫的話,以准確表達作者的寫作思路和意圖。做這類練習,可以按以下五個步驟進行:
(1)仔細閱讀每句話或每組句子,理解它們的主要內容。
(2)綜合各句的意思,想想這句話主要說的是什麼內容。
(3)想想全段的內容是按什麼順序排列的,即找出排列順序的依據。如:按事情發展順序,還是時間順序;是方位,還是總分等。
(4)按確定的順序排列。
(5)按排好的順序仔細讀幾遍,看排得對不對,如果發現問題就進行調整,直到排得通順連貫為止。
⑥ 六年級上冊語文六單元詞語盤點和日積月累
第六單元是輕叩詩歌的大門
第五單元
廚房 刺蝟 畜生 遺體 輓聯 致敬 愛撫 團聚 情節回 記性 保存 陰暗 低微 寒意答 深奧 詳細 枯瘦 逝世 文章 咳嗽 明晃晃 失聲痛哭 囫圇吞棗 張冠李戴 馬馬虎虎 恍然大悟 北風怒號 匆匆忙忙 飽經風霜
殷勤 失業 窘相 厚實 苗頭 面孔 輕視 陡然 艱苦 軟綿綿 牛毛細雨 結結巴巴 大病新愈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自 嘲》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 鄉》
我好像一隻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血。許廣平《欣慰的紀念》
時間就是性命,無端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就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門外文談》
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太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才能量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致顏黎民》
⑦ 六年級上冊語文1-8單元作文題目
初夏的雨夜,我一個人在家,獨自上得樓來,毫無倦意。於是,隨手拿了本《紅樓夢》,沏了杯香茗,在柔和的燈光中細細品味。看到黛玉的《秋窗風雨夕》,聽到黛玉的「秋雨」聲,不由得注意到了眼前初夏的雨。
這夏雨,沒有蕭瑟慘淡,沒有徹骨凄涼。在我的感覺里,它只有款款柔情,一絲絲、一點點,輕輕叩著窗外的闊面梧桐,刷刷絲響,不像落在梧桐葉上,倒像是落在我的心裡,滋潤著我的心田,把我從黛玉悲涼的「秋雨」之中解脫了出來。於是心中生出一縷清新的愉悅。欣賞著這初夏之雨的歌聲,感覺比理查德·克萊德曼《秋日的私語》更純朴自然,悅耳動聽,更富有詩意,更使人陶醉. 雨較先前稠了一點兒,不知道什麼時候添的,這使得雨的歌聲發生了奇妙的變化。如果說先前的雨是梵婀玲上飄出的情言私語,這次就如同情竇初開的少女唱著歡快的情歌,羞澀中裹著甜蜜,甜蜜里透著羞澀。
不一會,雨越下越大,雨點砸在梧桐葉上啪啪作響。屋檐上飛 流下來的水嘈嘈切切,清脆悅耳,真可謂「大珠小珠落玉盤」,使人心曠神怡。偶爾來陣風,樹葉便扭著身軀交織在一起,竅竅私語,嘩嘩……擠出了千萬點玉珠,飛落而下,與檐下的滴水一唱一和,奏起了一曲大自然的交響樂。
下著下著,雨漸漸又恢復了原來的模樣。豪邁、激越一去不復返,替代它的又是「夜雨剪韭」的清新。
我品著杯中的香茗,陶醉在變幻莫測的雨中———人生其實就如同夏雨,時而平淡,時而歡快,時而激越,輪回交錯,相互雜合,世事滄桑,變化多端。然而,也就是因為有了這變化莫測的人生,整個生命才會豐富多彩,五味俱全,人們才會像一滴滴的雨那樣,唱著 自己的歌,跳著自己的舞,奏出自己的那個音符。
雨夜,獨自一人在家———聽雨,我陶醉了,深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