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麼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
數學成績的提高,首先要摸清脈象。正所謂「數學清清楚楚一條線,語文模模糊糊一大片。」數學成績的提升,來源於在知識掌握基礎上的技能技巧提升和准確率的提高。不論是小學知識,還是初中以上的知識。要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第一步是對基礎知識全部掌握,同時對拔高知識有一定的解題思路,對更高的知識有興趣。只有這樣,才可以有的放矢地進行訓練。對於知識,不能僅僅局限在「會、掌握」的范疇上,更重要的是要「精」,要有速度。舉個例子,對於一張試卷,同學45分鍾做完了,全部正確,而你只用10分鍾做完,准確率也是100%。這就意味著,你的潛力很大。正所謂熟能生巧,對於會的知識、會的練習題,不厭其煩地多做幾遍,多練習幾個本子,就會發現自己的運算能力和准確度,彷彿肌肉記憶般精準。其次,要攻克難關。對於不會的作業或者知識點,要善於自己揣摩、自我突破。教師教給自己的知識與自學的而成的知識相比,自學的知識更具有含金量,更能提升自己的成功慾望。因此,對於同類的題,同質量的題,要有量的訓練,同時也要在規定時間裡面,訓練自己的准確度。只有這樣,才會很快提升數學運算的准確度和正確率。更有利於提升數學成績。總之,數學成績的提高,來源於數學運算能力和准確度的提升。這是不能投機取巧的。
㈡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怎麼教
作文教學的四大殺手
不要以為殺手一定就是滿臉絡腮胡、目露凶光的肌肉男,說不定也會長成風情萬種的美女模樣呢。在作文教學中扮演殺手的這四位,就沒有一點凶惡模樣,乍眼一看,倒反而相貌端莊,不苟言笑,一派威儀,都是特別正規的樣式,很容易嚇唬住小孩子的。可以想像一下某些權力部門對待百姓的表情,對,就是特威嚴的那個樣子。
這四位殺手,在功利應試的滋養下,從宮廷後院到行走江湖,以扼殺一代代孩子的創造力為己任,將天才變成庸才,將人才變成蠢才,將原本簡單的作文化作一種煎熬,將原本純真的孩子塑成一具空殼。很多時候,這些殺手還會勾結權威,套上制服、揣上證書、攥著糖果、握著棍棒,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扮演各種角色,用各種手段,或強制,或引誘,死守「謊言說一千遍也便成了真理」的原則,對著天真、聽話的孩子大開殺戒,目標非常明確:殺死自由的思想,殺死創新的勇氣,殺死獨立的創造,殺!殺!殺!面對敬業的殺手,孩子們心靈失血,思想蒼白,知識僵化,學成書獃子,長成書袋子,成年以後,大多就落下了人雲亦雲、好高騖遠、紙上談兵的毛病,工作求穩,生活求逸,一個混字就可以概括整個人生了。
也許你說,作文對做人有這么大影響?
我的觀點是,作文其實是一種生活態度。作文這個事情本身並不能影響做人,但以一種生活態度的觀點去對待作文,你會發現,作文的過程,不知不覺地建立了做人的價值觀、世界觀,這並不是作文形式本身的影響,而是生活態度對做人的影響。所謂我手寫我心,所謂生活即作文,所謂作文如做人,講的都是這個道理。
殺手們做的事情,是為了告訴你,作文就是作文,與生活態度沒有關系。換個說法:作文有作文的寫法,你得聽作文的,而不是作文聽你的。得了,你成了作文的奴隸,那個鮮活的你基本上就被殺死了。
殺人於無形,這是敬業的殺手們追求的境界。有句笑話這樣說: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作文教學的四大殺手,都是有文化的流氓,我們來看看到底可怕不可怕。
一號殺手:模式化
作文模式化,就是給作文建立一個標準式樣。什麼樣的作文題目,就應該寫什麼樣的內容,確定什麼樣的中心思想,按著規定來。殺手自有一套理論:無規矩不成方圓,守規矩的,考試的時候才能拿到作文分。
這位殺手先生其實蠻辛苦,要對各種各樣的作文題目先進行分大類,寫人的,記事的,寫景的,狀物的,等等,將每大類作文的寫法整一個模式出來;然後還要對每大類進行分小類,比如寫人的,老師怎麼寫,母親怎麼寫,同學怎麼寫,等等;再具體到內容上,老師的外貌怎麼寫,舉些什麼例子,歌頌什麼精神,結尾怎麼提升,等等。這樣的模式建立雖然麻煩,但是一旦建立起來了,就一勞永逸了。
這種模式化其實是政治語文的遺風,塑造人物高大全,主題思想政治化,不得越雷池一步,謂之得法。模式化作文的基本內涵,是把活生生的人機械化,作文就是生產皮鞋,按照預設的一道道工序,製造出來整齊劃一的產品,拿到考場上去用就可以,謂之應試。
對於千姿百態的心靈而言,模式化其實是很讓人討厭的,不過殺手的威懾力在於,在孩子不知作文為何物的時候,先威風凜凜地告訴孩子:你的作文這兒寫得不對,那兒寫得不對,重寫!怎麼?害怕了?好,按照模式來吧。
作文有沒有標準式樣呢?
舉個例子,比如《下雨的時候》(此題出自某地方版語文教材四年級單元習作),從題目來講,是很好的。雨的含義非常豐富,可以寫景抒情,可以寫人敘事,可以寫自然天氣,可以寫內心風雨,可以寫快樂,可以寫憂傷,可以寫生活,可以寫童話,誰能給這樣的題目建立一個標準式樣?可惜教材中給了一個很有局限性的提示:「如果小鳥、小魚、小樹、小草、風、雨……都會講話,下雨的時候,他們會說些什麼呢?發揮你的想像,編一個有趣的故事。」這個提示就顯得狹窄,空洞,模式化,把「下雨的時候」暗示成了「雨中的對話」。在作文中,對話其實很難寫,需把握「什麼人說什麼話」,需寫出說話的人的個性來,否則對話就沒有什麼意義。對於小學四年級的孩子而言,這很困難。所以這個提示中的預設,並不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明顯帶著什麼題目應該怎麼去寫的心理,這就是模式化的尷尬。但是這樣的提示自有其道理:如果按照提示寫成「雨中的對話」,這個題目絕對不會寫偏題,對不?不偏題,就可以拿到作文基本分,對不?而且這樣寫,思路上好像還是創新的呢,對不?
作文原本沒有標準式樣,但模式化就這樣硬生生地給一個標准,大家都按這個寫,保險。美其名曰:這樣寫對應試是有用的。
現在發揮一下想像:你就是一名閱卷老師,正在批改某個班的考試作文,題目正是《下雨的時候》,看一篇,小花小草小雨在對話;看兩篇,小花小草小雨在對話;……不是存心要把你逼瘋,在變瘋之前告訴我,你怎樣給這些模式化的作文評分?
所謂對應試有用,不過是自欺欺人。再想一想,只是實施模式化的操作,並不能形成真正的作文能力,如果考試的時候沒有碰上寫過的題目,怎麼辦呢?盡管現在猜考試題有很多牛人,通常還把那種能力混淆為作文教學水平,但肯定會有猜不中的時候,——或許那正是最關鍵的一次考試。
模式化,不過以拿到考試作文那點可憐的基本分為籌碼,如果你想學習真正的作文能力,要努力拿高分,拿滿分,模式化殺手就只能遁入暗處,對你無從下手了。
二號殺手:套路化
套路化是模式化的一個變種,不過長得不像模式化那麼威嚴。如果說模式化好歹還在研究作文寫法的話,那麼套路化就是赤裸裸地高舉功利應試的旗幟了。套路化最商業的策略是:用幾個套路,去寫盡天下作文題,這在應試誘惑上就比模式化更勝一籌。模式化畢竟內容繁雜,內容多了容易把人腦子搞亂掉。到了套路化這里,簡單了:直接針對考試,准備幾篇文章,其秘訣是一個「套」字,主體內容都一樣,就是開頭結尾隨機應變地應一下景,以避偏題之嫌。套路化殺手也自有一套理論,所謂萬變不離其宗,所謂准備充分,戰無不勝。
這位殺手小姐長著一副美麗面容,——通常可以准備一些看上去很美很有理的作文材料,以便勾引那些面對作文就發愁的孩子和家長,一旦上了鉤,再脫掉就不容易了:畢竟這是一條應試作文的捷徑,有時候還真能套上點分數,並且,越是在小時候的考試,成績可能還會越明顯。當然,這在高考中可能不太容易矇混過關,因為高考閱卷相對要嚴一點,閱卷老師也相對要水平高一點,評卷標准也相對要明確一點,閱卷的責任感也相對要強一點,就這樣一點點,大部分套路化的本來面目就被識破了。很多平時考試作文分數不錯的孩子,到高考時往往在作文上栽跟頭,絕大部分是上了套路化的當。可悲的是,即便上了當之後,也並沒有多少人自知,因為在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的漫長道路上,套路化通常借著分數的力量,完全瓦解了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須積蓄的探索精神、思辨能力、感悟水平、人文情懷以及創造的習慣,而讓孩子成為了一個地地道道的應試機器。一部機器,目前來看還聰明不到能夠自知的程度。成為機器的人是可悲的:活著,但沒有自己的思想。
為了完成應試任務,很多老師都能夠將套路化教學運用自如,用心良苦,也是出於無奈。我們的教育,有太多的非教育因素干擾,絕大部分老師沒有條件靜下心來研究教育的事情,也不允許偏離課標、違背教參去進行探索教育,或者說,是貌似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硬杠杠,將一個個鮮活的老師規定成了教學機器,直接導致了教育的失敗。很多高高在上的專家面對這樣的尷尬是很著急的,於是越失敗,就越制定更多的規定,恨不得將老師上課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句話都規定好,教育無法避免地進入惡性循環。在這種惡性循環中求生存的老師們,找到套路來出成績,實在是一件迫不得已的事情了。中國教育,這樣的悲劇很多。
有一些校外教育機構,為了逐利也會這樣做,對孩子的作文發展無疑是雪上加霜。現代中國,校外教育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一支教育力量,但可惜並沒有擔當起重要的角色,反倒成為精明的商人牟利的場所。在社會生活中幸福感越來越虛幻、教育投資越來越成為家庭重要開支的今天,校外教育市場火爆得讓人驚訝。商人們本來就擅長研究消費心理,針對家長急功近利的心態,迅速將套路化作文的媚眾化發展到了極致。其表現的基本方式是:將一篇作文的基本結構和主體內容都給孩子定好,然後讓孩子抄下很多形似美麗的詞彙,貌似優美的句子,看似精彩的片段,誘導孩子直接往結構裡面填,以便迎合家長和老師。短期內的美麗展現,迅速產生了廣告效益,待到眾多家長和老師醒悟過來時,孩子已經形成了對作文的錯誤審美,其中很多人陷入了無法挽救的尷尬與茫然。
套路化殺手出門的時候,基本上是披著技巧的外衣,至於作文最重要的真情實感、生活感悟、思想認識、人文審美,她都會有意無意地迴避和忽略,所以,通常出來的作文效果是:在美麗的作文形式下,內容做作,思想蒼白,邏輯混亂,情感虛假,真我已經死了。這正是殺手們所期盼的。如果你堅持面對真正的自我,常常解剖一下真實的內心,看生活有點自己的觀點,寫作文有點自己的語言,套路化殺手的騙局就很容易被揭穿了。
三號殺手:成人化
成人化這位殺手貌似深刻,實則自以為是,完全不懂得尊重孩子,還非要做出一副十分關心孩子成長的模樣,屬於患了自閉症的臆想式殺手。孩子懵懂無知,以為這是好人,跟在後面要糖果吃,結果不幸遇害。
在小時候,我們的教育多以乖巧懂事為標准,聽大人的話,按照大人講的去做,大人沒講的不要亂做,做了,叫搗亂,添亂。要說這也合情合理,大人畢竟閱歷豐富,判斷有經驗,審美有原則,可以避免孩子走彎路,走錯路。問題出在,有很多時候,大人的話很是莫名其妙,孩子完全聽不懂,如果聽不懂而非要強制聽,還要強制照模子去說,把孩子努力地往鸚鵡方向打造。孩子長著一個大腦,這個大腦註定是用來超越前人的,但變成鸚鵡的大腦,就失去了主動思考的習慣和勇氣,於是越來越倒退,一代不如一代。
成人化通常是從兩個方面下手的。一是主題,二是語言。
主題的成人化,在學生作文中幾乎泛濫成災。孩子的一篇作文,要是不整出點什麼意義來,很難得過關的。什麼叫意義呢?就是成人眼裡那些正確而空洞的道理。正確,是針對成人精神世界裡的普世價值觀而言的,這樣的價值觀支撐著整個道德體系和行為准則。空洞,也要從兩個方面來說,一方面是,這樣的道理在現實世界中大多僅僅屬於精神范疇,很多人卻是說一套,做一套,道理僅僅是用來講的,當然就顯空洞;另一方面,很多這樣的道理放在孩子的生活中來看,顯得遙遠而陌生,雖然在大人的絮絮叨叨中強加進了記憶,或者被要求放進了自己的作文里,但絕大部分孩子事實上無法領會成人世界裡的道理,當然空洞。很多孩子其實是會說道理的,可惜說出來的道理常常被以幼稚可笑或錯誤的理由給否定了,只有寫出大人們能接受的道理,才能做為作文的主題,在小學作文里,這叫中心思想。
比如,孩子寫學校里組織的春遊,如果結論是「這一次玩得真沒有意思,玩了還不如不玩」,那麼肯定會被否定;再寫「這次春遊走太多路了,累死了」,十之八九還要被否定;直到按要求寫出「觀賞了美麗風景,欣賞了大好春光,並因此懂得了一年之計在於春的道理」,怕是才能合格了。不過事實是,幾乎所有的孩子春遊之後,都絕不可能因此懂得「一年之計在於春」的。
這種對思考乃至思想的扼殺,是在堂而皇之地實施強權暴力,在這位殺手面前,孩子稚嫩的思想,幾乎沒有成長的機會。
語言的成人化,一般披著「書面語言」的外衣。比如寫上學,要寫「我邁著矯健的步伐,走在上學的路上」,寫老師說話,要寫「老師用慈祥的目光看著我,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如此之類的話,活生生地將作文語言與孩子的生活語言剝離開來,其直接結果是導致語言的不合情理,不合邏輯。從小培養說空話說大話的習慣,這是成人化在作文教學中的主要目的。
童年寫作文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但是完全沒有童真、童趣、童心的作文,事實上已經偏離了作文的發展方向。真實的思考,真實的聲音,才會有思維上的真實進步。
四號殺手:優美化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優美化通常被欣賞,是因為冒充了文學的名頭,不易被人識出真面目來。事實上文學並沒有顯著的優美特徵,一般說優秀的文學語言,幾乎是依照了形象、生動、准確、傳神、意味深長的標准,優美只是文學語言風格的一種。但因為優秀的文學作品中常有優美之處出現,而這樣的優美通常又是文采斐然的地方,是作者創作過程中的妙筆生花之處,因而常被人欣賞。於是很多人把這個標准拿來衡量小學生作文,自以為高標准,事實上是自我陶醉。
優美化這位溫柔殺手裝作出自文學深閨的模樣,掛在嘴邊的詞彙是「好詞好句」,很多人被這個詞弄糊塗了,心裡想著作文中多些好詞好句總是沒有錯的,稀里糊塗就著了道兒,中了溫柔一刀。由於受了優美化的影響,很多人以為的好詞好句,幾乎與景物描寫等同起來,這屬於中毒症狀已經發作。在優美化殺手的蒙騙下,孩子的作文,特別是小學生作文中,景物描寫的空洞、蒼白、做作已成燎原之勢,假、大、空從思想表達延伸到了具體描寫。可以說,正是四大殺手中優美化這最後一招,將作文徹底變成了扼殺創造的一件血淋淋的凶器,童真、童趣、童心都在所謂的美的語言中失血而死了。
描寫的首要目的是形象,形象的語言,不是空中樓閣的編織,而是生活形象的再現與創造,應該說是作者對生活形象的敏銳捕捉和對文字表現的獨特理解。但優美化強調的卻是辭藻堆砌,只重優美表象,不重文字內涵,用看似很美的形式,來屏蔽關注生活的心靈。
看這么一段出自學生作文的描寫。(此文來自網路,這里僅就作文本身論,探討一下純粹的優美化導致的問題,我對小作者努力作文的態度是很欣賞的,如果小作者看到我這里的文字,希望只從作文本身問題去理解,改正缺點,而不要因此喪失作文的信心啊。)
我們佇立一旁,心潮在美麗中起伏,思想在美麗中陶醉……我曾經領略過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之美,感嘆過黃河「黃沙四夜風聲起,百萬雄獅過大江」之磅礴氣勢,也觀賞過「一鳴驚眾人」的長江,可是此時,我卻被姑婆山瀑布雄渾而又恬靜的個性所震懾,原先那些華麗的感慨頓時被眼前獨得天然的魅力所了……
不單是詩句的胡亂堆砌,讓人哭笑不得,而且其它句子也亂糟糟詞不達意。本是孩子的玩樂,並且後一段的開頭一句是「我們早已激動不已了,頑皮地在小石階上蹦來蹦去……」那麼這里怎麼可能有「佇立」之意啊?思想是睿智的,可是思想陶醉是什麼意思啊?雄渾和恬靜搭配在一起合適嗎?華麗的感慨從何而來?想過「所了」的含義是什麼嗎?
這只是其中一段。從全文看,也是空話多多,病句連篇,慘不忍睹。無法想像一篇作文怎麼可以寫出這么多病句來,即便記記流水賬,也不會出現這樣觸目驚心的結果啊。
這種可怕的現象,大多是遭遇了優美化殺手的結果,單純的孩子,尚無識別能力,被傷害了卻未自知。但這是孩子的錯嗎?不是。看看我們身邊,有多少大人正在強制孩子背誦好詞好句用到作文中去;有多少老師正在用美麗的波浪線劃出作文中那些抄襲來的所謂好詞好句,鼓勵孩子繼續抄下去;有多少專業從事作文教學的人,將所謂優美的描寫抄在黑板上,誘導孩子直接往現成的作文框架中填。藉助功利心理,優美化殺手已經惡魔附體,扮演了孩子面對作文時那些依賴的、信任的、尊重的施教者角色,孩子們逃得掉嗎?
以優美的名義,侮辱美麗的文字,戕害純真的心靈,我們的作文教育到底怎麼了?作文不過是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一下自己眼裡的世界,抒發一下自己的心情,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推理一下自己的思想,這並不復雜的事情,為什麼要這么莫名其妙地折騰呢?
作文教學的四大殺手,雖然面目各異,但它們的僱主無非功利。為什麼它們可以在中國語文教育中大行其道?為什麼一代一代學子的母語文化修養越來越讓人傷感?為什麼穿上古服誦讀經典會成為時尚?為什麼現代人在紛繁復雜的法律、法規、規定、制度制約之下,道德建設的事情還要試圖返祖?因為我們沒有學會教育最核心的兩個字:尊重。關於教育的尊重,我另文專述。如果孩子的教育,只是掠奪功利的一條途徑;如果學習的課堂,只是製作廣告廣拉生源的實驗基地;如果童年的天空,只飄盪著獎牌和名校錄取通知單,那麼,對於作文,這樣一個原本可以培養語言、思想、人文、審美、思辨等做人基本素質的美麗項目,最終被四大殺手玩弄於股掌之間,實在不是一個意外。放眼教育,其實何止是作文一項陷入此等慘境。
有殺手橫行的世界,是一個恐怖主義主宰的世界,不論流氓如何用文化來粉飾,都改變不了流氓的本性。但是,內心渴望和平、正義、安寧生活的人們,永遠不會停止對真相的探求和揭露。我一直執拗地相信,只要有愛,就有奇跡,作文教育沒有理由不美麗。
㈢ 怎樣快速提高語文成績
一,首先要知道語文學習需要積累,沒有積累就沒有語文水平的提高,厚積而薄發就是這個道理。分成以下幾大塊:
1,重點字詞,易錯字詞積累。2,名言警句、優美片段、古詩詞積累。3,名人故事、啟發心靈的益智故事積累。4,閱讀知識點和解題方法積累。5,平時看書讀報時所產生的思想火花積累。6,病句修改積累。7,文言實詞積累。8,平時對大自然、社會、人生的感悟積累。9,名著閱讀積累。
我的這種做法,符合溫故知新的道理,可以防止小猴掰玉米的結果發生,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習效率。
二,如何識記字詞。
字詞是語文學習的基礎,怎樣才能更好的識記字詞呢?大家不妨按以下程序進行:
1,識記詞的注音、字形、意義及生成義。
舉個例子,「莽」字,注音是莽(mǎng), 本意是一隻犬鑽到了草中間,上面是草,下面也是草,形容草木茂盛。後來,生成廣大,遼闊之意。還有粗魯,冒失之意如:~漢。
2,再看它在文中是如何運用的。
3,用字詞造句。
一定要在了解了詞的本義和引申義之後,進行造句,恰當的把這個字詞用上。
4,聯詞成篇。
一課的詞學完了,或一單元的詞學完了,把它們統統用一篇文章聯結起來,而且要想像合理,語句通順。
如果按這個程序走一遍,通過感受、領悟、積累和運用,這個字詞,你一定能夠掌握住。但別忘了及時復習。
三,要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
語文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閱讀能力的提高,那麼怎樣的閱讀才是有效的閱讀呢?閱讀是不是有規律可循呢?我認為閱讀是有規律可循的,下面就業結合我的實際教學經驗談一下。
一,拿到一篇文章,首先要學會科學的思考。
拿到一篇文章,首先要認真的讀一遍,按順序思考以下幾問題:
1,文章寫了什麼?2,怎樣去寫的?3,作者為什麼這樣寫?4,如何理解「為什麼這樣寫」?經過這四個程序足可以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理解文章。
二,要養成讀書批註的好習慣。
無論讀課內的還是課外的文章,都要學會批註,養成讀書就批註的好習慣。什麼是批註呢?舉幾個例子:1,當我們讀書遇到好的句子了,我們不妨把它圈住,寫出自己圈出它的理由。2,讀書時,如果你有不同於作者觀點的地方,不妨也圈住,寫出你的觀點,並寫明理由,為什麼和作者的觀點不相同。3,還有你讀了一篇好的文章後,一定有許多觸動你心弦的地方,許多感悟,這時你會有不吐而不快的感覺,那麼就及時的把它記下來。這些都是讀書批註。大家知道嗎,毛主席如何成為一代領袖和文豪,就是主席讀書的時候一定做批註,《二十四史》,毛主席,每一頁都批的密密麻麻,這樣知識才是自己的。
三,讀書時,大家還要做到,心中有編者,心中有作者。
大家讀文章的時候,一定要考慮,編者為什麼要把這篇文章編入課本,目的是什麼,想讓我們掌握什麼知識點,培養我們什麼精神,這就是心中有編者。在我們讀書的時候還要考慮作者,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是記敘文,要看作者想要懷念什麼,贊美什麼,批評什麼,表達什麼,諷刺什麼。如是議論文,看作者的觀點是什麼,想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如果是說明文,作者想要說明的被說明對象的特徵是什麼,事理是什麼。這樣以來,只少說,我們做題的時候,大方向我們把握住了,答題時我們就不會跑題。這就是心中有作者。
四,大家讀書的時候一定要進入情境。
我們讀到的文章,大多都是極具真情實感的。都是作者發自心靈的呼喚,都是作者真情實感的流露,所以我們讀書的時候都進入作者的內心,和作者進行心與心的交流與溝通。這樣才能和作者產生心靈的共鳴。我們要用心去讀文章,進入作者的內心,進入作者創設的情境,心隨文而喜而悲,以作者之心去體驗。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的理解文章。比如,我們學習美國作家海倫凱勒的《重塑生命》這一課時,大家不妨蒙上自己的眼睛,去體驗一下盲人的痛苦,這樣我們才了解小海倫對光明幸福生活的渴望和她為什麼會對培養她的莎莉文老師如此的感激和懷念。
五,學習語文要善於聯想,總結。
學習語文要做到「八方聯系,魚翔潛底」,舉一個例子,當我們學習《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這一首詩的最後結尾一句:「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時,我們就要想起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的最後一句: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兩句話有異曲同工之效。另外我們還要善於總結做題規律。
六,掌握一些語文術語和積累一些做題方法。
如表達方式包括:記敘,議論,抒情,描寫,說明。修辭方法包括:比喻,誇張,擬人,排比等,說明方法包括:舉例子,分類別,列數字,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等。論證方法包括: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等。雖然有些本質是相同的,但術語的說法不同。舉個例子:比喻在修辭方法里叫比喻,在說明方法里叫打比方,在說明方法里叫比喻論證。千萬不能混淆。
㈣ 怎麼准備小學語文教師面試(上課)
小學語文教師面試試講的時間很短暫,正常的一節課肯定是需要准備很多內容的。試講時只針對課文前幾段自己把握時間,至於讀不讀課文,就不需要了。講解的重點是如何根據自己的理解對每一段落提出問題,讓學生來自己閱讀課文回答。試講時如果沒有學生的話,就假裝學生們已經閱讀過5分鍾了,實際就是停頓了一下下。試講面試時還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自己備課時又要多手准備,保證試講的完整性和專業性。准備面試試講前,以下方面需要注意:
一、態度謙虛
招聘教師考試的試講環節必不可少,試講者應該保持什麼樣的態度很重要。面試考官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師,試講者一旦表現出傲慢或是對面試考官輕視的態度,這類應聘者多半會被淘汰。無論學歷有多高、經驗有多豐富,沒有一個講課者可以達到完美無缺的境界。要想讓面試人員找不出毛病是絕對不可能的,專家建議應聘者在面試過程中保持一種謙虛的態度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重點突出
講課內容要有重點,這是基本要求。應聘人員切不可在試講的時候出現面面俱到的問題,不肯捨得一些不能突出試講者能力的問題只會影響面試成績。應聘人員如果講課文時方方面面都提到,結果只能是蜻蜓點水。面試試講是有嚴格時間限制的,最少有15分鍾,最多也很少超過30分鍾,那麼試講者如何在短時間里發揮出最佳水平,突出自己的能力,在眾多應聘者中脫穎而出,取得面試高分,最為重要的一點是,應聘者在試講過程中盡量做到突出課文重點,達到新課標的要求。
三、內容務實
試講者在突出課文重點的同時需注意深入理解課文,講課內容既要有深度,又要切合學生的實際需要。深挖重點,然後再點一下文章其它部分,勾出文章整體思路,給人以整體感。發揮不宜太多,太多了也會沖淡主題。或者更直接地說,講課像寫文章一樣,圍繞中心(重點)行文,廢話盡量少講或不講。深挖課文的同時,最好對課文的思想內容有獨到的見解,這是最難,最重要,也是最能體現試講者水平的地方。
四、師生互動
試講時如有學生,那麼與學生互動的環節是不可少了,教師在課堂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是衡量教師的一個標准。試講者在互動環節要注意角色的把握,試講者主要是發揮啟發、引導學生的作用,而互動環節要以學生為主體,通過互動最終使學生達到充分理解課文重點內容和新課標要求的目的。
五、重視儀表
應聘者在面試過程中,對儀表的測定並沒有專門的規定,而是由考官在整個面試過程中通過觀察給應聘者的評定,所以應聘者在整個面試過程中都要始終如一地保持良好的儀態風度。當應聘者進入考場後,考官首先看到的是考生的儀表儀態,考官對應聘者的最初印象或多或少地會影響考官對考生的評價,所以應聘者在儀表儀態方面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㈤ 小學語文怎麼學好有什麼方法呢
不少學生小學時期語文成績就不好,提到語文就犯難,之前我女兒也是這種情況,不論我怎麼引導她,她的語文成就是沒有辦法提高,不過好在之後讓她去了卓越教育學習,語文成績才提高了些,我也特意和卓越教育的老師交談過,總結了他們教學上的一些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其實一個好的語文學習氛圍,是能夠牽動孩子學習語文的心的,一方面能讓孩子耳濡目染,提高孩子對語文教學的參與度,另一方面,也能通過互動、溝通等等,牽動孩子對於語文的興趣。他們老師在教學的時候,還會運用一些圖像、聲音、動畫等形式輔助教學,提高語文的趣味性,營造一個比較輕松的語文學習氛圍。
很多人覺得語文是一個難以摸到頭緒的學科,其實不是的,語文也有「套路」可言。就拿閱讀來說,不少閱讀都有總結概括全文這類題目,那麼我們平時在教孩子閱讀的時候,可以從引導他們找文章的五要素開始:時間、地點、人物、經過、結果,這樣基本就能了解全文的內容了,再進行簡單的概括復述,就能夠對全文進行歸納總結了。
語文可不單單考驗課本的內容,考驗的更是腹中的墨水,所以想要提高語文成績的話,平時也要注重積累,比如說,可以把平時看到的好詞好句記在本子上,運用碎片化的時間加深印象,這樣在寫作的時候便能運用了。
語文是一門對孩子影響深遠的課程,它影響著孩子今後的表達能力、文學素養等等,所以我們也有必要讓孩子從小重視,打好優質的語文學習基礎。
㈥ 小學語文教師面試,教案有沒有什麼套路
教案的形式不拘一樣,內容詳略也不一,有經驗的教師可以寫簡案,新教師要寫詳案.一般專說來,教案包括以屬下幾個方面:
(1)教學課題(2)教學目的(3)課時分配(4)授課類型(5)教學重點、難點及教學關鍵(6)教學手段、教具(7)教學主要方法(8)教學過程(9)板書和板畫的設計(10)課後分析及教學參考資料.
㈦ 教師資格證面試是什麼形式
考生按時到達測試地點,進入候考室候考。從題庫中抽取試題,考生任選一道試題,系統內列印試題。考生進入備容課室,撰寫教案。考官抽取2個問題,考生回答。考生按照準備的教案進行試講。考官圍繞考生試講或演示的內容和測試項目進行提問,考生答辯。(面試流程詳情如下)
教師資格證面試流程
1.候考
考生持面試准考證、身份證、按時到達測試地點,進入候考室候考。
2.抽題
按考點安排,登錄「面試測評軟體系統」,計算機從題庫中抽取一組試題,考生任選一道試題,系統列印備課紙及試題清單。
3.備課
考生持備課紙、試題清單進入備課室,撰寫教案(或演示活動方案),時間20分鍾。
4.回答問題
考官從題庫中隨機抽取2個規定問題,考生回答,時間5分鍾。
5.試講演示
考生按照準備的教案(或活動方案)進行試講(或演示),時間10分鍾。
6.答辯
考官圍繞考生試講或演示的內容和測試項目進行提問,考生答辯,時間5分鍾。
以上內容僅供大家參考,具體以官方發布內容為准!
㈧ 搞笑故事大全
排隊
有段時間,我特別討厭排隊,覺得時間被浪費,很不爽。 但後來想想,主要是我的問題:總的來說,一個人越窮,他一生中花在排隊上的時間就越多。
相親
和同事安排的一個妹子相親,菜還沒上她突然起身:「我覺得無聊了,就先走了哦好嗎?」然後就走了。
我只好忍著淚把兩人份的菜都吃完,因為吃太多後來還吐了。
錯誤
你的狗並不知道你會出錯。當你晚上起夜被它絆倒在黑夜中,它只會覺得你起床是為了踢它的頭。
吵架
逛街的時候,看到兩個人吵架,越吵越凶。
我估計他們會打起來,碰巧口袋裡有瓜子,就邊嗑邊看。
然後他們一起把我揍了。
選擇
A是女神顏值,無論氣質身材都算得上百里挑一,只是有點高冷寡言,常常一個人不知在想些什麼。B是長相還不錯的可愛女生,性格開朗,喜歡秒回消息,並總能找到話題。和她相處會感覺很放鬆。那麼請問:她們倆和你有啥關系呢?你還在這看半天。
思考
從前我總認為是沉迷網路影響了我的努力上進,在斷網卸游戲戒微 博的深淵中痛苦掙扎屢戰屢敗。
現在我重新思考了人生,明明是世俗眼中俗不可耐的虛假努力影響了我上網的心情!
糾正想法後豁然開朗,刷微 博認知世界,玩游戲鍛煉腦力,看視頻陶冶身心,我的人生一片大好前程!
社會
上大學的表妹跟我說她最受不了小白兔一樣的男生了,覺得所有人都是好人,單純的像個白痴。每次看到這樣的男生,她就想睡了他,讓他體會到社會險惡,人心難測。
套路
接女兒放學回家的路上,她突然說:「媽媽,我今天想吃三個雪糕!」
我:「小孩子不能吃那麼多,只能吃一個!」
她:「好!」
看著女兒開心地吃著雪糕,我陷入了沉思。
暗戀
高中喜歡過一個籃球隊的男孩。有一次他打完籃球,我給他遞水,比我高20厘米吧,抬頭看到他汗流浹背大喘氣鼻孔放大的樣子,那一刻我覺得他像一隻猩猩,然後這段暗戀就戛然而止了。
喜歡
包括我在內,中學時班上有十三個女生,班裡一個特花心的男生把十二個女生都喜歡了個遍,眼看就要輪到喜歡我了,他轉學了。
買鹽
家裡沒鹽了,給兒子五塊錢,說:「去樓下新開的小商店看看有沒有鹽。」
然後他樂滋滋的拿著錢去了,過了會兒回來,手裡拿著幾包辣條,邊吃邊說:「爸,店裡有鹽。」
人生
人生如戲,你是自己的導演。
當然,你老闆是製片,你爸媽是編劇,你對象是大牌,誰都能指揮你。
㈨ 開個乾洗店要多少錢 開一個乾洗店需要多少錢
開乾洗店要多少錢已經成為不少投資者所關心的一個話題。我們都知道開家乾洗店利潤十分豐厚,並且風險小。那麼,開個乾洗店要多少錢呢?今天UCC國際洗衣為大家分析一下開乾洗店的成本問題。
一、自主開店
很多人認為加盟的成本要比自主開店高,那麼,事實是這樣嗎?其實不然,實際上自主開店花的錢更多。此外在市場上購買的乾洗設備相對會更貴,並且沒有品牌的保障,沒有完備的售後維修服務。所以說,自主開店雖然表面開起來省錢,其實並不如此。
二、加盟開店
如今市場上比較流行的一種創業模式就是加盟連鎖,為什麼會有這么多人選擇乾洗店加盟連鎖呢?首先,如今的乾洗市場魚龍混雜,而人們對於品牌的依賴性也是比較強的,所以說,加盟品牌首先得到的好處就是可以獲取更多的客源。其次,乾洗投資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就是乾洗設備價格,選擇品牌加盟在設備上投資者可以省去不少的開支。此外,投資者在經營上可以獲取加盟總部的指導,在乾洗技術上也會可以獲取更多的知識。
開個乾洗店要多少錢?開乾洗店其實不需要多少成本,最低3-5萬元左右我們就可以開家小型的乾洗店了。選擇品牌加盟,投資者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利益。所以說,開乾洗店首選品牌加盟,UCC國際洗衣帶投資者更快地步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