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期待的語文課
我是一個學生哦
首先老師進門,不要板著臉,要笑,甜甜的
其次,不要版立即講課,要先權開開玩笑!!!
講課時,不要太嚴肅,不要對學生大喊大叫
語文課要氣氛活躍,不能死板,多開玩笑
還有,不要動不動就打罵學生,考試
不要給他們太多心理壓力
多講講古代文學 故事
比如名著里的故事也講講
② 一堂好語文課的標準是什麼
具體的說,一堂好課應具備以下幾個要素:
1、課時目標要明確:(這並不是說必須採用目標教學法)課時目標的制定要在明確課時指導思想、吃透本節課在單元中的作用以及本單元在教材體系中的地位、分析學情的基礎上去確定重點、難點或關鍵;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 培養跨文化交際的意識、世界意識、環保意識和人與自然和諧共存意識(德育教育)。
2、教學方法靈活適當、教學策略適時有效:教法在此不多說。教學策略包含認知策略、調控策略、交際策略和資源策略。認知策略是指完成教學任務而採取的步驟和方法;調控策略是指對教學進行計劃、實施、反思、評價和調整的策略;交際策略是指為了讓學生有更多的交際機會、提高交際效果而採取的各種策略;資源策略是指有效利用多種媒體進行教學的策略。
3、學法指導要重視,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4、教材理解深且處理靈活,教學設計科學,教學過程優化:優秀的教師都能針對學情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當材料,拿來為我所用,作教材的主人,而不是教材的奴隸;優秀的教師總是能突破教材的束縛,兼顧不同的教材和課外讀物。教學設計要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遵循語言學習的規律,正確處理輸入、吸收、技能與轉化(輸出)的關系,力求滿足不同類型、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使每個學生的智能和身心都得到發展。教學過程倡導任務型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來完成教學任務,感受成功的樂趣,從而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而不是沒有過程、沒有輸入、吸收、技能就表演成功(成功輸出)的假教學。
5、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評價主體(學生)的多元化、評價方法的多樣化:1)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來自教師、同伴、家長、社會和自身感受(自評)。2)評價方法的多樣化: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學習檔案、問卷調查、訪談等。
6、師生角色正確: 1)教師角色:組織者(導演、指導者)、管理者、材料收集者、溝通者、評價者、心理醫生、參與者(合作者)等。 2)學生角色:參與學習的主體、評價者和被評價者。
③ 一次難忘的語文課
星期三下午的語文課,同學們都認為又將是一堂枯燥乏味的語文課,但是情況卻出乎我們的意料,發生了一件讓我難忘的事情。
「叮鈴鈴……」伴著上課的鈴聲,語文老師走上講台,她笑著對大家說:「今天我們學習《詹天佑》這一課的第三、四部分:開鑿隧道和設計「人」字形路線。開始講解前請同學們當一回工程師,按文中的描述把詹天佑設計的鐵路畫下來。」同學們一聽,興致來了,紛紛取出圖畫簿,一邊認真閱讀,一邊若有所思的畫了起來。
接著,老師又要求3位同學到黑板上去畫圖,看哪位同學畫得最好。聽到老師點了我的名後,我的心裡就開始樂起來了。這還能難得了我嗎?我媽是學設計的,多少會遺傳一點給我,我的美術也不錯呀,簡直是小菜一碟!於是,我胸有成竹似的在黑板上畫了起來。
一功會兒夫,我就畫完了。我們畫的是八達嶺和居庸關隧道開鑿的設計圖。畫完後我挺滿意地看著自己的「傑作」,又望瞭望其它同學的作品。他們有的東倒西歪,很不工整;有的忽大忽小,比例失調;有的沒有章法,混亂不清;我瞧在眼裡美在心裡,看來這第一都非我莫屬!我不禁露出了得意的神色。
老師開始評評了,我屏著呼吸,側著耳朵,認真地聽老師講的每一句話。當我聽完老師點評我的作品後,我不禁慚愧地低下了自己驕傲的頭顱。是的,我的作品工整,畫得也不錯,開鑿方法的文字說明清楚,可是我卻把居庸關和八達嶺的位置弄錯了。期望中的表揚沒有了。老師還笑著說,如果我就是一名工程師,火車一定會出軌。我羞得真想找個地洞鑽進去,臉上火辣辣,頭也不敢抬起來。
這一堂別開生面的語文課將永遠刻在我記憶的深處,時刻警醒我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做一個像詹天佑那樣為國爭光的人。
④ 什麼樣的語文課才是一堂好課
語文課一般都是很枯燥無趣的,你能帶動學生的情趣,積極的回應你所講的內容,甚至讓人流連忘返,不想下課的,那你這節課肯定就很成功了。
⑤ 你理想中的語文課是什麼樣子的
理想復中的語文課
語文課制,這個名字聽起來並不陌生。但是,它卻帶給我們許多的感受。
我理想中的語文課是什麼樣的呢?噢,是輕松的、是無憂無慮的。誰不喜歡活潑的課堂?我希望語文課能多一些小組上台展示,並採取多種手段學習課文,幫助大家領略要點。比如說演小品,讀課文,分享感受這樣的。記得有一次上課,老師舉行了這種活動——挑戰反攻學課文。這種方式既可以考察我們的預習情況,又可以查漏補缺,懂得更多的知識。
其實,我覺得以往的語文課不夠生動,所以造成了很多同學沒有興趣去學習,都認為課堂過於死板,也導致同學們不願舉手形成了冰涼的氣氛。所以我提議:老師可以把多一些的時間交給我們,不用太擔心我們會偏離主題地展示。課堂是屬於同學們的,老師是一盞指路燈。學習知識也應讓我們自主學習,不能總讓老師操縱。
自由式、開放式的課堂也許更能博得大家的積極性,能讓平是沉默寡言的同學一鳴驚人,就達到了老師們的預期效果。
希望老師能把有些枯燥無味的課堂用調味劑調成生動有趣的樂園!
⑥ 《有趣的語文課》
「鈴鈴鈴,鈴鈴鈴……」上課了。這一節是語文課,高老師准備在教室里舉行一次推銷會,鍛煉我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所以我們個個都十分興奮,等待著老師來上課。
終於,高老師來了。她宣布此次推銷大會現在開始,全班立刻沸騰起來。張明頔打頭炮先上,他為我們介紹的是一個自動發電式音樂陀螺。首先他介紹了音樂陀螺的外觀和顏色,大家都聽得津津有味,接下來他又教我們玩法,只見他左手拿著陀螺,右手拿著一條拉繩,將拉繩插入陀螺上方的一個小孔里使勁往外一拉,陀螺便飛快地旋轉起來,還響起了悅耳的聲音,這時陀螺周圍也發出了五顏六色的燈光,十分漂亮。頓時,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第二個場上是葛旨暄。她介紹了一款神奇的牙刷,只見她手拿文稿不慌不忙地推薦自己的牙刷。那牙刷看上去與我們平時用的牙刷沒什麼兩樣,十分小巧,十幾厘米長,那潔白的塑料把上鑲著幾塊碧綠的橡膠塊,晶瑩透亮,真是惹人喜愛。她向我們介紹了牙刷的功能:這款牙刷內部裝有一個集成晶元,會模仿人說話。只要你刷牙時不專心或是刷牙姿勢不對,這個神奇的小牙刷就會提醒你,幫你矯正刷牙中的不良習慣。聽著她的介紹,我都有種躍躍欲試的感覺,真想親自試試這個小牙刷的神奇功能。我們都喜愛這款牙刷,給她打了最高分,葛旨暄也高興地走下了講台。
接下來上場的是易凌楷,他推銷的是一套拼裝版的電子玩具。他一邊介紹一邊熟練地拼裝著,很快他就拼裝完成了。我們的目光一齊轉向了拼好的飛鏢,只見他用手按住開關,飛鏢便飛快地旋轉起來,他又猛得鬆手,飛鏢飛向空中又徐徐地降落在講台上,我們立即拍手叫好。易凌楷也滿意地走下台……
時間不等人,我們的推銷會也在快樂而又緊張中進入高潮時,鈴聲又響了。下課了,我們還沉浸在那歡樂的氣氛中沒有醒來。這可真是一節生動有趣的語文課。我可真希望以後再舉行這樣的活動啊!
⑦ 什麼是真正的語文課
大家使用頻率最高的是「這才是真正的語文課」。為什麼會用這樣的評語?不是語文課又是什麼課?這些年來我們的語文課堂在做什麼?這不能不引起我的深思。
我發現,被人們認為不大像語文課的,往往或者就課文講課文,深挖其中的人文內涵,上的有些像思想教化課;或者深入解析文中的一些科學道理、探索與課文有關的一些自然奧秘、動手做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實驗,等等,上的好像是科學課、生物課、物理課;或者就課文中的某一點無限擴展,完全不顧課文本身,甚至無限度地使用音、像等五花八門的課件,那就不知道該叫它什麼課;還有的將合作、探究這種新觀念表象化,一味地讓學生討論發言而不給予歸納,不提示其中的語言問題,不點撥語文學習的方法與過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那麼,什麼是「真正的語文課」?被大多數人認為「真正的語文課」究竟是什麼樣的課?我們稍微注意一下就不難發現,這樣的課一般都是在教學過程中貫穿著對字詞句的理解和掌握,滲透著語文能力的培養和訓練,交織著語文方法的把握和學習。
於是,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說,那些不大像語文課的,實際上是對課程改革的一些理念還沒有真正地理解和把握,還只是停留在表層的認識上。如課程標准強調語文的人文性,那就是不要進行知識的教學,能力的培養;如強調自主、合作、探究,那就是不要老師的講解,完全由學生自己去完成,而且課課如此,從無變化,等等。而那些「真正的語文課」,則較好地把握了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充分重視了語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重視了語文素養語文能力的有機融合。這就涉及到了人們不同的思維模式。
人類普遍存在著一種極端的思維模式――兩極對立的思維模式,非此即彼,非對即錯,非好即壞。人們常說,任何一次改革都可能會矯枉過正,因為不這樣就不太容易達到改革的目標。其實,我覺得這是一種誤解,從某種程度上說,不是改革思路本身強調過分,矯枉過正,而是我們普遍的兩極對立的思維模式限制了人們對改革思想的正確認識。由此再轉到我們的語文課程標准。
語文課標提倡全面提高語文素養、重視感悟,不是否認各種必要的語文知識;強調學生自身的體驗和情感,不是徹底摒除能力訓練;主張以學生為主體,也不是說教師可有可無;強調自主、合作、探究,也不是說完全可以不要接受性學習。非此即彼的二元邏輯,兩極對立的思維模式,「矯枉必須過正」的思想觀念,在語文教育的嚴肅性面前都應堅決摒棄。
那麼,什麼樣的課堂教學是我們需要的,是符合課標精神的課堂教學?很多老師會說:你給我拿出一個標准來,有了標准我就可以模仿了。巢宗祺先生在一次講話中曾經提出語文教學基本模式與個性化設計的統一。我自己理解,所謂基本模式是盡可能體現新課標中的新的理念,體現語文教學的基本思想,但是這些體現,不是大家千篇一律地套用某一種固定的格式,而要從課文本身、從老師所長、從學生已有的語文實際出發,設計出富有獨特個性的教學方案。歷史以來,我們有一個不好的傳統,就是一旦出現一種新的好的模式很快就會將它固定化、程式化,這樣的教訓是深刻的。張志公先生多次疾呼反對這種做法,而這也是我們在研究語文教學法、語文教學實踐乃至多方面的語文教育研究中應該竭力避免的。
⑧ 我心目中的語文課/周記
上了初中以後,學了這么多門功課,學來學去,還是喜歡上語文課。
初中的語文,我覺得要比小學的難懂,不過學著特別有意思,因為有老師的獨特教學方法和她的幽默,同時,我也喜歡她的這種方法。
老師上課時,總是面帶笑容地走進教室這就可以給我們的精神提高;講課時總是把自己置身於課文中,同時也帶著我們一起走到課文中去,這能使我們更好得體會文章的思想和所要表達的內在的東西。上課老師提問題,她都不是挑人起來回答,而是讓同學們自己把手舉起來,她才挑,這正是她獨特教學方法中的一個絕妙之處,她這是在鍛煉我們的勇氣,希望我們在學習中各個都是勇敢者。在講課文時,老師還會讓我們來個朗讀比賽,或是講故事什麼的,這也是她的教學法寶,她想使我們富有豐富的想像力。每當上語文課老師正講的高潮時,如果下課了,同學們就會很失望,因為,同學們渴望老師能夠繼續講。
如果說書上一篇篇短小精美的課文是美麗的花苞,那麼老師的教導就是養料,養料使花苞漸漸開放,等到花真的全開好時,也就開在了我們的心裡。那花好美好美,只能用心去感覺。
現在的語文,知識很廣泛,與其他的科目也有一些間接的聯系。所以,我要把所有的功課都學好才行!我把學語文當作是一次旅途,而老師則是這次旅行的導游,她帶領我們走進一片神奇的天地,我們在那裡自由的嬉戲、玩耍。我喜歡語文老師,也喜歡她講課的風趣,更喜歡上這樣的語文課!
我心中的語文課
我心目中的語文課堂是從我作為教師的角度出發構想的.她包涵我許多感性的設想,而少理性的架構.
我心目中的語文課堂是屬於我和學生的獨立而美好的世界.我的語文課堂拒絕世俗的侵淫,校長要進入我們的世界必須先說「請」(他可以耍威風,但我們當他是南瓜).我的語文課堂拒絕權威的指摘,它要進入我們的世界必先令我們欣賞(它可以吆喝,但我們先看貨後買帳).我的語文課堂拒絕考試的壓榨,它要進入,我們會說「對不起,請明天來應考教室」(它是很兇但弱智,我們足夠應付).我的語文課堂歡迎春的眷顧,她的到來,我們恬靜如雨.我的語文課堂歡迎夏的漫遊,她的到來,我們熱情似火.我的語文課堂歡迎秋的駕臨,她的到來,我們惆悵似風.我的語文課堂歡迎冬的駐足,她的到來,我們凝固如冰.我們一起閱讀,召喚各種人物與我們歡聚.我們一起想像,構畫一個世界任我們馳騁.我們一起創作,捕捉靈感回應心的呼喚.
我心目中的語文課堂,學生能夠獨立思考,堅持原則,敢於表達自己的思想;懂得知為美信為高人之所以為人.我的語文課堂學生與老師平等,不在乎地位的差別只關注人與人的交流(不與學生稱兄道弟但與學生知心相交).我的語文課堂學生是主角,教師是導演教師是群眾演員,教師為學生的聰明才智鼓掌,教師為學生的個性張揚喝彩,教師為學生的多愁善感所動(教師處變不驚,教師不會讓學生過度發揮而抓狂;教師善於引導,教師不會因學生冥頑不靈而束手無策).我的語文課堂,學生樂於與我對話,其中不乏真情的流露、心靈的震撼,就像大民說不清道不明也要流淚向我表明他的感動.我的語文課堂,學生善於表達,其中不乏智慧的火花、人性的閃光,就像大李告訴我亞馬遜河的一隻斑眼蝴蝶振動一下翅膀就引起了印度洋海嘯.我的語文課堂,學生敢於向我發難,其中不乏靈感的突現、情感的沖動,就像小菜提醒老蔡《荷塘月色》表明朱自清與妻子的關系似乎不洽,決不是表現作家對大革命失敗的苦悶.我的語文課堂,學生終於推翻我的「統治」卻依然把我當成他們的領袖.
我心目中的語文課堂,有郭初陽語文課堂的獨特視角,韓軍語文課堂的潤物無聲,翟小寧語文課堂的自由靈動(夢想可以吧).我的語文課堂,不用多少媒介,只用一支筆舞開一朵花,只用一張嘴說動一顆心,讓學生感受讓學生體悟.我的語文課堂,不該強拉硬賣,而應自如引導,讓學生參與讓學生發揮.我的語文課堂,不面面俱到,只開一扇窗連接一片天,只開一扇門溝通一世界,讓學生思考讓學生總結.我的語文課堂,不是產品製造,而是因材施教,讓學生愉悅讓學生發展.我的語文課堂,我只是火種,引燃一片「春暖花開」.(我的語文課堂還要開辟第二戰場,對付考試、對付校長、對付權威.)
我心目中的語文課堂還只存在於我的腦海里,她是我的追求,她是我的女神.
時間稍逝,雖未有物是人非之變,然真剝盡誇飾.人間還是這樣的人間.夢可真得少做些了……
⑨ 難忘的語文課開頭和結尾
範文:
今天下午最後一堂課,上的是語文課,全班同學都認為又是讀那些枯燥有乏味的課文,但是卻出乎我們的意料,發生了這樣的一件事。
老師走進教室的時候,沒帶任何教學資料,甚至連語文課本也沒帶,全班同學都感到很奇怪,人人都在議論紛紛,當領讀員上到講台領讀的時候,老師突然叫領讀員下來了,我心想:會不會要和我們說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或者的罵我們呢?「今天這節課,我不上語文課了,也不是因為出什麼事不上的,是因為我已經很久沒有跟你們上過活動課,今天這節課,我算是將功贖罪了,所有今天我們來玩游戲,好不好?」老師面帶微笑地說。同學們異口同聲的回答:「好!」「那玩什麼好呢?」這倒是個問題,該玩什麼游戲呢?沉默2分鍾後,有同學發言,「老鷹抓小雞!」「猜字謎。」「講笑話。」......「不行不行,老鷹抓小雞?太危險了;猜字謎?太麻煩;講笑話?今天好不容易能上一節活動課,怎麼就能這樣白白浪費時間呢?」我突然想到了一個。「讓同學們排成一個長長的隊伍,老師寫紙條給地一個同學看,然後讓第一個同學傳給第二個同學,以此推理,傳到最後一個同學的耳朵里後,要公布答案,看看是否正確,正確的話就重新來過;如果錯了,就罰他(她)上講台展示他(她)的才藝表演,這個辦法怎麼樣?」「可以,現在可以開始了。」老師寫了一張紙條給一個同學看,第一個同學開始傳遞信息了......到我了,哦,原來是「辣椒」啊,我傳了下去,等到最後一個同學,他說:「拉焦。」全班同學都被他弄笑了,最後,他還是得上講台表演才藝。
一堂課就這樣過去了,令人記憶猶新,想起來還會令人發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