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八年級上冊語文新聞

八年級上冊語文新聞

發布時間:2020-12-22 19:43:07

㈠ 八年級語文上新聞作文600字

弘揚美德 共創和諧——某某小學開展創建和諧校園活動為推動教育系統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為學生創造一個平安、健康、文明、和諧的學習環境,保證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日前,教育部決定在全國中小學開展創建和諧校園活動。某某小學積極響應教育部號召,充分調動廣大學校師生、家長和社區的積極性,共同推進和諧校園創建活動的開展。和諧校園創建活動的目標和任務是:做到師生和校園安全、健康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機構基本完善,校園安全衛生設施達到國家規定要求,師生的法制觀念、安全防範和衛生保健意識進一步增強;校園刑事治安案件和安全衛生事故的發生次數顯著下降,重大刑事治安案件、重大安全事故、重大食物中毒和傳染病流行得到杜絕;校園秩序井然、環境優美,以育人為本的校園文化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校園文明程度明顯提高;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師生良好的道德風尚、和諧的人際關系基本形成。努力使學校成為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一代新人、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創建學生喜歡、家長放心、社會滿意的平安、健康、文明的和諧校園。創建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五個方面:一是注重校園文化建設,提高校園文明水平。積極加強校風、教風、學風建設,落實好《教師職業道德行為規范》、《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要求,提高師生的文明素質;注重開展對學生的心理疏導和教育,明顯降低學生因心理問題引發的各種事故

㈡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新聞兩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現代文學家毛澤東《新聞兩則》的主要內容是渡江戰斗的報道。

《新聞兩則》分別是《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1)《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筆調,簡明扼要地報道了渡江戰斗的過程,贊揚了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的精神,也從側面反映出國民黨軍隊軍心渙散、毫無鬥志的狀況。

(2)《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新聞報道了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勝利橫渡長江的戰況,歌頌了我軍英勇善戰的精神,展現了人民解放軍的英雄氣概,給全國人民和全軍將士以極大的鼓舞,對瓦解敵軍鬥志、鼓舞我軍士氣起了很大的作用。

(2)八年級上冊語文新聞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寫於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軍解放南陽》寫於1948年11月5日,遼沈戰役結束,淮海戰役前夜。

兩則新聞的不同:

(1)寫法不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巧用對比,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英勇善戰與敵軍的節節敗退形成對比;《中原我軍解放南陽》妙用暗示,關於歷史上南陽所發生的重要戰事的介紹,點明南陽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陽解放的重大意義及蔣介石的暗淡前途。

(2)構思特點不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總括千里戰線,分步敘寫,多而不雜;《中原我軍解放南陽》勾聯歷史與現在,縱橫揮寫,引而有度。

(3)語言風格不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大氣磅礴,如「百萬」「均是」「佔領」「控制」「切斷」等;《中原我軍解放南陽》廣博儒雅,語言含蓄,如「我們在所有江淮河漢區域,不僅是樹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雲如不再逃,康澤的命運是在等著他的」。

㈢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 新聞的六大要素 是什麼

新聞的六要素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新聞作為一種以敘事為主的文體,它的基本要素為「5W+1H」,即:誰(Who)、何時(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為何(Why)、過程如何(How),換一種說法就是:人物、時間、地點、事件、原因、發生過程。如果把這六要素串起來,概括成一句話,就是一句通俗易懂的句子:

某人某時在某地由於某種原因做了某事出現了某種結果。

一篇新聞報道,無論是消息,還是通訊、特寫,一般都包含這些因素。

通過對這六要素的把握,我們面對一篇新聞,可以很迅速地把握其主要內容。這對於每天接觸大量信息的現代人,快速篩選有用信息,提高閱讀效率,無疑是有幫助的。

(3)八年級上冊語文新聞擴展閱讀

新聞要求簡潔、凝練,用最少的文字表達最充分的信息。所以不能流水賬似地報道所有的新聞要素,而是強調那些「含金量」最大的內容。由此造成了著名的「倒金字塔式結構」:最重要的信息放在開頭介紹,後邊的內容按照重要性依次遞減的順序排列。

明確:「倒金字塔」結構的新聞,最重要、最新鮮的信息放在開頭,後邊的材料按照重要性程度依次遞減的順序依次排列,因此如果從尾部刪起,逐段去掉後邊的段落,並不會影響新聞主要事實的傳達。

㈣ 八年級上冊的語文課本第一課《新聞兩則》的課文結構,要快點!

結構是:

第一部分(「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均是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區域。」):導語,概括點明了全文內容。

第二部分(「二十日夜起」至結束):具體敘述了渡江區域戰斗的戰況。

第一層(「二十日夜起~二十四小時內即已渡過三十萬人。」):敘述中路軍渡江情況。

第二層(「二十一日下午五時起~不起絲毫作用。」):寫西路軍渡江情況。

第三層(「湯恩伯認為」至結束):敘述東路軍作戰情況。

《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第一層(「在人民解放軍~我軍當即佔領南陽」):導語。概述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第二層(「南陽為古宛縣~多是出生南陽一帶」):背景。用兩則史料說明南陽自古以來在軍事上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第三層(「在過去一年中~現有放棄南陽。」):回顧過去一年蔣介石從重視南陽到放棄南陽的變化,指出蔣介石軍隊全局崩潰的趨勢。

第四層(「從此~又逃到了葫蘆島。」):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進而回顧一年多來南線人民解放軍取得的偉大勝利。

第五層(「王凌雲到襄陽」至結尾。):預言南陽逃敵王凌雲前途黑暗。

(4)八年級上冊語文新聞擴展閱讀

新聞從廣義來講,包括消息、通訊、報告文學。從狹義來講,就是消息。它一般有三個特點:

⑴ 讓事實說話,內容真實准確,不能虛構或誇張。

⑵ 報道及時。

⑶ 簡明扼要。

一則新聞(消息)在結構上包含標題、導語和主體三部分,有時還有背景和結尾。新聞多用記敘手法,寫新聞須注意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結果等要素。

㈤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新聞兩則》主要內容

文章中心:
1.《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報道了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的時間、地點和戰況,指出了戰局的發展趨勢,分析了敵敗我勝的原因。表現了我軍戰士英勇善戰、銳不可當、所向披靡的英雄氣概。
2.《中原我軍解放南陽》報道了人民解放軍解放南陽,以及其軍事上的重大意義:標志蔣介石軍隊走上了節節敗退的道路,而我軍則走上了節節勝利的大好形式,鼓舞了解放區軍民乘勝戰斗的鬥志。

(八)文章結構: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第一部分:(「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均是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區域。」),導語,概括點明了全文內容。
第二部分:(「二十日夜起」至結束)。具體敘述了渡江區域戰斗的戰況。
第一層:(「二十日夜起……二十四小時內即已渡過三十萬人。」),敘述中路軍渡江情況。
第二層:(「二十一日下午五時起……不起絲毫作用。」),寫西路軍渡江情況。
第三層:(「湯恩伯認為」至結束),敘述東路軍作戰情況。

《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第一層:(「在人民解放軍……我軍當即佔領南陽」),導語。概述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第二層:(「南陽為古宛縣……多是出生南陽一帶」),背景。用兩則史料說明南陽自古以來在軍事上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第三層:(「在過去一年中……現有放棄南陽。」),回顧過去一年蔣介石從重視南陽到放棄南陽的變化,指出蔣介石軍隊全局崩潰的趨勢。
第四層:(「從此……又逃到了葫蘆島。」),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進而回顧一年多來南線人民解放軍取得的偉大勝利。
第五層:(「王凌雲到襄陽」至結尾。),預言南陽逃敵王凌雲前途黑暗。

(九)寫作特色:
1. 結構嚴謹、層次分明。
2. 語言簡明、氣勢磅礴。
大致就是這樣,呵呵。

㈥ 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作文以新聞的格式寫一篇《令人難忘的國慶節》

樹的年輪如今已成為科學家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通過年輪,人們不僅可以測定許多專事物發生的年屬代,測知過去發生的地震、火山爆發和氣候變化,而且還可以推斷未來.美國新墨西哥州的

印第安人村莊,17世紀的一幅油畫,中世紀俄國城市的街道……它們之間似乎風馬牛不相及,可是現在它們正在被一個新的科學研究領域聯系起來.這個領域就是對樹木年輪的研究.過去真

正注意年輪的只有進行雕刻和製作木器的手工藝人,但是人類的天賦、先進的分析以及命運之神的青睞,使年輪成為人類學乃至環境保護學等許多學科研究的對象.

㈦ 八年級上冊語文新聞作文怎麼寫

八年級上冊語文新聞作。文怎麼樣寫都碰到過你本來這這些作文都是比較難寫的?而且要看一下情況我內

㈧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兩篇新聞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人民解放軍百萬復大軍橫渡長江》制

人物: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

時間: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時

地點: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一千餘華里長江戰線

起因:國民黨反動派拒絕簽訂和平協定,人民解放軍為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而發起渡江作戰.

經過與結果: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蕪湖線,三十萬人全部渡過,佔領長江南岸.西路軍三十五萬渡過三分之二,已佔領廣大南岸陣地.東路軍三十五萬已渡過大部,經過整天激戰,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敵,佔領南岸陣地,控制江陰要塞,切斷鎮江無錫段鐵路線.


《中原我軍解放南陽》

人物:中原我軍

時間: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點:南陽

起因:蔣軍因全局敗壞,被迫將整個南部戰線近百個師的兵力集中於以徐州為中心和以漢口為中心的兩個地區.在我強大的野戰軍和地方軍配合打擊之下,困守南陽的蔣軍,不得不被迫棄城南逃.

經過與結果:自去年七月,南陽人民解放軍開始向敵後進軍,大量殲敵,擴大並鞏固了根據地,壯大了人民武裝,徹底孤立了敵人,南陽守敵王凌雲棄城南逃,我軍當即佔領南陽,從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據點外,全部為我解放.

㈨ 初二上冊語文第一課,寫新聞

求實發展,乘風破浪
——XX中學開學典禮新聞報道
200X年X月X日,XX中學彩旗迎風招展專,8點30分,全體師生精神抖擻屬的整齊匯聚於學校操場.隨著鼓號隊熱情洋溢的樂曲演奏,XX中學200X年第X學期開學典禮拉開了帷幕.
首先,XXX校長代表學校黨政為新學期典禮致辭,她在講話中高度贊揚了XX中學全體師生上一學期中表現出的甘於奉獻、勇於拼搏的精神,並強調XX中學新的一年要夯實基礎、求實發展.接著她用精妙的譬喻詮釋了文化立校與科研興校內涵意義.她說中國文化尤如參天大樹,民族傳統文化則是它的根.「溯」與「尋」的過程則是科研實踐的過程,她希望全體XX教師繼續發揚敬業、奉獻精神,積極參與、認真投入,明確理解「科研興校,文化立校」的學校辦學思路,尋求教學新突破口,為學生、為自己、為學校的穩定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之後年級組長代表與學生代表講話充滿了對學期的憧憬.

㈩ 仿寫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新聞兩則》的新聞該怎麼寫

新聞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新聞的特點:立場、觀點鮮明版,內容真實、具體,權反應迅速,語言簡明准確。

新聞的寫法:主要是敘述,有時兼有議論、描寫。

具體示例如下:

閱讀全文

與八年級上冊語文新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