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對語文老師的建議
寫作思路及要點:真情實感表達,結合實際原因。
正文:
尊敬的語文老師:
您好!我冒昧給您寫這封建議書,請您從百忙中抽空看一看。
就是希望老師能夠讓同學們多集班費,買一些學習資料和同步作文放在圖書角上,定期換新的書籍。我們看來看去都是這些書,會讓大家感到乏味。
有的同學非常離譜,不把自己的好書貢獻給班級,卻把無用的漫畫書和一年級用過的同步作文放到圖書角,應付老師。還有的同學更是自私,一本書都不捐呢!
最近班裡經常出現偷書的問題,我希望老師能重視它,不能讓這些人逍遙法外。我覺得應該讓同學們投票決定,找兩個比較可信的同學當圖書管理員。讓他們做好每一次借書的記錄,如果發現了小偷應該讓書本的主人決定怎樣賠。
同學們不愛護書籍,不但把圖書角弄的亂七八糟,而且還把書本弄得遍體鱗傷。還有誰願意在臟兮兮的圖書角里借書看呢?應該對不愛護書籍的人做出處罰,要對捐書的主人做出賠償。要讓同學們定期打掃圖書角,保持書本的整潔和衛生。
我真心向您提出這幾點建議:
1、收集班費,購買新書,定期換書。
2、要求每個同學最少捐兩本書,並且是對我們有利的書籍。
3、選出圖書管理員,不能讓偷書賊逍遙法外。
4、愛護圖書一角,定期打掃衛生,對破壞書籍的同學做出處罰。
② 對初中語文課的建議和意見
語文是關於語言理解和運用的學科,重點培養、形成聽、說、讀、寫的能力,語文是基礎學科中的母科,學好語文,是各科學習的重中之重,是每個學生應該最優先考慮的問題。
要學好語文,講求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是至關重要的。個性的學習方法方式可以在自己的學習中不斷探索並修正,今天從語文學習的共性角度提出一些小建議。
作為基礎學科,語文學習重在積累,知識的儲備和積淀是學好語文的先決條件,根據初中語文學習的知識架構和廣度、深度,介紹一些相關的學習方法,希望能對九月份升入初中的同學們有所幫助。(後文涉及的知識點、考點以部編教材和廣東省省卷為依據。)
一、語文學習准備。
初中語文學習需要准備一些相關工具書等。初中生身邊只有《新華字典》是不夠的,建議購置《現代漢語詞典》、《漢語成語小辭典》等;為更好地學習文言文,需要配備《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通用版或學生版均可。同時,根據部編教材的要求,應配齊教材要求的必讀名著《西遊記》、《水滸傳》、《朝花夕拾》、《簡愛》等十幾部中外書籍。
另外,語文學習過程中需要了解時事熱點,進行一些短篇的閱讀訓練,建議訂閱《人民日報》、《讀者》、《青年文摘》、《時文選粹》等報刊雜志。
二、語文學習方法介紹。
1.明確任課教師關於語文學習的具體要求。
要明確老師針對教學內容提出的具體要求,明確學習的目標,包括作業內容、形式,包括每一課、每一單元、每個階段、每個學期、每個學年的學習要求及達成的目標。積極主動地進行配合,先跟隨老師的步伐,保障學習進度之後,可以根據自身知識掌握的情況進行適當調整,調整包括學習時間,知識板塊的安排等。
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活動,多思考,多提問,多研討,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與老師和同學進行思想交流,既可以激活思維,還可以自己的多種能力得到鍛煉。
部編教材增加了不少的古詩文,初中階段背誦的數量是較大的,同時,部編教材在課內生字詞這一塊的數量也相較人教版有所增加,因此,最基礎的默寫、拼音字詞需要學生配合教師的教學計劃,逐步掌握。
2.堅持遵循序漸進的積累原則。
應注重基礎,切忌急於求成。先從每天認真地練幾十個字,背誦一兩首詩,看一兩篇短文做起,再對一周、一個月、半個學期、一個學期的時間進行規劃,掌握課內知識,閱讀時文、名著,進行作文寫作等,精讀與泛讀相結合,一方面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方面逐步提高語文學習能力。
3.堅持學思結合、讀寫結合的學習原則。
熟讀與精思,兩者不可偏廢,記憶和理解要緊密結合。「熟讀」,不是死記硬背,要眼到口到心到,要結合「精思」,從理解、融會貫通的角度將所學知識盡可能化為已有。單純死記硬背通常只能做到瞬間記憶,隨著時間會逐漸淡忘,所以,初中階段背誦古詩文應該成為日常的常態作業,多讀多背,有助記憶加深,也有助良好語感的形成。
要將教材的內容運用到極致,選入教材的文章大多屬於經典範文,既是閱讀理解訓練的好素材,也是學習寫作的好範本,值得好好閱讀使用,將讀和寫結合起來。
4.強調自我管理,養成自控式學習的習慣。
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前做好預習,課中做好聽講和筆記,課後要進行復習;字要規規矩矩地寫,課文要仔仔細細地讀,練習要踏踏實實地做,作文要認認真真地完成;作業書寫要規范、獨立完成作業、主動制定學習計劃、多讀、多背、多思考、經常練筆、看報等。
5.認真做好學習筆記。
學習筆記主要有課堂筆記、讀書筆記和復習筆記等。要學會記錄課堂筆記,努力做到邊聽邊記,提高聽課的效率,課堂筆記要注意結合課文對老師所講內容進行記錄(建議直接記錄在課本上,用不同顏色的筆進行標識),不能全抄全錄老師的板書;讀書筆記應注意做好圈點勾畫,可以針對一段話,一個人物,一個情節等做片段的文字評價,可以學習製作文摘卡、心得卡等。復習筆記應注意做好知識的歸納整理,如經常讀錯的字音、寫錯的字形,常用文言實、虛詞等,理清知識結構和聯系。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不論哪種筆記都要做好疑難問題的記錄,便於集中處理。
6.各個知識板塊的學習要點。
古詩詞注重背誦默寫,關注易錯字,關注名句。字詞注意字形字音,原句出處,關注易錯字及筆畫較多的字。
壓縮語段要注意不同類型題目的基本解題方法。如對聯的基本原則,下定義的基本框架等。
文言文部分注重實詞積累,關注通假字,活用的詞,古今異義及一詞多義。句子翻譯注意關鍵實詞、句子特殊結構及句意表達通順等。文意理解關注內容、主題、手法等。課內文言文還需關注背誦默寫
③ 對語文老師的評價和建議
要突出語文這個科目,寫出語文老師身上的優點以及對你的影響。
④ 對語文老師的建議及理由(3條)
你是學生嗎?
嗯,可以給老師提幾個建議:
1.上課速度不要太快。尤其是文言文的時候。理由:文言文每次考試都必考,筆記也很重要。需要學生慢慢理解。
2.可以在講課文的時候提一提和課文相關的一些人或事。理由:可以引起學生對課文對作者對內容的興趣。
3.多推薦好書。必要的時候可以留出一定的時間給同學們討論,發表見解。理由:語文要學好,就要擴大閱讀面。同學之間交流一個是可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還有就是思維的碰撞下能夠對大家都有啟發,能夠培養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
我就是語文老師……⊙﹏⊙b汗
從我個人角度來說吧,我覺得當我上課講故事的時候,還有說到一些我喜歡看的書,給他們讀片斷分享的時候,他們是最安靜,最有興趣的。
⑤ 周記 對語文課的建議
.1.上課速度不要太快。尤其是文言文的時候。理由:文言文每次考試都必考,筆記內也很重要。需要學生慢慢理容解。
2.可以在講課文的時候提一提和課文相關的一些人或事。理由:可以引起學生對課文對作者對內容的興趣。
3.多推薦好書。必要的時候可以留出一定的時間給同學們討論,發表見解。理由:語文要學好,就要擴大閱讀面。同學之間交流一個是可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還有就是思維的碰撞下能夠對大家都有啟發,能夠培養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
⑥ 寫關於語文課上的建議
語文是本學期開始嘗試上的學科。剛接手時多少有點高興,畢竟多年來的「夙願」終於實現。可是看完教材再分析本班學生情況後又覺得有點棘手——本班絕大多數孩子是重度還有極重的,而教材是針對中度學生編寫的。為了上好語文課我虛心請教了幾位學校的語文教師。在上周上第三課《教師節》時我自己給學生訂了個基本目標:1、能認讀寫生字:老、師、講、台、為2、在引導下理解「辛苦」的意思,並能仿說「老師,您辛苦了。」和「媽媽(爸爸),您辛苦了」。3、知道教師節是幾月節日?是誰的節日?自己應該做些什麼(具體又根據學生的程度做不同要求)。上的過程中學生掌握得還行,但自己對教語文不是很有信心。可是周五的家長會上,揚媽媽一句:原來在學校教了,難怪楊回家懂說「媽媽,您辛苦了」。說完還高興的笑了。聽到這些多少對教語文有了點信心。經過反思,也找到了一些方向:一、思想教育是必須的二、仿說簡單的句子,增進與人溝通的能力 三、多練習讀,糾正學生的發音(家長反應學生構音不清)四、適當發展學生的書寫能力五、多學習使用多媒體課件,力求上課的教學手段直觀形象、生動活潑,讓學生學得更加輕松愉悅
這是我對上語文課一點粗淺的認識,歡迎有經驗的老師給我更好的建議!
或者這一篇,你可以改一下
我理想中的語文課應該是老師少講學生多講,多訓練我們的口才,讓我們每節課都有自由發言的機會。
我理想中的語文課應充滿歡笑,將課文故事化,將故事教育化。
我理想中的語文課應該少不了故事和游戲,它是故事與游戲的好兄弟。
我理想中的語文課應該從來不上演老師「照書念經」的節目。
我理想中的語文課是上課時四周不要總是白色的牆壁,而是經常有美麗的小河和婷婷的綠樹。
我理想中的語文課是每天都有新的形式,就如每天都有一個新老師來給我上課。
我理想中的語文課是每個課堂情節都有相關的音樂在耳邊縈繞,使我入迷而不分心。
我理想中的語文課是老師只用少部分時間講課文,再發兩篇以上的課外美文讓我們自己閱讀。
⑦ 你對語文老師提的建議是什麼
希望老師可以幽默點,多增加些課堂上的活動,跟學生有互動,別這么枯燥咯。
⑧ 對語文老師的評價和建議怎麼寫
要突出語文來這個科目,寫出語文老自師身上的優點以及對你的影響。
⑨ 對語文課的建議200字
老師,我是您班上的一名學生。您的教導能力很好,人也很好,同回學們都很喜愛您,尊敬答您。 但是,我們只是初一的學生,2個月前,我們還是小學生。對於您現在的任課方式,我們還未適應,對此我們感到壓力非常大。或許您上學期是教的畢業班級,初三的學生是需要壓力的,您也習慣了那樣任課方式。但是我們還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這個緊張的初中生活,我們需要勞逸結合的學習生活。 希望您能給我們時間,暫時對我們的要求放低一些,謝謝您,xx老師。我們會努力跟上您的腳步,請對我們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