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教版小寫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六課的詞語解釋
朵朵冷艷,復縷縷幽芳:冷艷制,指花朵好看而高雅;幽芳,指香味清淡而芬芳。冷艷和幽芳寫出了梅花的清高品格。
漂泊他鄉:指職業、生活不穩定,在遠方東奔西走。
葬身異國:指屍體埋葬在外國,也就是死在外國。
文壇:文藝界。
頗:很。頗負盛名就是名氣很大。
古玩:古董,即古代留傳下來的器物,是很值錢的東西。
玷污:弄臟。
杭綢:杭州一帶出產的絲綢,是很珍貴的。
骨氣:剛強不屈的氣概。
折節:屈服。
秉性:性格。
隆冬:冬天最冷的一段時期。
無所謂:說不上。
眷戀:深切地留戀。
『貳』 小學語文課型有哪些
小學語文課型模式
小學語文基本課型可分為四種:新授課、復習課、講評課、測試課、習作課。
一、新授課
1.基本分類:
主要分為整體感知課和精講研讀課兩種課型。其中低年級的整體感知課主要以識字寫字為主,高年級則以解決字詞、梳理文章脈絡為主。
2.具體環節設置: (1)整體感知課
①導入新課(導出課題,明確任務)
此環節可採用:a.復習導入:溫故而知新,舊知復習遷移;
b.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c. 名言導入;
d.直接導入。
通過聽一些特級教師的課,看一些優秀案例,我們會發現他們總會在「新、奇、趣、巧」四個方面下功夫。
②初讀感知(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此環節可採用:a.學生標清段落,自由讀文感知;
b. 學生標清段落,開火車式分段(或分句)讀課文感知;
c.學生標清段落,小組合作讀文感知等。
③合作探究(可用小組合作的方式檢查反饋,梳理文章脈絡,夯實字詞等基礎知識) 此環節可採用:a.根據老師問題,勾畫信息交流;
b.運用朗讀、交流等多種方式識記字此等基礎知識;
c.小組展示交流等。
④總結收獲(盤點一節課的所學)
此環節可採用:a.以畫知識樹的方式全班交流;
b. 組內交流;
c. 自己動筆整理等。
(2)精講研讀課:
①導入新課(導出課題,明確任務)
此環節可採用:a.復習導入:溫故而知新,舊知復習遷移;
b.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c. 名言導入;
d.直接導入。
通過聽一些特級教師的課,看一些優秀案例,我們會發現他們總會在「新、奇、趣、巧」四個方面下功夫。
②合作探究(根據所提出的「大問題」,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展示)
此環節可採用:a.全班展示交流;
b. 組內展示交流。
③拓展升華(結合課內知識,拓展補充相關的課外知識)
此環節可採用:a.班內口頭交流的方式;
b.創作語文畫卷;
c.教師補充資料等方式。
④作業推薦(鞏固的所學知識)
二、復習課
1.基本分類:
主要分為單元復習課和專題復習課兩種課型。
2.具體環節設置:
(1)單元復習課
①激趣導入(導出單元主題,明確復習內容)
此環節可採用:a.復習導入;
b.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c. 名言導入;
d.直接導入。
②整體感知(此環節主要是細讀課文,通過讀課文回顧課文主要內容)
此環節可採用:a.學生自由讀課文;
b. 教師點撥重點課文,學生輪讀;
c.小組合作讀文等。
③合作探究(主要是知識梳理,梳理本單元每課的知識點,形成知識體系網)
此環節可採用:a.根據老師提示,學生自己整理,然後教師再總結;
b.教師引導學生一塊兒梳理;
c.小組合作梳理後展示交流,學生和老師再總結補充等。
④練習鞏固(結合《學習樂園》、《配套練習冊》或其他資料進行練習鞏固,教師適當點撥講解)
⑤總結收獲(盤點一節課的所學)
此環節可採用:a.以畫知識樹的方式全班交流;
b. 組內交流;
c. 自己動筆整理等。
(2)專題復習課:
①導入新課
此環節可採用:a.復習導入:溫故而知新,舊知復習遷移;
b.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c. 名言導入;
d.直接導入。
②目標定位(出示此專題所要達到的目標)
此環節可採用:a.課件出示學習目標;
b. 教師口述學習目標。
③方法指導(教師對於此類專題進行精講點撥,建立學生的知識結構體系)
此環節可採用:a.教師系統講解;
b.學生自己嘗試總結方法,教師再總結梳理;
c.結合典型例題,邊做邊講總結方法。
④練習鞏固(根據方法做此專題的練習)
⑤總結收獲(盤點一節課的所學)
此環節可採用:a.以畫知識樹的方式全班交流;
b. 組內交流;
c. 自己動筆整理等。
三、講評課
1.基本分類:
主要分為測試講評課和作業講評課兩種課型。
2.具體環節設置: (1)測試講評課
①激趣導入(以明確本節課的任務為主)
此環節可採用:a. 名言導入;
b.故事導入;
c.直接導入。
②成績分析(分析此次考試的成績)
此環節可採用:a.課件出示成績具體分析;
b. 教師口頭簡述成績分析;
c.學生自己分析成績。
③典型題目講解(教師對於出錯較多或比較典型的題目進行講解)
此環節可採用:a.教師系統講解;
b.學生講解,教師再總結梳理;
c.師生結合典型例題,邊做邊講總結方法。
④改錯反思(學生根據老師講解的方法對錯題進行整改並反思,並及時對此類題型的方法進行總結梳理)
此環節主要採用學生自主完成的方式。
⑤總結收獲(盤點一節課的所學)
此環節可採用:a.以畫知識樹的方式全班交流;
b. 組內交流;
c. 自己動筆整理等。
(2)作業講評課
①導入(以明確本節課的任務為主)
此環節可採用:a. 名言導入;
b.故事導入;
c.直接導入。
②作業質量反饋(分析此次作業質量完成情況)
此環節可採用:a.課件出示作業質量完成情況;
b. 教師口頭簡述作業質量完成情況。
③典型題目講解(教師對於出錯較多或比較典型的題目進行講解)
此環節可採用:a.教師系統講解;
b.學生講解,教師再總結梳理;
c.師生結合典型例題,邊做邊講總結方法。
④改錯練習(學生根據老師講解的方法對錯題進行整改,並及時對此類題型的方法進行總結梳理,合適的話再進行舉一反三的練習)
此環節主要採用學生自主完成的方式。
⑤總結收獲(盤點一節課的所學)
此環節可採用:a.以畫知識樹的方式全班交流;
b. 組內交流;
c. 自己動筆整理等。
四、測評課 學生獨立答題
五、習作課
1.基本分類:
主要分為習作指導課和習作講評課兩種課型。
2.具體環節設置(兩種課型合為一體):
⑴課前准備。
具體措施:在作文課前,讓學生收集有關的寫作素材—→教師要在課上指導學生取捨材料,這樣在作文時才能找到事物的特點,言之有物,言之有序。(這樣可以避免教師上作文課常常搞「突然襲擊」,要到上課時才亮出作文題目,學生在缺乏生活積累和思想准備的情況下作文,陷入困境,從而影響作文的效果)
⑵創設情境,激發體驗,鏈接生活。(情感是人的精神內核,情動而辭發,情至而文生。著名雕塑家羅丹說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那寫作文不是缺少精彩,而是缺少感動,學生由於缺少生活的體驗,缺少最感性的觀察,使寫作文成了孩子們最頭疼的事,「語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的內容就是寫作的內容,生活是寫作的源頭活水)
具體措施:調動起學生對生活的回憶,激發情感,以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此環節意在引起學生對生活的回憶,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同時為後面選材拓寬思路。
⑶審清主題,明確要求(指導課要首抓審題能力的培養)
具體措施:教師先引導學生自悟、交流,後點撥、研討、達成共識。這可以分為兩個層次進行:首先,引導學生通過審題明確要求,培養學生養成認真審題的好習慣,接著出示習作要求,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本次習作的注意事項 ,使學生在逐步的訓練中形成能力。
⑷多向交際,互動交流,精心選材、立意。
具體措施:①立意是文章的靈魂,要求學生根據命題先自我確定中心,然後交流、討論。
②審好題目,確定中心之後選材是根基,沒有鮮活生動具體的素材,絕對寫不出好文章。學生生活世界裡可以寫的材料很多,關鍵要教給學生選材方法,培養其選材能力。
一是模仿課文內容,選擇材料。
二是獨立選材。回顧自己的生活實際,根據題目要求確定材料。材料選好後進行交流。教師對選材好的給予肯定,對於基本符合要求的,給予指導,對於不符合要求的或無寫作價值的,讓其另選。學生選材這一環節一要給足學生時間;二要引導學生反復推敲選擇;
這一環節旨在引導學生回憶事件——讓學生在敘說之中流真情。生活中學生對自己的內心世界缺乏關注,或體驗不夠深刻,或體驗不夠細膩,或不敢表露自己真實的內心世界。因此,從靜靜的沉思到同桌交流再到全班的交流,努力給學生營造一個把語文和生活聯系起來的空間,搭建一個學生交流情感和展示思維成果、提高習作能力的平台。通過引導學生回憶生活、描述故事,引導學生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真實感受、真情體驗,讓學生在對自己內心世界的真實體驗中感動起來,鼓勵學生寫出原汁原味的自然風光、社會生活、人物現象。同時,使學生學會選材的方法,即什麼樣的材料更新穎、更典型、更能打動讀者的心。
⑸自主擬題,指導構思,點撥思路。
①自主擬題。新課程標准中提倡「自由表達」和「不拘形式」的寫作。因此結合本次習作的主題,在這一環節,我引導學生結合自己故事的內容,進行個性化擬題,使學生在提煉出故事標題的過程中形成一種能力。為今後能自由表達打基礎。
②指導構思。「不拘形式」並不是不要形式,在構思這一環節中,通過遷移,引導學生對閱讀中接觸文章形式靈活運用,以便能夠有序的表達.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故事,獨立構思,自由表達。想些什麼就寫什麼,想怎樣寫就怎樣寫。
⑹寫作技巧指導,突出重點,進行片斷練習。
①片段指導。古人說「夫觀文者,披文以入情;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作文是情感的藝術,感動是作文的生命線,學生只有被撥動心靈深處的那根感動之弦,才會奏出和諧華美的樂章。在這一教學環節,是教學的難點,教學中我再一次創設情境,讓學生從欣賞mtv畫面的細節中,一邊感受親情一邊感受細節帶來的情感效應,使學生明確感動來自於細節,捕捉到事件中最感人的細節才能寫出感動,讓讀文章的人和你一起感動.接著引導學生說自己感動的細節,並想一想怎樣寫好細節.並通過片段的示例,使學生感受怎樣寫好細節.
②組織語言。語言要求朴實,語句通順。要說真話抒真情。
③開頭與結尾。引導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課文以及平時閱讀的同類型文章的開頭,結尾方法,予以借鑒。
⑺完成習作
⑻修改加工,品讀評價。本著人性化理念,以鼓勵為主,相信每位學生能成功,讓集體分享成功的喜悅,為不足作文找出改正方法和途徑(如看題目、看開頭、看主題、看過渡、看細節、看人物景物等。),以利進一步提高整體的寫作水平。其方法可為:互相評改,分享感受;學生自改,小結反思;教師評改,直擊要害。
『叄』 人教版小寫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六課的詞語解釋
朵朵冷艷,縷縷幽芳:冷艷,指花朵好看而高雅;幽芳,指香味清淡版而芬芳。冷艷和幽芳權寫出了梅花的清高品格。
漂泊他鄉:指職業、生活不穩定,在遠方東奔西走。
葬身異國:指屍體埋葬在外國,也就是死在外國。
文壇:文藝界。
頗:很。頗負盛名就是名氣很大。
古玩:古董,即古代留傳下來的器物,是很值錢的東西。
玷污:弄臟。
杭綢:杭州一帶出產的絲綢,是很珍貴的。
骨氣:剛強不屈的氣概。
折節:屈服。
秉性:性格。
隆冬:冬天最冷的一段時期。
無所謂:說不上。
眷戀:深切地留戀。
『肆』 小學語文課,主要學什麼
第一學段(1~2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願望。
2.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4.努力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寫字姿勢正確,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5.學會漢語拼音。能讀准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准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6.學習獨立識字。能藉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學會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
(二)閱讀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
2.學慣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
3.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4.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
5.誦讀兒歌、兒童詩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6.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
7.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
(三)寫話
1.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
2.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學習清楚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
(四)口語交際
1.學講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復述大意和自己感興趣的情節。
4.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
5.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6.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五)綜合性學習
1.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內外閱讀,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熱心參加校園、社區活動。結合活動,用口頭或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
第二學段(3~4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
2.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其中1600個左右會寫。
3.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會運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詞典。
4.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
5.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閱讀
1. 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學會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能藉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5.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6.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像,領悟詩文大意。
7.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了解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
8.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
9.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圖書資料,樂於與同學交流。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
(三)習作
1.樂於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願意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2.觀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
3.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交流。
4.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
5.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根據表達的需要,正確使用冒號、引號等標點符號。
6.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四)口語交際
1.能用普通話交談。學會認真傾聽,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請教,就不同的意見與人商討。
2.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
3.能清楚明白地講述見聞,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講述故事力求具體生動。
(五)綜合性學習
1.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有目的地搜集資料,共同討論。
2.結合語文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用書面或口頭方式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3.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中,嘗試運用語文知識和能力解決簡單問題。
第三學段(5~6年級)
(一)識字與寫字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左右,其中2500個左右會寫。
2.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力求美觀,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在書寫中體會漢字的優美。
4. 寫字姿勢正確,有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鍾不少於300字。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體會其表達效果。
4.在閱讀中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文章的基本表達方法。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5.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簡單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場景、人物、細節,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同情等感受。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作品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閱讀說明性文章,能抓住要點,了解課文的基本說明方法。
6.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
7.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語調、韻律、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
8.擴展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00萬字。
(三)習作
1.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像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學寫常見應用文。
4.修改自己的習作,並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范、整潔。根據表達需要,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5.習作要有一定速度。課內習作每學年16次左右。
(四)口語交際
1.與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對方。
2.樂於參與討論,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
3.聽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並能簡要轉述。
4.表達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5.能根據對象和場合,稍作準備,作簡單的發言。
6.注意語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語言。
(五)綜合性學習
1.為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利用圖書館、網路等信息渠道獲取資料,嘗試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2.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和社會活動,對所策劃的主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學寫活動計劃和活動總結。
3.對自己身邊的、大家共同關注的問題,或電視、電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組織討論、專題演講,學習辨別是非、善惡、美醜。
4.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
『伍』 小學語文課應該怎樣上
那就來分享一個慧讀慧寫原創的課堂管控法吧:
一、有序課控
良好的課堂秩序,是保證教學效果的前提。小學時期的孩子比較好動,缺乏自我管束的能力,需要老師幫助。
怎樣進行有效的課控,維持良好的課堂紀律呢?
鄭老師提出了課堂8步管控法:
01
學生的課前准備
即學生上課前狀態的准備,每堂課要求學生提前幾分鍾來到教室,准備好要用的學習工具。
02
確定學生人數
班長點名,確保全班同學到課,遲到是很影響課堂紀律的。
[ 鄭老師認為:選舉班長,我們要學習西方國家的做法,不能只讓學習表現好的同學來做班長,也要給其他孩子一個機會。學習成績不是唯一的衡量標准,只要有閃光點,所有的孩子都可以輪流做班長。]
03
上課前的課堂整理
老師帶領孩子進行一段簡短的閱讀,讓孩子靜下心來。
04
調動學生的上課情緒
針對上一環節的閱讀提幾個有意思的問題,調動學生情緒進入上課狀態。
05
上節課內容的簡單回顧
簡潔回顧上堂課內容,對寫得好的同學給予肯定,使學生受到鼓勵;
對於上節課中出現的問題,選擇一個典型進行仔細分析和糾錯,一課一得,糾錯不宜太多,反而把學生弄糊塗了。
06
有技術的教授新課
此點即第二個有序,將在「有序教學」細說;
07
隨堂寫作的布置
布置隨堂作文,讓學生理清思路,把自己的觀察和情感表達在紙上的重要環節,是一堂課孩子所學所得的直接表現;
寫作過程中,優秀的孩子寫得快些,老師需要引導優秀的孩子去幫助其他同學完成作文,比如幫助同桌找錯別字、找病句,培養孩子互幫互助的意識;
要注意不能讓先寫完的學生影響還沒寫好的學生的思路。
08
有序放學
寫完作文後,讓學生自己整理書包、桌椅,和老師道別,有序離開教室,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公共意識。
今天分享了鄭老師提出的課堂8步管控法以幫助老師更快更好的做學生作文教育。後續文章中,我們將繼續分享鄭老師提出的7步有序教學法,幫助老師更好的學習和進步。
本文課堂8步管控法為慧讀慧寫鄭琨老師原創,轉載分享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