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四年級語文下冊四單元作文ppt

四年級語文下冊四單元作文ppt

發布時間:2020-12-22 01:48:36

❶ 人教版4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作文的資料

範文1

一張舊照片

太平區新海小學

王秀坤

提起舊照片,很多人都會想起自己童年時期快樂的情景。然而今天我要展示的這張舊照片,會讓你想起60年前那場殘無人道的戰爭。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了 上海火車站,這張照片就是被當時記者拍下來的 真實情景。

這一天,上海南站和往常一樣,涌動的人群川流不息,正在這時,天空中突然傳來「翁翁」的敵機聲,還沒等人們醒悟之即,「轟轟」幾聲巨響,頓時,火車站硝煙四起,建築物坍塌了半邊。「鬼子的飛機來了」「快跑呀、快跑呀」「爸爸、媽媽……」哭聲、喊聲,頓時連成了一片,人們慌作一團,不知所措。可敵人的轟炸還在繼續,天橋倒塌了,此時的火車站變成了一片廢墟。人們停止了涌動,一片片屍體倒在了血泊中,剛才還在喧嘩的南站現已死一般的寂靜,只是偶爾還能聽見幾聲低微的呻吟。

「媽媽,你在那裡。」「爸爸,我害怕……」就在這寂靜的片刻,突然傳來了一個小男孩的哭喊聲。他坐在鐵軌中間,滿身是血,正張著大嘴呼喊著。他看著眼前滿身是血跡的父母,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他不知父母為何一動不動,他也不知道從此以後即將成為孤兒,他更不知道今後該怎樣生存……

眼前的廢墟,眼前的孤兒,不都是日本侵華戰爭在中國留下的滔天罪行嗎?孤苦伶仃的孩子不已證明你們在中國的「東亞共榮」是謊言嗎?

這張舊照片讓我們無法抹殺掉每個中國人心靈的震撼,那一幕幕日本侵華的滔天罪行讓我們歷歷在目。

簡評:文章從舊照片入手,引出了日軍侵華的滔天罪行。作者通過細心觀察抓住小男孩的外貌描寫,字里行間充滿了對日軍的仇恨,突出了中心,也體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範文2

廢墟中的孩子

太平區新海小學

荀紅翠

這幅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我國上海火車南站時的情景。啼哭的嬰兒,倒塌的房屋,使我們不由得彷彿又回到了我們中華民族遭受欺凌的屈辱年代。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這時本應當是學生上學,工人上班,老人和孩子在房前屋後小憩和玩耍的時候。可是由於日軍的狂轟亂炸,上海城內的學校和工廠很多已被炸毀,人們已不能正常的上班和上學。

這時的上海火車站,由於北站已成為戰區,交通被切斷,南站就成了交通的惟一出口,所以上海火車南站,人流擁擠不堪。忽然空中傳來飛機的轟鳴聲,日本敵機飛來投下大量炸彈。上海火車站頃刻間變成了一片廢墟,車站,天橋月台以及鐵軌被炸得稀爛。站內的人們死傷無數,地上躺滿了橫七豎八的屍體。火光中,父母焦急的呼喚著孩子,孩子哭喊著尋找著親人,炸傷的人們痛苦的呻吟著,廢墟中幼兒悲慘的啼哭聲更是讓人心痛。幾分鍾前,這個嬰兒可能還在媽媽溫暖的懷抱中撒嬌,手裡還玩著爸爸親手為他做的玩具。幾分鍾後,侵略者的炸彈頃刻間將這美好的一切都毀滅了。敵機投下炸彈的瞬間,孩子的母親努力用自己的身體為孩子遮擋住紛飛的瓦礫和彈片,孩子的母親被炸彈奪去了年輕的生命。僥幸活下來的孩子已認不出血肉模糊的母親,他大聲的哭喊著。可是眼前沒有出現媽媽慈祥的笑臉,更沒有爸爸平時那有力的雙手來抱起他。孩子那稚嫩的哭聲似乎在質問侵略者:你們為什麼要這樣的殘忍,奪走我父母的生命,奪走我幸福的童年,我這么小,我以後將怎樣生活啊!

是呀,是戰爭使原本繁華的街市變成了廢墟,是戰爭摧毀了人們原本幸福的家園,是戰爭打碎了孩子們童年的夢想。願這樣的歷史悲劇永遠不再重演,讓全世界的兒童都能擁有幸福美好的童年,讓世界永遠充滿幸福和歡笑。

❷ 四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的作文

哭泣的孩子

這一天,上海火車南站人頭攢動,人們提著籃子,扛著包袱,身體強壯者攙著老人,牽著小孩,人們都焦急地盼著火車快點到站,把他們帶到遠離戰爭的地方。

突然,警報聲凄厲地響起,刺耳的聲音在車站上空盤旋。緊接著,人們聽見了飛機巨大的轟鳴聲:呀!不好啦!鬼子的飛機正向火車站的方向撲來!

「鬼子的飛機來了,大家快躲呀!」

「快,快,快躲起來!」

人們驚慌失措地奔跑著,可是誰也不知道該往哪裡躲。炸彈掉落的呼嘯聲伴隨著驚天動地的爆炸聲響起。驚慌的人們如驚弓之鳥一般四處逃散。

一枚又一枚的炮彈如雨點般傾瀉而下,人們的慘叫聲、呼喊聲、呻吟聲與炮彈的呼嘯、爆炸聲混合在一起,往日喧鬧的火車站,如今成了人間地獄。

一對夫妻死死地抓住自己兒子的手,他們東奔西跑,無處藏身。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爆炸,孩子的媽媽倒下了,她松開了孩子的手,用最後的聲音喊道:「帶好孩子。」

父親扔下手中所有的家什,抱起孩子,在濃煙和塵埃中拚命地跑,要找一個讓孩子安全藏身的地方。

終於他們跑到了鐵道旁月台下,他一把把孩子塞進了月台下的空隙處。一聲巨響,站台塌了,孩子的父親不見了。

不知過了多久,爆炸聲停息了,偶爾有建築物倒塌的聲音。月台下的孩子從空隙中爬了出來。他一邊哭,一邊喊著:「爸爸——媽媽——」他的哭聲是多麼無助,那麼悲慘。周圍沒有人應答,死一般的沉寂,世界彷彿停止了呼吸。他跌跌撞撞地爬過一堆堆的坍塌物,爬到了鐵道邊。沒有爸爸,也沒有媽媽,周圍沒有一個人。他的手上、身上、臉上全是血,彷彿在屠宰場里摔了跤。

不知道哪是傷口流的血,哪是死亡者的血。他不明白世界為什麼會變成這樣,為什麼有人要將他們從自己的家裡趕出去,為什麼他的爸爸媽媽就這樣不見了,為什麼,為什麼?

照片背後的故事

「轟——轟——」日本鬼子的飛機投下了一顆又一顆炸彈。防空警報拉長了聲音,「嗚——嗚」地響了起來。頓時,房屋倒塌下來,高高的鋼架也被炸得斷了半截,地上一片凌亂,到處是磚頭、泥塊、木塊……車站里的幾百個人一下子被驚呆了,人人臉上都流露出驚恐的神色。有的人還沒有來得及反應,就被落在身邊的炸彈炸飛了。哭喊聲、求救聲、腳步聲響做一團,越來越多的人倒下了,到處是血肉模糊的人,還有被扔下的行李、跑丟了的鞋……

這是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車南站的一幕。

山娃子不知道什麼時候被擠到了鐵軌邊,他渾身是血,覺得很疼,但不知道到底傷在哪裡了。他擦了擦眼睛,想看到自己的爸爸、媽媽,他們一家人本來今天是要坐火車去無錫鄉下爺爺家躲幾天的,沒想到……

過了好久,周圍安靜了下來,只剩下他一個人。他坐了下來,眼淚刷刷地流,哭聲撕心裂肺……

時光不斷流逝,轟炸後人們從悲痛中走出來,逃難的人漸漸匯成人流,都想遠離這戰火,這災難……

這時,一個好心人走過來,發現了這無助的孤兒,他帶走了山娃子,一起走向後方。山娃子從此開始了新的生活,他永遠忘不了這一天。

❸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作文

我們需要和平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再次轟炸上海火車南站了,對專那裡的居民來說,屬又是一個骨肉分離的日子。久而久之,這里便成了日本侵略者常「光顧」的「場所」。
那天,黑暗布滿了火車站的每個角落。人們萬萬沒有想到,死神就在這時吹起了致命口哨:六台轟炸機像魔獸般的撲向居民們。敵機在空中盤旋,投下無數顆子彈。瞬間,火車站成了一片廢墟,屍橫遍地,血流成河,慘不忍睹。
地上坐著一個2歲的小孩。他的身上到處都是傷,鮮血不斷往外涌。
小孩哭著、喊著,可是,沒有人能聽見他的呼喚。
看到這里,我想起了伊拉克。因為戰爭,那裡的人們同樣哭泣,可是,這一切都無法挽回。
我們需要和平!只要大家多一份愛,學會包容、寬容別人,那麼,戰爭不就不會存在了嗎?
讓和平永駐人間吧!

❹ 四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作文看圖寫作

範文1

一張舊照片

太平區新海小學

王秀坤

提起舊照片,很多人都會想起自己童年時期快樂的情景。然而今天我要展示的這張舊照片,會讓你想起60年前那場殘無人道的戰爭。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了 上海火車站,這張照片就是被當時記者拍下來的 真實情景。

這一天,上海南站和往常一樣,涌動的人群川流不息,正在這時,天空中突然傳來「翁翁」的敵機聲,還沒等人們醒悟之即,「轟轟」幾聲巨響,頓時,火車站硝煙四起,建築物坍塌了半邊。「鬼子的飛機來了」「快跑呀、快跑呀」「爸爸、媽媽……」哭聲、喊聲,頓時連成了一片,人們慌作一團,不知所措。可敵人的轟炸還在繼續,天橋倒塌了,此時的火車站變成了一片廢墟。人們停止了涌動,一片片屍體倒在了血泊中,剛才還在喧嘩的南站現已死一般的寂靜,只是偶爾還能聽見幾聲低微的呻吟。

「媽媽,你在那裡。」「爸爸,我害怕……」就在這寂靜的片刻,突然傳來了一個小男孩的哭喊聲。他坐在鐵軌中間,滿身是血,正張著大嘴呼喊著。他看著眼前滿身是血跡的父母,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他不知父母為何一動不動,他也不知道從此以後即將成為孤兒,他更不知道今後該怎樣生存……

眼前的廢墟,眼前的孤兒,不都是日本侵華戰爭在中國留下的滔天罪行嗎?孤苦伶仃的孩子不已證明你們在中國的「東亞共榮」是謊言嗎?

這張舊照片讓我們無法抹殺掉每個中國人心靈的震撼,那一幕幕日本侵華的滔天罪行讓我們歷歷在目。

簡評:文章從舊照片入手,引出了日軍侵華的滔天罪行。作者通過細心觀察抓住小男孩的外貌描寫,字里行間充滿了對日軍的仇恨,突出了中心,也體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範文2

廢墟中的孩子

太平區新海小學

荀紅翠

這幅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我國上海火車南站時的情景。啼哭的嬰兒,倒塌的房屋,使我們不由得彷彿又回到了我們中華民族遭受欺凌的屈辱年代。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這時本應當是學生上學,工人上班,老人和孩子在房前屋後小憩和玩耍的時候。可是由於日軍的狂轟亂炸,上海城內的學校和工廠很多已被炸毀,人們已不能正常的上班和上學。

這時的上海火車站,由於北站已成為戰區,交通被切斷,南站就成了交通的惟一出口,所以上海火車南站,人流擁擠不堪。忽然空中傳來飛機的轟鳴聲,日本敵機飛來投下大量炸彈。上海火車站頃刻間變成了一片廢墟,車站,天橋月台以及鐵軌被炸得稀爛。站內的人們死傷無數,地上躺滿了橫七豎八的屍體。火光中,父母焦急的呼喚著孩子,孩子哭喊著尋找著親人,炸傷的人們痛苦的呻吟著,廢墟中幼兒悲慘的啼哭聲更是讓人心痛。幾分鍾前,這個嬰兒可能還在媽媽溫暖的懷抱中撒嬌,手裡還玩著爸爸親手為他做的玩具。幾分鍾後,侵略者的炸彈頃刻間將這美好的一切都毀滅了。敵機投下炸彈的瞬間,孩子的母親努力用自己的身體為孩子遮擋住紛飛的瓦礫和彈片,孩子的母親被炸彈奪去了年輕的生命。僥幸活下來的孩子已認不出血肉模糊的母親,他大聲的哭喊著。可是眼前沒有出現媽媽慈祥的笑臉,更沒有爸爸平時那有力的雙手來抱起他。孩子那稚嫩的哭聲似乎在質問侵略者:你們為什麼要這樣的殘忍,奪走我父母的生命,奪走我幸福的童年,我這么小,我以後將怎樣生活啊!

是呀,是戰爭使原本繁華的街市變成了廢墟,是戰爭摧毀了人們原本幸福的家園,是戰爭打碎了孩子們童年的夢想。願這樣的歷史悲劇永遠不再重演,讓全世界的兒童都能擁有幸福美好的童年,讓世界永遠充滿幸福和歡笑。

簡評:文章通過對圖片內容的描寫,把讀者引入了戰火紛飛的年代。文中重點描繪了敵機轟炸後,上海火車南站的悲慘景象。充分表達了倡導和平,反對戰爭的這一主題。語言朴實,表達真情實感。

範文3

牢記歷史勿忘國恥

太平區新海小學

王秀坤

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車南站和往常一樣,許多乘客在候車室等候列車。這時,日本侵略軍向車站投下了無數顆炸彈,頓時,火車站變成了廢虛,天橋斷裂了,鐵軌扭曲了,殘破的房屋,滿地的磚瓦碎片,一片狼籍。這時,傳來一個小男孩的哭喊聲,他的父母和親人都在「轟隆」的一聲中,被炸彈奪去了生命。現在他已成了孤兒,今後的命運和生活不可想像。也許在那戰亂年代,不會有人理他,他將流浪街頭,甚至瀕臨死亡,再沒有機會為死去的父母報仇雪恨。也許他會遇到好心人,把他抱回家,養育他長大。無論他的生活怎樣,對於他來說,是一個無辜的受害者,整個中國人民都是無辜的受害者。

日本侵略者燒殺擄掠,無惡不作,殺害我同胞3500多萬人。日本侵略者的罪行罄竹難書,罪惡滔天,像這樣的畫面不計其數。

我們永遠不能忘記侵華日軍慘無人道的大屠殺和在大屠殺中奮起抗爭的我們民族的脊樑。

一位女作家說得好:「忘記大屠殺,就是第二次大屠殺。」

列寧告誡我們:「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判。」

讓我們把警世的大鍾撞得更響更響吧,讓鍾聲時時喚起我們的民族精神,激勵著青少年成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一代,讓鍾聲飄洋過海,振聾發耳,以史為鑒,呼喚和平,邪惡必敗,正義必勝。中國人民,亞洲人民和世界人民決不允許被侵略、被殺戮的悲劇重演!

簡評:通過簡單對照片的敘述,引出了對照片的思考,發表感慨,語言尖銳,耐人尋味,給人留下思考!

範文4

沉痛的教訓

荀紅翠

太平區新海小學

這是一幅拍攝於1937年的照片。這天,日本侵略者在上海火車南站投下了大量的炸彈。頃刻間,使繁華的上海火車站變成了一片廢墟。圖中的幼兒由於劇痛和驚駭大聲的哭嚎著,他的親人可能已被敵人罪惡的炸彈奪去了寶貴的生命。上海火車站到處是慘不忍睹的景象。殘垣斷壁,炸毀的鐵軌,倒塌的天橋,無助的孤兒,無不訴說著侵略者的殘暴。

看到這幅照片會使每一個有良知的人感到心痛。戰爭都給人類帶來了什麼啊!大批飢餓的難民、失學的兒童,倒塌的房屋、失去雙親的兒童、無家可歸的貧民、致殘的身體。

圖中的幼兒今後將如何的生活啊。可能因為戰爭,會使這個剛剛來到人世不久的嬰兒過早的夭折,這個世界上很多美好的東西他還沒有來得及看一看,帶著驚恐、帶著無助、匆匆的離開了這個世界。如果他幸運,可能會被好心人收養,可是失去親人的痛苦,在孩子心靈深處將成為永遠抹不去的痛。也有可能,他的父母只是被炸彈炸傷了身體,在今後的生活中,拖著致殘的身體領著這個可憐的孩子沿街乞討,孩子伸出的乞討的手臂上,依稀可見彈片擦傷的疤痕。

是呀,這是中華民族屈辱的一幕,正是由於我們當時國力不夠強大,侵略者才敢在我們的國土上如此囂張。少年強則中國強,是啊,祖國的強大要靠我們年輕一代用勤勞的雙手去建造。決不讓這樣的歷史悲劇重演。

簡評:文章以圖中因劇痛和驚嚇大聲哭喊的幼兒為主要的描寫對象,對因為戰爭可能會對孩子未來的命運產生的影響,進行了種種設想。通過這樣的一個個設想,來說明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痛斥了侵略者的兇殘,表達了希望世界永遠和平的美好願望。

【知識鏈接】

通過寫人物的語言寫人

人的語言大致分為獨白和對話兩種形式。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互通信息、交流感情、表達思想觀點都離不開語言,所以寫人也離不開語言描寫。語言描寫通過對人物說話內容、語氣聲調的描寫來表現人物內心世界,使讀者能由此而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點

❺ 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作文

作文:

一張舊照片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一張舊照片。它印證著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站時的真實情景。
照片上,只見一片本來繁華的景象在一陣狂轟濫炸中化作廢墟。只留下斷裂的天橋,扭曲的鐵路,殘破的房屋,滿地的磚瓦碎片……還有一個孤獨的小男孩。
這個僅有兩三歲大的小男孩兒為什麼獨自坐在廢墟里號啕大哭呢?他的爸爸媽媽呢?一個個問題在我的腦海里浮現。也許,爸爸媽媽正要帶他乘火車外出逃難,正要去尋找一個安全地帶。沒想到,還沒登上火車,日本侵略者的戰機就已經猙獰著投下了罪惡的炸彈。幼小的他從此失去了爸爸媽媽,只能坐在地上無助地,撕心裂肺地痛哭……
我想,那個記者一定會在拍完照後幫助他的。他一定會在好心人的憐愛中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為新中國的建設做出貢獻。長大後的他也一定會對需要幫助的孩子們伸出援助之手。

可是,我又想到,在那個年代,日本侵略者對我們中國的踐踏遠遠不止一個火車站。一定還有很多可憐的孩子,他們在日本鬼子無情的炮火中失去了親人,又得不到幫助。那些孩子很可能還沒長大就死了,因為沒人給他飯吃。還有的孩子也許能活下來,但是如果沒人管他,他們很可能會變成小偷。因為沒人給他錢,讓他生存,更沒人告訴他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想到這些,我真恨日本侵略者。他們毀了多少個幸福的家?他們讓多少孩子沒有了父母,沒有了關愛,只能在街頭流浪?我看著這幅照片,想著想著,覺得我們的生活比那些孩子幸福多了。我很同情那些經歷戰火、硝煙的孩子,我想這世界上要是沒有戰爭,那該多好啊?那些孩子就可以像我們一樣過上幸福的日子了。

❻ 小學版4年級下冊語文課本中第四單元作文450字

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作文550字:戰爭中的孩子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這樣一張令人揪心的舊照片。這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南站時,被記者拍下來的真實情景:斷裂的天橋,坍塌的房屋,碎磚碎瓦散落了一地。扭曲的鐵軌上,一個衣衫襤褸的小男孩正在嚎啕大哭。這場空前大劫難,給人們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傷痛。

那一天,上海火車南站和往常一樣,人山人海、川流不息。誰會料到,死神就這樣悄悄降臨了。突然,一聲刺耳的警報聲響徹雲霄。人們還沒有醒悟過來是怎麼回事,突如其來的敵機已在上空盤旋。一枚枚無情的炸彈從天而降「轟—轟—」硝煙四起。尖叫聲、哭喊聲、奔跑聲連成一片。房屋被炸毀了,驚慌失措的人們一個接著一個倒在血泊中。瞬間,整個火車站變成了廢墟。屍橫遍地、血流成河,慘不忍睹。

「媽媽,你怎麼了?爸爸,我害怕……」就在這死寂中,突然傳來一個小男孩的哭喊聲。他坐在廢墟上,瞪著驚恐的大眼睛,臉上沾滿了灰塵,嘴裡不停地喊著爸爸媽媽。忽然從廢墟深處傳來了一絲微弱的聲音:「過來,孩子。」小男孩聽見了,急忙爬到媽媽身邊。只見媽媽輕輕摸了摸小男孩的頭說:「孩子,你要堅強地活下去呀……」話還沒說完,便閉上眼睛長眠了。小男孩使勁推著媽媽,可也無濟於事。他張開嘴撕心裂肺地哭起來。這哭聲是多麼凄慘,多麼無助,聽著讓人心碎……

後來,這個小男孩被一位好心人收留,將他撫養成人。長大後,小男孩成了一名軍人,保家衛國,為祖國效力!

看著這張舊照片,我心中充滿了憤恨。日本侵略者踐踏的僅僅是一個火車站嗎?他們在中國的土地上留下了多少罪證,是它們讓一個個幸福的家庭毀掉,讓一個個無辜的孩子成了沒有父母疼愛的孤兒……

戰爭是殘酷的,是無情的,是可怕的。今天,我們中國孩子雖然生活在和平壞境中,但是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彌漫著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還威脅著嬌嫩的「和平之花」。我們一定要維護和平,制止戰爭,讓明天的世界真正成為充滿陽光、鮮花和愛的人類家園!

❼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習作範文

一張舊照片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一張舊照片。它印證著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站時的真實情景。

照片上,只見一片本來繁華的景象在一陣狂轟濫炸中化作廢墟。只留下斷裂的天橋,扭曲的鐵路,殘破的房屋,滿地的磚瓦碎片……還有一個孤獨的小男孩。

這個僅有兩三歲大的小男孩兒為什麼獨自坐在廢墟里號啕大哭呢?他的爸爸媽媽呢?一個個問題在我的腦海里浮現。也許,爸爸媽媽正要帶他乘火車外出逃難,正要去尋找一個安全地帶。沒想到,還沒登上火車,日本侵略者的戰機就已經猙獰著投下了罪惡的炸彈。幼小的他從此失去了爸爸媽媽,只能坐在地上無助地,撕心裂肺地痛哭……

我想,那個記者一定會在拍完照後幫助他的。他一定會在好心人的憐愛中成長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為新中國的建設做出貢獻。長大後的他也一定會對需要幫助的孩子們伸出援助之手。

可是,我又想到,在那個年代,日本侵略者對我們中國的踐踏遠遠不止一個火車站。一定還有很多可憐的孩子,他們在日本鬼子無情的炮火中失去了親人,又得不到幫助。那些孩子很可能還沒長大就死了,因為沒人給他飯吃。還有的孩子也許能活下來,但是如果沒人管他,他們很可能會變成小偷。因為沒人給他錢,讓他生存,更沒人告訴他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想到這些,我真恨日本侵略者。他們毀了多少個幸福的家?他們讓多少孩子沒有了父母,沒有了關愛,只能在街頭流浪?我看著這幅照片,想著想著,覺得我們的生活比那些孩子幸福多了。我很同情那些經歷戰火、硝煙的孩子,我想這世界上要是沒有戰爭,那該多好啊?那些孩子就可以像我們一樣過上幸福的日子了。

❽ 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作文

這幅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我國上海火車南站時的情景。啼哭的嬰兒,倒塌的房屋,使我們不由得彷彿又回到了我們中華民族遭受欺凌的屈辱年代。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這時本應當是學生上學,工人上班,老人和孩子在房前屋後小憩和玩耍的時候。可是由於日軍的狂轟亂炸,上海城內的學校和工廠很多已被炸毀,人們已不能正常的上班和上學。

這時的上海火車站,由於北站已成為戰區,交通被切斷,南站就成了交通的惟一出口,所以上海火車南站,人流擁擠不堪。忽然空中傳來飛機的轟鳴聲,日本敵機飛來投下大量炸彈。上海火車站頃刻間變成了一片廢墟,車站,天橋月台以及鐵軌被炸得稀爛。站內的人們死傷無數,地上躺滿了橫七豎八的屍體。火光中,父母焦急的呼喚著孩子,孩子哭喊著尋找著親人,炸傷的人們痛苦的呻吟著,廢墟中幼兒悲慘的啼哭聲更是讓人心痛。幾分鍾前,這個嬰兒可能還在媽媽溫暖的懷抱中撒嬌,手裡還玩著爸爸親手為他做的玩具。幾分鍾後,侵略者的炸彈頃刻間將這美好的一切都毀滅了。敵機投下炸彈的瞬間,孩子的母親努力用自己的身體為孩子遮擋住紛飛的瓦礫和彈片,孩子的母親被炸彈奪去了年輕的生命。僥幸活下來的孩子已認不出血肉模糊的母親,他大聲的哭喊著。可是眼前沒有出現媽媽慈祥的笑臉,更沒有爸爸平時那有力的雙手來抱起他。孩子那稚嫩的哭聲似乎在質問侵略者:你們為什麼要這樣的殘忍,奪走我父母的生命,奪走我幸福的童年,我這么小,我以後將怎樣生活啊!

是呀,是戰爭使原本繁華的街市變成了廢墟,是戰爭摧毀了人們原本幸福的家園,是戰爭打碎了孩子們童年的夢想。願這樣的歷史悲劇永遠不再重演,讓全世界的兒童都能擁有幸福美好的童年,讓世界永遠充滿幸福和歡笑。

閱讀全文

與四年級語文下冊四單元作文ppt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