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一上冊語文期末考試經常出什麼作文
初一的作文一般都是記敘文,寫人寫事的。
初中生作文題目大全
題目:我的課餘生活
要求:以記敘為主,可靈活運用多種表達方式。
2.題目:從這以後,我盼望長大(從這以後,我害怕長大)
要求:任選一題,要寫出真情實感
3.題目:為自己豎起大拇指
提示:「豎起大拇指」常用來表示鼓勵、誇獎、贊美、自豪,也可以用來表示有決心、有信心、有志氣。
4.題目:初中生活的酸甜苦辣
要求:要有真情實感,文體不限。
5.題目:考試,我想對你說
6.題目:一次難忘的實踐
要求:每個同學在生活中,無論是在家庭、學校里,還是在社會上都有過自己的實踐,請選擇難忘的一次,寫一篇 記敘文。
7.題目:當我面對______的時候
要求:在題目的橫線上填上恰當的詞語(如「挫折、榮譽、失敗、成功」等),使題目完整。內容要健康,有真情實感。
8.題目:我眼中的________
要求:先將題目補充完整(可以寫人、事、物,如「母親、考試、大海」等)。文體不限,可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
9.題目:_________,感覺真好
感覺就是簡單的心理過程。平時,當你幫助別人的時候,得到別人理解的時候,孝敬父母的時候,取得成功的時候……你的感覺往往是非常好的。請以「幫助別人(或得到理解……),感覺真好」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選好你要寫的那一方面內容,填在題目的橫線上。要寫出親身經歷,寫出自己真實的心理感受。以記敘為主,恰當運用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10.題目:渴望得到__________
世上誰沒有追求?誰沒有嚮往?誰沒有渴望得到的事物?也許有人渴望得到理解、愛護、肯定、溫暖……也許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書、一台電腦、一張郵票、一個足球……也許渴望得到……把它寫出來吧。
11.請自擬題目作文,題目中必須含有「喜歡」一詞。
12.閱讀下列材料,然後按要求作文。
一個假日的下午,父親陪他上小學的兒子到體育館去玩。兒子在球場上拍打著籃球,瞄準籃筐,雙手托球,一次次地試圖把球投進籃筐。父親在遠望著兒子的一舉一動。
兒子正玩得高興時,幾個大一點的男孩走來,搶走他的籃球,互相傳遞著上籃投球。兒子被拋到一旁,變成了觀眾……
或許你有過類似的經歷,或許有過類似的見聞,對這樣的困境,你是怎樣想的?又是如何對待的?請以此為內容作文。題目自擬,文體不限。
13.閱讀下列材料,然後按要求作文。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甘肅省慶陽縣師范學校學生李勇,小時候父親就中風癱瘓,1995年3月母親又因積勞成疾去世。15歲的李勇在悲痛中一邊操持家務,一邊照顧父親。6月他考上了慶陽師范,要上學,父親怎麼辦?15歲的李勇一咬牙,賣掉了家中僅有的200多斤玉米、400多斤糜子和一些黃豆,湊夠了1000多元錢,背著父親到學校報道。在學校附近,他租了一間房子,又像往常一樣,邊照看父親,邊上學。為了父親,他沒有在學校食堂吃飯,也沒有住學校宿舍,每天一下課,他就匆忙趕回「家」,生火做飯,照料父親……
李勇「背起父親上學」的事跡報道後,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中國青年報》以《孝心一片動天下》為題再次做了報道,北京紫禁城影業公司將李勇的事跡搬上了銀幕。
看了這段材料,你從李勇身上看到了什麼,有些什麼感想?請你給李勇同學寫封信,談談你的感想。
要求:聯系生活實際,不空談。說心裡話,有真情實感。符合書信格式。
14. 閱讀下列材料,然後按要求作文。
我曾經因為有幾個大學生登山迷途喪生,而訪問某位登山專家。其中一個問題是:「如果我們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應該怎麼辦?」
登山專家說:「你應該向山頂走。」
「為什麼不往山下跑?山頂風雨不是更大嗎?」我懷疑地問。
「往山頂走,固然可能風雨更大,卻不足以威脅你的生命。至於向山下跑,看來風雨小些,似乎比較安全,但卻可能遇到暴發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登山專家嚴肅地說,「對於風雨,逃避它,你只有被捲入洪流;迎向它,你卻能獲得生存。」
要求:讀以上材料,你有何啟迪?聯系實際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
15. 生活中,許多時候需要我們換位考慮問題。如: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家長和孩子之間,幹部和群眾之間,城裡人和鄉下人之間,健全人和殘疾人之間……往往會發生一些矛盾。換位,可以使我們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誤解;多一些理智,少一些盲目;多一些關愛,少一些磨擦;多一些鼓勵,少一些責備……
根據提示,請你圍繞「換位」這個話題,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感情要真摯。
16.有付出就應有回報。社會、學校、家庭、他人也許為你(或他)付出過許多,你(或他)是如何回報的?你(或他)也許為別人付出過許多,你(或他)得到了怎樣的回報?
請以「回報」為話題,自選角度,寫一篇 記敘文。思想感情要健康,要有真情實感。
17.我國以成功申辦2008年奧運會。北京奧運的口號是「科技奧運,綠色奧運」。如果你有幸成為奧運志願者的一名,在2008年北京奧運來臨的那一刻,你會為北京奧運做些什麼?請以這一活動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或記敘你的活動,或抒發你的感想,或發表你的見解。
18.假如你是下面一段文字的「我」,請進行合理想像,以「這是我的責任」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以記敘為主,適當運用描寫、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八年級開學,「我」被同學們選為班長。於是「我」開始用自己的方式管理班級。不久,一些同學說「我」愛管閑事,好出風頭。對此,「我」說:「這是我的責任。」此後,班裡常響起這句話。一學期下來,當聽到同學們漸多起來的贊揚時,「我」還是說「這是我的責任」。
19.題目:假如我是教育部長
話題作文:
20、承諾的故事
21、媽媽,我為你感動
22、感動我的一瞬間
23、心靈的感動
24、尋找感動
25、都是感動惹的禍
26、感動之後的思考
27、感動的力量
http://www.oh100.com
28、為平凡而感動
29、拒絕感動
30、學會感動
31、今天,你感動了嗎
32、雷鋒出國了
33、唐僧經商記
34、多個朋友多堵牆
35、春天的故事
36、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37、拒絕春天
38、小荷才露尖尖角
39、化作泥土更護花
40、秋日私語
41、冬天裡的故事
42、合作
43、發生在教室里的故事
44、被遺忘的角落
45、因你而精彩
46、北國之秋
47、交往——快樂
48、雨停了,太陽就出來了
49、今夜星光燦爛
50、鄉水悠悠讓我陶醉
51、學會寬容
52、大自然,讓我陶醉
53、學會表現自己
54、拒絕誘惑
55、我的童年生活或初中新生活等,你也可以去網上搜搜中考滿分作文。
⑵ 七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考試常考作文大全(好作文)
啥意思
追問:把一些七年級上冊期末考試經常考的作文又好的發給我
追問:老師幫幫我
追答:題目嗎
追問:不是作文
追問:和題目
追答:一篇
追問:越多越好
追問:快點
追答:一件事給我的啟示
追答:記得四年級暑假裡的一件事曾給我過一個啟示,使我永遠忘記不了那件事。那年暑假,我經常去我們小區的花園中去玩。有一次,我在大樹旁休息時,我看到了腳下有一個個小沙堆,我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個個由螞蟻的辛勤勞動修建出的螞蟻洞。當我看見螞蟻們進進出出都是從這些洞中爬出爬進的。於是,我想做一個試驗,看看如果我把小沙堆填入洞中會怎麼樣。我將沙子剛剛填入了螞蟻洞中,那些洞中螞蟻就開工了,他們用「雙手」將沙子一粒一粒地搬出蟻洞。我看它們很快就完成了工程。可是我想:雖然螞蟻螞蟻們這次會把沙子全搬完,可他們還會搬第二次、三次、四次……嗎?我帶著疑問又將沙子填入了蟻洞。之後我又看到螞蟻們在努力的奮斗著,重建著它們的家園。我反復重新填了幾次。可是螞蟻們仍然憑著自己的毅力、恆心重建了蟻洞。啊!它們真是一群有恆心、毅力的小生靈啊!它們的恆心與毅力鼓舞著它們干什麼事只要沒干好,就決不罷休。我想:如果連著小小的螞蟻都有如此毅力與恆心。那我們人類不也應該有恆心與毅力嗎?我們無論干什麼事都要具有像螞蟻這樣的恆心與毅力。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大發明家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在發明電燈時,失敗了一千多次嗎?他失敗了那麼多次,不還是靠著恆心與毅力撐了下來走向成功了嗎?讓我們想一想如果愛迪生半途而廢了,那他就不可能成功發明電燈,之前做的都是徒勞。我們只要幹事有恆心、毅力,無論干什麼事都能幹好的。這就是我的啟示。
追答:我們這里考的這個題目,河南
追問:老師越多越好
追答:寫人的
追問:江西的呢
追答:我孫悟空啊
追問:你認為哪些經常考就發哪些
追答:初一就是寫人,寫事
追問:很容易嗎
追答:一般套下就可以
追問:老師你多發點
讓我可以看
追答:自己在網上看看
追問:對了,老師做閱讀有什麼訣竅嗎
追答:第一遍通讀全篇,大致了解
追答:第二遍:審清題意,回讀原文
追問:還有嗎
追答:第三,認真答啊
追答:可以用原文的話,也可以用自己的話
追問:還有嗎
追答:盡可能利用原文中的關鍵性文字答題
追問:拜拜
⑶ 七年級上冊語文作文《那一次,我真快樂》
那一次,我真快樂
「唉呀,慢死了,汽車怎麼還沒來呀。」我站在車站下,焦急地望著前方,希望車能一眨眼就來到我跟前。
「嗚……」
我環顧四周,車上的人還真不少,後排已經坐滿了人,還站著幾個成年人,空座位卻還有五六個,我笑了笑,心想:這些人真笨,有好座位不坐,卻寧可站著,腦子有病啊?哼,我才不會那麼蠢呢,我不會把我的「寶座」讓給別人的,除非……
真是無巧不成書,就偏偏在大家坐滿座位的時候,上來了五六個約60多歲的老人,我吃了一驚,心裡的良心和自私馬上就展開了爭執。
只見幾位和我年齡差不多的少先隊員先後給站著的老人讓坐,我見了,臉紅了起來,但心裡又想:不坐白不坐,這么好的座位不坐太可惜了,給自己留著多好呀。可另一個想法卻出來了:我也是少先隊員,也應該讓座呀。
終於,良心佔了上風,我對站在身旁的一位老人開口了:「老爺爺,請坐吧。」老爺爺微笑地坐下了,然後,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和藹地對我說:「謝謝你,小弟弟。」
我舒了一口氣,正打算享受幫助人的快樂的時候,我看見了一個,手有氣無力靠在扶手上,頭發全白的老奶奶。我見了,二話不說,就幫老奶奶「借」座位。
「這位大哥哥,那裡有位老奶奶,請你把座位讓給她,好嗎?」我向一個叼著煙的青年乞求,誰知他理也不理我,依然翹著二郎腿,悠閑自在地抽著煙。我瞧了瞧,只見一個婦女,一人占兩個座位,還跟司機不斷地說話,我決定讓她空出一個位子給老奶奶坐,並阻止她和司機繼續說話。
「老奶奶,這個阿姨說要把座位讓給您。」我邊說邊把她拉到了阿姨坐的地方。
「阿姨,你不是要把座位讓給她嗎?為什麼你還不讓開呢?」我對阿姨毫不客氣地問道。
「誰說我要讓位了,走開!」阿姨氣乎乎地吼道。
「你一人占兩個座位,這就代表還要給一個人坐,而這位老奶奶是目前車上最合適的人,就是說你要讓她坐。」我毫不猶豫地反駁。
只見婦女嘆了口氣,站了起來,把兩個座位都空了出來。
我笑了,像吃了蜜一樣甜,我為我做了好事而感到驕傲,快樂溢滿了全身!
⑷ 七年級上冊期中考試語文作文好一點的
在我們這個年齡
十六歲,這個彌漫著美好與幻想的年齡;十六歲,這個充滿著挫折與挑戰的年齡;十六歲,這個徘徊在幼稚與成熟的年齡。在這個年齡里,我們為成功而歡呼,為夢想而拼搏,為失敗而哭泣,可無論怎樣,都阻擋不了我們這份炙熱的,充滿追求與理想的心。
在這個年齡里,我們為學業而奮斗,窩在教室里低頭做著一道道歷年的中考題,為了關乎命運的一兩分而奮斗,夜晚挑燈夜戰,與星星作伴,同太陽為伍,即使白天再困,也要堅持,強大的信念支撐著雙手,哪怕閉著眼,也要把知識點記下來,唯一可以放鬆的,就是回到宿舍吃上一通零食。在這個年齡中,我們奮斗,我們無悔。
在這個年齡中,我們為挑戰而奮斗,偌大的操場包容著疲憊的學子,我們圍著這個有尺度的操場無止息的跑,哪怕雙腿酸痛,哪怕筋疲力竭,但我們堅持著,跨越那幾秒的標桿,只為邁向重點高中的校園我們也許會抱怨,也許會氣餒,但我們始終會振作起來的,會重新追趕太陽。在我們這個年齡,我們堅持。我們無憾。
在我們這個年齡,我們為未來而奮斗。青春是一艘木船,社會是一灣險灘,我們把汗水辛勤都奉獻給了青春,用來打造這艘堅固的船。我們會失敗,但我們不怕,因為他是未來成功的墊腳石,我們會放棄,但我們不怕,因為他是未來幸福的指南針,縱使未來不成功,不幸福,我們也不怕,因為我們曾經為他努力過,拼搏過。
在我們這個年齡中包含著太多太多,他觸手可及而又深不可測,我們只能順著他留下來的線索一步一步向上爬,從點點滴滴開始探索。或許在這個年齡中註定了充滿坎坷與荊棘;或許在這個年齡中註定了充滿不解與探索;或許在這個年齡中註定了充滿無知與好奇;或許在這個年齡中註定充滿了打擊與渴望;或許…··
無論怎樣,我想,我們都應該轟轟烈烈的綻放,悄無聲息的凋零。
⑸ 七年級上冊語文700字作文:我們的語文課
當我踏上講台拿起語文書的那一刻起我就想:這是我的至愛,這一生我要與她相伴相隨,直到老去。
從教以來,上過不少語文課,但真正符合我心目中課程標準的語文課卻少之又少。我一直在思考,在探索,一直在竭盡所能追尋我心目中的語文課——那就是將新的教學理念與語文教學的個性有機地結合起來,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學語文、會語文、愛語文。
眾所周知,語文教學一向都存在著很大的爭議,我們也一直在努力進行改革。新課程標準的制定,新教材的推行,為語文教學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可是,為了追求片面的課堂教學的熱烈氣氛,有的語文課竟然上成了主題班會課、政治課、歷史課,有的甚至上成了地理課、生物課……於是,許多語文教師就在問:我們語文教學的個性在哪裡呢?·
是的,我們語文教學的個性在哪裡呢?我認為,一堂真正的語文課應該是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因為語言是信息的載體,是思想的外化,是文章的表現形式。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我覺得,如果把語文教學比作一棵樹的話,語言應該是樹根。只有根系發達,根深本固,才能保證大樹在任何環境任何氣候中仍能茁壯成長,枝繁葉茂。
比如,學習《山中訪友》時,在「整體感悟」「研讀賞析」「合作探究」後,我又設計了一個環節:仿照本文的寫法,為自然界中的一個朋友寫幾句寄語。後來,我選了幾個平常在寫作上並不突出的同學朗讀自己所寫的內容。結果出乎我意料,這幾個同學不但准確地把握了文章中語言的個性,還表達了自己對這些朋友的看法,情真意切,我覺得學生真正地全方位地觸摸到了語言,語言的感悟,積累運用也落實到了實處,以至於下課後,許多同學仍意猶未竟,還在交流自己的學習所得。
這節語文課讓學生體驗到學語文的樂趣,讓我體驗到了教語文的樂趣。同時也告訴我,在語文教學中,一定要牢牢抓住語言這條根,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引下,真正體現語文教學的個性,使學生學語文、會語文、愛語文。
回首自己走過的教學之路,雖不是布滿荊棘,但也是酸甜苦辣樣樣都有。可是為了我心目中追尋的語文課,我會執著前行,無怨無悔。
⑹ 人教版7年級上冊語文18頁作文
感嘆古人對幸福的深刻理解,我也漸漸得出自己要的幸福究竟版是什麼樣的.它不是千金的財權富,不是受人注目的地位,而是為人,為別人著想的奉獻,是付出,這就是我要的幸福.
一份有自己聲音的幸福
作家朵拉有一句至理名言:第一個孩子都是一滴有自己聲音的水.因而引發了我,我覺得每一份幸福也正如那一滴有自己聲音的水,你可以選擇其滴落的方式,但它的聲音你別無選擇.
人打一落地,便是一個生命個體,有自己必須經歷的人生,有自己的理想抱負,更有著對幸福不同的詮釋.假如,真的只有當幸福失去後才知道幸福的可貴,那麼還有誰有勇氣去追尋幸福呢?
⑺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一單元作文
一雙老土的可以進歷史博物館的舊布鞋,被我精心收藏在鞋盒裡,不讓它粘一點灰塵,我是把它視為珍寶的。它是奶奶留給我的珍貴紀念。
在我的記憶中,奶奶總是坐在那片蒼翠的竹林下,戴著老花眼鏡專心致志地做著布鞋,那時的我,從此偎依在她的身旁,拿剪刀剪布條玩,可總是剪不斷。
那時家裡不富裕,肉也難得吃上幾回,為了我們幾個小孫孫有鞋穿,奶奶經常端出裝有針、線、布的笸籮,做在那片竹林下,戴上老花鏡一針一線地為我們做鞋。奶奶對我和我的表哥、表姐一樣的愛,從不分家孫、外孫,每次做鞋,都是一人一雙。我總是趁她不注意的時候,把沾有泥巴的小腳丫伸進還沒有做好的鞋裡「嘗鮮」,好舒服,好暖和啊!而更多的時候,則是用小手托著小下巴,看著奶奶那瘦得只剩小皮和骨頭的手,捏著銀色的小針靈活地穿來穿去。急切地盼望鞋早日做好。
終於有一天,我穿上了那雙盼望好久的新布鞋,趾高氣揚地走在小夥伴們面前。奶奶取下那陪伴他多年的老花鏡,望著我笑了。臉是的皺紋也更深了。
三年前,奶奶去世了,看著奶奶的棺木,盡管我還不十分懂事,但我清楚地知道,我再也見不到我的奶奶了,再也不能看著她為我們做布鞋了。泥土一層一層掩埋了奶奶,我的新抽搐著,眼淚一滴,一滴……落在了腳上的布鞋上。
此後,我腳上的旅遊鞋、皮鞋,換了一雙又一雙,但總覺得沒有奶奶做的布鞋穿起來舒服。是啊,這些鞋沒有資格和奶奶親手做的布鞋相媲美,這布鞋凝聚著奶奶對我的情,凝聚著奶奶給我的愛啊!
我會小心珍藏它,直到永遠。
⑻ 語文七年級上冊期末作文
四、作文(40分)(請將作文寫在答題卷相應位置上)
21、題目
1.以「假如我 」為題寫一篇想回象作文。
要求:(1)把題答目補充完整。
(2)內容正確,條理清楚,語言通順。
(3)能使用正確的表達方式。
(4)字數不少於600字。
2.每個人的人生絕不會是一帆風順的,總會有許多溝溝坎坎需要跨越,但只要你胸有志向,每跨越一條溝坎,你都會增添一份信心,擁有一份寶貴的閱歷,你的人生也會英雌多加一份精彩。
請以「跨過那條坎」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題目自擬,文體不限(除詩歌外)。
(2)事例真實感人。
(3)字數不少於600字。
以上兩題任選一題作文,作文中不能出現考生所在地地名,真實姓名,班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