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測試題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測試題
(本卷120分,完卷120分鍾) 學校_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題號 一 二 三 總分
一.積累與運用(30分)
1.給句中加點字注音。(4分)
①具答之,便邀( )還家。 ②可愛者甚蕃。( )
③各隱卷底衣褶( )中。 ④選賢與( )能。
⑤男有分( )。 ⑥舟尾橫卧一楫( )。
⑦不可褻( )玩焉。 ⑧黃發垂髫。( )
2.辨別解釋句中加點的詞。(6分)
尋向所志 ( ) 芳草鮮美( )
①尋 ②鮮
尋病終 ( ) 陶後鮮有聞(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 佛印絕類彌勒( )
③屬 ④絕
神情與蘇黃不屬( )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
東坡右手執卷端 ( ) 不足為外人道也( )
⑤端 ⑥足
其人視端容寂( ) 東坡現右足( )
3.在括弧中補出省略的成分。(4分)
①( )見漁人,乃大驚,問( )所從來。( )具答之。(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②此人一一為( )具言所聞,( )皆嘆惋。餘人各復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數日,辭去。
4.翻譯下面的句子。(8分)
①落英繽紛
②屋舍儼然
③黃發垂髫
④惟吾德馨
⑤亭亭凈植
⑥雕欄相望
⑦矯首昂視
⑧天下為公
5.寫出含有加點字意義的成語。(4分)
①香遠益清
②豁然開朗
③猶得備晨炊
④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6.根據要求默寫。(4分)
(1)《望岳》中作者將泰山的神奇秀麗之歸於大自然的詩句是:
____ _______ , ___ _。
(2)《春望》中寫戰火連天,家書難覓的千古詩句是: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有關蓮的詩歌你能寫幾句?請寫出兩句。
(4) 仿照例句再寫一句子。 (可結合本單元所學的詩句)
例:生命就是龔自珍「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獻身精神。
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氣。
二,閱讀(50分)
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7——29題。
(一)詩詞賞析。
春 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7.這是一首五言 詩,作者通過寫淪陷中長安城的破敗景象,抒發了詩人 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懷。(2分)
8.詩題中的「望」字統領以下幾句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9如果將這首詩劃為兩層,應怎樣劃?為什麼?(2分)
10.這首詩所用的修辭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
(甲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乙 )陶潛,字元亮,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鄰之所貴。
嘗著《五柳先生傳》曰:「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時人謂之實錄。甚親朋好事,或載酒餚而往,潛亦無所辭焉。每一醉,則大適①融然②。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張,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節選自《晉書》)
[注]①適:滿足。②融然:和悅快樂的樣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與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標志。
11.解釋下列句子加點的詞(2分)
⑴漁人甚異之( ) ⑵阡陌交通( )
⑶穎脫不羈 ( ) ⑷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 ( )
12.請從[乙]文中摘錄出與「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屬」所表現的理想生活形成強烈反差的句子。(1分)13. 從[乙]文看,陶淵明的琴沒有琴弦,他本人也不會撫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卻「撫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撫琴嗎?結合全文看,這反映了他怎樣的性格?(3分)
14.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⑴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⑵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三)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15.解釋文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①有仙則名( )
②斯是陋室( )
③談笑有鴻儒( )
④)無絲竹之亂耳( )
16.翻譯句子。(4分)
(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2)孔子雲:「何陋之有?17.請你引述典型例子,談談你對「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2分)
(四)
(甲)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周敦頤《愛蓮說》)
(乙)
蘭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蓋在有無近遠續斷之間,純以情韻勝。氳氳無所②,故稱瑞③耳。體彩④,而不極於色,令人覽之有餘,而名之不可;即善繪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者耶? (選自張大復《梅花草堂集》)
[注釋]①取:這里是嗅取(蘭的香味)。②氳氳(yūnyūn)無所:彌漫飄忽,沒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種顏色。
18.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2分)
①亭亭凈植
②陶後鮮有聞
③而名之不可
④莫能肖也
19.《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幾個義項。根據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當的解釋是( )。(2分)
A.強迫 B.接近,迫近 C.狹窄 D.威脅
20.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2分)
A.體兼彩,而不極於色 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
B. 純以情韻勝 皆以美於徐公
C.花之富貴者也 輟耕之壟上
D. 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 其子好騎
2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2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22.對「善繪者以意取似」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擅長繪畫的人因為個人的原因只能類似模擬。
B.善於畫畫的人也只能憑自己的感受把蘭畫得像樣。
C.善於畫畫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長繪畫的人已經描繪得很相似了。
23.同為花中君子,蓮與蘭有相通之處,請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2分)
香味:蓮—— ; 蘭——氳氳無所。
品位:蓮——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蘭—— 。
24.(甲)文以蓮為托物言志的對象,表現了作者 的生活態度;(乙)文將蘭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讓我們領悟到蘭 的品性。(2分)
(五)
【 甲】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選自《 莊子
⑵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古詩
第五單元《杜甫詩三首》:
《望岳》------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版昏曉。盪胸權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⑶ 八年級上冊語文五單元作文第一篇
我家南牆根種了幾棵向日葵。向日葵又稱葵花,是一種莖高大的植物。花瓣小小小的,金黃色,因朝向太陽而得名。遠遠看上去就像一排「小太陽」,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更加可愛。
自從有了這些向日葵,我每天都沒有閑著。每天看著如太陽般的向日葵,我心裡總有一種感覺,一種特殊的感覺。
向日葵就怕沒有太陽。暑假的時候,有好幾天都陰天,天陰沉沉的,人的心情也不好。我跑去看向日葵,只見向日葵們已經沒有了往日的風采,不在那麼光彩照人。我驚呆了!看著向日葵們那無精打採的模樣,我心裡也不好受。我傷心地看著向日葵,猛地反應過來:向日葵,向日葵,對了!向日!向日葵應該沖著太陽,沒了太陽,向日葵就會死掉!我多麼希望太陽公公能快點出來啊!太陽公公彷彿聽到了我的祈求,沒過兩天就從烏雲中擠了出來。向日葵們不再垂頭喪氣,看見太陽彷彿看見了希望,又重新露出陽光般的笑容。我彷彿也被這種笑容感染了,也露出了開心的笑臉。
向日葵們漸漸長大了,那曾經金黃的花瓣也已沒了蹤跡。花蕊也變成了一團瓜子。爸爸媽媽把向日葵們摘下來,將瓜子取出來。接著拿出了一口「陳年老鍋」,刷了刷便炒起瓜子來。只聽爸爸喊了一聲:「好嘍,新鮮的炒瓜子來嘍!〞我吃著瓜子,想起了「年輕」時的向日葵,像「小太陽」的向日葵……因為有了曾經的向日葵,才有了現在的我,保持每天有著陽光般笑容的我。向日葵默默奉獻於大眾的高尚品質,永遠值得我學習。
⑷ 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作文以什麼為題
恍惚間,夏已如一朵美麗卻個性十足的鮮花,在春逝去的同時,悄悄地在風中綻版放權。春夏交替,看似平淡,然而大地忽然的燥熱又讓許多人暗暗發怒,一如乾燥的土地,還未迎來夏日暴雨那清涼痛快的洗禮。很多人,流連在春天那溫和的細雨中,很多人,望返於春日暖陽的呵護下。可是,仍有一種美好,在夏日的空中注滿了甜蜜。
樹木繁茂的山中,陽光自樹葉的間隙間灑落,時斷時續的,將這片樹林點綴得好似仙境,仙境般夢幻,仙境般溫柔。在樹林的盡頭,曾有一顆不及兩米的小樹,它的枝葉很脆弱,用手一扯就會斷,它的樹干很瘦小,彷彿一陣風暴就能將它摧毀。從它來的這里。我就認定了它只是一棵樹中的「廢材」。然而,它,一直在生長,一點一點的。一個星期過去了,它生長的的高度幾乎可以忽略不記,但,它仍是那樣執著的生長,可是,在它正努力長大時,一場噩夢正悄悄來臨,那就是——冬天。
冬天,大雪紛飛,昔日的樹林中盡是乾枯的樹干,光禿的樹枝,腐朽的落葉,遍地盡是白茫茫的雪。
⑸ 人教版初二上冊語文書五單元字詞歸納,,
黃發垂髫(tiao二聲)儼然(yan三聲)蕃(fan二聲)衣褶(zhe三聲)選賢與(ju三聲)內能
男有容分(fen四聲)楫(ji二聲)詣(yi四聲)渾欲不勝簪(zan一聲)
若覺得好,再問我哦,還有很多
求採納啊·····
⑹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語文五單元作文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每次想起這首詩,腦海里就會出現采蓮姑娘們嬉笑著采蓮的畫面。雖然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場面,卻能想像得出:滿是荷葉的水塘里,隱隱約約能看到幾只小船穿梭其中,采蓮姑娘們甜蜜的笑聲和朴實的歌聲,從那之中傳出來。荷花身上特有的清香縈繞在鼻樑旁,似乎自己也成了「花中君子」,氣質就如「出污泥而不染」一般……蓮,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她以清純脫俗,與世無爭的形象贏得了許多人的青睞的目光。當一滴露珠從蓮的花瓣上滑到花瓣尖兒又調皮地碰到蓮葉上再滾落到水中時,輕輕的一聲「撲通」,給心靈上增加了一種震撼。露珠滑動滾落的聲音,我能聽到,我的心也能聽到,是那樣的輕微,讓人不得不仔細聆聽,然後,忽然會有一種安靜無雜念之感……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江南水鄉的柔美造就了蓮的清爽,雖然我生在江南,也住在江南。卻從未見過真正的「荷塘」,偶爾會發現路邊池塘里多了幾朵荷花,也偶爾會看見幾個調皮的孩子下水摘幾枝蓮蓬,偷偷的竊笑和逐漸舒展的眉根以及微微上楊的嘴角,讓人想起了什麼,又忘掉了什麼……「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景與我無緣,但我能感覺得到;采蓮女的歌聲與我無緣,但我也能想像得出。也許,在現在,真的沒有古代詩人所說是「蓮」之美景,采蓮女的歌聲也離我們遠去,然而,它卻在我們心中久久回盪……
⑺ 八年級上冊人教版語文讀本第五單元前五篇課文 急~
21陶淵明
《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22(1)、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廉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何陋之有?」
22(2)、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23、核舟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雲。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身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卧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舟尾橫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細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計一舟:為人者五,為窗者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者各一;對聯、題名並篆文,為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魏子詳矚既畢,詫曰:嘻!技亦靈怪矣哉!庄、列所載,稱驚猶鬼神者良多,然誰有游削於不寸之質,而須麋瞭然者?假有人焉,舉我言以復於我,我必疑其誑。乃今親睹之。繇斯以觀,棘刺之端,未必不可為母猴也。嘻!技亦靈怪矣哉!
24、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⑤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25、杜甫詩三首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 陰陽割昏曉。
盪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