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重點
淺談小學語文的課堂閱讀教學
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進行組織教學。但學生的情況教師應弄清楚,以便在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對症下葯。本論文從實際出發,分別從學生的差異和學生的態度進行解讀,
並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辦法:一是在引導上下功夫,激發學生的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意讀文本;二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意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主體地位的合作探究式學習的師生雙邊活動;三是提出開放學校圖書室,來增加學生的閱讀,力求在「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的原則下,使學生的閱讀視野得以開闊,幫助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
小學語文<<課程標准>>中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首先應該是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其次才是教師與文本、學生和教師、學生與學生的對話。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應清醒的認識到學生自身的實際狀況。
一、學生的差異。在素質教育的大力提倡的今天,關注人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學科教學一定要以人的發展為本,服從、服務於人的全面健康發展。每個人由於遺傳素質、社會環境、家庭條件和生活經歷的不同,而形成了他們在興趣、愛好、動機、需要、氣質、性格、智能和特長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側重的。孔子的「因材施教」教育原則在中國教育史上影響了幾千年,沿用至今日,也充分說明了人自身存在的差異。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認識到學生的差異,而且要尊重學生的差異。在從教幾年的教學實踐和調查了解中,我認為對學生
可分為以下三類:
(一)是基本能寫生字詞,對課文內容有個粗知大意的了解。這類情況的學生往往被稱為「後進生」,約占班級人數的4%左右。
(二)是會寫生字詞,對課文內容基本了解,並能對所學知識進行一定程度的表述。這類學生在班級中約佔70%左右。
(三)是能熟練書寫生字詞,並能通過聯繫上下文或藉助其他的學習工具正確理解詞句的實際意思,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對閱讀教學中的內容進行深層次的探究,可將所學知識遷移,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這類
2 學生約佔26%左右。當然這只是我對一般班級的掌握情況,如果教師繼續加大對學生的引導力度,隨學生年級的升高、閱讀經驗的積累和對生活的體驗,這個比率會發生一些改變的。
二、學生的態度。態度決定一切。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在課堂上是興高采烈還是冷漠呆滯,是其樂融融還是愁眉苦臉?伴隨著語文閱讀教學知識的獲得,學生對語文閱讀教學學習的信心是越來越強還是越來越弱?這一切必須為教師們所關注。在我對本校四、五、六年級學生的調查結果來看,絕大多數學生是喜歡上語文課的。原因在於他們從語文教材中可以了解更多知識、增長見識、懂得一些生活中的道理。但是不喜歡的原因更值得教師們注意,歸結起來有以下兩點:
(一)因書寫不認真或不能順利朗讀而怕老師和同學們笑話。《語文課程標准》中對於寫字和朗讀是這樣規定的: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但是由於學生之間的差異造成了一小部分學生達不到以上要求,便覺得臉上無光,從而對語文閱讀教學過程產生態度上的不良轉變。
(二)是閱讀時間少。雖然課程改革已有一些時間了,各級教育部門也相應的組織了一些課改方面的培訓,努力使教師解放思想,轉變教育觀念,但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仍有部分教師不能完全徹底的轉變過來。他們如家長一樣生怕孩子在學習道路上被東西絆倒,吃不飽,吃不好,不能大膽放手讓學生來鍛煉自己;同時相應的評估機制給教師造成了一定的壓力。所以就造成了學生只在讀一兩次文本後陷入教師的講授時間里。從以上所談的學生之間的差異和學生學習的態度所存在的一些實際情況來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開展方面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孔子說過: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誇美紐斯指出:「求知與求學的慾望應該採取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們身上激發起來。由此可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沒有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的靈感。那麼怎樣才能把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激發起來哪?要科學的處理好教材,善於發現突破口,在講授時靈活的變換角度,把學生引入情境,使學生進入一個新鮮的感知認識世界。這就需要教師根據閱讀教材的編排特點,抓住每一組的主題和訓練重點,來具體的組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師主導地位的發揮。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之間的合作與協商、溝通與交流,達到師生在人格上和地位上的平等,這是實現教育的客觀要求。對於小學生來講,他們特別需要教師的指導、引導、和點撥,學生的主體地位才得以凸顯。教師要指導學生懂得如何獲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掌握獲得知識的工具以及學會如何根據認識的需要去處理各種信息的方法。如果取消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自主學習便不存在,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也無從談起;如果沒有教師主導的教,學生的學不僅難以保證正確的方向,而且難以保證應有的學習效率。
三、有效的開展合作探究式學習。
近幾年,在課堂教學中提出的小組合作探究,其實是要求學生以學習主體的地位去發現問題,利用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學習來將自己所學知識應用到解決問題上來的一種教學方式。小組合作探究的特點是重視開發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和掌握科學方法。合作探究以小組合作和同桌合作為主要組織形式。
四、學校圖書室的的開放。
小學的學習階段對於知識的需求量是相當多的,除了在教材中學習一些知識以外,他們更渴望得到更多了解豐富知識的機會。從農村來看,學生家長給孩子買書閱讀的很少,大部分家長只知把學生送到學校讓教師教就可以;再者學校圖書管理員基本是由教師兼職,教師也不能抽出一些時間來管理圖書的工作。在家無課外書讀,在校借不到書讀,就使得學生閱讀面窄閱讀總量不達標。如果學校圖書室能保障正常的開放,學生有書可閱的問題就得以解決,學生的閱讀就能達到課標要求,閱讀數量必定促進課堂語文教學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小學語文課程標准》
《新課程與教學改革》
《臨沂市小學語文教學策略解讀》
㈡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重點一節好的語文課應具備哪些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認讀生字詞,學寫大部分生字。
第二課時:精讀課文,文中鞏固識字,學寫重點在生字。
二年級學生字可以適當放手,有學生歸類後學習。
㈢ 也是一堂語文課,講述的作文三大重點
小時候,我就喜歡看書,而且還有一個特點:速度很快,大有一目十行的感覺.到了小學四、五年級時,我的「功力」日益加深.一部大塊頭的書,兩三天就「解決」了.可是爸爸、媽媽卻說我看書不認真.不過,他們並不能說服我,原因很簡單,我還沒有這方面的「小辮子」被他們抓住.
我依舊用這種方式看書,直到那件事發生……
那是一個星期日,我在街上閑逛,突然看見一個舊書攤,我急忙走過去,翻了一本《古代詩詞選集》就看了起來.看著看著,我心血來潮,想找一首詩回去考考爸爸,給爸爸上一堂語文課.於是拿出筆,把蘇東坡的一首《水調歌頭》抄在手上.
跑到家中.太好了,爸爸正在看報.我走上前,模仿語文老師的語氣說:「老爸,我考你一首詞,怎麼樣?」爸爸微笑著點了點頭.
「人有悲歡離合.」我搖頭晃腦地讀著,「下一句是什麼?」
「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爸爸不慌不忙地回答著.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好.」我心裡暗暗稱贊,「最後一個問題,這首詞的作者是誰?」
「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軾.」爸爸響亮地回答.
「哈哈,你錯了.作者不是蘇軾,而是蘇東坡,怎麼樣?」我得意洋洋地說.
「哈哈!」爸爸也笑了起來,「兒子,你可真逗,蘇東坡不就是蘇軾嗎?」
㈣ 語文課程標准2015小學語文中段教學重點是什麼
(考慮到需要這個資料的,一定是我的同行,所以使用了「自己的圖書館資料」給你下載,但願我能幫到你)
小學語文中段教學的重點
1.識字與寫字教學
【教學任務】: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其中1800個(比原減少200個)左右會寫;能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繼續鞏固識字成果,理解詞語。
【教學建議】:多讓學生用音序檢字法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詞典來識字,理解詞意。盡量把識字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以培養學生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
由低段二年級的重點教學,到了中段教學時,詞語的教學就轉化為基礎了,這個基礎要一直延續到高段。
2.閱讀教學
【教學任務】: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學會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意的作用。能藉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像,領悟內容;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了解冒號、引號的一般用法;
【教學建議】:教師可按上面的一些教學任務,設計一些問題,創設一定的情境,引導學生完成相應的學習體驗。但要注意一篇課文只圍繞一、二個教學任務(或重點問題或課後的思考題)進行教學就行了,絕不能面面俱到。以段的訓練為重點,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在朗讀中重點指導「有感情」。初步培養想像與聯想的意境效果。
一般情況下,閱讀教學教師只圍繞三個目標進行:一是朗讀指導與訓練;二是讓學生說他讀懂了什麼(教師可以根據上面的教學任務作必要的提示);三是讓學生說他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當然在做這三件事時,教師要作必要的引導。
3.習作教學
【教學任務】:學生願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能用簡短的書信便條進行書面交流;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根據表達的需要,正確使用冒號、引號等標點符號
【教學建議】: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三年級能寫好一個段(落)的文章。四年級能寫好文章的主要(重點)內容。四年級(下)滲透暗示分段。
中段的主要任務概括為:①段的訓練;②理解主要內容。
中段教學抓好詞語的教學非常關鍵,因為它是最基本的語言細胞。在解決讀得正確、流利的同時,在識字的基礎上,對於詞語的教學,主要以查字典的方法,向學生傳遞的是標準的解釋,學生學到的是非常精確的知識,不容有半點馬虎與疏忽。這樣學生才能在詞語的理解上規范地積淀起來。詞語要放到語言環境中去理解。通過理解詞語的本意與引申義,去品味詞語,去品味語言,去理解句子的內涵,去理解文本的內涵,去理解文本的人文情懷。
㈤ 語文課堂如何記住重點
1、老師講的重點、難點. 2、老師寫的課文提綱、課文大意、課文中心(你不內能把老師講容的一字不差的記下來,只要大概記錄,意思正確就行了). 3、記疑點.這類疑點可能使老師忽略而你又不懂的,也可能使你沒聽見的,應下課主動問老師解答. 記筆記的一些技巧: 1、常用的字詞可以用符號表示,這樣可以節省時間. 2、字要記的松一點,這樣改正方便. 3、記筆記應分正副頁,通常為7:3,這樣可以修改方便. 4、應用不同顏色的筆記錄,通常為紅藍筆,不要用鉛筆記錄.記一般的東西用藍筆,記公式等重點用紅筆. 5、寫得要快,看清就行. 6、要認真聽講,課堂筆記只要簡單抄一下就行了,不要因為一節課忙著抄課堂筆記而忽略了老師講的內容.
㈥ 語文課的學習方法有哪些
語文學習要有計劃,計劃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同時也有利於要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如果寫作能力差,就一周寫一篇作文,如果閱讀差就一天練習一篇閱讀理解,如果基礎知識差就每天抽出點時間記憶背誦一下,等等。
1、學好語文重點之一:字詞、古詩詞、古文等的記憶背誦或賞析。這類知識的學習重點在課堂上,課上要專心,課後多花點時間去記憶背誦、理解運用。
2、學好語文重點二:閱讀一定要強化,最好能夠做到每天練習一篇閱讀。另外可以學習一下快速閱讀,快速閱讀是一種高效的閱讀、學習方法,其訓練可以激活我們「腦、眼」潛能,培養和提高我們的閱讀速度、歸納分析、理解記憶等方面的能力。掌握快速閱讀之後,在閱讀文章、材料的時候可以快速的提取段落、文章的脈絡和重點,促進整理歸納分析,提高做提效率;同時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游刃有餘的做其它事情。快速閱讀的具體練習可以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軟體》,我自己學生時代練習過,現在也在受益。
3、學好語文重點三:提高寫作能力。寫作的基礎是素材和思路,平時要多閱讀多積累。高中學習是比較緊張的、時間也很有限,我前面提到的快速閱讀在素材積累上就可以提現出很大作用。有了積累,可以多看看那些優秀作文,找找寫作的思路,要多動筆寫,學會借鑒、運用、融會貫通,這樣寫作能力才會不斷地提高。
語文成績提高也是需要做題的,平時不能只是一味的記憶背誦,防止眼高手低。
㈦ 小學語文全部重點課文
1、人教版:
上冊:
少年閏土(第一自然段);詩海拾貝的古詩;伯牙絕弦;月光曲(第九專自然段)
下冊:
文言屬文兩則 ;匆匆 ;為人民服務 ;古詩詞背誦十首古詩。
2、蘇教版
上冊: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船長》;《愛之鏈》;《生命的林子》;《青海高原一株柳》;和第六單元4篇課文
。
下冊:《三亞落日》;《煙台的海》;《聶將軍與在日本小姑娘》;《詞兩首》;《學會合作》;第五單元和第六單元6篇課文。
㈧ 語文文言文哪幾課是重點
21、與朱元思書(吳均)
23、馬說(韓愈)
24、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專宋濂)
25、酬樂屬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赤壁(杜牧)
過零丁洋(文天祥)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軾)
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
26、小石潭記(柳宗元)
27、岳陽樓記(范仲淹)
28、醉翁亭記(歐陽修)
30、飲酒(其五)(陶淵明)
行路難(其一)(李白)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己亥雜詩(龔自珍)
目錄中帶*通常都不用
㈨ 怎樣把握語文課堂教學的重點
一、把握好課堂教學的內容含量
面對一篇課文,往往我們的感覺就是什麼都分析給學生聽,總想在有限的一節課里多安排一些內容,多給學生講一點知識。我最茫然的時候就是剛開始上語文課的時候,感覺每一個字都得要跟學生研究,解釋,真的不知道從何講起。慢慢的,在一些老師的幫助下,我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其實一節課的教學內容不要太多,只需要重點安排三到四個知識點進行教學就好了,課堂的教學內容也不要通篇的去講,由教師自身去把握好教材的知識點,通過教師的提煉,有計劃去安排好課時以及課堂的教學內容。比如,在學習《春酒》這一課的時候,我們大概要安排以下幾個方面內容:文學常識的講解;生字詞、常用字詞的學習;讓學生找出作者所回憶的往事有哪幾件,以及這些往事之所以讓作者難忘原因;劃分本文的層次並歸納每層次的意思;進一步深入探究本文的寫作上的一些技巧;歸納本文的主題等等。那麼我們就可以每一節課安排三個知識點來進行學習,我們如果能很好地完成了這些環節,那麼這一節課就是成功的了。
二、把握好課堂教學的環節
當我們確定好這一節課的教學內容之後,教學環節的安排是一個關鍵的問題,因為它將關繫到這一堂課的條理是不是清晰,學生是不是容易弄懂課堂的教學內容。往往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對教材進行處理,劃分出一些概念圖和思維導圖,先對本節課的內容的教學框架進行一個初步的處理中。然後,再根據教學內容的層次,確立它們之間的「上下位」聯系。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就依據知識點的層次,從下而上的去進行教學,這樣就方便於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學習,有利於他們更好的逐步深入理解知識點。
三、把握好課堂教學的方式
新課標中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這是一項課堂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教學過程中的新舉措。它使學生能自由、積極、靈活多渠道的鍛煉能力,從而掌握知識。換而言之,教師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與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傳授知識,也就是授之於漁」,而不是給予「魚」。學生的自主探究需要教師的導航,否則很容易偏離學習重點和難點的航線,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導航:
1、意見分歧處點撥,引導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難免對有些問題產生分歧,我們不要簡單的充當裁判的角色直接判定誰是誰非,而要從課文的內容、情感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巧妙的點撥,使學生自己悟出結論。
2、我們提倡閱讀過程中的多元化理
解,但我們不能一味的強調學生的獨特體驗,而置教學內容本身的價值取向於不顧,這樣不利於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必然會削弱教學內容在提高學生精神境界、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等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教師在教學中既要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又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在學生多元化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正確的價值取向上進行理解。
3、朗讀課文是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主要活動之一,在學生的朗讀不能很好的表情達意時,教師可進行適時的范讀以幫助學生正確體會把握文章的情感,以推進學生的自主探究。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語文的教學不是朝夕之間就可以悟透其真諦的,我會堅持認真學習探討的態度,努力把語文課上好,這就是我—一個教了十幾年的語文老師的體會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