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課堂作業語文六年級上冊第21、22課
21 老人與海鷗
那是一個普通的冬日。我和朋友相約來到翠湖時,海鷗正飛得熱鬧。
在喂海鷗的人群中很容易認出那位老人。他背已經駝了,穿一身褪(tuì)色的過時布衣,背一個褪色的藍布包,連裝鳥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訴我,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餘里,從城郊趕到翠湖,只為了給海鷗送餐,跟海鷗相伴。
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鷗的領地。老人把餅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邊的圍欄上,退開一步,撮(cuō)起嘴向鷗群呼喚。立刻便有一群海鷗應聲而來,幾下就掃得乾乾凈凈。老人順著欄桿邊走邊放,海鷗依他的節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飛的白色,飛成一篇有聲有色的樂譜。
在海鷗的鳴叫聲里,老人抑揚頓挫地唱著什麼。側耳細聽,原來是親昵(nì)得變了調的地方話——「獨腳」「灰頭」「紅嘴」「老沙」「公主」……
「您給海鷗取了名?」我忍不住問。
老人回頭看了我一眼,依然俯身向著海鷗:「當然,哪個都有個名兒。」
「您認得出它們?」相同的白色翅膀在陽光下飛快閃過,我懷疑老人能否看得清。
「你看你看!那個腳上有環的是老沙!」老人得意地指給我看,他忽然對著水面大喊了一聲:「獨腳!老沙!起來一下!」
水面上應聲躍起兩只海鷗,向老人飛來。一隻海鷗腳上果然閃著金屬的光,另一隻飛過來在老人手上啄食。它只有一隻腳,停落時不得不扇動翅膀保持平衡。看來它就是獨腳,老人邊給它餵食邊對它親昵地說著話。
談起海鷗,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動起來。
「海鷗最重情義,心細著呢。前年有一隻海鷗,飛離昆明前一天,連連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為它是跟我鬧著玩,後來才曉得它是跟我告別。它去年沒有來,今年也沒有來……海鷗是吉祥鳥、幸福鳥!古人說『白鷗飛處帶詩來』,十多年前,海鷗一來,我就知道咱們的福氣來了。你看它們那小模樣!嘖(zé)嘖……」海鷗聽見老人喚,馬上飛了過來,把他團團圍住,引得路人都駐足觀看。
太陽偏西,老人的塑料袋空了。「時候不早了,再過一會兒它們就要回去啦。聽說它們歇在滇(diān)池裡,可惜我去不了。」老人望著高空盤旋的鷗群,眼睛裡帶著企盼。
朋友告訴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來,和海鷗就像親人樣。
沒想到十多天後,忽然有人告訴我們:老人去世了。
聽到這個消息,我們彷彿又看見老人和海鷗在翠湖邊相依相隨……我們把老人最後一次喂海鷗的照片放大,帶到了翠湖邊。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群海鷗突然飛來,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叫聲和姿勢與平時大不一樣,像是發生了什麼大事。我們非常驚異,急忙從老人的照片旁退開,為海鷗們讓出了一片空地。
海鷗們急速扇動翅膀,輪流飛到老人遺像前的空中,像是前來瞻仰遺容的親屬。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視著周圍盤旋翻飛的海鷗們,注視著與他相伴了多少個冬天的「兒女」們……過了一會兒,海鷗紛紛落地,竟在老人遺像前後站成了兩行。它們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
當我們不得不去收起遺像的時候,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大聲鳴叫著,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才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旋(xuán)渦(wō)中脫出身來。
……
在為老人舉行的葬禮上,我們抬著那幅遺像緩緩向靈堂走去。老人背著那個藍布包,撮著嘴,好像還在呼喚著海鷗們。他的心裡,一定是飛翔的鷗群。
22 跑進家裡來的松樹
我們家的房子緊挨著森林。
一隻松鼠跑進我們家來,很快就跟我們相熟了。它整天滿屋亂跑,在櫥櫃和架子上跳來跳去,動作靈活得驚人,從來沒有碰掉過一樣東西。
爸爸的書房裡,掛著一副從森林裡撿來的大鹿角。松鼠常常跳到上面去蹲著,就像蹲在樹枝上似的。
它特別愛吃甜食,經常跳到我們肩膀上要糖吃。有一回,餐櫃里的方糖不見了,媽媽把我們幾個孩子叫去問,我們誰也不知道。爸爸說我們不誠實,一星期不許吃糖。
松鼠跟我們一樣,一個星期沒有吃到糖。
有時,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臉,還輕輕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可我又上哪兒給它找去呢?
有一天,午飯後,我正靜靜地坐在沙發上看書。忽然看見松鼠跳上餐桌,叼起一塊麵包皮,跳上了大櫃頂。過了一會兒,它又來叼走了一塊。
我踩著椅子往大櫃頂上瞧,那兒放著媽媽的一頂帽子。我拿起帽子,不由得大吃一驚——那帽子下面什麼都有!方糖,紙包糖,還有麵包皮和各種各樣的小骨頭……
我馬上跑去告訴了爸爸:「原來松鼠才是我們家那個不誠實的孩子!」
爸爸哈哈大笑,說:「我怎麼沒想到這一點呢!咱們家的松鼠是在儲備冬糧呢。森林裡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開始儲備冬糧。這是松鼠的天性,咱們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後!」
爸爸在餐櫃門上裝了個小鉤子,免得松鼠鑽進去。但是松鼠繼續千方百計地貯(zhù)存冬糧。一見麵包皮、榛子、核桃、小骨頭什麼的,馬上叼走藏起來。
有一天,我們到森林裡采蘑菇,回到家時累極了,草草吃了飯就睡了。滿滿一籃子蘑菇就放在窗檯上——那兒比較涼快,放一夜不會壞。
第二天早晨,我們驚奇地發現籃子空了。蘑菇都到哪兒去了?
爸爸忽然在書房裡驚叫起來:「快來看!」我們跑過去,眼前的景象真是讓人哭笑不得:牆上的那副鹿角上掛滿了蘑菇;不僅鹿角上,搭手巾的架子上、鏡子後面、油畫上面,到處是蘑菇。原來松鼠起了個大早,忙活了一個早晨,把蘑菇全晾上了。它想晾幹了留著給自己過冬。
秋天,當陽光還溫暖地照耀著大地的時候,森林裡的松鼠總是把蘑菇高高地掛在樹枝上晾乾。我們家的松鼠也這樣做了。
過了些日子,天氣真的冷了起來。松鼠盡量鑽到暖和一些的地方躲起來。有一天,它乾脆失蹤了,哪兒也找不到。也許它跑到花園或森林裡去了吧?我們心裡空落落的。
天太冷,我們得生爐子了。我們關上通風口,放上柴,點著了火。忽然聽到爐子里有什麼東西沙沙直響。我們急忙把通風口打開,只見松鼠像粒子彈似的從里頭躥(cuān)了出來,跳到了大櫃頂上。
爐子里的煙直往屋子裡冒,而煙囪(cōng)口卻不見一絲煙。這是怎麼回事?哥哥用粗鐵絲做了個大鉤子,從通風口伸進煙囪里去。
結果,哥哥從煙囪里掏出一隻手套,還有奶奶過節時才捨得戴的頭巾。
原來,松鼠把這些東西叼到煙囪里給自己墊窩了。唉,它是從森林裡來的,住在我們家裡,還保留著老習慣。它天性這樣,跟它說住在我們的房子里不會冷,是沒有用的。
2.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書上冊第22課第六自然段至第九自然段內容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書上冊第22課是《狼牙山五壯士》,第六自然段至第九自然段內容是五位壯士英勇跳崖的過程。
原文(第六自然段至第九自然段):
五位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眺望著群眾和部隊主力遠去的方向。他們回頭望望還在向上爬的敵人,臉上露出了勝利的喜悅。班長馬寶玉激動的說:「同志們,我們的任務勝利完成了!」說罷,他把那隻從敵人手裡奪來的槍砸碎了,然後走向懸崖,像每次發起沖鋒一樣,第一個縱身跳下深谷,戰士們也昂首挺胸,相繼從懸崖往下跳。狼牙山上響起了他們壯烈豪邁的口號聲:
「打倒日本帝國主義!」
「中國共產黨萬歲!」
這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
(2)六年級上冊語文第22課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狼牙山五壯士》是根據在1941年9月25日的戰斗中跳崖的狼牙山五壯士事跡所編寫。沈重經過了采訪、構思、寫作、修改、定稿五個步驟將文章完成。完成後,由交通員穿過敵人的封鎖區七個縣,行程二百三十多公里,最終在1941年11月5日發表在《晉察冀日報》。
賞析:
課文順序清楚,條理分明,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字里行間飽含著對五壯士的崇敬與頌揚之情。課文既表現了七連六班這個英雄集體的壯舉,英雄事跡感人肺腑,人物形象高大鮮明。體現了面對強敵毫不畏懼、英勇頑強、寧死不屈的革命主義精神和忠於黨、忠於人民、忠於祖國的精神。
3. 六年級上冊語文書第22課可以給我讀一遍嗎
22·古詩兩首
冬夜讀書示子律 (南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餘力,
少壯工夫老始內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容要躬行.
觀書有感 (南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4.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第22課預習重點
22* 跑進家來的松鼠
1.課文簡說。
課文的題目很吸引人,讓人產生一種迫不及待想讀下去的願望。讀著課文,一隻聰明可愛、動作靈活的小松鼠躍然紙上。
文章寫的是一隻松鼠跑進我們家後,在我們家接二連三發生的一些趣事:松鼠千方百計地「貯存冬糧」,把糖、麵包皮什麼的叼到大櫃頂上;我們采來的一籃子鮮蘑菇,松鼠忙活了一個早晨把它們全晾上了;天冷了,松鼠把手套、頭巾等東西叼到煙囪里,給自己墊窩。作者以兒童的視角觀察這只跑進家來的松鼠,用充滿童趣的筆觸描寫松鼠的習性。文章語言清新自然,生動有趣。松鼠雖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做著荒唐事,可在作者一家人的眼裡,這只跑進家來的松鼠是那麼可愛,因此,這些錯誤都是可以原諒的,就如孩子的調皮。細細讀來,課文處處充溢著對松鼠的喜愛。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解析。
①它整天滿屋亂跑,在櫥櫃和架子上跳來跳去,動作靈活得驚人,從來沒有碰掉過一樣東西。
這句話介紹的是松鼠的習性。寫松鼠在我們家「整天滿屋亂跑」「跳來跳去」,可從「驚人」「從來沒有」中,我們看到的是作者對小松鼠的這些行為並沒有絲毫的埋怨,我們讀到的只有稱贊。
②有時,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臉,還輕輕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可我又上哪兒給它找去呢?
松鼠「跳」到小作者的肩上,「蹭」他的臉,還「輕輕咬」他的耳朵,儼然,松鼠已成為小作者親密的夥伴。對於松鼠的喜好,小作者已瞭然於心。描寫松鼠的幾個動詞,不僅寫出了松鼠的可愛靈活,更流露出了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③爸爸哈哈大笑,說:「我怎麼沒想到這一點呢!咱們家的松鼠是在儲備冬糧呢。森林裡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開始儲備冬糧。這是松鼠的天性,咱們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後!」
讀著爸爸的這句話,爸爸對松鼠因喜愛而產生的寬容溢於言表。知道是松鼠偷吃了糖,發現自己一直錯怪了自己的孩子,爸爸不僅沒有責怪松鼠,反而「哈哈大笑」,認為這是松鼠的天性,還誇獎它「不甘落後」。
④有一天,它乾脆失蹤了,哪兒也找不到。也許它跑到花園或森林裡去了吧?我們心裡空落落的。
松鼠不見了,作者一家人到處去找,卻又哪兒也找不到。雖然猜想它也許跑回了森林,可作者一家人的心裡是「空落落」的,他們多麼捨不得這只可愛的松鼠啊。
(2)對詞語的理解。
櫥櫃:放置餐具的櫃子。
儲備:儲存起來准備必要時用。課文指松鼠把糧食儲存起來准備過冬時吃。
哭笑不得:形容處境尷尬,不知如何是好。
躥:向上或向前跳。
墊窩:文中指松鼠把手套、頭巾等鋪在自己的窩里。
5.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22課多音字。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22課《跑進家來的松鼠》中的多音字:
1、幾【jǐ】【jī】
基本釋義:
幾【jǐ】
(1)詢問數量多少:幾個人?
(2)20表示不定的數目:十幾歲。幾十個。
幾【jī】
(1)小桌子:茶幾。窗明幾凈。
(2)副詞。將近;差一點:幾死者數(shuò)(好幾次都差一點死掉)。
原文中的句子:有一回,餐櫃里的方糖不見了,媽媽把我們幾個孩子叫去問,我們誰也不知道。爸爸說我們不誠實,一星期不許吃糖。
2、待【dài】【dāi】
基本釋義:
待【dài】
(1)對待:優待。以禮相待。待人和氣。
(2)招待:待客。
(3)等待:待業。嚴陣以待。
(4)需要:自不待言。
(5)要;打算:待要上前招呼,又怕認錯了人。
待【dāi】:停留:待一會兒再走。也作呆。
原文中的句子:它們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樹叢里,只喜歡住在高大的老樹上。
3、奔【 bēn】【bèn】
基本釋義:
奔【bēn】
(1)奔走;急跑:狂奔。賓士。
(2)緊趕;趕忙或趕急事:奔命。
(3)逃跑:奔逃。東奔西竄。
奔【bèn】
(1)直向目的地走去:投奔。直奔工地。
(2)朝;向:漁輪奔漁場開去。
(3)年紀接近(四十歲、五十歲等):他是奔六十的人了。
(4)為某事奔走:奔球票。
原文中的句子:它們好像很怕強烈的陽光,白天躲在窩里歇涼,晚上出來奔跑,玩耍,吃東西。
4、喝【hē】【hè】【yè】
基本釋義:
喝【hē】
(1)把液體飲料或流質食物咽下去:喝水。
(2)特指喝酒:喝醉了。
喝【hè】:大聲喊叫:喝彩。喝問。
喝【yè】:聲音嘶啞、噎塞:「兒生,號啼之聲鴻朗高暢者壽,嘶喝濕下者夭」。
原文中的句子:它們在樹上做窩,摘果實,喝露水,只有樹被風颳得太厲害了,才到地上來。
5、處【chǔ】【chù】
基本釋義:
處【chǔ】
(1)居住:穴居野處。
(2)跟別人一起生活;交往:處得來。。
(3)置身在(某地、某種情況等):地處鬧市。
(4)處置;辦理:論處。
(5)處罰:處治。懲處。
處【chù】
(1)地方:住處。
(2)機關組織系統中按業務劃分的單位(級別一般比局低,比科高),也指某些機關。
原文中的句子:不僅鹿角上,搭手巾的架子上、鏡子後面、油畫上面,到處是蘑菇。
6、什【shí】【shén】
基本釋義:
什【shí】
(1)由十個合成的一組。古代戶籍十家為什,軍隊十人為什。
(2)同「十」:什一(十分之一)。什百(十倍或百倍)。
(3)各種的;雜樣的:什錦。什物。
(4)詩篇:篇什。佳什。
什【shén】
(1)〔什麼〕疑問代詞。
(2)表示疑問:想什?
(3)表示虛指或任指:他彷彿想說什。他什都不怕。
原文中的句子:忽然聽到爐子里有什麼東西沙沙直響。
6. 六年級上冊語文22課主要內容
課文講一隻松鼠跑到我們家後,在我們家接二連三發生的一些趣事,表達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7. 六年級上冊語文第22課主要內容
文章寫的是一隻松鼠抄跑進我們家後,在我們家接二連三發生的一些趣事:松鼠千方百計地「貯存冬糧」,把糖、麵包皮什麼的叼到大櫃頂上;我們采來的一籃子鮮蘑菇,松鼠忙活了一個早晨把它們全晾上了;天冷了,松鼠把手套、頭巾等東西叼到煙囪里,給自己墊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