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語文上冊 > 三歲語文課

三歲語文課

發布時間:2020-12-17 03:22:38

⑴ 《童年》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童年》是蘇聯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該作講述了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寫出了高爾基對苦難的認識,對社會人生的獨特見解,字里行間涌動著一股生生不息的熱望與堅強。

小說是以一個小孩眼光來描述,讀來並不覺得壓抑,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惡中看到善良,在冷酷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劇中感受到人們戰勝命運的巨大力量。

⑵ 冰心寫的《憶讀書》

《憶讀書》選自《中學生閱讀經典》,文匯出版社2000年版,作者冰心奶奶在這篇文章中主要向中學生講述有關讀書的問題。


已被選入:

《語文》(語文出版社)七年級上冊第一課

《語文》(上海教育出版社)六年級上冊第二十五課

《語文》(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三課


《憶讀書》冰心

(1)一談到讀書,我的話就多了!

(2)我自從會認字後不到幾年,就開始讀書。倒不是4 歲時讀母親教給我的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國文教科書第一冊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後的那幾冊,而是7 歲時開始自己讀的「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國演義》。

(3)那時我的舅父楊子敬先生每天晚飯後必給我們幾個表兄妹講一段《三國演義》,我聽得津津有味,什麼「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聽極了,但是他講了半個鍾頭,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帶著對於故事下文的無限懸念,在母親的催促下,含淚上床。

(4)此後我決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國演義》來,自己一知半解地讀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雖然字音都讀得不對,比如把「凱」念作「豈」,把「諸」念作「者」之類,因為就只學過那個字一半部分。

(5)談到《三國演義》我第一次讀到關羽死了,哭了一場,便把書丟下了。第二次再讀時,到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場,又把書丟下了,最後忘了是什麼時候才把全書讀到「分久必合"的結局。

(6)這時就同時還看了母親針線笸籮里常放著的那幾本《聊齋志異》,聊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隨時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這對於我的作文課很有幫助。時為我的作文老師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著「柳州風骨,長吉清才」的句子,其實我那時還沒有讀過柳宗元和李賀的文章,只因那時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寫的。

(7)因為看《三國演義》引起了我對章回小說的興趣,對於那部述說「官逼民反」的《水滸傳》大加欣賞。那部書里著力描寫的人物,如林沖——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回,看了使我氣憤填胸!武松、魯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極其生動的風格,雖然因為作者要湊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強強地滿了一百零八人的數目,我覺得也比沒有人物個性的《盪寇志》強多了。

(8)《精忠說岳》並沒有給我留下太大的印象,雖然岳飛是我從小就崇拜的最偉大的愛國英雄。在此順便說一句,我酷愛古典詩詞,但能夠從頭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滿江紅》「怒發沖冠」那一首,還有就是李易安的《聲聲慢》,她那幾個疊字:「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寫得十分動人,尤其是以「尋尋覓覓」起頭,描寫盡了「若有所失」的無聊情緒。

(9)到我11 歲時,回到故鄉的福州,在我祖父的書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給他的《茶花女遺事》,使我對於林譯外國小說,有了廣泛的興趣,那時只要我手裡有幾角錢,就請人去買林譯小說來看,這又使我知道了許多外國的人情世故。

(10)《紅樓夢》是在我十二三歲時看的,起初我對它的興趣並不大,賈寶玉的女聲女氣,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厭煩,還是到了中年以後再拿起這部書看時,才嘗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個朝代和家庭的興亡盛衰的滋味。

(11)總而言之,統而言之,我這一輩子讀到的中外的文藝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從讀書中我還得到了做人處世的「獨立思考」的大道理,這都是從「修身」課本中所得不到的。

(12)我自1986 年到日本訪問回來後即因傷腿,閉門不出,「行萬里路」做不到了,「讀萬卷書」更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會得到許多書刊,知道了許多事情,也認識了許多人物。同時,書看多了,我也會挑選,比較。比如說看了精彩的《西遊記》就會丟下煩瑣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滸傳》就不會看索然乏味的《盪寇志》等等。對於現代的文藝作品,那些寫得朦朦朧朧的,堆砌了許多華麗的詞句的、無病而呻、自作多情的風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從腦中抹去;但是那些滿帶著真情實感,十分質朴淺顯的篇章,那怕只有幾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動神移,不能自已!

(13)書看多了,從中也得到一個體會,物怕比,人怕比,書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14)因此,有某年的六一國際兒童節,有個兒童刊物要我給兒童寫幾句指導讀書的話,我只寫了九個字,就是: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1989年9月8日清晨


作者簡介:

謝婉瑩(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筆名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壺」之意,近現代偉大的詩人、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福建長樂人,出生於福州一個海軍軍官家庭,被稱為「世紀老人」。曾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名譽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名譽主席、顧問,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名譽理事等職。著有小說集《超人》,詩集《春水》、《繁星》,散文集《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三寄小讀者》、《小桔燈》等,主張愛的哲學,「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⑶ 九歲孩子讀三年級,把課本撕的很厲害,孩子說控制不住就會去撕書,撕書本的邊邊角角,撕語文書最厲害,把

這種問題還用想?這年紀的孩子出現這種問題肯定是受環境影響的,家庭環境,學校環境,時間長了都會有這類現象。家長是否平時太過溺愛或是教育方法角度不對;老師平時是否沒有正確管教,同學之間是否有矛盾等等。。。得從這方面去問問,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可以不要直接問孩子,家長先多細心觀察,問問老師同學之類

⑷ 語文四年級上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課中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競有如此抱負和胸懷!中的競表達了什麼

強調

⑸ 如果把3歲~12歲的孩子放在同一間教室,如何講語文課

一般也不可能把3到12歲的孩子放在同一教室上課,就是在偏僻的鄉村, 只有一個教師,也是要6到12歲的孩子在一起上課,語文教師會把學生分幾組,然後一組一組的教,一組自習,再教一組。

⑹ 修改病句。我令年九歲,讀三年級的學生。語文對我很感興趣,我特別喜歡看課外

我今年九歲,是一名讀三年級的學生,我對語文很感興趣,特別喜歡看課外書。

⑺ 三歲寶寶的語文課棠,古詩,三子經,拼音等

一、通假字 1.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見」通「現」 2.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說」通「悅」;「女」通「汝」 3.自牧歸荑,洵美且異 「歸」通「饋」 4.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 「匪」通「非」;「女」通「汝」 5.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無」通「毋」 6.士之耽兮,猶可說也 「說」通「脫」 7.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泮」通「畔」 8.肇錫余以以嘉名 「錫」通「賜」 9.扈江離與辟芷 「辟」通「僻」 10.來吾道乎先路 「道」通「導」 11.指九天以為正兮 「正」通「證」 12.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 「取」通「娶」 13.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 「簾」通「奩」 14.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 「紉」通「韌」 15.蘭芝初還時,府吏見丁寧 「丁寧」通「叮嚀」 16.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 「奄奄」通「晻晻」 17.他鄉各異縣,展轉不可見 「展轉」通「輾轉」 18.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 「屬」通「囑」 19.某所,而母立於茲 「而」通「爾」 20.比去,以手闔門 「闔」通「合」 21.稱心快意,幾家能能彀 「彀」通「夠」 22.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冥」通「溟」 23.其翼若垂天之雲 「垂」通「陲」 24.適莽蒼者,三餐而反 「反」通「返」 25.小知不及大知 「知」通「智」 26.此小大之辯也 「辯」通「辨」 27.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 「而」通「耐」 28.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 「辯」通「變」 29.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匪」通「非」 30.瞎王劉引定火喬男女 「火」通「伙」 31.明標著冊歷,見放著文書 「見」通「現」 32.求!無乃爾是過與 「與」通「歟」 33.是誰之過與 「與」通「歟」 34.直不百步爾,是亦走也 「直」通「只」 35.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頒」通「斑」 36.塗有餓殍而不知發 「塗」通「途」 37.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無」通「毋」 38.雖有槁暴,不復挺者 「有」通「又」;「暴」通「曝」 39.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知」通「智」 40.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生」通「性」 41.合從而締交,相與為一 「從」通「縱」 42.天下雲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 「景」通「影」 43.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受」通「授」 44.或師焉,或不焉 「不」通「否」 45.並曾賦斂,倉庫少內 「曾」通「增」;「內」通「納」 46.再拜便辟 「辟」通「避」 47.雖董之以嚴刑,振之以威怒 「振」通「震」 48.則思無因怒而濫刑 「無」通「毋」 49.私見張良,具告以事 「具」通「俱」 50.距關,毋內諸侯 「距」通「拒」;「內」通「納」 51.張良出,要項伯 「要」通「邀」 52.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具」通「俱」;「倍」通「背」 53.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蚤」通「早」 54.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卻 「卻」通「隙」 55.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參」通「驂」 56.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 「坐」通「座」 57.臣以險釁,夙遭閔凶 「閔」通「憫」 58.零丁孤苦,至於成立 「零丁」通「伶仃」 59.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有」通「又」 60.不嗛,則奮擊 「嗛」通「慊」 61.椎釜鬲瓮盎盈道上 「椎」通「槌」 62.太尉判書,辭甚巽 「巽」通「遜」 63.備得太尉遺事,覆校無疑 「覆」通「復」 64.虢叔焉,佗邑唯命 「佗」通「他」 65.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66.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67.姜氏何厭之有 「厭」通「饜」 68.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 「無」通「毋」 69.無庸,將自及 「庸」通「用」 70.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 「帥」通「率」 71.遂寘姜氏於城潁 「寘」通「置」 72.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 「闕」通「掘」 73.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錫」通「賜」 74.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 「摩」通「磨」 75.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底」通「抵」 76.思垂空文以自見 「見」通「現」 77.網羅天下放失舊聞 「失」通「佚」 78.綜其終始,稽其成敗興壞之紀 「紀」通「記」 79.則仆償前辱之責 「責」通「債」 二、詞性活用 (一)名詞作動詞 1.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2.雜彩三百匹,廣交市鮭珍 3.辭樓下殿,輦來於秦 4.朝歌夜弦,為秦宮人 5.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6.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7.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 8.前辟四窗,垣牆周庭 9.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10.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11.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 12.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 13.要其何以成何以敗 14.遂命酒,使快彈數曲 15.因為長句,歌以贈之 16.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17.王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18.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9.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20.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21.過秦論 22.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 23.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24.然而陳涉瓮牖繩樞之子 25.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26.當此之時,民無飢者,而君反以罪臣 27.懼滿溢則思江海而下百川 28.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 29.沛公欲王關中 30.籍吏民,封府庫 31.范增數目項王 32.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 33.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 34.晞一營大噪,盡甲 35.太尉曰:「無傷也,請辭於軍。」 36.殺一老卒,何甲也? 37.垂,輿來庭中 38.裂裳衣瘡,手注善葯 39.取騎馬賣,市谷代償 40.敢以狀私於執事,謹狀。 41.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 42.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43.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44.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45.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 46.欲與大叔,臣請事之 47.不義,不暱,厚將崩 48.段不弟,故不言弟 49.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 50.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 (二)動詞作名詞 1.追亡逐北,伏屍百萬 2.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 3.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 4.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三)形容詞作名詞 1.然於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4.秦有餘力而制其弊 5.據億丈之高,臨不測之淵以為固。 6.是固聖益聖,愚益愚。 7.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8.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9.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 10.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 11.雖在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 12.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 13.君安與項伯有故 14.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15.教以慎於接物,推賢進士為務 16.請略陳固陋,闕然久不報,幸勿為過 (四)形容詞作動詞 1.卒不忍獨善其身 2.商人重利輕別離 3.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 4.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5.素善留侯張良 6.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7.暴且亂,亂天子邊,欲誰罪 8.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9.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10.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五)名詞作狀語 1.卿當日勝貴,吾獨向黃泉 2.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 3.西望夏口,東望武昌 4.前辟四窗,垣牆周庭 5.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書 6.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7.上食埃土,下飲黃

⑻ 難忘的一節課開頭和結尾怎麼寫

寫作思路:要保持文章脈絡清晰,要注意保持文章主要脈絡的清晰和完整,特別是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等要素要齊全,讓人讀了有個大概的了解。

正文:

日子從身邊悄悄溜走,不經意間我們都長大了。閉上眼睛,回首往事,一切彷彿發生在昨天。

也許是我們太調皮了吧,張老師很少笑,老是綳著臉,兩道目光簡直就像梁冰寒光閃閃的利劍,射在誰的臉上,都會忍不住一顫。也正是如此,我們產生了一個想法。我們圍在一起,一說起張老師這張霜打過的臉,就不約而同地說:「我們在下次班隊課上表演一個小品,讓張老師笑一笑怎麼樣?」「太好了!」全班鼓掌通過。

班隊課開始了,同學們大展身手,十八般武藝全用上了,可都沒有把張老師逗笑,反而我們自己捧著肚子,笑得上氣不接下氣……突然,張老師寒光閃閃的目光向我們掃過來,全班頓時一片寂靜。

張老師開始講課,恰巧講到人物神態描寫,當同學列舉出了幾十種笑後,張老師補充說:「還有一種笑是淺淺一笑。」「是微笑嗎?」「不是的,我來給你們解釋……」可說了半天,我們還是不懂。這時,一個膽大的同學說:「張老師,您能否給我們示範一下?」張老師聽後愣了一下,但看著我們期盼的眼神,終於點頭答應了:「好!」

只見她把嘴微微向上彎起,眼睛裡流露出像月光一般柔和的目光,頓時,整個教室鴉雀無聲,所有人都被這甜美的笑容怔住了……

可是,張老師,為什麼你有這么漂亮的微笑,卻總是藏著呢?我們明白,您隱藏微笑,是為了讓我們學的認真,聽得專注。我們一定會努力學習,上課專心聽講,讓您每節課都能燦爛的微笑。

閱讀全文

與三歲語文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