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跪求加标点符号——六年级小学毕业班语文总复习的答案
部分答案:
练习八
一、1、×专2、属×3、×4、×5、×6、×7、×8、√9、×10、×
二、1、A2、A3、B4、B
三、1、C2、A3、B4、B
四、1、A2、D3、C4、B
五、1、表示说话断断续续。2、表示列举的省略。3、表示内容的省略。4、表示声音的延长。5、表示说话内容的省略。6、表示声音的延长。
六、1、表示列举的省略。2、表示声音的断断续续。3、表示声音的延长。4、表示解释说明。5、表示话题的转折。6、表示引用。7、表示指定称谓。8、表示否定。
七、1、中国女排打败了日本女排,获得了冠军。2、中国女排打败了,日本女排获得了冠军。
八、1、A你同意,他不同意。B你同意他?不同意。
C你同意他不?同意。D你同意,他不同意?
2、A这苹果不大,好吃。B这苹果,不大好吃。
C这苹果不大好吃?D这苹果不大好,吃。
Ⅱ 加标点符号我在六年级时 老师教过我们一个新词 理想 理想 噢 我也有理想楼
我在六年级时,老师教过我们一个新词:理想.啊!理想.澳,我也有理想喽!
Ⅲ 六年级加标点的练习
练习题:
一、加上不同的标点,表示不同的意思:
1、复习是件快乐的事
2、复习真是件快乐的事
3、复习是件快乐的事
二、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我们小学生要做到 上课时 积极动脑 动笔 下课时 积极参加
有益的活动。
三、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1、小伟说 我爸上班了 只有我一个人在家
2、我爸上班了 只有我一个人在家 小伟说
3、我爸上班了 小伟说 只有我一个人在家
四、财主娶媳妇
从前有位秀才给一个财主家的儿子说媒,信中写道: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 财主家一看欣然同意。但娶回新娘竟是一个麻子,黑脸,秃子,于是找秀才理论去。秀才说:我在信中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字不差呀!财主有苦难言。
财主读:
秀才读:
推开门一看 呵 好在的雪呀 山川 河流 树木 房屋 全都 罩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不 不 你误会了 他解释着 我不是残疾人 我是给别人送拐杖的说着 他踢踢腿给老奶奶看 车上的人都 笑了
图书馆里的书真多 梅林童话 上下五千年 十万个为什么 我都喜欢看
她带走了落叶 纸屑 尘土和果皮 留下了清新的空气与洁净的大地 啊 这不是王阿姨吗 她是我原来的邻居
他脸色苍白 艰难地说 水 水 说着就昏过去了
他大声地说 快离开我 咱们两个不能都牺牲 要记住下功夫革命
大家就丰女老师的手指 齐声轻轻地念了起来 我们 是 中国人 我们爱 自己的 祖国
往前没走多远 就听到小丽叫 快来呀 姐夫 我跑到跟前 扒开草丛一看是个不大的水泡子 水面上波光粼粼 仔细一看 挨挨挤挤地都是鱼 我不禁叫起来 啊 这么多鱼 连忙脱掉鞋袜 跳进膝盖深的水里逮起来
散会了 大家想想我是孩子 应该照顾 就把糖呀 蜜饯呀 橘子呀拿过来给我说 带回去吃吧 我连连摆手说 不要 不要 我家里有 可是爸爸却好像没听见我的话似的 不客气地拿出塑料袋 把糖果一把把地装进去 边装边说 不拿白 不拿
标准答案:
练习题:
1.复习是件快乐的事?
2.复习真是件快乐的事!
3.复习是件快乐的事。
二、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
我们小学生要做到:上课时,积极动脑、动笔; 下课时, 积极参加有益的活动。
三、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1、小伟说:“ 我爸上班了, 只有我一个人在家。”
2、“我爸上班了,只有我一个人在家。”小伟说。
3、“我爸上班了,”小伟说,“只有我一个人在家。”
四、财主娶媳妇
从前有位秀才给一个财主家的儿子说媒,信中写道: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 财主家一看欣然同意。但娶回新娘竟是一个麻子,黑脸,秃子,于是找秀才理论去。秀才说:我在信中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字不差呀!财主有苦难言。
财主读: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
秀才读: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
,,!、、,,。
,,,:“,。”,。
,、、,。
、、,。!?。
:“!,!”
,,:“……,”
,,,,,,!,
,,,、、。:“。”,,,,,,:“,。”
Ⅳ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分类复习五答案
第一套
一、单选题(40分 每小题2分)
1.选出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句:[ ]
A.第十二期《〈求是〉杂志》不到一星期就销售一空
B.我最近读了《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觉得诗中的意境十分优美。
C.今天,《文汇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农民爱看喜盈门》的文章。
D.《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长征途中所作。
2.选出加在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 [ ]
“放她( )行!还我二十块钱,两年间的伙食、房钱( )他随便地说( )回转头来对她一瞪,“不还钱,可别做梦!宁愿赔棺材( )要她做到死!”A.(!)(”。)(:)(!) B.(——)(”。)(,)(!)
C.(?)(。”)(:)(,)D.(?)(。”)(,)(,)
3.下面四句话中,标点使用无误的一句是[ ]
A.景阳冈上的武松:要么把老虎打死,要么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
B.我站经销的呼和浩特市机床附件厂生产的各种规格动力卡盘,是适用于各种车床和普通转度的内、外圆磨床及自动化机床上的高效自动化夹具。C.广泛发动青少年高标准地开展以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优美环境、学习雷锋、先进人物为内容的竞赛。
D.田华同志自我介绍说,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这种精神值得赞扬。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
4.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 ]A.巫山十二峰各有各的姿态,人们给它们以很高的评价和美的命名,使我们的江山增加了诗意。而诗意又是变化无穷的,突然是深灰色的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象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B.古代诗人形容泰山,说“泰山岩岩”注解人告诉你:岩岩,积石貌。
C.“不,我不反悔!”他轻轻地、坚定地说,“哪怕象塞尔维特一样被他们烧死。我认为胜利是可以得到的,而且要勇敢地为它奋斗。”
D.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5.下列句子因为标点符号抄录有误,歪曲了说话人性格的一句是:[ ]A.“老Q,……现在……”赵太爷却又没有话。“现在……发财么?”(《阿Q正传》)
B.周朴园 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雷雨》)
C.屈原 婵娟!你要活下去呵!活下去呵!婵娟!婵娟……(《屈原》)
D.(水生嫂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荷花淀》)
6.选出下列各句引号作用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 究其实,他们仍旧是有理想的,这眼前的光景,就正是他们的“理想”,或者说,他们正躺在自己的“理想”上睡觉哩。
② 但他有时却有意采用繁笔,甚而至于借重“啰嗦”。
③ 一个“东洋婆”(日本女人)走过来了,“拿摩温”为着在主子面前显出他的威风……
④ 如果在公园时你一眼瞥见,首先第一会是“这里有一对恋人”,那么此时此际,倒是先感到那样一个沉闷的雨天……
A.强调 反语 特称 强调B.否定 强调 特称 引用
C.强调 否定 强调 反语D.特称 强调 否定 引用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是:
A.承认不懂,才能从不懂变懂;承认不会,才能从不会变会。B.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C.“孙”,大男顽皮地学舌,同时伸手想去取老妇人头上那翡翠簪儿。
D.我疑心他的原名是平福:“平稳而有福”,才正中乡绅的意。
8.下面一个句子,因缺少一个逗号而不易读通。如果要加上一个逗号,它的位置应在哪一处?
提起公诉
(A)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起诉或者免于起诉的案件
(B)以及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
(C)决定
(D)是否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把被告人交付人民法院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9.选出标点正确的一项:
总结里不能只写过程,记流水帐,要有分析和概括(甲)也不能只有抽象的分析和概括,要有具体的过程和情况(乙)要不就不能成为一篇好总结。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甲。乙。
10.对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革命一起,她的故乡就到了一个都督,——等于现在之所谓督军,——也是她的同志:王金发。(文中的两个破折号是表示夹注,相当于括号的作用)
B.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文中的分号表示上下文之间是递进关系)
C.这人现在也已“寿终正寝”了,但在那里继续跋扈出没着的也还是这一流人,所以秋瑾的故乡也还是那样的故乡,年复一年,丝毫没有长进。(文中引号的作用是反语讽刺)
D.党八股的第六条罪状是:不负责任,到处害人。(文中冒号的作用是提示下文)
11.下面句子标点正确的是:
A.这次作文特别强调文面整洁、字迹工整,不少于800字(一律用方格纸誊清)。
B.我没有碰到谁,鬼知道他们去哪了?
C.“你真个姓唐吗?”“真个姓唐。”我说。
D.艺术教育无论在德育、智育、在人格的完善、性情的陶冶等方面都是教育行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套
一、单选题(40分 每小题2分)
1.选出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句:[ ]
A.第十二期《〈求是〉杂志》不到一星期就销售一空
B.我最近读了《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觉得诗中的意境十分优美。
C.今天,《文汇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农民爱看喜盈门》的文章。
D.《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长征途中所作。
2.选出加在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 [ ]
“放她( )行!还我二十块钱,两年间的伙食、房钱( )他随便地说( )回转头来对她一瞪,“不还钱,可别做梦!宁愿赔棺材( )要她做到死!”A.(!)(”。)(:)(!) B.(——)(”。)(,)(!)
C.(?)(。”)(:)(,)D.(?)(。”)(,)(,)
3.下面四句话中,标点使用无误的一句是[ ]
A.景阳冈上的武松:要么把老虎打死,要么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
B.我站经销的呼和浩特市机床附件厂生产的各种规格动力卡盘,是适用于各种车床和普通转度的内、外圆磨床及自动化机床上的高效自动化夹具。C.广泛发动青少年高标准地开展以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优美环境、学习雷锋、先进人物为内容的竞赛。
D.田华同志自我介绍说,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这种精神值得赞扬。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
4.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 ]A.巫山十二峰各有各的姿态,人们给它们以很高的评价和美的命名,使我们的江山增加了诗意。而诗意又是变化无穷的,突然是深灰色的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浸入江心,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象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B.古代诗人形容泰山,说“泰山岩岩”注解人告诉你:岩岩,积石貌。
C.“不,我不反悔!”他轻轻地、坚定地说,“哪怕象塞尔维特一样被他们烧死。我认为胜利是可以得到的,而且要勇敢地为它奋斗。”
D.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5.下列句子因为标点符号抄录有误,歪曲了说话人性格的一句是:[ ]A.“老Q,……现在……”赵太爷却又没有话。“现在……发财么?”(《阿Q正传》)
B.周朴园 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雷雨》)
C.屈原 婵娟!你要活下去呵!活下去呵!婵娟!婵娟……(《屈原》)
D.(水生嫂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荷花淀》)
6.选出下列各句引号作用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 究其实,他们仍旧是有理想的,这眼前的光景,就正是他们的“理想”,或者说,他们正躺在自己的“理想”上睡觉哩。
② 但他有时却有意采用繁笔,甚而至于借重“啰嗦”。
③ 一个“东洋婆”(日本女人)走过来了,“拿摩温”为着在主子面前显出他的威风……
④ 如果在公园时你一眼瞥见,首先第一会是“这里有一对恋人”,那么此时此际,倒是先感到那样一个沉闷的雨天……
A.强调 反语 特称 强调B.否定 强调 特称 引用
C.强调 否定 强调 反语D.特称 强调 否定 引用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是:
A.承认不懂,才能从不懂变懂;承认不会,才能从不会变会。B.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C.“孙”,大男顽皮地学舌,同时伸手想去取老妇人头上那翡翠簪儿。
D.我疑心他的原名是平福:“平稳而有福”,才正中乡绅的意。
8.下面一个句子,因缺少一个逗号而不易读通。如果要加上一个逗号,它的位置应在哪一处?
提起公诉
(A)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起诉或者免于起诉的案件
(B)以及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
(C)决定
(D)是否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把被告人交付人民法院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9.选出标点正确的一项:
总结里不能只写过程,记流水帐,要有分析和概括(甲)也不能只有抽象的分析和概括,要有具体的过程和情况(乙)要不就不能成为一篇好总结。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甲。乙。
10.对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革命一起,她的故乡就到了一个都督,——等于现在之所谓督军,——也是她的同志:王金发。(文中的两个破折号是表示夹注,相当于括号的作用)
B.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文中的分号表示上下文之间是递进关系)
C.这人现在也已“寿终正寝”了,但在那里继续跋扈出没着的也还是这一流人,所以秋瑾的故乡也还是那样的故乡,年复一年,丝毫没有长进。(文中引号的作用是反语讽刺)
D.党八股的第六条罪状是:不负责任,到处害人。(文中冒号的作用是提示下文)
11.下面句子标点正确的是:
A.这次作文特别强调文面整洁、字迹工整,不少于800字(一律用方格纸誊清)。
B.我没有碰到谁,鬼知道他们去哪了?
C.“你真个姓唐吗?”“真个姓唐。”我说。
D.艺术教育无论在德育、智育、在人格的完善、性情的陶冶等方面都是教育行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2.以下引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他们把许多艺术品送给外国人,算是“发扬国光”
B.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C.年仅22岁,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的女大学生,有这样的“暴徒”么?
D.国民党实行反革命的文化“围剿”,奉行卖国主义政策
13.下面句子中,标点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们要集中力量打好“三大战役”——扫除“黄、赌、毒”、打击假冒伪劣、制止公款吃喝、把精神文明建设搞上去,为经济建设增加动力。
B.一则标题写着“演戏要演好人”,你能从中看出它的准确含义是什么吗?是说演员要注意挑选自己扮演的角色,只演正面人物不演反面人物;还是说演戏要把人物形象塑造好?
C.恩格斯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
D.麦收以后,这块地是种玉米呢,还是种红薯呢?到底种什么?与会者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14.下面一组句子里的空格内,哪句里可以用问号: []
A.安排工作了吗( )这批转业来的同志?
B.1958年,到处放“卫星”,人家问陈永康一亩地能打多少斤水稻( )他老老实实地说,只能产1100斤,多一点不行。
C.她的大名叫凤英,还是个团支部书记呢( )
D.“这是什么意思( )”觉民半惊呀半玩笑地问,“你将来不也是绅士吗?”
E.今天去呢( )还是明天去?15.下列冒号使用至少有一处是对的,选择正确的一项 [ ]
①一个认真的作者总是要反复考虑:他们引用的事实材料是否确实可靠?他所引用的文献材料是不是恰如原意?
②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③我们一连穿过三座石坊: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
④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一个乞丐了。
A.① 对 B.① ② 对 C.① ② ③ 对 D.① ② ③ ④ 对
16.下面破折号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A.人们应该赞扬你的母亲——伟大的中国!
B.只有两条板凳——其实,即使有更多的板凳,这屋子也不能同时容纳三十个人吃粥。
C.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盒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
D.这些光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点恩泽——一点光,一点热。
17.选出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句:
A.一个认真的作者总是要弄清楚,他所引用的事实材料是否确实可靠?他所引用的文献材料是不是恰如原意?
B.我问他为什么代你收信的女士是这么一个怪名字,他说她就喜欢起得这么怪。
C.我问他:“为什么代你收信的女士是这么一个怪名字?”他说:“她就喜欢起得这么怪。”
D.自己想,我这答话怕于她有些危险。他大约因为在别人的祝福时候,感到自身的寂寞了,然而会不会含有别的什么意思的呢?——或者是有了什么预感了?
18.下面一组句子里都用到叹号,用得正确的一句是: [ ]
A.“发射成功了!”人们欢呼着,目送着腾空而去的火龙,心潮像海浪般翻滚。
B.“点火!”令下。发射控制台上年轻的操纵员沉着果断地按下电钮!
C.啊!这儿的庄稼长得多神气!
D.真壮观呀!黄果树瀑布!
19.下列句中的冒号用得妥当的一句是:[]
A.参加国庆献礼的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将在各大城市放映。B.他也说过:“文学史稿编制太草率”,“挂漏滋多”的话。
C.张华考上了大学,李涛进了中专,我在百货公司当营业员: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
D.影片结尾,在外国间谍谢尔丘克被逐的同时,不速之客彼得洛夫出现。形象地表明:敌人亡我之心不死,斗争仍在继续,从而丰富了影片的思想内容。
二、选出标点符号有错误的一句,并指出怎样改正。(20分,每小题4分)
1.A.什么?鲁大海?他!我的儿子?
B.通宝,你是卖茧子呢,还是自家做丝?
C.怎么了,你?
D.你好好听听大伙儿的意见,没什么关系?
2.A.这是多么平静的一个原野!
B.这是多么平静的一个原野?
C.世界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
D.世界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
3.A.蓝天,远树,金黄色的麦浪。
B.蓝天、远树、金黄的麦浪。
C.许多外国朋友来桂林游览,他们来自伦敦、纽约、巴黎,来自世界各地。
D.许多外国朋友来桂林游览,从伦敦,从纽约,从巴黎,从世界各地。
4.A.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B.船大;这孩子又听话,不乱跑;我们有好几个人,又是识水性的。
C.翻沙组以144小时铸成了一个直径5.5米,厚1.4分米;重500公斤的大皮带轮。
D.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
5.A.鲁迅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这是很值得深入研究的。
B.能否更上一层楼?这主要看我们的努力程度怎么样。
C.你是报名参加呢,还是放弃这次机会,快拿定主意吧。
D.你多听听、多看看,然后再做决定好不好?
三、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并指出其余错误在哪里(40分 每小题4分)
1.A.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B.只是我总以为没有春和秋;冬末和夏初衔接起来,夏才去冬又开始了。
C.这里没有什么煤烟,天空干干净净;在温和的日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
D.我刚放下书包,几个同学就对我说:你走了以后,班里涌现出许多好人好事。
2.A.“人类是否已经充分使用了自己的头脑?”专家们的回答是:普通人仅用了5—10‰;即令像爱因斯坦那样的人,也只用了30‰。
B.大多数专业工作者——律师、会计师和其他咨询服务的专家——都异口同声地承认:“他们和委托人对相互之间的关系都很敏感,容易闹别扭。”
C.“左手”在美国俚语中有“不好”的意思,例如“左手船”——偷渡船、“左手恭维”——虚情假意、“左手婚姻”——门户不当等等。
D.“班长!……”我向他奔去,但什么东西也将我绊倒了——,那是一截露出雪面的木桩子。
3.A.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
B.1919年的“五四”运动,第一次以不妥协的精神,亮出了“科学和民主”的旗帜。
C.为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前不久放映了“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一批优秀影片,听说不久后还要放映一批。
D.这段写的是杨志替北京大名府(现在河北省大名县东)留守梁世杰(蔡京的女婿)押送生辰纲往东京,在途中被晁盖、吴用等夺取的经过。
4.A.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在各个方面,我们还都存在不少需要花大力气才能解决的问题。
B.我的日本朋友告诉我樱花的种类,我知道了最常见的樱花的名称,它们是山樱、吉野樱和八重樱。
C.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D.小张兴趣很广,唱歌啊,跳舞哇,打球呀,什么文体活动,她都喜欢。
5.A.牛身上到处都是宝:肉可吃,奶可喝,肝、脾、骨、鼻可做药。
B.我们必须鼓励,青年工人利用一切现有条件,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C.这些谬论都已被我国各项建设事业的胜利,驳斥得体无完肤。
D.团长把桌上的蜡烛,移到正注视着军用地图的师长面前去。
6.A.必须抓紧粮食、棉花、油料,化肥,煤炭的生产。
B.为了援助灾区,人们连夜送去了棉衣、毛毯、药品、食物、与大量建材。
C.我们应加强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鄙视和加强集体主义教育。
D.春天,他们播种。秋天,他们收获。
7.A.在海边,他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写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写秋月: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B.在海边他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写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写秋月。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C.在海边他写浪花、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秋月;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D.在海边,他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写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写秋月: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8.A.他到处收集有关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不拘泥于前人的说法,终于有了新的发现。
B.他到处收集有关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不拘泥于前人的说法,终于有了新的发现。
C.他到处收集有关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不拘泥于前人的说法。终于有了新的发现。
D.他到处收集有关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不拘泥于前人的说法:终于有了新的发现。9A.他爷爷是科学院院士,父亲是高工,母亲是教授,哥哥是博士:这是一个真正的“书香门第”,可是他“下海”了。
B.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采,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幽居独处之时;其傅采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C.种花好,种菜更好。花种得好,姹紫嫣红,满园芬芳,可以欣赏;菜种得好,嫩绿的茎叶,肥硕的块根和果实,却可以食用。俗话说:“瓜菜半年粮。”
D.汉字的“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和其它文字大不相同之处是有超越时空的特色。
10.
A.“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你的舌头底下压着个结论:可怕的进化论思想。”
B.山路崎岖,很不好走,可我不相信自己还走不过这个背着三十多斤东西的山村女孩子(她才只有十四岁)。
C.长江流域一珠江流域各自都有天然的泄水湖,那里不宜搞什么“围湖造田”——尽管这样做有其善良的愿望。
D.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见诱人的香味儿。
标点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2.D 3.B 4.C 5.D 6.B 7.A 8.C 9.B 10.B
11.C
Ⅳ 六年级上册练习题里有一个作文关于标点符号,题题目自理
文字中小精灵
Ⅵ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标点符号丢分怎么办
标点符号在作文中如果应用不当,会造成不必要的丢分。不妨让孩子静下心来,系统复习一下标点符号的用法。
Ⅶ 六年级总复习:标点符号的应用
一、标点符号概述 (十六种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作为一种表达的工具,配合文字来表达人的思想和情感,有很大的功劳。
试想,如果在书面语言中没有标点符号会怎样呢?那么,我们的语文课本上将是一篇篇长长的字串,一篇文章或一段文章,谁能一口气读完呢?即使断断续续读完,是否就能读出所要表达的意思呢?你不妨读一读下面的两例文字:
1.有粮不准卖给八路军
2.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人多病少财富
读了例1,你可能理解它的意思,可是读了例2,恐怕你就不知道作者在说些什么了。现在我们加上标点符号变一变读法:
3.有粮不准卖给八路军?
4.有粮不准卖给八路军!
5.有粮不准卖,给八路军!
6.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人多,病少,财富。
7.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人多病,少财富。
例3到例5是从例1变化的。例3加了个问号,提出一个问题。例4加了叹号,句意明确,口气强硬。这一句是日本鬼子封锁解放区时,写在街墙上的一句口号。今天我们读了仍觉得它体现了日本鬼子的歹毒、霸道。例5则是在鬼子写的标语中间加了个逗号,你再一读,哈哈,真是气死日本鬼子。这一个逗号是抗日游击队员在夜里加上去的。加了逗号的标语和不加逗号的标语意思完全相反,这个小小的逗号作用可真不小。
再读读例6和例7,我们发现同是这十来个字,排列的顺序也没变,可意思却完全相反。原来是标点符号的位置变了,使句意改变了。例2有这样一段故事:从前一个吝啬鬼,请一位穷秀才为店铺写对联,上联是“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下联是“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横披是“人多病少财富”。吝啬鬼是依照例6的方式念的,一时心花怒放,高兴万分;街坊的孩子们是照着秀才的指点,按例7的方式念的,气得吝啬鬼直翻白眼。
从以上例句我们可以看出:没有标点符号,书面语言只是一个字串,无法读出它们的准确意思;有了标点符号,语言的意思才清楚明了;而标点符号的变换或挪位,语言的意思也随之发生变化。──标点符号真是个神奇的小东西!
在口头语言中,我们可以根据说话人讲话的快慢、停顿、语气和声音的高低变化等来判断讲话人的语意和情感。如果把口头语言变成书面语言,那就必须靠标点符号来体现说话人的语意和情感了。比如,说话人问了一句话:“这是徐阿利同学?”如果记录在纸上没有这个问号而用了句号,那么别人来读这个问句时就变成了“这是徐阿利同学。”以为是介绍给人认识徐阿利的,这就改变了口头语言的实际语气和语意。
口头语言虽然有可供人的耳朵感觉的声音和语气,但也有比不上标点符号所体现的语意的地方。请看下面的故事:
一位老爷爷十分好读书,每天都读到深夜。小孙子也常常陪他夜读。这一天夜里祖孙俩正在读书,耳朵灵敏的小孙子突然听到院子里有响动,马上告诉爷爷:“爷爷,外面有人偷东西。”老爷爷对读书的要求十分严格,最忌分心。他见小孙子的注意力不在书本上,就严肃地说:“别分心!──把《老枪》递给我。”外面确实有人偷东西,小偷恃自己年青力壮,没把房中的一老一小放在眼里,听到小孩说“外面有人偷东西”时也没害怕,可是听到老爷爷说的话时,他吓得赶紧溜了。
今天,我们读了这个故事一定觉得可笑,因为我们一看到《老枪》就知道是一本书,有书名号框着。而在口头语言中,小偷听不出是书啊,他只听到“老枪”这个词,想到可以打死人的武器来了。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标点符号可以起到口头语言所起不到的作用。
标点符号有这么大的作用,是谁发明的呢?在我国古代的汉语书籍中,并没有现在这样丰富完备的标点符号,古人往往靠“之”“乎”“者”“也”等词来表达语气和停顿,现在我们从书店里买到的古文读本或历史典籍,大多已被现代的专家、学者添加过标点符号了。古人一般不使用标点,少数人用了也只是极其简单的一两种,如一个圆点或一个圆圈。试想,这样简单的一两种符号能表达出丰富多彩的语言意义吗?像破折号和省略号等的表达作用,它们是根本无法完成的。
“标点符号是新文化运动的成果,随着白话文的勃兴,它在书面语言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徐荣街:《诗与标点符号》)新文化运动,就是“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文化界掀起的文化革命运动。在那之前,中国人写文章不像现在人写的文章明白好懂,写的是文言文,不用标点符号;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人写文章开始用白话,叫白话文,除了口语化之外,还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不是哪一两个人的发明创造,而是文化先驱们带头,广大汉语群众响应,逐渐约定俗成的;是借鉴外文中标点符号经过改造,与汉语的表达需要相适应,逐步发展定型为今天这样的形式稳定、分工明确的表达工具。
标点符号共有多少种呢?1990年3月22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公布了十六种标点符号,它们是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标点符号有哪些作用呢?标点符号在书面语言中被用来表示停顿、标明语气、标出语词的性质或作用。
一、表示停顿。例如:
8.正是为了这个表哥,我才这么做的。
9.正是为了这个,表哥我才这么做的。
逗号表示句中的停顿,句号表示句末的停顿,停顿的位置不同,句意也相应发生变化。
二、标明语气。例如:
10.老师回来了。
11.老师回来了?
12.老师回来了!
13.站住!举起手来!
这四个句子带有各不相同的语气:例10是陈述的语气,述说一件事;例11是疑问的语气,提出一个疑问;例12是感叹的语气,表达说话人强烈的感情;例13是命令的语气,传达一种不可违抗的命令。
三、标出语词的性质或作用。例如:
14.我一听说是《大闹天宫》,高兴得跳了起来。
(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十一册《我的心事》)
15.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月光曲》)
16.花了整整27年,他终于编写成了一部新的药物书,就是著名的《本草纲目》。
(小学《语文》第六册《李时珍》)
17.一天下午,老师张指导员兴高采烈地对我们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有书啦!”
(小学《语文》第七册《珍贵的教科书》)
大家知道,例14中的书名号标出的是一部电影的名称,例15中的书名号标出了一首乐曲的名字,例16中的书名号标出的是一部书名,例17中的引号标出了指导员讲的话。
除以上三种基本用法外,个别标点符号还用于“修辞”和表达诗歌的形式美等。(在小学阶段暂时可以不去理解它们)
标点符号是标号和点号的合称。标号主要是用来标明词语的性质或作用,它们是引号、括号、书名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间隔号、连接号和专名号九种;点号主要是用来点断语句,表示停顿和语气,有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七种。
常用的标点符号,按不同的用途分为五组:
第一组,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语气。有句号〔。〕、问号〔?〕、叹号〔!〕。
第二组,表示句中停顿。有顿号〔、〕、逗号〔,〕、分号〔;〕。
第三组,表示提示和引用。有冒号〔:〕、引号〔“”〕。
第四组,表示插入、转折、注释和删节。有破折号〔──〕、省略号〔……〕。
第五组,表示特殊词语。有书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