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六年级科学知识答案
简单
一、登月之旅
古代神话故事
《嫦娥奔月》
人类探索月球的过程 近代探测活动
现代科学探测 “阿波罗”号探月
模拟环形山的形成
二、太阳系大家族
太阳系大家族的成员: 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四季的成因: 地球公转加自转
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的关系
三、看星座
认识春夏秋冬四季的主要星座 春:狮子,牧夫,室女 夏:天琴,天鹰 秋:飞马,仙女,仙后 冬:猎户,大犬
利用北斗七星找北极星 勺头拉5倍
四、探索宇宙
口述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阿波罗”登月,神州五,六,七
五、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介绍人们对外星生命的猜测和描绘
《探索宇宙》课堂检测单
一、选择题
1、北斗七星指向正南是(B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观星最适宜的地点是(C )
A、自家阳台上 B、热闹的街道上 C、空旷的地方
3、1609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的是(C )
A、牛顿 B、列文虎克 C、伽利略
4、下列对太阳的描述哪一句是正确的( A)
A、太阳是恒星 B、太阳上没有生命 C、太阳围绕地球转
5、观星比较适宜的时间是( C)
A、农历初一到初七 B、农历十五 C、农历二十三到三十
6、月球上第一座用中国人的名字命名的环形山是( A)
A、祖冲之 B、万户 C、李时珍
二、连线题
请给下列各类航天器连线
东方红1号——卫星
神舟5号—— 宇宙飞船
先驱者10号 —— 太空探测器
和平号 —— 空间站
长征2号 —— 运载火箭
三、情景解答题
1、小明做了一个灯泡直射与斜射的实验,由此推测:当太阳直射时,高度角( 大)(填“大”或“小”),地球表面温度( 高)(填“高”或“低”)。当太阳斜射时,高度角( 小),地球表面温度(低 )。
2、从古到今,人类为探测月球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以牺牲宇航员的生命为代价去探索宇宙,你认为值得吗?
YES
初一做这个太埋没人才了……
2. 小学科学三至六年级所有知识点
【科学】文明的永恒、普适、唯一性就是科学。
精神是虚无的,没有个性,在浮浅无知的层面上自我构成,以绝妙的组合与大自然的节奏和谐。
感觉、思维是生理、心理能量的原始开端,从无到有的状态在影子和气息之间进行着灵魂的运动,这个抽象、混沌的体系不可能找到,这是构成文化的初级阶段。文化只有进程,没有核心,是虚无的精神谎言,但又分裂成大小不同的两块。文化进程里恩怨游戏的终结就是文明。文明的永恒、普适、唯一性就是科学。文化进程的创新战略结构就是国正论○2里的非绝对对立性。
战略是寻找连续正理○17、科学的文明实体。
战术是达成局部真理 、文明的文化性质。
一个人懂得了文化进程,就走进了产生智慧、文明、科学的发源地。人类在文化进程中,通过自由的激情,在真理之前不可能达到完整性,因为包含了错误行为的那一部分,任何人从未彻底解决这一矛盾。每一个人都有权让自己变得愚蠢,有权犯错,寻找自我,确证自我的存在。人是一个神秘的怪物,每时每刻都在矛盾的对立中期待着什么,一旦有了机会,便信口开河地胡说,想创造独有的理论,看似有着健全的理智,其实搀进了主观无知的闹剧成分,异想天开,任意发挥,荒谬之极,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真理、文化、文明、科学、哲学,只是想证明自己,却忽略了正在表现的正是一个低级文化的残缺过程。
3.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所有要掌握的知识点
能及能的形式,能的转化,能的转移,能源,水与生命,水的净化,水的循环,保护水资源,空气的组成,氧气与燃烧,生物体如何获取能量,动植物与大气间的交换,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4. 一到六年级科学知识
一、填空: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记忆)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了解)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记忆)
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了解)
6、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了解)
7、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了解)
8、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了解)
9、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了解)
10、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记忆)
11、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记忆)
1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记忆)
13、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记忆)
14、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细胞)。(记忆)
15、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记忆)
16、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记忆)
17、(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记忆)
18、生命体细胞具有(消化)(呼吸)(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功能。(了解)
19、我们还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记忆)
20、我们知道的微生物有(草履虫)(变形虫)(眼虫)(喇叭虫)(鼓藻)(船形硅藻)等。(了解)
21、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场所。(了解)
22、(巴斯德)第一个指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记忆)
23、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组成。(记忆)
24、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蚜虫的天敌是(草蛉)。(了解)
二、观察工具发展的流程图:(记忆)
肉眼 放大镜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
三、你可有哪些方法来测定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了解)
答:方法一:将放大镜放在有格子的纸上,数出范围内的格数(A);再将提高,直至格子放大到最大、最清晰,数出范围内的格数(B);A除以B就是放大的倍数。
方法二:用直尺量出方格的边长(A);再将提高,直至格子放大到最大、最清晰时,将直尺搁在上量出被放大的格子的边长(B);B除以A就是放大的倍数。
一、填空题: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记忆)
2、我们要使铁丝发生变化,可以采用(折)、(拉)(锤打)等方法。(了解)
3、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记忆)
4、金属汤匙取一小勺白糖放在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白糖会(熔化)、(炭化)。(记忆)
5、我们可以用(筛网)分离沙和豆子的混合物。沙和豆子的混合是物理变化。(记忆)
6、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如(白糖)和(水)混合;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的物质,如(小苏打)和(白醋)混合。(记忆)
7、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甜味)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记忆)
8、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蓝色),产生了一种蓝色的新物质。(记忆)
9、小苏打和醋混合产生大量的气泡,生成新的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的细木条熄灭,说明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记忆)
10、我们周围世界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征是(产生新的物质)。(记忆)
1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记忆)
12、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利用(物质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了温度计,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又如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了解)
13、通过观察比较铁片和铁锈,我发现铁锈是(红褐色)、(有空隙)、(没有光泽)、(不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粗糙)等。(记忆)
14、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的物质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折纸)、(水结冰)、(加热水)、(豆子和沙子混合)等。(了解)
15、用镊子夹住铁钉并将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钉,可以发现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新物质附着),同时蓝色的硫酸铜液体颜色会(变浅),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了解)
16、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具有的特征是(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无色透明)。(记忆)
17、哪些食物含有淀粉?(记忆)
类别
食物名称
含有淀粉的食物
玉米、土豆、番薯、苹果、面包、馒头、南瓜
不含淀粉的食物
花菜、胡萝卜、白萝卜、菠菜、番茄、桔子、白糖、洋葱
18、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防止、减缓铁制品生锈的速度?(记忆)
答:(1)制成合金;(2)铁制品表面涂防护层;(3)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附:
1、现在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记忆)
答:1、垃圾污染;2、水污染;3、大气污染。另外还有:白色污染、物种数量锐减、土地沙漠化、酸雨等。
2、请你制定一个家庭节水计划:(记忆)
答:1、洗手洗脸用水盆;2、淘米水用来洗碗;3、淋浴水用来冲马桶;养鱼水用来浇花草;使用节水器具等。
3、为了减少“白色污染”的环境问题,你会怎么做?(记忆)
答:购物时自带购物袋;少领取商店给的塑料袋;重复使用已有的塑料袋;买菜时带上菜篮子、布袋子;在单位或学校就餐,自带餐具;外出就餐,少用塑料快餐盒。将废旧塑料制品收集起来,卖给废品收购站回收炼油。
第三单元 宇宙
一、填空题: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的半径大约为地球半径的(1/4),它的引力是地球的(1/6),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昼夜温差(310℃)。(记忆)
2、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记忆)
3、月球环形山的形状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了解)
4、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记忆)
5、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方向运行。(了解)
6、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7、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记忆)
8、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记忆)
9、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称为(新月),“十五”称(望月)。(记忆)10、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由缺变圆,由圆变缺)。(记忆)
11、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月食只有(月全食)(月偏食)两种;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而月食发生在(农历十五或十六)。(记忆)
12、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记忆)
13、太阳的表面温度有(5570)K;内部温度有(1500万)K。(了解)
14、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体)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这些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由近及远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记忆)
15、人们把看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并以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命名,人们把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其中有一个星座的流星雨特别有名,这个星座就是(狮子星座)。(记忆)
16、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记忆)
17、“夏季大三角”是指:天津四(天鹅座)、织女星(天琴座)和牛郎星(天鹰座)。(了解)
18、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欧州人称它为(Galaxy),它的直径大约有(10万光年)。(记忆)
19、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记忆)
二、简答题:
1、日食成因?
答: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会发生日食。
2、月食成因?
答:当月球运动到地球的背日面,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会发生月食。
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
1、目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烧),简单的填埋和焚烧同样会造成环境污染。(记忆)
2、填埋场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不能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了解)
3、(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记忆)
4、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且产生大量垃圾,滥用塑料袋也会造成的环境污染。(了解)
5、(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记忆)
6、垃圾可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生活垃圾一般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记忆)
7、厨余垃圾包括:果皮、剩余饭菜等;可回收垃圾包括:纸制品、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和橡胶等;有毒有害垃圾包括:过期药品、注射器、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卫生间废纸。(记忆)
8、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分装),它便于对有毒垃圾的处理。废电池和医疗垃圾是一种需要谨慎处理的垃圾。(了解)
9、(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记忆)
10、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按人均水资源量计量,人均占有量为250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了解)
11、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污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由此可见,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记忆)
12、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水源取自(水库)、(湖泊)和(河流)。自来水是主要的(饮用水),(饮用水源)不能洗澡。(记忆)
13、污水的处理比较复杂,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即(沉淀)、(过滤)、加入药物进行灭菌获得净化。(记忆)
14、 我们面临的污染有(垃圾污染)(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此外,还有“白色污染”(塑料制品)和(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环境问题。(记忆)
15、(人类滥捕乱猎)和(过度开发利用),更使得许多生物资源濒临枯竭。(记忆)
16、(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记忆)
17、填埋和焚烧的优缺点:(记忆)
填埋的方法
焚烧的方法
优点
比较方便,成本较低
占地少,避免污染地下水,热量可以利用
问题
占用土地,垃圾分解比较慢,可能会污染地下水
消耗电能,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19、用直线连接污水的处理过程:(了解)
初步处理 天然净化
再处理 沉淀
追加处理 过滤
20、垃圾填埋场各部分的作用:
衬垫:防止垃圾与土壤直接接触;(记忆)
过滤液收集池和处理池:防止受污染的水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了解)
气体排放管:把发酵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和有毒气体排走。(记忆)
监测井:随时监测垃圾填埋场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的状况。(了解)
21、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燃烧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记忆)
22、减少垃圾的方法有:(1)减少丢弃;(2)重新使用;(3)回收利用。(记忆)
5. 六年级上册科学要点知识。
《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要点(知识方面)
“工具和机械”单元
1.本单元学习了哪些简单机械?
2.知道杠杆上三个重要位置的名称并能找出生活中应用的杠杆的三个重要位置。
3.怎样才能使杠杆尺平衡?知道杠杆为什么省力、费力的道理;能举出省力、费力杠杆的实例。
4.能正确判断轮轴的轮与轴,知道当我们把力用在轮上或轴上的效果。能举出轮轴应用的实例。
5.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各有什么作用和具体的应用?能比较不同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6.斜面有什么作用,斜面的坡度大小与拉力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能举出斜面应用的实例。
7.了解自行车上链条和齿轮的传动关系,能找出自行车上应用的简单机械。
“形状与结构”单元
1. 指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的能力有怎样的关系?横梁平放与竖放哪个承重能力大?
2. 知道拱形承重的秘密,能例举拱形应用的实例。
3. 长方形与三角形的框架,哪个稳定性好?怎样才能使正方体的框架更坚固?
4. 要使物体不容易倒,需要哪两个条件?
5. 平桥与拱桥哪个承重能力大?钢索桥有什么优点?
6. 瓦楞纸做的箱子为什么不易变形?
7. 假如跨度一样,平桥、拱桥、钢索桥,哪类桥梁承重能力大?
“能量”单元
1. 通电导线、通电线圈放到小磁针上方,可以看到什么现象?
2. 电磁铁的磁极可以改变吗?怎样改变?
3. 电磁铁磁力的大小可以改变吗?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4. 了解小电动机的组成,小电动机工作时把电能转换成什么能?
5. 能量是可以转化的,能举出能量转化的实例。
6. 我们应用的电是哪些能量转化而来的?
7. 目前我们主要使用哪些能源?煤是怎样形成的?
8.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节约能源?
“生物的多样性”单元
1. 你知道哪些我国的稀有植物、动物?
2. 给植物分类,你有哪几种分法?
3. 能例举一些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能例举一些昆虫类、鱼类、鸟类、哺乳类动物。
4. 动物、植物的生存与环境的关系。
5. 杂交水稻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1.轮轴,杠杆,斜面。2.用力点,阻力点,支点.跷跷板.5.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能省力.动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