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昆山开发区高级中学的名师风采
谢友明,男,1964年8月出生。第一学历毕业于淮阴师范专科学校,最高学历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
1991年~2013年任职于江苏省泗阳中学,2013年9月调入昆山开发区高级中学
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首批人民教育家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第三层次培养对象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专家组成员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专家组成员省中语会理事省教育学会和谐教育学会理事市首批名教师市优秀科技专家和拨尖人才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市优课一等奖获得者。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170多篇,获奖三十多篇,主编《中学生自主学习方略》《高中新课程同步学案》《高考语文总复习》等20多本书;《试题调研》“百家讲堂”的主讲专家;主持省市级课题10多个,科研成果获得了省市科技进步奖和基础教育科研成果奖。连续多年担任高三毕业班教学,培养出一批品学兼优的清华、北大、南大等名校的学生。先进事迹先后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封面作了介绍,省《成才导报》以及市电视台也多次作了专题报道。
教育感言:诚信做人,执着做事。用心去拥抱事业,用爱去浇灌心灵,做一名智慧型教师,教一批会思考的学生。
朱寅
1981年8月参加工作先后在昆山正仪中学,昆山玉山中学,昆山开发区高级中学任教,多年担任毕业班数学教学工作。2004年被评为昆山市数学学枓带头人,同年晋升为高级教师,曾获昆山市三等功一次,多次获嘉奖。
人生感悟:踏实做人多感恩,认真做事常反思。颜学明
1990年7月毕业于苏州大学中文系。200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0年11月至2001年1月参加江苏省首届青年骨干教师培训,2001年9月被评为昆山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2005年3月,获昆山市人事局三等功。2005年8月,评为中学高级教师。
人生感悟:简单生活,感受快乐!
朱国强
1987年毕业于苏州大学数学系,先后在昆山市蓬朗中学、玉山中学、昆山开发高级中学任教。昆山市高中数学学科带头人。1996年获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并二次荣立三等功,2012年获昆山开发区国批20周年建设功臣荣誉称号。
人生感悟:踏踏实实做人 认认真真做事
陈亮
1996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6~~ 2004年昆山市玉山中学任教2004年昆山开发区高级中学任教至今2009年被命名为昆山市教育技术应用能手2011年被命名为昆山市教学能手2004年、2007年两次荣立昆山市三等功2008年被评为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012年9月荣获昆山市三星级教师称号人生感悟: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张华敏
1995年6月毕业于苏州大学,先后任教于昆山巴城中学、昆山开发区高级中学。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先后担任九届毕业班的英语教学工作,教学成绩优异,深受师生好评。2004年获得昆山市教学能手称号,2006年华东师大高级研修班结业,2007年江苏省骨干教师培训结业,2013年南师大雅思教师培训结业,2013年荣获“昆山市星级教师”称号。
人生感悟:enjoy English,enjoy life.
姚建忠
988年参加工作,大学本科,昆山市地理学科带头人。多年从事高三毕业班教学,所教学生高考成绩优异,获江苏秉龙慈善基金会奖教金二等奖,二次荣获昆山市三等功奖励,多次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员。有十多篇专业论文在市级以上杂志发表及获奖。2013年荣获“昆山市星级教师”称号。人生感悟:
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快快乐乐生活
刘蕙菁
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担任多届高中毕业班教学,教育教学成绩显著。2004年被评为昆山市英语学科带头人,2010年被评为昆山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人生感悟:有丰富的内涵,才能散发优雅的气质;有沉潜的蕴酿,才能奋发生命的动力。
沈月琴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长期在教育一线,先后担任九届毕业班的教学工作,教学成绩优异,深受师生好评。曾先后被评为开发区优秀党员、昆山市学科带头人,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并获得昆山市嘉奖,担任工会女工委员会主任,2007年该校荣获苏州市合格女教职工之家的称号。人生感悟:身似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 ,勿使染尘埃
何红京
对教育教学事业充满热情,以教书育人为唯一目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以良好的修养激励学生,以务实的态度开展各项工作,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2006年苏州市优秀教学工作者、昆山市语文学科带头人2010年昆山市优秀班主任2012年开发区优秀共产党员人生感悟:最美的语言是微笑
王怀庄
1983年8 月参加工作。多年担任班主任、高三毕业班、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工作;2003年9月起,先后担任德育处助理、副主任、主任,现任教科室主任。担任学校“九五—十二五”苏州市级、省级课题一级子课题组长。先后被评为校级、昆山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2001年被评为昆山市高中英语学科带头人。2010年10月获苏州市周氏德育奖励金。
人生感悟:诚心工作,真心待人,用心做人,自助者天助
盛继中
学历本科,担任高中数学教学,恪守教师准则,认真教学,教学方法有特点,教学成绩优秀。2012年荣获昆山市星级教师称号;2010年获昆山市优秀班主任称号;2009年获昆山市指导学生自学先进教师称号;2003年昆山首批教学能手称号。人生感悟:45度做人,90度做事,180度为人,360度处事
⑵ 全国著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有哪些
全国著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有:
1、许建平:许建平同志现担任江苏省南通中学教务处主任,是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南通市教育系统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中语会常务理事,南通市中语会常务副理事长,04年荣获南通市政府首届“园丁奖”。
2、陈石林:湖南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从事高中教育37年。任教毕业班20届。辅导学生创作发表习作200余篇。在省级及以上媒体、单位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编著7部,获得课题奖5项、荣誉称号2项。专业著述累计110余万字。
3、程红兵:安徽六安人,1982年大学毕业开始从事高中语文教学,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上海市市级骨干教师带教导师。上海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上海市市级骨干教师带教导师。
4、杨生春:广西龙胜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毕业,研究生学历。中学特级教师,桂林市“21世纪园丁工程”B类培养对象,桂林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国家级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
5、张孝纯:张孝纯,名世继,以字行,是我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大语文教育思想”的创始人。三岁时,过继给伯父张麟阁,从此接受严格的家庭教育。6岁时,在伯父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下,已能背诵“三百千”和《古唐诗合解》中的全部五七言绝句,并开始写五绝诗。
⑶ 南昌外国语的高二好老师有哪些啊(高分求助,希望校友回答)
LS的同学...没事吧..囧
嗯...高二的好老师啊....
每个高中老师都教过高二吧..咳咳..扯远内了..
这一届语文容众所周知是李冰和张鸿文..
数学...我挺烘哥...虽然他说话没啥逻辑性..
英语...好老师实在太多....衷媛媛和戴芸吧..
物理..还用说么..年兄..
化学..萍姐很强啊!!
⑷ 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的校长简介
党总支书记、校长刘世星,1958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1982年2月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物理专业,本科学历,南师大研究生课程班结业,南师大硕士研究生特聘指导老师,曾任中国石化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扬州市政府督学,南师大第二附属初级中学校长,中国石化仪化教育处副处长、处长,中国石化仪化教育中心副主任、主任,仪征市教育局仪化教育管理处主任。2001年底担任南师大第二附属高级中学校长兼党支部(现为党总支)书记,2006年起兼任仪征市教育局副局长,在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主持国家级课题《各学科中知识与能力相统一的教学目标研究》和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一五重点课题《研究性学习中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实践研究》等。
党总支副书记孙明喜,主管学校党务、工团和学生德育工作,工作细致负责,成绩显著。获仪化公司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工会工作者、扬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扬州市经济文化系统治安保卫先进个人、仪化教育中心优秀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参与多个市级以上课题研究。
副校长章新荣,分管校长办公室、总务和高一年级工作,服务意识强,有实干精神。研究生课程班结业、扬州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南师大硕士研究生特聘指导老师、特级教师培养对象,获仪化公司“第三届科技进步大会优秀奖”、“仪化公司先进工作者”、“扬州市高考功臣”、“仪征市教育局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主编、参编8部论著与教学资料,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发表,参与多个省、市级课题研究。
副校长奚彩林,分管教学、教科研和高二年级工作,工作严谨,理论水平高,有开拓精神。研究生课程班结业、南师大硕士研究生特聘指导老师、多次获市级以上表彰,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发表,主持、参与多个省、市级课题研究。
⑸ 关于南昌市高中教师资格证面试的题目问题!请有经验者帮忙!
1、首选是抽2个题目,这个题目就是教综的简答题。
2、面试要求自我介绍,以及版为何要投身教育事业权,一定要记住这个是重点。
3、说课部分,就是自己准备自己熟悉的4篇说课稿。到考场之后,考官会随机抽一篇,然后你来说课。记得准备的说课稿一定是自己很熟悉的,这样对自己有好处。
4、说课之后,考官会提语文学科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不是很难。自圆其说,别乱说就好。
5、说课部分是重点,占了70分,一定要脱稿练习。
⑹ 南昌市新才学校的师资力量
新才学来校师资力量雄厚,自现有教职工122人,踊跃出了像黄青、廉爽、刘冰、曾玲、陈薇芳、曹云晖等一大批省、市、区名师和学科带头人,2010年8月,学校廉爽老师在全国农远资源比赛中,荣获一等奖。2012年学校周家兵老师在全国信息技术比赛中,获特等奖,陈薇芳老师在2012年12月获得江西省小学数学教学比赛一等奖。学校40多人获得青山湖区“崛起杯”教学竞赛一、二等奖,连续二年获得团体一、二等奖;2012年南昌市“园丁杯”教学竞赛中,分获初中语文数学学科一等奖、陈薇芳老师2012年10月获得南昌市小学数学比赛一等奖,刘冰老师获得南昌市班会竞赛二等奖等荣誉。
⑺ 南昌市第五中学的教师待遇如何高中语文老师或初中语文老师待遇如何
老师工资再加上补课什么的外快有很多钱的..就单单补课如果你是专资历好的老师在参加属补课人多的话就有几万了..这还不算工资呢..而且一有节日都会发东西..(福利超多的)工作久了当然会涨的很多啊..(尤其是补课的钱..)和家教比起来一定是老师赚钱快..
⑻ 上海徐汇区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是哪几个
周老师
⑼ 谁见过这样的语文学科带头人
广西贺州市仁义一中 李科
中小学生应该多读书(别整天抱着语文课本不放),读好书,而且要会读书。正因此,如今的语文考卷确实也做了相应的改革。有这么一道考题: 仿照示例,完成读书卡片。 读书卡片示例
所选作品:《西游记》
主要人物:孙悟空
相关情节:三打白骨精
人物评价:机智勇敢,富有战斗精神
过去,我们讲的语文课倍受社会批判,非常冤枉。真正该挨骂的是出语文考题的那些比我们老师有地位的更具权威的专家!今天本人看到语文考卷有这样的题目深感欣慰。虽然现在的语文教学也要求学生考试,但我们可以名正言顺地也理所当然地给学生讲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了。我们语文老师再也没有必要整天抱着语文课本不放了。
好事多磨!!本人在分享广大考生读书心得时突然接到主管-——所谓的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的命令:
“有个别考生的答案是直接抄袭题目示例的,为了体现考试的公平、公正的原则,(注意)凡是写《西游记》的一律不给分!!!”
——有谁见过这样的语文学科带头人?!
同学们,为了你们的考试分数,为了自己的前途,大家千万别读《西游记》啊!——“那么的书可以读,你为什么非写和题目示例一样的《西游记》?”——理由还挺充分的嘛!!比如《红楼梦》也很好啊。但事后本人查卷依然发现不少问题。请诸位看这份被判为满分的答卷:
所选作品:《红楼梦》
主要人物:刘姥姥
相关情节:进大观园
人物评价:愚昧无知,见识浅薄
这样的答案居然给满分???不错,中小学生应该多读书(别整天抱着语文课本不放),读好书!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中学生要会读书。当然,“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的!!”学生写错答案一点都不奇怪。我们不能原谅阅卷判分老师和教育主管,所谓的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的严重失职。真的太不负责任了。本人如此批评已经很宽容了。要是再不客气一点,完全可以直接拿这份学生考卷的答案来骂娘:“人物评价:愚昧无知,见识浅薄!!!”
本人实在很怀疑一些语文老师,特别是主管是否完整地看过《红楼梦》!!宽容一点,小说原著可以没看过,但电视剧不能没看过吧???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大老爷不过是道貌岸然的家伙。他们偷鸡摸狗的有之,出卖恩人和良心则更甚之。刘姥姥怎么了?她不就是贫苦一些而已,物质生活没有那些道貌岸然的大老爷丰富罢了。是“愚昧无知,见识浅薄”吗???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多也只是/不过是“少见多怪”,仅此而已!!
新课标以学生的发展为着眼点,特别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明确指出“语文阅读更要重视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但是,一味地鼓励学生“胡说八道”也是不可取的。我们语文老师评定学生答卷正误的标准应该回归文本,不能没有原则地放纵中学生啊!最基本的大是大非问题绝对不可乱来。
本人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学语文老师,主要工作是教书育人。但是,面对这样的语文学科带头人,根本无法正常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附《语文新课改,动了我的奶酪?!》请大家赐教!!!
hbrc → 教学文摘 → 语文新课改,动了我的奶酪?! 2009-05-20
——语文新课改为何举步维艰???
(中学生语文考题)读下面的短文,你发现了什么?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一只狼吃饱了,安逸地躺在草地上睡觉。另一只狼气喘吁吁地从远处跑来。躺着的狼十分惊奇。它问:“你在追赶羚羊吗?” “听说狮子要来了”
“狮子是我们的朋友,有什么可怕的呢?你去跑你的吧,我要睡觉了。”
后来,狮子真的来了。由于它的到来,整个草原上的羚羊奔跑速度变得极快。这只狼不再那么容易得到食物了。不久,它便活活饿死了。临死前,它不止地怨恨,认为是狮子破坏了自己平静的生活。
这道题的大致答案是:1)生于安乐,不能发现看似平常而安逸的生活中潜在的挑战,必然危机四伏。2)居安思危,永不懈怠,一定会赢得竞争,成为时代的弄潮儿。3)生活不可能时时处处都适应人们,但人们必须时时处处适应生活。4)一味地埋怨别人而自己不思进取是错误的。(言之有理即可)
应该说,这是一道非常好的语文考题。它不仅在考察、教育学生,更是在向广大语文教师和基层教育领导发出了某种警示信号。从中,我们也基本看到了语文新课改举步维艰的原因之所在。
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课程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和国家未来竞争力的高低。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然而,有专家经过调查研究尖锐地指出,现在有不少教师离开了课本,就不知道教什么;离开了教学参考书,就不会怎么上课;没有参考答案,就不懂怎样批改考卷。(注:摘自高等教育出版社《新课标下的公共教育理论》一书)在实践中,教师把学生个性发展置之脑外,一味地照本宣科,误人子弟。这并非危言耸听,国家实行“免费师范生”计划来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教育行列,推出义务教育“绩效”工资以留着优秀教师等举措,从反面可以证明,当前的教师整体素质水平不容乐观。特别是语文学科,本人的拙作《也谈新课标下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就个人的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作了简要归纳。可以看出,相当多的语文教师无论在思想认识上,还是专业能力上,都远远没有达到新课标应具备的素质要求。至今,还有很多乡镇中小学的语文教师要求自己的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名言佳句用来考试抄袭,以求高分。还美其名曰“学生需要积累”。本人在拙作《有关考场高分作文的一些疑惑与辨析》里,不得不说出自己的看法。一些语文教师面对学生的考题连自己都不会做,谈何去教学生呢?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了。而相当多的语文教师压根就不会批改学生的答卷。本人拙作《“红裙子”是怎样的一个语文老师——兼谈如何批改语文答卷》对此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还有个别语文教师为了自己的饭碗,以“学生基础差”“考试升学压力”等为由,公开反对新课改,否定素质教育。显而易见,广大一线的语文教师尚且“睡狼”一般不思进取,也难怪新课改好几年了还是“涛声依旧”.
愚以为,语文新课改之所以举步维艰,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基层教育领导的觉悟和水平问题。当然,我们不能否定所有的教育领导。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外行管理内行”的现象在中国社会是普遍存在的。在教育行业也不能例外,尤其是“山高皇帝远”的基层显得更为突出。为了学生的成长,为了语文课改的推进,笔者斗胆揭揭种种黑幕。
其一,个别基层教育领导品德低下。面对一些有良知、有专业能力的语文老师怀有嫉妒心理,生怕下属“功高盖主”,时时、处处、事事压制那些年轻有为的语文教学精英。以“不按教学常规上课”为由打击那些积极开展语文新课改的老师。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其二,有些基层教育领导不学无术、自以为是。他们对《语文课程标准》一无所知,整天拿“语文教学大纲”来吓唬年轻语文老师。他们非常可笑,新课标已经实施好几年了,居然还大喊大叫早已被废除了的“语文教学大纲”。“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其三,很多领导任人唯亲。一些本来就是通过非正常渠道而加入教师队伍的领导亲属得寸进尺,把持着学校的重要部门和岗位(如校长、主任、语文教研组长等)这些人自己的教学工作都不敢恭维,怎么有能力当语文的学科带头人呢?!
其四,更多的基层教育领导急功近利,自私自利。他们唯一考虑的是自己的乌纱帽,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职业生涯视而不见。其实,现在的语文考卷开放性的、考察学生主观探究能力的题目非常多,本文开头这道考题就是很好的例子。不与时俱进地开展课程改革,根本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当然,本人才疏学浅,对“语文新课改”这样的重大话题进行论述,难免错漏百出。不过,本人有一点深刻体会:语文新课改要动的只是“睡狼”的奶酪。居安思危、永不懈怠、与时俱进的人得到的将是更多更好更新鲜美味的奶酪!!
⑽ 南昌市豫章中学的校友简介
解沛基1933年9月至1938年初就读该校。清华大学教授,曾任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常委。
刘宗一1947年9月至1950年9月就读该校。江西省广播电视厅高级工程师,曾任江西省广播电视厅党组书记、厅长,中共江西省委委员、省人大常委。
蔡均1945年9月至1951年7月就读该校。江西省地矿局地质矿产高级工程师,曾在全国19个省(区)作过地质矿产资源调研工作。
史定华1953年9月至1956年7月就读该校。上海大学教授、博导。中国运筹学会排队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大学数学系运筹论与控制论专业博士点学科带头人。
黄家匡1946年9月至1952年7月就读该校。中国电力设备总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机械工程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左凌烨1990年9月至1993年7月就读该校。1993年南昌市中考状元,1996年保送清华大学,技术经济硕士,清华大学毕业后从事创业投资行业,荣获“2006年中国十二佳创投新锐”称号。现任美国中经合集团副总裁。
余南庚1927年至1933年就读该校。医学博士、教授,台湾省中研院院士,台北荣民总医院和三军总医院总顾问,1972年当选美国心脏学会会长。国际医学权威。
钱志道1922年就读于该校,毕业时间不详。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我国现代国防工业开拓者之一。1938年4月毛主席回信给他,欢迎他到延安,1938年5月到延安,两次获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劳动英雄”称号,毛主席亲笔题词“热心创造”。他为边区军火化工业奠定基础,解放后,发展导弹、火箭和航天事业功绩卓著。党的十一大代表。曾任一机部部长助理兼导弹局局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顾问,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
刘坚1950年初至1951年7月就读该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博导。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系系主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
涂颉1942年秋至1948年7月就读该校。天津大学教授,热能研究所副所长,曾任中国农村能源协会理事,中国太阳能学会热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热能技术研究会副理事长。
夏振坤 1947年该校高中毕业。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华中理工大学教授、武汉大学博导、中国生产力经济学会、中国区域经济会常务理事,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理事,湖北经济学团体联合会执行主席。曾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江宗海 革命烈士。1918年由饶州(鄱阳)五中转入该校,1924年考入北师大,1925年入党,1927年上半年出任贵溪县教育局长,是邵式平同志亲密战友。1927年5月8日壮烈牺牲。当天深夜,邵式平同志主持了江宗海烈士追悼会并致了悼词。
夏小平 1977年7月该校高中毕业。医学博士,广东省中山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
黄心武1956年9月至1959年7月就读该校。剧作家、评论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广东文联戏剧影视创作委员会委员。曾任广东省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广东文艺界》杂志主编等职。
刘金标 1953年9月至1956年7月就读该校,高级工程师。曾任江西省总工会主席,党组书记,江西省八届、九届人大常委,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中共江西省委九届、十届委员会委员、全国总工会第十一、十二届执委。
蔡燊安 1957年9月至1959年7月就读该校。江西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曾任江西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江西省工艺美术馆馆长、江西省轻工业厅副厅长、江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全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评委会主任,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长。
夏宝枢 1939年至1951年7月就读该校(含豫中附小)。教授、主任医师。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其科研成果获多项全国科学大会奖和省部级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张永铨1946年春至1951年7月就读该校。天津大学教授。中国建筑学会第六届暖道空调分会名誉理事、天津市制冷学会名誉理事长,天津市专家协会司法鉴定中心制冷空调专家委员会主任。曾任国际制冷学会E2委员会委员,中国制冷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空调设备专业组组长等职。
刘齐 1987年9月至1990年7月就读该校。讲师、经济学硕士,联合国派驻东帝汶民事维和警察。中国赴海地首批维和防暴队值勤官。两获联合国维和警察总部“联合国维和勋章”,获东帝汶颁发的维和勋章,公安部授予的维和警察勋章。荣立一等功、二等奖、三等功各一次。
周恒 1941年9月至1942年6月就读该校。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亚洲流体力学委员会副主席,教育部工程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力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力学学科评审组组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常委及副主任等职。
汪坤钅容 1946年2月至1948年7月就读该校。解放军第三军医大教授、主任医师。全军血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重庆血液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四川省分会血液委员会副主任。1959年参加西藏平叛医疗队工作。
姜惠林1954年9月至1960年7月就读该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作家。以条目单列先后收入《中国作家大辞典》与《江西文学史》。
张文琮 1960年9月至1966年7月就读该校。南昌市洪都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2004年被授予南昌市首批“名医”称号。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委员,江西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常委,南昌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
桂崇基 民国初年,就学于私塾先生项少力,后以优异成绩考入豫章中学。历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校长。1949年后到台湾,曾任台湾省东吴大学校长。
宋鉴 1946年至1951年7月就读该校。北京师范大学高级工程师。1998年北京市十名优秀总监理工程师之一。主持制定了北京师范大学校园总体建筑规划、清华大学地下人防工程规划等。
罗星晨 2002年9月至2005年7月就读该校。在校时获全国初中数学联赛一等奖,全国英语能力竞赛二等奖等。获第三届全国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江西省第一名),2006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免试进入2007年国家数学集训队和2008年国家数学冬令营。
刘佺佺 2001年9月至2004年7月就读该校。2004年南昌市中考状元。
魏 星 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就读该校。2003年南昌市中考状元。陈世旭1961年9月至1964年7月就读该校。国家一级作家。江西省作家协会主席,江西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联委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吴超1993年9月至1996年就读该校。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1996年南昌市中考状元。
陈星文 1946年至1949年7月就读该校。全国首批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师学会会员。江南三大名楼理事会名誉会长,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江西校友会理事。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硕问,中国农工民主党省委委员。曾任江西省轻化工业设计院总建筑师、南昌市滕王阁管理处总工程师。是滕王阁和南昌八一起义纪念塔总设计师。
祝文奇 1995年9月至1998年7月就读该校。1998年南昌市中考状元。2001年江西省高考理科第二名,现在美国犹他大学就读博士学位。
余建亭 原名朱哲均,1935年夏毕业于该校。1936年10月入党,1937年7月到延安,曾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干部股股长,东北局秘书,轻工业部副部长,中纪委委员,全国政协第七届委员会委员。
刘金玲 1954年至1958年11月就读该校。运动健将。1959年9月作为江西省无线电运动队主力运动员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打破一项全国记录。
潘凤湘1940年9月至1946年7月就读该校。江西省首批语文特级教师之一,语文教读法创始人。王勇1975年9月至1978年7月就读该校。1978年南昌市中考状元,1981年高考江西省理科状元,全国理科考生最高分,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后。
盛裘飞 1987年9月至1990年7月就读该校。1988年获中美合办“中国青少年第二届航天飞机科学实验一等奖。”1990年被保送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破格录取为中国宇航学会会员。
邹之琴1998年9月至2001年7月就读该校。2000年10月获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称号(全国100名,江西省两名,南昌市仅一名)
罗莹1992年9月至1995年7月就读该校。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博士。
刘晨1998年9月至2001年就读该校。2001年南昌市中考状元。
汪诚信1948年至1951年7月就读该校。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我国著名的病媒生物防治专家,鼠类防治学科的主要奠基人和带头人。中华预防医学会媒介生物学及控制分会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主编。中国鼠害与卫生虫害防制协会专家委员会顾问。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许路加 1951年7月该校高中毕业。教授,国际知名音乐家。他70寿辰时,时任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专门致信祝贺。
王安民1945年至1951年7月就读该校。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博导。中国中医科学院首批博士后指导老师。科研成果获部级一等奖,兔胫骨应力性骨折的实验研究获美国运动医学会骨科学会优秀论文奖,该文系我国运动医学首次在国际获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关字奇 1994年9月至1997年7月就读该校。1997年南昌市中考状元。美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学硕士。余南庚1927年至1933年就读该校。
桂崇基 民国初年,就学于私塾先生项少力,后以优异成绩考入豫章中学。历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校长。1949年后到台湾,曾任台湾省东吴大学校长。
艾寒松我国著名新闻工作者和党的理论工作者。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就读该校。1936年参加革命,1938年入党。曾任驻莫斯科中共代表团《救国时报》编辑,中共上海文委委员,苏北报社总编、中央第五中级党校副校长、中共江西省委候补委员、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省委党校校长。
万春1989年9月至1992年7月就读该校。1992年南昌市中考状元。
屠毓琳1995年9月至1998年7月就读该校。1998年中考状元(卷面分第一)。江西省优秀学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现就职于美国波士顿管理咨询公司。
康广隶 2003年9月至2006年7月就读该校。2005年获全国第二届青少年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2006年被保送至南昌大学学习。
湛润水 1973年9月至1977年7月就读该校。江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教授教高级工程师、研究员。中国公路学会理事,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新材料应用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西省桥梁与隧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林震宇 1948年9月至1951年7月就读该校。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天津市第一届二十一世纪青年科学基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建设部建机工程项目咨询评估委员会专家。吴伊文2001年9月至2007年7月就读该校。2006年8月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项目二等奖。2007年被保送至上海东华大学(当年全市省重点建设中学中唯一获保送资格者)。
甘绍火喜1945年9月至1951年7月就读该校。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特聘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统筹管理研究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学术委员会委员。李乾南51年初至52年7月就读该校。武汉冶金建筑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设计事务所总工程师。二级注册建筑师,一级注册结构师,中国冶金建设设计分会理事。
陈守朴 1956年9月至1959年7月就读该校。曾任中共南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南昌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李梁华1977年9月至1980年7月就读该校。运动健将。华东交通大学副教授、硕导。在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跳远第一名,并打破大学生运动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