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

发布时间:2020-12-13 02:09:32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800字)

神奇的火柴棒

常熟市实验小学

六(6)班

任芷仪

火柴棒到处可见,用它来做游戏,简便易行,妙趣横生。而游戏时,你必须认真思考,探索规律,因此被人们公认是一项有利于训练思维,增长智慧的益智游戏。

暑假里,我闲着没事干,随手打开书橱,拿了几十本我哥哥那时候的奥数书,要知道,我哥哥那时候特别酷爱数学,其中有一本名叫《神奇的火柴棒》里面都是让我们思考关于火柴棒的一系列题目,我翻开第一页,一道火柴棒的题目映入我的眼帘,上面写着一道题目17+41+1=72,要求只移动一根使火柴棒的等式成立。

我便开始思考起来,首先想到的是答案72不变,17的下面加上-就变成了12,12+41+1=72?不是,看来不能这样一个一个的试看。只有从个位着手了!7+1+1=9,如果进位的话还相差3。我就想到了41的4,如果把1移开个位上7+4+1正好等于12,然后再考虑1往哪移,在这到题目中,1只能放在两个7的下面变成12+4+1=72或变成17+4+1=22看来是第二种行得通,由此得来答案17+4+1=22。

其实做这种形式的题目要掌握形成的变化规律就能轻而易举的得出答案,只要认真思考,抓住窍门就能做出来,其实还是挺有趣的,能尝到胜利的果实!以后我也要多做这种题目,增强奥数能力,提高奥数水平!

妈妈的年龄

六(6)班 吴杜妍

在神秘莫测的大海深处,鲸鱼老师正在教同学们数学题,有一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天,小鲸鱼对妈妈说:"妈妈,我到您现在这么大年龄时,您就31岁啦!”妈妈听了,笑着对小鲸鱼说:"孩子,我像你这么大年龄时,你只有1岁.”听了她们的对话,你知道妈妈现在有多少岁吗?”

聪明的聪聪小鲸鱼很快就得到了答案,他举手告诉老师是“21”,鲸鱼老师点了点头,笑着让聪聪把解题过程给大家说一说,聪聪听后,马上走上讲台,给大家说了起来.

首先,可以从题中得知:小鲸鱼长到妈妈那么大时,需要从现在起再长一个年龄差;而妈妈在小鲸鱼长了一个年龄差,也就是像妈妈现在这么大时,妈妈也长了一个年龄差,即妈妈再长一个年龄差后是31岁;再根据后面的题目,也可得知,妈妈从现在起,减少一个年龄差和孩子现在一样大时,孩子也减少了一个年龄差,变成了1岁,这说明:

小鲸鱼现在的年龄:(1个年龄差+1)岁

妈妈现在的年龄:(2个年龄差+1)岁

妈妈再长一个年龄差后的年龄是:(3个年龄差+1岁),即31岁.看苯笨鲸鱼不是很理解,聪聪就在黑板上画了起来:

小鲸鱼现在的年龄{---- ----- -----}

一岁 年龄差年龄差

妈妈现在的年龄 {---- ----- ----- -----}

31岁

最后列出方程 解:设小鲸鱼现在与妈妈的年龄差为x岁

3x+1=31

3x=30

X=10

2x+1=2x10+1=21

答:妈妈现在21岁

现在大家都自发地给聪聪鼓掌,因为聪聪答这道题答得太好了。最后,鲸鱼老师总结道:同学们,通过这道题大家可以很容易地看出1岁与31岁相差3个年龄差,这种方法就叫做“作图法”。大家在做题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其实,像这类年龄问题的主要特点就是随着时间而变化,倍数关系是会发生变化的,但年龄却一直是个不变量。

2009年10月26日
田忌赛马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内容就是说的田忌在不利的情况下凭着聪明的头脑战胜了齐王,传说战国时期,齐王与田忌各有上、中、下三匹马,同等级的马中,齐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强。有一天,齐王要与田忌赛马,双方约定:比赛三局,每局各出一匹马,每匹马赛一次,赢得两局者为胜。看样子,田忌似乎没有什么胜的希望,但是田忌的谋士了, 解到主人的上、中等马分别比齐王的中、下等马强……。怎么办呢?于是田忌就想出了一个妙办法,既然循规蹈矩地去比赛根本就行不通,那么干脆就来一个超常规的方法,就是当齐王出下马时自己就出中马,那么现在齐王和田忌的比分就是0:1,第一场田忌胜了,当齐王派出上马时,由于自己的中马已经比过不能再用,而下马和上马又没一个是它的对手,怎么办呢,田忌就用了下马迎战,结果肯定是输了,很多人会认为田忌这是自暴自弃没有信心的行为,其实其中另有玄机,田忌已经这样子思考过了,有两种方法:(1)、自己出上马,那就是输,然后最后一场出下马,对方出中马,还是输,最终的结果是2:1,自己会输。 (2)、自己出下马,这局虽然也是输,但是下一局的情况就不一样了,自己的上马可以赢齐王的中马,所以总分是1:2,自己胜,哪个可取,肯定是方法2,田忌就用这个方法赢得了比赛的胜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数学不应该把它当成一个任务,枯燥乏味地去学习图形和题目,而应该把它当成一个爱好,让数学成为你的伙伴,那么数学就会变得生动、活泼,那么这时候的数学就不仅仅是一门科目了,它已经变成了你的挚友。

同学们,让我们学习数学,钻研数学,让数学陪伴我们成长,让思维得到解放,让数学成为我们的朋友!!!

0
推荐“呼啦啦,哗啦啦,我是种花的大行家……”狗熊笨笨正在为兔子一家种花赚钱,这时,狐狸狡狡正好路过,看到狗熊笨笨,心想:看那家伙熊样,让我来耍耍他。狡狡来到笨笨跟前,说:“嗨,熊大哥,怎么样,干活累吧,兔子家有三块土地,每块土地是边长30米的正方形,在那里面种花,一块地种满后是给你450元,而去我那里,种三块边长是40米的正方形,一块种满后,我给你660元,怎么样,很合算吧。”笨笨是个文盲,没学过数学,只知道基本的加减乘除,他算了算,兔子那里每米是450÷3=150元,狐狸那里每米是660÷4=165元,狐狸那里赚的钱多呀!于是,笨笨就答应了。

第二天,笨笨就来到狐狸那里干活了,他干得可卖力了,每天都大汗淋漓,可几天下来,却发现赚的钱不太多,笨笨心想,那可能是心理作用吧。

一天,笨笨的朋友猴子聪聪经过狡狡的田地,看到笨笨坐在边上,满头大汗,聪聪问道:“笨笨大哥,你怎么累成这个模样?”笨笨答道:“我在兔子家种花,狐狸狡狡过来说要我去他家种,而且他给我的钱多,我就答应了,没想到却干得很累。”给的钱多?狡狡从来都是不愿意吃亏的,现在怎么这么大方?聪聪不禁心生疑惑,他问笨笨:“他给你多少钱?”“种边长是40米的3块地,每块地660元。”“那兔子家呢?”“也是种三块地,每块边长30米,一块450元。”聪聪快速算了一下,说:“笨笨大哥,你上当了,兔子家是每平方米450÷(30×30)=0.5元,而狐狸家是每平方米660÷(40×40)≈0.41元,0.41元小于0.5元,所以,你是吃亏了。”笨笨听了,恍然大悟,他刚想生气,但又想这是自己答应的呀,也不能怪狡狡骗他。聪聪拉着笨笨的手,说:“走,我们找狡狡辞职去。”笨笨“哦”了一声,他边走边想:数学还真是重要啊,我也要去上数学班,学好数学,那样才不会吃亏。对了,辞职后,我还是去兔子家种花吧。

②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600字

在用瓷砖铺成的地面或墙面上,相邻的地砖或瓷砖平整地贴合在一起,整个地面或墙面没有一点空隙。
例如,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连结组成的平面图形。通过实验和研究,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外角和是360度。用6个正三角形就可以铺满地面。
再来看正四边形,它可以分成2个三角形,内角和是36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90度,外角和是360度。用4个正四边形就可以铺满地面。
正五边形呢?它可以分成3个三角形,内角和是54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08度,外角和是360度。它不能铺满地面。
六边形,它可以分成4个三角形,内角和是72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20度,外角和是360度。用3个正四边形就可以铺满地面。
七边形,它可以分成5个三角形,内角和是90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900/7度,外角和是360度。它不能铺满地面。
由此,我们得出了。n边形,可以分成(n-2)个三角形,内角和是(n-2)*18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n-2)*180÷2度,外角和是360度。若(n-2)*180÷2能整除360,那么就能用它来铺满地面,若不能,则不能用其铺满地面。
我们不但可以用一种正多边形铺满地面,我们还可以用两种、三种等更多的图形组合起来铺满地面。
例如:正三角形和正方形、正三角形和六方形、正方形和正八边形、正五边形和正八边形、正三角形和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现实生活中,我们已经看到了用正多边形拼成的各种图案,实际上,有许多图案往往是用不规则的基本图形拼成的。

③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600字左右)

【容易忽略的答案】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现在的第九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2.5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许老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④ 小学六年级数学小论文

如何学写数学小论文

“写什么?怎样写?”这是每个学写小论文的同学都会碰到的问题。一篇好论文的产生,对于它的作者来说是一次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性的劳动对劳动者的要求是很高的。其创作的素材、水平,乃至创作的灵感……,绝不是轻易可以得到的,它们需要作者在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实践中,去进行长期的积累与思考。从我校征集的论文来看,作者中有的是在平时十分注意对课本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拓展延伸,学习中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有的是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收获与启发后,获得灵感、得以选题;……更有甚者是,有的作者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注意观察、探究,并与自己的数学学习相联系,对观察、探究的结果进行思考、归纳、总结,升华为理论,写出了令人叫绝的好论文。综观获奖论文的小作者们,他们大多是数学学习的有心人。好论文的作者不仅要有较好的数学感悟,还要有良好的文学修养、综合素养。
(1) 写什么
写小论文的关键,首先就是选题,大家的选题要从自己最熟悉的、最想写的内容入手。
下面我结合我校同学部分获奖论文的选题,进行一点简单的选题分析。
论文按内容分类,大概有以下几种:
①勤于实践,学以致用,对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再利用模型对问题进行分析、预测;
如:探究大桥的热胀冷缩度
②对生活中普遍存在而又扰人心烦的小事,提出了巧妙的数学方法来解决它;
如: 一台饮水机创造的意想不到的实惠
③对数学问题本身进行研究,探索规律,得出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如: 分式“家族”中的亲缘探究
如: 纸飞机里的数学
④对自己数学学习的某个章节、或某个内容的体会与反思
如: “没有条件”的推理
如: 小议“黄金分割”
如: 奇妙的正五角星
(2) 怎样写
① 课题要小而集中,要有针对性;
② 见解要真实、独特,有感而发,富有新意;
③ 要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要表达的内容
(四) 评价数学小论文的标准
什么样的数学小论文算是好的论文呢?标准很多,但我以为一篇好的数学小论文必须有以下三个特征——新、真、美。“新”,指的就是选题要有独特的视角,写的内容不是简单地重复别人的东西、不是单纯地下载一段。文字,最好是自己原创的,至少要有自己的创造、自己的观点,属于自己的思想;“真”,指的就是内容要实在、言之有理,既不能空洞无味、也不能冗长拖沓,文章要紧扣主题,力求做到准确、精练,尽量地体现数学的严谨性与科学性;“美”,指的就是语言通顺、文笔流畅,文章要给人以美的享受。当然,从第二届时代数学学习“时代之星”实践与创新论文大赛的名称来看,既有实践又有创新的论文肯定更容易受到评委们的亲睐,所以,我希望同学们更加贴近生活、注意观察、去寻找、去发现,把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把学习撰写论文、争取写出好的论文,作为对自己数学学习的一种评价、一种补充、一种提高,这样你学写小论文的目的就对了,你就会将数学小论文越写越好。
“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肯下大工夫、只要肯吃的起苦,不断地去思考、去揣摸,去学习,好的数学论文就一定会在你的手中诞生。总之,学习撰写论文、争取写出好的论文,对于我们每一位同学来说,始终是一个锻炼自己、提高能力的极好的方式。我相信我校初一、初二的同学们一定会在老师的组织与指导下积极参与第二届《时代数学学习》“时代之星”实践与创新论文大赛的活动与交流,并取得好成绩。祝愿今后有更多更好的数学小论文,在同学们的手中诞生;愿有更多的同学从学写数学小论文开始起飞,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书写出更多的高水平、高质量的论文。
例子:《容易忽略的答案》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现在的第九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2.5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许老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⑤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400字左右)

:《容易忽略的答案》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现在的第九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容易忽略的答案》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现在的第九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2.5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许老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关于“0”
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我们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它本身即等于0,0就表示没有数量。”这样说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都知道,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数目的。2)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至此,我们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
“任何数除以0即为没有意义。”这是小学至中学老师仍在说的一句关于0的“定论”,当时的除法(小学时)就是将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个整体无法分成0份,即“没有意义”。后来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为极限的变量(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小于任意小的已定正数),应等于无穷大(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大于任意大的已定正数)。从中得到关于0的又一个定理“以零为极限的变量,叫做无穷小”。 在用瓷砖铺成的地面或墙面上,相邻的地砖或瓷砖平整地贴合在一起,整个地面或墙面没有一点空隙。
例如,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连结组成的平面图形。通过实验和研究,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外角和是360度。用6个正三角形就可以铺满地面。
再来看正四边形,它可以分成2个三角形,内角和是36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90度,外角和是360度。用4个正四边形就可以铺满地面。
正五边形呢?它可以分成3个三角形,内角和是54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08度,外角和是360度。它不能铺满地面。
六边形,它可以分成4个三角形,内角和是72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20度,外角和是360度。用3个正四边形就可以铺满地面。
七边形,它可以分成5个三角形,内角和是90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900/7度,外角和是360度。它不能铺满地面。
由此,我们得出了。n边形,可以分成(n-2)个三角形,内角和是(n-2)*18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n-2)*180÷2度,外角和是360度。若(n-2)*180÷2能整除360,那么就能用它来铺满地面,若不能,则不能用其铺满地面。
我们不但可以用一种正多边形铺满地面,我们还可以用两种、三种等更多的图形组合起来铺满地面。
例如:正三角形和正方形、正三角形和六方形、正方形和正八边形、正五边形和正八边形、正三角形和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现实生活中,我们已经看到了用正多边形拼成的各种图案,实际上,有许多图案往往是用不规则的基本图形拼成的。
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2.5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许老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关于“0”
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我们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它本身即等于0,0就表示没有数量。”这样说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都知道,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数目的。2)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至此,我们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
“任何数除以0即为没有意义。”这是小学至中学老师仍在说的一句关于0的“定论”,当时的除法(小学时)就是将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个整体无法分成0份,即“没有意义”。后来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为极限的变量(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小于任意小的已定正数),应等于无穷大(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大于任意大的已定正数)。从中得到关于0的又一个定理“以零为极限的变量,叫做无穷小”。 在用瓷砖铺成的地面或墙面上,相邻的地砖或瓷砖平整地贴合在一起,整个地面或墙面没有一点空隙。
例如,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连结组成的平面图形。通过实验和研究,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外角和是360度。用6个正三角形就可以铺满地面。
再来看正四边形,它可以分成2个三角形,内角和是36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90度,外角和是360度。用4个正四边形就可以铺满地面。
正五边形呢?它可以分成3个三角形,内角和是54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08度,外角和是360度。它不能铺满地面。
六边形,它可以分成4个三角形,内角和是72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20度,外角和是360度。用3个正四边形就可以铺满地面。
七边形,它可以分成5个三角形,内角和是90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900/7度,外角和是360度。它不能铺满地面。
由此,我们得出了。n边形,可以分成(n-2)个三角形,内角和是(n-2)*180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n-2)*180÷2度,外角和是360度。若(n-2)*180÷2能整除360,那么就能用它来铺满地面,若不能,则不能用其铺满地面。
我们不但可以用一种正多边形铺满地面,我们还可以用两种、三种等更多的图形组合起来铺满地面。
例如:正三角形和正方形、正三角形和六方形、正方形和正八边形、正五边形和正八边形、正三角形和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现实生活中,我们已经看到了用正多边形拼成的各种图案,实际上,有许多图案往往是用不规则的基本图形拼成的。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45750138.html?si=2

⑥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800字 .....

有一篇六年级学生的小论文,谨供参考!

数学的色彩
清晨,鲜红的太阳露出半个笑脸,和谐的阳光洒满人间,我的心情真是好极了。突然接到爷爷的电话,叫我巧算九块五加九十九块五,我马上告诉爷爷:九加九十九,再加一,不就等于一百零九吗?爷爷说我的算法还不算巧,如果凑整减零头就好算得多。我马上打断爷爷的话,告诉他:10+100-1=109(元)。这时爷爷夸我,说我还算灵巧。这是早晨的数学题,我把数学定为红色。
上午,爸爸从银行交完电费回来,叫我计算电费。用电量是从1079-1279(度),每度电单价是0.38元,我用心算整好200度,我把单价变为分数是38/100,列式:200×(38/100),先约分再乘,等于76元。爸爸说没错,和电脑算得一样。我很得意,这时已近中午,我把数学定为黄色。
下午,我和妹妹在家里切西瓜,把半个西瓜再均匀地切两刀,其中的两份就是2/3,我问妹妹这两份是整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妹妹开学才上一年级,当然不会算,我告诉她把西瓜整体看作1,第一分率是1/2,它的分率是2/3,相乘的结果就是这两份是整个西瓜的2/6,约分后就是1/3。这时我想爷爷曾说七色阳光为白色,那么,这个数学就定为白色吧。
夜晚在蓝色的星空下,我和妈妈在一起看电视,我怎么也弄不懂考古学家是怎样从腿骨的化石推算出大艾尔恐龙的身高呢?妈妈说这蓝色的数学等你长大了,本事大了自然就会了。
生活中的数学简直是太多了,真是绚丽多彩,它随时在你身边出现。我爱数学,我要学好数学。

望能帮您!

⑦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

今天上午,我闲着没事干,妈妈说:“既然你没事干,那我就考考你吧?”“好呀,没问题。”我爽快地答应了。
“第一题:有一只长尾鳄鱼,它的尾巴是头部长度的三倍,而身体只有尾巴的一半长。它的尾巴和身体加在一起是1.35米,问它有多长?”我开始计算:“可以想象把鳄鱼分成几等分,头部算一份。由于尾巴是头的三倍,尾巴就应该占三份。身体是尾巴长度的一半,因此身体应该占3/2份。这样一来,鳄鱼的总长是1+3/2+3=11/2 份,其中头部恰好占一部分,所以可以先把头长算出来:
头长:1.35÷(1+3/2+3)=1.35 ÷11/2=27/110(米)
“照你这么说,鳄鱼的头长是27/110米喽?”“对....等等,不对!”“怎么又不对了?”妈妈笑着问,“1.35米只是鳄鱼的身体和尾巴的长度,不包括头的长度。求头长时,应该用3/2+3去除才对。”我“嘿嘿”笑了几声,说:“正确的算法是:
头长=1.35÷(3/2+3)=1.35÷9/2=0.3(米)
总长=1.35+0.3=1.65(米)”
妈妈笑了笑:“想不到你还有两下子,再考你一道题。”“行!”我再次答应了妈妈。
“有一只大象,它很爱喝酒,它有3只装酒的桶,大桶可以装6升,中桶可以装4升,小桶可以装3升。一天,大象找到一桶6升的酒,它的老婆要5升酒,儿子要1升酒,它用这3只桶怎么分?”
我想了想,说:“先把6升的酒倒满中桶,这时大桶中还有2升的酒。再把中桶的4升酒倒满小桶。由于小桶只能装3升,这时中桶里还剩下1升。最后把小桶的酒再倒回大桶,大桶里就是5升了。把大桶给老婆,把中桶给儿子就行了。”
“挺聪明,不错,今天给你买好吃的。”“耶!老妈万岁....”

⑧ 小学六年级数学与生活小论文(600字以上)

我在家里用纸筒做了一个“篮筐”,用小时候玩的小球作为篮球来
打篮球。 一天,我在投篮,球落下后滚到了床底下,在用竹竿把它勾出来时,我还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收获:一个弹球。它几乎只有“篮球”的十分之一大。用小球投久了,不免觉得乏味,便突发奇想用那弹球来投,意外的,那似乎非常容易投进,虽然刚开始时很不容易进球,但随着投的次数增加,投进的几率比原来大多了,甚至超过了投小球的准确率,几乎百发百中。这绝不是运气,更不是碰巧,也不是我的水平突飞猛进了。 那是为什么呢?
于是我开始思考:弹球的质量比小球重多了,因此扔相同距离所需的力也较扔小球时增大不少。而以前扔小球居多,习惯上所用的力也不同,因此,这不是习惯或熟能生巧造成的,准确率的提高跟球的质量无关。而“篮筐”未变,故只可能是人或球的问题,而我方才没有那么高的进球率,故是球的问题。而进球率越来越高应该是渐渐习惯了投弹球时所用的力了。那么应该就是球体积的大小的改变造成的。
于是我便开始验证了。用尺子测量出“篮筐”的上截面直径约为25厘米,小球的直径约为10厘米,而弹球的直径约为5厘米。因此,
“篮筐”的上截面的面积约为:25* 25/2/2*3.14=490.625平方厘米,小球的最大横截面的面积约为:10*10/2/2*3.14=78.5平方厘米,

弹球的最大横截面的面积约为:5*5/2/2*3.14=19.625平方厘米。
而若要进球,则球的重心应偏向篮筐,及至少有一半的最大横截面的面积在篮筐内,而弹球的一半的最大横截面的面积小于小球的一半的最大横截面的面积,故弹球进球的几率大于小球进球的几率,且应为小球进球的几率的4倍。
通过计算我搞清了这个小问题,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这是一篇小学生在玩球时的发现,而他用弹球往球蓝里投球得到了收获,这就是一个弹球,改用弹球来投结果,似乎非常容易投进,随着次数的增加,投进的几率比原来大多了,甚至超过了投小球的准确率,几乎百发百中,于是小作者就想探个究境,结果通过计算小作者明白了,这是球的重心偏向篮筐,及至少有一半的最大的横截面的面积在篮筐内,而弹球的一半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小球的一半的最大横截面的面积,所以弹球的几率大于小球的几倍,所以容易进。
通过这个事例,我明白了教学生学数学就要教给学生数学要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了就要会用,因为数学无处不在,只有这样,数学才不会乏味,学生才愿意学数学,学生才有兴趣学数学,数学才能真正地为社会服务,为人类造福。

望采纳

⑨ 六年级数学小论文

一、我

每次做数奥都是拿起一道题拉起来就做,因为我觉得这样做起来很快。可是今天做数奥时,有一道题改变了我的看法,做得快不一定是做得对,主要还是要做对。

今天,我做了一道题目把我难住了,我苦思冥想了好几个小时都没有想出来,于是我只好乖乖地去看基础提炼,让它来帮我分析。这道题目是这样的:求3333333333的平方中有多少个奇数数字?分析是这样的:3333333333的平方就是3333333333×3333333333,这道乘法算式由于数字太多使计算复杂,我们可以运用转化的方法化繁为简,也就是把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缩小3倍,积不变。使题目转化为求9999999999×1111111111=(1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1108888888889因此,乘积中有十个奇数数字。这道题,我们还可以位数少的两个数相乘算起,就能发现积中奇数的数字个数。即3×3=9→积中有1个奇数数字。33×33=1089→积中有2个奇数数字。333×333=110889→积中有3个奇数数字。3333×3333=11108889→积中有4个奇数数字。……

从上面试算中,容易发现积是由1,0,8,9四个数字组成的,1和8的个数相同,比一个因数中的3的个数少1,0和9各一个,分别在1和8的后面。积中奇数的数字个数与一个因数中3的个数相同,可以推导出原题的积是:11111111108888888889,积中有10个奇数数字。

做了这道题,我知道做数奥不能求快,要求懂它的方法。

二、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
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评论说,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从这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一次,妈妈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我就想,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得出结论:要用3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部搞定。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她说,实际上不会这么巧,总得有一些误差,不过算法是正确的。看来,我们必须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有人说,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和实际联系不大。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正因为学了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对数学不重视。希望同学们到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其实数学很有用处。

三、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我们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它本身即等于0,0就表示没有数量。”这样说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都知道,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数目的。2)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至此,我们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

“任何数除以0即为没有意义。”这是小学至中学老师仍在说的一句关于0的“定论”,当时的除法(小学时)就是将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个整体无法分成0份,即“没有意义”。后来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为极限的变量(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小于任意小的已定正数),应等于无穷大(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大于任意大的已定正数)。从中得到关于0的又一个定理“以零为极限的变量,叫做无穷小”。

“105、203房间、2003年”中,虽都有0的出现,粗“看”差不多;彼此意思却不同。105、2003年中的0指数的空位,不可删去。203房间中的0是分隔“楼(2)”与“房门号(3)”的(即表示二楼八号房),可删去。0还表示……

爱因斯坦曾说:“要探究一个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宏观上看来,我始终认为是荒唐的。”我想研究一切“存在”的数字,不如先了解0这个“不存在”的数,不至于成为爱因斯坦说的“荒唐”的人。作为一个中学生,我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对0的认识还不够透彻,今后望(包括行动)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发现“我的新大陆”。

四、跷跷板原理是利用杠杆原理 ,人对跷跷板的压力是动力和阻力,人到跷跷板的固定点的距离分别是力臂. 重力加速度导致一上一下,高者重力加速度要大于低者,所以高者下降,同时在杠杆原理作用下将低者翘起来,如此循环。

⑩ 6年级数学小论文 100字左右 急!

《容易忽略的答案》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数学王国里也有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现在的第九册的练习册中,有一题思考题是这样说的:“一辆客车从东城开向西城,每小时行45千米,行了2.5小时后停下,这时刚好离东西两城的中点18千米,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王星与小英在解上面这道题时,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都不一样。王星算出的千米数比小英算出的千米数少,但是许老师却说两人的结果都对。这是为什么呢?你想出来了没有?你也列式算一下他们两人的计算结果。”其实,这道题我们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种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细推敲看一下,就觉得不对劲。其实,在这里我们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这时刚好离东西城的中点18千米”这个条件中所说的“离”字,没说是还没到中点,还是超过了中点。如果是没到中点离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种,如果是超过中点18千米的话,列式应该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两个答案,也就是说王星的答案加上小英的答案才是全面的。
在日常学习中,往往有许多数学题目的答案是多个的,容易在练习或考试中被忽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审题,唤醒生活经验,仔细推敲,全面正确理解题意。否则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阅读全文

与六年级数学小论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