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该如何复习
复习的形式是很多的,如课堂复习、单元复习、期末复习等。 课堂复习有三种:讲新课前,复习与之有关的旧知识,这叫做准备复习;老师讲完课后,往往要趁热打铁做点练习,这是以消化为目的的准备性复习;一节课将结束时,将本节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小结,这是以吸收为目的的梳理性复习。 课后复习以消除遗忘、强化记忆为目标,不管老师是否留作业,都应当对照课堂笔记与教材进行比较性复习,然后再做作业。 单元复习是指完成了一章或一组内容后的复习,主要采取比较异同,寻找内在联系,筛选累积的方式进行。 期末复习主要是将平时分散学习的知识分门别类地进行分析综合,系统归类的过程。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最宝贵的时间是课后复习,因为防止遗忘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及时复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记忆是有规律可循的,学过的知识如果不加以复习就会忘记,过一天会忘记一半以上,经过两天就会忘记2/3左右,以后遗忘的数量会逐渐减少。因此,学习后若不及时复习,就会大大增加复习的困难,降低学习的效率。 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我们要在复习时采取一定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做出合理的安排。在时间安排上,课后复习至少安排两次。第一次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用脑子复习一下这节课的要点,第二次复习应安排在晚上,读一下课堂笔记,对照教科书进行。 在对复习方式的运用上,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 常用的复习方法有: (1)尝试回忆法。即在复习时,先把老师讲过的内容在头脑中回忆一遍,然后再打开书或笔记本进行对照,对回忆模糊不清或根本回忆不起来的知识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这样做不仅可以强化记忆,而且能够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2)要点法。即在复习过程中,寻求知识中的要点,抓住要点也就抓住了问题的主干。如复习课文时,就可以把重点词、每段的关键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等用醒目的颜色标上记号,使这些词句作为记忆的支撑点,抓住几个关键词句,也就抓住了整篇课文的内容; (3)比较法。即找出各科知识间的特点和共同点,通过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来强化复习效果
满意请采纳
②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怎么整理的好
还是买一本高中基础知识手册比较好
因为高中是否紧张,不会有很多时间让你自己总结完语文基础知识(真的太多了)
买一本已经为你整理好的,然后每天背一点,节省时间,有效率,还可以多把时间花在其他科目上
③ 求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谢谢。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四语言基础复习资料
高一语文 必修一 语言基础复习资料
一、字音、字形
橘jú子洲 百舸ɡě争流 怅寥廓liáo kuò 峥嵘zhēnɡ rónɡ 挥斥方遒qiú 浪遏è飞舟 灰烬jìn 瞳孔tónɡ 阻挠náo 果脯 fǔ 游弋yì 摇曳yè 凝nínɡ露 睫jié毛 曙shǔ光 脊jǐ骨 轻蔑miè 闪烁shuò 花瓣bàn 浆jiānɡ果 战栗lì 憎恨zēnɡ hèn 栖qī息 蔚wèi蓝 崛jué起 迷惘wǎnɡ 沉湎miǎn 溺nì爱 惆怅chóu chànɡ 抹煞shā 怪癖pĭ 摭zhí拾 涉shè猎 翱áo翔 枝桠yā 晨曦xī 懊ào悔 溺nì爱 甫fǔ健 引吭hánɡ试啼 磕绊kē bàn 锈钝xiù dùn 汗流浃背jiā 孕育yùn 焦灼zhuó 时辰chén 干瘪 biě 望眼欲穿yù 碾niăn成 敷演fū 痴心妄想wànɡ 入不敷出fū 冰雹báo 灌浆jiānɡ 落寞mò 鬼迷心窍qiào 炫耀xuàn yào 怨天尤人yóu 恪尽职守kè 妄自菲薄fěi bó 啮噬niè shì 吮吸shǔn 战战兢兢jīnɡ 完美无瑕xiá 斟酌zhēn zhuó 斑斓lán 甄别zhēn 妥帖tuǒ tiē 纤巧xiān 偷觑qū 成坨tuó 忐忑不安tǎn tè 瞠目结舌chēnɡ 奢侈shē chǐ 商榷què 思忖cǔn 苟延残喘ɡǒu 墓冢zhǒnɡ 屏窒bǐnɡ zhì 执著zhuó 不啻惊雷chì 妩媚wǔ mèi 犄角jī 偌大ruò 凸现tū 噗噗跳pū 四肢百骸hái 教养jiào 沉溺nì 丰盈fēnɡ yínɡ 慰藉jiè 望洋兴叹xīnɡ 积累lěi 戕害qiānɡ 符箓lù 狭隘ài 跋涉bá 麻痹 bì 给以gěi 恢宏huī 共振zhèn 廿七niàn 黏合nián 什刹海shí chà 菜圃pǔ 空旷kuàng 辜负ɡū 俊伟jùn 空旷kuànɡ 匀调yún tiáo 愧杀kuì shā 优裕yù 熠熠闪光yì 酥骨sū 静谧mì 奇诡ɡuǐ 贫瘠jí 矫饰jiǎo 墟场xū 麦穗suì 车谣yáo 无量liànɡ 魂牵梦萦yínɡ 酒阑lán灯灺xiè 怯生生qiè 搭讪shàn 悠邈miǎo 褪色tuìshǎi 崎岖qíqū 田塍chénɡ 濡染rú 三匝zā 侘傺chà chì 铩羽shā 寥落liáo 缔造dì 遣戍shù 口占zhàn 谪居zhé 欷歔xī xū 安土重迁zhònɡ 根深蒂固dì 慰藉jiè 发轫rèn 檀香山tán 方兴未艾ài 翘首qiáo 桑梓zǐ 蕞尔zuì 翰苑hàn yuàn 休戚相关qī 濠水háo 迁徙xǐ 袭xí击 撼动人心hàn 按捺nà不住 憔悴qiáo cuì 颠簸bǒ 惶huánɡ惑 温馨xīn 坑洼wā 索然无味suǒ 焦躁zào 崔颢hào 苍凉cānɡ 打夯hānɡ 一缕lǚ 瘸腿qué 煮茗mínɡ 涮shuàn羊肉 蛰zhé居 乌桕jiù 雅yā儿梨 曝背pù 赭zhě色 槎桠chá yā 给予jǐyǔ 铭mínɡ记在心 绿lù林 远阜fù 正zhēng月 恣zì意 谛dì听丰腴yú 莫mò名其妙 乌篷pénɡ船 闽粤mǐn yuè 湖沼zhǎo 濒临bīn lín 诳语kuánɡ 震撼zhèn 瘴zhànɡ气 雾霭ǎi 罗布淖尔nào 惊骇hài 花剌子模là 黑魆魆xū 蓊郁wěnɡ yù 惬意qiè 直截jié 甬道yǒnɡ 涟漪lián yī 水漉漉lù 深邃suì 一泓清泉hónɡ 嗥叫háo 砰砰声pēnɡ 嘎啦ɡā 湍急tuān 蜿蜒wān yán 蠕动rú 瞄准miáo 饿殍piǎo 艾蒿ài hāo
挣扎-挣脱zhēnɡ-zhènɡ 沁人心脾-泌尿qìn-mì 漫出-蔓草-曼妙-谩骂màn 寥落-廖姓-纰缪-谬误liáo-Liào-miù-miù 舸-诃-呵斥-荷花ɡě-hē-hē-hé 涨满-头昏脑涨zhǎnɡ-zhànɡ 震颤-颤栗chàn-zhàn 倔强-倔头倔脑jué-juè
峥嵘-狰狞-铮铮铁骨-挣扎-挣揣 zhēnɡ-zhēnɡ-zhēnɡ-zhēnɡ-zhènɡ 抹杀-转弯抹角-抹布mǒ-mò-mā 洲-州zhōu 相似-似的sì-shì 矿藏-宝藏cánɡ-zànɡ 鲜花-鲜有xiān-x iǎn 剥花生米-剥削bāo-bō
间或-中间jiàn-jiān 月晕-晕头转向yùn-yūn 泊船-湖泊bó-pō
用不着-着纱衫zháo-zhuó 搁笔—搁不住gé-gē 夹衣-夹克 jiá-jiā 二、成 语、俗 语
1. 风华正茂
2. 挥斥方遒
3. 不屈不挠
4. 金碧辉煌
5. 似水流年
6. 废寝忘食
7. 其乐融融
8. 容销金镜
9. 历历在目
10. 汗流浃背
11. 自怨自怜
12. 不毛之地
13. 望眼欲穿
14. 痴心妄想
15. 怨天尤人
16. 鬼迷心窍
17. 恪尽职守
18. 妄自菲薄
19. 战战兢兢
20. 完美无瑕
21. 不可或缺
22. 忐忑不安
23. 瞠目结舌
24. 苟延残喘
25. 大兵压境
26. 举棋不定
27. 愁肠百结
28. 不啻惊雷
29. 势不两立
30. 百无聊赖
31. 四肢百骸
32. 望洋兴叹
33. 息息相通
34. 举一反三
35. 不计其数
36. 功败垂成
37. 安土重迁
38. 方兴未艾
39. 含辛茹苦
40. 休戚相关
41. 身无长物
42. 金蝉脱壳
43. 老气横秋
44.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
45. 危言危行
46. 一挥而就
47. 幡(翻)然悔悟
48. 轩然大波
49. 耿耿于怀
50. 每况愈下
51. 无风不起浪,无根不长草
52. 狐死首丘
53. 一鸣惊人
54. 责无旁贷
55. 在劫难逃
56. 鼎力相助
57. 无独有偶
58. 无可厚非
59. 振聋发聩
60. 根深蒂固
61. 洛阳纸贵
62. 一丘之貉
63. 蜚短流长
64. 顶礼膜拜
65. 数见不鲜
66. 低首下心
67. 博闻强记
68. 为虎作伥
69. 一筹莫展
70. 插科打诨
71. 言简意赅
72. 长歌当哭
73. 量体裁衣
74. 刚愎自用
75. 鹬蚌相争
76. 焕然一新
77. 炙手可热
78. 贫嘴薄舌
79. 好高骛远
80. 退避三舍
81. 跋山涉水
82. 毋庸置疑
83. 暴虎冯河
84. 畸轻畸重
85. 至高无上
86. 开门揖盗
87. 厉兵秣马
88. 谈笑风生
89. 风驰电掣
90. 旷日持久
91. 尸位素餐
92. 空前绝后
93. 目无全牛
94. 等量齐观
95. 间不容发
96. 凤毛麟角
97. 喜出望外
98. 真知灼见
99. 甘拜下风
100. 鬼鬼祟祟
101. 美轮美奂
102. 走投无路
103. 饮鸩止渴
104. 竭泽而渔
105. 呕心沥血
106. 萎靡不振
107. 出其不意
108. 不落窠臼
109. 迫不及待
110. 一如既往
111. 不胫而走
112. 罄竹难书
113. 食不果腹
114. 滥竽充数
115. 信手拈来
116. 集腋成裘
117. 紧锣密鼓
118.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119. 数典忘祖
120. 耳濡目染
121. 良辰美景
122. 安步当车
123. 处心积虑
124. 车水马龙
125. 供不应求
126. 鸠形鹄面
127. 杞人忧天
128. 震耳欲聋
129. 矢志不渝
130. 大腹便便
131. 恍然大悟
132. 少不更事
133. 呱呱坠地
三、语 病 修 改
病句的类型主要有: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A.语序不当主要有下列类型:
1、名词附加语的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名词附加语: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
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c.动词或动词短语;d.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e.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教练。
2、动词的附加语的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动词的附加语,多项状语次序不当。复杂状语排列大致为:
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b.表时间或处所的;c.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d.表情态或程序的。另外,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例如: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正确次序: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的(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3、虚词的位置安排得不恰当;特别是“把”字短语位置不当。
1)副词和连词位置不恰当;
例如:留在幼儿园的孩子们,都一个一个甜蜜地睡在新钉起来的木版床上。(表范围的副词“都”应放到表数量的“一个一个”后。)
2)介词短语的位置不当。
例如:苏联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动物的条件反射试验,把动物用绳子缚在试验的架子上。(“把”字短语应紧挨动词中心语“缚”。)
B.搭配不当主要有下列类型:
主谓搭配不当 例如:本世纪初,是我国实现进入WTO的目标。(“本世纪初是目标”是主谓搭配不当。应改为“进入WTO是我国本世纪初要实现的目标”。)
动宾搭配不当 例如:他多么渴望一个学习机会呀!(“渴望”后缺少动词“有”。)
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如: 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做“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如: 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
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例如: 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应是“谁也想象得出”。)
C.成分残缺主要有下列类型:
缺少主语 例如: 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得到”的主语是什么?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
缺少谓语 例如: 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在“建立”前少了个谓语“完成”。)
缺少宾语 例如: 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抓紧”什么?“时间”一词不能省。)
缺少修饰成分 例如: 要想作出杰出的成就,就必须付出劳动。(“劳动”前应加“艰苦”“辛勤”之类的修饰语,同时,前一分句又是“动宾不 当”。)
D. 成分赘余主要有下列类型:
堆砌 例如: 要考虑我国政治与文化环境的需要,发展我们的出版业。(“环境”应删去。)
重复 例如: 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可有可无 例如: 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应删去“的距离”。)
应删去“的”字 例如: 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地稳定了。(加了“的”,句子转为短语,意思也变了,不是物价稳定,而是“下跌”稳定了。)
E.结构混乱,又叫句式杂糅,主要有以下类型:
举棋不定 例如: 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应该在“曾被......束缚......”和“在......束缚下的... ...”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藕断丝连 例如: 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中途易辙 例如: 例如杜重远以《闲话天皇》这篇文章,认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狱,就是例子。(应该改作“因为杜重远写了......文章,就认为他是......”。原句使不知道这件事始末的人误认为杜重远把别人送进监牢,非常不妥。)
反客为主 例如: 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了,歼灭了无数匪军。(“被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军”,但“歼灭了无数匪军”的主语只能是游击队,作者却把它一气呵成,不加闪待。应该把末一分句改作“歼灭了一大部分”或“不计其数”;这样“歼灭”是接着“被游击队”下来的,就连贯了。)
结构含混 例如: 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近几年来曾提倡过,而且产生了许多写真人真事的作品。(句中的“产生”可以算无主句,也要以拿“创作方法”做主语,作者的意思也许是第一种,那么上半句应该改做“近几年来曾倡导过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
F. 语意不明有两种类型:
“费解”,指一句话不知道怎么讲。 例如: 到北京参观奥运村及新改造后的“地铁”是我这次旅行的归途。(“参观”怎么会是“归途”?作者的意思是说“......是我预定在归途中要做的事。)
“歧义”,是一句话有两种理解意。
(1)两种解释一正一误。 例如:一辆乳黄和深红色的电车飞驰过去。(容易使人误会为两辆颜色不同的电车。应该把“和”字改为“夹”字,或者在“一 辆”后面加“漆了”二字。)
(2)两各解释都可能。 例如: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没说全渠有多长, 如果全长144华里,那么该说“全渠144华里,现已勘测完毕”;如果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
(3)把读者引入歧途。这种错误在于字面上并无歧义, 但是作者的本意跟字面上的意思不同。如果按照字面讲,就是误入歧途。 例如:中华民人共和国成立了,共同纲领颁布了,妇女在法律上是平等了。(从字面上看,是说“妇女彼此之间在法律上平等”,但是实际上作者是说“妇女和男子在法律上平等”。)
G. 不合逻辑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这里要先界定一下病句中所说的“不合逻辑”的外延。首先,“语法不是逻辑”,例如“白马不是马”,这个句子结构是正确的,从逻辑的角度分析是正确的,“白马”概念和“马”概念是种属关系。但从语文字面的意思角度看“白马”应该是“马”才对。
其次,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有些话虽然用严格的逻辑眼光来分析有点说不过去,但大家都这么说,都懂得它的意思,交际双方毫无误会,站在语法的立场,就不能不承认它是正确的。例如“好不热闹”,按说该是很不热闹的意思,但实际上等于“好热闹”,甚至程度还要加深。以上两种都不属于“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例如“学习有态度与方法之分”。这句话形式上跟“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分”是一样的, 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加起来等于“生物”,而“态度”和“方法”加起来不等于“学习”,所以这句话就是“不合逻辑”。下面是一些逻辑上有问题的类型。
自相矛盾 例如: 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停下来了。(“突然”和“渐渐”矛盾。)
范围不清 例如: 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
强加因素 例如: 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为什么来自“北方”思想就旧?且“北方”到底是相对什么而言的?)
主客倒置 例如: 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
高一语文 必修二 语言基础复习资料
一、字音、字形
荒芜wú 缘分fèn 宿sù命 沧cānɡ桑 剥蚀shí 淡褪tuì 屋檐yán 炫xuàn耀 坍圮tān pǐ
柏bǎi树 亘ɡèn古 撅juē 捋lǚ 祈qí祷 窸窸xī窣窣sū 金晃晃huǎnɡ 窥kuī看 譬pì如
灼zhuó烈 熨yù帖 意蕴yùn 猝cù然 祷dǎo告 余暇xiá 聪慧huì 恍惚huǎnɡ hū 步履lǚ
告诫jiè 倔强jué jiànɡ 羞涩sè 隽永juàn 隽jùn秀 恪kè守 兜dōu圈子 逛ɡuànɡ 矮墩dūn墩
昵称nì chēnɡ 蹑手蹑niè脚 苔藓tái 气吁吁xū 殡bìn仪馆 馋chán嘴 咆哮páo xiào 一瞥piē
瞅chǒu 唠唠叨láo dāo叨 暴躁zào 撒sā手 绷bēnɡ着 玄xuán想 根茎jīnɡ 倾泻qīnɡ xiè
冥冥mínɡ 忙碌lù 粗糙cāo 葱cōnɡ郁 轮廓kuò 铭mínɡ刻 繁殖zhí 虔诚qián chénɡ 肤fū浅 铿锵kēnɡ qiānɡ 田凫fú 跌宕diē dànɡ 慰藉jiè 攫jué住 海蜇zhé 蛰zhé伏 椋liánɡ鸟 老饕tāo 蔷薇qiánɡ wēi 荆棘jīnɡ jí 束缚shù fù 斑鸠jiū 喷涌pēn yǒnɡ 潺chán潺而行 摇曳yè 骇hài人 滞zhì留 悄qiǎo然 丰饶fēnɡ ráo 隐遁dùn 窒zhì息 蝙蝠biān fú 炽chì烈 残骸hái 昊hào天 着想zhuó 梗ɡěnɡ概 如鲠ɡěnɡ在喉 哽咽ɡěnɡ yè 邂逅xiè hòu 狼吞虎咽yàn 勋xūn章
嗜shì好 狙jū击手 耽搁dān ɡē 胡诌zhōu 一撮cuō盐 绞jiǎo痛 吝啬lìn sè 小雏chú儿
贤惠huì 和睦mù 胀zhànɡ死 刹chà那间 瓦砾lì 嗜shì好 蓬pénɡ乱 哆嗦ō suō 嗯èn
睫jié毛 窒闷zhì mèn 叽叽喳喳jī zhā 巷xiànɡ子 脸颊jiá 毋宁wú nìnɡ 灯泡pào 凝眸nínɡ móu远眺tiào 威风凛凛lǐn 甲胄zhòu 目光炯jiǒnɡ炯 瘦削xuē 掠lüè过
惟妙惟肖xiào 颠簸bǒ 戳chuō 胳膊ɡē bo 啐cuì 吞噬shì 倒坍tān 惬qiè意 粗犷ɡuǎnɡ
诅zǔ咒 眯mī眼 步履蹒跚lǚ pán shān 褪tuì色shǎi 襁褓qiǎnɡ bǎo 模mú样 胡茬chá
震撼zhèn hàn 惊骇hài万状 铭mínɡ文 赫hè然 愕è然 烟熏xūn火燎liáo 油腻nì 藏匿nì
跛bǒ脚 揪jiū紧 瞭liào望 引擎qínɡ 呆滞zhì 霎shà时间 肆虐nüè 芸yún芸众生 蜕tuì变
荒谬miù 雷霆tínɡ 匮kuì乏 肃穆mù 密密簇cù簇 咔叽kā jī 舷xián梯 勋绶xūn shòu
拾shè级 应酬chóu 翘qiáo首 倚yǐ仗 半晌shǎnɡ 蔽bì空而来 湔jiān雪 凛冽lǐn liè
饶恕shù 虔qián诚 赎shú罪 授shòu予 一番fān 幽僻pì 蓊蓊wěnɡ郁郁 跺ò着 弥mí望
点缀zhuì 袅娜niǎo nuó 脉脉mò 参差cēn cī 斑驳bān bó 峭楞楞qiào lénɡ lénɡ 倩影qiàn yǐnɡ
梵娥玲fàn 鹢yì首 棹zhào 敛裾jū 嬉xī游 惊蛰zhé 料峭qiào 淋lín漓 淅沥xī lì
孺慕rú mù 仓颉jié 滂沱pānɡ tuó 青霭ǎi 氤氲yīn yūn 王禹偁chēnɡ 纤xiān手 湿黏黏 nián
羯jié鼓 忐忑tǎn tè 惊悸jì 寒濑lài 舐shì 擎qínɡ天 啾jiū啾 麂jǐ皮 毡zhān子 夹jiā克
汜sì 脖颈ɡěnɡ 跳蚤zǎo 释鳏ɡuān 熙熙xī攘攘 梢门shāo mén 闺女ɡuī nǚ 机杼zhù
粜tiào米 不讳huì 瞑mínɡ目 钝dùn响 监jiàn生 寒暄xuān 镯zhuó子 瓦楞lénɡ 朱拓tà
陈抟tuán 谬miù种 不更ɡēnɡ事 俨yǎn然 尘芥jiè 形骸hái 周正zhènɡ 徘徊pái huái 淘箩luó 新正zhēnɡ 聘pìn礼 窟窿kū lonɡ 醉醺醺xūn 荸荠bí qí 门槛kǎn 桌帏wéi 讪讪shàn
怔怔zhēnɡ 咀嚼jǔ jué 渣滓zhā zǐ 唾tuò弃 拗niù 蹙cù缩 倔强jiànɡ 炮烙páo luò
窈yǎo陷 歆xīn享 牲醴shēnɡ lǐ 安辑jí 蘸zhàn酒 茶峒dònɡ 伶俐línɡ lì 干燥zào
缓huǎn促 泅qiú水 戍shù军 傩nuó送 氽tǔn水 牛犊dú 抿mǐn嘴 悖bèi时 喧阗tián 角隅yú 强横hènɡ 拮jié据 犬吠fèi 歇憩qì 睨nì 宋家堡bǔ子 敕chì造 阜fù盛 紫檀tán
姊zǐ妹 丫鬟huán 嬷嬷mó mo 呜咽yè 疯癫fēnɡ diān 绾wǎn着 小幺yāo 攒cuán珠髻jì
窄裉kèn袄 盘螭璎珞chī yīnɡ luò 宫绦tāo 绉zhòu裙 放诞dàn 打谅liànɡ 翠幄wò青绸车
厢庑wǔ 便biàn宜 金蜼彝wèi yí 錾zàn银 觚ɡū 弹墨椅袱fú 懵měnɡ懂 作揖yī 纨绔wán kù 盥ɡuàn沐 颦颦pín 韶sháo光 罥juàn烟眉 两靥yè 伺cì候 杜撰dù zhuàn 嫡亲dí qīn 狡黠xiá 惫bèi懒 忖度cǔn ó
二、成俗语
1. 失魂落魄
2. 专心致志
3. 声名狼藉
4. 转弯抹角
5. 明目张胆
6. 错综复杂
7. 扶弱济贫
8. 一筹莫展
9. 昂首阔步
10.不以为然
11. 凄风苦雨
12.千姿百态
13.悠然自得
14.爱不释手
15.五光十色
16.倾盆大雨
17.向死而生
18.破碎不堪
19.如鲠在喉
20.色彩斑斓
21.惟妙惟肖
22.无济于事
23.莫名其妙
24.欢呼雀跃
25.不足为凭
26.百无聊赖
27.神气活现
28.五光十色
29.目不暇接
30.不可一世
31.天网恢恢
32.天理昭彰
33.厥功甚伟
34.流血成仁
35.郑重其事
36.石破天惊
37.摧心折股
38.想入非非
39.花枝招展
40.天作之合
41.熙熙攘攘
42.沸反盈天
43.走投无路
44.平淡无奇
45.狼吞虎咽
46.千姿百态
47.臭名昭著
48.雕梁画栋
49.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④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第一个办法:和老师交流一下你的想法,让老师给你列个购书单,然后按照老师的建议版买书和复习资权料。
第二个办法:自己到书店问问营业员关于高二语文的复习资料书,哪些销售好,就买哪些。
最后,这些书买回来后一定要坚持做完,不会的先空着,全部做完了回头再来把这些不会的题当做重点进行多次练习。
补充一下:
我想如果做完这些你一定会明白,我说的重点其实就是最后的那些话。
祝你成功!
⑤ 初高中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叶公好龙
叶公好龙,室中雕文尽以为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叶公见之, 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神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夫似龙而非龙也。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自 相 矛 盾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
刻舟求剑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他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仍不见宝剑的影子。其实他又怎么找得到宝剑呢?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叶公好龙
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在他的家里,墙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穿的 盖的上面都绣着龙。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欢龙,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长长的尾 巴伸在堂上,把头探进窗户里张望。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吓得魂飞胆破,脸色 都变色了,急忙躲起来。原来,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而是那些画的、绣的、刻的假龙。
郑人买履
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於在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又转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於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麼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自相矛盾
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我这盾牌的坚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称赞他的矛说:“我这矛的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守株待兔
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断了,蹬蹬腿就死了。这个农夫飞快的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高兴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白捡了个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一边得意地想:“我的运气真好,没准明天还会有兔子跑来,我可不能放过这样的便宜。”
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结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他却不甘心,从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
⑥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拜托,你有那个时间在网上到处找,还不如买本书呢,更节省时间,还全面,真不会算账
还是买一本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吧,很全面,网上的东西毕竟有限,而且可能会有错误
易读错:
暴虎冯河 “冯”读ping,不读feng
暴殄天物 “殄”读tian(舔),灭
贲临 “贲”在这里读bi(必),不读贲临ben(奔
裨益 “裨”在这里读bi(必),不读裨益pi(皮)
鞭挞 “挞”读ta(踏),不读da(达)
屏息 “屏”在这里读bing(丙),不读屏风,孔雀开屏的ping(平)
博闻强识 “识”在这里读(志),不读识字shi(时)
不啻 “啻”读chi(翅),不读di(帝)
不卑不亢 “亢”读kang(抗),不读kang(康)
瞠目结舌 “瞠”读cheng(撑),不读tang(堂)
成绩 “绩”读ji(机),不读ji(记)
魑魅 chi mei(吃妹),不读li wei(离未)
踟躇 chi chu(池除),不读 zhu (知著)
憧憬 “憧”读chong(冲),不读zhuang(撞)
绸缪 “缪”在这里读mou(谋),不读纰缪的miu(谬)
吹毛求疵 “疵”读ci(呲),不读ci(次)
粗犷 “犷”读guang(广),不读kuang(矿)
厝火积薪 “厝”,放置,读cuo(错),不读xi(昔)
鞑靼 da da (达达),不读da dan (达旦)
殚精竭虑 ‘殚”读dan (丹),不读chan (蝉)
饿殍 “殍”读piao (漂,上声),不读 fu (浮)
发扬踔厉 “踔”读chuo (戳),不读zhuo (桌)
菲薄 “菲”fei (匪),不读芳菲的fei(非)
分袂 “袂”,袖子,mei (妹),不读fu(决).联袂而往的”袂”亦读mei (妹)
焚膏继晷 “晷”,日影,读gui(鬼), 不读jiu(咎)
愤懑 “懑”读men (闷),不读man (满)
蛤蜊 “蛤”读ge (隔),不读ga (嘎)
肱骨 “肱”读gong (公),不读hong (宏)
觥筹交错 “觥”gong (工),不读gaung (光)
关卡 “卡”在这里读qia (恰,上声),不读卡车的ka
纶巾 “纶”在这里读guan (官),不读锦纶,条纶的lun(伦)
光风霁月 “霁”,雨后转晴,读ji(济),不读qi(齐)
干涸 “涸”读he (河),不读gu (固)
合卺 “卺”读jin (仅)
荷枪实弹 “荷”在这里读he (贺),不读荷花的he
呼天抢地 “抢”在这里读qiang (枪),不读抢劫的qiang (襁)
怙恶不悛 “怙”,读hu (户),不读gu (姑);”悛”,悔改,读quan (圈)
回溯 “溯”读su (素),不读suo (缩,去声)
佶屈聱牙 “佶”ji (急),不读jie (洁);“聱”读ao
济济一堂 “济”在这里读ji(挤)
觊觎 ji yu (计于)
戛然而止 “戛”读jia(颊),不读ga (嘎)
僭越 “僭”读jian (见),不读qian (潜)
疆埸 “埸”读yi (义),不读chang (场)
狡狯 “狯”读kuai (快),不读hui (会)
觐见 “觐”读jin (进)
粳米 “粳”读jing (京),不读geng
匕首 “匕”读三声(比)
秕糠 “秕”读三声(比)
畚箕 “畚”读三声(本)
古诗鉴赏方法:http://www.hgdzfx.net/onews.asp?id=525
文言文实词:
1爱:①爱,亲爱,友爱。《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故以其爱不若燕后。”《韩非子•五蠹》:“非疏骨肉爱过客也。”②亲爱的,心爱的。李朝威《柳毅传》:“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③爱护,爱戴。《史记•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④怜惜,爱惜。《左传•子鱼论战》:“若受重伤,则如勿伤。”苏洵《六国论》:“向使三国各爱其地。”⑤舍不得,吝啬。《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又:“吾何爱一牛?”⑥喜爱,爱好。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2按:àn ①用手摁压。《梦溪笔谈•活板》:“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②抚,握。《五人墓碑记》:“缇骑按剑而前。”③控制,抑止;放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④查看,巡察。高启《书博鸡者事》:“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⑤核查,查验。张溥《五人墓碑记》:“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按语”即本此义。
3白: bái ①白色。《史记•鸿门宴》:“我持白璧一双,欲献大王。”[白丁]无功名的人。刘禹锡《陋室铭》:“往来无白丁。”②光亮,明亮。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③纯洁,皎洁。白居易《琵琶行》:“唯见江心秋月白。”④明白;洗雪。高启《书博鸡者事》:“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⑤禀告,告诉。柳宗元《童区寄传》:“虚吏白州,州白大府。”
4拜: bài ①表示恭敬的礼节,跪地,两手合抱于胸前。《史记•鸿门宴》:“哙拜谢,起,立而饮之。”②拜访,拜见。《孔雀东南飞》:“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③拜谢。《左传•之战》:“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④授予官职。《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⑤接受官职。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于是辞相印不拜。”⑥敬词(有时含上奏、上进之意)。《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下面一行小字,道是:‘同乡世教弟勋袭东郡王穆莳拜手书’。”
5谤: bang ①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②毁谤,诽谤。《史记•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6暴:一pù ①晒。《荀子•劝学》:“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②暴露。苏洵《六国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③显露。张溥《五人墓碑记》:“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
二bào ①猛烈。蒲松龄《促织》:“屡撩之,虫暴怒。”②突然,猛然。《吕氏春秋•察今》:水暴益,荆人弗知。”③暴躁,急躁。《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雪。”④凶残,残暴。《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⑤欺凌,侵害。《世说新语•周处》:“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⑥祸患,祸害。纪昀《唐翁猎虎》:“近城有虎暴。”
7卑: bēi ①低,低下。《资治通鉴•淝水之战》:“且东南卑湿。”②地位低下,卑微,低贱。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③贬低,降低。《韩非子•有度》:“卑主之名,以显其身。”④低劣,差。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⑤以……为卑,轻视。晃错《论贵粟疏》:“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⑥衰微,衰落。《左传•昭公三年》:“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⑦谦词。如“卑职”等。
8备: bèi ①具备,完备。《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②齐全,周详,周到。李渔《芙蕖》:“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③副词,尽,皆。《左传•城濮之战》:“险阻艰难,备尝之矣。”④充数,充备。《史记•毛遂自荐》:“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⑤防备,准备,预备。《左传• 之战》:“郑有备矣,不可冀也。”⑥设施,措施。《韩非子•五蠹》:“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9倍: bèi ①反背,背叛。贾谊《治安策》:“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畔:通叛)②违背,背弃。《史记•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③背对,背后。《史记•淮阴侯列传》:“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大意为:右面背后是山陵,前方左边是水泽。)④在原数上增加的相等的数,一倍。《孙子•谋攻》:“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倍日]一日作两日用,一日走两日的路程。《史记•孙膑减灶》:“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⑤加倍,更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说明]“倍”和“背”,本义不同,但某些引申义相同。这是不同源的同义词,并非通假字。
10悖: bèi ①违背,抵触。《左传• 之战》:“勤而无所,必有悖心。”②叛逆,背叛。《史记•秦始皇本纪》:“殄媳暴悖。”(殄:消灭)③谬误,荒谬。《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④昏惑,糊涂。《战国策•楚策》:“先生老悖乎?”
11被:一bèi ①被子。屈原《招魂》:“翡翠珠被,烂齐光些。”(烂:光亮的样子。齐光:指翡翠与明珠的光彩相辉映。些:语气词。)②覆盖。蒲松龄《促织》:“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③加在……之上,加于,给予。李朝威《柳毅传》:“幸被齿发,何敢负德?”④遭
受,蒙受。《战国策•荆轲剌秦王》:“秦王复击轲,被八创。”⑤介词,被。表示被动。《史记•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二pí通“披”。①穿,披。《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②分散,散开。《史记•屈原列传》:“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12比: bǐ ①并列,挨靠在一起。《核舟记》:“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成语有“栉比鳞次”。[比邻]近邻。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②齐等,同等。《战国策•荆轲剌秦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③认为和……一样,比拟,比作。《三国志•隆中对》:“每自比于管仲、乐毅。”④勾结。《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团结,和很多人接近。)⑤接连,连续。《史记•吕太后本纪》:“又比杀三赵王。”[比比]屡屡,处处。洪亮吉《治平篇》:“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⑥比较,相比。柳宗元《捕蛇者说》:“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⑦较量。贾谊《过秦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⑧等到。《论语•侍坐》:“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13鄙: bì ①边远的村邑,边疆地区。彭端淑《为学》:“蜀之鄙,有二僧。”②鄙陋,鄙俗,鄙琐。《左传•曹刿论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③轻贱。《孔雀东南飞》:“人贱物亦鄙,不足留后人。”④鄙薄,轻视。司马光《训俭示康》:“孔子鄙其小器。”⑤自谦之词。王勃《滕王阁序》:“敢竭鄙诚,恭疏短引。”(恭疏短引:恭敬地写了这篇短序。)[鄙人]、[鄙夫]1、村野百姓,乡下人。《战国策•荆轲刺秦王》:“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2、自我谦称。表示鄙陋。马中锡《中山狼传》:“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
14币: bì①古人用作礼物的丝织品,又泛指礼物,包括帛、玉、皮、马等。《战国策•荆轲刺秦王》:“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②贷币,钱币。王安石《伤仲永》:“或以钱币乞之。”
15毕: bì ①打猎用的有长柄的网。又为用长柄网捕捉。《诗经•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②完毕,结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③竭尽,终尽。《列子•愚公移山》:“吾与汝毕力平险。” ④副词,全,都。林嗣环《口技》:“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16蔽: bì ①遮蔽,遮挡。《梦溪笔谈•雁荡山》:“既非挺出地上,则为深谷林莽所蔽。”②蔽护,掩护。《史记•鸿门宴》:“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③隐藏,躲避。柳宗元《黔今驴》:“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④蒙蔽,受蒙蔽。《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⑤总括,概括。《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一言以蔽之:用一句话概括它。思无邪:思想纯正。)
17弊: bì ①破败,败坏。苏轼《教战守策》:“数十年间,甲兵顿弊。”②弊病,害处。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③困乏,疲惫。贾谊《过秦论》:“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18辨: biàn ①分别,辨别。《孟子•鱼多所欲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②辩论,申辩。通“辩”。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比
①并列,并 如: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核舟记》
②等到。 如:比去,以手阖门。
③齐等,同等。 如: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鄙
①边界:蜀之鄙有二僧-《愚公移山》
②庸俗,浅陋: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③轻视:孔子鄙其小气
兵
①武器:收天下之兵 —《过秦论》
②兵士:得选兵八万人(信) 五万兵难卒合
③军队:而秦兵又至矣《六国论》 吴起……制其兵《过秦论》
69病
①疾病,生病: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孟子)
②弄成病: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
察
明显;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察察 cháchá 洁净的样子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察纳 chánà 审查采纳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乘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趁,冒着
4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5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e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
从
①跟随: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祭)
②使跟随: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③由,自: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④合纵: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⑤堂房亲属:谢安, 字安石,尚从弟也(《晋书》)
⑥顺从,听从: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烛)
⑦依傍,挨着:樊哙从良坐。——《鸿门宴》
⑧特指“跟(向)……学习”: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当
1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木兰说》
2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相抵)
3有大石当中流(阻挡,抵挡)
4北邀当国者相见(执掌,主持)
5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承担)
6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应当,应该)
h7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恰当,适合,合宜)
8犯法当死(判处,判罪)
9有狼当道,人立而啼(当道 )
10一夫当关,万人莫开(占据、把守)
11当是时也,商佐之(值,在、正此)
12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必然,必定、一定)
道
1怀其璧,从径道之(路,道路)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规律)——《师说》
4于是废先王之道(主张,思想,学说)
5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谈论)—《念奴娇·赤壁怀古》
7臣之所好者,道也(道理、规律) ‘
8道不同,不相为谋(意向)
9闻操已向荆州晨夜兼道(走路、赶路)
10故园谁道有书来(料想)
11道之以政(通导、引导)
12道义:道德和正义
13行程:道理
得
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得到,获得,与“失”相对)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3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
4吾得兄事之(应该)
5所识穷乏者我欤(通“德”感恩)
6得无教我虫所耶(得无:莫非,岂不是)
7意气扬扬,甚自得也(得意)
8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
9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融洽)
10此言得之(对、合适)
伐
①攻打:大兴师伐秦(屈)其后,秦伐璨(廉颇蔺相如)
②砍伐:后因伐木,始见此山(梦)坎坎伐檀兮(伐)
③功业:此五霸之伐也(信)
④夸耀: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屈)
负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背东西,以背载物)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担负,承担)
3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对不起,辜负)
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违背,背弃)
6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失败)
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覆盖)
8通家尚负责。(亏欠,拖受)
故
1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事,事故)
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旧,与“新”相对)
3暮去朝来颜色故(衰老)
4累官故不失州郡也(仍然)
5君安与项伯有故(老朋友,引申为交情)
6既克,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7故遣将守关者(故意,特意)
8此物故非西产(原来,本来)
9故臣复取壁(所以,因此)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事,前列)——《六国论》
11病故,物故(死亡)
顾
1赢得仓皇北顾(回头看;回头)
2顾野有麦场(看)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问,拜访) ——《出师表》
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顾惜,顾念)
5大行不顾细谨(考虑
6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但是)
7顾玩:仔细端详
8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表轻微转折)
9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难道)
消息里还有
⑦ 初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总主编 薛金星---北京教育出版社(第十三次修订)
虽然是高中的,但里面很全,文学知识,语法知识,古文现代文阅读方法分析什麽的都有。
⑧ 如何学好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是人类语言的基础,所以学好语文是至关重要的。
要想学好语文最重要的是培养兴趣。同学门都认为语文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灵活性差,知识太死。其实不然,语文的特点主要有三:一是开放性。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生活的任何内容都离不开语文,只要有意识地学习,在生活的任何场合都可以学到语文。因而语文具有最便于自学的突出特点。二是情感性。“文章不是无情物。”不仅文章,就连我们民族的文字也个个充满着感情色彩。教师带着感情教,才有可能教好;学生带着感情学,才有可能学好。离开了感情因素去单纯地学知识,是导致学生对语文厌学的重要愿意之一。三是灵活性。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呈现线形或链条形排列,而是螺旋式上升。因而语文学习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是很严格的,是相对而言的。学习语文不能搞自我封闭,机械死板的学。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掌握语文这门学科呢?
一、学好课本知识。
课本知识是语文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它。有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再加上自觉复习,就能使成绩提高。其实,这还不够。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课本要反复阅读,直到把问题看的透彻了、明白了。为了巩固知识,你最好在课下做一些练习,知识才会掌握的更牢固。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注意课外积累。
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进入了紧张的学习阶段,我们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因此,阅读时要有选择。我们应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并有条理的做下笔记。要关心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断进步。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积累更多知识,更能丰富我们的生活。
三、加强写作训练。
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的记日记,有感而发的写随笔,都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写好的作文要反复修改,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的意见,精益求精。
希望你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从现在开始,长期坚持,以日积月累之功,收水到渠成之效。
近来,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学界、学术界)有识之士,对现行的语文教学提出了大量尖锐的而又不乏中肯的批评,概括起来,不外乎是: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特苦;不该学的大行其道,该学的没有真正学到手;耗费了学生的青春,影响了学生的健康,甚至不同程度地扭曲下一代人的心灵。通过批评与反思,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捡起我们的前人留下的一句教学格言: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
目前书市上供应的,学生书包里装着的,教师办公桌上堆着的,新闻媒体上做广告的,还有专做这一生意的上万农民到各校上门推销的所谓语文学习辅导书刊、练习册、模拟试卷等等,虽大多冠有名家、名师、名校的头衔(有的假冒其名,有的确实是此类有头有脸的人所编著),但此类泛滥成灾的货色绝大多数可归之为“鱼”,且不一定是好吃的真有营养的“鱼”,甚至有不少是用泡沫塑料仿造的“鱼”;真正有价值的可归之为“渔”一类的语文参考类辅导类读物却难觅踪迹。尤其必须正视是,我们眼下所使用的通用语文教材,也很难列入“渔”的范畴,至少没有将“授之以渔”的宗旨贯穿其中。
我们不妨先对什么是语文学习的“渔”,它到底该由哪些东西构成,作些探讨。
笔者以为,语文教学中,教师所要授给学生的“渔”,应是学生今日学好语文,有利于将来各方面发展并终生受用的最基本的功夫,大致有以下内容。
一、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注释和校正汉字读音的简便而又科学的工具,比起古代的反切法,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二、文字书写。
文字书写应规范、清晰并力求美观。标点符号应视作文字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应达到这一要求。
三、朗读与背诵。
朗读语言材料应做到正确、清晰、富有情感色彩。背诵的对象应是优秀的经典文本,而不应是眼下所盛行的教师课堂讲解笔录和习题答案之类毫无背诵价值的东西。
四、查阅工具书。
中小学生主要应学会熟练使用四本语文工具书:《新华字典》(小学低年级)、《成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小学高年级)、《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初中)。这些词典应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配备并学会使用。高中阶段再教授一点查阅专业性的大型工具书及文献资料的方法(但不可能人人配备,可让学生自己到学校图书馆查阅)。一旦学生会用以后,教师就绝不能再越俎代庖。而目前的情况是,往往先由教师查好后再抄给学生,这样的做法非彻底改变不可。
五、作笔记。
语文笔记大致可分书头笔记、阅读摘记和日记三类。其中,作书头笔记是最简便、最实用又是最不可缺的功夫。阅读摘记可由“读书纲目”笔记本与卡片两者结合,前者用以记录所读书籍/文章中较有价值者的题目、出处和内容提要,后者用以摘录精采的片断、佳句、格言等。日记写录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观察与思考等。
六、收集、整理和积累资料。
目前来说,这点几乎是个空白,教师大多不讲,学生根本不会,必须从头做起。
七、课外阅读。
课内阅读仅是个例子,课外阅读才是目的和根本。阅读应是大阅读,除书刊以外,还应包括影视广播的观看/收听。
八、关注、参与、体验和感悟人生。
近代的学者倡导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既是人生的信条,也是学好语文能有所成就的必不可少的途径。语文课上,可结合文学作品的教学和作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细心体验和感悟人生。如此,学生作文将获得无尽的“源头活水”。
九、思考、分析与质疑。
不管是来自于哪一方面,都必须逐步养成独立思考、辩证分析和大胆质疑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为以后运用和创新打下扎实的能力基础。
十、语言表达。
语文表达分为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两者同样重要。对于书面表达,目前一般只强调准确、连贯和得体。我以为还应加上简明、真实。契诃夫说过:简明是天才的姊妹。而真实,更是一个大前提。当前学生作文中充满了虚假的东西,而虚假的表达,即使再准确、连贯和得体,又有何用?
综观当前的语文教学,上述十条中,除第一条学生的拼音能力和说普通话水平相对较好以外,其余九条,可以说远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扎实的训练,更不用说形成习惯,有的则完全是空白(不仅是中学生,有的到了大学毕业,甚至是中文系的大学毕业生,也还留有这方面的某些空白)。我们的语文教学,如能从以上十个方面切实努力(严格要求,科学训练,并使之养成习惯)的话,“耗时多、负担重、效率低”、“中国人学本国语言,学了十多年还不能过关”的“咄咄怪事”将不难彻底地改变。
⑨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突破提升训练(1)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粗犷(kuáng) 镌刻(juān) 量体裁衣(liàng) 卷帙浩繁(zhì)
B、埋怨(mán) 载体(zài) 暴殄天物(tiǎn) 戛然而止(jiá)
C、宝藏(zàng) 应届(yìng) 恪守不渝(kè) 擢发难数(zhuó)
D、熨帖(yùn) 熟稔(rěn) 相形见绌(chù) 徇私枉法(xù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起讫 振聋发聩 各行其事万变不离其宗 B、坦露 改弦更张 以逸待劳 吃一堑长一智
C、喝彩 山清水秀 察言观色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装潢 拭目以待 怨天尤人 文武之道一张一驰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时下,一些娱乐新闻成了“愚乐新闻”,有些娱乐记者被视为“狗仔队”,人们不禁要问我们需要怎样的娱乐新闻?
B、出版社在2004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C、有人说傅雷“孤傲如云间鹤。”傅雷却不止一次在钱钟书和我面前自比为“墙洞里的小老鼠”——是否因为莫罗阿曾把王尔德比作“一头在窟中的野兔”,他就这样滑稽地自比?
D、中国农大博士刘红霞在青海省人才招聘会上留下了简历。她说,她是甘肃人,喜欢西部;还认为只要摆脱掉“大城市、高薪水、舒适岗位”等想法的局限,就业空间还是很大的。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荣耀与羞辱之下,心灵始而防范,继而 ,终至孤单。心灵于是呻吟,同时也在呼唤。
②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证券监管机构的某些强制执行 ,亟需加以规范。
③朋友是一把伞, 不能遏制狂风恶浪, 也能撑起一方晴空,让你备感真诚和友谊的难能可贵。
A、疏离 权限 虽然/但 B、疏离 权利 即使/可
C、疏远 权利 虽然/但 D、疏远 权限 即使/可
5、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从新年伊始,中央一再号召各级党组织务真求实,让广大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B、在《幻城》和它的作者已经被炒得甚嚣尘上的时候,再来谈论就难免有些狗尾续貂的尴尬。
C、下半场,釜底抽薪的曼城队突然发威,迪斯丁•博斯威尔特和菲利浦斯各进一球,将比分扳平。
D、去年三月,美国悍然发动了军事力量对比悬殊的伊拉克战争,老百姓形象而戏谑地称美国 人是“高射炮打蚊子”。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奇瑞•东方之子”是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2003年推向市场的一款豪华大气、质量上佳、安全可靠、配置极为齐全、做工精细的轿车,在安全性、舒适度、人性化等方面可圈可点。
B、今年3月9日,韩国在野的大国家党和民主党向国会提出了弹劾总统卢武铉。这在韩国宪政史上尚属首次。
C、GDP是世界通用的重要宏观经济指标。单从现在我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可以拉动80多万人就业来说,我们也必须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
D、我们历来主张向外国著名的IT巨头公司借鉴,而且事实上已经这样做了;但我们也历来主张反对盲目照搬,全盘西化——事实证明,这样做极端有害。
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突破提升训练(2)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飓风遽然拮据前倨后恭龙盘虎踞 B、孤傲辜负沽名呱呱而泣怙恶不悛
C、填塞畋猎聒噪恬不知耻暴殄天物 D、装潢辉煌彷徨巧舌如簧人心惶惶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寥廓游目聘怀励精图治杀一儆百 B、祸祟变换莫测察言观色匪夷所思
C、嘉奖少安毋躁声名狼藉言简意赅 D、端详惹是生非色厉内荏始志不渝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课堂教学对话是平等的对话,是打破了时空________的对话,是心灵的交流与撞击。
②去年,41家大型企业派人专程到西安翻译学院表达了对210名在校大三学生的预聘________。
③_______职业教育能将科学技术与现实生产力结合,使科技成果迅速地转化为生产力,_______备受重
视。
A、界限意向由于/因而B、界限意见因为/从而
C、界线意见由于/因而D、界线意向因为/从而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反腐败的斗争中,公众的监督一旦缺失,往往导致腐败势力不可收拾,使反腐败的成本变得异常
巨大。
B、在建立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美德两国首鼠两端,但布什说:“意见不合不影响保持朋友关系。”
C、五一期间,通往中华恐龙园的大道上人流接踵而至,形成一道假日旅游的亮丽风景线。
D、老张每次出差时,细心的妻子总会在他的提包里放上一包常用药,以备不时之需。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浙江省教育厅、财政厅把完善和建立扶困助学制度作为践行“三个代表”、为教育办实事的重要举
措。
B、刚发行的这一期《青年文学》,以大约一半的篇幅,对年轻人关注的话题进行了重点采访和报道。
C、这些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侵华日军遗弃毒气弹对中国公民伤害,日方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D、美国电信业主在报告中将电信行业崩溃的原因归结为高层领导人经验不足,这是自欺欺人的托词。
6、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大约五、六点钟的时候,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突然发生了。
B、我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受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C、“班里发生的这件事原因是什么呢?同学们。”班主任严肃地说。
D、贺斯认为,不管你演什么,“总要使它单纯,始终—致。”为此,他替戏剧制定了一些“法则”。
第一套
1.B (A项,犷guǎng;C项,应yīng;D项,熨yù )
2.C (A项,事——是;B项,坦——袒;D项,驰——弛)
3.D (A项,该句为陈述句,句末不应用问号。 B项,去掉括号,把第一个句号改为逗号。因为句中括号内的语句不是注释性的文字,而是很重要的、必须说明的内容。 C项,“孤傲如云间鹤”句中的句号应当在引号外面。)
4.A (“疏离”比”疏远“程度更甚,与后面的“孤单“相照应。“权限”指职权范围,“权利”指公民 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根据语境和搭配,应选“权限”。 “虽然”表示转折,“即 使”表示假设让步,根据语境,应为转折关系,且“即使”一般不与“可”搭配)
5.D (A项,“安居乐业”与前面的“生活”意思重复。B项,“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用在此处有误。C项,“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用在此处不当,宜用“背水一战” D“高射炮打蚊子”比喻大材小用,小题大做。)
6.C (A项,“豪华……精细”语序不当;B项,“提出了”后面少了宾语中心语的“动议案”;D项,“向……借鉴”搭配不当,“主张反对”重复赘余)
第二套
1.D加点字都读“huáng”;A项:“据”音“jū”,其余加点的字都读“jù”;B项:“怙”音“hù”,其余加点字都读“gū”;C项:“聒”音“guō”;“殄”音“tiǎn”,其余加点字都读“tián”。
2.CA项:“聘”应为“骋”;B项:“换”应为“幻”;D项:“始”应为“矢”。
3.A①“界限”是“限度”多用于抽象事物,“界线”是两地区分界的线,多用于具体事物;②“意向”是“意图”、“目的”,“意见”是“对事情的看法”;③“因为”与“从而”不搭配。
4.DA项:“不可收拾”的适用对象应是事情;B项:“首鼠两端”指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与语境不符;C项:“接踵而至”使用对象不当。
5.DA项:语序不当,应为“建立与完善”;B项:主宾搭配不当;C项:成分残缺,应在伤害加“造成了”。
6.B A“五、六点钟”中的顿号去掉; C把问号改为逗号,“同学们”后面的句号改为问号; D“总要使它单纯,始终一致”后面的句号放在引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