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六年级下册语文手指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手指ppt

发布时间:2021-01-10 05:47:49

『壹』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手指》提出问题并解答要有意义的我给20分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老师一般不会详细讲的,我给你概括下问题。
大拇指的优点:专肯属吃苦。缺点:形态不美,构造简单。
食指的优点:机敏,胆大。缺点:姿态不如其他三指。
中指的优点:相貌堂皇,曲线优美。缺点:很懒,不肯吃苦。
无名指的优点:体态秀丽。缺点:能力薄弱。
小指的优点:样子可爱。缺点:能力薄弱。

请采纳!

『贰』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课手指的主要内容。

1、这篇课文详复细的描述了五根手制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说明了五根手指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但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2、课文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描写了五根手指的姿态和性格,各有长短,阐明了团结就是力量的观点。
3、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无名指本身的用处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小指的用处则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
(2)六年级下册语文手指ppt扩展阅读
概括主要内容属于概括类型的题目,是语文很重要的知识点,在小初高中都会有不同层面的涉及,一定要掌握概括的方法才可以。什么人物做了哪件重要的事情。
中心思想:手上的五指,我只觉得姿态与性格,有如上的差异,却无爱憎在其中。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叁』 6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手指》中,中指那段的“堂皇”和“养尊处优”在文中分别是什么意思

1、堂皇:文中形容中指的相貌很有气势。

2、养尊处优:文中形容中指处在众手指簇拥呵护下的优裕环境。

原文节选:

我们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永不离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身材矮而,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

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讨好生活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

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在拇指相助,终是以他为主。

此文出自光绪·丰子恺《手指》

(3)六年级下册语文手指ppt扩展阅读

写作背景:

《手指》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这篇课文详细描述了五根手指,说明五根手指虽各有所短,但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强弱、美丑之分。从而阐明“团结就是力量”这一人生哲理。

作者简介:

丰子恺(Zikai·Feng,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光绪二十四年生,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原名丰润,又名仁、仍,字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

1943年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期间丰子恺来五通桥卖画,结识指点李道熙。陆续译著出版《音乐的常识》《音乐入门》《近世十大音乐家》《孩子们的音乐》等面向中小学生和普通音乐爱好者的通俗读物,为现代音乐知识的普及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1946年返上海。出版画册《子恺漫画选》。

1952年后历任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

『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第五课手指答案

第一题我会选
窈窕 (选第二个,一声yao)
曲线( √qū qǔ)选第一个
冲撞(zhuàng √)
薄弱( bó√ )
差异(chā√)
憎(zēng√)
第二题我会补
(研)胭脂 (蘸)药末 (戴)戒指 (推动)笔杆
(拉)胡琴 (掏)耳朵 (抹)鼻涕 (打)算盘
(拧)螺丝 (解)纽扣 (打)电话 (扳)枪机
我会找
近义词:机敏—(机灵) 姿态—(姿势) 强硬—(坚硬)
反义词:渺小—(伟大) 复杂—(简单) 薄弱—(结实)
我会写
例: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要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过去,叫他用力扳住。
这句话中的动词用得特别准确,我也能用上四个不同的动词写一句话。
一个人拼命抵住船舱上的的小洞,另一个人扶住船帆,按着方向的控制钮,扳住船舱的压力阀。
例:小指的用处则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
用上加点词写一句话。
树叶落在地上,只是被人踩踏、清理干净而已。
精彩回读
短文略
1、联系上下文,理解“养尊处优”一词的意思。
生活在尊贵、优裕的环境中。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他*因为*身体最长,*所以*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
3、短文中的中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我觉得文中的中指做事沽名钓誉、华而不实。
4、你了解关公吗?他是哪部名著中的人物?简单介绍一下他的故事吧!
关公,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关公又名关羽,是刘备手下的一员大将,五虎上将之首,使用一把青龙大刀,有“千里走单骑”等经典事例。
跟进阅读
猫啊,猫(节选)
短文略
1、根据短文补充词语,再用划线词语写一句话。
引人(注目) 正襟(危坐)
威风(凛凛) (盘拢)身体
2、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驱逐(zhú*) 背脊 (jǐ*) 呵斥(chì*)
讥讽(fěng*) 魁梧(wu三声) 和(hé)乐
3、作者称黄猫为“猫伯伯”的原因是:特殊而引人注目。
4、在接待贵客的过程中,“猫伯伯”的出现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请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来。
话头转向了猫,紧张的演剧就变成了和乐的闲谈。 于是主客关系亲密起来,交情深了一步。
5、
(1)“猫伯伯”在女儿写稿时,有时竟在稿纸上睡觉,仿佛(一堆牛粪),正好(装)满一张稿纸。
(2)接待贵客时,“我”(正襟危坐)、(专心应对),口中说着(久仰久仰)、(岂敢岂敢),这一场景被作者趣称为(演剧)。
(3)在猫伯伯看来,贵客的背脊是个(小山坡),而在作者眼中,(贵客上方露出猫头)的场景则似一副好看的画。
备注:(*)代表画线或是正确读音。

『伍』 六年级下册语文《手指》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大拇指:缺点:矮而肥,构造简单,优点:最能吃苦
食指:缺点:不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曲线.优点:做事机敏
中指;优点:相貌堂皇.养尊处优,缺点:做事不出力
无名指和小指;优点:体态秀丽可爱,缺点:能力薄弱

『陆』 六年级下册语文手指全文课文

5、《手指》电子课文
我们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永不离身。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讨好生活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sāo)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yǎo)窕(tiǎo),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huì)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niǔ)扣等,虽有大拇指相助,终是以他为主。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体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因为身体最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无名指本身的用处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小指的用处则更渺(miǎo)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tì)而已。他们也有被重用的时候,在丝竹管弦上,他们的能力不让于其他手指。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除了这等享乐的风光事以外,遇到工作他们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
手上的五指,我只觉得姿态与性格,有如上的差异,却无爱憎(zèng)在其中。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你在读六年级吗?我也是。祝你顺利升中!

『柒』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课手指属于什么体裁的文章 快快今天要用!!!

这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这篇课文详细地描述了五根手指地不同姿态和性格,说明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不再有强弱、美丑之分。从而阐明 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哲理。

望采纳!谢谢!^_^

『捌』 六年级语文、《手指》这一课的。

第一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拟人,第二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设问

春尚浅,几处山顶上内的梅容花却挣扎着吐出红苞来。 (拟人)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踏出来的,从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生命的路》)

(设问)

『玖』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课手指的主要内容。

1、这篇课文详细的描述了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说明了五根手指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但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2、课文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描写了五根手指的姿态和性格,各有长短,阐明了团结就是力量的观点。

3、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无名指本身的用处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小指的用处则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

(9)六年级下册语文手指ppt扩展阅读

丰子恺(Zikai·Feng,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光绪二十四年生,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原名丰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书法家和翻译家。

丰子恺者,本名丰润,字子恺,浙江崇德石门湾人也。光绪二十四年(1898)生,有六姊,他的母亲将他生下来后,由于父母亲十分喜爱他,取小名“慈玉”。他在家乡念小学时,有一次,乡下要搞什么选举。小学老师说,乡下人文化低,笔画多的字不好写,为日后考虑,名字应尽量用笔画少的字,因此,“润”字改为“仁”字,老师说,浙江读音“仁”与“润”差不多,“仁”在意义上与“慈玉”的“慈”接近,因此,他的名字就叫“丰仁”了。他就以这个名字进入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师从李叔同学音乐、绘画,从夏丏尊学国文。毕业,与刘质平、吴梦非、刘海粟、姜丹书创中华美育会,办《美育》杂志。又与质平等创办上海艺术专科学校,教西洋美术。

在第一师范时,他因善于写文章,国文常得第一名,很受国文老师单不庵的器重。单不庵觉得在“丰仁”这个单名之外应该有一个双名,而“慈玉”是小名,应另取一个名字。因此单不庵就给他取了“子顗”。后改为“子恺”(“恺”与“顗”同,均为安乐意)。从此,他就取名叫“丰子恺”了。后来写文、作画均用此名。

阅读全文

与六年级下册语文手指ppt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