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初中语文关联词语试题

初中语文关联词语试题

发布时间:2021-01-07 15:54:06

初中语文题目[急]

如果我们不尊重客观事实,不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办事,那么工作一定会受到挫折.

❷ 小学升初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小学升初中语文模拟试卷

一、积累与应用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mei cheng fa kui wu wu ru
( 倒霉 ) ( 惩罚 ) ( 魁梧 ) ( 侮辱 )
mei li hong mao kong bu miao shi
( 魅力 ) ( 鸿毛 ) ( 恐怖 ) ( 藐视 )
2、用“\”画出正确的读音(6分)
立即(jí ji ) 惬意(xia qiè ) 趁机(chén cheng )
卓越(zhuó zhuo ) 阻挠(náo rao ) 松散(sàn san)
3、补充句子(9分)
①世纪宝鼎,鼎座高0.5米, 象征联合国成立五十周年。鼎身高2.1米,象征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
②问渠那得清如许,绝知此事要躬行。
③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必读十年书。
④我们学过许多爱国诗篇,自选一首宋朝陆游的示儿,写出你最喜欢的一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4、在下面横线下填入读“man”的汉字。(3分)
漫不经心 慢条斯理 满山遍野
轻歌曼舞 天真浪漫 临窗布幔
5、改写句子:(10分)
①小女孩叫起来:“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小女孩叫起来,奶奶,请把她带走吧!她知道,火柴一灭,奶奶就会不见的。
②高粱的全身具有鲜明的个性。
改为双重否定句:不能不说高粱的全身具有鲜明的个性。
③我猛然听到随水柱飞扬起奥运会嘹亮的会歌旋律。
缩句:我听到会歌旋律
④他的声音真大。
改成夸张句:他的声音真大,大的可以把房子震垮。
⑤今年六月一日,弟弟参加了少先队员。(用修改符号修改)
今年六月一日,弟弟参加了少先队
6、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①周总理(不但)受到全中国人民的尊敬,( 而且 )在世界人民心中也有崇高的地位。
②( 无论 )困难有多大,我们( 都 )能克服。
7、小明在一次考试后,因成绩不理想,就不爱学习了,请你用一句名言、警句劝劝他
失败乃成功之母 (2分)
8、小学阶段我们读了许多中外名著的精彩片段,在这么多的名著中,我最喜欢(自己写)的(自己写)因为它体现了(自己写)。(3分)
二、(1)阅读课文语段,按要求答题。(12分)
《詹天佑》片段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最艰巨。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1) 詹天佑在开凿隧道时采取了哪两种凿进法?原因是什么?(4分)
第一种是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原因是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
第二种是中部凿井法原因是八达岭隧道山势高,岩层厚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
(2)看看下面的图,想想它们各代表哪处山岭?填写在图下括号里。然后在图上画出詹天佑所采取的凿进法的示意图。(4分)
自己画

(图1) (居庸关) (图2) (八达岭)
(3)在开凿隧道的过程中,詹天佑是怎么做的?(2分)
一是 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
二是 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
(4)这段话的意思可以概括为(2分)(c)

A、 讲施工中开凿居庸关隧道的情况。
B、 讲施工中开凿八达岭隧道的情况。
C、 讲施工中开凿隧道的情况。
D、 讲施工中开凿居庸关、八达岭隧道遇到的困难。
(2)阅读课外语段,按要求答题。(17分)
听雨
听雨是一种享受----心灵上无与伦比的、愉悦的、 平和的、自然美的享受。
有雨的日子,我就听雨
听春雨的温柔,听夏雨的豪放,听秋雨的婉约,听冬雨的深沉,听雨的低语,听雨的轻诉,听雨的呜咽,听雨的微笑,听雨的呤唱,听雨的呐喊,听雨的怒吼。
“天街小雨润如酥。”那是怎样的一种雨啊!一种甘润如酥,“润物细无声”的初春细雨。那又是怎样的一种雨啊!一种无声似有声,有声似无声地在心中奏成一曲优美的歌是具有春之魅力的温柔雨声?仿佛是听那遥远的星星甜美的呢语,又似绿叶吻着花瓣的柔情。
(1) 春雨是柔情,夏雨是豪放而不拘一格。
(2) 它有时心平气和,温情脉脉;它有时怒气冲冲,喊叫连天。于是便有晴天小雨,于是又有了“黄梅时节家家雨”,于是还有了倾盆大雨,于是更有了铺天盖地暴雨。这就是夏雨。----一种淋漓尽致无所畏惧的雨!
(3) 听着夏雨,才恍然惊觉生命是如此多姿多彩而又壮丽辉煌!
(4) 秋雨,原该是一种婉约的风韵,但在那已飘过的秋雨中,却染透了无穷的哀愁、孤寂与挥之不去的满笔愁绪。
(5) “哪堪细雨新秋夜,一点残灯伴夜长。”秋夜残灯灭,细雨缠绵,该是一份何等凄婉的哀怒和忧寂啊!夜雨敲窗急,玉人伤心泣,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无奈与哀怨啊!淅淅沥沥的秋雨却是一份深深的感伤!
(6) 秋雨依旧,年代却已不再,我们心中一份秋雨声又是怎样的呢?
(7) “质本洁来还洁去”。伴雪而来,随风而去,不知是飘逸,还是深沉。哦,这就是冬雨么?或许是一年的思虑俱在寒冬堆积,于是冬雨也无语而沉思。听冬雨之声,是听远方一声低语,一种思念,一句祝福,一份安慰,一缕温馨,在这飘雪的寒冬,为我易冻的心燃一堆圣火,于是便看见春天向我起来。
(8) 哦,听雨,仿佛是读一首隽永的小诗,听一曲悠扬的古乐。听雨,原来是在一种美的意境中,寻求一分诗意。
(9) 听雨,是一种享受----享受自然与我!
① 文中写了一年四季的雨。写春雨的是第1.2自然段,写夏雨的是第3自然段,写秋雨的是第4.5.6自然段,写冬雨的是第7自然段。(2分)
② 下面是形容不同季节雨的特点的词语,阅读第(3)自然段,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填在横线上。(2分)
A、豪放B、婉约C、温柔D、深沉
③ 第(3)自然段中,作者说“听雨的低语,听雨的轻诉,听雨的呜咽…”还可以听雨的什么?请你展开联想或结合短文内容,写一写。(4分)
④ 作者为了确切、生动地描写雨,先后五处引用了诗句烘托意境,请你将所引用的诗句摘抄下来,并选择一句,写写它的意思。(5分)
第一处:天街小雨润如酥-
第二处:润物细无声
第三处:黄梅时节家家雨
第四处:质本洁来还洁去-
第五处:哪堪细雨新秋夜,一点残灯伴夜长。-
(10) 其中第五条的意思是:秋夜残灯灭,细雨缠绵,该是一份何等凄婉的哀怒和忧寂啊!夜雨敲窗急,玉人伤心泣,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无奈与哀怨啊!淅淅沥沥的秋雨却是一份深深的感伤!
⑤文章前后都说“听雨是一种享受”。这是一种怎样的享受呢?(2分)
(11) 答:这是一种这样的享受:仿佛是读一首隽永的小诗,听一曲悠扬的古乐。听雨,原来是在一种美的意境中,寻求一分诗意。
⑥文中有多处描写不同季节雨的特点和听雨的不同感受的语句,请将你最喜欢的一句摘抄下来。 并说说为什么。(2分)

因为:(自己写)
三、作文(28分)
生活像个万花筒,五彩缤纷,生活又像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后瞬令我们回味、深思,请以《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为题,进行描绘,注意内容要具体、真实。400字以上

(自己写作文)

❸ 语文关联词

关联词有两种:

一种是由词组成的关联词,如“那么”、“因而”

等;

另一种是由两个或属两个以上的词而形式的关

联词,如“因为……所以……”、“即使……也……”

等。

关联词语的使用:

(1)一般方法:初读句子,弄清分句之间的

关系。选择关联词语,填入句子。在读句子,

检查句子是否通顺,句意是否正确。

(2)两个注意点:

搭配要得当:使用一组关联词语是要前后呼

应,要"成双配对",不能交叉使用,这样才能

是句意畅通、明确。

两种形式的关联词之中,我们见的最多的是成

对出现的,即第二种形式。关联词运用要合

理:该用的时候用,不该用的时候就不用,不

要生搬硬套。根据句子表达的需要,正确的选

择关联词语。

❹ 小学语文关联词练习题大全(要有答案)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它有如下特点:

第一,作为联接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

第三,说话时很容易发现必须带有的一到二个词语,虽然意思不同,但连在一起无论是说还是听都觉得很舒服。

常见关联词可分为以下几类复句:

一、联合复句

并列关系中的关联词有: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那
么……那么、既然……又、一边……一边、也、又、还、同时。
选择关系中的关联词有:是……还是、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
、与其……不如、宁可……也(决)不。
转折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可是、但是、虽然……可是、虽然……但是、尽管……还、
虽然(虽是、虽说、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却) 、却、不过、然
而、只是。
因果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因此、因为……所以、既然……就、因为(由於)……所以(因
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既然(既)……就(便、则、那么)。
条件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只要……就、只有……才、凡是……都、不管……总、只有
……才、除非……才、只要……就、无论 (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 。
递进关系中的关联词有:不但……还、不仅……还、除了……还有、不但……而且、
不但 (不仅、不光)……而且(并且)、不但……还(也、又、更)、何况、而且、况且
、尤其、甚至。
假设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如果……就、要是……就、即使……也、哪怕……也、如果
(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那么(就) 、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
……也(仍然、还是) 。
取舍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宁可……也不、与其……不如。

并列
……又……又……
……一面……一面……
……有时……有时……
……一会儿……一会儿……
……既……又……
承接
……一……就……
……首先……然后……
……便……
……于是……
……才……
……接着……
递进
……不但……而且……
……不仅……还……
……不但不……反而……
……连……也……
……何况……
……甚至……
选择
……不是……就是……
……或是……或是……
……宁可……也不……
……还是……
转折
不是...而是.........
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
……然而……
假设
如果……就……
假使……便……
要是……那么……
条件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也……
因果
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既然……那么……
目的
偏句表示一种行为,正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
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
例:你快让他进去,以免闹情绪。
取舍
在两件事情中衡量得失,选择其中的一件,舍弃另一件。
与其……,不如(无宁、宁可);宁可(宁愿)……不(不愿)。
其次了解关联词语误用情况:

其次了解关联词语误用情况:
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词语,用哪个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着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的。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如下毛病:
1、错用关联词语
例: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为了喜欢踢球,就把一个流氓抬举为殿师太尉。(应把“为了”改为“因为”)
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只有”与“才”搭配,去掉“就”)

注意辨别非关联词的连续语:

有些短语看起来比较像关联词,但是并非关联词。譬如像“一边……一边……”“一下子……一下子……”等等,这些都不是关联词,也不是排比句。排比句是拥有三个或三个地方以上的相同词语连成的词语。像这种词语相同却不到三个的词语只能算是连带词或者连续词。

常见关联词:

因为……所以、不但……而且、与其……不如、宁可……也不、宁可……也、之所以……是因为、如果……就、只要……就、既然……就、即使……也、无论……都、不管……都、不仅……还、不仅……而且、不但……还

❺ 语文句子关联词有哪些

小学语文关联词分类大全
1.转折关系
尽管……可是……、内虽然……但是……、…容…却……、……然而……
2.假设关系
如果……就……、 即使……也…… 、要是……那么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也…… 、即使……也…… 不仅……而且……、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不是……而是……
3.承接关系
一边……一边……
4.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不光……也
不是……就是……、是……还是……f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这种行为的目的。
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
例:你快让他进去,以免闹情绪。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着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的。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如下毛病:
5。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此……

❻ 初中语文有哪些关联词语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只有……才…… 无论……都……如果……就…… 与其……不如……既然……就…… 尽管……还……即使……也...

❼ 求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试卷,越多越好,有追加奖分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综合测试卷 2003、8
说明:本试卷全卷满分100分,90分钟完卷。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总分人
得 分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A.人与人之间应相互理解,和睦相处;不应挑拨离间( ),搬弄是非。
B.一座座雄伟而风格 jǒng( )异的高楼如雨后春笋般在巴渝大地上拔地而起。
C.别看他笨手笨脚、大腹便便( )的

的样子,跑起来可没几个人追得上。
D.如果你能成为今晚的幸运观众,将会获得一张齐秦演唱会的入场 quàn( )。
2、找出并改正下面成语中的错别字。
随心所浴( ) 步步为赢( )
咳不容缓( ) 默默无蚊( )
3、将下面成语补充完整。
吹毛求 刚 自用
沧海一 极泰来
4、根据提示要求填空。
某校巧用四个读音相同的“jìng”字作为校训,激励师生努力创造良好的校风。环境整洁突出一个“ ”字,秩序安定突出一个“ ”字,文明礼貌突出一个“_______”字,力争上游突出一个“________”字。
5、在下面括号中分别填入一个成语,要求与它前面的那个成语形成一种对偶。
心里有鬼——( ) 守株待兔——( )
狗仗人势——( ) 雪中送炭——( )
6、为下面的句子配上适当的关联词。 (1)( )工作再困难些,他( )不会退缩的。
(2)( )主人盛情邀请,我们( )不要推辞了。
7、 为下面句子的 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出辉煌的业绩 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 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 本草纲目 的问世
8、根据提示填写文学常识。
在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 》中,有个因打死人被迫到五台山出家,又在东京相国寺看菜园时结识林冲,并为救护林冲大闹野猪林的人物,这个人英勇豪爽,粗中有细,他就是________ ;在《 》中也有一个虽然鲁莽,却粗中有细的人,他曾大喝三声吓死曹将夏侯杰,喝退百万曹军,智擒严颜,智取瓦口隘,这个人就是 。
9、文章文体常识填空题。
(1)四大文学体裁主要是指:小说、诗歌、散文和 。
(2)小说的三要素是指:人物、情节和环境。其中 是中心要素。
(3)文章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说明、议论、描写和 。
(4)散文这一文体的最主要特点是: 。
10、根据提供的语境默写名句。
(1)人们经常用《爱莲说》中的“ , ”这两句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的高尚品质。
(2)人们常常引用杜甫《春夜喜雨》中“ , ”这两句诗来形容某些人思想工作做得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教育人。
(3)只读书而不动脑筋不行,只是一味空想而不去读书也不行,关于这种说法,孔子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就是:“ , ”
(4)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引用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名言“ , ”来表示那些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的行为。
二、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请将所选答案填答在下面相应的表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

选项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1、下列各组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与所给的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 提t 提练 提防 提心吊胆
B. 分f n 过分 分析 分外妖娆
C. 塞s 堵塞 边塞 敷衍塞责
D. 横h ng 纵横 横竖 横行霸道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他(指著名学者冯友兰先生)长须飘胸,道貌岸然。(季羡林《怀旧集》)
A. 小家伙(指小鲸鱼)从鲸妈妈体内脱颖而出。(1998年6月2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中的一句话)
B. 孩子们撇嘴说,不,没有谁爱我们。我大惊,循循善诱,你看,妈妈工

作这么忙,还要为你们洗衣做饭。(1998年2月21日《光明日报》)
C.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核爆炸成功,蒋介石闻讯后坐立不安,惊恐万分。(2000年5月12日《中国国防报》)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没有结合句意的一项是
A.莫扎特使我觉得左右逢源,俯拾即是,行云流水。(这里指欣赏音乐时的一种和谐状态)
B.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这里是无赖的意思)
C.于是我折转身又走回去,又走到那株古老婆娑的大树那儿。(这里是盘旋的意思)
D.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死在他乡异国)
4、依次填人横线中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
   形容谋虑周到,可以用“_____”;形容根基坚实,可以用“_____”;形容灾难重重,可以用“_____”;形容意味隽永,耐人寻味,可以用“_____”……
    A.深远  深厚 深重 深长 B.深远 深长 深重 深厚
    C.深长 深厚 深远 深重 D.深长 深厚 深重 深远
5、在下段文字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台湾是中国的领土,海峡两岸是一个国家,绝非两个国家,这是已为( )、
( )所证明的,是世界各国( )、( )客观事实。
(1)现实和法律 (2)不可争辩的 (3)所普遍公认的 (4)全部历史
A、(1)(4)(2)(3) B、(1)(3)(2)(4)
C、(2)(1)(4)(3) D、(4)(1)(3)(2)
6、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B. 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
C. 母亲是个好劳动……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
D.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7、对下面句子中画线短语的类型及其充当的句子成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无数颗星星在茫无涯际的宇宙中运动着。(介宾短语作状语)
B. 他在16世纪初年,就认为天动学说不能成立。(主谓短语作谓语)
C. 爱护公物是每一个青年应有的美德。(动词短语作状语)
D. 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主谓短语作宾语)
8、画线词语在句中含贬义色彩的是
A. 对同志人民不是满腔热情,而量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B.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志极了。
C.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D. 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
9、对下列句子的主干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个故事在明清人的笔记中重复了多次。(主干;故事重复多次. )
B、现代科学技术在抗洪斗争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主干:科学技术广泛应用。)
C、文天样失败被俘后,被元朝统治者拘囚在一个阴湿的地牢里。 (主干:文天祥拘囚在地牢。)
D、陈章良以其倔强的性格和不挠的努力进入了国际科学殿堂。(主干:陈章良进人殿堂. )
10、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周末,我喜欢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班斓的金鱼,有欢快歌唱的小鸟,________________。
A.有散发着鲜花的阵阵清香 B.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
C.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 D.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
11、下列句子的朗读重音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他昨天才从千里之外的北京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
A. 强调两地相距遥远,重音在“千里之外”上;
B. 强调回乡时间不长,重音在“才”上;
C. 强调离乡时间很久,重音在“北京”上;
D. 强调回乡的时日,重音在“昨天”

上。
12、选出与“沧海月明珠有泪”形成对偶的一项
A、望帝春心托杜鹃 B、蓝田日暖玉生烟
C、竹坞无尘水槛清 D、秋阳不散霜飞晚
13、按要求变换句式有误的是
A.蜘蛛缚了几转,又被它从网里滑脱,啪的一声跌在地上了。
改为主动句:它从蜘蛛缚了几转的网里滑脱,啪的一声跌在地上了。
B.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人不佩服。
改为肯定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每个人都佩服。
C.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改为陈述句: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
D.此刻,他的心情十分激动。
改为感叹句:此刻,他的心情是何等激动啊!
14、下列四个句子中,属于假设关系的复句是
A.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该经过一番思考。
B. 要么我们被困难吓倒,要么我们把困难克服。
C. 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便刻苦勤奋不足。
D. 即使荣誉再多一些,他也不会忘乎所以的。
1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句中引号表示讽刺、否定)
B. 班上有一位“能文”的大师兄,在一篇作文的开头写下这么两句:“鹦鹉能言,不离于禽;猩猩能言,不离于兽。”(句中分号的作用表示前后两个分句为并列关系)
C. 我看见书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句中书名号可以不加)
D. 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句中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16、排列下面句子的顺序使语意连贯,正确的项是
①另外,树木的年轮里,还储存着当地的气候、地震、火山爆发和水灾旱灾等丰富的自然信息。
②人们所熟知的年轮,是树木的年龄。
③因此,科学家十分重视从树木的年轮里获取蕴藏着的科学信息资料。
④一棵树被锯倒了,数一数树墩上有多少圈条纹,人们就知道这棵树有多大年龄了。
A②④①③ B④②①③ C④①②③ D①③②④
17、与课文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人有悲欢离和,月有阴晴圆缺,此时古难全。
B、人恒过,然后能改;衡于虑,困于心,而后作;征于色,发出声,而后喻。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D、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后者呼,前者应,伛偻提携,来往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18、下列对诗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以“春蚕”、“蜡炬”为喻,并运用谐音的方法,以“丝”谐“思”,述说着一种至死不变的真爱。
B.“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思是说,美丽善良的姑娘,都是小伙子喜欢去追求的。
C.“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意思是说,我所思念的那个人,在河的那一边。
D.“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写的是眼前的实景,同时也透露出词人终日愁闷、无限感伤的情怀。
19、下列文句与作品及其作家对应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史记•陈涉世家》——司马迁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范仲淹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陶渊明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苏轼
20、某中学文学社发出一封信,邀请一位作家担任顾问,用语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A.我们敬请您担任我社顾问,如能得到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B.您荣幸地被邀请为我社顾问,我们感到无比高兴。
    C.我们荣幸地邀请您为我社顾问,敬望务必应允。
    D.聘请您为我社顾问,将是我们一大荣幸,特呈请柬,敬望欣然赏光。
三、简答题(共20分)
1、用各种修辞手法补充下列句子。2分
(1)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 。

(用比喻手法)
(2)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弥补。正如 。(用类比或比喻手法)
2、我国著名逻辑学家金岳霖十几岁时,就觉得中国俗语“金钱如粪土”“朋友值千金”有问题。他说,如果把这两句话作为前提,得出的逻辑结论则不太美妙。他得出的结论是什么?2分
答:
3、下列句子都有歧义,请你把它们改成没有歧义的句子。2分
(1)每个公司推举出经理、办事员三名参加庆功会。
答:
(2)在广场上,老区人民看见老艺术家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答:
4、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中,他引用的古诗文是否恰当得体,请略作分析。2分
(1)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学,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答:

(2)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答:

5、下面一段话中,有一句话偏离了中心,应该删去。请找出来写在下面。2分
学贵有恒,就是说,学习上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事实正是如此:居里夫人在法国读书时,每天早上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每天晚上几乎都在图书馆里度过,多年如一日,终于取得了成就。因此,想要有所成就,必须珍惜时间。不仅居里夫人,许多成功者的经历都证明:持之以恒是可贵的,它是取得成就的重要保证。
答:
6、初三刚开学,王明同学就辍学了。下面是王明家长不让他上学的理由。请你以王明教师的身份,有针对性地说服王明家长让王明重返课堂。3分
这孩子不争气,考试总是拉班级的后腿,在学校讨人嫌,回到家里什么都不肯说,打上骂上都没用。家里本来经济条件就不好,与其让他上学白费钱,还不如让他早点干活,能挣一点是一点。
答:

7、根据下面例句的内容和形式,以“语文学科像……”开头仿写一个句子。3分
例句:语文学科像大海一样神秘,你可以在潮起时领略海的壮美,也可以在潮落时体味海的静谧。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组数据,据此写出一个结论,再用一句话就上述结论表达自己的观点。4分
2001年的春夏之交,强沙尘暴不断袭击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据统计,这样的沙尘暴50年代发生过5次,60年代发生生过8次,70年代发生过13次,80年代发生这14次,90年代发生过23次。
结论:



点:

参答及评分标准 2003、8
一、填空题(每题4分,每空1分,共40分)
1、Jiàn 迥 pián 券
2、随心所浴(欲); 步步为赢(营); 咳不容缓(刻); 默默无蚊(闻)
3、吹毛求(疵) 刚(愎)自用 沧海一(粟) (否)极泰来
4、净 静 敬 竞
5、目中无人 缘木求鱼 狐假虎威 锦上添花 (如是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
6、(1)即使 也 (2)既然 就
7、依次为: 。 、 《 》 !
8、水浒传 鲁达(鲁智深) 三国演义 张飞
9、戏剧 人物 抒情 形散而神聚
10、(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错漏加字均不给分)
二、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请将所选答案填答在下面相应的表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A D B A B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C D C A C B C A
三、简答题(共20分)
1、例句:(1)熟透了的苹果;(2)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工具来弥补;或智力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勤奋来弥补。(根据回答情况酌情给分,只要符合题意即可。共2分,每小题1分)
2、朋友如粪土。共2分。 3、(1)每个公司推举出经理、办事员(各)三名参加庆功会。(2)在广场上,老区人民看见老艺术家们(后)激动得热泪盈眶。(如果有与此答案不同的修改方法,只要符合题意要求即可。共2分,每小题1分)
4、(1)不恰当。因为“宦游”是出外做官,与此情境不符;(2)不恰当。因为诗句是以梨花来比喻冬雪,与此情境不符。(共2分。每小题1分,大意相近即可)
5、因此,想要有所成就,必须珍惜时间。共2分。 6、共3分。根据回答情况酌情给分。
7、例句:语文学科像苍穹一样广袤,你可以在阳光下欣赏蓝天白云,也可以在月光下品评繁星北斗。(共3分。根据回答情况酌情给分。只要内容和形式符合要求即可)
8、结论:强沙尘暴对我国的袭击,自20世纪中期以来呈急速上升的趋势。[共2分,时间空间(“我国”或“我国北方”)、趋势各占1分,语言表达不通顺可酌情扣分]
观点:生态环境的恶化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为此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减缓和防止土地进一步荒漠化,减少沙尘暴侵袭的次数。(2分,大意相符,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与答案的表述相同)

❽ 求初中语文词性练习题

初二语文语法知识练习
——词性、短语
1、找出词性完全相同的一组( )
A.宝贵 光荣 骄傲 战友
B.制造 报答 提高 寻求
C.角色 语文 经常 兴趣
D.非常 偶尔 清楚 风景
2.对加点词的词性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十分需要人们了解,关心和重视它。
A.名词 动词 连词
B.名词 形容词 介词
C.代词 副词 介词
D.动词 动词 介词
3.与“为了祖国,前进!”中加点词的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
A.因为人多,屋子里很热
B.小青在上海
C.我们按照程序严格把关
D.我和你一起走
4.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完全相同的一项()
A.①他在学校里②他在阅览室学习
B.①这座房子朝南②他朝北走去了
C.①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应该一起抓
②张健和李升一同到北京去了
D.①运动会上,他得到了百米冠军②他的字写得很工整
5.下面各组中加点词词性相同的一项是()
A.① 这朦胧的月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② 月色便朦胧在水气里
B.①掌握法律武器,增强禁毒意识
②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在幸福之中呢?
C.①工作随便,学习松懈
②刚才出力摇船犹如龙船似的那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了
D.①酒香不怕巷子深
②这本书的内容很深,可真难懂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老师正和小红谈话”中“和”的词性相同的是( )
A.他早点吃的是牛奶和面包
B.范进向他作揖,坐下
C.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
7.下列词语中,与“卧薪尝胆”结构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偃旗息鼓 惩前毖后
温故知新 巧妙绝伦
B.尊师重教 惟妙惟肖
赴汤蹈火 心旷神怡
C.趋吉避凶 理屈词穷
潜滋暗长 随机应变
D.走马观花 饮水思源
扬眉吐气 粉身碎骨
8.选出下列短语在结构分类正确的一项()
①山川大地②声音响亮③经济特区④渐渐消散
⑤顾全大局⑥雄伟壮丽⑦结构坚固⑧竞选州长
A.①③/ ②⑥⑦/ ④⑤⑧
B.①③⑥/ ②⑦/ ④⑧/ ⑤
C.①⑥/ ②④⑦/ ③⑤/ ⑧
D.①⑥/ ②⑦/ ③④/ ⑤⑧
9. 全是主谓短语的一项是()
A.亚洲西部 前功尽弃 种类繁多
B.知识贫乏 经验不足 参加会议
C.起草方案 朝晖夕阴 洗得干净
D.工作繁忙 须发花白 意志坚强
10. 短语结构类型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我的老师 人类的语言 济南的冬天
B.竞选州长 记一辆纺车 纪念白求恩
C.蚊子和狮子 怀疑与学习 想和做
D.范进中举 曹刿论战 最后一课
11.加点短语的结构与“品德高尚”相同的一项是( )
A.怀疑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B.沙漠地区空气干燥
C.保尔缓缓摘下军帽
D.他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12.下列课文标题都是偏正短语的一组是()
A.《北京立交桥》 《最后一课》《愚公移山》
B.《天上的街市》 《谈骨气》《曹刿论战》
C.《七根火柴》 《苏州园林》《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D.《听潮》《驿路梨花》《谁是最可爱的人》
13.下列短语中与其他三项结构类型不同的是()
A.放了一天假
B.丢了一本书
C.生活一辈子
D.贴着一幅画
14.下列短语中是偏正短语的一项是( )
A.他在蒙大拿的时候
B.有剩下的一堆豆
C.闪出一幅奇异的图画
D.躲藏在悬崖底下
15.下列短语是动宾短语的一项是( )
A.消失在云雾中
B.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
C.修水库
D.修了三年
16.短语结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德高望重②来势汹汹③相提并论④声名狼藉
⑤究形尽相⑥无精打采⑦不知所措⑧ 甘拜下风
A.①②③⑤/ ④/ ⑥⑦⑧
B.①③⑤⑥/ ②④/ ⑦⑧
C.①②③/ ④⑤⑥/ ⑦⑧
D.①②③⑤/ ④⑥/ ⑦⑧

『答案』1. B 2. A 3. C 4. C 5. D 6. B 7. B 8. D 9. D 10. D 11. B 12. C 13. C 14. A 15. C 16. B

阅读全文

与初中语文关联词语试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