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学六年级数学题:分数除法 必采纳,必感谢 看图列式,解方程
(1-4/9)x=3/5
5/9x=3/5
x=3/5÷5/9
x=27/25
2/3÷x=3/5
x=2/3÷3/5
x=10/9
大米:120÷3/4=160吨
人的体重:28÷4/5=35千克。
㈡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十分之三除以八分之三=0.8(g)
0。8克
㈢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分数除法测试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应用题精选练习
1、小华读一本120页的故事书,第1天读了全书的13 .
(1)第1天读了多少页?(2)剩下多少页没有读?
2、小华读一本120页的故事书,第1天读了全书的13 ,第二天读了全书的14 ,
(1)第1天读了多少页?(2)第2天读了多少页?(3)还剩多少页没有读?
3、小华读一本120页的故事书,第1天读了全书的13 ,第二天读了余下的14 。
(1)第2天读了多少页?(2)还剩多少页没有读?(3)第1天读的页数是第2天的多少倍?
4、小华读一本故事书,第1天读了全书的13 ,第二天读了余下的14 ,还剩6页没有读。
(1)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2)第1天比第2天多读了多少页?
5、小华读一本故事书,第1天读了全书的13 ,第二天读了余下的14 ,第1天比第2天多读20页。
(1)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2)第1天读的页数是第2天的多少倍?
6、小华读一本故事书,第1天读了全书的13 ,第2天读20页,第3天读余下的14 ,还剩全书的38 没有读。
(1)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2)还剩多少页没有读?
7、一辆摩托车以平均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行完了60千米的旅程。在回家的路上,它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30千米。问摩托车在整个来回的旅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
8、车站运来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3 又20吨,第二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4 又30吨,这时车站还存货物30吨。这批物一共有多少吨?
9、车站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3 少20吨,第二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4 多10吨,这时车站还存货物70吨。这批货物一共有多少吨?
10、车站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3 少20吨,第二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4 少10吨,这时车站还存货物110吨。这批货物共有多少吨?
11、车站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3 多20吨,第二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2 少25吨,这时车站还存货物37吨,这批货物一共有多少吨?
12、车站有一批货物,第一次运走全部货物的13 ,第二次运走全部货物的34 少16吨,这时正好全部运完,这批货物一共有多少吨?
13、车站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全部货物的23 少28吨,第二天运走这批货物的34 少52吨,正好运完。这批货物一共有多少吨?
14、化肥厂计划生产一批化肥,第一天生产了全部任务的16 ,第二天又生产了余下任务的14 ,第三天又生产了前两天生产后余下的15 ,结果还剩下50吨没有完成。问化肥厂计划生产化肥多少吨?
15、妈妈买回鸡蛋和鸭蛋共21个,其中鸭蛋占37 ;后来,妈妈又买回几个鸭蛋,这时鸭蛋占总蛋数的713 ,后来妈妈又买回来几个鸭蛋?
16、有一堆砖,搬走14 后又运来360块,这时这堆砖比原来还多了20%,原来这堆砖有多少块?
17、师徒俩合做零件200个,师傅做的25%比徒弟做的15 多14个,徒弟做了多少个零件?
18、有一条山路,一辆汽车上山时每小时行30千米,从原路返回下山时每小时行50千米,求汽车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9、师徒二人加工一批零件,师傅加工的零件比总数的12 还多25个,徒弟加工的零件数是师傅的13 ,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20、甲、乙、丙三个运输队共同运送一批货物,甲队运了这批货物的14 ,乙队运了一部分,丙队运了这批货物的13 ,正好全部运完。已知甲队比丙队少运了10吨,求乙队运了多少吨?
21、甲、乙两人去书店买书,共带去54元,甲用去自己钱的75%,乙用去自己钱的45 ,两人剩下的钱数正好相等。甲、乙两人原来各带去多少元钱?
22、甲、乙两队合修一条长2500米的公路,甲队完成所分任务的23 ,乙队完成所分任务的34 又50米,还剩700米没有修。两队所分任务各是多少米?
23、果园里种着苹果树和梨树。苹果树的面积比总面积的12 多4公顷,梨树的面积是苹果树的12 。求两种树各种了多少公顷?
24、中夏化工总厂有两堆煤,共重2268千克,取出甲堆的25 和乙堆的14 共重708千克。问甲、乙两堆原有煤各是多少千克?
25、甲、乙两个工人共同加工140个零件。甲做自己任务的80%,乙做自己任务的75%,这时甲、乙共剩下32个零件未完成。问甲、乙两个工人原来各需做多少个零件?
26、师徒两人共加工540个零件,师傅加工了自己所分任务的34 ,徒弟加工了所分任务的80%,两人剩下的任务正好相等。求师徒两人各分得多少个零件的加工任务?
27、学校买回两种图书,共220本,取出甲种图书的14 和乙种图书的15 共50本借给五年级(1)班同学阅读,问甲、乙两种图书各买回来多少本?
28、学校买来一批图书,其中文艺书占49 ,数学书占余下的1825 ,已知数学书比文艺书少20本。这批图书共有多少本?
29、某养殖场鸡有600只。(1)鸭比鸡多 ,鸭比鸡多多少只?(2)鹅比鸡少 ,鹅比鸡少多少只?
30、(1)小名有200元,小刚的钱是小名的 ,小刚有多少钱? (2)小名有200元,小力的钱比小名的多 ,小力的钱比小名多多少钱?
31.每吨黄豆榨油 吨, 吨黄豆榨油多少吨?
32.一台饲料粉碎机,每小时粉碎饲料12 吨。 小时粉碎饲料多少吨? 小时呢
33.六(1)班有45人,六(2)班的人数是六(1)班的 ,六(3)班的人数是六(2)班的 ,六(3)班有多少人?
34、鸡有300只,鸭的只数是鸡的 ,鹅的只数是鸭的 ,鹅有多少只?
35、A是 ,B是C的 ,C是A的 ,C是多少?
36.一块长方形铝板,宽是 米,长是宽的 。这块铝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7、六(一)班有45名同学,第一小组是全班的 ,第一小组的男生占本组人数的 ,这个小组有男生多少人?
38、高山小学召开运动会,参加长跑的有12人,参加短跑的人数是长跑人数的2倍,参加跳高的人数是短跑人数的 ,参加跳高的有多少人?
39.李叔叔骑自行车参加100千米的越野赛,他第一小时行了全程的 ,第二小时行的路程是第一小时的 。第二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40、(1)某工厂食堂原来每天用煤 吨,改造锅炉后,每天比原来节约 ,每天节约用煤多少吨?
(2)某工厂食堂原来每天用煤 吨,改造锅炉后,每天比原来节约 吨,现在每天用煤多少吨?
41、专业户李大伯家今年收栗子 吨,枣子的产量比栗子多 ,今年收的枣子比栗子多多少吨?今年收枣子多少吨?
42校园里有50棵树,其中 是松树, 是银杏树。银杏树有多少棵?
43.六年级去年有135人参加科技小组活动,今年参加的人数比去年增加 ,今年增加了多少人?今年有多少人参加?
44、一列汽车每小时行72千米,小芳骑自行车每小时行的比汽车每小时行的 少4千米。小芳骑自行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5、修一条4000米的公路,已经修了200米,再修多少米正好修完这条公路的 ?
46、六年级某班有35人,男同学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先提问题,再解答)
47、王大娘养的鸡是鸭的 ,养的鹅是鸡的 。已知鸭有( )只,求鹅有多少只?(先填写鸭的只数再解答)
-----------------------------------------------------------------------------------------
一、 填空
1、( )÷25 =( )×38 =37 ÷( )=3
2、2.05千克=( )千克( )克=( )克
3、甲数的15 等于乙数的25%,那么乙数是甲数的( )%,甲数比乙数多( )%。
4、李老师退休后月工资1780元,按规定超过800元的部分要交纳5%的个人收入调节税,李老师实际拿到手的工资是( )元。
5、一根铁丝的长度等于他本身的13 加上13 米,这根铁丝长( )米。
6、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已知圆锥体的体积是7.8立方米,那么圆柱体的体积是( )。
7、只要求表示数量的多少,最好绘制成( )统计图。
8、小明新买一瓶净量45立方厘米的牙膏,牙膏的圆形出口的直径是6毫米。他早晚各刷牙一次,每次挤出的牙膏长约20毫米。这瓶牙膏估计能用( )天
----------------------------------------------------------
一、计算题要仔细。
8/9÷4= 1÷2/3 = 3/5÷3= 14÷ 7/15= 2/5÷0.4=
5/7÷1/7= 3/8÷9/16 = 4/5×1/2 = 2/3÷1/9 = 11/16÷11/16 =
2、先简化,再求比值。
1.5∶2.1 14∶35 5/8∶5/6 6千米∶300米
3、计算。
3/4÷7/8÷15/14 (4/9+2/15)÷2/15 3/20÷ 0.2×2/3
4、解方程。
58 x = 15 x÷ 29 =67 34 x÷16 =18
二、想一想,填一填 。
1、一个数的47 是28,这个数是( )。
2、 35 = ( )∶( )= 18( ) =6÷( )
3、一个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1∶2,则这两个锐角分别是
( )和( )度。
4、把 13 × 29 = 227 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
( ) ( )
5、在○里填上>、<或=。
910 ÷ 16 ○910 38 ÷ 6○ 38 34 ÷ 12 ○×2
6、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 56 ,则女生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男生占总人数的( )( ) 。
7、一本书,每天看它的 17 ,( )在可以看完。
8、甲数的 13 与乙数的 14 相等。如果甲数是90,则乙数是( )。
9、一堆沙,运走了它的 38 ,正好是24吨,这堆沙有( )吨。
10、一箱苹果,吃了 25 ,吃了18颗,这箱苹果原有( )颗。
三、对号入座。
1、“甲比乙少 27 ”,应该把( )看作单位“1”。
A、甲 B、乙 C、无法确定
2、一个比的后项是8,比值是 34 ,这个比的前项是( )。
A、3 B、4 C、6
3、一段路,甲车用6小时走完,乙车用4小时走完,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 )。
A、3∶2 B、2∶3 C、1∶2
4、下面各算式中,结果最大的是( )。
A、14× 57 B、14÷ 57 C、57 ÷14
5、把20克糖放入100克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 )。
A、1∶6 B、1∶5 C、6∶1
四、火眼金睛辨对错。
1、a是b的 13 ,b就是a的3倍。 ( )
2、两个分数相除,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 )
3、36∶9化成最简整数比是4。 ( )
4、一个比的前项乘 14 ,后项除以4,它的比值不变。 ( )
5、甲数的 15 等于乙数的 12 ,所以甲数大于乙数。 ( )
6、小明身高154cm,弟弟的身高是1m,小明和弟弟身高的比是
154∶1。 ( )
五、解决问题。
1、水果店有桔子72千克,桔子是香蕉的 89 ,香蕉有多少千克?
2、图书馆有科技书400本,比故事书少 38 ,故事书有多少本
3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经行了全程的 35 ,距离乙地还有245千米,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4、养殖场有鸡360只,鹅的只数是鸡的 56 ,又是鸭的 34 ,鸭有多少只?
5、王大伯计划640平方米的塑料大棚内种黄瓜和西红柿,种植面积的比是5∶3,两种蔬菜各种了多少平方米
㈣ 小学6年级分数除法
分数成分数:第一个分数不动,第二个把它倒过来,就是乘上一个数的倒数。整数乘分数:把整数转化为分数,就是在整数上加个一,分数不动能先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㈤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除法。。。怎样去找单位:”1“
正确找准单位“1”,是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也是教师教学此类应用题的重点和难点。每一道分数应用题中总是有关键句(含有分率的句子)。如何从关键句中找准单位“1”,我觉得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进行考虑。
一、部分数和总数
在同一整体中,部分数和总数作比较关系时,部分数通常作为比较量,而总数则作为标准量,那么总数就是单位“1”。例如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世界人口是总数,我国人口是部分数,所以,世界人口就是单位“1”。再如,食堂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2/5,吃了多少千克?在这里,食堂一共买来的白菜是总数,吃掉的是部分数,所以100千克白菜就是单位“1”。解答这类分数应用题,只要找准总数和部分数,确定单位“1”就很容易了。
二、两种数量比较
分数应用题中,两种数量相比的关键句非常多。有的是“比”字句,有的则没有“比”字,而是带有指向性特征的“占”、“是”、“相当于”。在含有“比”字的关键句中,比后面的那个数量通常就作为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例如:六(2)班男生比女生多1/2。就是以女生人数为标准(单位“1”),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作为比较量。在另外一种没有比字的两种量相比的时候,我们通常找到分率,看“占”谁的,“相当于”谁的,“是”谁的几分之几。这个“占”,“相当于”,“是”后面的数量——谁就是单位“!”。例如,一个长方形的宽是长的5/12。在这关键句中,很明显是以长作为标准,宽和长相比较,也就是说长是单位“1”。又如,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4/3倍。那么相当于后面的去年的产量就是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
三、原数量与现数量
有的关键句中不是很明显地带有一些指向性特征的词语,也不是部分数和总数的关系。这类分数应用题的单位“1”比较难找。例如,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了1/10,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减少了1/12。象这样的水和冰两种数量到底谁作为单位“1”?两句关键句的单位“1”是不是相同?用上面讲过的两种方法不容易找出单位“1”。其实我们只要看,原来的数量是谁?这个原来的数量就是单位“1”!比如水结成冰,原来的数量就是水,那么水就是单位“1”。冰融化成水,原来的数量是冰,所以冰的体积就是单位“1”。
㈥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讲解
两个分数相除,等于一个分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㈦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
教材分析1、《分数除法应用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版元中的解决问题第一权课时,本节内容包括教材37页例1及38页“做一做”(1)、(2)题。2、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分数除法计算方法以后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习百分比数应用题做了铺垫。
㈧ 小学六年级数学除分数除法计算练习题
你最好去网络网的网络文库输入“小学六年级数学除分数除法计算练习题” 在那儿也许有你满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