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诗词、文言文题目,全5册。
实在太多了,去书店买《小甘图书——高中必背古诗文》吧。
每本必修学的时候,我们老师都要求把每篇都背下来,的确平常测试都会考,因为学的少==但是备战高考时就不需要这么多了。
必修一:《沁园春 长沙》 《雨巷》 《再别康桥》 《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
《鸿门宴》《纪念刘和珍君》
必修二:《荷塘月色》《氓》《采薇》《离骚》《孔雀东南飞》《涉江采芙蓉》《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
必修三:《蜀道难》《秋兴八首(其一)》《永怀古迹(其三)》《登高》《琵琶行》《锦瑟》
《马嵬(其二)》《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
必修四: 《窦娥冤》《望海潮》《雨霖铃》《念奴娇》《定风波》《水龙吟》《永遇乐》
《醉花阴》 《声声慢》《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
必修五:《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
《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实在太多了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湘夫人》《拟行路难》《蜀相》《书愤》《春江花月夜》
《夜归路门歌》《梦游天姥吟留别》《登岳阳楼》《菩萨蛮
(其二)》《将进酒》 《隔夜》《李凭箜篌引》《虞美人》
《苏幕遮》《阿房宫赋》《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名著阅读: 必修一:《论语》《大卫 科波菲尔》
必修二:《家》《巴黎圣母院》
必修三:《红楼梦》《高老头》
必修四:《莎士比亚戏剧》《谈美》
必修五:《三国演义》《堂吉诃徳》(PS:这很重要哦,高考会考的,而且考很细)
努力哟! 祝你高中生活愉快!
2. 高中语文人教版所有古文题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目录(新)
第一册
第一单元
*沁园春 长沙………………………………………………毛泽东 4
第二单元
兰亭集序……………………………………………………王羲之 20
赤壁赋………………………………………………………苏 轼 23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 维 26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28
名著导读
《论语》 109
第二册
第二单元
诗经二首
卫风•氓
小雅•采薇
离骚……………………………………………………屈原
孔雀东南飞……………………………………………汉乐府
白马篇…………………………………………………曹植
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归园田居……………………………………………陶渊明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谢朓
第三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鸿门宴………………………………………………………司马迁
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赤壁之战……………………………………………………《资治通鉴》
第三册
第二单元
蜀道难………………………………………………………李白
琵琶行………………………………………………………白居易
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
登高
李商隐诗二首
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
马嵬(其二)
陆游诗二首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
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
第三单元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劝学…………………………………………………………荀子
过秦论………………………………………………………贾谊
师说…………………………………………………………韩愈
六国论………………………………………………………苏洵
第四册
第一单元
窦娥冤(节选)……………………………………………关汉卿
长亭送别……………………………………………………王实甫
雷雨(节选)………………………………………………曹 禺
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第二单元
阅读
李煜词两首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苏轼词两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柳永词两首
《望海潮》(东南形胜)
《雨霖铃》(寒蝉凄切)
李清照词两首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声声慢》(寻寻觅觅)
姜夔词一首
《扬州慢》(淮左名都)
第四单元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司马迁
苏武传……………………………………………………班 固
张衡传……………………………………………………范 晔
李贺小传…………………………………………………李商隐
马伶传……………………………………………………侯方域
第五册
第一单元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
第二单元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滕王阁序……………………………………………………王 勃
阿房宫赋……………………………………………………杜 牧
逍遥游(节选)……………………………………………《庄子》
陈情表………………………………………………………李 密
名著导读
红楼梦
3. 我需要一些人教版高一关于语文文言文的练习题,和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的练习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第一卷60分,第二卷90分,共150分(作文50分,其余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第I卷(共60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氾水(fàn) 栖息(qī) 游说(shuǒ) 跌宕多姿(dàng)
B.会稽(jǐ) 官宦(huàn) 更改(gèng) 摇曳生姿(yè)
C.昳丽(yì) 窥视(kuǐ) 讽谏(jiàn) 寝食不安(qǐn)
D.唾弃(tuò) 翁媪(ǎo) 沟壑(huò) 恃才傲物(shì)
2.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军,驻扎)
B.公从之,辞曰 (辞,推辞)
C.行李之往来 (行李,出门时带的包裹、箱子等)
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戍,防守、守卫)
3.和例句中“夫”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例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②夫晋,何厌之有
③夫战,勇气也 ④予观夫巴陵胜状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⑥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A、①⑥ B.②③ C.④⑤ D、③④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5.对下面“之”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何厌之有
③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④辍耕之垄上
A.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 B.①和③相同,②和④不同
C.①和③不同,②和④不同 D.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晋军函陵 ②若不阙秦 ③闻寡人之耳者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
⑤私我也 ⑥吾妻之美我者 ⑦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⑧赵王之子孙侯者 ⑨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⑩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A.①⑧/②③⑨⑩/④⑤/⑥⑦
B.①⑧/②③④⑤⑨⑩/⑥/⑦
C.①⑧/②③⑨⑩/⑥/④⑤/⑦
D.①⑦/②③⑨⑩/⑥/④⑤/⑧
7.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谦称的一项是 ( )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老臣贱息舒淇,最少
C.寡人闻古之贤君 D.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8.下列加点字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 ( )
A.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B.请勾践女于王。
C.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D.君将哀而生之乎。
9.从句式特点看,找出不同子其他三句的一项 ( )
A.夫晋,何厌之有 B.忌不自信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诸侯有在者乎
1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
国的史实。
C.《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
计策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D.“二十四史”是指我国古代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前四史”则指“二十四史”中
的《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
二、(略9分,每小题3分)
三、(21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行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饮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14.列两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③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④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哺也
A.两个“以”相同,两个“之”也相同 B.两个“以”相同,两个“之”不同
C.两个“以”不同,两个“之”相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之”也不同
1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没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 )
A.进不用命,退则无耻 B.吊有忧,贺有喜
C.洁其居,美其服,饮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D.果行,国人皆劝
16.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 ②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 ③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④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⑤夫差与这成而去之 ⑥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⑦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A.①⑤/②④⑥/③⑦ B.①⑤/②④/⑥/③⑦
C.①②④⑤/⑥/③⑦ D.①/②④⑤/⑥/③⑦
17.下列判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越王勾践被夫差打败之后,重用贤能,共治国事。大夫文种以其杰出的外交才能为议和创造了条件。
B.吴王夫差受惑于大臣太宰嚭,所以不听伍子胥谏言,麻痹轻敌,养痈成患,为后来身死灭埋下了伏笔。
C.为了取信于民,恢复国力,勾践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民的措施。为了迷惑夫差,他甚至屈尊作了夫差马前的开道者。
D.经过十年的养精蓄税,越国完全具备了复仇的条件;更由于勾践深得民心,因而民众能够同仇敌忾,所向披靡,最终灭掉了吴国。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0题。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也。”太后曰:“老妇不能。”大后之色少解。
1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强:竭力
B.至而自谢 谢:道歉
C.乃自强步 强:勉强
D.少益耆食 益:更加
19.对下列两组句中加点词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③赵氏求救于齐
②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④和于身也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20.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A.赵太后刚执政,秦国就进攻赵国,因此,赵太后非常气愤。
B.齐国以赵太后的小儿子到齐国作人质为派兵援救赵国的条件。
C.触龙见赵太后之后问候并闲谈养生之道,是为了赵太后能答应安排他的小儿子进宫当侍卫。
D.赵太后的怒色消解了些,为触龙说服赵太后创造了良好的气氛。
E.“太后之色少解”是因为触龙有了不必让长安君作人质就可以退敌的良策。
第Ⅱ卷(共90分)
四、(20分)
五、(12分)
26.《战国策》又名____,是记述我国___时期历史的___体史书,它属于___时代的历史散文著作,流传到现在的本子是经过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整理过的。(4分)
27.默写下列语句的上句或下句。(每空1分,共8分)
(1)寡人闻古之贤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妾之美我者,畏我也;_____
_____,________。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____,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四境之内,_____。
六(8分)
28.翻译下面短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陶公侃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鮓饷母。母封鮓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世说新语》)
[注]坩:土罐。 鮓:鱼干。 饷:馈,送。 见:用在动词前,起代词作用。
(1)母封鮓付使,反书责侃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下面这段话中有几处有毛病,请在有错误的地方画上横线(画两处即可),依次标上序号,然后再指出病因并改正这些错误。(4分)
龙卷风袭来时,路上行人跑到附近的商店躲避。一家不大的商店,挤满了路过的避难人。突然小商店被龙卷风刮得倒塌了。狂风过后,人们从废墟中救出三十多名遇难者,迅速送到医院抢救。经医生诊治后,有将近十余人因伤势较重,仍需留在医院继续治疗。
序号 病 因 改 正
①
②
七、作文(50分)
30.某地街头的磁卡电话刚装上不久,就几乎被全部破坏;某些节日里摆上街头的鲜花,一夜之间被人搬光了。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歌手们每每在评委设置的素质题面前手足无措;以演“小燕子”出名的影星身穿日本国旗装的照片出现在《时装》杂志,遭国人谴责。大学生们常常遗失“饭卡”,但很少有人还给失主,或还回卡时,卡上的钱已被花光。张家界当年搞破坏性开发时估计没少花钱,如今拆掉这些建筑恢复自然景观,又得花十个亿。媒体关注这类事情时,异口同声地把原因归之于国人素质太低。
请以“素质”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
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所写内容必须在“素质”的范围之内。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同步测试(5)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C (A游说shuì;B更改gēng;D沟壑hè) 2、C 3、C 4、D (介词,和。A介词,在 / 介词,对;B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 助词,的;C介词,因为 / 介词,用。) 5、B 6、C 7、A 8、B 9、D 10、A (“纪传体”应为“编年体”。)
二、略
三、14、D 15、C 16、B 17、B 18、D 19、D 20、B D
四、略
五、26、《国策》 战国 国别体 先秦
27、(略)
六、28、(1)母亲封好鱼干交给送来的人,反而写信责备陶侃说
(2)你当官,把官府的东西送给我,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增加我的忧虑啊
29、①“路上行人”删掉“路上”;②“路过的避难人”改为“避难的人”;③“遇难者”改为“受伤的群众”;④“将近十余人”删掉“将近”或“余”;⑤“仍需留在医院继续治疗”删掉“仍需”或“继续”。
七、30、(略)
4.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的练习答案
专题训练答案,可以用好搜,文言文网,很多文言文答案。
5.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选择题)
B。宠爱
A。文章找得到
C。他没讲国史
这篇我做过
6.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和必修二文言文重要句子默写练习题 哪位大哥有资源,借借啊。高中快考试了,2天
必修一:
《荆轲刺秦王》: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 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必修二:
1、《兰亭集序》: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2、《游褒禅山记》: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3、《赤壁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7. 求高中人教版语文文言文大全
人教版高中新课标古诗文大全目录
必修一(第一册)
4、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5、荆轲刺秦王•《战国策》(背诵易水诀别一段)
6、鸿门宴•司马迁
必修二(第二册)
4、《诗经》两首
氓(必背)
采薇
5、离骚•屈原
6、《孔雀东南飞》(并序)
7、*诗三首(必背)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曹操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8、兰亭集序•王羲之(必背)
9、赤壁赋•苏轼(必背)
10、*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背诵2、3段)
必修三(第三册)
4、蜀道难•李白(必背)
5、杜甫诗三首(必背)
秋兴八首(其一)
咏怀古迹(其三)
登高
6、琵琶行并序•白居易(必背)
7、*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
马嵬(其二)
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必背)
9、劝学•《荀子》(必背)
10、*过秦论•贾谊
11、*师说•韩愈
必修四(第四册)
4、柳永词两首
望海潮(东南形胜)
雨霖铃(寒蝉凄切)
5、苏轼词两首(必背)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6、辛弃疾词两首(必背)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李清照词两首(必背)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声声慢(寻寻觅觅)
11、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背诵后5段)
12、苏武传•班固
13、张衡传•范晔
必修五(第五册)
4.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必背)
5、滕王阁序•王勃(背诵2~3段)
6、*逍遥游•庄周
7、*陈情表•李密(必背)
8. 高一至高三语文(人教版)所有文言文,以及古诗词。题目
第一册
第五单元
17烛之武退秦师
18 * 勾践灭吴(节选)
19邹忌讽齐王纳谏
20 * 触龙说赵太后专
第六单元
21子路属、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2寡人之于国也
23 * 劝学
24 * 秋水(节选)
第二册
第五单元
17过秦论
18鸿门宴
19兰亭集序
20归去来兮辞
第六单元
21师说
22阿房宫赋
23谏太宗十思疏
24种树郭橐驼传
第三册
第五单元
17六国论
18游褒禅山记
19伶官传序
20石钟山记
第六单元
21项脊轩志
22五人墓碑记
23登泰山记
24病梅馆记
第四册
第五单元
17陈情表
18祭十二郎文
19愚溪诗序
20赤壁赋
第六单元
21逍遥游
22滕王阁序
23柳毅传(节选)
24促织
第五册
第五单元
14蜀道难
15将进酒
16*兵车行
17*杜甫律诗五首
第六单元
18齐桓晋文之事
19庄暴见孟子
20*孟子见梁襄王
21*短文两篇
第六册
第四单元
13报任安书(节选)
14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15*屈原列传(节选)
16*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