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学综合实践六年级下册第9课《桥》
桥的历史中国是一个5000年文字记载历史的伟大国家。我国幅员辽阔,地形东南低而西北高,河道纵横交错,有著名的长江、黄河和珠江等流域,这里孕育了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建设了数以千万计的桥梁,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桥梁的辉煌成就举世瞩目,曾在东西方桥梁发展史中,占有崇高的地位,为世人所公认。
中国古代桥梁不外梁、拱、索、浮等类型。
(一)梁桥
我过历史上最早记载的梁桥为钜桥,桥建于商代(公元前16~ 前11世纪)。周武王伐纣,克商都朝歌(今河北省曲周县东北),发钜桥头积粟,以赈济贫民。自周代以迄秦汗,中国多造石柱、木梁桥。
宋代建造为数众多的石墩、石梁桥。200多年间,仅泉州一地,见于古籍的桥梁就有110座,其中名桥10座。如安平桥(图1),有362孔,桥长5里(2223m),故又名五里 桥(现桥长2100m),保持了700余年的桥长记录。桥始建于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
成于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历时13年。又如泉州万安桥,俗称洛阳桥(图2),共有47孔,建于洛阳江入海口,桥总长约890m,桥宽3.7。桥始建于宋,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完成于宋,嘉裕四年(公元1059年)。两桥均为国家重点文物单位。
福建漳州江东桥的石梁最为巨大。该桥于宋·嘉熙元年(公元1237年)由木梁桥改为石梁桥,计有15孔,每孔三片石梁。石桥现存5孔,其中最大的石梁长23.7m,宽1.7m,高1.9m,重量达2000kN(200t)。这样巨大的石梁,在没有重型起重设备的古时,其采、运、安装等工作都是十分艰巨的。
不论木梁或石梁,为了加长桥跨,采用了多层并列梁,由下向上逐层外挑的方法,以支承中部的简支梁。在当时石梁称为叠涩;木梁称飞桥或称握桥,即为伸臂梁桥。木伸臂梁在公元4世纪时已有记载。石桥叠涩,出檐不远;木桥伸臂达到20m。现存清代重修的甘肃文县阴平桥为单孔木伸臂桥,桥跨达60余m,桥上建有桥屋。
木梁桥上一般建有桥屋或桥廊,侗族风雨桥就是一种桥屋。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永济桥,是一座4孔5墩的木伸臂桥屋,全长644m,建于1916年,5座墩台上均有桥亭,用桥廊把桥亭相互贯通。桥亭起着重力平衡作用,把装饰与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
㈡ 关于桥课文的背景资料
《桥》的写作背景
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
(2)六年级课桥扩展阅读:
《桥》课文原文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一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㈢ 16课《桥》的分段及段意
课文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写人闪在山洪来临时都惊慌的涌向窄窄的内木桥。
第二部容分(第7~23自然段)写老汉为了让村民安全过桥,牺牲了自己和儿子的生命。
第三部分(第24~27自然段)写洪水退后,一位老太太来桥边祭奠她的丈夫和儿子。
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
㈣ 六年级桥课文中的好词
【词】
清澈见底随风飘动依依多情粼粼的波纹
守望相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婀娜的舞姿
【句】
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
㈤ 六年级上册第12课桥的续写
下午,人们回到村子里,村子已经变了样。昔日的美丽高大的楼房,现在已经变成的一堆烂瓦;昔日的高大挺秀的树,现在已经成了发霉的烂木了。太阳渐渐下山了,黄昏把这个村子照得更加残旧。
老汉牺牲了,村民们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不禁害怕起来,想:要不是有党支部书记在——那位老汉果断地指挥这,我们可能也被洪水吞没了。现在他牺牲了,我们是不是也要为他做点事呢?
于是,经过村民的商量,决定在村里建一座纪念碑,来纪念这位伟大无私的人民英雄。可是,在纪念碑上写什么呢?这又要认真想想了。最后,大家还是决定为“舍己为人,无私无畏的人民英雄——党支部书记。”这几个醒目的大字会刻在纪念碑上,也永远会刻在人们的心上。
到了立纪念碑这一天,全村人都集合在一起,一起送老汉最后一程。在老汉的碑前,有很多人伤心得留下了眼泪。一个带着红领巾,扎着小辫子的小女孩走到碑前,说:“老爷爷,您这种舍己为人,无私无畏,沉着果断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一位老大娘轻声哭泣地说:“书记,那天要不是你去指挥,我们都可能没命了.但你却把生的希望留给我们,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虽然那位老汉已经离去,但村民们是不会忘记他,他的精神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从此以后,村民们看到那块方方正正的英雄纪念碑,就会想起老汉的事迹。他们不仅要向老汉学习,处处为别人着想,还要告诉下一代人去学习,让老汉的精神永绽光芒!
编辑于 20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