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六年级下册牛津版科学练习7.4
7.4的答案:
鼻腔 气管 肺部 细胞 扩散 膈肌 胸腔 低于 光合 呼吸
A B C D B
第七题(a)书上有自己找吧!版
(b)膈 肺泡 肋骨权
(c)A部位的作用是呼气是借着膈和肋骨间的肌肉互相配合而进行的。
C部位的作用是细胞中的二氧化碳会随着血液运送到肺泡,在呼出去。
第八题不会
9.(a)A钟罩的小老鼠能活,B钟罩的小老鼠不能活。
(b)因为A钟罩里有一盆草,所以小老鼠可以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循环而继续生活,而B钟罩里的小老鼠却会因为氧气被切断而死。
10.(a)(1)氧气(2)动物
(b)如果没有光合作用,那么大气中的氧气根本不够动物人类所呼吸,而且这样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保持平衡,然而这点对于自然界中的生物非常重要。
② 六年级科学
.像食盐、白糖、高锰酸钾等物质,溶解于水中之后,再通过蒸发去掉水分,使其恢复到原来状态的变化,叫( 物理变化 )。
10.水泥和水搅拌在一起,凝固以后,水泥再也不能恢复原来状态。水泥的这种变化叫做( 化学变化 )。
13.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物体是( 运动 )的;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 )的。
14.当没有外力作用时,运动着的物体有保持原来( 运动 )状态的性质。物体具有保持它( 原来运动 )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 惯性 )。
17.蜗牛的运动方式是( 爬行 ),它的运动器官是( 腹 )。兔子的运动方式是( 跳跃 )。
18.所有的物体都具有( 质量 )。
21、昼夜的变化是有( )的,生活在地球上的动植物因此出现了( )的变化.
22、18世纪植物科学家( )对植物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发现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是( ),他还发现同类植物每天都在同一时间开花,编制了一个( )。
23、受天气影响,各种花开放的时间可能会发生( ).
26、月球总在不停地围绕(地球 )公转,公转的方向是( ),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个月 ).
9、日食发生时,太阳被遮住的部分总是从( 右 )开始,向( 左 )边移动,这说明挡光的天体是( )运动的.
27、月食发生时总是月亮的( )先亏,这说明月亮的运动方向是( ).
31、地球的公转形成了( 四季 )自转形成了( 昼夜 ).
32、日食、月食是怎样形成的?.太阳、地球、月亮处在同一直线上。
35、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对 )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 背 )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就会形成了
37、各种动物都必须生活在一定的( )里,动物的生活环境包括( )等.
40、 人们把动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 食物链 ).食物链相互交错,形成了(生物链 )。这些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构成了( )。
③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本
这是你们在小学学习《科学》的最后一学期了。在前7个学期学习的基础上,我们的学习深度将进一步拓展,探究领域将更加扩大……
在“我们长大了”中,你们会更加了解自己成长的特点,学会善待生命;在“遗传与变异”中,更有着不可思议的生命现象等着你们去发现;追寻着“进化”的脚步,你可以去探寻恐龙灭绝的秘密和化石带给我们的种种神奇。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因为它为所有生物提供了生命所需要的一切,然而,生物之间有什么联系:怎样才能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我们人靠什么运动,小鸟靠什么飞翔,植物靠什么生长,汽车靠什么奔驰……“神奇的能量”神奇在哪里?
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学会思考,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寻找答案。
再见了,同学们,愿你们能带着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探究的向往,继续攀登科学的高峰。
http://xxkx.fhe.cn/Html/11/Menu/10/Article/152/
④ 六年级科学人类大体骨骼
人体共有206块骨骼,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3个大部分。其中,版有颅骨29块、躯干骨权51块、四肢骨126块。
骨骼的作用
(1) 支持作用:人体不同的骨骼通过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连成一个整体,对身体起支撑作用。假如人类没有骨骼,那只能是瘫在地上的一堆软组织,不可能站立,更不能能行走。
(2) 保护作用:人类的骨骼如同一个框架,保护着人体重要的脏器,使其尽可能的避免外力的“干挠”和损伤。
(3) 运动功能:骨骼与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协同,共同完成人的运动功能。骨骼提供运动必须的支撑,肌肉、肌腱提供运动的动力,韧带的作用是保持骨骼的稳定性,使运动得以连续的进行下去。所以,我们说骨骼是运动的基础。
(4) 代谢功能:骨骼与人体的代谢关系十分密切。骨骼中含有大量的钙、磷及其他有机物和无机物,是体内无机盐代谢的参与者和调节者。骨骼还参与人体内分泌的调节,影响体内激素的分泌和代谢。骨骼还与体内电解质平衡有关。
(5)造血功能:骨骼的造血功能主要表现在人的幼年时期,骨髓腔内含有大量的造血细胞,这些细胞参与血液的形成。人到成年后,部分松质骨内仍存在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
⑤ 六年级科学大全答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终测试卷班级: 姓名: 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常用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 、 。2、提高材料的弯曲能力,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还可以改变材料的 。3、建筑物的框架结构最基本的形状是四边形和 。4、杠杠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利用杠杠工作时,在杠杠上用力的点叫用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 ,起支撑作用的点叫 。5、 __在各个方向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6、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 ,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 。7、菌类不能进行 来制造养料,而靠吸收其他生物或土壤里的 来生存。8、我们可以用 、 等方法来增强物体抵抗弯曲的能力。二、选择题9、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 )。A、机械能 B、化学能 C、生物能10、只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这时电磁铁( )。A、南北极改变 B、南北极不变 C、磁力强弱发生变化11、下列哪个框架不易变形( )。 A、 B、 C、 D、 12、梁的横截面一般是( )的。 A、平放 B、立放13、下列哪种情况最省力 ( )。 A、 B、 C、 14、用力点离支点近,阻力点离支点远的杠杆是(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C、既不省力也不费力15、对于同一物种来说,生活在越热的环境中,它的个体就( )。A、越大 B、越小 C、不变16、提起相同质量的重物,下面中滑轮最省力的是( )。 A B C17、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 )。 A、费力 B、省力 C、既不费力也不省力18、下列哪种情况能平衡( )。A 、 B、 C 、 三、判断题19、蕨类植物属于绿色不开花植物。 ( )20、改变材料的形状不可以增大它的抗弯曲能力。 ( )21、框架铁塔结构具有底面大,下面重,风阻小等特点。 ( )22、拱形与其他形状相比,增加了材料的厚度。 ( )23、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 )24、圆顶形的龟壳,主要是让乌龟更加漂亮。 ( )25、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最终都来自太阳。 ( )26、电磁铁没有南北极。 ( )27、狗尾草、凤仙花都属于草本植物。 ( )28、电磁现象是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最先发现的。 ( )四、连线题29-30电池 太阳能 31-32汽车方向盘 斜面核电站 化学能 螺丝钉 省力杠杆风力发电机 原子能 羊角锤 费力杠杆光电池 机械能 镊 子 轮轴科学探究一、图形题1、(1-3)画出下面工具的力点、重点、支点,并填空。A、 B、 C、 上图中省力的杠杆有( ),不省力的杠杆有( )。2、(4-6)把下面的滑轮用线连起来,并写出它们的作用。 作用: 作用: 作用: 3、(7)给你2个钩码,怎样使下面得杠杆尺达到平衡呢?请在下图中画出来。 二、简答题 1、(8)请你根据家乡的实际情况,写出几条保护家乡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至少2条) 2、(9)增强电磁铁磁力的方法有哪些? 三、实验题1、(10)在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中电流强度的关系时,小明通过改变线圈中电流强度这一因素,而使铁芯的上线圈的圈数等因素不发生改变,得到下面的实验数据。实验次数 改变因素 测试结果
第一次 用一节新的干电池 1次吸住7枚大头针
第二次 用二节新的干电池串联起来 1次吸住17枚大头针
第三次 用三节新的干电池串联起来 1次吸住26枚大头针
实验中改变的因素是: 。不改变的因素是:缠绕在铁芯上线圈的 。分析实验中记录在表格中的数据,归纳出实验的结论是: 。2、(11)下图是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 有关的对比实验。该实验证明: 。 3、(12)有表面光滑的4块木板,他们的长度分别是20CM、40CM、60CM、80CM,小红用它们搭在一个高位10厘米的木块上,形成A、B、C、D四个坡度,再用测力计沿着斜面将250克的物体拉上去,得到如下数据:斜面的状况 A B C D
使用力的大小(N) 1.7 1.35 1.25 1.15
请分析小红研究得到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⑥ 六年级第二学期科学练习册7.1和7.2答案,答者重赏!!!
选择。1c 2d 3d 4d 5a
填充。复1太阳制,水藻,小鱼,鲨鱼
2太阳,草,奶牛,乳酪,鼠,猫
3 太阳,树,煤,发电厂,电视机
问题。1环保,不会污染环境。
2受地区影响
3电能
4环保,不会产生废气.
5化学能
6古代的动物残骸埋在地下经过许多年形成了石油.
7循环使用 不浪费电 提高热效率
8利用太阳能 循环系统
9开窗通风
10热能转化为电能
11热能
12是
13 依次为90年325年和170年 石油
14小.因为能源消耗是逐渐增加的.
15对对错错 对对错对 错错错对 错错对对
这是13——27页的一部分
⑦ 六年级下册科学练习册7..5和第七章的答案,很急啊~~~~~
我是六年级的,刚好有空,但只有第7章的。不对别怪我
1、a)氧气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1 供动植物呼吸 治金工业
b)氧气 点燃的木条 澄清石灰水
c)呼吸 光合
2、光 化学 化学 化学
3、B 4、D 5、B 6、D 7、D 8、A 9、A 10、A
11、氧气 有助于...
二氧化碳 过量会...
稀有气体 灌注...
压缩的空气 填充...
水汽 保持...
12、a)A:口腔 B:气管 C:支气管 D:肺
b)氧气交换二氧化碳,肺内CO2减少,O2增多
c)呼吸肌,膈(不确定)
13、a) B
b) 减少蒸腾作用
c) 为了不让钟罩内有二氧化碳,不让植物接触CO2
d) A、B叶子会有淀粉,但A叶子被黑纸包裹处没有淀粉。因为C叶子媚有接触CO2而植物产生淀粉需要CO2,而钟罩内没有CO2。叶子A的被黑纸包裹处没淀粉是因为没阳光。
e) 自己画
f)做控制变量实验的对照物
g) 合理
14、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叶绿素细胞 所有细胞
阳光 都ok
放出 吸收
吸收 放出
光能—化学能 化学能—化学能
我劝你还是自己做吧,自己做比较好啊。
我打字也打得很累啊,各位顶顶啊
麻烦下层的不要复制粘贴,我很辛苦的。
⑧ 小学科学六年级判断题
1.√
2.√
3.×
4.×
5.√
6.√
7.×
⑨ 六年级科学毕业复习资料
三上: 1、植物的叶由(叶片)、(叶柄)构成。 2、蜗牛靠(腹足)爬行前进,爬行的痕迹会留下( 黏液)。 3、(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 4、我们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几个部分。 5、在所有的感觉器官中,(眼睛)从周围世界中接受的信息最多。 6、液体的多少通常用(量杯)来测量;液体的多少用(毫升)来表示。 7、淀粉加碘酒会变成(蓝黑色) 三下: 1、你认识的身边的混合物有:(土壤)、(盐水)、( 黑墨水)等。 2、凤仙花的身体有6部分,它们是( 根 )、(茎)、(叶)、(花)、(果实)、(种子)。 3、被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流动起来就形成(风) 。 4、温度计是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零下5摄氏度可以写成(-5℃) 。 5、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让潜水艇上浮的办法是(将水压出水舱),让潜水艇下沉的办法是(将水吸入水舱),这是因为大小一样时,物体(重量减轻)就上浮,物体(重量增加)就下沉。 6、我们天天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新鲜的空气具有无色透明、(无味)、(无固定形状)、(会流动)等特点。 7、像石头、水、空气这样的物体,我们分别称它们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8、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9、在醋里加入小苏打,会产生很多的(小泡泡),用点燃的火柴靠近,火柴会熄灭。(说明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了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四上: 1、我知道与猫相似的小动物有:(兔)、(狗 )、(老鼠);跟金鱼相似的小动物有:(鲫鱼)、(鲳鱼)、(鲤鱼);跟鸽子相似的小动物有:(麻雀)、(鸡)、(鹦鹉);跟甲鱼相似的小动物有:(海龟)、(鳖)、(蛇);跟蜻蜓相似的小动物有:(蝴蝶)、(蝗虫)、(蝉);跟青蛙相似的小动物有:(蟾蜍)、(蝾螈)、(大鲵)。 2、我知道动物有(会运动)、(会繁殖)、(要排泄)、(需食物)、(需呼吸)、(会生长)等共同特点。我还知道植物有(会生长)、(需养料)、(会繁殖)、(需阳光)、(需空气)、(需水分)等共同特点。 3、300多年前,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做了实验,查明植物从土壤中到底吸收了多少物质。现在我们知道了,多数的植物的叶能依靠阳光中的(能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制造自己养料。在制造养料的过程中,绿叶能产生(氧气),所以,绿色植物能够(净化环境)。 4、每片绿色叶子的背面有一些(气孔),是植物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5、人类是生物,有与其他生物相类似的(特点)和(需要)。人类是由(哺乳类动物)进化来的,是唯一有(语言)、(能思考)的生物。 5、(食盐)、(高锰酸钾 )、(白糖)等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沙子 )、( 面粉)、(食用油)等物质在水中不会溶解。 6、我们可以用(搅拌)、(切碎 )、( 加热)等方法让肥皂块在水中的溶解得更快。 7、把海水引进盐田,利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8、(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风向通常采用(8)个方位来记录。(雨量器)是测量雨量的仪器。 9、我们所说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云)、(雨)、(风)等。 10、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能利用磁性石头做成能指示方向的仪器,叫(司南)。磁性最强的地方叫做(磁极);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 11、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离不开(物质)。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米/秒)。 12、物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当物体快速振动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高 );当物体慢速运动时,声音就(低)。 四下: 1、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36)V以下的电是安全的。 2、电路就是由(电源)、(用电器)、电线组成的环路。 3、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称作(导体),如:(铁)、(铜)、(铝)等;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为(绝缘体),如:(塑料)、(橡胶)、(干木条)等。 4、大多数植物的花由(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组成;这四部分完全具备的花叫做(完全)花;缺其中以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油菜花有4个花瓣,跟它结构相似的花属于十字花科。 5、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6、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7、植物种子有生长所需的足够的(水分)和(空气),有适当的(温度),种子就开始萌发了。 8、蚕豆种子的构造分(种皮)、胚芽、胚根、(子叶)。胚芽发育后变成(茎 )和(叶);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根)。 9、雌性动物产的(卵),必须和雄性动物产的精子结合,使(卵)受精,才能发育成一代新的生命。 10、蛋白质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我知道(大豆)、(肉类)、(鸡蛋)等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玉米)、(马铃薯)、(米饭)等食物含有糖;(花生)、(食用油)、(牛奶)是含有脂肪的食物;(胡萝卜)、(香蕉)、(苹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11、微生物会引起食物的(腐败变质),如:面包发霉的(霉菌)。微生物生长与繁殖和动植物一样,也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温度)。微生物(分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同时排出(废物)。 12、地球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13、石英、(长石)、(云母)都是自然界的矿物。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14、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风化。 15、铅笔是用(石墨)做成的;制造钟表和计算机都要用到(石英);花岗岩是雕塑大好材料;铁是从(铁矿石)中提炼出来的。岩石和矿物都是(不可)再生资源。 五上: 1.动物的生活环境叫做动物的(栖息地),包括它生活区域内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 2.太阳是一种(自然光源),它在发光的同时也产生(热)。 3.鱼的鳃盖张嘴时(闭合),闭嘴时(张开),它是在呼吸。 4.当阳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体(吸收)和(反射)。 5.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太阳)。 6.阳光穿过透明的三棱镜时,被分解为多种颜色的光,形成(太阳光谱)。 7.十八世纪初,科学家(牛顿)曾经做过“光的混合”的实验研究。 8.物体反射太阳光的能力与物体的(吸热能力)和(反光能力)等有关。 9、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是阳光、(空气)、(水分)和(温度)等。 10、动物生存需要的条件是阳光、(食物)、(空气)、(一定的环境)等。 11、深色的物体反光能力(强)、吸收热的能力(弱);浅色的物体反光能力(弱)、吸收热的能力(强)。 12、水棱镜是用(水)和(玻璃镜)来分解阳光的。 13、太阳是一颗炽热的大火球,它的表面温度大约为 6000 ℃。 14、太阳的光线以每秒约 300000 千米的速度传播,并在同一种物质中是 沿着 直线 传播的。 15、向阳处的温度比背阴处的温度要 高 。 16、把一枚铁钉分别种在干燥与湿润的两个花盆里,埋得同样深,两周后挖 出来,湿润 花盆里的铁钉生锈得厉害。 17、人体里面大约含水占70%-80%。 五下: 1、(同种材料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体积体积体积))))相同,((((重重重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重量重量重量))))相同,((((体体体体积小积小积小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2、((((上浮物体上浮物体上浮物体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下沉的物体下沉的物体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浮力浮力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测测测力计力计力计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3、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重量)、(体积)和((((液体的性质液体的性质液体的性质液体的性质))))等因素有关等因素有关等因素有关等因素有关。(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4、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 5、一般来说,金属的传热能力强于非金属,通过金属和非金属物质的组合,可以有效地控制热量的传递。铜铝钢传热性能比较:铜>铝>钢6(日晷)就是利用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使地面上物体的影子(长度)和(方向)的变化而计时的。 7、摆钟的摆一分钟(摆动60次),每分钟摆动的次数(相同)。一条细绳,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小重物,就组成一个简易的摆。摆在摆的过程中(方向不变)、(速度不变),(幅度越来越小)。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与(摆锤的重量)、(摆动的幅度)无关。 8、日心说由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地球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逆时针正好是太阳运动方向相反相反相反相反。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1年)。 六上: 1、常用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滑轮、轮轴、斜面 。
⑩ 小学六年级科学人教版人与动物的关系
人与动物的关系
生物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生机勃勃的世界,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百花吐艳,万木争荣。这是什么纽带把千差万别的生物连结在一起的?又是什么力量使千奇百怪的生物关系密切的?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既密切又斗争的。说它们密切,是因为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生活在大自然中,“空间链”把植物与动物连结在一起,加上水、土壤、温度、阳光、空气等非生物因素,构成了地球表面的生物圈。生物圈就是地球表面全部生物以及和它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的总称。在生物圈里,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而建立了动态平衡关系,这就是生态系统。说它们斗争,这是因为任何生物的生活都离不开有机物和能量。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贮藏能量的有机物,满足人和动物对有机物和能量的生活需求。所以说,绿色植物是自养生物,人和动物都是异养生物。因此,整个生物界,只有绿色植物才是有机物和能量的生产者,人和动物都是消费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矛盾和斗争,在生物之间便形成了另一条纽带—— “食物链”。
自然界存在着数不清的“食物链”,它们由各式各样的环节构成,一切生物的关系,都建立在“食物链”的基础之上。虎吃鹿,鹿吃草;猫头鹰吃田鼠,田鼠吃稻谷;蜘蛛吃褐稻虱,褐稻虱吃水稻,等等。这些生物环节,都离不开绿色植物,这是直接关系。还有的以动物为食,如青蛙吃昆虫,蛇吞食青蛙,这是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但也间接以植物为食,在自然界,这种直接和间接关系,常常使“食物链”交错联接,构成了食物链网,使生物之间的相互营养关系,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了。
找到了生物的纽带——“食物链”,人类就可以利用它,使生物更好地为人类服务。麻雀不仅吃稻谷,而且也吃害虫,如果没有麻雀去消灭害虫,可能害虫损毁的庄稼会比麻雀吃掉的要多得多。这就是“食物链”的复杂性。人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成分,既能利用“食物链”,也受到“食物链”的制约。排入自然界的污染物质,有的直接使人致病,更多的则是进入“食物链”危害人类。可见,“食物链”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且也与人类有密切关系。
从动物进化史看,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是最高级的灵长类动物,但是,人毕竟与动物不同。人有发达的大脑,有意识,能思考问题,制造工具进行劳动,特别能通过语言和文字进行文化和科学技术交流。所以,在生物圈内,人能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这是任何动物不能做到的,当然,人的这种特殊才能,是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形成的,是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提高的。当人类处在原始社会,过着采集和狩猎生活时,对自然界的影响程度并不大。自从发明了火和工具以后,就给大自然以显著的影响,尤其是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才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从自然界索取自己所需要的自然资源。这是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人类认识的限制和人为的因素影响,又不断地改变着自然界的“食物链”,甚至破坏了生态平衡,也就是破坏了人类自己生存的环境,使人类遭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因此,既然人类知道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就要保护自然,掌握自然规律,使自然不受损害,使人类与自然统一起来。
答必,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