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2012年国民阅读调查初中语文题

2012年国民阅读调查初中语文题

发布时间:2021-01-04 23:15:30

❶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1:第八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的综


小题1:数字化阅读比率高,增幅大,实体书店受到冲击。
小题1:观点一:数字化阅读方式是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的结果,方便快捷,信息量大,降低了阅读成本,有利于全民阅读的形成。
观点二:图书阅读是一种文化传承,有利于涵咏品味,阅读质量高,有利于文化氛围的营造。(言之成理即可)

❷ 2012年中美两国国民阅读调查结论答案是什么

2012年中美两国国民阅读调查结论答案是:
1、阅读成就一个人长大后的命运与发展。
2、父母对阅读的重视直接影响孩子的成就。

❸ 2012中考语文试题集锦谁有

网络文库里有很多这样的资料,你可以在网络文库里搜2012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❹ 近几年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徐州市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 积累与运用(22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3)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4)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 , 。 , 。(杜牧《泊秦淮》)。
(6)孔子所说的 , 体现了推己及人为人着想的道德情怀,因此被镌刻于联合国总部,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黄金法则。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6分)
在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位ruì( )智的老人,村里有什么疑难问题都来向他(A)。 有一天聪明又调皮的孩子,想要故意为难那位老人 。他捉了一只小鸟,握在手掌中,跑去问:“老爷爷,听说您是最有智慧的人,不过我却不相信。如果您能猜出我手中的鸟是活还是死的,我就相信了。”
老人注视着小孩子狡黠( )的眼晴,心中有数,如果他回答小鸟是活的,小孩会暗中加劲把小鸟掐死;如果他回答是死的,小孩就会张开双手让小鸟飞走。 老人拍了拍小孩的肩膀笑着说:“ ”
一位哲人说: 人生就是一连串的(B)。升学也罢,就业也好,创业亦如此。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就像那只小鸟一样,你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2)为文中A、B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2分)。
备选词语:询问 请教 抉择 挑选
(3)文中划线句有一处语病,请修改(1分)。
(4)根据语境,在文中横线处续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语句通顺(1分)。
3、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部小说的成功之处,往往是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着钢铁般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的保尔柯察金,《骆驼祥子》中老实坚忍、吃苦耐劳却一步步走向堕落的祥子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伊索寓言》中的不少故事都是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的,如《狼和小羊》《狐狸和山羊》就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
C、《变色龙》《最后一课》《威尼斯商人》《范进中举》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契科夫,法国的都德,英国的莎士比亚和我国清代的吴敬梓。
D 、作为中国第一部 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的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4、请你根据提供的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对下面的问题展开探究(3分)
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定下的“世界读书日”。之所以选择这个日子,是为了纪念在这一天出生或逝世的塞万提斯、莎士比亚这样一批著名作家,也是在提醒人们, 阅读可能是又一面临“消亡”的事物,尽管现在阅读物和阅读形式空前多样。
调查显示,目前,全国人均每天读书时间不足15分钟;只有5.6%的国民知道身边有阅读活动或阅读节,有74.4%的国民表示身边没有阅读活动或阅读节,另有20.0%的国民表示不知道身边是否举办过阅读活动;65.5%的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均每年购书量不到5册,国民阅读率连年下降,每年有超过一半的识字成人一本书也没读过。而700万人口的以色列却有100万人拥有借书证。
问题:如何改变我国国民的阅读现状?请你提出几条建议。(至少写出三条)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5~8题(15分)
【甲】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倘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入则无法家拂士 (4)诚自古所希
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B(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病复作,则不可救矣
C(1)国恒亡 (2)河曲智叟亡以应
D(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 )君谓计将安出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
8、甲文探讨了 和 两个问题,论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乙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3分)

(二)古诗词鉴赏(3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9、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三、现代文阅读(27分)
(一)阅读下面小说语段,完成10-11题。(6分)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 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 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了。
10、对上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中的“点”“磕”“退后”“上前”等词,生动地表现了少年们驾船技术的熟练和月夜相伴去看戏的兴奋心情。
B、选文有三处写到了豆麦,是为了清楚地说明夜气里清香的来源。
C、第三段中的“他”指的是“那声音”,也即第二段中提到的“歌吹”
D、文中的“自失”有陶醉之意,表现了社戏对于童年的“我”诱惑力极大。
11、简要分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一篇说明文,完成12-15题。(10分)
为泥土洗澡
(1)2012年,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在奥运场馆的选址上,英国人做出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决定:将奥林匹克公园建在伦敦东部斯特拉特福德的垃圾场和废弃工地上。
(2)说不可思议,是因为这块2.5平方公里的土地曾被数十年的工业生产严重污染。据调查,这块土地上的污染物包括石油、汽油、焦油、氰化物、砷、铅和非常低含量的放射性物质。大量有毒的工业溶剂已经渗透到土壤中。
(3)换一种思维考虑,在工业机械高度发达的今天,即使将奥运场馆选址在这种地方,也不必担心。因为解决的办法非常简单,只要动用挖掘机和卡车,把被污染的土壤挖走运到别处,再运来干净土壤把场地回填就可以了。
(4)但是英国人似乎很愚蠢,他们并没有选择这个简单的方法,而是舍易求难,运用复杂方法给这片被污染的泥土洗澡。
(5)2006年10月以来,伦敦市政部门对这块土地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大约3000次的现场调查,制订了详细的恢复生态计划。之后,他们在奥林匹克公园的范围,建起了两座土壤修复工厂,开始用泥土清洗和生物降解法对接近100万立方米的受污染泥土进行清洁。有毒的土壤被挖起,运进巨型土壤“洗衣机”,分离掉沙子和碎石,然后清洗提炼出污染物。在这之后,用超大“电磁铁”分离掉重金属。清洗过的土壤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和实验室的检测来评估其清洁程度。经过这样清洗的曾经被严重污染的土地已经完全恢复“干净安全”的标准。据一份测试报告说,被清洗过的土壤即使被小孩儿不小心吞下都不会有问题。
(6)英国人为泥土洗澡,被认为是一项了不起的创举。这种了不起,不是因为他们的科技手段如今已经如何发达,而是他们开启了一种有关人类对环境欠账的弥补尝试:即是不惜代价,让被自己玷污的环境再重现生机。这种做法或许会被看成是天真可笑,其实,这恰恰是被人类忽略的重大责任。
(7)伦敦奥运会奥林匹克公园总工程师萨瑞芙说:“直接把受污染的土壤挖出来运到垃圾场然后填满,这其实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但这种做法在现在的时代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8)萨瑞芙的这句话,再次告诉我们何谓真正的环保,那并非只是拆东墙补西墙。而应是我们人类彻底承认错误,彻底清洗掉我们带给自然的肮脏,使之重新恢复原有的状态。
(选自《甘肃日报》,略有改动)
12、“为泥土洗澡”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具体过程是:挖起有毒的土壤—运进土壤“洗衣机”— — —分离掉重金属。(2分)
13、文中第(5)段所列举的数据在说明的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
14、请你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对第(2)段中的加点词语进行简要分析。(3分)
15、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A、说英国人在奥运场馆选址上的做法不可思议,是因为这块大约2.5平方公里的土地曾被数十年的工业生产严重污染。
B、动用挖掘机和卡车,把被污染的土壤挖走运到别处,再运来干净土壤把场地回填,的确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好办法。
C、科技手段的高度发达使英国人做了一件其他国家无法做到的了不起的事情,使被玷污的环境重现生机。
D、这篇说明文告诉我们,真正的环保,应是人类彻底承认错误,彻底清洗掉我们带给自然的肮脏,使之重新恢复原有的状态。
E、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增强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如生活垃圾要分类处理,废旧电池要专门收集处理,减少使用塑料袋等。

❺ 下面是我国“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关于我国网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的调查结果,请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

A.63.7%(六成以上、超过六成、60%以上)的网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专阅读”
B.34.6%(三成属以上、超过三成、30%以上)的网民更倾向于数字化方式的阅读
C.10.3%(一成以上、超过一成、10%以上)的网民倾向“在手机上阅读”
(每空2分,共6分)

❻ 语文某初中学校对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公布如

(1)根据步行复人数是60人,在制扇形中所占比例为20%,∴初三年级的所有学生有:60÷20%=300人,再根据骑车占33%,∴骑车人数是:300×33%=99人,其它方式为:3%×300=9人,乘公交车人数是:300-9-99-60=132人;即可填下表: 初三学生人数 步行人数 骑车人数 乘公交车人数 其它方式人数 300 60 99 132 9 (2)根据步行人数是60人,在扇形中所占比例为20%,∴“步行”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为:20%×360°=72°;(3)1900× 132 300 ×100%=836(人).

❼ 跪求一份 世界读书情况调查报告 或中学生读书情况调查报告 最好是前者,后者也行~谢谢

【研究课题】 最受中学生青睐小说的 调查报告 调查人:刘龙升 吴迪 贾腾 罗壮 【研究目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疏远中国古时候的东西,为了帅哥靓女间荒诞离奇的故事流眼泪擦鼻涕,为古人研究成果感到不值,为我们做子孙的不争气感到无奈,武侠小说对过去的文化说的比较详尽,也只好通过它抒发一下自己的志向了。 【研究内容】各种小说 【研究方法】调查当代中学生们喜欢读什么书,为什么喜欢读 【研究程序】制作调查表→在校园内随机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研究成员】刘龙升、吴迪、贾腾、罗壮 【指导教师】严顺昌 【研究时间】2005年3月——2005年5月 【成果形式】调查报告 【相关资料查阅】《语文》、《射雕英雄传》 【研究成果表述】 前 言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环境的描述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的矛盾(摘自语文书)。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小说是要说矛盾的,可是通过我们调查,似乎这功能发生了变化,那么不妨我们大家一起来研究一下。首先,我先把自己对各类小说的看法罗列一下,然后把鄙组成员调查结果公开。最后,探讨一下调查结果,对读小说的种种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可能这个话题比较热,调查的人很多,我的语文水平不高,有点班门弄斧的意味了,不值大家一哂,挤不进您的法眼,万望见谅。 自评各类小说 武侠小说 这种小说我接触的比较多,也很喜欢看。它可爱的原因我认为有这几点。 武侠小说里面情节非常丰富,我和很多读者一样,总把主人公换成自个儿,这就是好像是一场并不荒诞的梦。过仗剑行江湖、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结交志同道合的性情朋友、除强扶弱的侠客生活。而这些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说完了“事”,再来说学。不要小看这些“破”书,里面的内容真可谓是上有天文下有地理,世间万物无所不包。特别是一代名家,这些东西就更丰富了。例如金庸小说的墨味非常浓郁而芳香,人物、武功、门派的名字都是出自于古文,非常考究。例如:一套大家都熟知的降龙十八掌里面的各个招式均出自《周易》(凑巧,刚买了本《周易》还真用上了 INCLUDEPICTURE "http://doc.verycd.com/style_emoticons/default/happy.gif" \* MERGEFORMATINET )。再如卧龙生的小说对古代科学写的深,像什么步步神算的机关,剧毒无比药和奇幻的五行八卦。又如独孤红先生的小说可以用分析小说的手法了解鞑子的残暴,影射了那个谁的灭祖,表现了人民的无辜。 人物性格也是这类小说可深究的地方,有名话叫“林子大了什么样儿的鸟都有”,这点金庸和古龙做的都很出色,但要列出来恐怕要说好几天,我就不在这里摆活了。 我觉得此三点都依托于丰厚的中国古代文化,不用我多说大家也知道那时候的生活多令人向往,武侠小说这棵苗栽在如此深邃的古土壤里面自然能茁壮成长、枝繁叶茂了。 言情小说 我觉得这类小说应该是比较受年青人的欢迎,同武侠小说来比的话,这该是蛮荒诞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它成了学生们读书的主流。不可否认,言情小说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打发时间,像是没的干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翻几页,总会比坐着乱想滋润些。 我觉得自己很“落伍”,因为我不喜欢看言情小说,它好象是一个流行的标志,如果你没有读过《哈姆雷特》,别人也许会客观的说:“那东西可别看,长毛子没有历史,那玩艺能好得了?”但要是没《那小子真帅》,别人很可能主观认为:“什么,你是刚出土的你不看?气死我了!” 言情小说可能是最浪费时间的了,您先别跟我急,您看武侠小说里是无处不学问,只要学就会累。不会失控,一般不会坐一天的。 恐怖小说 可能每个人都会有叛逆心理,正象人们常说的“此地无银三百两”能招贼的效果一样,别人就可能专找这儿。越是害怕越喜欢往跟前凑儿。也许此类小说和言情小说一样,可供人们学习的地方不是很多。当然并不绝对,要是抬杠也能找出很多。 侦探小说 个人认为侦探小说还是比较值得一读的,例如:读侦探小说,可以通过小说里面的侦探们破案的事,来使读者能意识到博学才是真正英雄;也可以在看到犯罪分子狠毒一面,以后培养自己的是非善恶的观念;还可以学习作者写文章时缜密的思维。 此类小说涉猎了许多生活中的常识和一些比较基本的预防犯罪的手段,对于正在成长中的我们可能很有用。 名著类小说 我个人对名著类小说的看法是随着年龄变化而变化的。 初中时觉得它是学语文的工具,可以提高一下自己的文科水平。这点我做的不好,说出太多的东西来。 到了高中,我认为它是政治的工具。通过观查,“反封”、“反帝”的是过了半的。我为此非常之疑惑,中国能把封建社会二千年搞下来,要真是那么黑暗哪来这么多发明,人们吃不饱穿不暧哪有那么多的诗词歌赋。中国近代史才多少年,现在居然忘本!别把中国古人瞧得忒小了。 甚至在高中语文中小说一单元,四篇文章就一篇不“反”。特别是《祝福》,哎,大家来评评理,怎能以一个人偏激的见解来说整个社会不地道呢?众所周知,高中学生的世界观是要大变的,可在这个节骨眼上为巩固政权而“埋”了咱们祖先光辉,不值、不智。 报纸、电视新闻 年龄过了四十的人看到把报纸和电视新闻比作小说不会觉得惊讶的。 我记得非典前期,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期“批谣”节目,说没有非典这么回事,而后来却有那么多人死于非典。我想当时记者心里一定不糊涂。也难怪,如果电视台一宣传,就会造成人心荒荒。反正没有人能活过来,做准备干啥?还不如好好的活两天,比天天忧心忡忡的好。 调查结果 我在课间和放学后的时间里,对经常看小说的22人作了调查,我的调查表分三部分:一是调查喜欢中国小说或韩国小说各有多少人;二是调查前文分析的五种小说的受欢迎程度;三是调查为什么喜欢自己经常读的小说。 在被调查的22人中,喜欢国产小说的人有68.2%,喜欢韩国小说的人占总人数的比率竟高达31.8%。 按类型来分,这22个人中,有18.2%的人常读武侠小说,有恰好一半的人爱读言情小说,有13.6%的人爱看恐怖小说,只有4.5%的人喜欢看侦探小说。有27.3%的人喜欢读名著类小说。 比较受欢迎的书是:武侠小说——空缺;言情小说——《那小子真帅》、《狼的诱惑》、《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恐怖小说——空缺侦探小说——空缺;名著类小说——《苏菲的世界》、《红楼梦》、《三国演义》。 喜欢各类小说的原因: Ⅰ 武侠小说:“简单易读,不用去考虑它的内在涵意,可以打发时间”(严重抗义!不过是原版。这是重点班学生说的 INCLUDEPICTURE "http://doc.verycd.com/style_emoticons/default/sleep.gif" \* MERGEFORMATINET !)。? Ⅱ言情小说:(1)“情节丰富。”(2)“因为感人,另一个世界吧!挺好的。”(3)“情节浪漫,能产生美好的向往。”? Ⅲ恐怖小说:空缺。? Ⅳ侦探小说:(1)“主人公的各种品质让我受到感染。”(2)“很有新鲜感,有伏笔,引人去读去发现。” Ⅴ名著类小说:“有思想性,内容丰富,艺术价值高,值得研究。” 痴人说梦 做出评判 1、“武侠小说简单易读,不用去考虑它的内在涵意,可以打发时间。” 答:我觉得他说的十分不对,我很忠爱金庸先生的小说,读了好几年,看了又看,发现小说中想要让你发觉的东西浩翰如烟海,可是这些东西却又统一于一个主题,所以这个主题的深入程度可见一斑。从我浅薄知识的角度考虑,可以举出一个浅薄易懂的例了。金爷有部小说叫《射雕英雄传》,小说里的人物特别有意思:北丐叫洪七公,这肯定不是真名,但这么叫是要说他代表的古代阶级。东邪黄老邪他本名叫黄药师,天文地理无所不知,但就是因为他对古学研究深入,想要让人知道不要盲目学外,想当“药师”,但却给载上了老邪的帽子。还有反对传统文化的西毒欧阳锋,当然这老毒物只是蓉妹妹等几人叫,其他认识他的人谁不得叫一声欧阳先生,唉,麻木呀。里面的人物的关系也同样值得研究:郭靖和洪七公还有黄老邪是一起混的,郭靖是尚古人士的徒弟和女媚,虽然看起来有点傻,但一样很厉害。南帝一灯禅师中立,他是一个和尚,不仅写了他对社会失去信心,而且说出了他看破红尘与世无争,好象南方的金爷明哲保身,仅管他的书在当时不能被社会认可,尽管他的亲戚查良铮在他写《射雕》被整死,但他仍然安守香港。西毒欧阳锋和上述四人对立,和金人联盟,作用无益多说,还是说那个谁呗。简单说说武功:郭靖,七公翔龙十八掌,龙嘛,像征谁的,老邪能将琴棋书画,奇门遁甲皆化为武功,表明了古代的知识不管用在什么地方都特别厉害,老毒物的武功是蛤蟆功,蛤蟆是整天叫的,最后逆练九阳真经,对先人研究成果倒行逆施,但却是天下第一,当然,我的理解是冰山一角,九牛一毛。 也难怪那位重点班的学生不理解,谁让他把鲁迅文章分析的那么透彻,禁锢住思想,好比他站在天堂往上看,什么都是美的,那所有小说不就都一样了。 友情提示:在看武侠小说的时候,你不妨退出自己固有世界观的圈子,客观分析一下作者到底想说什么,这会很有意思的。因为你不会看到一篇深刻的武侠鉴赏,为什么?还用我多说吗? 2、言情小说:“情节丰富”、“因为感人,另一个世界吧!挺好的”、“情节浪漫,能产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答:我认为初中读言情小说是比较不错的,但高中再读就有点不合适了。在初中时的心态和小孩子是一样的,我初中没怎么好好学习,现在上高中知道努力了,一样能有把椅子坐,所以在初中,不太成熟的心灵读言情小说是不错的。从另一个方面考虑,言情小说是十分浅薄的(别和我急,不信你问语文老师去),初中时语文水平相对较低,看这种书比较适合。再在换个角度说:在初中时比较轻松,保持着孩子般天真的想法,可去读美好的书,正象那位同学说的“能产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高中却不一样,大多数人的思想要有脱胎换骨般的改变。世界观在这时要确立,如果在这时候去看那些拥有天真主人公的书,恐怕会把你的性格变成主人公的性格。这就是为什么大人总是让孩子读名人传记的原因,读多了就像了。而言情小说里面的人大多是自由散漫的、追赶时髦,这对培养我们艰苦耐劳的品质不利。第三方面,写这些书的人没几个高文凭的,我认为有高文凭的人不一定懂得多,但思想认识水平强悍的人却要有高文凭。通过读言情小说,我以一个语文水平不高的学生的身份去读,真看不出什么高深的内涵。第四,言情小说价格高,一本书要卖到二十元到三十元,一页纸写不了二百个字,(“侠”们的书一本才十元到二十元,全是字)。假设言情小说家们和“侠”们写的水平一样,“侠”们的字还多呢。我就不明白,这到底买的是书,还是在买精美书皮和纸页呢?至少我不愿意花钱买这种书。 3、侦探小说:“主人公的各种品质让我受到感染”、“很有新鲜感,有伏笔去读去发现。” 答:我可能是太自负了,觉得下面这位同学说的比较片面,我认为侦破类小说可能不单单是让读者去看通过细节来断案,更重要的是让读者看看作者为什么会这样想,作者的思维是怎么样的,能不能把这样的想问题的方式应用在学习生活中。就好比是复制,你把他的东西拿来,他还有,而你却有了更多的东西。 我认为第一句话很对,因为通过看这些小说,你能知道有很多案子是涉及到权贵的,当然,侦探们会秉公办案,可是每个侦探的作法又不相同,拓宽一下做事的思路,别一门心思去研究撞墙。 结 论 通过上述我的一通乱侃,相信你一定也快睡着了。其实我觉得搞这个调查并不是要说明谁是谁非,关键在于你看了我的调查之后,也能有一个你自己的独特的对待看书问题的想法。另外,正如上一版块的标题:痴人说梦,做出评判。每个人读书的出发点不同,自然导致了看的书不同,也就不存在是与非,但当你从你的角度去考虑时,是否有不周全的地方,如果能从这篇调查报告中吸取点儿什么,我会感到非常荣幸。第三点,我对现在社会歧视古代文学、科学这个现象十分讨厌,这不是一个聪明大人来说自己小时候的无知,而是一个糊涂的老头在嘲笑年轻时的功成名就,我们每个人不妨去图书馆看看古书,客观的从武侠小说时里提取些东西,说说我们过去的社会到底公道不公道。 套句范伟的名言:“谢谢啊!”

中学生读书调查报告

书是知识的海洋,书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书是进步的阶梯。如果人们不读书,那就没有精神的粮食,所以大家都离不开书本。那大家都喜欢什么书呢?这都往往因人而异,有的喜欢漫画,有的喜欢童话,有的喜欢伊索寓言……对于大家的课外阅读情况,我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青少年时期,他们热情活泼,求知欲强,带有很强的好奇心。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已不满足于课堂内的书本阅读,而是渴望从更广泛的渠道去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以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课外阅读就是最好的途径,是课内阅读的进一步延伸和补充,对课内阅读起到强化和促进作用。但是,当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并不容乐观,存在许多不足或误区,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观察,我们都发现了,平日里我们中学生是否有时间去读一些课外图书,答案是肯定的,不过据我观察,身边的同学中读课外书的的确是多的,关于他们所读的书的内容是比较让人的担心的,我并不认为看一些言情小说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一味地钻在这种书堆里,我想:从大体上看,是弊大于利,所以在青少年中提倡健康读书是很有必要的 其实大家都知道读书很重要,都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盅粟,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奇妙。最近几年的“国民阅读调查”也显示,还没有人敢说“读书不重要”,大概是怕别人说自己不思长进、没理想和追求。那么为什么大家不去干重要的事情,而去干不重要的事情呢?读了半天,人也读呆了,工作还成问题,还奢谈什么“黄金屋”、“千盅粟”、“颜如玉”哦!干脆不读了,,打PSP去,K歌去。专家们及时提醒,不要用这种功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读书,读书能够让你增加智慧,保持尊严;更多的人说,智慧和尊严先免谈,我需要增加财富,保持健康。

管理者和专家们并不认同这种庸俗的观点,还在不断地追问:你们为什么不读书呢?为什么?当被追问得没有办法的时候,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没有时间读书(盯着电视发傻的时间挺多),没有读书的习惯(上网的习惯有了,还上瘾),书的价格太贵了(比一个汉堡包还贵)。这些当然都是借口。当所有的人都在为不干一件事情而找借口的时候,这件事情就不是用简单的理由可以解释的了。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

通过调查分析了中学生阅读的几点情况:

1、读书时间不足

2、缺乏阅读兴趣

3、阅读空间越来越少

4、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

5、阅读的选择类型

调查中引发的思考:

课外阅读无疑是重要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的:“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他的话形象地告诉我们,课外阅读是开拓学生视野,开阔学生思路的一条重要途径。从阅读热情和重视课外阅读,语文成绩也相对较好的学生的个例中,我们也明显地感觉到了他们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的认识。只是苦于没有太多的时间放在上面,因此虽有对重要性的认识,却不能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我们应该学会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合理地安排好阅读时间,也要懂得挑选好合理的阅读材料,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还应该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走出来,有意识地把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健康的课外读物的阅读益于身心发展和思想、审美等各方面素质的提高,而作为一个中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仍然是其主要任务,课外阅读只是一种课堂学习的有力补充。所以,中学生必须摆正主从位置,以便于合理安排时间

通过数据分析后,我小组成员认为当今中学生阅读量是十分大的。同学们都认为阅读对于自身的消遣娱乐和素质培养是很重要的。数据显示,中学生十分喜爱杂志,因为它时效性强、内容更新频繁且迎合了中学生对于流行追求的心理。小说、中外名著虽然内容充实、文化底蕴颇深,对中学生素质培养有良好的效果,但因为书中所讲内容通常陈旧,离同学们生活甚远,难以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但这种忽略经典文学、优秀作品的现象是不容小觑的,中学生是处在一个生理、心理发育成长的阶段,是非善恶的分辨能力还不成熟,在文化多样性的现今社会中,是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的。在调查过程中,中学生中男生更侧重于科幻、武侠、军事、体育等书刊。而女生则侧重于言情、少女漫画、时尚杂志、文学杂志等。

通过调查,我们对中学生阅读情况得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1、阅读目的多趋向自娱

调查中有的学生认为读名著或其他小说是为了“消遣和娱乐”,且大多在课外时间阅读。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读名著是为了“提高文学欣赏能力”,且带有极大的阅读向往和兴趣。从文学名著中可以认识我们生活的社会、认识他人、了解自我,真正理解成功的含义,探索生命的价值,培养一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和品质。

2、阅读范围、数量极为有限调查的中学生里,从对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来看,读过其中4本的占7%,读过其中3本的占12%,读过其中2本的占21%,读过其中1本的占41%,一本也没有读的占19%。从对教育部指定中学生必读的30部中外文学名著的阅读量来看,结果只有20%的高中生读过其中5-10本,且这5-10本大多是中国的文学名著,国外的作品极少涉猎。5%的高中生对这30部作品竟没有完整地读过一本。文学名著的教育意义难以影响到学生和拓宽学生的眼界

3、阅读愿望因课业负担而受到影响

4、阅读方式缺乏正确引导

在对名著选择上,仅有10%的学生是独立地按照自己的特定目的去选择的; 17%的高中生是通过父母、老师的指导去选择的;16%的学生是根据报刊推介而作出选择的。从这里看出,老师、家长、各种传播媒介宣介文学名著,对中学生选择作品有很大帮助。在阅读名著时,作笔记的高中生占7%;对阅读中发现的问题,会使用相关方面的工具书,或向老师请教的高中生有0.8%。偶尔与同学探讨所读过的名著的学生只有占7%。由此可见,加强对中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指导是多么迫切需要。

此外,被调查的学生当中,经常将时间放在阅读上的非常有限,阅读的书籍大多是休闲性杂志或小说,更多的学生则是愿意去泡网吧娱乐。

(三)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1、文学名著是历史文化遗留的精品。读一本好的书,就像沐浴在春风中,让人心旷神怡,读者与作者仿佛超越了时间和空间,面对面地在交流,在这种感召下,读者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而这种共鸣可能会伴随读者一生。可见,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心理、思维等还在成长的中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的啊!它对于提高中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激励他们去创新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应努力去弘扬这一文化精神,以此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

2、中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后备军、潜动力,其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同等重要。所以,学校、老师、家长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让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并且在旁指导、培养其独立自主的去选择图书或杂志,学会有自己的主见,多对自己的行为反思,,同时学校还可以多举办一些阅读交流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增长见识、开拓眼界。除此之外,学校、老师、家长、还要促进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正确的思想观念来指导自己的阅读行为。

3、中学生自身要学会选择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图书外,外部社会的客观环境也是很重要的。不难发现,现在的书店、报刊亭、书摊等出售图书的地方,不乏有粗制滥造的图书,但却堂而皇之的摆出来卖,可见图书市场的监管机制尚不完善。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难保思维尚不成熟的中学生不受到影响。所以政府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管制力度,规范图书市场的运行。为中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以此熏陶中学生的性情,为中学生阅读做出正确的指导。政府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快完善公共设施建设,例如公共图书馆、图书室。从调查情况看,学生买书者多,借书者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城市、街区缺少相关设施。而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要做到“买”和“借”并举才是正确的阅读途径,单凭书籍封面介绍或粗略的浏览一遍就决定购买,会很容易出现买后后悔的情况,这不仅浪费了钱,还达不到阅读的目的。所以建设正规的图书馆、图书室是非常重要的。受益的不单是中学生,还有广大市民,对建设先进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作为一名中学生,自身要积极、主动地去接受先进的、优秀的文化作品,拒绝、抵制腐朽、落后的文化作品。要在阅读中多思考、多记笔记,虚心向老师、家长请教,或者运用工具书来解答疑问。自身不单要学会自律、自制,还要帮助其他的同学正确地进行阅读。与同学多交流阅读心得,吸取他人的经验和教训,也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了对方,从而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促进了自身的修养和文学素养。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 10~15篇

爱的礼物
①爱德华先生是个成功而忙碌的银行家。由于成天跟金钱打交道,不知不觉,爱德华先生养成了喜欢用钱打发一切的习惯,不仅在生意场上,对家人也如此。他在银行为妻子儿女开设了专门的户头,每隔一段时间就划拨大笔款额供他们消费;他让秘书去选购昂贵的礼物,并负责在节日或者家人的某个纪念日送上门。所有事情就像做生意那样办得井井有条,可他的亲人们似乎并没有从中得到他所期望的快乐,时间久了他自己也很抱屈:为什么我花了那么多钱,可他们还是不满意,甚至还对我有所抱怨?
②爱德华先生订了几份报纸,以便每天早晨可以浏览到最新的金融信息。原先送报的是个中年人,不知何时起,换成了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每天清晨,他骑单车飞快地沿街而来,从帆布背袋里抽出卷成筒的报纸,投到爱德华先生家的门廊下,再飞快地骑着车离开。
③爱德华先生经常能隔着窗户看到这个匆忙的报童。有时,报童一抬眼,正好也望见屋里的他,还会调皮地冲他行个举手礼。见多了,就记住了那张zhì气的脸。
④一个周末的晚上,爱德华先生回家时,看见那个报童正沿街寻找着什么。他停下车,好奇地问:“嘿,孩子,找什么呢?”报童回头认出他,微微一笑,回答说:“我丢了5美元,先生。”“你肯定丢在这里了?”“是的,先生。今天我一直呆在家里,除了早晨送报,肯定丢在路上了。”
⑤爱德华先生知道,这个靠每天送报挣外快的孩子不会生长在生活优越的家庭;而且他还可以断定,那丢失的5美元是这孩子一天一天慢慢攒起来的。一种怜悯心促使他下了车,他掏出一张5美元的钞票递给他,说:“好了孩子,你可以回家了。”报童惊讶地望着他,并没伸手接这张钞票,他的神情里充满尊严,分明在告诉爱德华先生他并不需要施舍。
⑥爱德华先生想了想说:“算是我借给你的,明早送报时别忘了给我写一张借据,以后还我。”报童终于接过了钱。
⑦翌日,报童果然在送报时交给爱德华先生一张借据,上面的签名是菲里斯。其实,爱德华先生一点都不在乎这张借据,不过他倒是关心小菲里斯急着用5美元干什么。“买个圣诞天使送给我妹妹,先生。”菲里斯爽快地回答。
⑧孩子的话提醒了爱德华先生,可不,再过一星期就是圣诞节了。遗hàn的是,自己要飞往加拿大洽谈一项并购事宜,不能跟家人一起过圣诞节了。
⑨晚上,一家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吃饭时,爱德华先生宣布道:“下星期,我恐怕不能和你们一起过圣诞节了。不过,我已经交代秘书在你们每个人的户头里额外存一笔钱,随便买点什么吧,就算是我送给你们的圣诞礼物。”
⑩饭桌上并没有出现爱德华先生期望的热烈,家人们都只是稍稍停了一下手里的刀叉,相继对他淡淡地说了一两句礼貌的话以示感谢。爱德华先生心里很不是滋味。
11.星期一早晨,菲里斯照例来送报,爱德华先生却破例走到门外与他攀谈。他问孩子:“你送妹妹的圣诞天使买了吗?多少钱啊?”菲里斯点头微笑道:“一共48美分,先生。我昨天先在跳蚤市场用40美分买下一个旧芭比娃娃,再花8美分买了一些白色纱、绸和丝线。我同学拉瑞的妈妈是个裁缝,她愿意帮忙把那个旧娃娃改成一个穿漂亮纱裙、长着翅膀的小天使。要知道,那个圣诞天使完全是按童话书里描述的样子做的——我妹妹最喜欢的一本童话书。”
12.菲里斯的话深深触动了爱德华先生,他感慨道:“你多幸运,48美分的礼物就能换得妹妹的欢喜。可是我呢,即便付出了比这多得多的钱,得到的不过是一些不咸不淡的客套话儿。”
13.菲里斯眨眨眼睛,说:“也许是他们没有得到所希望的礼物?”爱德华先生皱皱眉头,他根本不知道他的家人想要什么样的圣诞礼物,而且似乎从来也没有询问过,因为他觉得给家人钱,让他们自己去买是一样的。
14.他不解地说道:“我给他们很多钱,难道还不够吗?”菲里斯摇头道:“先生,圣诞礼物其实就是爱的礼物,不一定要花很多钱,而是要送给别人心里希望的东西。”
15.菲里斯沿着街道走远了,爱德华先生还站在门口,沉思好久好久才转身进屋。屋子里早餐已经摆好了,妻子儿女们正等着他。这时,爱德华先生没有像平时那样自顾自地边喝牛奶边看报纸,而是对大家说:“哦,我已经决定取消去加拿大的计划,想留在家里跟你们一起过圣诞节。现在,你们能不能告诉我,你们心里最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圣诞礼物呢?”
16.因为很久没有这样与家人沟通,所以爱德华先生说话时有点不自在。家人……
17.从第二年开始,爱德华先生在银行里设立了“天使基金”,每年的12月都会派专人去挑选一些圣诞礼物,分送给福利机构和孤儿院里的孩子们。这些小礼物并不昂贵,不过由于事先请专人做了调查,所以送去的礼物一定是孩子们心中渴望的东西。因为圣诞礼物其实就是爱的礼物——这句话如箴言一样,让爱德华先生谨记心田。
1.根据拼音写汉字。 zhì( )气 遗hàn( )
2.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说说什么样的礼物才是“爱的礼物”?

3.文中划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菲里斯怎样的性格特点?

4.选文对菲里斯给妹妹准备圣诞天使的过程写得比较详细,这些内容在文中有何作用?

5.段写到菲里斯走远后,爱德华先生还站在门口沉思了好久,此时此刻他会想些什么?

❾ 下面是一份对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表,请根据这个调查情况,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小题1:从


小题1:大多数初中生课外阅读喜欢看卡通画而不喜欢阅读文学名著。(2分)
小题2:开放专性试题,言之有理属即可。(2分)

❿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下表是2012年4月19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

(1)①传统报刊阅读率逐年下降,数字媒介阅读率增长迅专猛(逐年上升)。
②传统报刊属阅读率仍高于数字媒介阅读率但差距越来越小。
(2)主要原因是时代进步,科技发展,网络及电子产品的普及。(不设统一答案)

与2012年国民阅读调查初中语文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
© Arrange www.xszzw.net 2017-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