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初中语文语法词性

初中语文语法词性

发布时间:2021-01-04 16:01:25

❶ 语文语法中,“讲述清楚”、“身体健康”分别是什么词性

讲述清楚 动补

身体健康 主谓

祝你好运!

❷ 语文中的词性有哪些

词类根据表示实际意义以及语法结构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按照是否吸收其他词性的词分为开放词类和闭合词类(例如汉语的动词可以直接作为“某种动作的名字”当成名词使用,所以汉语的名词是一个开放词类。)以上大类以下还可以按照词的具体用法和功能分为小类。

1、实词包括体词、谓词、加词和代词。体词包括名词、数词和量词。谓词包括动词和形容词。加词包括区别词和副词。(实词,有实际意义的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

2、代词是独立于体词、谓词、加词之外的一类实词。它的主要作用是替代,它可以替代名词、数词、量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它所替代的对象不同,语法功能就不同。代词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词类。

3、虚词包括关系词和辅助词。关系词包括连词和介词。辅助词包括助词和语气词。(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的词汇,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的词。具有必须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作语法成分、不能重叠的特点。)

4、拟声词和叹词既不属于实词,也不属于虚词。它们是特殊词类。这两类词的特点是在句子中通常不跟其他词发生结构关系。

5、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

(2)初中语文语法词性扩展阅读

对汉语来说,划分词的标准是语法功能,词的语法功能就是词的组合能力。

具体地说:

(1)词的语法功能首先表现为能否充当句法成分。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是实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虚词。

(2)实词的不同语法功能体现于词和词的组合能力。

(3)虚词的不同语法功能表现于虚词和实词或者短语的不同关系上。

❸ 学习语文词性有什么用

作用:
可以深刻彻底的学好汉语,以后遇到汉语问题,回可以简单地解决。
答词性:
词性指以词的特点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两类14种词性。

词类是一个语言学术语,是一种语言中词的语法分类,是以语法特征(包括句法功能和形态变化)为主要依据、兼顾词汇意义对词进行划分的结果。
从组合和聚合关系来说,一个词类是指:在一个语言中,众多具有相同句法功能、能在同样的组合位置中出现的词,聚合在一起形成的范畴。词类是最普遍的语法的聚合。词类划分具有层次性。如汉语中,词可以分成实词和虚词,实词中又包括体词、谓词等,体词中又可以分出名词和代词等。

❹ 现代汉语语法中包含词性的说明吗

合成词是由两个单词连在一起合成一个新词,前一个词修饰或限制后一个词。现代汉语词汇中,合成词占了绝大多数。合成词中,多数由两个语素构成,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是少数。
结构上:组合的基本形式可分为两类:
由词根和词根组合成的称为复合词,如书本、草木、机器等;
由词根和词缀合成的称为派生词,如车子、花儿、阿姨等。
词性上:组合词的词性要看词根的词性,如汽车,汽和车都是名词,那么汽车也是名词。
语法意义:并列式(如:劳动)、偏正式(如:足球)、支配式(如:化石)、陈述式(如:日蚀)、补充式(如:缩小)、名量式(如:花朵),附加式(如:小说),重叠式(如:娃娃)等。
语法特征:组合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如空气调节器)的单独意义音节组成,两个词根意义的叠加基本等于合成词的含义。
以上所有的例子出自《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顾士熙主编,中国书籍出版社。

❺ 谁能把初中语文语法中的词性讲清楚

语言学里的词按照语法作用的不同而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从意义和回作用看,词又答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 可以用 “的地得,定状补,主谓宾,分清楚”,的口诀来区别词性。‘的’是定语的标志,一般为形容词,修饰主语。地为状语,修饰谓语。

❻ 语文语法问题,这句话中的各个词性,缺少什么成分。

一、分类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实词包
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包
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二、实词
(一)名词
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
2、种类:
○1表示人的:教师、学生、工人、父亲、白求恩;
○2表示具体事物的:房子、汽车、电话、计算机;
○3表示抽象事物的:精神、物质、友谊、法律;(抽象名词)
○4表示时间的:过去、现在、春节、元旦、早晨、晚上;(时间名词)
○5表示处所的:北京、四川、中国、美国、亚洲;(处所名词)
○6表示方位的: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以上、之下;(方位词)
3、名词的语法特征:
○1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如:牛吃草;
○2也可作定语,直接修饰另一名词,如:柳树梢头
○3名词可以受数量短语修饰,如:一条河、一头牛、三位同学
○4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能说“很同学”、“不房屋”
○5不能重叠,亲属称谓以及其他少数词,如“妈妈、哥哥”等,这是构词的语素重叠,不算构形的形态变化.
○6有些名词能够加“们”表示群体.不加“们”的名词可是个体,也可是群体.
*方位名词可以单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它要用在名词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
(二)动词
1、含义: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2、种类:
○1表示动作行为的:说、笑、写、看、走、休息、学习(动作动词)
○2表示发展变化的:增加、减少、提高、降低、发生、出现(表示存在、变
化、消失)
○3表示心理活动的:爱、恨、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重视(心理
活动动词)
○4表示可能、意愿的:能、会、要、敢、得、可、可以、应、应该、愿意(能
愿动词同)
○5表示趋向的: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
来(趋向动词)
○6表示判断的,只有一个:是 (也叫判断词)
3、动词的语法特征:
○1动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如“他爱祖国”
○2动词能够前加副词“不”,除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和一些能愿动词能够前加
程度副词外、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3动词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4动词可以重叠使用.一般表示时间短暂或试一试的意思,如“看看、走走,
研究研究”等.
* 能愿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趋向动词可单用,一般多用在其他动词的
后边.
(三)形容词
1、含义: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
2、种类:
○1表示形状的:大、小、高、矮、长、宽、笔直、弯曲
○2表示性质的:好、坏、美、丑、高明、美丽、诚实
○3表示状态的:快、慢、软、硬、兴奋、激动、悠闲
○4表示颜色的:黑、白、橙、红、苍白、碧绿、绿油油
3、形容词的语法特征:
○1形容词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多数能够直接修饰名词.如:“太阳
红、红太阳”
○2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3形容词的前边一般可以加“很、最、非常、十分、极、多么”等表示程度
的词.如“很大、最明白、多么慌”等
○4形容词也可以重叠,有加重语义的作用,可以把事物的性质、状态描绘得
生动一些.
重叠形式:
单音节:基本式是AA或AA的、AA儿.如:早早、长长的、慢慢儿
双音节:基本式是AABB或AABB(的)、AABB(儿)如:清清楚楚、高
高兴兴(的)、痛痛快(儿)
少数双音节贬义形容词的工A里医药卫生AB式:如:马里马虎、小里小气、
糊里糊涂
附: 名词和动词、形容词的语法特征比较表
区别 词类
主要语法特性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1 能否经常作主语 能 不能
2 能否经常作谓语 不能 能
3 能否受“不”修饰 不能 能
4 能否重叠 不能 部分能
5 能否用肯定否定并列形式提问 不能 部分能
6 概括意义 人或事物 动作、性状
动词与形容词的语法特征比较表
区别 词类
主要语法特性
动词
形容词
1 能否带宾语 绝大多数能 不能
2 能否受“很”修饰 多数不能 多数能
3 重叠方式和意义 AA式、ABAB式表示动量少或时量少 AA式、AABB式表示程度加深或者程度适中
4 概括意义 表示动作、行为、活动 表示性质、状态
(四)数词
1、含义:表示数目的词.
2、种类
○1确数:一、二、千、万
○2概数:几、些、多、约
○3序数:第一、老二、初五
3、数词的语法特征
○1数词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作句子成分.
○2数量短语常常作定语或补语,状语.如:一片浮云,看了一眼
○3一些数词有固定的用法.数量增加要用倍数或百分数,可以说“增加了”
或“增加到”,前者不包括底数,后者包括底数.数量减少只能用分数,可以说“减
少了”或“减少到”,前者指净减的数量,后者指净剩的数量.
(五)量词
1、含义:表示单位的词.
2、种类:
○1物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位.
A、表示个体单位的:个、台、条、段、根
B、表示集体单位的:对、双、群、类
C、表示度量衡的:米、千克、公里、吨、平方米、立方米
○2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如:次、回、趟、遍、顿、阵
3、量词的语法特征:
○1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后边,同数词一起组成数量短语.
○2单音节量词一般可以重叠,组成BB式,表示每一个都在内.
○3量词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
4、复合量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量词构成,表示复合性单位.
○1由两个物量词构成,表示同一事物的不同内容的计量.例如说到运输量中
的重量和里程,有“吨千米、吨海里”等,说到水的流量,有“秒立方米”.
○2由物量词和动量词组成,表示事物单位和动作单位的加合.例如:“飞机共
飞25架次”“接待旅客100万人次”
*数量词也可以重叠,组成“一B一B”式,修饰名词时,表示数量多,如“一堆
一堆的书”;修饰动词时,表示按次序进行,如“一个一个地说”;
(六)代词
1、含义:代替其他的词或者短语、句子的词.
2、种类: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者事物的名称.我、你、他、我们、它们、咱们、自
己、人家
○2指示代词:起区别作用.这、那、这样、那样、各、每
○3疑问代词:用于提问.谁、什么、怎样、哪、哪儿、多少、几
3、注意事项:
○1代词代替某一类词,就具有某一类词的语法功能.
○2“他们”的使用范围比较广,除了用于男性,男女兼有的复数,都可以用
“他们”.
○3“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为了亲近,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
说话人和听话人
○4指示代词“这”用于近指,“那”用于远指
○5代词一般是实指,有时也可以用来虚指,指称不确定的人或事物.如“你看
着我,我看着你”.
三、虚词
(一)副词
1、含义: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动作行为的范围、时间、频率、语气
等或性质状态的程度的词.
2、种类
○1表示程度:很、最、挺、非常、十分、格外、更、越、几乎、尤其
○2表示范围:都、总、共、只、仅仅、单、就
○3表示时间、频率:已、已经、曾、刚、才、正、在、立刻、马上、终于
○4表示语气:难道、简直、岂、果然、居然、只好
○5表示肯定、否定:没、不、没有、莫、不用
3、副词的语法特征:
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和形容词,都能作状语.
(二)连词
1、含义: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用来表示并列、选择、转折、递进、
因果等关系.
2、常见的连词:
和、跟、同、而、或、或者、而且、并且、虽然、但是、如果、只有、
只要、因为
(三)介词
1、含义:常用在名词、代词或者名词性短语前面,同这些词或短语一起修饰
或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方式,目的,比较等.
2、常用介词及用法顺口溜:
自、从、以、当、为、按照,
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
除了,同,对,向,往,朝……
用在名词代词前,修饰“动”“形”要记牢.
(四)助词
1、含义:是起辅助作用的词,没有独立性,意义最不实在.
2、种类:
○1结构助词:的、地、得、所、似的
○2动态助词:着,了,过
○3语气助词:了、吗、呢、啊、呀、吧、哪、啦
3、注意事项:
○1结构助词“的”主要用在名词前头,“地”主要用在动词前头,前后两
部分之间是修饰关系或限制关系.“得”主要用在动词之后,表示补充或说明.
○2结构助词“所”用在一部分动词的前边,组成一个名词性成分,用来修
饰名词(后边在加“的”),或代替名词(后边要加“的”,有的不用加).
○3动态助词“着,了、过”,附着在动词的后边,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
其中“着”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中;“了”表示已经完成;“过”表示曾经
发生过.
○4语气助词放在句子末尾,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或感叹等语气.
(五)叹词
1、含义:是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
2、种类:
主要有“唉,哎,嗨,喂,哎呀,哎哟”等.
* 叹词一般都是单用,独立成句.
(六)拟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声音的词,如“哈哈,嘭,哗啦,叮,轰隆隆”等.
词性的辨析
一、分类: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二、辨析:
1)名与动、形的区别:
A.名词不能重叠.(少数除外 如: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
A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跑跑、想想、讨论讨论、干干净净、高高的.
B.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如:国家不国家?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好不好?
C.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京.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
2)动词、形容词的区别:
A.前加“很”,一般动词不能(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形容词多数可以,如:很走×,很好√.
B.动词重叠:ABAB式,AA式,如:讨论讨论,看看;
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如:干干净净,高高的.
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喜欢(你),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
3)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如:“一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
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如:“大家的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
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
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可以.如:一概不一概?一致不一致?
4)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
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务”,“刚才的情况”.时间副词不能如:“正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况”.
b.时间名词做主语,如:“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八点钟”,“近来很冷”;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如:“正在是早晨八点整”.
c.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过去、到将来、在早晨;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从曾经、到刚刚.
d.时间 名词能与“是”构成“XX是XX”的格式,如:“从前是从前”
时间副词不能.
练习:A.立刻、马上、正在、早已、从来、即将
B.最近、现在、目前、早上、从前、将来
5).有些介词与动词兼类,怎样区别:
有:在、给、叫、用、拿、比、到、让、由、朝、往、把、经过、通过.
A.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可以.所以一句话中如果有别的词作谓语(动、形),它就是介词;如果没有别的词作谓语,那它就是动词.
B.介词后面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动词可以.
C.介词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
如:明天我在学校等你. 明天我在家. 他在看书.
我比你高一点儿. 我们比比.
他给我买了一本书. 他给了我一本书.
别那我开玩笑. 他手里那着一本书.
6).连词“和、跟、与、同”与介词兼类,区别:
A.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互换位置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词语不能互换.
B.连词“和”组成并列短语后可以带“都”;介词不可.
C.连词“和”前面不能有修饰语,介词可以.
D.连词“和”不能出现在一个句子或一个成分的开头;介词可以.
如:我和弟弟都去过. 我和弟弟谈话.
和弟弟一块儿去玩的孩子都回来了.
7).兼类词: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特点、功能而意义上密切相关,这样的词就是兼类词.
兼类词与同形词、同音词的区别:同形词同音词意义毫无联系,是两个以上的一组词.
如:把住质量关.(动词) 把书拿来.(介词) 拿把菜刀来.(量词)
开了一朵花(名词) 花了很多钱.(动词)
8)如何辨别兼类词的词性:看它在句中的位置,起的作用.
如:大家选我当代表.(名词) 这代表大多数同志的看法.(动词)
买了一把锁.(名词) 把门锁上.(动词)
你要端正学习态度.(动词) 他坐得很端正.(形容词)
怎么多了一个人?(动词) 这里人太多.(形容词)
我们要立个规矩.(名词) 梅家的小姐很贤惠、很规矩.(形容词)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想.(名词) 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形容词)
你快点走,跟上我!(动词) 你跟姐姐回家吧.(介词)
年老了,身体不行了.(形容词) 你怎么老哭?(副词)
他买的雨伞是白色的.(形容词) 我今天又白跑了.(副词)
练习
一、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
1.他昨天上午在家里,下午在图书馆看书,现在在开会.
2.两块连草都不长的地连起来了.
3.你比我强,我比不过你.
4.你为什么老向着他而不向他提意见?
5.到了北京,我就赶快跑到医院去看病.
二、选出词类相同的一项.
A.肃穆 肃立 B.也许 立刻 C.聪明 智慧 D.欣然 果然
三、判断加点词的词性.
1.“精兵简政”是条好意见.(动词) 2.队员们精疲力尽.(名词)
3.过日子要精打细算.(形容词) 4.输得精光.(副词)
四、判断加点词的词性
1.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形容词)
2.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动词)
3.月色给大地带来一片朦胧.(名词)
4.隔着云看太阳,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形容词)
5.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动词)
6.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名词)
7.这道题老师讲得很明白.(形容词)
8.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动词)
9.我们应该有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形容词)
10.革命队伍必须严肃纪律.(动词)
五、选出下列加点词词性不同的一项.(B)
A.电灯突然亮了. B.这场雨下得太突然.
C.心脏突然停止了跳动. D.突然,掌声暴风雨般的响起来.
六、请将下列虚词归类.
A.副词 B.叹词 C.介词 D.拟声词
越发(副词) 除了(介词) 始终(副词) 依照(介词) 沿着(介词)
索性(副词) 扑通(拟声词) 哦(叹词) 屡次(副词) 何必(副词)
自从(介词) 砰(拟声词) 啊(叹词) 却(副词)
七、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
一个人为自己所热爱的目标而奋斗时,即使困难重重,也会百折不挠的去克服它. 划分句子成分
1.什么是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
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 = 谓语 - 宾语 ~
定语 ( ) 状语 [ ] 补语 < >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定 语、状语、补语.
② 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3.(1)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❼ 谁能把初中语文语法中的词性讲清楚

1、名词、词
2、名词、词
3、词、形容词
4、词、形容词
5、名词、形容词
6、名词、形容词
用请及采纳万谢

❽ 在22日前回答:初中语文,关于语文词性、语法的一些问题,急!!!!!!!!!!!!!!!!!!!!!

一、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1。【名词】

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又称体词。实词的一种。如:中国、世界、成果、效率、品德、父亲、主人、老李、疯子、错儿、孩子们等。
名词可以分为以下次类:
个体名词,又叫可数名词。如:(一本)书、(三朵)花、(五条)河。
集合名词,不能加个体量词,与集合量词或不定量词"对,批,部分,些"等搭配,如:(一对)夫妇、(一部分)船只、(一些)车辆。
专有名词,如:北京、天安门、孔子、长江。
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处所名词,如: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中国。
方位词,如:东、西、上、里、前、内。
名词的主要语法特点:
(1)不能用"不"来否定,如不能说"不帽子"。
(2)在句中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时间和处所名词可以做状语,如:小李昨天迟到了。
(3)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带有量词性质的名词才可以重叠,如:人、年、天。
2。【动词】

是表示人、事物的运动或相互作用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动词可分为: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能够带宾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如:吃、打、敲、写,它们的宾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也有一部分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费(劲)、顾全(大局)。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如:咳嗽、休养、毕业。
心理活动动词。这类动词可以受"很、太"一类程度副词的修饰。如:爱,想,同意,赞成,怀疑。
判断动词。最主要的就是"是",表示判断或肯定。在表示判断时,"是"后边的成分是"判断宾语",例如:"我是中国人。"
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表示行为状况的可能性或意愿性。例如:能够 会 可以 应该
趋向动词,表示趋向性的动作或动作的状态。如:(坚持)下来,(搞)上去,(走)进。
动词的主要语法特征:
动词可受副词"不"、"没"的修饰。
动词经常作谓语,后面可以接宾语。
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动作时间短暂或"尝试"的动态意义。如:听听、想想,还有:讨论讨论、吵吵嚷嚷等。
3。【形容词】

是表示性质或状态的词,可分为几类:
性质形容词。性质形容词能受"很"修饰。如:红,甜,漂亮,干净,清楚。
状态形容词。状态形容词不能受"很"修饰。如:雪白,滚烫,亮晶晶,泪涟涟。
形容词的主要语法特征:
形容词一般都能做定语。
形容词一般不能做宾语。
一部分形容词可以重叠,如:好好,慢慢,结结实实,雪白雪白。
4。【数词】

表示数目和次序。表示数目多少的是基数词,表示次序前后的是序数词。前者由系数和位数组成。系数包括"零、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位数包括"十、百、千、万、亿"等。二者合成数词,如:二,十二,六百六十六,一千。序数词一般由基数前加"第、初"构成。数词中还有分数,小数,倍数,概数。如:三分之二,一点五,五倍,十几。
5。【量词】

表示计量单位,又叫单位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类。名量词是人和事物的单位,如:张、本、只、个。动量词是动作行为的单位,如:次、回、声、趟。
数词和量词经常组合在一起构成数量词组,充当定语、状语或补语。比如:一张(纸)、三只(鸡)、一下(打响)、跑(三圈)。

6。【代词】

是有称代、指别作用的词。分为三类,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叫人称代词,表示疑问点的叫疑问代词,指示或区别人、事物、情况的叫指示代词。
1.人称代词包括三种代词:
第一人称:我、我们、咱、咱们;
第二人称:你、你们、您、您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别人、大家
2.疑问代词是表示疑问点的,如:谁、什么、哪里、多少。
3.指示代词包括近指的"这",远指的"那",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合成指示代词,如:这里、那边、这阵子、那会儿。

二、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7。【副词】
1、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语气、情貌等。
表示程度的有:很、极、最、太、更、更加、格外、十分、极其、比较、相当、稍微、略微、多么等。
表示范围的有:都、全、单、共、光、尽、净、仅、就、只、一共、一起、一同、一道、一齐、一概、一味、统统、总共、仅仅、惟独等。
表示时间的有:刚、正、将、老(是)、总(是)、早就、已经、正在、立刻、马上、起初、原先、一向、永远、从来、偶尔、随时、忽然等。
表示频率的有:又、再、还、也、屡次、常常、往往、经常、不断、反复等。
表示语气的有:不、没、没有、别、未必、准、一定、必定、必然、却、倒、可、就、幸亏、难道、何尝、偏偏、索性、简直、反正、多亏、也许、大约、好在、敢情等。
表示情貌的有:百般、特地、互相、擅自、几乎、渐渐、逐渐、逐步、猛然、依然、仍然、当然、毅然、果然、差点儿等。
2、语法特点
副词一般只同动词、形容词相结合,例如"都去、常去、就去、很大、更大、多么大"。如果代词"这样"、"这么"、"那样"、"那么"代替了动词,副词也可以用在它们前面,如"已经这样了"、"就这么着吧"。名词数量词做谓语时,副词也可以同它们结合,如"这儿就三个人"、"今天才九号"。
副词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做状语,"机"、"很"可以做补语。如"你太好了"、"他曾经来过"、"味道好极了"。
8。【连词】

1.连接词、短语、句子、句群、段落,能表示某些逻辑关系。
连接词和短语的有:和 跟 与 同 或 既 等。
连接短语或句子的有:还是 不但 就是 不管 无论 除非 不论 等。
连接句子的有:要么 何况 况且 与其……宁可 然后 以致 于是 因为……所以 如果……就 虽然……但是 只有……才 只要……就等等
连接词、短语、句子的有:而 并 并且 而且 或者 等。
连接句群、段落的有:至于 于是 但是 然而 因此 等。
2.连词是纯粹的虚词,只能在短语、句子、句群中起连接作用,表示被连接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有几个连词在其他场合是副词,是连词和副词的跨类词,如:就才又 也 还
都 在 不却等。这几个副词只能用在主语之后、谓语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位置比较固定。而这几个连词即可用在主语前边,也可用在主语后边,位置不象副词那么固定。

9。【介词】:
介词又叫作前置词,主要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前面,共同组成"介宾短语",做动词、形容词的修饰成分或补充成分,表示处所、方向、时间、状态、方式、原因、目的、施受对象、比较对象、排除、范围、根据等。介词本身起介绍作用,表示词语之间的语法语义关系。
介词可分为:施受动词,引出施事主体、支配客体的介词,如:把、被、叫、让。方式介词,引出方式、方法、依据、工具,如:按、照、依照、本着、跟随等。时空介词,引出起点、经由、终点、所在,如:由、打、从、经过、当。关涉动词,引出范围、原因、论题,如:关于、至于、作为、论、就、除。
10。【助词】:
助词是附着在词或词组前后,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助词都不能单说,一般读轻声。
助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结构助词,包括:的、地、得、所、似的、一样、一般。
动态助词,包括:了、着、过、被、给。
约略助词,包括:们、来、把、等、等等。
11。【叹词】:
叹词又叫感叹词,是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声音的词。
叹词可以分为:表情叹词和表意叹词。前者用于表达个人情意,例如:"唉、糟了!"表意叹词用于向别人传达语意,例如:哼,嘘……
叹词的独立性很强,可以独立成句或充当独立语。
12。【拟声词】:
拟声词又叫象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如:轰、哗啦、劈里啪啦。
拟声词经常单独成句或做独立成分。拟声词还可以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如:"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轰隆隆的开炮声震撼大地。""小王呜呜地苦。""他冻得呲呲哈哈的。""他哎哟一声叫了起来。

三、词性辨析:
1)名与动、形的区别:
A.名词不能重叠。(少数除外如:人人、时时、处处、事事、家家、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重叠后表示遍及全部、毫无遗漏。)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跑跑、想想、讨论讨论、干干净净、高高的。
B.名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提问。如:国家不国家?
动词、形容词可以重叠,如:走不走?说不说?
C.名词前不能加"不"(不受副词限制)如:不北京。动词、形容词一般可以,如:不看、不吃、不好、不大。
2)动词、形容词的区别:
A.前加"很",一般动词不能(表示心里活动的动词和能愿动词可以加程度动词)。形容词多数可以,如:很走×,很好√。
B.动词重叠:ABAB式,AA式,如:讨论讨论,看看;
形容词重叠:AABB式,AA(的)如:干干净净,高高的。
C.动词绝大多数能带宾语,形容词不能,如:喜欢(你),怨恨(他),愉快(你)×,高兴(他)×。
3)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a.副词不能和名词组合,形容词可以。如:"一致的意见",不能说"一概的意见"。
b.副词不能做谓语,形容词可以。如:"大家的意见一致",不能说"大家的意见一概"。
c.副词除"不、也许、没有、未必、一定"等少数外,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形容词可以。
d.副词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的方式提问,形容词可以。如:一概不一概?一致不一致?
4)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别:
a.时间名词能做定语,如:"现在的事情","目前的任务","刚才的情况"。时间副词不能如:"正在的事情","立即的任务","刚刚的情况"。
b.时间名词做主语,如:"今天星期天","现在是早晨八点钟","近来很冷";而时间副词不能做主语,如:"正在是早晨八点整"。
c.时间名词能同介词组成介宾短语:如:从过去、到将来、在早晨;时间副词不能同介词组合,如:从曾经、到刚刚。
d.时间 名词能与"是"构成"XX是XX"的格式,如:"从前是从前"
时间副词不能。
练习:A.立刻、马上、正在、早已、从来、即将
B.最近、现在、目前、早上、从前、将来
5).有些介词与动词兼类,怎样区别:
如:在、给、叫、用、拿、比、到、让、由、朝、往、把、经过、通过等词属于兼类词.
A.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可以。所以一句话中如果有别的词作谓语(动、形),它就是介词;如果没有别的词作谓语,那它就是动词。
B.介词后面不能带动态助词"着、了、过",动词可以。
C.介词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
如:明天我在学校等你。 明天我在家。 他在看书。
我比你高一点儿。 我们比比。
他给我买了一本书。 他给了我一本书。
别那我开玩笑。 他手里那着一本书。
6).连词"和、跟、与、同"与介词兼类,区别:
A.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互换位置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词语不能互换。
B.连词"和"组成并列短语后可以带"都";介词不可。
C.连词"和"前面不能有修饰语,介词可以。
D.连词"和"不能出现在一个句子或一个成分的开头;介词可以。
如:我和弟弟都去过。
我和弟弟谈话。
和弟弟一块儿去玩的孩子都回来了。
7).兼类词: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特点、功能而意义上密切相关,这样的词就是兼类词。
兼类词与同形词、同音词的区别:同形词同音词意义毫无联系,是两个以上的一组词。
如:把住质量关。(动词) 把书拿来。(介词) 拿把菜刀来。(量词)
开了一朵花(名词) 花了很多钱。(动词)
☆如何辨别兼类词的词性:看它在句中的位置,起的作用。
如:大家选我当代表。(名词) 这代表大多数同志的看法。(动词)
买了一把锁。(名词) 把门锁上。(动词)
你要端正学习态度。(动词) 他坐得很端正。(形容词)
怎么多了一个人?(动词) 这里人太多。(形容词)
我们要立个规矩。(名词) 梅家的小姐很贤惠、很规矩。(形容词)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理想。(名词) 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形容词)
你快点走,跟上我!(动词) 你跟姐姐回家吧。(介词)
年老了,身体不行了。(形容词) 你怎么老哭?(副词)
他买的雨伞是白色的。(形容词) 我今天又白跑了。(副词)

还可以用网络

❾ 求初中英语所有词性的定义,意思和用法和一些语法

[短语、词组归纳]
由动词开头构成的短语、词组很多。复习时应分类处理:
一、动词+介词
1.look at…看…, look like … 看上去像……, look after …照料…
2.listen to…听……
3.welcome to…欢迎到……
4.say hello to …向……问好
5.speak to…对……说话
此类短语相当于及物动词,其后必须带宾语,但宾语无论是名词还是代词,都要放在介词之后。
二、动词+副词
“动词+副词”所构成的短语义分为两类:
A.动词(vt.)+副词
1.put on 穿上 2.take off脱下 3.write down记下
此类短语可以带宾语,宾语若是名词,放在副词前后皆可;宾语若是人称代词,只能放在副词的前面。
B.动词(vi)+副词。
1.come on赶快 2.get up起床 3.go home回家
4.come in进来 5.sit down坐下 6.stand up起立
此类短语属于不及物动词,不可以带宾语。
三、其它类动词词组
1.close the door 2.1ook the same 3.go to work/class
4.be ill 5.have a look/seat 6.have supper
7.1ook young 8.go shopping 9.watch TV/games
10. play games
[介词短语聚焦]
“介词+名词/代词”所构成的短语称为介词短语。现将Unitsl-16常用的介词短语按用法进行归类。
1.in+语言/颜色/衣帽等,表示使用某种语言或穿着……。
2.in + Row/ Team/ Class/ Grade等,表示“在……排/队/班级/年级”等。
3.in the 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 表示“在上午/下午/傍晚”等一段时间。
4.in the desk/ pencil-box/bedroom 等表示“在书桌/铅笔盒/卧室里”。
5.in the tree表示“在树上 (非树本身所有)”;on the tree表示“在树上(为树本身所有)”。
6.in the wall表示“在墙上(凹陷进去)”;on the wall表示“在墙上(指墙的表面)”。
7.at work(在工作)/at school(上学)/at home(在家)应注意此类短语中无the。
8.at + 时刻表示钟点。
9.like this/that表示方式,意为“像……这/那样”。
10.of短语表示所属关系。
11.behind/ beside/ near/ under+ 名词等,表示方位、处所。
12.from与to多表示方向,前者意为“从……”,后者意为“到……”。
另外,以下这些短语也必须掌握。如:on ty, after breakfast, at night, at the door, in the middle, in the sky, on one’s bike等。
[重点句型大回放]
1.I think…意为“我认为……”,是对某人或某事的看法或态度的一种句型。其否定式常用I don’t think…,
2.give sth. to sb./ give sb. sth. 意为“把……给……”,动词give之后可接双宾语,可用这两种句型;若指物的宾语是人称代词时,则只能用give it/ them to sb.
3.take sb./ sth. to…意为“把……(送)带到……”,后常接地点,也可接人。
4.One…, the other…/One is…and one is…意为“一个是……;另一个是……”,必须是两者中。
5.Let sb. do sth. 意为“让某人做某事”,人后应用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其否定式为Don’t let sb,do sth.,或Let sb. not do sth. 另外,Let’s 与Let us的含义不完全相同,前者包括听者在内,后者不包括听者在内,
6.help sb. (to) do sth./help sb. with sth.意为“帮助某人做某事”,前者用不定式作宾补,后者用介词短语作宾补,二者可以互换.
7.What about…?/How about…?意为“……怎么样?”是用来询问或征求对方的观点、意见、看法等。about为介词,其后须接名词、代词或V-ing等形式。
8.It’s time to do…/ It’s time for sth. 意为“该做……的时间了”,其中to后须接原形动词,for后可接名词或V-ing形式。
9.like to do sth./like doing sth.意为“喜欢做某事”,前一种句型侧重具体的一次性的动作;后一种句型侧重习惯性的动作,
10.ask sb.(not) to do sth. 意为“让某人(不要)做某事”,其中ask sb.后应接动词不定式,
11.show sb. sth. / show sth. to do. 意为“把某物给某人看”,该句型的用法同前面第2点。
12.introce sb. to sb. 意为“把某人介绍给另一人”;introce to sb.则是“向某人作介绍”。
[重点短语快速复习]
1.kinds of 各种各样的
2. either…or…或者……或者……,不是……就是……
3. neither…nor…既不……也不……
4. Chinese tea without, anything in it 中国清茶
5. take a seat 就坐
6. home cooking 家常做法
7. be famous for 因……而著名
8. on ones way to在……途中
9. be sick/ill in hospital生病住院
10. at the end of在……的尽头,在……的末尾
11. wait for 等待
12. in time 及时
13. make one’s way to…往……(艰难地)走去
14. just then 正在那时
15. first of all 首先,第一
16. go wrong 走错路
17. be/get lost 迷路
18. make a noise 吵闹,喧哗
19. get on 上车
20. get off 下车
21. stand in line 站队
22. waiting room 候诊室,候车室
23. at the head of……在……的前头
24. laugh at 嘲笑
25. throw about 乱丢,抛散
26. in fact 实际上
27. at midnight 在半夜
28. have a good time=enjoy oneself玩得愉快
29. quarrel with sb. 和某人吵架
30. take one’s temperature 给某人体温
31. have/get a pain in…某处疼痛
32. have a headache 头痛
33. as soon as… 一……就……
34. feel like doing sth. 想要干某事
35. stop…from doing sth. 阻止……干某事
36. fall asleep 入睡
37. again and again再三地,反复地
38. wake up 醒来,叫醒
39. instead of 代替
40. look over 检查
41. take exercise运动
42. had better(not) do sth. 最好(不要)干某事
43. at the weekend 在周末
44. on time 按时
45. out of从……向外
46. all by oneself 独立,单独
47. lots of=a lot of 许多
48. no longer/more=not…any longer/more 不再
49. get back 回来,取回
50. sooner or later迟早
51. run away 逃跑
52. eat up 吃光,吃完
53. run after 追赶
54. take sth. with sb. 某人随身带着某物
55. take(good) care of…=look after…(well) (好好)照顾,照料
56. think of 考虑到,想起
57. keep a diary 坚持写日记
58. leave one by oneself 把某人单独留下
59. harder and harder 越来越厉害
60. turn on打开(电灯、收音机、煤气等)
61. turn off 关

❿ 一句话中如何区别词性和语法成分

词性---简言之就是词语的性质,比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和中文一样理解语法成分的话,其实要是语文语法学的还可以的话,英语是一样的,只是英语有非谓语的概念.这样你只要把握好动词,谓语动词就好了

阅读全文

与初中语文语法词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