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六年级下册第八课

六年级下册第八课

发布时间:2021-01-04 07:34:21

六年级下册第八课。叙述了什么的往事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下册第八课,叙述的是作家朱自清的《匆匆》,文章紧扣“匆匆”二字,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描写了时光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❷ 小学语文6年级下册第八课 课文

客家民居

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区迁到南方的,他们的居住地大多在偏僻,边远的山区,为了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在途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粘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它们大多为3至6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雄伟壮观。大部分土楼有两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历史,经受无数次的地震撼动,风雨侵蜍以及炮火攻击而安然无恙,显示了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

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和安宁的象征。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客家人在治家,处事,待人,立身等方面,无不体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

客家人那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品格值得我们学习,土楼内所保留的民俗文化,让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久远。

傣家竹楼

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你就走进了绿色的世界。远远望去,到处是一丛丛绿色的凤尾竹,和遮天盖地的油棕林。在竹林深处不时传来鸡犬之声,却看不到村寨、房舍,显然那一幢幢竹楼都藏在浓绿的竹林中了。

竹楼是傣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傣族人民居住区地处亚热带,地温高,据说竹楼利于防止酷热和湿气,因此,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傣族村寨多则二三百户,少则一二十家,都由一幢幢别致的竹楼组成。村边都有防护林带。每家竹楼四周,都用竹篱围着。篱内种植各种花木果树。可谓“树满寨,花满园”。竹楼下有较大的空地作院子。整个竹楼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一般作关牲口和堆柴禾用。竹楼由二十至二十四根柱子支撑。屋内横梁穿柱。有的横梁上雕刻着花纹。离地七八尺处铺楼板或竹蔑,将楼房隔为两层。屋顶用茅草编织的草排或木片覆盖,近年大都改为用瓦顶。

如果你到傣家作客,走进竹篱,登上木梯,便来到屋外的走廊,进门,是一宽大堂屋,中间铺一大块竹席,这是全家活动的中心,也是招待客人的地方。两侧是用木板或竹篾隔成的卧室,外人是不能入内的。傣家竹楼建筑结构一般都比较简单,但十分宽敞,别致美观,室内通风也很好,你在室内坐着,只觉清风徐徐,花果飘香。

建造竹楼,是傣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按照传统习俗,先要选好地方,打好地基,再立柱架梁。一幢竹楼最主要的是中柱。中柱一般是八根。选择中柱是件严肃而隆重的事情。中柱从山上运进村寨时,大家都要去迎接,并泼水祝福。傣族还有个风俗:一家盖房,全村帮忙。新楼落成时,还要举行“架竹楼”仪式。这时候,全寨子的人都蜂拥而至,喜气洋洋,像过节一般热闹。同时还要请“赞哈”(歌手)唱“贺新房”的曲子,据说这样才能吉祥、平安,家道兴旺。

❸ 小学6年级下册第8课资料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理解词语。
2、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宋庆龄尊重劳动人民、民主平等的作风。培养学生尊重劳动人民,关心劳动人民的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运用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词语注释:

晋谒:拜见,进见,进见地位高或辈份高的人,本文指参观的意思。
陵园:以陵墓为主的园林。
泱泱大国:气魄宏大的国家。
显赫:权势、名声等盛大。多形容贵族、官僚的权势盛,名声大。
伺候:指侍奉或供役使。
怯怯:形容胆怯畏缩的样子。
问长问短:仔细的问,多表示关心。
搭讪:为了想跟人接近或把尴尬的局面敷衍过去而找话说。
绝口不提:闭口不谈。
监视:从旁察看注释(敌对者)。
患难:艰苦危险的处境。
嘘寒问暖:形容对别人的生活十分关心。
平衡:对立的各方面在数量或质量上相等或相抵。
波澜壮阔:比喻声势雄壮浩大。

词语积累:

一、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晋谒——拜谒 震动——震惊 朴素——简朴
尊重——敬重 著名——闻名 伺候——服侍
特殊——特别 坚强——顽强 担任——担当
简单——简洁 清楚——清晰
反义词:显赫——卑微 朴素——奢华 特殊——一般
激动——平静 蔑视——重视 传统——现代
亲近——疏远 紧张——轻松 坚强——软弱
清楚——模糊
二、多音、多义字

句段赏析:

1、正因为我是领导,才让你坐北朝南的呀!要是我老高高在上,不就不平衡了吗?
我国传统观念座次以坐北朝南为尊,宋庆龄作为一名国家领导却让自家保姆坐上座,反映了她认为领导不应高高在上的民主思想。

2、老说民主民主,我看最讲民主,最讲平等的是夫人。
这句话是李姐对夫人的中肯评价,通过夫人的民主和平等同社会上那些人鼓吹的民主比较,说明夫人尊重劳动人民、平等待人的品质。

3、夫人还为她设计墓地,不但把她安排进自家的陵园,而且和自己一模一样的样式,并排而立。
这句和上句一样,都表现了宋庆龄的人人平等的民主思想与作风。传统观念中墓地规模是一个人生前地位权势的体现,宋庆龄不仅安排李姐死后与自己并埋,而且还是一模一样的朴素样式,充分体现了宋庆龄对李姐的深厚感情和对封建等级观念的蔑视。

4、在她心里,领导职务不过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国家领导人和保姆仅仅是分工不同而已。
宋庆龄在解放前就被尊称为国母,解放后也一直担任着重要的国家领导职务,但这丝毫没有改变她仁爱朴素的个性和民主平实的作风。她一生完成了许多常人难以企及的功绩,但她把这些功绩只视作自己的职责所在,丝毫也不居功自傲。也正因如此,她才能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才能真正待保姆如姐妹。

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五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宋庆龄的墓旁以同样方式安葬着普通的李燕娥。
第二段(第2至4自然段):李燕娥初见宋庆龄。
第三段(第5至7自然段):李燕娥对宋庆龄全心全意。
第四段(第8至10自然段):宋庆龄对李燕娥关怀备至。
第五段(第11、12自然段):赞扬宋庆龄的民主意识。
(也可将全文分为三部分,2——10自然段合为一大段,讲宋庆龄与李姐亲如姐妹的动人故事。)

宋庆龄生平:

1893年1月 27日,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她的父亲作为孙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启蒙老师。少年时代,她在美国接受了“欧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专制统治,使她对祖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满怀憧憬。父亲源源寄来的书信与剪报资料,在她的心中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架起了桥梁。然而,共和国在摇篮中被扼杀,革命的大潮已经消退,宋庆龄欲学成归国后改革和建设祖国的抱负无法施展。她径直到流亡的革命党人集中的东京,不久即担任了孙中山的助手,开始了她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
1915年10月 25日,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与流亡中的孙中山结婚,以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跟随孙中山踏上捍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历程。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宋庆龄接替了他的“和平、奋斗、救中国”的旗帜。
1927年8月,宋庆龄出访苏联,以后旅居欧洲4年,考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大国,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跃。
当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扩大,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时候,宋庆龄迅速作出科学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认为“国难当头,应该尽弃前嫌。必须举国上下团结一致,抵抗日本,争取最后胜利。”她为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搭桥铺路,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宋庆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把许多精力投入妇女与儿童的文化、教育、卫生与福利事业中。之后她一直担任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和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职务。1950年,她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1952年,被选为亚洲及太平洋联络委员会主席。
1981年5月 14日,宋庆龄的冠心病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病情恶化。 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宣布接收宋庆龄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荣誉称号。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病逝于北京。

❹ 六年级语文第八课课文

中华少年
甲 从巍峨峻拔的高原走来,
我是冰山上的一朵雪莲;
乙 从碧波环抱的宝岛走来,
我是海风中的一只乳燕;
丙 从苍苍茫茫的草原走来,
我是蓝天下翱(áo)翔的雏鹰;
丁 从七沟八梁的黄土坡走来,
我是黄河边鲜嫩的山丹丹。
齐 啊!神州大地生长的希望,
我们是中华的少年!
丁 九曲黄河让我懂得百折不回,
甲 莽(mǎng)莽昆仑(lún)使我学会立地顶天,
丙 教我纯洁的是北国的雪花,
乙 教我热烈的是南疆的红棉。
甲乙 龙的故土,民族的摇篮,
锦绣山川,我们的家园。
甲 到刚劲(jìng)端庄的方块字里,
感受“水浒(hǔ)”“三国”的英雄豪气;
乙 到如歌如画的唐诗宋词中,
领略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
丙 在外婆的歌谣里牙牙学语,
女娲(wā)、大禹(yǔ)的故事萦(yíng)绕耳畔;
丁 在爷爷的臂弯下蹒(pán)跚(shān)学步,
冬子、雷锋的脚印引我向前。
丙丁 炎黄子孙,中华儿女,
黑眼睛黄皮肤,不改的容颜。
丁 五月端阳,心随龙舟把诗魂追赶,
乙 八月中秋,借皎皎圆月遥寄思念。
丙 敖(áo)包会上,射箭摔跤,尽显小牧民的强悍;
甲 手捧哈(hǎ)达,欢歌劲舞,献给朋友美好的祝愿。
乙丙 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
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
丁 我们铭(míng)记着中华母亲的功德,
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灾百难。
黄河纤(qiàn)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
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
丙 啊!是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
让东方雄狮从噩梦中奋起。
甲 先驱者的热血复苏了千年冻土,
神州才露出青春的笑脸,
乙 “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
中华啊!展开了崭新的画卷。
甲 今天,历史和未来将由我们焊(hàn)接,
时代的接力棒要靠我们相传,
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响亮回答:
齐 少年要谱写中华更璀(cuǐ)璨(càn)的诗篇!
甲 不期望脚下处处阳关道,
乙 不幻想头顶一片艳阳天,
丙 不迷恋父兄给予的蜜罐温床,
丁 不忘记“最危险的时候”战歌飞旋!
甲 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
乙 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
丙 要像利剑把贫穷斩断,
丁 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
甲丁听,芦笙(shēng)和唢(suǒ)呐一齐吹响,
乙丙 看,乳燕和雏鹰比翼联翩。
齐 五十六朵鲜花竞(jìng)相开放,
装点祖国万里大花园。
甲 让先辈的英灵自豪地惊叹:
齐 啊!这就是我的中华!
这就是中华的少年!
希望对你有帮助。

❺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八课各段段意

客家民居
第一部分(第①自然段):概括写客家民居的特点、所在位置和环版境,以及在世界民居中的地权位。
第二部分(第②自然段):详细介绍客家民居的突出特点:营垒式住宅的建造原因及作用。具体描写了住宅的建材、外观和整体布局特点。
第三部分(第③自然段):写圆形围屋按八卦布局排列及其具有的象征意义。
第四部分(第④自然段):写圆形围屋的内部结构特点及体现出的民俗文化特征。
傣家竹楼
第一部分(第①自然段):写傣家竹楼的建筑环境:一幢幢竹楼掩映在凤尾竹和油棕林的浓绿中。
第二部分(第②自然段):介绍傣族人家“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传统习俗及其缘由——傣族地处亚热带,竹楼具有酷热和湿气的功能。
第三部分(第③自然段):写傣族村寨“树满寨,花满园”的景致及竹楼的外观特点。
第四部分(第④自然段):介绍傣家竹楼内部结构简单、宽敞、别致等特点。
第五部分(第⑤自然段):写傣族建造竹楼时的传统习俗及文化内涵。
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助到你哦!(*^__^*) 啦啦……

❻ 六年级下册第八课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讲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让我们了解了祖国民居的多姿多彩,体现了民居本身蕴含的民族智慧和

❼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八课《各具特色的民居》的资料

每一小节为来一段
客家民居源:1。地位:被称为世界民居奇葩
2。外形特点:营垒式建筑
3。布局:八卦是布局
4。内部构造:体现民俗文化

傣家竹楼:1。建筑环境:浓绿的竹林之中
2。传统习惯:多起竹楼,傍水而居
3。外观特点:呈正方形、上下两层
4。内部结构:结构简单、宽敞别致
5。文化内涵:团结和睦、乐于助人

❽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近反义词和多音字

这个很简单,直接到课本中找出重点词语再找近反义词和多音字。

❾ 六年级下册第八课的词语

六年级下册第八课:
8三打白骨精 
妖怪  妖术  妖精  妖娆  妖孽 书斋  吃斋  斋饮  斋戒  斋月 蛤蟆专  蛤蟆镜 蛤蟆 
咒骂  咒语属  念咒  赌咒  诅咒 欺瞒  隐满  瞒上欺下  瞒天过海 

❿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八课《各具特色的民居》主要内容

文章抄首先概括介绍客家民居特点、所在的位置和环境,以及在世界民居中的地位:其样式是“圆形围屋或土楼”,“点缀”说明地处偏僻的山区,“世界民居奇葩”是用比喻和比较来说明客家民居在世界民居中的地位。然后,课文详细介绍了客家民居突出的特点:营垒式的住宅及这样建造的原因和作用。作者用举例子、列数据、打比方等方法,具体生动地说明了营垒式住宅的建材、外观和整体布局等特点。紧接着写圆形围屋按八卦布局排列及其象征意义。最后写圆形围屋内部构造特点及体现出的民俗文化特征。 文章第一段概括介绍傣族竹楼的建筑环境:一幢幢竹楼掩映在凤尾竹和油棕林的浓绿中。第二段写傣族人家“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传统习俗及缘由:傣族地处亚热带,竹楼具有防酷热和湿气的功能。第三段讲傣族村寨及竹楼的外观特点。第四段说竹楼内部结构简单、宽敞、别致等特点。第五段写傣家建造竹楼时的传统习俗及文化内涵。一家盖房,全村帮忙的习俗,体现了傣家人团结和睦、乐于助人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

阅读全文

与六年级下册第八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