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成语故事
1. 守株待兔抄 2. 掩耳盗铃 3. 闻鸡起舞 4. 盲人摸象 5. 井底之蛙 6. 指鹿为马
7. 夜郎自大 8. 对牛弹琴 9. 画龙点睛 10. 胸有成竹11. 亡羊补牢 12. 揠苗助长 13. 买椟还珠 14. 滥竽充数 15. 邯郸学步 16. 叶公好龙17. 自相矛盾18. 水滴石穿 19. 愚公移山 20. 狐假虎威
成语故
⑵ 六年级上册有哪些精彩的成语故事
六年级语文上册成语
波澜壮阔 水平如镜 拔地而起 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 云雾迷蒙 连绵不断 危峰兀立 怪石嶙峋 云横秦岭 孤风突起 目之所及 千山一碧 日益密切 兴国安邦 高不可攀 盛气凌人 万古长青 千锤万凿 排山倒海 一涌而出 翻天覆地 天之骄子 小心翼翼 颇负盛名 和蔼可亲 纹丝不动 居高临下 满腔怒火 一如既往 绞尽脑汁 随心所欲 一本正经 应接不暇 粉妆玉砌 彤云密布 返朴归真 苟延残喘 蹑手蹑脚 不拘一格 罪魁祸首 晨钟暮鼓 神秘莫测 遮天蔽日
六年级语文下册成语
书声琅琅 议论纷纷 人才济济 大名鼎鼎 千里迢迢 风尘仆仆 文质彬彬 衣冠楚楚 世世代代 日日夜夜 原原本本 浩浩荡荡 曲曲折折 口口声声 .聚精会神 千钧一发 五湖四海 .满目琳琅 顶天立地 流光溢彩 沁透心脾 锱铢必较 悬崖峭壁 赞叹不已 嘘寒问暖 波澜壮阔 非分之想 初出茅庐 如饥似渴 成竹在胸 迫不及待 别具一格 不假思索 接二连三 莞尔一笑 始料未及 无拘无束 无价之宝 同心协力 伶伶俐俐 端庄典雅 富甲一方 困惑不解 出乎意料 腰缠万贯 解囊相助 寒风呼啸 汹涌澎湃 忐忑不安 天涯海角 无济于事 无怨无悔 泣不成声 工艺精湛 宏伟杰作 阡陌纵横 波光粼粼 屋宇错落 古柳参差 宛若飞红 车水马龙 人声鼎沸 驻足观看 鳞次栉比 摩肩接踵 熙熙攘攘 戛然而止 一丝不苟 惟妙惟肖 狂涛骇浪 暴风骤雨 腾云驾雾 壮志豪情 无 .步履沉重
详见:
http://..com/link?url=JqYkcwYgFNKAbJ2-o477lzZbBlUvpbpUz9lyaW9r-P80IwQcStC_Shm2v_P8f11KJ78gfepPEpNxHRL7PZrvma
⑶ 人教版语文小学一至六年级成语故事
坐井观天 亡羊补抄牢 南辕北辙 惊弓之鸟 买椟还珠 女娲补天 夸父追日 画龙点睛 揠苗助长 守株待兔 闻鸡起舞 程门立雪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入木三分 竭泽而渔 响遏行云 邯郸学步 舍本逐末 对牛弹琴 胸有成竹 雪中送炭 自相矛盾 滴水石穿【水滴石穿】
【【望采纳……】
⑷ 一到六年级的成语故事
小学一年级成语
百花争艳 春 意 盎 然 春 暖 花 开 湖 光 十色
跋山涉水 亭 亭 玉 立 生 机 勃 勃 千 姿 百 态
花枝招 展 姹 紫 嫣 红 连 绵 不 断 莽 莽 苍 苍
无边无 际 江 山 如 画 汹 涌 澎 湃 锦 绣 河 山
崇山峻 岭 高 耸 入 云 巍 然 屹 立 赤 日 炎 炎
繁星闪 烁 皓 月 当 空 花 好 月 圆 群 星 灿 烂
旭日东 升 阳 光 明 媚 艳 阳 高 照 冰 雪 消 融
草长莺 飞 春 光 明 媚 春 回 大 地 春 色 满 园
春色宜 人 落 叶 纷 纷 鸟 语 花 香 秋 高 气 爽
天寒地 冻 万 籁 俱 寂 银 装 素 裹 莺 歌 燕 舞
雨后春 笋 白雪皑 皑 春 回 大 地 万 物 复苏
柳绿花 红 莺 歌 燕 舞 冰 雪 融 化 泉 水 丁 冬
百花齐 放 百 鸟 争 鸣 三 心 二 意 七 上 八 下
五颜六 色 山清水 秀 万 紫 千 红 和 风 细 雨
鸟语花 香 千 山 万 水 千 方 百 计 东 张 西 望
万里无 云 欢 歌 笑 语 春 暖 花 开 百 花 齐 放
春风拂面 古 往 今 来 尊 老 爱 幼 亭 亭 玉 立
美丽动人 花 枝 招 展 心 满 意 足 爱 不 释 手
长命百岁 小 巧 玲 珑 生 龙 活 虎 年 幼 无知
千奇百怪 日 里 万 机 人 命 关 天 勤 奋 好 学
废寝忘食 百 读 不 厌 相 敬 如 宾 团 结 友 爱
活泼可爱 五 谷 丰 登 欢 天 喜 地 热 血 沸 腾
经久不衰 垂 手 可 得 叶 公 好 龙 塞 翁 失 马
守株待兔 亡 羊 补 牢 画 蛇 添 足 蒸 蒸 日 上
飞黄腾达 呼 风 唤 雨 美 不 胜 收 滥 竽 充 数
小学二年级 成语
万象更新 抱头鼠窜 鸡鸣狗盗 千军万马 亡羊补牢 杯弓蛇影 鹤立鸡群 对牛弹琴 如鱼得水 鸟语花香 为虎作伥 黔驴技穷 画龙点睛 抱头鼠窜 虎背熊腰 守株待兔 鹤发童颜 狗急跳墙 鼠目寸光 盲人摸象 画蛇添足 鹤立鸡群 鸡鸣狗盗鹬蚌相争 蚕食鲸吞 蛛丝马迹 龙争虎斗 龙马精神 龙飞凤舞 龙腾虎跃 龙骧虎步龙潭虎穴 龙跃凤鸣 车水马龙 指鹿为马 兔死狐悲 鸡犬不宁 心猿意马 狼吞虎咽 眼高手低 目瞪口呆胸无点墨 头重脚轻 手足轻深 口是心非 手疾眼快 手疾眼快 耳闻目睹 头破血流 眉清秀 袖手傍观 口出不逊 手无缚鸡之力 飞蛾扑火 金蝉脱壳 积蚊成雷 蟾宫折挂 蚕食鲸吞 蜻蜓点水 螳挡车 丝马迹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见多识广 察言观色 高瞻远瞩 左顾右盼 调兵遣将 粉身碎骨 狂风暴雨 旁敲侧击 千辛万苦 眼疾手快 生龙活虎 惊天动地 七拼八凑 胡言乱语 改朝换代 道听途说 千呼后拥 东倒西歪 眼高手低 口是心非 头重脚轻 有头无尾 前倨后恭 东逃西散 南辕北辙 左顾右盼 积少成多 同甘共苦 半信半疑 大材小用 先人后己 有口无心 天经地义 弄假成真 举足轻重 南腔北调 声东击西 转危为安 东倒西歪 反败为胜 以少胜多 由此及彼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成语和四字词语
群芳吐艳,姹紫嫣红,落英缤纷,郁郁葱葱,喷薄而出,
旭日东升,夕阳西下,皓月当空,崇山峻岭,悬崖峭壁,
层峦叠翠,苍翠欲滴,光彩夺目,万紫千红,挨挨挤挤,
小巧玲珑,成千上万,饥寒交迫,皑皑白雪,长途跋涉,
各式各样,应有尽有,沉默不语,不约而同 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惊弓之鸟,孤单失群,和颜悦色,连绵不断,恍然大悟,买椟还珠,各式各样,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受益无穷,鸦雀无声,情不自禁,人山人海,诚心诚意,博览群书,孜孜不倦,勤学好问,学而不厌,坚持不懈,竭尽全力,业精于勤,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废寝忘食,锲而不舍,脚踏实地 异口同声,神气十足,四面八方,七嘴八舌,迫在眉睫,喜出望外,端端正正,如愿以偿,蹑手蹑脚,左顾右盼,匆匆忙忙 寸草不生,夜幕降临,古往今来,五湖四海,迫不及待,目不转睛,应有尽有,恋恋不舍,无影无踪,荒无人烟,趔趔趄趄,名不虚传,游人如织,栩栩如生,琳琅满目,爱不释手,清晰可辨,一模一样,
感激不尽,交口称赞,闻名遐迩,五官端正 栩栩如生,翩翩起舞,恋恋不舍,历历在目,面面俱到,头头是道,源源不断,彬彬有礼,息息相关,蒸蒸日上,津津有味,滔滔不绝 天地荒芜,人烟稀少,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熊熊大火,零零星星,夸父追日,女娲补天,金光四射 四面八方,七嘴八舌,成千上万 人山人海,诚心诚意,惟妙惟肖零零星星,结结实实,郁郁葱葱 异口同声,大惊小怪,南辕北辙
小学四年级成语
德高望重 为人师表 因材施教 良师益友 言传身教 诲人不倦 良师益友 桃李满天下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循循善诱 潜移默化 和蔼可亲 无微不至 亲密无间 形影不离 亲如手足 情同手足 一见如故 不分彼此 推心置腹 心心相印 明月清风、春花秋月、浩月千里、风清月朗 皓月当空 玉兔东升 金风送爽、雁过留声、秋色宜人、天朗气清 一叶知秋 秋风萧瑟、秋雨绵绵、秋风习习 文思敏捷 聪明过人 一鸣惊人 足智多谋 才华横溢 出类拔萃 亭台楼阁 富丽堂皇 雕梁画栋 古色古香 别有洞天 鳞次栉比 金碧辉煌 高楼大厦 人山人海 摩肩接踵 万人空巷 座无虚席 门庭若市 高朋满座 车水马龙 川流不息 水泄不通 络绎不绝 举袖为云 挥汗如雨 人声鼎沸 花团锦簇 繁花似锦 百花齐放 万紫千红 五颜六色 含苞欲放 百花齐放 五彩斑斓 迎风吐艳 姹紫嫣红 拔苗助长守株待兔 自相矛盾 掩耳盗铃 亡羊补牢 滥竽充数 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哪吒闹海 四面楚歌、纸上谈兵、背水一战、负荆请罪、卧薪尝胆、 洛阳纸贵 数九寒冬、寒气逼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滴水成冰、鹅毛大雪 鹅毛大雪、粉妆玉砌、冰天雪地、银装素裹、 大雪初霁 鸟语花香、百花齐放、繁花似锦、桃红柳绿、春色满园、春意盎然 喜上眉梢 兴高采烈 .眉飞色舞.喜笑颜开、欣喜若狂、心花怒放 湖光山色、山清水秀、山明水秀、青山绿水、山水一色 山水相依 妙手回春.华佗再世.扁鹊重生.悬壶济世、杏林高手 精忠报国、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爱国如家、 为国捐躯 、碧血丹心、保国安民 忧国忧民 五彩缤纷 五彩斑斓 五颜六色 五光十色 姹紫嫣红 万紫千红 多姿多彩 色彩斑斓 绚丽多彩 花红柳绿 流光溢彩 手不释卷 孜孜不倦 凿壁偷光 不耻下问 废寝忘食 悬梁刺股
六年级语文上册成语
波澜壮阔 水平如镜 拔地而起 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 云雾迷蒙 连绵不断 危峰兀立 怪石嶙峋 云横秦岭 孤风突起 目之所及 千山一碧 日益密切 兴国安邦 高不可攀 盛气凌人 万古长青 千锤万凿 排山倒海 一涌而出 翻天覆地 天之骄子 小心翼翼 颇负盛名 和蔼可亲 纹丝不动 居高临下 满腔怒火 一如既往 绞尽脑汁 随心所欲 一本正经 应接不暇 粉妆玉砌 彤云密布 返朴归真 苟延残喘 蹑手蹑脚 不拘一格 罪魁祸首 晨钟暮鼓 神秘莫测 遮天蔽日
五年级上册成语
临危不惧 披头散发 淋漓尽致 争先恐后 惊心动魄 近在咫尺 鬼斧神工 无与伦比 不可思议 浩浩荡荡 人声鼎沸 风和日丽 绚丽多姿:耀眼华丽,多姿多彩。 纵横交错 盘根错节 翩翩起舞 焕然一新昂首阔步 至理名言 暴风骤雨烈。心旷神怡。出其不意 可望而不可即 冥思苦想 汗流浃背 镇定自若 面面相觑 莫名其妙 人困马乏 喜从天降 得意忘形 万籁俱寂。丢盔弃甲 眉开眼笑 神机妙算 叫苦连天 惊慌失措。 闻所未闻 围魏救赵 破釜沉舟 隔岸观火 调虎离山 烟熏火燎 翻来覆去 新陈代谢 吐故纳新 应接不暇 惊恐万状 汹涌湍急势不可挡不可开交井然有序舍己救人巍然屹立 生死攸关 不堪设想。不知深浅 刻舟求剑 郑人买履 懊悔不已 气急败坏 畏缩不前 和蔼可亲 闻明遐迩 落荒而逃 津津有味 郁郁葱葱
六年级语文下册成语
书声琅琅 议论纷纷 人才济济 大名鼎鼎 千里迢迢 风尘仆仆 文质彬彬 衣冠楚楚 世世代代 日日夜夜 原原本本 浩浩荡荡 曲曲折折 口口声声 .聚精会神 千钧一发 五湖四海 .满目琳琅 顶天立地 流光溢彩 沁透心脾 锱铢必较 悬崖峭壁 赞叹不已 嘘寒问暖 波澜壮阔 非分之想 初出茅庐 如饥似渴 成竹在胸 迫不及待 别具一格 不假思索 接二连三 莞尔一笑 始料未及 无拘无束 无价之宝 同心协力 伶伶俐俐 端庄典雅 富甲一方 困惑不解 出乎意料 腰缠万贯 解囊相助 寒风呼啸 汹涌澎湃 忐忑不安 天涯海角 无济于事 无怨无悔 泣不成声 工艺精湛 宏伟杰作 阡陌纵横 波光粼粼 屋宇错落 古柳参差 宛若飞红 车水马龙 人声鼎沸 驻足观看 鳞次栉比 摩肩接踵 熙熙攘攘 戛然而止 一丝不苟 惟妙惟肖 狂涛骇浪 暴风骤雨 腾云驾雾 壮志豪情 无 .步履沉重
无能为力了,就这么多,不是很全哦.
⑸ 【人教版】一至六年级成语故事
四年级上册: 胸有成竹 杏林春满
四年级下册: 手不释卷 鹏程万里专
五年级上册: 水滴石穿属 大公无私
五年级下册: 程门立雪 入木三分
六年级上册: 竭泽而渔 响遏行云
六年级下册: 邯郸学步 舍本逐末
⑹ 四至六年级所有成语故事
心急如焚 巧舌如簧 从善如流 如日中天 势如破竹 稳如泰山 骨瘦如柴
爱财如命 暴跳如雷 心如版乱麻权 守口如瓶 骄阳似火 门庭若市 恩重如山
[夸张构词]
一目十行 一字千金 一泻千里 千钧一发 一触即发 百发百中 不毛之地 不计其数
胆大包天 寸步难行 一步登天
[反义构词]
弃暗投明 取长补短 生离死别 苦尽甘来
⑺ 五六年级成语故事大全
【成语】: 缠绵床褥
【拼音】: chán mián chuáng rù
【解释】: 缠绵:纠缠不已,无法解脱。形容专身患重病,卧床不起。属也指沉溺于男女之事。
【出处】: 《宋宫十八朝演义》第20回:“偏李妃生起病来,缠绵床褥,一病不起,竟尔去世。”
【举例造句】: 他很喜欢缠绵床褥。
【拼音代码】: cmcr
【近义词】:缠绵床第
【反义词】: 不近女色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贪恋女色
⑻ 一到六年级的语文书上的成语故事写出来分类。
二年级下册
1
.揠苗助长:宋国人【启发】事物的发展、人的成长,都是循序渐进的,违背了这个
规则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2
.守株待兔:宋国人【启发】原比喻希望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
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三年级上册:
3
.刻舟求剑:说的是楚国有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江中,他在舟上刻下记号,
说:
“这是我把剑掉下的地方。
”当舟停驶时,
他才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
遍寻不获。
【意思】不懂变通、墨守成规之意。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4
.闻鸡起舞: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青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
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
练武,刻苦锻炼。这就是成语闻鸡起舞的来源了。
【意思】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同义词】
:发奋图强、自强不息。
三年级下册
1
.亡羊补牢:
【寓意】犯了错误,立即改正,就能减少错误。遭到失误,及时采取补救
措施,则可以避免继续出现的损失。
2
.南辕北辙:战国时期,魏国人【意思】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告诉我们,无论
做什么事,只有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
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3.
惊弓之鸟:更羸与魏王【意思】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比喻经过惊吓的人
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4.
叶公好龙:春秋时期,楚国叶地诸侯子弟沈诸梁自称叶公,他特别喜欢龙,他的屋
梁、柱子、门窗及所有家具甚至连衣服上都雕刻或绣制龙的图案。天上的真龙得知后,
专程去探望叶公,从窗户上探进头去。叶公一见真龙,吓得魂不附体,连忙逃跑。
【意思】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含贬义。
4
、画龙点睛:张僧繇(yóu ),梁武帝时期的名画家
于是后来“画龙点睛”这个成语
用来比喻讲话或写文章画画时,一两句关键的话(画上关键的一两笔)会使它们立刻生
动起来。
【意思】这则故事原来是说南北朝著名的画家张僧繇绘画技艺神妙,后多比
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词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四年级上册
1.
胸有成竹: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与可,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意思】用来比喻人们在办什么事情以前,早就打好了主意,心里有个准谱儿了。
【近义词】心中有数
2
.杏林春满:董奉,有很高的道术和医技,与当时的华佗、张仲景齐名,号称“建安
三神医”。人们喜用“杏林春满”、“誉满杏林”“妙手回春”这类的话语来赞美象童
奉一样具有高尚医风的苍生大医。也常用这类话语称颂医生医术的高明和高尚的医德。
【意思】人们称颂医术高明的医生,经常用“杏林春满”。
【近义词】誉满杏林
四年级下册
1
.手不释卷: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知识,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
【意思】读书看书入迷,手不舍得松开书,形容勤奋好学。有时也比喻十分喜爱。
2
.鹏程万里:
《庄子·逍遥游》记载
【意思】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五年级上册
1
.水滴石穿:张乖崖
【意思】比喻只要坚持不懈,细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难办的事。也
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持之以恒,事情就肯定能成功。
2
.大公无私:春秋时,祁黄羊【意思】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
发,毫无个人打算。
五年级下册
1
.
程门立雪: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
去老师程颐家
。
后来,
杨时学得程门理学的真谛,
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
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意思】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2
.入木三分:王羲之字逸少,晋朝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
的书法家之一,因为他曾经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
【意思】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
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六年级上册:
1
。竭泽而渔:春秋时期,晋文公问狐偃如何胜强大的楚军。狐偃献计用欺骗的办法。
他又问雍季如何处理,雍季说用欺骗的办法只能是把池水弄干捉鱼,到第二年就没鱼捉
了,打仗还是要靠实力。
【意思】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打算。
【近义词】
杀鸡取卵
焚林而猎
2
.响遏行云:战国时期,薛谭,拜秦青为师。在饮酒话别的时候,秦青打着拍子,唱
了一支非常悲壮的歌曲,那高亢的歌声使周围的树木都颤动起来,天空中的流云都停了
下来。
【意思】遏,阻止,使停止;行云,流动的云彩。指声音高亢以致阻拦了天上的
流云。多用以形容声音嘹亮。
六年级下册
1
.邯郸学步:燕国人【意思】这则成语故事是指到邯郸去学走路的步法。后人用邯郸
学步的意思和故事来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
2
.舍本逐末:战国时候,有一次齐王派遣使臣到赵国去拜访赵威后,以示友好。
【意思】比喻做事抓不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⑼ 一到六年级的成语故事
成语小故事----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2.揠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3.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4.乘风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
5.一衣带水
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
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
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
6.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7.一字之师
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
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
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8.专心致志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
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回答者:_雯_WEN_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2-25 13:29
按图索骥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南柯一梦
成语释疑: 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成语出处: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成语故事: 淳于棼是唐朝人。有一次,因为他喝醉酒,忍不住在庭院的槐树下休息起来,没想到他因此就睡着了。在梦里,他看到槐安国的国王派人接他到槐安国去,随后把自己心爱的公主嫁给了他,并且派他担任南柯郡的太守。
在这段时间里,淳于棼把南柯治理得很好,国王也很欣赏他。他五个儿子都有爵位,两个女儿也嫁给王侯,所以,他在槐安国的地位非常高。
后来,檀萝国攻打南柯郡,淳于棼的军队输了,接着他的妻子也因重病死了。这一切的不幸,让淳于棼不想在南柯郡继续住下去,就回到京城。可是,在京城里,有人在国王面前说淳于棼的坏话,国王没有查证,就把他的孩子抓起来,还把他送回原来的家乡。一离开槐安国,淳于棼就醒了,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场梦。
不久,淳于棼发现庭院里的槐树下有一个蚂蚁洞,洞里有泥土推成的宫殿汉城池等等,他才恍然大悟,梦中所见到的槐安国,应该就是这个蚂蚁洞。而槐树的最高的树枝,可能就是他当太守的南柯郡。
淳于棼想起梦里南柯的一切,觉得人世非常无常,所谓的富贵功名实在很容易就消失,于是,他最后就归隐道门了。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完)
班门弄斧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是明朝一个诗人《题李白墓》。李白是举世闻名的唐代大诗人,死后名传千古。多少文人墨客经过李白墓前,都想停留片刻,吟诗抒发内心感受。而他们这种行为只能是附庸风雅,“鲁班门前班门弄斧”,太不自量力了。
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其实,“班门弄斧”这句成语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雏形了。文学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这样一句:“操斧于班郢之门,斯颜耳!”意思是说,在鲁班和郢人(也是一个操斧能手)的门前表现用斧子的本事,脸皮也太厚了。
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小本领。
杯弓蛇影
有一天,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那个朋友在喝酒的时候,突然看见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他心里很厌恶,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
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乐广心里想:“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来,在大厅墙上,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乐广就跑到那个朋友那里去,把这事解释给他听。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就立刻好了。
后来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伯乐相马
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一直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仔细寻访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辛苦倍至,但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刻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不可多得
东汉末年,有个名士祢衡,才华出众。当时,太中大夫孔融对他特别赏识,把他推荐给汉献帝。他写道:“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汉献帝不敢作主,把孔融的荐表交给曹操。曹操爱才,就召见祢衡。哪知祢衡蔑视曹操,对他很不礼貌。曹操就派祢衡当鼓吏,在大宴宾客时,命他击鼓助兴。谁知祢衡一边击鼓,一边大骂曹操,使曹操十分难堪。曹操派祢衡去荆州劝降刘表,想借刘表之手杀他。想不到刘表把祢衡当作上宾,每次议事或发布文告,都得由祢衡表态。后来祢衡又对刘表不恭。刘表就派他到部将黄祖那里当书记。祢衡恃才傲慢,非常狂妄,后来,终于被黄祖所杀。
成语“不可多得”由此而来,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难得。多用于赞扬有才能的人
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不学无术
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大将军霍光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监死前,把幼子刘弗陵(昭帝)托付给霍光辅佐。昭帝去世后,霍光立刘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权四十多年,为西汉王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勋。
刘询继承皇位以后,立许妃做皇后。霍光的妻子霍显是个贪图富贵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儿成君嫁给刘询做皇后,就乘许娘娘有病的机会,买通女医下毒害死了许后。毒计败露,女医下狱。此事霍光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等事情出来了,霍显才告诉他。霍光非常惊惧,指责妻子不该办这种事情。他也想去告发,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后想,还是把这件伤天害理的事情隐瞒下来了。霍光死后,有人向宣帝告发此案,宣帝派人去调查处理。霍光的妻子听说了,与家人、亲信商量对策,决定召集族人策划谋反,不想走漏了风声,宣帝派兵将霍家包围,满门抄斩。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霍光传》中评论霍光的功过,说他“不学无术,暗于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读书,没学识,因而不明关乎大局的道理。成语“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才高八斗
南朝谢灵运,是一位写了大量山水诗的文学家。他聪明好学,读过许多书,从小受到祖父谢玄的厚爱。
他出身于东晋大士族,因他袭封康乐公的爵位,世人称他“谢康乐”。他身为公侯,却并无实权,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谢灵运自叹怀才不遇,常常丢下公务不管,却去游山玩水。后来,他辞官移居会稽,常常与友人酗酒作乐。当地太守派人劝他节制一些,却被他怒斥了一顿。可是,谢灵运写的山水诗,却深受人们的喜爱。他每写出一首新诗,立刻就会被人争相抄录,很快流传开去。
宋文帝接位后,将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诗作和书法赞为“两宝”。谢灵运更加骄傲了,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成语“才高八斗”由此而来,形容人的文才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