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谁有《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300题》的答案。 只要13~69题就行。谢谢
再去买一本吧,学校不给发答案吗?
❷ 初中语文的基础知识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本书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俄罗斯人。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他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2.《鲁滨逊漂流记》
本书作者——英国作家笛福,小说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还有土人“星期五”。小说描写了水手鲁滨逊在航行中遇险后,漂流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多年,过着野人般的生活。
3.《格列佛游记》
本书作者——乔纳森•斯威夫待,十八世纪英国小说家。小说主人公——里梅尔•格列佛船长。该书通过里梅尔•格列佛船长之口,叙述了周游四国(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智马国)的奇特经历。但仔细体会,却处处揭露着英国社会的黑暗现实,并寄寓着作者的理想。
4.《繁星.春水》
本书作者——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 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
5.《朝花夕拾》
本书为鲁迅(原名:周树人)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另:初中所学的鲁迅的小说全部选自《呐喊》。)
6.《西游记》
本书作者——吴承恩(明)。《西游记》经无数民间艺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劳动之后,于明朝中叶,由吴承恩最后完成。它是中国神话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浓郁的浪漫主义是《西游记》的基本艺术特征。主人公——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7.《水浒传》
本书作者——施耐庵。《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施耐庵,而书名却是罗贯中起的。《水浒传》原名《江湖豪客传》,可施耐庵对书名总感到不满意。罗贯中建议用《水浒传》,他觉得很好,他说,“‘水浒’有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于是便将书名正式定为《水浒传》。本书描写了北宋晚期宋江领导的山东梁山泊农民起义,真实地再现了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直到失败的全过程。这部书也塑造了鲁智深、林冲、武松、李逵等一大批农民起义的英雄好汉形象。
(另:四大名著中只有《红楼梦》是清代的作品,其大三本按时间先后排列依次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注意:《三国志》属于史书,不是小说)
8.《骆驼祥子》
本书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个满族家庭。1930年老舍踏上了归程,面对满目疮痍的祖国,他的笔变得沉重起来。《骆驼祥子》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它揭示了“小人物”的奴隶心理和无法实现的希望的最终破灭。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祥子熄灭了个人奋斗的最后一朵火花,成为这个衰朽社会的殉葬品。主人公
——人力车夫祥子、车主女儿虎妞、小福子。
《骆驼祥子》精彩语言辑录
△钱会把人引进恶劣的社会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开,而甘心走入地狱中去。
△为金钱而工作的,怕遇到更多的金钱,忠诚不立在金钱上。
△人间的真话本来不多,一个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段长话。
△最伟大的牺牲是忍辱,最伟大的忍辱是预备反抗。
△爱与不爱,穷人得在金线上决定,“情种”只生在大富之家。
△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着一些公理。
△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
9.《名人传》
本书作者——瓦萨里。《名人传》是文艺复兴的重要文献,作者在1568年的修订版中明确宣告,该书的宗旨就是要叙述“艺术再生的进程”。“再生”一词不仅是瓦氏整部巨著的主题,而且构成了其历史观念和艺术判断标准的基石。他破天荒第一次将建筑、绘画、雕刻这三门艺术当作一个整体,而非像他前辈那样总是将其孤立开来进行处理,同时,他依据风格类型而提出了一套批评体系以区分艺术作品的高下优劣。这些特点使他的《名人传》与以前一切著作拉开了距离,成为西方艺术史学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10.《童年》
本书作者——高尔基,原名阿历克谢•马克西莫维奇•比什科夫,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童年》是高尔基自传倚小说第一部,小说主人公——阿辽沙。高尔基在这本书中真实地描述了自己苦难的童年,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征,特别是绘出了一幅俄国小市民阶层风俗人情的真实生动的图画。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铅样沉重的丑事”,还描绘了作者周围的许多优秀的普通人物,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是这些普通人给了幼小的高尔基良好的影响,使他养成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性格,锻炼成坚强而善良的人。
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的另外两部是《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❸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综合练习答案
狮( ) 犬( ) 猿( ) 狼( ) 虎( ) 羊( ) 猫( ) 牛( ) 鸡( ) 龙( )
填空.
( )然不屈 ( )然四顾 ( )然而立 ( )然无声 ( )然长逝 ( )然于心
写下列句子中的敬辞与谦辞.
例:好久不见说(久违)
请人批评说( ) 求人原谅说( ) 求人帮忙说( ) 求给方便说( )
向人祝贺说( ) 求人看稿说( ) 求人解答说( ) 托人办事说( )
古人称男子二十岁为( )之年,三十岁为( )之年,五十岁为( )之年,六十岁为( )之年,七十岁为( )之年,一百岁为( )之年.
谜语
1.巧夺天工(打一字)
2.斧头(打一字)
3.元首挂帅(打一字)
4.山上有山,猜"出"不算(打一字)
5.勤劳去百病(打宋代词人名)
6.孔雀收屏(打《三国演义》人名)
7.山东快电(打现代作家名)
8.爷爷当先锋(打一中国古代数学家名)
9.朱阁枕黄粱(打一中国小说名)
古代文学知识填空
1.四大美女"沉鱼"指( ),"落雁"指( ),"闭月"指( ),"羞花"指( )
2.古代四库全书:《 》、《 》、《 》、《 》.
3.古代四兄弟从大到小排行次序 ( )、( )、( )、( )
四大美女"沉鱼"指(西施),"落雁"指(王昭君),"闭月"指(貂蝉),"羞花"指(杨贵妃)
古代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古代四兄弟从大到小排行次序 (伯)、(仲)、(叔)、(季)
❹ 求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题(最好是中考题)
2008年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温州市卷)
语文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背后,都yǎn (1) 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也许正因为这苦痛和艰辛,那辉煌才更令人敬yǎng (2) 、向往和尊素。就像我们的生命,是必得要经历漫长的跋shè (3) 和坎坷,才能到达那风光迷人的峰diān (4) 。而那峰顶,也只有经过期待和失望的磨砺,才会更加美丽迷人。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4分)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似乎应于某种召唤.万物此刻赶集似的奔赴一场生命的盛宴。燕子与人之间就有这样一个约定,秋去春回,人们开始念叨它们时,耳边分明响起那 (1) 的声音,抬头一看,它们回来了,并向人们致以 (2) 的问候,人们便有充分的信心进行农事活动。此时.乌黑光滑的燕子多像天空的眼睛啊,它们的飞翔 (3) ,利落地剪裁着春风。它们的飞翔又不失 (4) ,使得天空也有了神采。
A.简洁明快 B.宽心 C.熟悉 D.妩媚动人
3.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苔痕上阶绿, ▲ 。 (刘禹锡《陋室铭》)
(2)夫战,勇气也。 ▲ ,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
(3) ▲ ,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4)采菊东篱下, ▲ 。 (陶渊明《饮酒》)
(5)田家少闲月, ▲ 。(白居易《观刈麦》)
(6) ▲ ,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五月,汶川遭遇八级地震,家园顷刻被毁,生命遭受劫难。危难面前,英雄的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灾区人民在绝望中重见希望之光,这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 ▲ , ▲ 。”
4.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使语意连贯,句式整齐。(5分)
少年的生活丰富多彩,少年的情感真实美丽.少年的成长经历刻骨铭心。英子在“爸爸的花儿落了”之后走向成熟,恩利科在“爱的教育”中拥有了一颗博爱之心。 (1) 在莎莉文老师爱的沐浴下“再塑生命”,杜小康在“ (2) ”中学会了坚强,胡适在“我的母亲”的教导下学会了 (3) ,鲁迅 (4) 。
5.语文综合性学习。(7分)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每当此时,瓯越大地到处张灯结彩,竹报平安.迎春接福。让我们走进春节,看一看家乡“过年”的习俗吧!
【过新春】正月初一早餐,温州人喜欢吃年糕,寓含“年年高”之意,也有喜欢吃汤圆的,寓含“ (1) ”之意;有些地方,人们还喜欢吃粽子,据说吃粽子有两种含义:一是因为“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二是因为。“粽”和“宗”音近,取“ (2) ”之意。(2分)
【写春联】鼠年的春联,请从“嚣、响、喧”中选择一个字填入这副春联的空缺处,使之对仗工整。 (2分)
子夜鼠欢爆竹乐
门庭燕舞笑声 ▲
【话春节】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温州人过年的习俗悄悄发生了变化,有的人选择发短信表示新年的祝福,也有的选择外出旅游欢度春节……但是,打“开门炮”辞旧迎新,带上礼品走亲访友,舞龙灯、闹元宵等传统习俗一直保留不变。你知道温州人为什么要保留这些传统习俗吗?谈谈你的看法。(3分)
我的看法: ▲ 。
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1)掩 (2)仰 (3)涉 (4)巅
2.(1)C (2)B (3)A (4)D
3.(1)草色入帘青 (2)一鼓作气 (3)商女不知亡国恨 (4)悠然见南山 (5)五月人倍忙
(6)了却君王天下事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1)海伦·凯勒(海伦) (2)孤独之旅 (3)做人 或:宽恕人、体谅人或:待人接物的和气 (4)在“社 戏”中找到了童年的乐趣或:在“社戏”中找到了纯真的友谊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找到了童年的乐趣
5.【过新春】团圆 怀念祖宗(敬重祖宗) 【写春联】喧 【话春节】保留传统过年习俗,是为了表达人们的良好祝愿和美好情感,同时也是为了继承民间悠久的文化传统。
2008年扬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1、下面文字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宽阔的大街上,齐整的警车队为之开道;蔚蓝的天空中,翱翔的直升机为之护航;潋滟的运河里,美丽的画舫为之送行。火炬手高擎圣火,相继传递。护炬员紧随火炬,精神饱满;市民们情不自禁,欢呼雀跃。“祥云”一路飘过便益门、东关古渡、琼花观、文昌阁、双博馆… … 飞向终点站体育公园。
A.阔(kuò) 为(wéi ) 潋( liàn ) B、舫(fáng ) 擎(qíng) 递(dì)
C.炬(jù ) 禁(jìn ) 跃(yào ) D、祥(xiáng) 渡(dù) 博(bó)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船队经过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再走七、八公里,就到了风景如画的凤凰岛。B、专家们正在研究这座千年古塔将怎么修,周围近百株古树将怎么办?
C、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挑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D、诗人刘禹锡看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奇景,不禁发出“道是无晴还有睛”的感慨。
3、下列句了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他喜欢妄自菲薄别人,在班里很孤立,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自负的人。
B、排球队大比分输给育才中学后,教练怨声载道,指责队员缺乏战斗力.没有给学校争光。
C、王伯年作为小区保安,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厌其烦地为大家做好每一件事。
D、部分西方媒体别出心裁地剪接西藏“3 •14 ”事件的图片,歪曲报道事实真相。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当天的《 时报》报进了一些义务献血者的动人事迹。
B、这次会议上,大家对双休日加班的报酬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C、能否把新课程标准落到实处,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D、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倾听着著名作家秦文君作“亲近文学”报告。
5、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捕蛇者说》揭露了苛捐重赋给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同情。
B、江奈生• 斯威夫特,英国小说家,他的《格列佛游记》 以完全写实的手法描写了格列佛游历大人国、小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的故事.深刻剖析了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
C、朱自清,我国现代散文家。他的散文〈〈背影》截取父子离别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6、下列各组对联,对仗不工整的一项是( )(3分)
A、(上联)风生碧涧鱼龙跃 (下联)月照青山松柏香
B、(上联)醉倚春风弄明月 (下联)斜撑老树护幽亭
C、(上联)千古迷人繁盛地 (下联)九州耀眼艳阳天
D、(上联)二三星斗胸前落 (下联)十万峰峦走足底
第Ⅱ 卷(共134 分)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运用(19分)
7、根据拼音用正楷在田字格内写汉字。(4 分,书写美另加1 分)
碧波荡yàng的古运河沿岸胜景林立:有闻名xiǎ迩的瓜洲古渡,饱经cāng 桑的扬子桥,蜚声中外的普哈丁桥,以及繁花似jǐn的茱萸湾公园。
8、默写(每空1 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 9 分)
( 1) ,长河落日圆。(王维《 使至塞上》)
( 2)山光悦鸟性, 。(常建《 落破山寺后禅院》)
( 3 ) ,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 4)已是悬崖百丈冰, 。(毛泽东《 卜算子• 咏梅》)
( 5 )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 6 ) ,鸡犬相闻。(陶渊明《 桃花源记》)
( 7) ,出则无敌冈外患者,国恒亡。(《孟子》)
( 8 )《陋室铭》 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
9、某校电视台拟拍摄《话说长城》的电视片,请结合“长城”专题的学习,完成下列任务。(6 分)
( 1)该电视片计划从“建筑”“历史”“战争”“文学”“旅游”等角度各拍一集,请你参照已经定好的一集标题(四字语),在其他四个角度中选写两集电视片的标题。(2分)
“建筑” :巧夺天工 “ ” : “ ” :
( 2 ) 《巧夺天工》一集,打算设计一场辩论。辩题为“如果长城某一段倒塌了,是在原址上重建还是原样封存为废墟”。正方陈述:“我方认为,应该在原址上重建。重建是对长城的保护,历史上这样的重建就有过多次;不然,我们今天只能从书籍中观贯长城全貌了。” 请你从反方的角度,写一段辩论词。(4分)
答案1.D
2.D
3.D
4.A
5.B
6.D
7 、( 4 分)漾 遐 沧 锦
8、( 9 分)大漠孤烟直 潭影空人心 千磨万击还坚劲 犹有花枝俏
燕然未勒归无计 阡陌交通 入则无法家弼士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9 、 ( 6 分)
( l ) ( 2 分) 示例:历史 千年沧桑 战争金戈铁马(边塞烽火)
文学 诗词沃土 旅游登临胜地。
( 2) (4 分) 示例:我方认为,不应该在原址上该建。(或“原样封存为废墟”) . 1 分。依据一(要点):封存废墟是对长城的更重要的尊重与保护,通过这个废墟可以感受长城的精神价值;重建不一定是对长城的保护,因为复制己经改变了原来品味。3 分。 依据二(要点):历史上这样的重建是当时条件限制决定的,自然有它的道理;但我们现在不是当时了,例如不需要依靠长城抵防外敌入侵。3 分。
青海省西宁市2008年中考语文试卷
二、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5分)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相得益彰(zhāng明显) 龙吟凤哕(huì 鸟鸣声) 举箸(zhù 筷子)提笔
B.惟妙惟肖(xiāo相似) 妇孺(rú 小孩子)皆知 强聒(guō 过分哕嗦)不舍
C.迥(jiǒng 差不多)乎不同 恃(shì 依仗)才放旷 浩瀚无垠(yín 界限;边际)
D.沥(lì滴)尽心血 千山万壑(hè 山沟或大水坑) 锲(qì 刻)而不舍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青藏铁路建设者攻克了大量的世界性技术难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B.西宁电视台的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栩栩如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班干部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义务劳动,同学们随波逐流,纷纷表示赞同。
D.假使我们不修这么多水利工程,遇到这样严重的水旱灾害,其后果是不可思议的。
4.按要求填空。(10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诗经·关雎》)
(2)“而现在/ / / 。”(《乡愁》)
(3)《夜雨寄北》中设想未来相逢情景的诗句是:“ , 。”
(4)《五柳先生传》中表现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不慕荣利品格的两句赞语是:“ , 。”
(5)李文博满腹经纶却得不到赏识重用,他常借用《马说》中的“ , ”一句感慨自己怀才不遇。
5.下列各项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法布尔的《昆虫记》,又译《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既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
B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以第一人称叙述了身份高贵,相貌出众的孤女简·爱,成年后到桑菲尔德贵族庄园当家庭教师以及与庄园主罗切斯特的爱恋经过。
C.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著导读”节选的第.一个片断以内心独自的方式,生动地刻画出保尔在疾病缠身、丧失了战斗能力的严峻时刻,内心的绝望、动摇以及最终战胜软弱,战胜自我的全过程,心理刻画细腻感人。
D.《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名著导读”节选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表现了鲁达侠肝义胆、疾恶如仇而又粗中有细的性格。
6.综合性学习。(4分)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8级特大地震,给当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消息传出,全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纷纷捐款捐物支援灾区。人们以不同方式表达对灾区人民的关心。现在,请你参加某校九年级(3)班的“心系灾区,我们同行”的主题班会活动。
(1)截止到S月31日,西宁市教育局先后接纳了四川地震灾区的140多名中小学生来我市就读。恰好你班也来了一名地震灾区的同学(名叫李强),请你以班长的身份写一段简短的欢迎词。
(2)请你在捐给地震灾区中学生的物品包装盒上写一句最能表达自己心声的话。(不能照搬班会主题词;语言简洁生动,字数限定在20字以内)
7.找出并改正下列词语中的一个错别字,然后选用四个词语,围绕“家乡晚景”特定情景进行描写,并表达自己的感悟。(不少于50字,并在文中所选用的词语下画横线)(4分)
惹人注目叹为观止尽态极妍毛骨悚然重峦叠嶂红装素裹一泻千里鳞次栉比根深蒂固黯然失色断壁残园 星临万户豁然贯通袅袅烟云遮天蔽日荡然无存肃然起敬巧妙绝伦相形见绌销声匿迹其中有一个错别字的词语是——应改为()
答案A思路分析:B项中“肖”应读“xiào”;C项中“迥”应解释为“差得远”;D项中“锲”应读“qiè”。
3.A思路分析:B项“栩栩如生”形容描绘的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用来描述电视台的经济节日不恰当;C项“随波逐流”指没有主见,跟潮流走,用在这里不合语境;D项“不可思
议”指不能想象、无法理解,多用来指某些行为做法,不能指“后果”。
4.(1)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2)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3)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4)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5)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5.B 思路分析:简·爱“出身低微,相貌平平”,而非“出身高贵,相貌出众”。
6.示例:今天我们班又增加了一位阳光男孩——李强同学,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新同学的到来。李强同学家在汶川灾区,我们对你的家园被毁、亲人遇难、受伤失学的遭遇深感痛心和关切,但我们相信你会坚强战胜困难,成为我们班的骄傲,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李强同学表示最诚挚的祝福!
(2)示例:携手相伴,共度危难;天灾无情,人间有爱。
7.断壁残园 断壁残垣 示例:夕阳落山了,村庄缭绕着袅袅烟云,孩子们的欢笑声销声匿迹。不多久,星临万户,那重峦叠嶂的山峰只剩下了一片模糊的黑影。
2008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共20分)
1.阅读下面句子,按要求答题。(共2分,每小题1分)
凝聚每份爱,温暖棵棵心。
(1)加点字“凝”的读音为 。
(2)句中的错别字是 ,应改为 。
2.古诗文名句填空。(共8分,每空l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 。
(2)谁道人生无再少? !
(3)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请用《(论语)十则》中的一句话表达我们诚邀四
海嘉宾的心意; , ?
(4)《自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景写冬景的名句是 ,
。
(5)面对挫折,我们可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这一名句勉励自己。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新建的洞庭湖风光带、传统风貌街与岳阳楼景区珠联璧合、相映生辉。
B.奥运会是世界体育盛事,8月的北京将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
C.李老师解答难题惟妙惟肖,令学生佩服。
D.达赖反动集团在**道路上一意孤行,必然会失败。
4.下面两句话都有语病,请分别提出修改意见。(2分)
(1)通过阅读屈原之赋、范公之文、李杜之诗,使我们感受到了岳阳文化底蕴的深厚。
修改意见:
(2)春赏奇花异草,夏观浩瀚洞庭,秋赏渔歌秋月,冬观湿地候鸟,君山的四季真是旅游度假的胜地。
修改意见:
5.请从“武松、关羽、鲁智深、孙悟空”四个人物中选择一个《水浒传》中的人物,并概述一个与该人物有关的故事情节。(2分)
人物:
故事情节:
6.综合性学习。(共4分,第(1)题1分,第(2)题3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汶川地震后,救援队员透过一堆废墟的间隙,看到一个女人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救援队员确认她已经死亡……
后又发现她身下有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因为有母亲的身体庇护,婴儿毫发未伤。之后,随行的医生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包裹婴儿的被子里,屏幕上有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永远爱你。”……
(1)某班办以“抗震救灾”为内容的手抄报,其中一个版面以上述材料为内容,请你为此版面设计一个栏目名称。(不超过6个字)
(2)请你以编辑身份在这个材料后写一则感言。(不超过50字)
答案;
1.(1)níng (2)棵 颗
2.(1)在乎山水之间也 (2)门前流水尚能西
(3)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4)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5)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3.C
4.(1)“通过”、“使”任意去掉一个。
(2)删除“的四季”,或把“君山的四季”改为“四季的君山”。
5.人物:武松或鲁智深。
情节: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写一个情节即可)
6.(1)母爱无疆,母爱千秋……(概括恰当即可)
(2)示例:“世上只有妈妈好!”我们要珍惜母爱,感恩母爱,更要成人成才回报母爱。
❺ 如何让初中生掌握并熟练运用语文基础知识
初中是一个为高中打基础的过程,初中最后的学习是为了以后的高考.当然,学好语文的技巧能够让你在考试中比别人高一等.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关于怎么学好初中语文的方式方法吧!
诗歌鉴赏套用术语
一般学好语文还是要多写,多看的,需要写作,需要背诵书当中的一些古代文,这些都有助于你考试的时候提高自己的成绩.所以呢,请一定要多写多看.
上面这三种学习方法都是关于怎么学好初中语文的,希望大家呢,可以借鉴一下.最后可以很好的提高自己的成绩,考上理想的高中.
❻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练习
1.风俗习惯【C】2.变化规律【C】 3.挥手之间【E】4.愚公移山【A】5.激动不内已【E】6.禁止吸烟【D】7.继往开来【A】8.在课桌容上【介宾短语】9.我们的学校近年来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得很快【D】10.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排球女教练【B】
❼ 求,初中语文基础知识锦集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汇集
1、 鲁迅 (1881-19360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的作品集有:小说集(两部):《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坟》《华盖集》《而已集》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 《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社戏》(小说 选自《鲁迅全集》)《一件小事》(小说 选自《呐喊》)《故乡》、《孔乙已》(小说《呐喊》)《论雷峰塔的倒掉》(杂文) 《坟》《“友邦惊诧”论》(杂文)《二心集》
2、 朱自清 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他的优秀的散文有《背影》《春》《荷塘月色》《绿》《匆匆》。
3、刘勰 字彦和,南朝梁代文学理论批评家,著有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
12、《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据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订,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烛之武退秦师》就节选自此作品。
13、《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21卷,相传为左丘明所著,记载了周穆公十二年到周贞王十六年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实。《国语》有“春秋外传”之称,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是三国时吴国的韦昭写的《国语解》。课文《勾践灭吴》选自《国语•越语》。
14、《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篇,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 辞说。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给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以重大影响。
16、《论语》:是记录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孔门弟子(包括再传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的传说写下来的。它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全书共20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17、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我国古代最早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的核心是“仁”,包含“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为仁”两层含义。
18、《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有孟子及其弟子编成,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的文章以雄辩著称,善用排比句式,笔试咄咄逼人。《寡人之于国也》即出自此作品。
19、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他将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的政治主张,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本来是善良的。
20、《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著,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
21、荀子:名况,尊号“卿”,战国时赵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是先秦唯物主义的集大成者。他提出“性恶”论,“天行有常”“人定胜天”的思想。
22、《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23、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合称“老庄”。
24、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姓李名耳,人称老聃,著有《老子》,又称《道德经》。
25、贾谊:世称贾生或贾长沙、贾太傅,西汉政论家、文学家。代表作品有《过秦论》《吊屈原赋》《鵩鸟赋》。
26、《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称《太史公书》,它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时期近三千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开创了我国传记文学的先河,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本纪:按年代记叙帝王的言行和政绩。
表:按年代谱列各时期的重大事件。
书:记录了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
世家:记述了诸侯国的兴衰和杰出人物的业绩。
列传:记载了各种名人的生平和事迹。
27、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28、王羲之:字逸少,世称王右军。东晋书法家、文学家,有“书圣”之称,他所书的《兰亭集序》为传世名篇。
29、陶潜:又名2,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大诗人,曾做彭泽县令,后辞官归家,隐居田园,写了大量的诗作。诗歌《归田园居》、《饮酒》,散文《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赋《五柳先生传》皆为传世名篇,有《陶渊明集》。
❽ 要初中语文基础知识
(1)记叙。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述和交代。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有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活动描写,语言描写及动作描写等.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说明方法有列数字,分类别,做比较,举例子,打比方,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画图表,引用.
说明方法就是在说明文中用的一些方法(自己写的)
怎么说呢~
举个例子吧
中国有13亿人口。(这里因为有“13”,所以用了列数字)
说明方法有很多中,比如说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摹状貌等等
打比方其实就是比喻,但在说明文中叫打比方
作比较就是拿一个事物与令一个事物相比较
例如 太阳比月亮大。(这里拿太阳和月亮相比,是作比较)
摹状貌就是描写一个事物的样子
……
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
按内容分类
●人物描写
⒈ 概括描写
⒉ 肖像描写
⒊ 语言描写
⒋ 行动描写
⒌ 心理描写
⒍ 细节描写
7.神态描写
●景物描写
⒈ 静态与动态
⒉ 客观与主观
⒊ 反衬与对比
(最主要的还是“人物描写”那一栏。你可能现在很难理解,不过这是很正常的,考试不会考那么难,而且你渐渐的,自然而然就会了)
至于表达作用,需要结合文章来谈。
(这个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什么)
逻辑顺序包括从现象到本质、从性状到用途、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局部、从主要到次要、从具体到概括、从个别到一般等等
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没有什么分类
至于类比,我也不太清楚(我现在已经糊涂了~)
作诠释,就是对事物或事理某些方面的特点作概括的解释,或者用词语释义的方法来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某些特点。
你说的应该是引用,打比方不在说明文里叫比喻,你知道了吧。
先理解,再刻苦背,最主要的是用功(我的经验)
我们老师也说先自己做一遍,再看答案
抄答案就没有了思考的过程
就算你说你思考了,但若直接抄了答案,你思考的过程其实也很少了。
不要怕麻烦,如果想要好成绩,就要用功。
❾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如何复习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复习方法:
第一,梳理汇总。
这是基础知识复习首要的回工作,把要掌握的字词以答及成语俗语,还有要背诵的篇目整理到一起,这样把知识集中到一起,不仅能够做到一目了然,心中有数,又便于携带和记忆。
第二,合理规划,循序渐进。
语文基础知识部分的一个特点就是量比较大,并且许多内容需要进行识记,对于这样的学习内容而言,最有效的复习方法就是循序渐进,具体操作就是将这些知识进行分配,依据自己的具体复习情况合理地规划到每一天当中,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化整为零。
第三,找出重点难点,区别对待。
在复习的过程中,要依据自己的情况找出重点和难点,也就是那些自己没有记住或者记忆不清,甚至是存在偏差和错误理解的知识。复习中,可以先自己进行理解,然后再对照词语或者成语的含义,对比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到位,那些理解准确的词语可以一带而过,理解上有问题的就需要重点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