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高中语文病句50例

高中语文病句50例

发布时间:2021-01-02 02:42:53

『壹』 病句修改 具体例子 高中语文

辨析和修改病句

命题走向:
高考关于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试题虽然年年都在变化,但其命题思路和基本模式比较固定。
1、“搭配不当” 题是每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率最高的。搭配不当、句式杂糅、成分残缺是经常出现的,但尤以“搭配不当”居首,特别是以动宾搭配不当为最。
2、病句来源于当前的报纸杂志其内容大都来源于当前社会所关注的内容。
3、病句题的几项各有侧重,每一个病句有一处语病,一般做题要先从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妥当入手思考。

知识储备:
病句的六种类型:
一、语序不当
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师
正确次序:我们学校的(表领属)一位(数量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性短语)语文(名词)教师
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正确次序: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二、搭配不当
我们仔细调查研究的结果,认为他要负全部责任。
主语的中心语是“结果”,与“认为”不能搭配。应把“认为”改为“证明”;或把“结果”去掉,改为“我们通过调查研究,认为他要负全部责任”。
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技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
“月光……发出沙沙的响声”,主谓搭配不当。由联合短语充当句子成分时,要注意联合短语中每一项 与有关成分全面呼应,否则,顾此失彼,文理不通。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成分残缺
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是介宾短语,不是主干“得到赞扬”的对象。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注意:滥用介词往往是造成主语残缺的原因之一。

(二)成分赘余
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
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他们”不必要有。

四、结构混乱
造成结构混乱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1、两种同义格式杂糅
有的时候,一个意思可以使用不同的格式,尽管是同义格式,总有些差别,应根据不同
语境和要求,选取最适合的一个。如果举棋不定,把两个都用上了,就犯了杂糅的毛病。
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
“关键在于内因”与“内因起决定作用”同义,用一个即可。
2、两个分句糅成一个单句
分句之间的停顿用逗号或分号,如果误用连接并列成分的顿号,就造成分句糅合的毛病。
小张除跳舞外,兼任报幕、开场、结尾的节目还得由她编导。
“小张……兼任报幕”和“开场……由她编导”是两个分句,各有主语,其间误用顿号,
“兼任”一词径直管到“节目”,造成杂糅和搭配不当的双重毛病。
五、表意不明

本店热忱为各位旅客服务,购买车船、飞机、饭票者请到一楼服务台联系。
由于“车船”“飞机”后省略了“票”,容易使人产生误解。

六、不合逻辑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贰』 高中语文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哪些怎么修改

一、语序不当      

1、我国棉花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应改为"生产的棉花")      

2、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多层状语语序不当,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中心语,应改为"热情的同他交谈")      

3、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深刻说明"应照应"理论","详细的规定"应照应"政策"。)   

二、搭配不当      

1、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主谓搭配不当,"月光"不会发出声响。)      

2、她拍摄完这部影片,就宣布正式退出演员生涯。(动宾搭配不当,"生涯"不能"退出") 

3、这是一次竞争激烈的考试,非用十分的努力才能战胜其他竞争者。(关联词搭配不当,"非"与"才能"不能配合使用。)   

四、成分残缺或赘余 

1、鲁迅先生在斗争中创造了杂文,成了文学艺术中的奇葩。(缺主语,将"创造了"改为"创造的") 

2、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缺谓语,在"参与"前加上"承担") 

3、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缺宾语,在"肯吃苦"后加上"的决心") 

五、结构混乱      

1、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应该是"主要成分是......"或"是由......配制而成",两种格式或选用一个)      

2、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两句话揉在一块儿说了,只能选一句说)   

六、表意不明 

1、局长、副局长和其他局领导出席了这次表彰会。(其他局领导是本局领导还是别局的领导,不明确) 

2、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是"巴勒斯坦游击队进攻以色列",还是"以色列进攻巴勒斯坦游击队",不清楚)   

七、不合逻辑 

1、爱迪生这个名字,对我们青年学生是不陌生的。(应该是“学生对爱迪生这个名字”。)

2、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所以应该说成:“我今年的学习情绪和去年……”)

八、歧义

1、我这辆自行车没有锁。(“锁”可作名词,又可作动词)

可改为:1、我这辆自行车没有配锁。 2、我这辆自行车没有锁住。

2、这本书是黄色的。(“黄色”是个多义词,既可指颜色,又可指内容。)

可改为:1、这本书是黄颜色的。2、这是一本淫秽不堪的黄色书。

3、咬死了猎人的狗。

可改为:1、猎人的狗被咬死了。2、狗把猎人咬死了。

4、人多病少财富。

有两种标点:1、人多,病少,财富。 2、人多病,少财富。

5、稿件不用退回。

1、意在退稿:稿件不用,退回。2、意在不退稿经作者:稿件,不用退回。

『叁』 高中语文修改病句题解题方法。

【别慌,这可能是瓶颈状态,冷静下来,慢慢看句子,不知不觉之后,基本上就能都正确啦!】
一、辨析病句的步骤
辨析病句是修改病句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正确的辨析病句,才能有效地修改和消灭病句,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快速而又准确地辨析病句一般有三个步骤:
1.将句子先读上一两遍,凭语感感觉一下句子是否正确,这样发现病句自然是最快捷最理想的。可是高考试题中的病句往往有一定的难度,不是很容易就能看得出来的,那么,我们就必须走下一步了。
2.从语法角度分析。之所以先语法而后修辞、逻辑,是因为语病中语法错误占的比例最大。另外,即使不是语法错误,分析一下句子结构对把握句意也有一定的好处,便于我们再作修辞、逻辑的分析。
3.如果一个句子在语法上看不出什么毛病,就应再从修辞、逻辑角度检验,主要看它是否合乎事实、情理。
二、辨析病句的方法
辨析病句就是对病句的辨别和认识,要想快速而准确的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名著,增强语感外,掌握一定的方法也是很有必要的。辨析语病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语感审读法。在审读过程中,从语言的感性认识上觉察语句是否有毛病,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就再作分析比较,从而找到语病之所在。用这种方法做题,要做到胆大心细。胆大就是要敢于大胆地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心细就是要有仔细分析和查找语病的耐心,二者需要相辅相承,不可偏废。
2.筋脉梳理法。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份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定语、状语、补语),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如:“教育战线肩负着培养大批科技队伍的历史任务”这个句子,凭语感很难看出有什么错误,但通过划分句子成分,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个句子中的定语出了问题,即“大批”与“队伍”搭配不当
3.逻辑分析法。有的语病不好从语法上查,这时要从事理上对其进行分析,看其是否违反事理。进行逻辑分析,要注意从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多个侧面进行分析,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如:“不论什么人,只要肯下苦功夫,就能成才”这个句子,读起来通顺,语法上找不到错误,经我们一推敲,就会发现句子把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误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要把“只要”改为“只有”,把“就”改为“才”,句子就没有毛病了。
4.造句类比法。有的句子是否有毛病,从语法、事理等方面不好断定,一时拿不定主意,这时仿照原句的结构造一个常用的句子,经过分析比较,从而确定该句是否有语病。如:“围墙用的是红砖砌的”这个句子,读起来有点别扭,是否有毛病还拿不太准,这时,人们可以仿照一些句子:“文章用的是英语写的”“衣服用的是布做的”,我们可以知道这两种说法是错误的,这样就能推断出那个句子是错误的。
5.规律标志法。有些句子本身具有一定的标志,其语病往往就出现在那些有标志的部位。如:有多个否定词的句子,往往出现否定失当的错误;出现了“忌”“禁止”“防止”“预防”等词的句子,其错误也往往出现在否定失当上;有“能否”“是否”“成败”等词语的句子,往往出现一面与两面不能对应的错误;介词出现在句首的句子,往往出现介词掩盖主语的错误;概念并列时往往出现包容与交叉的关系等等。做题时,可根据这类句子的特点,准确地找到错误所在,从而快速准确地做出判断。具体情况见下文。
三、容易出现语病的一些情况
1.关注介词
出现介词,可能是搭配不当、结构混乱、主客体颠倒、主语残缺。
2.关注代词
出现代词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
3.关注否定词、否定句
出现疑问句或者否定词,可能是肯否不当。
4.关注连词
出现连词可能是搭配不当、残缺、语序不当。

5.关注正反词语
出现正反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逻辑。
6.关注多义词
有的词句可能是多义词或多义短语,这就容易造成语意不明。
7.关注文言词语
出现闻言词语和书面语,可能是语义重复或语义矛盾。
8.关注数量短语
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当等。
9.关注并列短语
出现并列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语意不明。
10.关注多重定状语
出现多重定语或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

『肆』 求一个高中语文病句病句常见错误类型

高中语文病句常见的错误类型
一、语序不当
1、定语位置不当。
如:(1)我国棉花的内生产,长期不能自给。容(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该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2)广大的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走社会主义的热情。(定语“无比”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而造成病句,应该将“无比”放至“热情”之前。)

2、状语位置不当。

如:
(3)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充分的作用。(状语“充分”错放在定语的位置,应该将之放在“发挥”之前。)
3、虚词位置不当<1>副词“不”的位置不对。
例如:(4)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把”句字否定副词应该在“把”字之前)。

(5)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不”应移至“趁”字前)
<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如果颠倒,就属位置不当。
例如:(6)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带帮助其他同学。(“他”应移至“不但”前)

『伍』 高中语文中,病句都有哪些类型,请举例说明。

一般病句种类有:(1)词序有误;(2)前后矛盾;(3)成分残缺;(4)表意不明;(5)标点错误;(6)搭配不当;(7)语义重复;(8)归类有误;(9)成分赘余;(10)不合逻辑;

常见病句有以下六大类:
一、语序不当:
1、定语位置不当。
2、状语位置不当。如
3、虚词位置不当
4、副词“不”的位置不对。
5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二、搭配不当;
三、成分残缺
1、成分残缺:
<1>缺主语。
<2>缺谓语。
<3>缺宾语。
(4)缺关联词语;
2、赘余;
四、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
2、句中暗换主语。有时在复句中暗换分句的主语,使原有的主语不能和谓语搭配,也会造成结构的混乱。
3、层次不清。
4、标点不当造成混乱。
五、含糊不清
含糊不清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费解”,一是“歧义”。“费解”就是一句话表达出来,但不能让人读明白其中讲了什么;“歧义”即一句话有两种理解。不管“费解”还是“歧义”都是表达不明白、不清楚的表现。
1、费解。
2、歧义。
3、指代不明。
六、逻辑错误
这里的“逻辑错误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常见的类型有:
1、自相矛盾。
2、概念并列不当。
3、强加因果。
4、主客颠倒。
5、否定不当。
6、不合事理。
沈阳华英高考复读学校网站有很多高考学习相关文章,你可以去看看,希望对你有帮助!

『陆』 高中语文病句答题方法。。。

巧妙识别语文病句的几种方法
常见的有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1、发现介宾短语开头的句子,看是否少主语——介词结构在句首易导致句子无主语。
例如:通过读了徐迟的《黄山记》,使我感受到一次深刻的美感教育。在一个句子中,当介词或介词结构位于句首时,我们就应该仔细去分析这个句子的主谓宾等成分,如果没有主语,那就属于介词结构在句首导致无主语的错误类型。这种类型的病句往往通过去掉句首介词来达到改正的目的。此题去掉“通过”即为正确。
2、发现语句中有并列结构,看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语序错位、是否搭配得当。
这里所说的并列结构,只要是指动词并列、名词并列以及形容词的并列等。出现了并列结构,我们可以从是否符合逻辑、是否语序错位、是否搭配得当这三个方面去考虑。如:
例2、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
例3、我们要认真讨论并听取王校长的发言。
例4、要办好一个企业,仍旧需要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集体的力量和集思广益的效果。
在一个句子当中,含有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的词语不能并列地放在一起,例2中报刊,杂志就属于出版物,它们之间不能并列;例3中的并列短语“讨论并听取”中的“讨论”和“听取”有先后顺序,应该先听取后讨论;例4中,谓语“发挥”与宾语“集思广益的效果”之间不能搭配。
3、发现具有两面意思的词语,如“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等,看前后是否对应。
例5、一个关系到能否顺利择业的实际问题摆在他们的面前:必须会使用电脑,必须会驾车,外语必须达到四级以上。
例句中,前半句提到两个方面的事情,而后半部分都只说到肯定的方面。修改这种类型的病句有两种方法,要么去掉句子中的“能否”“是否”等词语,要么在句子中的另一部分加上“能否”或“是否”等词语。
4、发现句子中有否定词,看它们是否因多次否定将意思说反了。
例6、谁也不能否认家长的这种做法不是对孩子的关爱,但结果也许是适得其反。
这个句子是反问句与多重否定嵌套的句子,要注意细心判断,该句应当去掉句中的第二个“不”字。
另外,有一些动词本身就有否定的意思或起到否定的作用,它的后面往往不带否定词语,如果带了,意思就会截然相反。
例7、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根据句子的意思“不”应该去掉,因为“加强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发生。”
5、发现句子中有“对”“对于”“关于”,看它们是否混用或主客是否颠倒。
例8、《三国演义》对于很多人都很熟悉。
例句是将主客颠倒了,应该为“很多人都很熟悉《三国演义》”。
6、发现代词,看是否指代不清。
例9、欧阳俊逸推开房门,看见哥哥和他的女朋友正在促膝谈心。
该句中,他的女朋友,指的是谁的女朋友,搞不清楚,犯了指代不明的错误。
7、发现数词和表约数的词语连用,看是否造成矛盾。
例10、日被磁悬浮列车每公里成本9亿人民币以上,德国磁悬浮列车超过4亿元,国内现在有磁悬浮列车也在2亿元左右。
该句中,“达9亿人民币以上”的 “达” 和“以上”矛盾,可以将“达”改为“在”,或将“以上”去掉。
8、发现“是”表判断的句子,看主宾搭配是否恰当。
例11、他的籍贯是江苏海安人。
该句是判断句,主语是“籍贯”,宾语是“人”,搭配不当。可以改为“他的籍贯是江苏海安”或“他是江苏海安人”。
9、发现缩小、减少、降低等词语同倍数相搭配,犯了不符合逻辑的毛病。
例12、由于高新技术的运用,电视机的价格比三年前降低了两倍。
缩小、减少、降低等词语同倍数相搭配,是不符合逻辑的,这类词语往往同百分数或分数搭配。如减少了三分之二,降低了百分之五十,缩小了三个百分点。
10、发现“不管”或“管”,看是否将两词误用。
例13、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不管”后面的词语是不确定的,或选择性的,常带有“怎样”“多么”“或者”“还是”等词语;“尽管” 后面的词语是确定的,不能有选择性。
希望你满意,祝学习进步!

『柒』 高中语文病句做法总结 最好有例子的讲解

修改病句类

(1)用词不当

①感情色彩不当。如: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

②关联词用错。 如:只有坚持核查,就能和平解决伊拉克问题。(“只有”和“才”连用,应把“就”改为“才”。)

(2)搭配不当

①主谓搭配不当。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质”不能“浮现”,可改为“他那伟大的革命形象”。)

②动宾搭配不当。如: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为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聚集”的应该是“专业化人才”。)
⑧主宾搭配不当。如: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劳动”与“一天”搭配不当,应删去“的劳动”。)
④修辞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如: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很大”与“心血”搭配不当,应改为“很多”。)
(3)成分残缺

① 缺主语。如:通过学习雷锋的感人事迹,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使”字,使“我”丧失了主语

作用,所以,应删去。)
②缺宾语。如: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当年我们一起玩耍、同桌共读。(这个句子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加上“的情景”。)
(4) 语序不当

① 逻辑语序不当。如:学校通过并研究了新的规章制度。(“通过”与“研究”顺序颠倒。应是先“研究”后“通过”。)

②关联词语序不当。如:A: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B: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两个分句是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如例A,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我”,“不但”应在主语“我”后边: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如例B,两个分句主语分别是“我”“人”,关联词语“不但”应放在“我”前边。)

(5)前后矛盾

①前后不统一。如: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能”与“否”表达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所以,应删去“能否”。)
②否定多余。如:个别医生不讲医德,索要红包,医院领导对此并非不无责任。(“不无责任”即有责任,加上“并非”,意相悖,应去掉“并非”或去掉“不”。)
⑧范围不清。如:人们一走进教学楼就会看到,所有关于澳门历史的图片和宣传画被挂在走廊的墙壁上。(“图片”包括“宣传画”,不宜并列,应说成“宣传画及其它图片”。)
(6)重复罗嗦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疾病。(“顽症”和“疾病”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
(7)表意不明(歧义)如:牧童牵着牛在吃草。(到底是“牧童吃草”还是“牛吃草”:应改为“牧童牵着牛,牛在吃草。”)

2.认识了病句的这些基本类型,我们要把握病句修改的基本方法。

(1)检查病句,判明原因。先阅读原句,看看毛病出在哪儿。语法、修辞、逻辑方面的毛病,有不同的修改要求。找出病因是修改病句的前提。
(2)先主后次,对症下药。如果是语法错误造成的病句,修改时,首先要找出句子的主干(主、谓、宾),看看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结构是否混乱,并将发现的错误加以改正:然后再检查附加成分(定、状、补),把误用的词语、颠倒的语序或同中心语搭配不当的附加成份一一加以改正。
(3)修改病句应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基础上,采用:增(增加字词),删(删去多余字词短语),调(调整字词的顺序),换(更换其它字词)。不能另造新句。

『捌』 高中语文5种病句类型即例子

1、缺少主语:
通过这次的学习,使我们了解了更多的历史。(修改:专删除“使”或“通过属”)
2、词语重复:
经过一整天的锻炼,他全身遍体鳞伤。(修改:“遍体”与“全身”重复,后者是词语,删除前者)
3、词语搭配不当:
同学聚会上,大家唱了许多歌曲和舞蹈。(修改:舞蹈无法与唱搭配,和跳了许多舞蹈)
4、前后矛盾:
我估计他今天肯定不回来了。(修改:前面是不确定后面却是确定语气,根据语义,将肯定删去)
5、成分残缺:
根据他提出,我们很快的修复了项目中的问题。(修改:前一小句,缺少宾语,提出建议,方法等)
6、还有句式杂糅,关联词不当,标点符号错误等。

『玖』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修改病句有哪些常见类型

1、成分残缺.
2、用抄词不当.
例题:我们袭发明了矿产.
修改:矿产原来就有,不能用发明,只能用“发现”.
3、搭配不当.
例题:她看到音乐.
修改:音乐只能听到,不能“看到”.
4、重复罗嗦.
例题:他找到和发现了矿产.
修改:“找到”和“发现”意思相同,删掉“找到”或“发现”.
5、归类不当.
例题:妈妈买了西瓜,葡萄,水果.
修改:西瓜,葡萄是水果的种类,不能并列使用,改为“妈妈买了西瓜,葡萄等水果”.
6、前后矛盾.
例题:全班的同学都来了,只差王红没有来.
修改:删掉“都”.全班的同学来了,只差王红没有来.
7、词序颠倒.
例题:他因为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写了一篇诗篇.
修改:他因为写了一篇诗篇,所以获得了诺贝尔奖.
8、指代不明.
例题:张明对他说他过两天给他写信.
修改:张明对他说张明过两天给他写信.
9、不合事理.
例题:我看到太阳从西方升起.
改为:我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

阅读全文

与高中语文病句50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