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六年级必背论语

六年级必背论语

发布时间:2021-01-02 01:54:11

1. 初中必背论语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6、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7、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8、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1、子曰:“君子不器。”
12、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3、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6、哀公闻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7、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车儿),小车无(yue4),其何以行之哉?”
18、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9、子曰:“朝闻道,夕夕死可矣。”
20、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 六年级小学生必背论语九则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经常去实习(温习)它,不也是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知识点:“说”通“悦” 意思:高兴

2.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

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有害

5.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知识点:“女”通“汝”意思:你
是知也的“知”通“智”意思:聪明智慧。(其他知不变)

6.
[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

9.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3. 四年级论语必背25句

四年级上学期必背《论语》
2009-09-01 12:58阅读:696

飞花逐月

博主很神秘,什么也没有留下~

关注
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懂得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文:孔子说:“仁德的人先做出艰难的奋斗,然后才收获果实,这样就可以说是仁德了。”
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热爱水,仁爱的人热爱山;聪明的人活跃,仁爱的人恬静;聪明的人快乐,仁爱的人长寿。”
4、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典故,再用礼来加以约束,这样就不至于离经叛道了。
5、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译文:孔子在死去的亲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
6、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文:孔子在这—天哭过,就不再唱歌了。
7、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拥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诗书礼乐文化,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定会有可以让我效法的人:我选取那些优点来学习,并改正那些缺点。

4. 五年级必背的论语12∽15首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内乎?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容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 论语必背60句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学习并且不断温习,是件愉快的事情,有远方的朋友来做客,是件让人快乐的事,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呀!

2、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的。

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这是每天必须反省的三件事啊!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译: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做事灵敏、言谈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译: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可以说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3、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14、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关雎》篇,快乐而不放荡,悲哀却不伤痛。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1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

1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19、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经常能约束自己的人,犯错误的时候就少了。

20、德不孤,必有邻。

译: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然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21、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译:形容一个人,像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象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一般是对这个人比较失望了。

22、听其言而观其行

译:评判一个人的时候,要看他说的话,观察他的言行举止,才可全面了解。

2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形容人聪敏又好学,能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

2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一个人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对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2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译: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27、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倦怠,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2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就像浮云一样不确定。

2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一个小群体里,一定有可以作为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3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君子总是心胸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忧愁悲伤。

3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有志者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坚强,因为担子沉重而且道路遥远。

3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考虑那个位置上的事。

3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地留去。

34、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3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3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37、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译:天下之大,走到哪里都有朋友啊

3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译: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成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3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下达命令,群众也会自觉去做;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下达了命令,群众也不会服从。

40、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不要只求速成,不要贪图小利。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4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阅读全文

与六年级必背论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