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六年级写字

六年级写字

发布时间:2021-01-01 07:41:01

1. 小学六年级怎样进行识字写字教学

教学目的:
1、掌握长、短、方、圆这四种字形的构字规律与写法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3 、培养学生书写名人名言的格式,以及如何珍惜时间。
教学用具:
小黑板、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例字,揭示课题。
1 、出示小黑板: 身 之 正 会
2、齐读,这四个字的字形各有什么特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
第一个字属于长形字。
第二个字属于短形字。
第三个字属于方形字。
第四个字属于圆形字。
今天我们来学习“字形特点 (一)”。
二、指导书写。
出示卡片: 身
仔细观察,这个字怎样写才好看?
学生边议论边试写。
指名学生发言,谈谈自己试写的感受。(即:怎样写好“身”字)
指一名学生上台边说边写。
师生评议。
学生自由练习同一类的字三个。
2、出示小黑板:(贴有写字的图片)
想一想:这些字个有什么特点?如何写好它们?
字形较短: 血 之
字形较方: 正 画
字形较圆: 会 香
3、名人名言行款练习。
学生读一读,讲讲这句话的意思。
分析名人名言的书写格式。
学生试写,要求注意语句中的长、短、方、圆不同字形的写法。
4、师小结。
三、学生进行钢笔字练习。P4
第二课 字形特点(二)
教学目的:
掌握大、小、偏斜三种字形的写字规律,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
继续练习名人名言的书写行款。
教学准备 :写有字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出示字例,导入新课。
出示小黑板: 天 口
齐读。想: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所占比例的大小有何区别?
指名说,老师板书:字形较大 字形较小
指导书写。
较大字形:
要点:撇、捺或长横、长竖要舒展。
老师写: 发
生试写: 天年
较小字形:
要点:要写在格的中心位置,字中的笔画较短。
师边将边示范: 白
学生试写: 口 日
3、偏斜字形:
左斜字 主笔不可过于左斜。
范写: 夕 勿
学生试写。
右斜字 主笔不可过于右斜。
范写: 戈 飞
生试写。
名人名言行款练习。
生读名人名言。
讨论:写这一段话应该注意什么?
小结:格式、字:
学生边听音乐边写名人名言。
老师针对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生继续练习。
第三课 整齐平正

教学目的:
掌握字的书写规律— 整齐平正。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
教学用具:
写有华罗庚名言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出示写有名人名言的小黑板,导入新课。
出示小黑板,让学生仔细观察。
边看边想:这一段话写得漂亮吗?为什么?
小结并板书:整齐平正。
指导书写:
指导写“卫”字。
横向笔画较平,竖画要直。
范写: 卫
生试写一个。
指导写“不”字。
横较平,竖宜直。撇、点相称。
范写: 不
生试写。
生自学自悟。
学生看书P9—10。
讨论如何写好“ 革、寻、歪 ”这三个字。
指名谈并演示:
革 横向笔画上下对正,长竖居中。
寻 长横较平,上下部对正。
歪 横较平,上下两竖对正。
〈 4 〉学生试写“ 里、至、目、墨 ”。
名人名言练习。
读 想含义。
讨论:如何写好名人名言?
学生试写。
同桌之间互相欣赏、指正。
生边听音乐边练习 P9 — 10 的字各两个以及第二条名人名言。
教师创意设计及反思:
第四课 分配匀称
教学目的:
掌握要使字端正、美观,应将笔画安排匀称的写字规律。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及浓厚的写字兴趣。
继续练习行款练习。
教学用具:
写有字的小黑板(一个字美观,一个字分布不均匀)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展示上节课同学们写得好的作业。
评论:好在哪里?(整齐平正)
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字是否达到要求了?哪个好些?为什么?不太好看的字毛病在哪?
指名发言并归纳板书:分布匀称
一个字写得美观、端正,不仅要将笔画写得整齐平正,而且笔画的分配要匀称。
指导书写。
学生看书P13—14。
理解“匀”与“称”。
匀—笔画间隔均匀 称—笔画左右相称
3、讨论如何写好“ 主、衣、回、困、言、京、再、奋、杰、春、事、带 ”这十二个字。
4、讨论发言归纳:
“主” 横的间距均匀;示范: 主
“衣” 内外笔画间隔均匀;示范 : 回
“京” 左右笔画相称;示范: 京
“奋” 撇捺相称,下部笔画间隔均匀。示范: 奋
“事” 横的间隔均匀;示范: 事
“杰” 撇捺相称,四点间隔均匀;示范: 杰
5 课堂练习:生随音乐试写以上十二个字,一字写两遍。
三、行款练习。
生读两则名人名言,明其含义。
试写第一则名言。
同桌交流。
师指正存在的问题。
生继续练习第二则名言。
四 、作业:
将书上P13—14的字各写三个。

第五课 比例适当

教学目的:
掌握在写字时,应使各结构单位的长短宽窄比例适当的写字规律。
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养成他们良好的观察事物的心理品质。
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
训练行款练习。
教学用具: 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1 、以小故事导入新课。
问:如果一个人头大身子小或头小身子大 ,他走在大街上,你看到他第一个反应是什么?(想笑)
为什么想笑呢?(上下不对称,即比例失调)
小结:我们写字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字的各结构单位的长短宽窄比例不适当,那么写出来很难看。
如: 孟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如何将一个字的比例处理适当。板书:比例适当
二、指导写字。
1、出示贴有字卡的小黑板让学生细致观察,想:这些字的结构有什么特点以及在写它们时应注意什么?
苗 孟 篮 封 睡 谢
2、看书P17—18
3、指名回答并归纳:
〈1〉上下结构的字:
上宽下窄:苗(上、下长短相等)
上窄下宽:孟(上部长度占三分之一)
上下相等:篮(上中下长短相等)
〈2〉左右结构的字:
宽窄相等:封(右部稍长)
左宽右窄:到(左部占三分之二,右部稍长)
左窄右宽:睡(左边占三分之一,右部占三分之二)
〈3〉左中右结构的字:
如“谢”(左中右宽窄相等,左部较短)
三、随轻音乐,生将以上的字各写两个。
四、行款练习。
1、生读,明其含义。(第一则)
2、生试写。
3、同桌交流。
作业:
将书上P21—22的字各写三个以及第二则名言。
第六课 重心平稳

教学要求:
掌握汉字书写中“重心平稳”这一规律,书写中注意写字“平稳”的要点和细节。
继续进行行款练习,在练习中既体会这一规律又能兼顾整体。
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及对书法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书法的热爱。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书写规律?怎样才能使汉字的比例适当呢?
二、新课学习。
过渡:汉字不仅要各部分比例适当,还要做到重心平稳才美观。(揭示课题,齐读)
对比写两个“乡”字,重心稳:“乡”,反之“乡”让学生感悟。
阅读书中“概述”,记号,交流。
认读本课例字,慢读一遍,初步感知字形。
以“手”字教学为例:
自己阅读领悟要求,对照例字体会后说说。
指名写一个“手”下面同时练习一个。
点评学生板演,同桌依此互查互评。
改进后再练习写一个“手”。
以下的字可一齐指名书写,如一人写两个字,集中点评,全班每字各练写两个。
每个例字的最后一个字临摹一起进行,要求尽量不看要求,心领神会,熟练掌握“重心平稳”这一规律。
行款练习。
认读行款内容。
观察行款整体,要注意哪些问题。
交流:
a、字居格中 b、字间距匀称(包括标点)
c、每个字的结构要注意,如:
础(√) 石出(×) 笔画之间要互相兼顾。
〈4〉书写练习,教师辅导。
三、作文展评。
同桌互评,将结构最好、整体最美的汉字记号,如“手”互相比一比,谁写得好。
四人小组展评。 3、交流感受。
四、布置作业
继续进行行款练习。
找一些名言进行课外练习。
行款要有一定速度。了解颜真卿的故事(见书)

2. 六年级下册华夏万卷字帖写字课硬笔书法作品怎样写

书法欣赏:

书法是反映生命的艺术,
人的喜怒哀乐这些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像在诗歌音乐里那样。书法欣赏即通过对优秀书法作品的品评,领略其中蕴含的美。如果把写字比喻为小学的识字阶段,要求把字写得准确平正的话,那么,书法则是作家将字词构成一篇令人赏心悦目的文章或诗词。当然,写文章有文章的构成方法和规律,那么,书法作品也有其本身的方法和规律。简而言之,可以用当代书家白蕉先生的一句话作“学习的标准,就可以作为欣赏的标准”。

审美标准 :

一般地说,“形”包括点画线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法空间结构;“神”主要指书法的神采意味。

点画线条:

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它本身抽象,所构成的书法形象也无所确指,却要把全部美的特质包容其中。这样,对书法的点画线条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要求具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

1、力量感

点画线条的力量感是线条美的要素之一。它是一种比喻,指点画线条在人心中唤起的力的感觉。早在汉代,蔡邕《九势》就对点画线条作出了专门的研究,指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点画势尽,力收之”。要求点画要深藏圭角,有往必收,有始有终,便于展示力度。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藏头护尾,不露圭角,并不是说可以忽略中间行笔。中间行笔必须取涩势中锋,以使点画线条浑圆淳和,温而不柔,力含其中。但是,点画线条的起止并非都是深藏圭角不露锋芒的(大篆、小篆均须藏锋)。书法中往往根据需要藏露结合,尤其在行草书中,千变万化。欣赏时,既要注意起止的承接和呼应,又要注意中段是否浮滑轻薄。

2、节奏感

节奏本指音乐中音符有规律的高低、强弱、长短的变化。书法由于在创作过程中运笔用力大小以及速度快慢不同,产生了轻重、粗细、长短、大小等不同形态的有规律的交替变化,使书法的点画线条产生了节奏。汉字的笔画长短、大小不等,更加强了书法中点画线条的节奏感。一般而言,静态的书体(如篆书、隶书、楷书、)节奏感较弱,动态的书体(燕书、行书、草书)节奏感较强,变化也较为丰富,象形的书体(如燕书)。

3、立体感

立体感是中锋用笔的结果。中锋写出的笔画,“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折处,亦当中无有偏侧。”这样,点画线条才能饱满圆实,浑厚圆润。因而,中锋用笔历来很受重视。但是,我们不能发现,在书法创作中侧锋用笔也随处可见。除小篆以外,其他书体都离不开侧锋。尤其是在行草书中,侧锋作为中锋的补充和陪衬,更是随处可见。

空间结构:

书法的点画线条在遵循汉字的形体和笔顺原则的前提下交叉组合,分割空间,形成书法的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包括单字的结体、整行的行气和整体的布局三部分。

1、单字的结体

单字的结体要求整齐平正,长短合度,疏密均衡。这样,才能在乎正的基础上注意正欹朽生,错综变化,形象自然,于平正中见险绝,险绝中求趣味。
2、整行的行气

书法作品中字与字上下(或前后)相连,形成“连缀”,要求上下承接,呼应连贯。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虽然字字独立,但笔断而意连。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可字字连贯,游丝牵引。此外,整行的行气还应注意大小变化、欹正呼应、虚实对比,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节奏感。这样,才能使行气自然连贯,血脉畅通。

3、整体的布局

书法作品中集点成字、连字成行、集行成章,构成了点画线条对空间的切割,并由此构咸了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要求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疏密得宜,计白当黑;平整均衡,欹正相生;参差错落,变化多姿。其中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以平正均衡为主;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变化错综,起伏跌宕。

神采意味:

神采本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采。书法中的神采是指点画线条及其结构组合中透出的精神、格调、气质、情趣和意味的统称。“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说明神采高于“形质”(点画线条及其结构布局的形态和外观),形质是神采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书法艺术神采的实质是点画线条及其空间组合的总体和谐。追求神采,抒写性灵始终是书法家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

书法中神采的获得,一方面依赖于创作技巧的精熟,这是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只有创作心态恬淡自如,创作中心手双畅,物我两忘,才能写出真情至性,融进自己的知识修养和审美趣味。

欣赏方法:

一幅书法作品,放在我们的面前,怎么评价、怎么读懂、怎么欣赏,[1]
是我们每个初学书法的人、甚至是广大读者都感到困惑而且很想知道的问题。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他所强调的是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作为一个读者,我认为在读作品之前,心里首先要明确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这是正确进行书法欣赏的基础。其次是要掌握书法欣赏的方法,这是进行书法欣赏的关键所在。欣赏书法要根据六种不同书体的风格来欣赏,行书要欣赏它的韵律动感,楷书要欣赏它的宁静雅致,燕书要欣赏它的意境和优美。

书法欣赏同其他艺术欣赏一致,需要遵循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由于书法艺术的特殊性,又使书法欣赏在方法上表现出独特性。一般地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

书法欣赏时,应首先统观全局,对其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进而注意用笔、结字、章法、墨韵等局部是否法意兼备,生动活泼。局部欣赏完毕后,再退立远处统观全局,校正首次观赏获得的“大概印象”,重新从理性的高度予以把握。注意艺术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是否协调一致,作品何处精采、何处尚有不足,从宏观和微观充分地进行赏析。

2、把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联想。

书法作品作为创作结果是相对静止不动的。欣赏时应随作者的创作过程,采用“移动视线”的方法,依作品的前后(语言、时间)顺序,想象作者创作过程中用笔的节奏、力度以及作者感情的不同变化,将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也就是摹拟作者的创作过程,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情感变化等。

3、从书法形象到具体形象,联想,正确领会作品意境。

在书法欣赏过程中,应充分联想,将书法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事物进行比较,使书法形象具体化。再由与书法形象相类似事物的审美特征,进一步联想到作品的审美价值,从而领会作品意境。如欣赏颜真卿楷书,可将其书法形象与“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眩目,力士挥拳”等具体形象类比联想,从而可以得出:体格强健——有阳刚之气——富于英雄本色——端严不可侵犯的特征,由此联想到颜真卿楷书端庄雄伟的艺术风格。

4、了解作品创作背景,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

任何一件书法作品都是某种文化、历史的积淀,都是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因而,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包括创作环境),弄清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气息和作者的人格修养、审美情趣、创作心境、创作目的等等,对于正确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大有裨益。清王澍《虚舟题跋·唐颜真卿告豪州伯父稿》云:“《祭季明稿》心肝抽裂,不自堪忍,故其书顿挫郁屈,不可控勒。此《告伯文》心气和平,故客夷婉畅,无复《祭侄》奇崛之气。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情事不同,书法亦随而异,应感之理也。”可见,不论是作者的人格修养、创作心境,抑或是创作环境,都对作品情调有相当的影响。加之书法作品受特定时代的书风和审美风尚的影响,更使书法作品折射出多元的文化气息。这无疑增加了书法欣赏的难度,同时更使书法欣赏妙趣横生。

总之,书法欣赏过程中受个性心理的影响,使欣赏的方法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以上所述仅是书法欣赏的一种方法,欣赏过程中可以将几种方法交替使用。另外,欣赏过程中还必须综合运用各种书法技能、技巧和书法理论知识,极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审美评价能力,尽力按作者的创作意图体味作品的意境。努力做到赏中有评、评中有赏,并将作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对作品作出正确的欣赏和公正、客观的评价。

3. 六年级的学生写字太差怎么办

那就开始练字。铅笔字到钢笔字。要注意拿笔姿势,还有坐姿。也可以写字帖。练练就好了,写字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写整齐的。

4. 都该上六年级了写字很难看,怎么纠正

六年级已经养成了自己的写字习惯了,只有让孩子自己勤加练习,参加洋小羊此类的的写字课程,在高水平的老师指导下,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纠正

5. 我今年上六年级,写字不太好看,也不怎么快。怎么办呢,。。急死我了。大家告诉我怎样才能把字写好,谢谢

你六年级的话,知道追求字要写得好看,是很好的意识。要想写好字,最重要内的就是有这个想写容好的意识,然后才姿势,包括坐,头,肩,眼,都要在正确的角度上,这样,在写和写好后的观察角度不会边,效果也就不会变,常有人在写的时候感觉写的没什么问题,但是写好后总觉得不好看,就是这个原因。
然后就是注意字本身笔划之间的摆放要规则规律,距离,幅面占据比例等。只要这个做好了,不用临贴字也不会难看,然后就是笔风,在字体分布和摆放上处好了,再把笔风养自己的风格,那么属于你自己的书法体就出来。
因为你是六年级,到后面学习任务越来越重,写字速度慢了的话对你以后学习会有影响,虽然说练字是从楷书开始,但是因为你的学习需要,可以多练习行书,但是尽量在练习过程中保持字体的本来模样,这样不至于以后写字虽然好看,却不是人人都认识,
最后还是建议多看字帖,用看,用读,看人家在哪个位置,哪些笔画是怎么处理的,你就会有所领悟和收获~
全手打,纯原创~

6. 六年级写字贴有什么好处

写字帖可以锻炼心性,修养身心。
六年级就写的话不仅可以练字还修心。

7. 六年级人教版上册语文书的写字

生字抄表
1、





津袭


2











3











4








5、搁











6、悠





7、晶









8、嗡
鹿






9、扭






10、挽











11塑










12、茵






8. 六年级孩子写字慢,怎么才能提高写字速度

这个不用急,孩子小,大点就好了,我小学就因为写字慢,还挨过老师打,但没什么用。大了自然就好,我从初中开始学习就上来了,还上了省里最好的高中,小学的孩子不要要求太严,没必要。

阅读全文

与六年级写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