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朗诵配乐--经典诵读论语
编钟或者古琴曲都是比较合适的。
推荐几个曲子吧,编钟的《楚商》《屈原问渡》《幽兰》;古琴的《高山流水》都是比较不错的。可以配着所朗诵的《论语》片段搭配着试一下。
② 论语朗诵稿
自古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佳话 ,聆听夫子教诲,如沐春风。一部《论语》,博大而精深,浅显而深刻,通俗而高雅。这是儒家的经典,这是先哲的箴言;这里有和谐的大美,这里有人性的光辉;这里有连珠的妙语,这里有谆谆的告诫。让我们用于丹老师的话共勉:“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现在的社会,把一些追求前卫、跟着潮流走、“哈韩”、“哈日”的人称作新新人类,并且将其赞的出神入化,认为其是时代的“骄子”,这些人始终认为儒家文化是落后的,因此追寻着西化派“向西走”的脚步。但我发现中国人的精神、文化气质无论如何不是西式的,许多在西方很有用的东西,到了中国就不灵了。
这种现象驱使我重新审视自己对中国精神传统的态度,并开始一点一点读中国文化典籍,首选的典籍当然是《论语》了。《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留有一点余地。常言道:世界是个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禀性,正如人有不同的兴趣和爱好一样,不过都是一种求真的心境。
这一点对我来说有较深的感触,我因上高中来到此地,和许多素不相识的人分到一个班,一起朝夕相处,共同学习,在这里有形形色色的同学,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沉稳持重,有的勤勉踏实,有的投机取巧,本来人各有禀性,然而我却费尽心机,期望他们每个都能像我心目中理想的朋友那样,处处让我,但想到“人不只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时,也就不会再去刻意要求什么了。不仅是我,就连老师们也学起孔老父子来了。
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一位特民主的老师,她教育我们做真人,说真话,做真事。她告诉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在尊重、宽容之声响彻云霄的今天,我们更应本着理性的眼光,尊重的思想去看待自己的成长,只有这样,才不会辜负了孔圣人的谆谆教导啊!”老师总是以孔子之式对我们循循善诱,她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到教学之中,她不会端起架子、板着面孔对我们说话。
孔子平凡的话语中透着超凡的睿智,闪烁着智慧的哲理。圣人就是圣人。他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了几千年。
③ 经典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大学,论语)精选
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吃的是一小筐饭,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德多么高尚啊!”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多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会有我的老师.拿他们的优点来自己学习,拿他们的缺点来自己改过.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翻译:孔子站在河岸上说,过去的就像这流水,白天和夜晚都在流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翻译:军队可以被夺 去主帅,男子汉 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翻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④ 背诵《经典诵读》之《论语》剩余的4篇是什么意思
背诵的时候我们应该先理解把这个课文之后理解之后然后你才可以在此此举主持上很好的能够背下来
⑤ 中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国学经典当属孔子的《论语》啦,唐诗,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的诗,宋词 苏轼,辛弃疾,岳飞 的名篇。特别是那些名篇像《论语》、《蜀道难》、《满江红》最好能够背诵,熟读于心。
⑥ 《论语》算不算 中华经典诵读
川四时
子夜四时歌·春歌
北朝民歌 敕勒歌
李峤 风
贺知章 咏柳
王维 鹿柴
王维 鸟鸣涧
李白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望庐山瀑布
杜甫 绝句·迟日江山丽
杜甫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暮江吟
白居易 忆江南
柳宗元 江雪
王安石 梅花
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
杨万里 小池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走进自然
汉乐府·江南可采莲
骆宾王 咏鹅
张旭 山行留客
王之涣 登鹳雀楼
孟浩然 春晓
李白 古朗月行
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
贾岛 寻隐者不遇
杜牧 山行
苏轼 题西林壁
陆游 游山西村
杨万里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
朱熹 春日
查慎行 舟夜书所见
袁枚 夜立阶下
袁枚 所见
高鼎 村居
缘境生情
汉乐府·长歌行
曹植 七步诗
贺知章 回乡偶书
王维 相思
李白 静夜思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高适 别董大
杜甫 前出塞
张继 枫桥夜泊
卢纶 塞下曲
孟郊 游子吟
李绅 悯农
林杰 乞巧
范仲淹 江上渔者
王安石 泊船瓜洲
王冕 墨梅
于谦 石灰吟
郑燮 竹石
这些都可以的,类似于中国的古诗词。
⑦ 国学经典朗诵,哪些适合小学生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弟子规》、《老子》、《庄子》、《增广贤文》作为国学中经典之经典,铸就“国学蒙学之最、中华不可或缺之魂”。这些很适合小学生朗诵。
0-13岁是儿童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经过近几年的实验证明,儿童进行国学经典诵读2-3个月后就会发生明显改变。从开始的每天记忆20-30个字,到每天很快就可以熟记100-200个字。许多儿童不用一年就可以把一万六千字的《论语》熟背,其记忆潜能在国学经典诵读中得到开发,几万字的古文背诵对他们来说都不是难事。
实践证明,有多动症、感觉综合失调甚至自闭症的孩童,学习国学一段时间后,境况会大为改善。这些经典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前后连贯,朗朗上口;内容丰富,包含有诸如天文、地理、历史、治国、修身、道德、伦理等丰富知识,堪称国学经典。古往今来,无数少年儿童从中汲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朗诵,指清清楚楚的高声诵读。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因此,要想成为口语表述与交际的高手,就不能漠视朗诵。
⑧ 求经典诵读【《论语》《弟子规》什么的】班会串词、优质的、别太长、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意思是:父母叫你回的时候,答应该及时赶到;父母叫你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不能推迟;父母教你的时候,必须静静地听;父母责骂你的时,必须顺着他们的意思。是呀,父母是把我们生出来的人,没有父母,也没有我们。父母把我们养大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时时刻刻,都要顺着父母的意思去做。即使不能完成,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它。即使父母做错了,也不能责怪他们。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妾,奚可焉”,又让我明白了,自己说出的话,要一信用为主,欺骗别人,不能饶恕。守信用,对于交朋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不守信用,欺骗了别人,别人就会很讨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