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沪教版)上海市二期课改高中语文新教材 高三上
《考试说明》中要求掌握的常见修辞手法有八种:
⒈比喻
⑴比喻的特点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应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成立。
⑵比喻的种类
①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温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典型的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岗。
③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的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还在我们党内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④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⑶比喻的作用
主要是或化平淡为生动;或化深奥为浅显;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冗长为简洁。
⑷下列几种情况,虽有“像”“仿佛”等词,但不是比喻句。如:
她的性格很像母亲。(同类比较)
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表示猜度)
她仿佛听见了她的心脏跳得非常厉害。(表示想象)
我们这时代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像徐洪刚、李向群等。(表示列举)
⒉比拟
⑴比拟的特点
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把抽象的概念当做人或物,或者把人当做物、把此物当做彼物来描写。其形式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⑵比拟的种类
①拟人(把物当人来写)。例如: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②拟物(把人当物写或把甲物当乙物写)。例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⑶比拟的作用
正确运用比拟,增加了语言的生动和形象性,可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可感受到对该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⒊借代
⑴借代的特点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和人或事物密切相关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
⑵借代的种类
①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的吼叫着。
②材料代本体。例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③标志代本体。例如: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冤枉!
④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⑤绰号代本人。例如:“芦柴棒”,去烧火!
⑥专名代泛称。例如: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⑦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⑧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⑶借代的作用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⒋夸张
⑴夸张的特点
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漫天浮夸,要给人以真实感。
⑵夸张的种类
①扩大夸张。例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②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③超前夸张。例如: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⑶夸张的作用
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感情态度,增加语言的生动性。
⒌对偶
⑴对偶的特点
八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或相反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的排列在一起。
⑵对偶的种类
①按内容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对或相反的对偶形式。例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②按形式可分为工对和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均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③按结构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既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句子对偶。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⑶对偶的作用
①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收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
②词句凝炼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是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
③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便于传诵记忆。
⒍排比
⑴排比的特点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⑵排比的种类
①成分排比。例如: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②句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纯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⑶排比的作用
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⒎设问
设问的特点
“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例如: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⒏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打感叹号。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
⑴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
⑵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
Ⅱ 上海高中语文新老教材共有篇目
1、吴均《与朱元思书》 (新教材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一课)
2、韩愈《师说》 (新教材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课)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新教材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
4、陶渊明《饮酒》 (新教材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一课)
5、苏询《六国论》 (新教材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二课)
6、杜牧《阿房宫赋》最后一段 (新教材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九课)
7、白居易《琵琶行》 (新教材高三第二学期第二十六课)
(2)新教材要求背诵的诗歌与古文篇、段:
1、陆游《诉衷情》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秋瑾《鹧鸪天》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
4、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
5、王维《汉江临泛》 (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
6、李白《清溪行》 (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
7、杜甫《旅夜书怀》 (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
8、王安石《江上》 (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
9、朱熹《泛舟》 (高一第一学期第四十二课)
10、《长歌行》(汉乐府) (高一第一学期第二十六课)
11、刘桢《赠从弟》 (高一第一学期第二十六课)
12、祖咏《望蓟门》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课)
13、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课)
14、李贺《致酒行》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课)
15、王令《暑旱苦而热》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课)
16、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
17、张九龄《望月怀远》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
18、李白《把酒问月》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
19、黄庭坚《登快阁》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
20、陆游《关山月》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四课)
21、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
22、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
23、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
24、陆游《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五课)
25、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五课)
26、朱熹《鹅湖寺和陆子寿》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五课)
27、朱熹《偶题》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五课)
28、孟浩然《晚泊浔阳望庐山》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
29、王维《终南山》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
30、李白《独坐敬亭山》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
31、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六课)
32、左思《咏史》 (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一课)
33、张九龄《感遇》 (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一课)
34、林逋《山园小梅》 (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一课)
35、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八课)
36、杜甫《登楼》 (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八课)
37、李商隐《安定城楼》 (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八课)
38、《论语》七则 (高一第一学期第二十八课)
39、《孟子》二章 (高一第一学期第二十九课)
40、荀况《劝学》第三、四段 (高二第一学期第二十九课)
41、《学记》第一、二段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二课)
42、屈原《国殇》 (高三第一学期第二十九课)
43、贾谊《过秦论》最后三段中的关键句子(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课)
44、郦道元《江水·三峡》三至六段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八课)
45、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高二第二学期第三十一课)
46、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高二第二学期第二十七课)
47、苏轼《石钟山记》三至六段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八课)
48、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第一段 (高二第一学期第三十七课)
49、欧阳修《伶官传序》最后一段 (高三第一学期第三十一课)
50、苏轼《前赤壁赋》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九课)
51、苏轼《前赤壁赋》 (高一第一学期第三十九课)
52、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高一第二学期第二十八课)
53、夏完淳《狱中上母书》末二段 (高一第二学期第三十二课)
54、袁宏道《虎丘》 (高一第二学期第三十八课)
55、龚自珍《病梅馆记》第一段 (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三课)
56、《郑板桥题画三则》第二则 (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十四课)
57、梁启超《志未酬》 (高一第二学期第二十九课)
58、《长亭送别》中[正官][端正好]一段曲子(高三第一学期第四十四课)
(3)H版、S版共同要求背诵的篇目:
1、曹操《观沧海》
2、陶渊明《饮酒》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白居易《琵琶行》
5、陶渊明《归园田居》
6、陶渊明《读<山海经>》
7、吴均《与朱元思书》
8、韩愈《师说》
9、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第四段)
10、苏洵《六国论》
11、归有光《项脊轩记》(第一段)
12、杜牧《阿房宫赋》(最后一段)
Ⅲ 上海市地区高中教材是什么版本的
1、语文是华师大出版社的;
2、数学是上海教育出版社的;
3、英语是新世纪,当然也有用牛津的;
4、化学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5、物理也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6、其他课程的教材都是人教版。
(3)上海高中语文教材电子版扩展阅读:
教材称谓
“人教版”一般是就教科书意义而言的,是相对于其他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而言的。
如长春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称为“长春版”、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称为“粤教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称为“沪教版”。可见所谓“人教”指的是“人民教育出社”,“版”指的是教科书版本,而非“出版社”的“版”。
因此,“人教版”指的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版本。比如我国中小学教育辅导报刊中,《语文报》、《中学生学习报》、《学苑新报》等均有着不同版本的教辅报纸,诸如人教大纲版、人教新课标版等。
这两个版本名称均是配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科书的报纸,是新课改前后的版本名称。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前者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后者便统一称为人教版。本套教科书是由课程教材研究所与xx(科目)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由新华书店集团发行。
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课标版是2001年后课程改革后的新教材,涵盖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高中教材分为选修和必修。
以高中语文为例:必修系列的课程包括必修1至必修5,选修系列的课程包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先秦诸子选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民俗文化》等,共计15本。
Ⅳ 上海高中语文教材高一到高二四册教材中所有古文的篇目
不知道你们用的是哪个版本的,要是人教版就是我下面的这些
第五单元
17、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18*勾践灭吴(节选) (<<国语>>)
19.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20*.触龙说赵太后 (<<战国策>>)
第六单元
21.子路曾皙冉由公西华侍坐 (<<论语>>)
22.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23*.劝学 (<<荀子>>)
24*.秋水(节选) (<<庄子>>)
第五单元
17.过秦论 (贾谊)
18.鸿门宴 (司马迁)
19*.兰亭集序(王羲之)
20*.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第六单元
21、师说 (韩愈)
22、阿房宫赋(杜牧)
23*、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24*、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第三册(高二上)
第一单元
1.<<诗经>>三首 卫风.氓
秦风.无衣
*邶风.静女
2.离骚(节选) (屈原)
3.孔雀东南飞(并序)
4.汉魏晋诗三首 *迢迢牵牛星
短歌行 (曹操)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第二单元
5.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6*.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7.近体诗六首 山居秋暝 (王维)
登高 (杜甫)
*蜀相 (杜甫)
*石头城 (刘禹锡)
*锦瑟 (李商隐)
*书愤 (陆游)
8.词七首 *虞美人 (李煜)
雨霖铃 (柳永)
念奴娇 (苏轼)
*鹊桥仙 (秦观)
*声声慢 (李清照)
*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扬州慢 (姜夔)
第五单元
17.六国论(苏洵)
18.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19*.伶官传记 (欧阳修)
20*.时钟山记 (苏轼)
第六单元
21项脊轩志(归有光)
22.五人墓碑记(张溥)
23*.登泰山记 (姚鼐)
24*.病梅馆记 (龚自珍)
第二单元
5.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
6.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
7.*失街亭………………………………罗贯中
8.*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冯梦龙
第四单元
13.窦娥冤…………………………… 关汉卿
14.长亭送别………………………… 王实甫
15.*闺塾………………………………汤显祖
16.*哀江南……………………………孔尚任
第五单元
17.陈情表……………………………… 李 密
18.*祭十二郎文…………………………韩 愈
19.*愚溪诗序……………………………柳宗元
20.赤壁赋……………………………… 苏 轼
第六单元
21.逍遥游(节选)…………………《庄 子》
22.滕王阁序……………………………王 勃
23.* 柳毅传(节选)…………………李朝威
24.*促织……………………………… 蒲松龄
Ⅳ 高中语文学科,上海市各高中使用哪个版本的教材有几个版本正在使用分别是什么版本谢谢!
全市都是使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高中语文课本,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新教材”。
Ⅵ 关于上海高中语文课本
现在上海的课本年年再改 我在读高中的时候很多不教的(我是二期课改2004年的) 你只要把文言文都弄懂就行了 别的看了也没什么大用处
高一上:
1.沁园春 长沙 2.跨越百年的美丽 3.我很重要 4.笛梦 5.草莓 6.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7. 哦,香雪 8.<激流>总序 9.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 10.<悼念一棵枫树>,<星星变奏曲> 11.寒风吹彻 12.热爱生命13.听泉 14.生命的本质 15.爱因斯坦与艺术 16.自然笔记 17.邂逅霍金 18.改变世界的人们 19.<说教>,<科学美质疑辩> 20.公众的科学观 21.在马克思前的讲话 22.为了忘却的纪念 23.晨曦 24.宣南雨又来 25.《发现〉,《一句话》26.我有一个梦想 27.邓稼先 28.论语七则 29.孟子二章 30.垓下之围 31.左忠毅公逸事 32.王风 黍离 33.苏武传 34.词三首 35.五人墓碑记 36.诸子说水 37.秋水 38.江水 39.前赤壁赋 40.邵公谏厉王弭谤 41.与朱元思书 42.唐宋诗六首 43.愚溪诗序
高一下:
1.社会与人 2.短文两首 3.隔膜 4.论友谊 5.两行写在泥土地上的字 6.冰山愈冷情愈热 7.最后的常春藤叶 8.巴尔扎克之死 9.商鞅 10.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 11.把栏杆拍遍 12.回忆鲁迅先生 13.哭小弟 14.在罗丹艺术博物馆 15.再别康桥 16.想北平 17.废墟 18.江南的古镇 19.城市野望 20.你知道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吗? 21.白莽作<孩儿塔>序 22无韵之离骚-太史公笔法小议 23.密室的生活 24.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25.近代中国人在鲁滨孙身上寻找什么 26.汉魏六朝诗三首 27.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28.上枢密韩太尉书 29.志未酬 30.唐宋诗四首 31.送东阳马生序 32.狱中上母书 33.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34.唐宋诗五首 35.后赤壁赋 36.宋词三首 37.长安雪下望月 38.虎丘 39.山庄玩月记
高二上:
1.陈奂生上城 2.老王 3.项链 4.我的几个先生 5.母亲这样的女人 6.国外微型小说 7.诗二首 8.事间最美的坟墓 9.三棵树 10.世上本无害虫 11.短文两篇 12.地球 我的母亲 13.遥远的自然 14.绝版的周庄 15.非攻 16.光荣的荆棘路 17.两个世纪之交的联想 18.书生论剑 19.曹操与杨修 20.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 21.法兰西投降之真相 22.音乐短章 23.如果优美的文字离我们而去 24.你为什么感到快乐 25.中国画与西洋画 26.凡高的向日葵 27.百代法书 28.昆剧的故事 29.劝学 30.师说 31.墨池记 32.学记 33.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34.记旧本韩文后 35.宋诗四首 36.唐诗五首 37.游褒禅山记 38.石钟山记 39.诸子喻山 40.始得西山宴游记 41.宋金词三首 42.游雁荡记 43.游黄山记
高二下:
1.新诗二首 2.荷塘月色 3.荷花淀 4.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5.日出 6.天籁 7.文学意境的特征 8.内蒙访古 9.春天,遂想起 10.永恒的敌人 11.故都得秋 12.只有扇子崖 13.外国散文两篇 14.微型小说两篇 15.杂文两篇 16.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 17.与李贺公饮 18.幼学纪事 19.城隍庙的书市 20.短文两篇 21.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 22.实践论 23.<呐喊>自序 24.新诗两首 25.马克思在伦敦 26.自述 27.<宽容〉序言 28.火刑 29.廉颇蔺相如列传 30.陈情表 31.谏太宗十思疏 32.训俭示康 33.去私 34.<新序>二则 35.自表后主 36.<世说新语>三则 37.诗经二首 38.种树郭橐驼转 39.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40.黄英 41.诗四首 42.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43.病梅馆记 44.板桥题画三则
高三上:
1.蝶恋花 答李淑一 2.老人与海 3.牡丹的拒绝 4.我愿意是激流 5.雅舍 6.谈白菜 7.上海的风格 8.守财奴 9.关汉卿 10.别了,哥哥 11.告别权利的瞬间 12.简论市侩主义 13.钱与是非 14.钱锺书伉俪 15.劳动从猿到任的转变中的作用 16.短文两篇 17.相信未来 18.<物种起源>导言 19.百年工程主世界之沉浮 20.地球的镜像 21.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 22.伊凡-屠格涅夫 23.<药>点评 24.夏天里一个春梦 25.情感的生命 26.说诗眼 27.空间的美感 28.小溪巴赫 29.国殇 30.过秦论 31.伶官传序 32.六国论 33.秦晋肴之战 34.荆轲刺秦王 35.肥水之战 36.群英会蒋干中计 37.登楼赋 38.诗三首 39.阿房宫赋 40项脊轩志 41.滕王阁序 42.黄州快哉亭记 43.词三首 44.长亭送别
高三下:
1.阿q正传 2.哈姆莱特 3.乡场上 4.套中人 5.饥饿艺术家 6.典型 7.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8.人生颂 9.<傅雷家书两篇 10.生命的物种恩赐 11.永远的校园 12.节日 13.边城 14.亲情,旧情,友情 15.我们是怎么过母亲节的16.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17.沉默的香蕉 18.人之初 19.<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 20.胡同文化 21.重读云南 22.古罗马的大斗技场 23.唐诗过后是宋词 24.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 25.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6.琵琶行 27.香菱学记 28.归去来兮辞 29.马伶传 30.<人间词话>七则 31.兰亭集序 32.山中与裴秀才迪术 33.秋声赋 34.词三首 35.窦娥冤 36.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打字很累)希望对你有些帮助!
Ⅶ 请问上海市的高中所用的语文教材是什么版本的上海市的不同中学用的教材版本相同吗谢谢!
上海的教材用的都是沪教版(全是上海自编的),和人教版及其他省市的版本还是有区别的。
而且有些重点高中理科不用教材。全是老师自编整理知识点。
不是,上海的高中教材据我所知至少在三种或三种以上。
有的学校甚至不用同一种教材,而是不同的科目用不同的教材上,因为有些版本有偏文偏理的现象,选择中和一下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当然,随着教材版本的不同,授课情况也就不同了,列如生物,有的学校高一就学了,有的就要到高二才学。
但是不管怎样,上海市教委对那些使用教材版本不一样的学校是有所指定的。如果学校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是不能作为新教材版本试点学校的。
Ⅷ 2014上海高中语文背诵篇目 求完整版
高中语文课内背诵篇目(适用于上海教材)
第一册:
1、《蒹葭》全诗背诵。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诗二首》中《饮酒》全诗背诵。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沁园春·长沙》全诗背诵。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第二册:
1、《诗词四首》:《登金陵凤凰台》、《八声甘州》、《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登快阁》四首全诗背诵。
《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八声甘州》北宋·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南宋·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登快阁》北宋·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2、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我欲因之梦吴越……失向来之烟霞”。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3、《律诗三首》:《终南山》、《登楼》、《书愤》三首全诗背诵。
《终南山》唐·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登楼》唐·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书愤》南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4、《绝句三首》:《塞下曲》、《从军行》、《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三首全诗背诵。
《塞下曲》唐·卢纶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过华清宫》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第三册:
1、《宋词四首》:《雨霖铃》、《踏莎行·郴州旅舍》、《苏幕遮》、《声声慢》四首全诗背诵。
《雨霖铃》北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踏莎行·郴州旅舍》北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苏幕遮》北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声声慢》北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元曲二首》:《【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二首全诗背诵。
《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元·马致远
夕阳下,酒旆(pèi)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第四册:
1、《劝学》全文背诵。
《劝学》战国·荀况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师说》全文背诵。
《师说》唐·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第五册:
1、诗词三首:《月夜》、《夜雨寄北》、《水调歌头》
《月夜》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水调歌头》北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第六册:
1、《<论语>七则》
《〈论语〉七则》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战国·孟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兰亭集序》第一段
《兰亭集序》(第一节)东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4、《琵琶行(并序)》第二段
《琵琶行并序》(第二节)唐·白居易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5、《文论十则·三个境界》
《〈人间词话〉七则》(第五则)清·王国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网络,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Ⅸ 上海二期课改 高中语文6册书本的完整目录
上海二期课改教材高中语文(1~6册)目录(华东师大版)
第一册(试验本)目录
第一单元
一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二 跨越百年的美丽……………………………………………梁 衡
三 我很重要……………………………………………………毕淑敏
四 笛梦…………………………………………………………黑 塞
五 草莓…………………………………………………伊瓦什凯维奇
六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弗罗姆
七 哦,香雪……………………………………………………铁 凝
第二单元
八 《激流》总序………………………………………………巴 金
九 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赵丽宏
十 寒风吹彻……………………………………………………刘亮程
十一 热爱生命…………………………………………………蒙 田
十二 听泉……………………………………………………东山魁夷
十三 新诗二首
悼念一棵枫树 ……………………………………………牛 汉
星星变奏曲…………………………………………………江 河
十四 生命的本质……………………………………北京自然博物馆
第三单元
十五 爱因斯坦与艺术…………………………………………赵鑫珊
十六 自然笔记…………………………………………………杨文丰
十七 邂逅霍金…………………………………………………葛剑雄
十八 改变世界的人们………………………………………贝弗里奇
十九 科学与艺术(二题)
说数…………………………………………………………沈致远
科学美质疑辩………………………………………………沈致远
二十 公众的科学观……………………………………史蒂芬·霍金
第四单元
二十一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二十二 为了忘却的记念………………………………………鲁 迅
二十三 晨曦……………………………………………………丁 宁
二十四 宣南雨又来——浏阳烈士谭嗣同殉难百年祭………袁 鹰
二十五 闻一多诗二首
发现…………………………………………………………闻一多
一句话………………………………………………………闻一多
二十六 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
二十七 邓稼先…………………………………………………杨振宁
第五单元
二十八 《论语》七则(“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等)……………
二十九 《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等)…………………………
三十 垓下之围………………………………………………《史记》
二十一 左忠毅公逸事…………………………………………方 苞
二十二 王风·黍离…………………………………………《诗经》
三十三 苏武传(节录)………………………………………《汉书》
三十四 词三首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陆 游
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
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秋 瑾
三十五 五人墓碑记……………………………………………张 溥
第六单元
三十六 诸子说水
三十七 秋水(节录)…………………………………………《庄子》
三十八 江水·三峡………………………………………《水经注》
三十九 前赤壁赋………………………………………………苏 轼
四十 邵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四十一 与朱元思书……………………………………………吴 均
四十二唐宋诗六首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汉江临泛……………………………………………………王 维
2 上海二期课改教材高中语文(1~6册)目录(华东师大版)
清溪行………………………………………………………李 白
旅夜书怀……………………………………………………杜 甫
江上…………………………………………………………王安石
泛舟…………………………………………………………朱 熹
四十三 愚溪诗序………………………………………………柳宗元
第二册(试验本)目录
第一单元
一 社会和个人………………………………………………爱因斯坦
二 短文两篇
记住我………………………………………………………泰斯特
合欢树………………………………………………………史铁生
三 隔膜…………………………………………………………叶圣陶
四 论友谊………………………………………………………培 根
五 两行写在泥土地上的字……………………………………季羡林
六 “冰山愈冷情愈热”………………………………………何平男
七 最后的常春藤叶…………………………………………欧·亨利
第二单元
八 巴尔扎克之死………………………………………………雨 果
九 商鞅(大型历史剧)…………………………………………姚 远
十 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冯友兰
十一 把栏杆拍遍………………………………………………梁 衡
十二 回忆鲁迅先生……………………………………………萧 红
十三 哭小弟……………………………………………………宗 璞
十四 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柳鸣九
第三单元
十五 再别康桥…………………………………………………徐志摩
十六 想北平……………………………………………………老 舍
十七 废墟………………………………………………………余秋雨
十八 江南的古镇………………………………………………杨国民
十九 城市野望…………………………………………………龚 静
二十 你知道“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吗?……………… 罗祖德
第四单元
二十一 白莽作《孩儿塔》序…………………………………鲁 迅
二十二 无韵之离骚——太史公笔法小议……………………资中筠
二十三 密室的生活
——评安妮·弗兰克著《安妮的日记》………… 迈耶·莱文
二十四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野 夫
二十五 近代中国人在鲁滨孙身上寻找什么…………………邹振环
第五单元
二十六 汉魏六朝诗三首
长歌行………………………………………………………汉乐府
赠从弟………………………………………………………刘 桢
读山海经……………………………………………………陶渊明
二十七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祖 咏
二十八 上枢密韩太尉书………………………………………苏 辙
二十九 志未酬…………………………………………………梁启超
三十 唐宋诗四首
望蓟门………………………………………………………韩 愈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岑 参
致酒行………………………………………………………李 贺
暑旱苦热…………………………………………………… 王 令
三十一 送东阳马生序…………………………………………宋 濂
三十二 狱中上母书……………………………………………夏完淳
三十三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孙 文
第六单元
三十四 唐宋诗五首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望月怀远………………………………………………………张九龄
把酒问月………………………………………………………李 白
登快阁…………………………………………………………黄庭坚
3 上海二期课改教材高中语文(1~6册)目录(华东师大版)
关山月…………………………………………………………陆 游
三十五 后赤壁赋………………………………………………苏 轼
三十六 宋词三首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 轼
念奴娇(洞庭青草)………………………………………张孝祥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辛弃疾
三十七 长安雪下望月记………………………………………舒元舆
三十八 虎丘……………………………………………………袁宏道
三十九 山庄玩月记……………………………………………皮锡瑞
第三册(试验本)目录
第一单元
一、陈奂生上城…………………………………………………高晓声
二、老王…………………………………………………………杨 绛
三、项链…………………………………………………………莫泊桑
四、*我的几个先生…………………………………………… 巴 金
五、*母亲这样的女人………………………………………… 周佩红
六、*外国微型小说两篇
在柏林………………………………………………………奥莱尔
诚实致富记…………………………………………埃·赞特涅夫
七、*诗二首
当炉女………………………………………………………臧克家
一脉野烟飘起在田野上……………………………………丁庆友
第二单元
八、世间最美的坟墓……………………………………………茨威格
九、三棵树………………………………………………………苏 童
十、世上本无害虫………………………………………………詹克明
十一、*短文两篇
草……………………………………………………鲍尔吉·原野
海边荒石……………………………………………………高立群
十二、*地球,我的母亲…………………………………………郭沫若
十三、*遥远的自然…………………………………………… 韩少功
十四、*绝版周庄……………………………………………… 王剑冰
第三单元
十五、非攻………………………………………………………鲁 迅
十六、光荣的荆棘路……………………………………………安徒生
十七、两个“世纪之交”的联想………………………………李文海
十八、*书生论剑……………………………………………… 韩静霆
十九、*曹操与杨修…………………………………………… 陈亚先
二十、*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 杨振宁
二十一、*法兰西投降之真相………………………… 克洛德·西蒙
第四单元
二十二、音乐短章………………………………………………纪伯伦
二十三、如此优美的文字离我们而去…………………………邓海南
二十四、你为什么感到愉快……………………………………朱光潜
二十五、*中国画与西洋画…………………………………… 丰子恺
二十六、*百代书法…………………………………………… 陈燮君
二十七、*昆剧的故事………………………………………… 刘厚生
二十八、*凡·高的向日葵…………………………………… 余光中
第五单元
二十九、劝学……………………………………………………荀 子
三十、师说………………………………………………………韩 愈
三十一、墨池记…………………………………………………曾 巩
三十二、*学记……………………………………………… 《礼记》
三十三、*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柳宗元
三十四、*记旧本韩文后……………………………………… 欧阳修
三十五、*宋诗四首
科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陆 游
冬夜读书示子聿……………………………………………陆 游
鹅湖寺和陆子寿……………………………………………朱 熹
偶题…………………………………………………………朱 熹
4 上海二期课改教材高中语文(1~6册)目录(华东师大版)
第六单元
三十六、唐诗五首
晚泊浔阳望庐山……………………………………………孟浩然
终南山………………………………………………………王 维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 白
独坐敬亭山…………………………………………………李 白
九月齐山登高………………………………………………杜 牧
三十七、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三十八、石钟山记………………………………………………苏 轼
三十九、诸子喻山
四十、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四十一、宋金词三首
沁园春 叠嶂西驰………………………………………… 辛弃疾
玉楼春 戏赋云山………………………………………… 辛弃疾
清平乐 太山上作………………………………………… 元好问
四十二、游雁荡山记……………………………………………方 苞
四十三、游黄山记………………………………………………费伯雄
第四册(试验本)目录
第一单元
一、新诗二首……………………………………………………戴望舒
雨巷
我用残损的手掌
二、荷塘月色……………………………………………………朱自清
三、荷花淀………………………………………………………孙 犁
四、*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艾 青
五、*日出……………………………………………………… 刘白羽
六、*天籁……………………………………………………… 周同宾
七、*文学意境的特征………………………………………… 顾祖钊
第二单元
八、内蒙访古……………………………………………………翦伯赞
九、春天,遂想起………………………………………………余光中
十、永恒的敌人
——古埃及文化随想………………………………………冯骥才
十一、*故都的秋……………………………………………… 郁达夫
十二、*只有扇子崖…………………………………………… 苏 叶
十三、*外国散文两篇
美洲之夜……………………………………………夏多布里昂
塞纳河岸的早晨…………………………………………法朗士
十四、*微型小说两篇
走出沙漠…………………………………………………沈 宏
天涯思情…………………………………………………林 园
第三单元
十五、杂文两篇…………………………………………………邓 拓
不求甚解
不要秘诀的秘诀
十六、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贾平凹
十七、与李贺共饮………………………………………………洛 夫
十八、*幼学纪事……………………………………………… 于是之
十九、*城隍庙的书市………………………………………… 阿 英
二十、*短文两篇
怎样读书……………………………………弗吉尼亚·伍尔夫
书籍是即将绝灭的物种吗…………………………鲍勃·格林
二十一、*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 陈宏天
第四单元
二十二、实践论(节选)………………………………………毛泽东
二十三、《呐喊》自序…………………………………………鲁 迅
二十四、新诗两首
这也是一切——答一位青年朋友的《一切》……… 舒 婷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梁小斌
二十五、*马克思在伦敦……………………………………… 南 帆
二十六、*自述……………………………………………… 爱因斯坦
二十七、*《宽容》序言……………………………………… 房 龙
二十八、*火刑——纪念乔尔丹诺·布鲁诺………………… 郑文光
第五单元
二十九、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5 上海二期课改教材高中语文(1~6册)目录(华东师大版)
三十、陈情表……………………………………………………李 密
三十一、谏太宗十思疏…………………………………………魏 征
三十二、训俭示康………………………………………………司马光
三十三、*去私……………………………………………《吕氏春秋》
三十四、*《新序》二则……………………………………… 刘 向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宋人有得玉者
三十五、*自表后主…………………………………………… 诸葛亮
三十六、*《世说新语》三则………………………………… 刘义庆
荀巨伯
庾公乘的卢马
陈太丘与友期
第六单元
三十七、《诗经》二首……………………………………… 《诗经》
蒹葭
采薇
三十八、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三十九、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 轼
四十、黄英………………………………………………………蒲松龄
四十一、*诗四首
咏史(郁郁涧底松)………………………………… 左 思
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
感遇(兰叶春葳蕤)………………………………… 张九龄
山园小梅……………………………………………… 林 逋
四十二、*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王禹称
四十三、*病梅馆记…………………………………………… 龚自珍
四十四、*板桥题画三则……………………………………… 郑 燮
第五册(试验本)目录
第一单元
一、蝶恋花·答李淑一…………………………………………毛泽东
二、老人与海……………………………………………………海明威
三、牡丹的拒绝…………………………………………………张抗抗
四、*我愿意是激流…………………………………………… 裴多菲
五、*雅舍……………………………………………………… 梁实秋
六、*谈白菜…………………………………………………… 李 锐
七、*上海的风格……………………………………………… 易中天
第二单元
八、守财奴……………………………………………………巴尔扎克
九、关汉卿………………………………………………………田 汉
十、别了,哥哥…………………………………………………殷 夫
十一、*告别权力的瞬间……………………………………… 李 辉
十二、*简论市侩主义………………………………………… 冯雪峰
十三、*“钱”与是非………………………………………… 曾敏之
十四、*钱锺书伉俪…………………………………………… 徐 泓
第三单元
十五、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恩格斯
十六、短文两篇
人类的文明……………………………………………乔 德
文明的进程……………………………………………赵鑫珊
十七、相信未来…………………………………………………食 指
十八、*《物种起源》导言…………………………………… 达尔文
十九、*百年工程主世界之沉浮……………………………… 宋 健
二十、*地球的镜像…………………………………………… 郑文光
二十一、*走向21世纪的机器人……………………………… 王 磊
第四单元
二十二、伊凡·屠格涅夫………………………………………莫泊桑
二十三、《药》评点…………………… 原作:鲁迅 评点:吴中杰
二十四、“夏天里的一个春梦”——评周冲…………………钱谷融
二十五、*情感的生命——我看散文………………………… 王安忆
二十六、*说“诗眼”………………………………………… 何西来
二十七、*空间的美感………………………………………… 宗白华
二十八、*小溪巴赫…………………………………………… 肖复兴
6 上海二期课改教材高中语文(1~6册)目录(华东师大版)
第五单元
二十九、国殇……………………………………………………屈 原
三十、过秦论……………………………………………………贾 谊
三十一、伶官传序………………………………………………欧阳修
三十二、六国论…………………………………………………苏 洵
三十三、*秦晋肴之战……………………………………… 《左传》
三十四、*荆轲刺秦王…………………………………… 《战国策》
三十五、*肥水之战…………………………………………… 司马光
三十六、*群英会蒋干中计…………………………………… 罗贯中
第六单元
三十七、登楼赋…………………………………………………王 粲
三十八、诗三首
登金陵凤凰台………………………………………李 白
登楼…………………………………………………杜 甫
安定城楼……………………………………………李商隐
三十九、阿房宫赋………………………………………………杜 牧
四十、项脊轩志…………………………………………………归有光
四十一、*滕王阁序…………………………………………… 王 勃
四十二、*黄州快哉亭记……………………………………… 苏 辙
四十三、*词三首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 永
踏莎行·郴州旅舍…………………………………………秦 观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辛弃疾
四十四、*长亭送别…………………………………………… 王实甫
第六册(试验本)目录
第一单元
一、阿Q正传…………………………………………………… 鲁 迅
二、哈姆莱特…………………………………………………莎士比亚
三、乡场上………………………………………………………何士光
四、*套中人…………………………………………………… 契诃夫
五、*饥饿艺术家……………………………………………… 卡夫卡
六、*典型……………………………………………………… 傅道彬
第二单元
七、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
八、人生颂………………………………………………………朗费罗
九、《傅雷家书》两篇…………………………………………傅 雷
十、*生命的五种恩赐…………………………………… 马克·吐温
十一、*永远的校园…………………………………………… 谢 冕
十二、*节日…………………………………………………… 季栋梁
第三单元
十三、边城………………………………………………………沈从文
十四、亲情旧情友情……………………………………………於梨华
十五、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
——一个家庭成员的自述……………………………里柯克
十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冯骥才
十七、*沉默的芭蕉…………………………………………… 邵燕祥
十八、*人之初………………………………………………… 吴仕龙
第四单元
十九、《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李约瑟
二十、胡同文化…………………………………………………汪曾祺
二十一、重读云南………………………………………………雷 达
二十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 艾 青
二十三、*唐诗过后是宋词…………………………………… 葛兆光
二十四、*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 于 沛
第五单元
二十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二十六、琵琶行…………………………………………………白居易
二十七、香菱学诗………………………………………………曹雪芹
二十八、*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二十九、*马伶传……………………………………………… 侯方域
三十、*《人间词话》七则…………………………………… 王国维
第六单元
三十一、兰亭集序………………………………………………王羲之
三十二、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王 维
三十三、秋声赋…………………………………………………欧阳修
三十四、*词三首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 永
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三十五、*窦娥冤……………………………………………… 关汉卿
三十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施耐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