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六年级下册英语快乐成长答案全部
呵呵。新世纪版、。是不是原子能出版社
152页:该写句子:
4.How feels
5.spend on
6.would like
7.what made
8。how dose
9。prefers to
10.how homes
V。判断句子是否正确(阅读)
1.t 2.t 3.f 4.f 5. t
VI。选择墙挡的词语或短语
1.c 2.c 3.a 4.c 5.c 6.a 7.d
test for Unit 10
I看音标写单词
1.forests
2.area
3.metal
4.metielse
II选择最恰当的答案
1.c 2.a 3.c 4.c 5.c 6。b 7、c 8、d
9.b 10.a 11.c 12.b 13.c 14.b
III用括号中所给的单词的适当形式完成句子
1.wooden
2.made
3.glasses
4.differents
5.useless
6.builders
IV改写句子
1.does not do
2.with water
3.where does
4.does study
5.what do
V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恰当的答案
1.a 2.c 3.a 4.b 5.b 6.c
VI首字母填空
1.all
2.from
3.carefully
4.find
5。large
作文你自己写好么~~~打的好累啊
,呵呵,有些没有大写哦,要注意,希望能帮到你
不知道是不是这一版的呢
2. 六年级成长阅读里的步步算打胜仗答案
第一篇:成长需要鼓励
在成长的历程中,每个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都会有很多挫折与坎坷.在成长版的漫长岁月里,有晴天也有雨天,有顺境也有逆境,在我们遭受挫折与坎坷的时候,所需要的正是鼓励.
鼓励给人的力量是巨大的,是永久的,是不可磨灭的,如果在一个人遭受巨大的挫折时,将要放弃生命时,你送给他(她)一句鼓励的话,你就可挽救一个人的生命.
在成长中,我曾亲身体验过一句鼓励的话的巨大力量.那是在我的前一段日子里,我因在初中的学习生活中,成绩不理想,原本小学成绩优异的我,现在,在学校中已算不上什么好学生了,而想过轻生,母亲知道后,给了我一句鼓励,说:“这没有什么,初中你也一定会学好,这才是开始.”虽然这句话异常平淡,但它使我那当时冲动的表现,顿时消除了一半.这足以见鼓励的力量,鼓励在权成长中是不可缺少的.
成长——它是步入人生最美丽的时节,咀嚼人生内涵,品味人生的时候,懂得人生艰难的时代,所以在成长中,更需要鼓励.
鼓励的力量是伟大的,它能使我们从坎坷中站起来,使我们在挫折中战胜挫折.在困难中战胜困难,在成长这个时期中,让鼓励陪伴我们走完这个美好而又是坚难的时期吧!
3. 快乐成长六年级下册答案
你的题目没有拍复全,所以我就把之制前我做过类似一道题的解答过程附上来,看看对不对吧。
解析过程如下:
返航速度:840×(1-1/7)=720
返航时间:840×3÷720=3.5小时
最简单做法:时间与速度成反比例
3÷(1-1/7)=3.5小时。
4. 成长 有时只是瞬间的事阅读答案六年级作业
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
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然而16岁的我,心中总有挥之不去的忧愁。由于长期疏于学业,我的成绩一直在低处徘徊。尽管在众人面前我总是故作坦然,但心里却有难言的苦涩。我想,我不像其他同学那样聪明!
然而,那一堂极其普通的美术课,却无意中颠覆了我对自己的认识。
那堂美术欣赏课,讲的是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周五,又是下午第一节。很多同学都埋着头,用美术课本遮掩因犯困而迷糊的眼神。A夏日的午热混杂着少年的汗味弥漫在教室里;窗外的老柳树似乎懒得再摇曳,蝉儿却很高调地重复着昨天的老歌;远处传来繁忙的市音,隐隐约约,嘈嘈杂杂……
也许只是为了打破昏昏欲睡的沉闷,年轻的美术老师说:“我请一位同学谈谈对这幅画的感受。这样吧,姚远同学,你来说说。”我没想到,被喊中的人是自己,迟迟疑疑地站起来。周围有窃窃的笑声与私语。
B我的心,因为那些轻蔑的话语而猛烈地跳动,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我真想冲那些自以为是的同学说一句:住嘴!可是,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下意识地低头,再低头,想把自己滚烫的脸,埋进深深的臂弯。
我当时的样子,一定很窘迫、很无助。美术老师轻轻地走到我旁边:“姚远同学,是不是不舒服?”老师侧着脸,关切地看着我。我摇摇头,双手很奇怪地卷着书角,然后展开,再卷起,好像一点点铺排着内心的局促、不安……
老师帮我把书角展平,指着那幅画说:“你好好看看,感觉到了什么?”是那幅莫奈的《睡莲》:水波粼粼,睡莲的叶子或聚或散,花朵像暗红的、摇曳的火焰,热烈而又含蓄。看似随意的柔美线条,捕捉住了水面似真似幻的光和影。看着那画,我心里竟有一种隐隐的感动。沉默良久,我听见自己用极不确定的语气说:“画家好像是想表现……温和、平静、美丽的大自然。”
只是几个字而已,美术老师却很欣赏地说:“说得好!莫奈的画,总是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美丽。”她轻轻地按了按我的肩膀:“你挺有悟性的。这幅画,藏于法国奥赛博物馆,希望有一天,你能去亲眼看一看。”我愣住了,确定这句话是专门说给我听的!我定定地看着老师走向讲台的背影,满心的喜悦里夹杂一丝疑虑,“老师说我挺有悟性的!老师真的是这么说的!可老师这是在鼓励后进生吗?也许……”
接下来欣赏的是莫奈的《干草垛》。我凝视着这幅画,用心感受着画意。我敢说,我从未这么专心地上过课!老师先请后排一位同学谈观感,那同学只说画面太单调了。老师微笑地点评:“莫奈画的虽只是干草垛,却巧妙地描绘了光与色带给人的视觉印象。斜射的阳光下,淡橙的天空,橙紫的远山,橙绿的树林,橙黄的干草垛……阳光在跃动,色彩在变幻。画面虽简单,却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生命力。”我聚精会神地听着,默默地将老师的讲析与自己的观画印象一一对照。我发现,自己的观画印象竟然与老师的讲析大致吻合,只是我的感受稍显稚嫩。这一发现,让我惊喜万分!
那个周末,烈日流火。我兴冲冲地跑到艺术品商店,买了一幅带画框的《睡莲》。虽只是临摹画,我的喜悦却是那样真实而强烈。
我告诉父亲,这是美术学科的参考资料。C父亲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点点头,什么也没说,只是爬到椅子上,郑重其事地帮着把画挂在我的房间里。
我开始了一个人的战争,和自卑作战,和惰怠作战。我还一遍遍地为自己勾画未来的蓝图。越来越多的人真诚地用“阳光”、“自信”、“上进”这些词来形容我。
终于,我鼓起梦想的翅膀,飞向远方……
大学时,我主修国际金融,但我对莫奈的画却始终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亲切感,就连我的父母对莫奈的画都有特殊的感情。那幅《睡莲》,从我16岁那时起就一直挂在我的房间里。
再回故乡时,我想找到那位美术老师,告诉她,法国的奥赛博物馆我已经去过了。不过,毕竟是男子汉了,有些细节我会不好意思说的,比如,那天在奥赛博物馆里,面对莫奈《睡莲》真迹,我竟热泪盈眶!
1.通读全文后,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故事。(3分)
2.第二自然段写道“那一堂极其普通的美术课,却无意中颠覆了我对自己的认识”。“我对自己的认识”前后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4分)
3.文末写道“那天在奥赛博物馆里,面对莫奈《睡莲》真迹,我竟热泪盈眶”。请展开想像,用第一人称描写“我”那时的心理活动。(4分)
4.批注,是精读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即从内容、写法、结构、语言等方面给文章加上评语。请你从划线的A、B、C三处中任选一处,自选角度作批注。(3分)
5.许多人认为“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作者说“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你的成长感悟谈谈。(4分)
参考答案:
1.(3分)要求与评分:能准确概括文章内容,2分;表达,1分。
示例:16岁时,自卑的我因为一位美术老师的欣赏和父亲的鼓励而树立自信,从而改变人生方向并学有所成。
2.(4分)要求与评分:对“认识”分析到位,前后各2分;若语言表达不好,酌情扣分。
【要点提示】美术课之前“我对自己的认识”:学习成绩差,不如其他同学聪明……//美术课之后“我对自己的认识”:(对艺术美)挺有悟性,不会比其他同学差(比其他同学还聪明)……
3.(4分)要求与评分:根据语境,合理想像,用第一人称描写心理活动,体现那堂美术课对“成长”的作用,3分;语言表达,1分。
例一:你终于真实地呈现在我的面前了。当年,我的美术老师告诉我,有机会一定要到法国奥赛博物馆亲眼看看《睡莲》的真迹,今天我终于实现了夙愿。你的光影亦真亦幻,你热烈而含蓄,你温和而美丽,当我第一次看到你就被你深深吸引。当我怯怯说出对你的观感时,美术老师夸我有悟性时,你难以估量,我有多欢喜,从此我不再自卑,不再惰怠。你改变了我的人生。
例二:老师,您是否知道,正是当年您充满欣赏意味的话语,我才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正是您对画作意趣盎然的解读,我第一次受到了艺术的洗礼。难忘那一段如凤凰涅槃般的心路历程。如果没有那一节美术课,可能我仍是一个在慵懒、懈怠的泥沼中难以自拔的人。感谢生命中有你。
4.(3分)要求与评分:能自选一个角度(内容、写法、结构、语言)作批注。内容2分,表达1分。
【A句参考角度】①用排比的修辞,写少年的汗味,写老树,写蝉儿,写市音,渲染夏日午后昏昏欲睡的氛围……②用拟人手法,写老柳树懒得摇曳,蝉儿高调地唱老歌,强调了夏日午后的无聊、慵懒……③用“蝉儿唱歌”、“远处市音繁忙”来衬托夏日课堂的单调……
【B句参考角度】①运用心理描写。当听到轻蔑的话语,“我”的心猛烈地跳动,“住嘴”二字差点脱口而出,形象地写出了此时“我”的内心因同学窃窃的笑声与私语而产生了一股压抑的愤怒……②运用动作描写。“攥紧”,“低头”、“再低头”、“埋进”几个动词,生动准确地写出了自卑的“我”因同学的嘲笑而显得窘迫和无助……
【C句参考角度】①运用动作描写,“看我一眼”、“点点头”,传神的写出父亲对“我”开始热爱美术的理解……②用语准确,“意味深长”、“郑重其事”两个形容词,体现父亲对“我”的理解与坚定的支持……
5.(4分)要求与评分:观点明确,结合文本,2分;生活感悟,1分;表达,1分。
例一:我赞成作者的观点。虽然,成长的道路很漫长,但有时,成长只是瞬间的事。如文中的“我”,因为美术课上得到老师的赞许,因为老师富有感染力的讲解,从此由一个学习成绩差,内心自卑的孩子变成一个拥有自信,克服惰怠,努力追求理想并学有所成的人。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我也曾因一次竞赛获奖而重拾信心,上台领奖的那一刻,我瞬间长大了。
例二:我不赞成作者的观点。虽然某一次经历可能会改变我们的人生态度,但真正的成长是在一次次的自我认识与自我肯定中完成的,所以我认为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文中的“我”虽在经历一次难忘的美术课后瞬间成长起来,但在后来很长的人生道路中,“我”依然需要加倍努力才能成功。又比如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差,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终于在演讲比赛中获奖。
若从其他角度作答,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5. 六年级下册新同步练习答案
1,2.因为顾老师平易近人,为学生付出了很多,讲课有趣
3.“花儿以它馥内郁的芳香,作为对哺育容它的大自然的回报。我就以我学习上的进步向您表示感谢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音容笑貌,娓娓动听,戛然而止 ,引人入胜,启蒙
5.难忘:老师的教导 教导: 要爱祖国,要勤勉,要做一个正直的、诚实的人。
6. 《成长阅读》六年级上册留住童年阅读答案
1.摘下/这片树叶
理由:完整的词组间停顿,使语言更清楚
珍藏起/一个不老的/春天回
理由答:强调了春天
诗/会从此/常绿
理由:强调了会常绿
2.天、远、憾、瓣、漫、山、板、年、敢、船
3.孩子对未来的追求,不怕困难的精神,勇往直前的勇气和果敢的品质。
4.童年 不老的春天 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5.少年儿童把一切事物都看得那么美好的乐观向上的精神
6.困难 经过不断的努力 克服重重困难
7.摘下这朵鲜花,呵护起一片心灵的美好。
人生没有坎坷,痛苦的经历是人生成功的基石。
8.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7. 六年级下册的语文同步练习成长足迹阅读题答案。急~~~!作业啊今天必须
1、描写了女教师毕业后远离城市来到山村小学执教,并且背着学生们过小专河的先进事属迹。
2、岁月匆匆,想必你现在已经长大了吧,希望你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同时老师为你的懂事和理解感到骄傲,希望你能继续努力,写出更加优秀的文章。
8. 六年级《成长阅读》留住童年答案
美好
9. 六年级语文下册成长资源答案
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二人教实验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0分)
1.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1分)
弥漫()静谧()虐杀()
喧嚣()陛下()澄澈()
2.结合语句,解释加粗词语。(2分)
①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轻盈:
②“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滑稽:
③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苦心孤诣:
④他踉踉跄跄、跌跌爬爬地往家走。
踉踉跄跄:
3.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1分)
①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文。
犹如把生命的当案细细描画……()()
②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忘而不可既。()()
4.选词填空(1分)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_______(拜访、专访)了月球,_______(打开、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_______(树立、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5.默写(2分)
①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
②远远的街灯明了,。天上的明星现了,。
6.文学常识填空(1分)
①《绿色蝈蝈》的作者是,(国籍)著名家。
②《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国籍)著名作家。
③《金色花》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国籍)_________家,1913年获。
④《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_________,原名_________,代表诗集有_________、_________。
7.结合自己的学习谈谈《塞翁失马》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2分)
二、阅读(50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各题。
(一)
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有一天,他的京城来了两个骗子,自称是织工,说能织出人间最美丽的布。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不称职;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是聪明人,哪些是傻子。是的,我要叫他们马上为我织出这样的布来。”于是他付了许多钱给这两个骗子,使他们好马上开始工作。
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东西的影子也没有。他们急迫地请求发给他们一些最细的生丝和最好的金子。他们把这些东西都装进自己的腰包,只在那两架空织布机上忙忙碌碌,直到深夜。
“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
“我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皇帝想,“他最能看出这布料是什么样子,因为他很有理智,就称职这点说,谁也不及他。”
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可怜的老大臣眼睛越睁越大,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东西。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嗳,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一个正在织布的骗子说。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骗子齐声说。于是他们就把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些名词。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可以照样背出来。事实上他也这样做了。
这两个骗子又要了更多的钱,更多的生丝和金子,说是为了织布的需要。他们把这些东西全装进了腰包。
8.“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一句在全文中起了什么样的重要作用?(2分)
9.“皇帝心里想,‘我穿了这样的衣服,就可以看出在我的王国里哪些人不称职;我就可以辨别出哪些是聪明人,哪些是傻子。是的,我要叫他们马上为我织出这样的布来。’”“全城的人都听说这织品有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所以大家也都渴望借这个机会测验一下:他们的邻人究竟有多么笨,或者有多么傻。”明明是一个骗局,可是为什么这个国家从君到民都有这些想法?(2分)
10.分析一下老大臣看布料时心理变化的过程。(2分)
11.“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中的“这一点”指的是什么?(2分)
12.怎样理解“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所表现的老大臣的心理状态?(2分)
(二)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二)
13.注音并解释句中加粗的字。(2分)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诲女知之乎!()
(4)默而识之()
(5)学而不思则罔()
(6)思而不学则殆()
14.本文所选各则都是谈学习态度或学习方法的,试分别举例说明。(2分)
①学习态度:
②学习方法:
(三)
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矣。
(《韩诗外传》)
15.给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注音并释义。(2分)
①孟子辍然中止()
②其母知其也()
16.辨析并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正确解释。(2分)
①其母方织(正在;刚才)()
②孟子辍然中止(终于停止;中途停止)()
③何为中止(什么事;为什么)()
④其母引刀裂其织(引导;拿起)()
⑤以此戒之(惩罚;警告)()
17.阅读下面孟郊的《游子吟》,结合本文谈谈感想。(2分)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四)
玫瑰树根
〔智利〕米斯特拉尔
①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
②那里有黢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水的细流。
③据说还有别的:身材比晚香玉高不了多少的土地神,满脸胡子,弯腰曲背。
④有一天,细流遇到玫瑰树根,说了下面的一番话:
⑤“树根邻居,像你这么丑的,我从来没有见到呢。看来你想模仿蚯蚓,但是没有学会它优美圆润的动作,只学会了喝我的蓝色汁液。我一碰上你,就被你喝掉一半。丑八怪,你说,你这是干什么?”
⑥卑贱的树根说:
⑦“不错,细流兄弟,在你眼里我当然没有模样,长期和泥土接触,使我浑身灰褐;过度劳累,使我变了形,正如变形的工人胳臂一样,我也是工人,我替我身体见到阳光的延伸部分干活,我从你那里吸取了汁液,就是输送给她的,让她新鲜娇艳;我更深地扎根,就是为了更多的吸收,为了让我的地上部分长得茁壮茂盛。细流兄弟,总有一天,你会到太阳照耀的地方。那时候,你去看看我的日光下的部分是多么美丽。”
⑧细流并不相信,但是出于谨慎,没有做声,暗忖道,等着瞧吧。
⑨当他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到了亮光下时,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树根所说的
⑩天哪!他看到了什么呀。
到处是一派明媚的春光,树根扎下去的地方,一株玫瑰把土地装点得十分美丽。
沉甸甸的花朵挂在枝条上,在空气中散发着甜香和一种幽秘的魅力。
成渠的流水沉思地流过鲜花盛开的草地:
“天哪,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
18.第⑤自然段中加曲线的句子是用修辞手法来突出树根的特点。(2分)
19.第⑨自然段中加“△”的“延伸部分”指的是(2分)()
A.根的地上茎B.玫瑰的枝叶及鲜花C.鲜花D.树枝
20.第⑦自然段画线句可用哪个成语或俗语来概括?(2分)
21.阅读上文后,除了正确认识美丑关系,你还会产生哪些生活或人生的感悟呢?请用简洁的语句表述。(2分)
(五)
科学的生命是创造,要创造就要勇于思考,敢于向科学权威和旧的理论体系挑战。物理学家海森宝说得好:“自然科学中的每一个发展,几乎都是通过对某种问题或概念的放弃而取得的。”在科学领域,人们尊重权威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这种尊重绝不应该变成迷信。
①华罗庚堪称数学权威,但他也可能弄错一些问题。②1955年,厦门大学年轻的毕业生陈景润,在精读华罗庚《堆垒素数论》的过程中,发现华罗庚的“它利问题”存在着错误。③经过反复验算,陈景润确信自己的判断准确无误。④他写了一篇论文,并附了一封信寄给华罗庚,信中说:“明星上落下的微尘,我愿帮你拭去。”⑤华罗庚在全国第一次数学讨论会上,亲自宣读了陈景润的论文。⑥陈景润没有因为华罗庚是权威而放弃真理,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令人赞叹;⑦同样,华罗庚没因为陈景润是无名小辈而拒绝批评,表现出的虚怀若谷的精神同样令人钦佩。
22.“明星上落下的微尘,我愿帮你拭去”,这是委婉的说法,如果换成直白的说法怎么说?(2分)
23.第二段中⑥⑦两句可否颠倒一下顺序?为什么?(3分)
24.指出本文使用的两种论证方法。(3分)
2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六)
深渊飘“雪”
罗嗣藻
当潜水艇潜入北冰洋深渊时,在探照灯灯光的照射下,会看见一大片神奇的飘雪景象。大雪纷纷扬扬,飘飘悠悠,随水曼舞轻飞,与大陆上空的飞雪一般模样。好一派奇美雪景!大洋深处的雪花从何处飘来?显然它不是从天上飘下来的,那么,这深渊飘的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经科学考察探明:这深渊大雪,原来是海洋水质中的特殊物质所形成的幻景。原来,在北冰洋深渊,漂浮着大量的生物遗骸碎屑,再加上大陆流水又携带来各种物质微粒,这些东西在深渊相遇互撞之后,结成较大颗粒。就这样滚雪球般越撞越大,成为絮状漂游物,在水中荡漾。科学家考察时,曾把这些漂游物捞起来仔细分析,发现它是一种松散物。这些松散物在深水中被强烈的探照灯光一照,呈现出洁白晶莹的样子,俨然雪片,构成了深渊飘“雪”的壮丽景观。
26.文章第1段描述了深渊飘“雪”的奇景,请用横线标出写奇景的句子。(2分)
27.第2段的中心句是。(3分)
28.“这些松散物在深水中……俨然雪片,构成了深渊飘‘雪’的壮丽景观”一句中有两个“雪”字,为什么一个用了引号,另一个没用?(3分)
29.能否将本文两段说明的内容调换一下顺序:先说幻景形成的原因,再说深渊飘“雪”的景象?(3分)
三、写作(40分)
30.考试,是我们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事,我们生活中也经常遇到特殊的考试。考试,带给我们的有成功的欢乐,也有失败的懊恼,考试可以检查你的成绩,也可检验我们的人格……哪一次考试让你难以忘怀呢?你对考试有自己的见解吗?请以“考试”为话题作文,题目自拟,600字左右。参考答案
一、1.mímìnüèxiāobìchénɡ
2.①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②(言行、动作)引人发笑。这里是荒唐的意思。③形容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④走路不稳的样子。
3.①文—纹当—档②忘—望既—即
4.拜访迈开树起
5.①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②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6.①法布尔法国昆虫学②安徒生丹麦童话③泰戈尔印度文学诺贝尔文学奖④郭沫若郭开贞《女神》《星空》
7.提示:结合自己实际,如:做错题、考试失败不是好事,但可以给我们的学习敲响警钟,今后便可以避免。
二、(一)8.是故事产生的总的原因,下面所有可笑的人和事都是由这句话引起的。
9.因为这是一个毫无自信心但充满了虚荣心的社会。
10.担心、祈祷——怀疑惧怕——隐瞒撒谎。
11.自己看不见布料。
12.既想真正看到布料,又怕别人看出自己看不出布料。
(二)13.(1)yuè通“悦”,高兴,愉快(2)yùn,恼恨(3)rǔ,通“汝”,你(4)zhì,记住(5)wǎnɡ迷惑而无所得(6)dài,精神疲惫而无所得
14.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②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
(三)15.①chuò停止②xuān遗忘
16.①正在②中途停止③为什么④拿起⑤警告
17.提示:母爱不仅表现在母亲对儿女生命的血汗哺育,冷暖体贴,同样也表现在母亲对儿女的人性、学养、精神的细心栽培、呵护。(结合自身感受,谈点认识即可)
(四)18.比喻须根多、形态丑(大意对即可)
19.B
20.根深叶茂(或根深才能叶茂)
21.开放题,可从有问题的角度、说和做、吸收与成长等方面思考。
(五)22.您是数学大师,您的《堆垒素数论》写得好,但“它利问题”有错误,我愿帮您改正过来。(答案不惟一,意思对即可)
23.不可以。议论文的逻辑要严密。按行文思路,上一层意思先说陈景润,后说华罗庚,下文必须与之对应,如果颠倒过来,顺序就乱了。(答案不惟一,意思对即可)
24.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
25.科学的生命是创造,要创造就要勇于思考,敢于向科学权威和旧的理论体系挑战。
(六)26.大雪纷纷扬扬,飘飘悠悠,随水曼舞轻飞。参考资料: http://..com/question/78381950.html?fr=ala0
10. 语文六年级下册成长阅读今天我们怎么爱祖国答案
第六组单元要点分析本组教材安排的是一组综合性学习,分成“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后附“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在即将毕业的时候,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是师生共同的需求。这次综合性学习就是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互相激励,继续前进。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综合性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的特征,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使这次综合性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真正成为学生难忘的回忆。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成长足迹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回忆小学阶段美好的时光,写写难忘的老师或同学,难忘的校园,难忘的工节课或是难忘的一次活动。(2)和同学畅谈自己成长的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并制作成班级纪念册。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阅读、交流、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回忆小学生活的美好时光,在说一说、写一写、做一做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母校、对老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母校、对老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学会感恩。重难点、关键1.围绕“难忘”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课时划分六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班级及本人照片。教学过程一、谈话,激发兴趣1.教师:同学们,六年了,你们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长为身心健壮的少年,这不仅是大家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浸透学校、老师的心血。这次的综合性学习,我们就一起来回忆一下难忘的小学生活。2.教师导读:六年时光,变化最大的就是你们成长了。一路走来,我们留下了许多的足迹。如何把这些足迹记录下来呢?我们读读课文给我们的建议。二、读题,了解活动内容1.学生自由读题目,了解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2.指名反馈,教师小结。(1)阅读“阅读材料”里的文章。(2)写写难忘的人或事。(3)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4)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5)制作班级纪念册。三、讨论,制订活动计划1.教师:这么多项的内容,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我们必须进行合理的安排。请同学们先讨论一下,我们应该先干什么,最后干什么?2.指名反馈。(1)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班级的照片以及自己成长的照片,搜集制作班级纪念册的插图等。(2)说说自己的成长故事。(3)课前自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课堂上来交流。(4)写一写难忘的人或事。(5)集体反馈寻找到的班级“成长的足迹”,然后合作制作班级纪念册。四、课堂小结,鼓励积极参与活动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是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人,希望你们积极地参与到这次活动中来,把你在小学阶段最珍贵的回忆留给老师,留给同学们。五、布置作业1.搜集活动中需要的相关图片以及资料。2.阅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3.选用课时作业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教具准备收集相关的纪念材料。教学过程一、教师导,激发兴趣教师导读:成长的过程中,有鲜花,也有荆棘;有欢笑,也有眼泪。但无论酸甜苦辣,都将成为我们珍贵的回忆。今天,就是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自己的成长的故事。二、教师引,明确方向1.老师:成长的故事可以是哪些事呢?(学生自由地说一说)2.老师归纳小结:只要是发生在你们成长阶段的喜、怒、哀、乐都可以。例如:第一次……学会了……高兴的、伤心的、教训……三、自由说,拓展思维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倾诉对象,说一说自己的成长故事。2.推荐个别说得好的同学上台说一说。3.集体评议:好在哪里?4.老师小结:说事,不仅要说说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还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最关键的是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真切地流露自己的思想感情。四、小组说,回味生活1.学生明确要点后,在小组内自己地说一说。(有搜集到有关照片的,可以结合照片说一说)2.小组推荐,集体反馈。3.指名反馈:听完同学的成长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呢?(学生自由地说一说)4.教师小结:是呀,时间过得真快,马上要毕业了,可昨天发生的事情仿佛还在眼前。五、布置作业1.把你今天和同学交流的成长故事简单地记录下来,再好好地找一找是否有留下相关的纪念材料。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第三课时教学目标反馈自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情况。教具准备展示“阅读材料”。教学过程一、检查,了解学生自读的情况1.指名反馈:“阅读材料”中一共为我们提供了几篇文章,题目分别是什么?2.教师:通过自读,你们都了解这几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了吧,谁愿意来说一说?《难忘的启蒙》:文章重点回忆了抗日讲演比赛、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对日语课的抵制等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严谨的教学作风,表达了作者对启蒙老师的崇敬、感激和怀念。《老师领进门》: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启蒙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从小受到文学感染,在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表达作者尊敬老师,热爱老师,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新来的王老师》:写了一位新上任的王老师在第一节语文课上题问“差生”蔡林,引起哄堂大笑,放学后王老师送给蔡林一份“差生挡案”,鼓励蔡林好好学习的事。《忘不了的笑声》:围绕“小队的同学都爱笑,各人的笑声不一样”,写出了小队同学别具一格的笑声,表现出同学们的不同特点,字里行间洋溢着同学之间的情谊。《作文上的红双圈》:写了处女作《补考》给了作者自信和力量,以至作者最终成为知名作家。赞颂老师对自己人生的引领作用。二、再读,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1.教师导读:五篇文章,有的写老师,有的写同学,有的写对自己一生起着重大作用的事。篇篇都是我们学习写作的典范。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这些文章在写作技巧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2.指名反馈,老师引导体会。三、总结,鼓励所学方法运用于习作四、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这五篇课文。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第四、五课时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写一写难忘的有或事。教具准备收集相关材料。教学过程一、谈话,明确习作内容老师:通过上节课的交流,老师了解了不少同学们成长的故事。相信,这些事情中有很多都是令大家难忘的。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难忘的老师或同学,难忘的校园,难忘的一节课或是难忘的一次活动。二、交流,说难忘的人或事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某一难忘的人或事说一说。2.指名说一说。3.教师小结:看来,每位同学都有不少令自己难忘的故事。怎样才能把这些难忘的老师或同学,难忘的校园,难忘的一节课或是难忘的一次活动写好呢?三、指导,引导表达方法1.引导学生回忆“阅读材料”文章的内容,说说主要内容。2.指名反馈:你觉得这此文章的习作方法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呢?(学生自由地说一说)3.教师小结。(1)首尾呼应,结构严谨。(2)通过具体事例体现人物的品质。(3)注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的细腻描写,也注意到了细节的描写。(4)叙事具体,清楚。(5)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4.教师总结:同学们,不管你们写的人,是物,是事,只要你们用心写,用情写,把平时学到的习作方法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相信你们都能写出优秀的习作来。四、学生创作,老师巡视辅导五、集体评议,修改习作六、布置作业选用课时作业设计。第六课时教学目标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制作班级纪念册。教具准备收集相关材料。教学过程一、交流,回忆班级成长的足迹1.教师:这一段时间来,老师让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班级成长的足迹,相信大家的收获都不少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享一下。2.学生自由反馈搜集到的有关班级成长的资料。3.教师小结:有的同学搜集到了班级运动会留下的照片,有的搬出了班级的奖状,有的说出了班级的故事。六年了,你们成长了,班级也成长了。二、讨论,研究制作班级纪念册1.教师:老师建议大家把这些资料整理好,制作成一本班级纪念册!2.组织学生讨论:班级纪念册应该有哪些资料?3.指名反馈,教师罗列。(1)各科老师个人资料以及毕业赠言。(2)同学个人资料以及毕业赠言。(3)班级获奖证书。(4)集体活动的照片。(5)老师和同学们的合影。……4.教师:好的纪念册要有周密的计划,同学之间分工要明确,谁负责封面设计,谁负责哪个主题,都要事先确定。所以,现在请你们讨论一下纪念册的主题,然后再进行分工。5.指派代表反馈,教师适当地指导。6.教师公布讨论后的结果,并布置分工。三、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制作纪念册四、展示纪念册,并打印分发五、布置作业选择用课时作业设计。希望您能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