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六年级考试卷题目

六年级考试卷题目

发布时间:2020-12-31 04:29:28

六年级考试题和答案

“?”指( ),
课内阅读(一)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 )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她一个
( )。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色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1.课文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国籍________,他被称为_______________,我还读过他写的________。本文体裁________。
2.填空。
3.“乖”字的部首是( ),音节是( );“兜”字的部首是( ),共( )笔,笔顺是( )。
4.“不过她没注意这些”中“这些”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注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注意这些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可忘不了这个”中“这个”指_______________,突出小女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5.这个语段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画出文中写外貌的句子。
7.“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她一个 ( )。”
“谁也••••••谁也••••••”这句话让你感受到( )。她( )次擦燃火柴,产生( )次幻想,分别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她最渴望的是_______________。
8.想象人物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语段从______、______看出小女孩可怜,应用_________的语调朗读课文。
10.本文的写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画出语段的中心句。
(二)
凡卡叹了口气,蘸了蘸笔尖,接着写下去。

“昨天晚上我挨( )了一顿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觉睡着了。老板揪( )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 )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 )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老板随手捞( )起个家伙就打我。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觉,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1.课文选自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 国籍________,体裁________。这篇课文以_______________为顺序,分别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经典的是以______结尾,暗示凡卡的悲惨生活还将继续,甚至会更悲惨。
2.给课文带点字注音。
3.画出描写凡卡心情的句子。
4.这个片段从( )、( )、( )等方面写出了凡卡学徒生活悲惨。
5.“老板随手捞起一个家伙就打我”的“捞”字意思是( )。
A. 从水里取东西 B.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
C.顺手拿或拉 D.得到机会
6.文中“打发”的意思是( )。
A.派(出去) B.使离去
C.消磨(时间、日子 ) D.安排,照料
7.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8.写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圈出凡卡挨打的词语(“打”字除外)。
10.本文使我想起一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她的性格里天生还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 ),有远大、执着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当工作( )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 )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她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 )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沉重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 )小姑娘,一个( )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 ),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 ),变成一条条( ),她变成了科学史上( )。
1.课文选自_______________。
2.填空。
3.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中“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高度赞扬了居里夫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中“伟大自然发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_________”画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并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是一篇赞扬_________的文章,以“_________”为主线,表现主人公的美丽不在外表容貌,而是在于_______________。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贡献,实现了自己的______ ______。作者采用_________的手法,表现人物的美丽,具体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语段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赞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用“~~”画出文中的排比句,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洗澡水的漩( )、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 ),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 ,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 )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 )不舍( )神的人。
1.课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体裁是__________。本文题目也是课文的__________,本文举__________________论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 )”里注音。
3.理解成语
见微知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出文中的排比句,说一说好在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是( )的人。
6.“只要你见微知著 ,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这句话开头的联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中提到“最后把‘?’拉直,变成‘!’”,这里的
这里的“!”指( )。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写作方法:以( )说( )。告诉我们只要( ),善于( ),
并( ),就能( )。

Ⅱ 2014.2015.2016年的六年级小升初语文期末考试卷

2013-2014学年度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小学六年级数学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一、填空: 1、把2∶0.75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它的比值是( )。 2、( )∶( )=5 3 2=( )÷10=( )% 3、一段路,甲车5小时行完,乙车4小时行完,那么乙车的速度比甲车快( )%。 4、把周长为12.56厘米的圆平均分成两个半圆,每个半圆的周长是( )厘米。 5、比值是0.72的最简单整数比是( )。 6、20千克比( )千克轻20%。 ( )米比5米长3 1。 7、一项工作,6月1日开工,原定一个月完成,实际施工时,6月25日完成任务,到6月30日超额完成( )%. 8、甲数与乙数的比是7:3,乙数除以甲数的商是( ),甲数占两数和的( )%. 9、圆周率是( )与( )的比值. 10、甲数的2/3等于乙数的3/4,甲乙两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 11、妈妈存入银行60000元,定期一年,年利率是2.25%,一年后妈妈从银行共取回( ) 元。 12、男生30人,女生28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倍,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 是(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倍,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男生人数与总人数的比是( ),总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 13、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已知这两个长方形长的比是8:5,它们的宽的比是( )。 14. 两个正方形边长的比是3:5,周长的比是( ),面积比是( )。 15. 小明爸爸的月工资是1840元,按照个人具所得税的有关规定,超过1200元部分,要 按照10%的税率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那么小明爸爸月工资应缴纳所得税( )元。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圆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他们的面积比较( ) A 正方形的面积大 B 圆的面积大 C 一样大 2、把20克盐放入200克水中,盐和盐水的比是( ) A、1:10 B、1:11 C、10:1 D、11:1 3、生产同样多的零件,小张用4小时,小李用了6小时,小李和小张的工效简比是( )。 A 16 :14 B 2:3 C 3:2 D 14 :16 4、甲数是乙数的2倍,甲比乙多( ) A、50% B、100% C、200% 5、一种盐水的含盐率是10%,盐与水的比是( )。 A、1:10 B、1:11 C、1:9 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的在括号里画“×”。) 1、甲数的 61等于乙数的5 1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6 : 5 ( ) 2、在100克水中放入10克盐,盐的重量占盐水重量的10%。 ( ) 3.如果甲比乙多20%,则乙比甲一定少20%。 ( ) 4、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 ( ) 5、π=3.14 ( ) 四、计算题: 1、求比值 60 : 25 3 : 4 1 1.5小时 : 45分 小学六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语文数学英语 小学六年级数学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2.化简比 18 : 24 213 : 312 213 吨 : 750千克 85 : 9 5 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43×40%+43×60% (2)85×9 1 ×80% 4、解方程: (1)(65+85)x=20 7 (2)(1-25%)x=36 (3)30% x = 90 (4) x + 20% x = 40 五、动手操作: 1.填表。 2.画出下列图形的所有的对称轴。 4.某次数学测验中,甲、乙两班各50名同学的成绩如下: 甲班:60分以下有2人,60分以上有4人,70分以上有6人,80分以上有15人,90分以上有23人,其中满分100分有8人。(60分以上是指包括60分而不包括70分) 乙班:60分以下有5人,60分以上有5人,70分以上有10人,80分以上有19人,90分以上有11人,其中满分100分有3人。 请画出统计图,然后根据统计图提出至少五个不同类型的问题,并作答。 我提出的问题是: 12.56 61.8 10 3 2直径/cm 周长/cm面积/cm半径/cm
补充:
好的话,请采纳!别让我好不容易找到,又没采纳哦!
追问:
好的谢谢

考试作文中,要注意及时分段,三四个段落显得少了,八九个段落,显得琐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况,段落以五六个为好。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洁,不要涂改得乱七八糟。我的看法是,考试作文每段最好别超过5行,顶多是5行半。切忌一段都八九行。一旦给阅卷老师视觉上的疲劳,影响他的心理,分数就受影响。

Ⅲ 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题目及答案

六年级毕业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教师寄语:亲爱的同学们,小学的学习生活已经接近尾声,我们有了许多收获,愿你在这张试卷上,尽情展示自己。

词句总动员——我来练一练(48分)
(一)拼音(7分)
1.我能按字母表的顺序,重新排列并规范地写在四线三格内(3分)

ZDFHWL

2.这些词语我会写(4分)
qīn shī
chōu yē biān pào jīng bīng jiǎn zhèng
( )
( ) ( ) ( )
(二)查字典,按要求填空。(3分)
“出其不意”中的“意”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再查章节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_,再查__画,“意”的解释有①意思;②心愿,愿望;③意料,料想。在“出其不意”中应选__。“词不达意”应选()
(三)我会选择。(5分)
1、老师鼓励我们要敢于()
A、胡思乱想B、异想天开C、想入非非D、冥思苦想
2、下面哪个故事不是三国故事()
A、赤壁之战B、草船借箭C、三顾茅庐D、负荆请罪
3、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___;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___。()
A、烈焰飞腾B、燃烧羽毛C、燃烧飞翔D、狂风勇猛
4、___是数九寒天,爷爷___坚持锻炼()
A、如果……就……B、因为……所以……C、即使……也……D、不但……而且……
5、“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中的“去”的意思是()
A、过去不B、除掉C、离D在动词后,表示持续
(四)成语是一座丰富的文化宝库,我能活学活用。(9分)
1、补充成语(2分)
温文尔()司空见()余音缭()()而不舍
2、在教学楼快要倒塌的___的时刻,谭千秋老师迅速地把几个孩子搂在怀里,几个孩子___,而谭千秋老师却永远地走了。(2分)
3、即将进入中学,我想用“______、______”等成语来描述我的心情。
4、我还积累了描写人的口才的成语______;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______
描写同学友情的成语_____;(3分)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7分)
1、李晓玲对王红说:“我要像你一样热爱集体。”(改转述句)

2、他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改反问句)

3、我高兴得坐立不安。(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我们学校是全区人数最多的学校。(必为双重否定句)

5、这地方太小,怎么容得下几个班的同学活动呢?(改为夸张句)

6、宽容如春两,滋润人的心田,(仿写句子)

宽容如__,__________。

宽容如__,__________。
(六)我积累了很多知识,能按要求填写。(14分)
1、“卜算子”是词牌名,我还知道的词牌名有____、____等。
2、即将离开母校,离开老师和同学,在离别之际,我不禁想起了古代诗人送别朋友的一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猴王出世》选自《》,它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____。
4、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我认识了许多伟大的人物,如:宁死不屈的李大钊,
____的周总理,____的居里夫人。(2分)
5、过去的日子如_____,被微风____了,如_____,被初阳_____了。这个句子选自现代著名作家____的《》。(3分)
6、我的座右铭是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2分)
7、《七步诗》中抒发曹植内心悲愤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2分)
(七)交流平台(3分)
请你从“我最钦佩的一种行为”和“我最看不惯的一种现象”中任选一题,谈谈自己的想法,字数在50个字左右。

阅读训练营――我来赛赛(22分)
( 一 )

“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1、 这段话选自我们学过的课文《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是丹麦作家 。这位作家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 ”
我还读过他的 、 等作品。(2分)
2、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这句话中她曾经看到的美好的幻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分)
3、 文中有两个幸福,这两个幸福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_______
有一天,我从学校里跑出来,流着泪,很伤心地走回家里。
妈妈抱着弟弟,站在门口。弟弟向我招招手,妈妈亲切地微笑着,欢迎我回来。
但是我淌(tāng
tǎng)着泪的脸,使得妈妈很惊奇。她连忙拉着我的手,一边走过去,一边问我:“为什么这么伤心?”
“妈妈,我想做的、我要做的事情,老师不让我做!”我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呜呜咽咽地说。
“呀!到底什么事?”妈妈温和地问我。
“学校里要开家长会……要演剧……但是老师这一次不选我……当主角,却只要我在后台……工作!那小龙反做了……做了主角了!”我呜呜咽咽地,连话也说不清楚了。
妈妈伸出手来,要我看看她戴着的手表。
云 你看看 这手表上面有些什么东西 妈妈一边揩干我眼泪 一面温和地问
“那是一块玻璃,两个指针。”我回答说。
妈妈把弟弟放在一旁脱下手表,把表壳打开,又问我:“你看见了些什么呢?”
“小齿轮和螺(luó
ruó)丝!”这时我完全忘记了我的伤心事。
妈妈继续说:“当表的指针不走,或走得不准的时候别人就会说,‘这表是虚有外表’。可是怎样才能使它会走,并且走得准确呢?就得靠这些小齿轮和螺丝,还有许多你看不到的部分。”
停了一会儿,妈妈又望着我意味深长地说:“这没有人喝彩的工作,但却是重要的工作,而且是不能没有的。”
我忽然明白起来,心里便觉得很轻松、很快乐。
请做题:
1、 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2分)
2、 把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画去。(1分)
3、给划线句子加上标点。(3分)
4、手表是由 、 、 、
等部件组成的,其中让人喝彩的有 ,没有人喝彩的有 。
(4分)
5、老师让“我”在后台工作,“我”为什么哭了?(2分)

6、最后“我”明白了什么?你周围有没有“没有人喝彩却又是重要的工作?”请举出例子。(4分)
习作小擂台――我要露一手(30分)
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这六年的生活,你一定会有许多感慨或高兴、或得意、或遗憾、或后悔……如果你能再做一回小学生,你将会怎样呢?请你以《如果,我能再做一回小学生》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到此处,你的答题已经结束了,赶快逐行仔细检查检查吧,成功就在你的眼前!
附:评分标准及答案(本答案仅供参考)
词句总动员—我来练一练
(一)1、DFHLWZ(每个0.5分)
2、侵蚀抽噎鞭炮精兵简政(每个1分)
(二)(3分)
Y
yi
心9③①(每空0.5分)
(三)(5分)
BDCCC(每个1分)
(四)(9分)
1.雅惯梁锲(每空0.5分)
2.千钧一发安安然无恙(每个1分)
3.欣喜若狂兴高采烈(每个1分)
4.出口成章、能说会道等叶公好龙、刻舟求剑等,形影不离、手足情深等(每个1分)
(五)(7分)每小题1分,第6题2分
1.李时珍对王红说,她要像王红一样热情爱集体。
2.他舍己为人的精神怎么不值得我们学习呢?
3.我高兴得坐立不安,手舞足蹈。(坐立不安与手舞足蹈调换位置)
4.我们学校不会不是全区人数最多的学校。
5.这地方只有巴掌大,怎么容得下风个班的同学活动呢?
6.(略)
(六)(14分)
1.长相思浣溪沙等(每空0.5分)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是送别诗即可(每空1分)
3.《西游记》施耐庵(每空1分)
4.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等为科学献身等(每空1分)
5.轻烟吹散薄雾蒸融朱自清《匆匆包》(每空0.5分)
6.略
7.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每空1分)
(七)(3分)


阅读训练营—我来赛赛(22分)
(一)3、 “ , ! ? ” ,

4、 一块玻璃 两个指针 小齿轮 螺丝 一块玻璃、两个指针
小齿轮、螺丝
5、“我想做的、我要做的事情,老师不让我做!”“我”觉得在后台工作没有人喝彩。
6、“我”明白了:在后台工作虽是没有人喝彩的工作,但却是重要的工作,而且是不能没有的。(不能只做有人喝彩的工作,也要做没有喝彩的幕后工作。)
例子(略)
满意请采纳。

Ⅳ 六年级期末考试试题第一学期

四、把成语补写完整,并解释带点字。(8%)

2.把下面的句子改为“被”字句。
烈火烧着了邱少云身上的棉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老班长的高尚品质令人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我答应给小弟弟电影票。 我不应该自己去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4%)
1.我把宣传义务教育法的标语和口号贴在墙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姑姑给我买了玩具、小汽车、机器人,还有激光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默写古诗《枫桥夜泊》,并按要求填空。(8%)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作者看到了(- ),听到了(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的心情。
八、读下文,回答问题。(10%)
我于是日日盼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1.用│将上文分为3层,并写出各层层意。(6分)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句中的“这”指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曲线画出描写闰土外貌的语句,并写出这些外貌描写表明闰土是个怎样的农家孩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2%)
______________座
他冲了上去,两手扳住车门,用力一拉,胳膊肘朝后一拐,两腿一蹬,上了车。
“唉,只差一步。满座了!”猛然,他发现前面一个空位,一个老奶奶正弯腰在提包找东西,他挤到空位前,一屁股坐了下去。
老奶奶连忙制止:“唉,这位子……”
他故意装着没听见,转头看窗外。
老奶奶立起身,手里拿张旧报纸:“小伙子,这位子……”
“这位子你包了?”
“这位子脏!”
“咱不怕脏”
“不知谁呕吐在上面了,这不,我找纸擦擦……”这时,他才觉得屁股底下粘糊糊的,用手一摸,像扎了一下,跳了起来。
1.在标题的横线上填上一个最恰当的字,使它符合本文的内容。
(2分)
2.文中老奶奶连续两次说:“这位子……”句中省略号表示的未说出的意思是( )。(3分)
3.这篇短文主要是抓住人物的( )和( )来描写的。
(2分)
4.摘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他”上车时动作的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作文(30%)
题目:××,我做错了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写明指谁。
2.具体记叙一件你和××之间发生的事,注意写出人物的特点,并适当写一点自己的内心活动。
3.书写规范,字迹工整,字数400个以上。
小学语文十一册期末试卷(十一)答案
一、酿蜜、寂静、歼灭、凯歌;
铁不锻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
二、n4n、ju6、d@、p8n、qi5、qu4n
三、参考:
1.山、6; 2.①;
3.辽、蔓、伪 4.①、④相同;②③不相同
四、1.牢;亡:丢失; 2.屈;屈:屈服;
3.荆;负:背着; 4.居;临:挨着,靠近
五、1.略
2.邱少云身上的棉衣被烈火烧着了。
3.老班长高尚的品质怎能不令人感动呢?
4.既然我答应给小弟弟电影票,就不应该自己去看。
六、1.我把宣传《义务教育法》的标语贴在墙上。
2.姑姑给我买了玩具,有小汽车、机器人,还有激光枪。
七、略
八、
1.第一层(第一句):“我”盼望闰土快点来“我”家。
第二层(第二—三句):介绍了闰土的外貌。
第三层(第四句):“我”和闰土不到半日就熟识了。
2.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九、1.抢;
2.不知谁呕吐在上面了,很脏,我正找纸擦擦,你别坐。
3.动作;语言;
4.冲 扳 拉 拐 蹬
5.告诉我们应该讲公德,敬老人,否则也会害了自己。
小学语文十一册期末试卷(十二)
一、将带点字的音节补写完整。(3%)

三、读拼音写字词。(5%)
y# j) m2i z4ng
( )静 恐( ) ( )
W( d3o shu1i ru^ t2o zu@
( ) ( ) ( )
四、查字典,按要求填空。(6%)

五、用√标出形声字(4%)
雨 战 灭 愈 尘 棺 勿 辽
六、把成语补写完整,并解释带点字的意思。(8%)

七、写出近义词和反义词。(2%)
近义词:仔细—( )
夸奖—( )
反义词:集中—( )
虚心—( )
八、按要求造句。(8%)
1.用“发现”、“发觉”各造一个句子。
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觉——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一个比喻句,表示自己的一种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一个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修改病句。(6%)
1.狂风暴雨瓢泼似的浇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高喊着标语口号为中日两国运动员加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集市上摆满了萝卜、辣椒、豆角、黄瓜和各种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解释带点词语,写出句子的意思。(6%)

何忍别:__________________话斜阳_____________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独:_____________________倍: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把作者和他的作品用线接起来。(4%)
《卖火柴的小女孩》 李白
《少年闰土》 老舍
《草原》 安徒生
《赠汪伦》 鲁迅
十二、读《小音乐家杨科》的片断,回答问题。(6%)
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果园里,麻雀为他歌唱。凡是乡村里能听到的一切响声,他都注意听着,他觉得都是音乐。堆草料的时候,他听到风吹得他的木杈呜呜作响。有一次他正听得出神,被监工看见了,监工解下腰带狠狠地打了他一顿,要他永远也忘不了。
1.用│将上文分为两层,并写出各层大意。(4分)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曲线画出文中表示联想的句子。(2分)
十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0%)
女清洁工
清晨,我推开窗户一看,好大的雾呀!
“哗——哗——”我循声望去,看见一个人影,是她,就是我天天看到的那个年轻的女清洁工。
我去菜场,特意走过她的身边。她戴着手套,不停地挥动着扫把,把枯枝败叶、纸屑果皮扫成一堆一堆……
从菜场回来,太阳出来了,雾开始散了。我仍特意从她身边走过。她披了一身密密的细细的汗珠,连眉毛上也是,被阳光一照,闪着五彩的光。我望着她,她也望着我。啊,这两只眼睛多么坦然,多么明亮。转眼间,她又专心地把一堆堆垃圾装上了车,拉走了,消失在晨雾中。
我想,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在她年轻的脸上,也会像我母亲那样留下皱纹,在她头上也会出现白发。但是,她给我们创造了清洁的环境。这和医生给人们健康,演员给人们欢乐,教师让孩子成长,是完全一样的。
啊,年轻的女清洁工,我尊敬你。
1.文章是怎样描写女清洁工的外貌的?(6%)
外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通过对清洁工外表和动作的描写反映了她怎样的内心?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尊敬女清洁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2分)
十四、作文(30%)
根据下面的材料和提示,展开合理的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字迹工整。
材料:王华回到家里,敲碎了自己心爱的小猪存钱罐,取出里面全部的钱,向外走去。
提示:王华为什么取出平时积存下来的钱?事情经过怎样?事情的结果怎样?
小学语文十一册期末试卷(十二)答案
一、m^、ji1n、qu4n、W5ng、l{8、sh)n
二、n4n、j!、p8n、h8
三、幽、惧、埋葬、舞蹈、衰弱、陶醉
四、M、m4n、艹、11、14、上下结构;
J、j9n、衤、13、18左右结构
五、战、愈、棺、辽
六、居;临:挨着,靠近。
荆;负:背着。
狐;假:借着,利用。
牢;亡:丢失
七、细心、表扬;分散、骄傲
八、略
九、1.删去“狂风”;
2.删去“标语”;
3.删去“和各种”改为“等”
十.1.何忍别:怎么忍心分别。话斜阳:在夕阳照耀下依依不舍地交谈、话别。蒙汉人民情深如海,从遥远的地方来到碧绿的大草原,
临别时深情的话儿说不完,一直到太阳偏西还难分难舍。
2.独:孤独。倍:更加。我独自一人流落他乡。每逢节日更加思念亲人。
十一、《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
《少年闰土》——鲁迅;
《草原》——老舍;
《赠汪伦》——李白
十二、1.第一层(第一—二句):杨科把一切能听到的声音都当作音乐。
第二层(第三—四句):杨科正入神地听着木杈呜呜声,忘了工作,被监工打了一顿。
十三、1.外貌:“她披了一身密密的细细的水珠,连眉毛上也是,被阳光一照,闪着五彩的光。”“这两只眼睛多么坦然,多么明亮。”动作:“她戴着手套,不停地挥动着扫把,把枯枝败叶、纸屑果皮扫成一堆一堆……”“她又专心地把一堆堆垃圾装上了车,拉走了。”
2.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以及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3.女清洁工给我们创造了清洁的环境,以及她们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令我钦佩。
小学语文十一册期末试卷(十三)
一、读拼音写汉字。(8%)
qi4 y) ji1 k3i
( )好 抵( ) ( )节 ( )歌
j)n ji4n W7i sh)n
( )马 实( ) ( )装 ( )间
二、比一比再组词。(6%)
署( ) 刊( ) 券( )
暑( ) 刑( ) 卷( )
三、按要求填空。(5%)
有六个学生,分别姓秦、黄、林、董、郭、赵。如按笔画从少到多排列,( )姓应排在最后。如按部首笔画从少到多排列,( )姓应排在最后。如按音序排列,顺序应是( )。
四、先将成语补充完整,再写出成语的意思。(6%)
千丝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亡羊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词语。(3%)
1.今天 前天 明天 昨天 后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本 书 印刷品 小学语文课本 小学课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改病句。(6%)
1.我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班的男生、女生、班干部和班主任都参加了联欢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并用余下的造句。(8%)
不但……而且…… 只有……才……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既然……就…… 哪怕……也……
1.( )刻苦学习,( )能取得好成绩。
2.小红( )歌唱得好,( )舞也跳得很不错。
3.( )他德、智、体皆优,( )大家都选他当三好学生。
4.你( )不甘落后,那( )得奋起直追。
八、按要求改写句子。(3%)
1.变换词序,句意不变。
我们在操场上做游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变换词序,句意变化。
别人说的话不能全都相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判断句子(对的打√,错的打×)。(4%)
1.“小红一边跳舞一边唱歌”这句话中有两个连续的动作。
( )
2.“凡是”比“某些”表示的范围大。 ( )
3.“姑娘长得像她妈妈一样美丽”是个比喻句。 ( )
4.“大家要保护捕鼠能手——猫头鹰”这句话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 )
十、修改下文(共有3处标点、4处字词错误)。(7%)
有人以为鱼不会发出声音,真是这样吗?虽然你来到海边,戴上一幅特制的耳机,把耳机的一头接到水中,便能听到稀奇古怪的声音:“呼噜呼噜”,这是鲅鱼的声音。“吧嗒吧嗒”,这是气鼓鱼再说话。成群沙丁鱼喧闹起来就象是夜间的海浪冲击着海岸。水中歌手……赛音鱼发出的声响,如同柔和悦耳的歌声一样。
十一、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4%)
引路人
春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在密密的雨帘中,街上行人稀少。我不禁加快了脚步向前走去。我只顾低头走路,突然把身旁的一行人撞了一下。我连忙抬起头来,只见他踉跄了一下,迅速扶住了路旁的墙壁,才没有倒下去。“对不起,对不起!”我连声道歉。“噢,噢,不要紧。”哎呀!这时才发现他竟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我心里感到一阵不安,忙说:“大伯,我扶您回去吧!”说着,就伸出手搀扶着他。“太谢谢了,小姑娘。”他很感动地说着。我们一齐继续向前走。
突然,我被什么东西绊一下,差点儿摔倒。我低头一看,是一块下水道水泥板,就不满地嚷着说:“谁把水泥板拿开了,也不放回原处,真缺德!”但一想到身旁的盲人,忙提醒说:“大伯,您走这边,小心绊倒。”他刚迈了一步,随即又停了下来,挣开被我搀扶的手,把手中的拐杖放在一边,蹲下去一边摸索着,一边说:“还会有人经过这里,说不定会被绊倒的。”不一会,他摸到了那块水泥板,又摸到了旁边被拿开的地方,小心翼翼地搬过去把它盖
好。然后,慢慢地站起来,伸手到衣袋里摸手绢。
这时,我的心灵受到了猛烈的一震,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仿佛看见他那双模糊的眼睛在发光,我仿佛看见了他那颗火热透明的心,一颗时时想到别人的心。
雨仍在下着。雨中,我搀扶着他,继续向前走着,走着……在通往他家的路上,我是他的引路人,而在学习做人的人生道路上,他——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却是我很好的引路人。
1.写出反义词。(2分)
稀少— 加快—
2.按事情发展顺序用‖将短文分成3段,写出第二段段落大意。 (7分)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第三自然段中摘出写实在事物的句子和写联想的句子。 (3分)
写实在事物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联想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短文确定中心思想(在括号里打上√)(2分)
①赞扬了小姑娘乐意为盲人做好事的好行为和好品质。( )
②说明小姑娘受到了深刻的教育,盲人伯伯是她人生道路上学习做人的引路人。( )
③赞扬了盲人伯伯能时时为着别人着想的美好的心灵。( )
十二、作文(30%)
题目:闲不住的人
要求:1.围绕中心选材,并注意详略。
2.写出人物的特点。
3.通过人物外表反映内心世界。
小学语文十一册期末试卷(十三)答案
一、恰、御、佳、凯、骏、践、伪、瞬
二、供参考:部署、暑假;书刊、刑罚;入场券、卷起
三、董;赵;董、郭、黄、林、秦、赵
四、缕;千根丝,万根线。形容一根又一根,无法数清。比喻联系错综复杂或十分密切。
牢;羊跑掉了,再去修补羊圈。比喻出了差错,及时补救。
五、参考:1.前天、昨天、今天、明天、后天;
2.印刷品、书、课本、小学课本、小学语文课本
六、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全班的男生、女生和班主任都参加了联欢会。
七、1.只有……才……
2.不但……而且……
3.因为……所以……
4.既然……就……
八、1.在操场上我们做游戏。
2.别人说的话全都不能相信。
九、1.× 2.√ 3.× 4.√
十、三处标点:“吧嗒吧嗒”上加引号;省略号改为破折号;最后一个句号改为省略号;
四处字词:“虽然”改为“如果”;“一幅”的“幅”改为“副”;“再”改为“在”;“象”改为“像”
十一、1.稠密;减慢;
2.第一段(第一节;)
第二段(第二—三节):盲人伯伯用手摸索着,盖好了水泥板。
第三段(第四节)
3.略
4.②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期末试卷(十四)
一 看拼音写词语。(5分)
j@ j@ng W( d3o s#u su%
( ) ( ) ( )
tu% yu2n p0ng zh4ng
( ) ( )
二 填空。(4分)
波( )壮阔 负( )请罪 ( )无不胜
珍( )异兽 纹( )不动 ( )无不克
一( )千里 瑞雪( )丰年
三 写出意思相反的词。(3分)
和蔼——( ) 热闹——( ) 脆弱——( )
四 造句。(6分)
1.发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按原文填空。(8分)
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他正在厨房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见人________________,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默写古诗《赠汪伦》。(8分)
赠汪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几段话,按先后顺序连成一篇条理清楚的文章,并在括号里写上顺序号。(5分)
深山画虎
( )回家以后,厉归真又向猎人买了一张老虎皮,空闲的时候,就披上老虎皮,在院子里蹦蹦跳跳,揣摩老虎的神情。跳累了,他就休息一会,然后动手画老虎。
( )起初,厉归真画的老虎可真糟糕,人家看了,有的说像条狗,有的说像只死老虎。厉归真听了很伤心,发誓一定要把老虎画好。以后,他带上干粮和纸笔,到深山里去,在大树顶上搭了一个棚子,藏在棚子里,等老虎出来,好观察老虎的神态和动作。
( )古时候,有一个画老虎出了名的画家,叫厉归真。他画的老虎简直和真的一样。
( )就这样,老虎一出来,他就抢着画。过了几天,他把老虎怎么跑,怎么跳,怎么卧,怎么发怒,怎么捕捉小动物,都画了下来,一共画了一百多张草图。
( )经过这样刻苦的练习,厉归真终于把老虎画得像真的一样啦!
( )半夜,深山里很静。突然一声雷鸣似的吼声,震得地动山摇。厉归真吓得差点儿从木棚子上掉下来。他知道,这是老虎来了,连忙壮着胆子探出头来,拿着纸和笔,趁着月光,把老虎走路的神态很快地画了下来。
八 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5分)
用词造句是一项语文基本功训练 练习造句要注意 第一 造句不能照书抄 更不能套用别人的句子 第二 用词造句要先弄懂词是什么意思 掌握词的用法和使用范围 第三 句子要完整 通顺 第四 造句时要注意内容广泛 句式多样
九 读下面的短文后按要求去做。(16分)
丰碑
一支长长的红军队伍,在云中山的冰天雪地里顶着飞雪前进。战士们刚刚穿上破旧的棉衣,严寒却把云中山冻成一只冰砣(tuó),狂风怒吼,像要征服他们一样。
军长的马,早已让给了伤员骑。军长和战士们一道踏着冰雪行军。忽然警卫员回来报告军长:“……前面冻死了一个人……”军长什么话也没说,朝前面走去。
一位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枯树坐着,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全身落满了雪,但神情十分镇定、自然。他穿着破旧的单衣,像树叶一样贴在身上。他为什么没穿棉衣?为什么没发给他?
军长的脸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猛然,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我要……”没有人回答。“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上来!”军长两腮的肌肉抖动着。不知是谁小声对军长说:“他就是军需处长。”军长正要发火的手势突然停住了。他注视着死去的战友,泪水润湿了眼圈,向牺牲者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覆盖了死者,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1.把本文分成三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横线画出第四自然段中描写军长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
4.“军长正要发火的手势突然停住了。他注视着死去的战友,泪水润湿了眼圈,向牺牲者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请你写出此时此刻军长的内心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雪覆盖了者,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座丰碑指的是什么?(选择正确的答案(用“√”表示)。
(1)死者。
(2)覆盖了战士尸体的白雪堆。
(3)死者的伟大精神。
十 作文:(40分)
任选一题:
1.用日记的形式写一篇读《丰碑》后的体会。
2.《一件难忘的事》
要求:(1)写亲身经历过的事。
(2)写清事情的经过。
(3)写出自己当时的心情、心里的想法。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期末试卷(十四)答案
一 寂静 舞蹈 搜索 椭圆 屏障
二 澜 禽 碧 荆 丝 兆 战 攻
三 严厉 冷清 坚强
四 略
五 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
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六 略
七 5→2→1→4→6→3
八 。:,,;,,;,、;,,。
九 1.第一段(第一自然段):红军队伍在云中山顶风冒雪前进。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至第四自然段):军长见军需处长身穿单衣冻死了,心中百感交集。
第三段(第五自然段):赞扬死者伟大精神永存。
2.通过军需处长冻死在风雪中的事,歌颂了红军干部中那种先人后己,勇于奉献的伟大精神。
3.军长的脸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猛然,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我要……”
“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上来!”军长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军长正要发火的手势突然停住了。他注视着死去的战友,泪水润湿了眼圈,向牺牲者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4.原来他就是军需处长,他给战士们穿上棉衣,而他自己却穿着单衣,多么好的军需处长啊!亲爱的战友,你的死令人悲痛,但你的精神却令人敬佩.

找出每组单词中斜体部分发音不同的那个单词。
C. student D. cup
( ) 2. A. father B. class C. have D. past
( ) 3. A. there B. think C. mother D. brother
( ) 4. A. look B. room C. book D. good
F. ( ) 5. A. fridge B. girl C. orange
( ) 1. A. mum B. bus D. jacket

Ⅳ 六年级下册语文考试卷期末答案

1+1=2 在现代的精密科学中,特别在数学和数理逻辑中,广泛地运用着公理法。公理法是从某一科学的许多原理中,分出一部分最基本的概念和命题,对这些基本概念不下
定义,而这一学科的所有其它概念都必须直接或间接由它们下定义;对这些基本命题(也叫公理)也不给予论证,而这一学科中的所有其它命题却必须直接或间接由它们中推出。
这样构成的理论体系就叫公理体系,构成这种公理体系的方法就叫公理法。

1+1=2 就是数学当中的公理,在数学中是不需要证明的。又因为1+1=2是一切数学定理的基础,所以它也是无法用数学的方法证明的。 至于“1+1为什么等于2?
”作为一个问题,没要求大家必须用数学的方法证明,其实只要说明为什么1+1=2就可以了,可以说这是定义,也可以说这是公理。不过用反证法还是可以证明的:假设1+
1不等于2,则数学就是一锅粥,凡是用到数学的地方都是一锅粥,人类社会就乱了套了,所以1+1必须等于2。1+1=2看似简单,却对于人类认识世界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 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就像一个小孩滚雪球的过程:第一步,小孩先要用双手捧一捧雪,这一捧雪就相当于人类对世界的感性认识。第二步,小孩把手里的雪捏紧,成为一个小
雪球,这个小雪球就相当于人类对感性认识进行加工,形成了概念。于是就有了1。第三步,小孩把雪球放在地上,发现雪球可以粘地上的雪,这就相当于人类的理性认识。雪可
以粘雪,相当于1+1=2。第四步,小孩把粘了雪的雪球在雪地上滚一下,发现雪球粘雪后越来越大,这就相当于人类认识世界的高级阶段,可以进入良性循环了。相当于2+
1=3。1,2,3可以排成一个最简单的数列,但是可以演绎至无穷。 有了1只是有了概念,有了1+1=2才有了数学,有了2+1=3才开始了数学的无穷变化。
物理学与1+1=2的关系 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有已知到未知的过程。

在数学当中已知1、2、3,则可以至于无穷,什么是物理学当中的1、2、3呢?通常它们代表着:质量、长度、时间等基本物理概念相当于1,它们是组成物理学宏伟大厦的
砖和瓦;牛顿运动定律相当于2,它使我们有了真正的物理学和科学的物理分析方法;力学的相对性原理相当于3,使牛顿运动定律可以广泛应用。在经典物理学中一切都是确定
无疑的,有了已知条件,我们就可以推出未知。当年徐迟的一篇报告文学,中国人知道了陈景润和歌德巴赫猜想。

那么,什么是歌德巴赫猜想呢? 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42年,哥德巴赫在
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如6=3+3,12=5+7等等。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
欧拉,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任何一个>=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 (b) 任何一个>=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 这就是着名的
哥德巴赫猜想。欧拉在6月30日给他的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叙述如此简单的问题,连欧拉这样首屈一指的数学家都不能证明,这个猜想便引起
了许多数学家的注意。从哥德巴赫提出这个猜想至今,许多数学家都不断努力想攻克它,但都没有成功。当然曾经有人作了些具体的验证工作,例如: 6 = 3 + 3,
8 = 3 + 5, 10 = 5 + 5 = 3 + 7, 12 = 5 + 7, 14 = 7 + 7 = 3 + 11,16 = 5 + 11, 18
= 5 + 13, ……等等。有人对33×108以内且大过6之偶数一一进行验算,哥德巴赫猜想(a)都成立。但严格的数学证明尚待数学家的努力。
从此,这道著名的数学难题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200年过去了,没有人证明它。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人们对哥德巴赫猜想难题的热情,历经两百多年而不衰。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数学工作者,殚精竭虑,费尽心机,然而至今仍不得其解。 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有人开始向它
靠近。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朗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证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一个比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99)。这种缩小包围圈的办法很管用,科学家们于是从(9十
9)开始,逐步减少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为止,这样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目前最佳的结果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于1966年证明的,称为陈氏定理:“任何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仅仅是两个质数的乘积。”

通常都简称这个结果为大偶数可表示为 “1 + 2”的形式。 在陈景润之前,关於偶数可表示为 s个质数的乘积与t个质数的乘积之和(简称“s +
t”问题)之进展情况如下: 1920年,挪威的布朗证明了‘“9 + 9”。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证明了“7 + 7”。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证明了“6 + 6”。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先后证明了“5 + 7”, “4 + 9”, “3 + 15”和“2 +
366”。 1938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5 + 5”。 1940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4 + 4”。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证明了“1 +
c”,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数。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3 + 4”。 1957年,中国的王元先后证明了 “3 + 3”和“2 + 3”。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明了“1 + 5”, 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 + 4”。 1965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多夫,及
意大利的朋比利证明了“1 + 3 ”。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 + 2 ”。
从1920年布朗证明"9+9"到1966年陈景润攻下“1+2”,历经46年。

自"陈氏定理"诞生至今的30多年里,人们对哥德巴赫猜想猜想的进一步研究,均劳而无功。
布朗筛法的思路是这样的:即任一偶数(自然数)可以写为2n,这里n是一个自然数,2n可以表示为n个不同形式的一对自然数之和:
2n=1+(2n-1)=2+(2n-2)=3+(2n-3)=…=n+n 在筛去不适合哥德巴赫猜想结论的所有那些自然数对之后(例如1和2n-1;2i和(2n-
2i),i=1,2,…;3j和(2n-3j),j= 2,3,…;等等),如果能够证明至少还有一对自然数未被筛去,例如记其中的一对为p1和p2,那么p1和p2
都是素数,即得n=p1+p2,这样哥德巴赫猜想就被证明了。前一部分的叙述是很自然的想法。关键就是要证明'至少还有一对自然数未被筛去'。目前世界上谁都未能对这
一部分加以证明。要能证明,这个猜想也就解决了。 1+1=?不就是等于二吗?是的,的确是这样。但是这个二却不可小觊。2可以分解成1+1、0.1+1.9、0.5
+1.5……1里面的成分是:0.5+0.5、0.1+0.9、0.56+0.44…换个角度1+1虽然等于二但是却有许多含义。譬如说1+1=2分解后就是:0.5
+0.5+1=2
其中0.5+0.5=天生+后天培养;1=汗水。这是十分容易理解的一个公式。当然要是换个角度,聪明的人就知道凡事无绝对。答案不可能只有1个,含义亦是如此。

1+1从脑筋急转来说也可以等于一个数字“王”、田、甲。

Ⅵ 六年级语文考试卷

2010语文小升初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zhàn lán xuán ɡà qīnɡ yínɡ línɡ tīnɡ qiè ér bù shě
( ) ( ) ( ) ( ) ( )
二、将句子中画线部分换成一个成语,写在括号里。(4分)
1、学校植树时,李景负责提水,汗水湿透了背上的衣服。 ( )
2、秋天的天空晴朗明净,气候凉爽宜人,学校组织我们去秋游。( )
3、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柳树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 )
4、小伟对待学习真是有恒心,有毅力,这次语文测验终于考到了全班第一名。 ( )
三、写出下列繁体字相对应的简化字。(6分)
响声( ) 袭击( ) 忧伤( )
严肃( ) 负责( ) 赔偿( )
四、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分别造句。(4分)
1、 牢靠 ①坚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稳妥可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新鲜 ①食物没有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空气经常流通,不含杂类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们一起来巩固一下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吧,请填空。(11分)
1、草长莺飞二月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入菜花无处寻。
3、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天,海水变得______________。微波泛起,一道道白色的浪花,从北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刚一触摸到岸边的礁石、沙滩,又______________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上来,像个___________________。夏日烟台的海常常_______________,宛如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到立秋这天,海水立刻变得_______________,天空也显得格外明朗,较之昨日,空气中立刻就有了_______________。(《烟台的海》)

六、自学古诗《书湖阴先生壁》,结合注释,写出诗句大意。(6分)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①湖阴先生:作者在南京的朋友。 ②畦(qí):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的田地。③排闼(tà):开门。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34分)
三峡之秋
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到秋天,它们绿得发黑;而那累累的果实,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又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下午,峡外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去得特别迟。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犹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夜终于来了。渔火,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的光晕,长江仿佛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青光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这一天,正是中秋。

1、给下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累累(lěi léi)的果实 显露(lòu lù) 起初(chū cū )
2、短文中使用了许多描写色彩的词语,请找出四个。(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写出下划线词语的近义词。(5分)
(1) 露水消逝( ),橘柚树闪烁( )着阳光,绿叶金实。
(2) 累累的果实渐渐( )从叶子中间显露( )出来。
(3) 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

5、填空。(4+8=12分)
(1) 作者写了__________这一天三峡的景色。(2) 本文是按_________顺序描写景物的,文章把早晨三峡的特点概括为__________,把中午三峡的特点概括为__________。
6、读句子,选择正确的答案。(4分)
(1) “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这句话意思是( )
① 月亮出现的时间不确定,估计不准。
② 山太高,挡住了月亮,看见时,它和山崖贴得那样近。
③ 作者一时没有注意看,月亮很快便升到了山顶。
(2) 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这是因为( )
① 长江到这里便窄了,像小溪一样。
② 长江平缓流淌像小溪一样。
八、习作(30分)
祖国的山河十分壮丽,你一定游览过一些地方,有过深切的感受,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介绍一下你去过的某个地方吧。当然,如果你愿意,也可以介绍你身边的地方。一个错别字扣一分!

附加题:(3分)
你会填这些带数字的成语吗?
一 心( )( )
五 颜 ( )( ) 六 神( )( )

Ⅶ 六年级考试作文题目

耳边回荡了一首歌“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发籂篡饺诂祭磋熄单陇。还有伤,还有痛,还要走,还有我……”小学毕业了,回想过去的美好时光,真的很舍不得。毕竟同学之间已有了六年的深情厚谊,一起哭过,一起笑过,一起走过了六年的风风雨雨……六年的光阴似乎在一瞬间就过去了。我们注定要分别,但是为什么还要我们相识呢?最后一次春游,最后一次开运动会,最后一次考试,其中的点点滴滴都使我记忆犹新,我们彼此珍惜对方,珍惜对方之间的友谊。快毕业的时候,教室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伤感的气息,大家都在沉默中表达自己的依依惜别之感。毕业典礼上强行挤出来的笑容之中,笼罩着一层淡淡的阴云。想起和同学相处的日子,我是多么不愿和他们分开.六年,和他们一起上课,做作业,和他们一起嬉戏,玩耍,和他们一起进步,经历挫折.欢声笑语回荡在我耳旁,他们的笑脸也不断涌现.我怎能忘记呢?在这六年的时日里,我曾以黑板为背景,以老师为榜样,以同学为伙伴,走过六年的风风雨雨.如今要毕业了,让我们挥挥手说声再见。再多的思念也换不回来和同学在一起的日子,再多的想念也换不回来我们在一起的快乐,与其在这怀念我们以前快乐的时光,到不如接受事实,将这种思念变成回忆埋藏在心底。“毕业”这个词语使人高兴又使人伤感高兴是因为我们跨入中学,随着我们的跨入,我们的知识也向前走了一步,也意味着我们又长大了。能去享受那些早已向往又渴望的初中生活和体验。学习那些更深一层的知识,充实自己的知识宝库;伤感又是因为我们会跟在一起六年的同学分开。老师们也说过“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强中自有强中手”。我们也不知道在中学里又会遇到什么样的事情,在这陌生的学习环境中,有从各个学校来的学生自然而然会有比你成绩好许多的高手。到那时你就会产生一种学习压力,使自己被功课、学习压得紧紧的喘不过气来,由于到了初中作业量也随之增加,而休息时间也随之越来越少。有“熊猫眼”的机率也随之增多,上课会周公的同学们也越来越多.到了初中我的担忧与伤感和兴奋也都会现实,我们抓住偷偷溜走的时间,在这仅有的时间里努力奋斗。再见了,亲爱的同学们!再见了,亲爱的老师!再见了,亲爱的母校!虽然我们分别了。但是,我依然要继续我的生活,我依然要努力,依然要奋斗,为了梦想,为了现实,仅此而已!步入初中的生活,相信自己,明天会更好!

Ⅷ 小学六年级考试都可能考哪些题目

别让自己压力过大,把平常的作业当考试一样的认真,把重要的考试当平常做作业一样的放松,平常学习工作多的时候,偶尔放松一下再继续,不要超负荷。我刚刚经历小升初,这也是我的老师教给我滴,希望可以帮到你

Ⅸ 六年级期中考试卷的答案

一、填空题: 1.用简便方法计算: 2.某工厂,三月比二月产量高20%,二月比一月产量高20%,则三月比一月高______%. 3.算式: (121+122+…+170)-(41+42+…+98)的结果是______(填奇数或偶数). 4.两个桶里共盛水40斤,若把第一桶里的水倒7斤到第2个桶里,两个桶里的水就一样多,则第一桶有______斤水. 5.20名乒乓球运动员参加单打比赛,两两配对进行淘汰赛,要决出冠军,一共要比赛______场. 6.一个六位数的各位数字都不相同,最左一位数字是3,且它能被11整除,这样的六位数中最小的是______. 7.一个周长为20厘米的大圆内有许多小圆,这些小圆的圆心都在大圆的一个直径上.则小圆的周长之和为______厘米. 8.某次数学竞赛,试题共有10道,每做对一题得8分,每做错一题倒扣5分.小宇最终得41分,他做对______题. 9.在下面16个6之间添上+、-、×、÷(),使下面的算式成立: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1997 二、解答题: 1.如图中,三角形的个数有多少? 2.某次大会安排代表住宿,若每间2人,则有12人没有床位;若每间3人,则多出2个空床位.问宿舍共有几间?代表共有几人? 3.现有10吨货物,分装在若干箱内,每箱不超过一吨,现调来若干货车,每车至多装3吨,问至少派出几辆车才能保证一次运走? 4.在九个连续的自然数中,至多有多少个质数? 答案: 一、填空题: 1.(1/5) 2.(44) 〔1×(1+20%)×(1+20%)-1〕÷1×100%=44% 3.(偶数) 在121+122+…+170中共有奇数(170+1-121)÷2=25(个),所以121+122+…+170是25个奇数之和再加上一些偶数,其和为奇数,同理可求出在41+42+…+98中共有奇数29个,其和为奇数,所以奇数减奇数,其差为偶数. 4.(27) (40+7×2)÷2=27(斤) 5.(19) 淘汰赛每赛一场就要淘汰运动员一名,而且只能淘汰一名.即淘汰掉多少名运动员就恰好进行了多少场比赛.即20名运动员要赛19场. 6.(301246) 设这六位数是301240+a(a是个一位数),则301240+a=27385×11+(5+a),这个数能被11整除,易知a=6. 7.(20) 每个小圆的半径未知,但所有小圆直径加起来正好是大圆的直径。所以所有小圆的周长之和等于大圆周长,即20厘米. 8.(7) 假设小宇做对10题,最终得分10×8=80分,比实际得分41分多80-41=39.这多得的39分,是把其中做错的题换成做对的题而得到的.故做错题39÷(5+8)=3,做对的题10-3=7. 9.(6666÷6+666+6×6×6+6-6÷6-6÷6=1997). 先用算式中前面一些6凑出一个比较接近1997的数,如6666÷6+666=1777,还差220,而6×6×6=216,这样6666÷6+666+6×6×6=1993,需用余下的5个6出现4:6-6÷6-6÷6=4,问题得以解决. 10.(110) 二、解答题 1.(22个) 根据图形特点把图中三角形分类,即一个面积的三角形,还有一类是四个面积的三角形,顶点朝上的有3个,由对称性知:顶点朝下的也有3个,故图中共有三角形个数为16+3+3=22个. 2.(14间,40人) (12+2)÷(3-2)=14(间) 14×2+12=40(人) 3.(5辆) 让每车都装满,即刚好卸下一箱货物就满足货物总量小于3吨,则装满3辆,余下小于10-3×3=1吨,再从前3辆各卸下一箱货放在最后第五辆车上,总重小于3×1=3吨. 下面说明只有4辆车不能保证.如把10吨货平均放在13个箱子中,即 一箱不能运走. 4.(4个) 这个问题依据两个事实: (1)除2之外,偶数都是合数; (2)九个连续自然数中,一定含有5的倍数.以下分两种情况讨论:①九个连续自然数中最小的大于5,这时其中至多有5个奇数,而这5个奇数中一定有一个是5的倍数,即其中质数的个数不超过4个,②九个连续的自然数中最小的数不超过5,有下面几种情况: 1,2,3,4,5,6,7,8,9 2,3,4,5,6,7,8,9,10 3,4,5,6,7,8,9。10,11 4,5,6,7,8,9,10,11,12, 5,6,7,8,9,10,11,12,13 这几种情况中,其中质数个数均不超过4. 综上所述,在九个连续自然数中,至多有4个质数. 一、填空题(20分) 1.七百二十亿零五百六十三万五千写作( ),精确到亿位,约是( )亿。 2.把5: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3.( )÷15= =1.2:( )=( )%=( )。 4.右图是甲、乙、丙三个人单独完成某 项工程所需天数统计图。请看图填空。 ①甲、乙合作这项工程,( )天可 以完成。②先由甲做3天,剩下的工程 由丙做还需要( )天完成。 5.3.4平方米=( )平方分米 1500千克=( )吨 6.把四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7.一个圆柱形水桶,桶的内直径是4分米,桶深5分米,现将47.1升水倒进桶里,水占水桶容积的( )%。 8.某车间有200人,某一天有10人缺勤,这天的出勤率是( )。 9.三年期国库券的年利率是2.4%,某人购买国库券1500元,到期连本带息共( )元。 10.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6厘米,三条边的长度比是5:4:3,其中最长的一条边是( )厘米。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5分) 1.六年级同学春季植树91棵,其中有9棵没活,成活率是91%。( ) 2.把 :0.6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 ) 3.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4.一个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面积就扩大4倍。( ) 5.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三、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5分) 1、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是( )。 A、5+x=7.5 B、5+x〉7.5 C、5+x D、5+2.5=7.5 A、正方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梯形 2、下列图形中,( )的对称轴最多。 A、正方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梯形 3、a、b、c为自然数,且a×1 =b× =c÷ ,则a、b、c中最小的数是( )。 A、a B、b C、c 4、在圆内剪去一个圆心角为45的扇形,余下部分的面积是剪去部分面积的( )倍。 A、 B、8 C、7 5、在2,4,7,8,中互质数有( )对。 A、2 B、3 C、4 四、计算题(35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578+216= 18.25-3.3= 3.2- = ×8.1= + = 2 ÷3= 0.99×9+0.99= 2 × = 1 ×8+1 ×2= 21 ÷7= 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8分) ①3 -2 +5 -1 ②14.85-1.58×8+31.2÷1.2 ③(1 +2 )÷(2-1 ) ④2.25× +2.75÷1 +60% ⑤9.81×0.1+0.5×98.1+0.049×981 ⑥1000+999-998-997+996+995-994-993+…+104+103-102-101 3.解方程:(6分) 2:2 =x:5 1 x- x=6.25 4.列式计算:(6分) (1)4 乘以 的积减去1.5,再除以0.5,商是多少? (2)甲数是18 ,乙数的 是40,甲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 五、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5分) 六、应用题(30分)(1—5小题各4分,6—7小题各5分) 1.一个建筑队挖地基,长40.5米,宽24米,深2米。挖出的土平均每4立方米重7吨,如果用载重4.5吨的一辆汽车把这些土的 运走,需运多少次? 2.修一段公路,原计划120人50天完工。工作一月(按30天计算)后,有20人被调走,赶修其他路段。这样剩下的人需比原计划多干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务? 3.红光小学师生向灾区捐款,第一次捐款4000元,第二次捐款4500元,第一次比第二次少捐百分之几? 4.用铁皮制作一个圆柱形油桶,要求底面半径是6分米,高与底面半径之比是3:1,制作10个这样的油桶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接头处不计) 5.新华书店运到一批图书,第一天卖出这批图书的32%,第二天卖出这批图书的45%,已知第一天卖出640本,两天一共卖出多少本? 6.一批零件、甲、乙两人合作12天可以完成,他们合作若干天后,乙因事请假,乙这时只完成了总任务的 。甲继续做,从开始到完成任务用了14天,请问乙请假几天? 7、两列火车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4小时后在距中点48千米处相遇。已知慢车是快车速度的 ,快车和慢车的速度各是多少?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72005635000)(720);2、(25:3)(8 );3、略;4、(8 )(20);5、(340)(1.5);6、(18)(4);7、(75);8、(95%)9、(1608);10、(15) 二、判断题:1、×;2、√;3、×;4、√;5、√; 三、选择题:1、A;2、A;3、A;4、B;5、B; 四、计算: 1、略;2、脱式计算①5;②28.21;③7 ;④3 ;⑤98.1;⑥900 3、解方程:4,5; 4、列式计算:3,33.3%; 五、阴影面积:48平方分米; 六、应用题 1、54(次);2、24(天)3、11.1%;4、9023.2(平方分米);5、1540(本) 6、5(天);7、576(千米);

阅读全文

与六年级考试卷题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