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思维导图怎么画 六年级 语文 上册第四课《花之歌》
《花之歌》这首散文诗运抄用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写,把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以及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讲述了花的成长与芬芳,以及花凋谢的过程,表现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展现了花的精神。
② 语文六年级下册配套答案第四课百度文库
一略(书上有)
二3 5 6 1 4 3
三1叶圣陶 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2窄、矮、险 (1)两个人......小船内
(2)船两头......就出来 (3)仰卧着容,身体每一处都紧贴船底 (4)眼前......擦伤鼻子 3黑、大、奇 奇 4泉水流经的路线,是文章的线索,可见作者构思的严谨和巧妙。起了联系上下文的作用。
四1秀 俊 尊 贵 2山野 水野 游人野 3第二小节用了一连串排比句,写出了山野;第三小节用了许多比喻句和拟人句,写出了水野。 4略
禁止抄袭
③ 六年级下册语文读本第4课内容
仍抄立志钻研晦涩难懂的易经,是兼济天下的使命感让孔子拖着疲惫的身体周游列国。
责任,让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永远熠熠闪光。责任,让孔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而不辞劳苦。
敌人围困万千重,郑国危在旦夕,虽有一身本领,辩才天下无敌,但是从没有得到国君重用的烛之武,被国君紧急召见,“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这一句就说明了郑国对待他的不公正。烛之武没有计较这一点,虽然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但是烛之武还是“夜缒而出”,勇入秦营,是责任使他知难而上、义无反顾
责任,让烛之武不计前嫌;
④ 人教版6年级上册美术第4课是什么
《会动的剪影 》
⑤ 六年级上册第4课
课文都没有!怎么回答!
⑥ 六年级下册第四课[为人民服务]
1.《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内容?
提示:通读全文,逐段归纳大意,然后总结一下,全文写了哪些内容?作者写这些内容是围 绕什么中心来讲的?
答案要点:在这篇课文中毛泽东通过赞扬张思德那种为人民而生、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共产主义精神,阐述了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和怎样为人民服务的问题。
围绕这个中心,课文主要写了五方面内容:(1)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2)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3)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4)正确对待困难,对待同志,为人民的利益团结互助;(5)悼念为人民而死的人.
2.结合《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理解加点词语以及整个句子的意思。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4)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 所。
提示:先结合课文内容,并借助字词典解释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思,然后说说这句话在课文中的意思。理解句意不能脱离上下文。
答案要点:(1)“完全”就是全心全意、真心实意。“彻底”就是经常地、永远地、自觉地。这句话的意思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指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宗旨。
(2)固:本来。或:有的。于:比……还。这句话的意思是:人都会死,但死的意义和价值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3)五湖四海:指全国各地。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我们所从事的是相同的事业,奋斗目标是一致的。
(4)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价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解除人民的痛苦而牺牲,那么这种牺牲就是最有价值的。
3.说一说《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把下面的道理讲清楚的?
(1)张思德同志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
(2)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提示:重点阅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看一看每段中各有几句话,每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案要点:(1)作者是分四步讲清这个道理的:先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作为前提;接着引用司马迁的一句话作为说理的论据;然后就根据现实情况,指出什么样的死重于泰山,什么样的死轻于鸿毛;最后得出结论;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2)作者也是分四步讲清这个道理的:首先指出我们不怕别人批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接着进一步指出,无论是什么人,只要你的批评是正确的,是对人民有好处的,我们就接受,就改正;然后具体举了“我们”接受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精兵简政”意见的例子,证明“我们是不怕别人批评的”;最后,强调指出:只要我们坚持为人民服务,只要我们能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⑦ 小学语文六年级第四课的预习资料
1.课文简说。
同样的风景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感受。作者身处美丽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个字──“野”: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作者选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美景,表达了畅游于大自然时愉快的心情。
本文脉络清楚,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在描述了对索溪峪的独特感受后,作者的笔触沿自己的视线所及,从远处落笔,先写山具有一种“天然的美,野性的美”;然后由远到近,由山及水,发现水是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充满着野孩子的灵性;“当然”一词,又引着读者一起领略了小动物那十足的野性;行文至最后,不惟山水和小动物,连行走在其中的人们也变野了。轻松流畅的笔调,活泼生动的语言,让读者充分领略到了索溪峪的“野”。
文章在表达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二是在谋篇布局时,采用先概括后具体描写的方法,在概括地介绍索溪峪“野”的特点后,分山、水、动物、游人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每一方面的描写也采用同样的方法。如,写索溪峪的山,先概括地指出山有野性的美,接着从山具有“惊险的美”“磅礴的美”“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三方面来具体描写;写游人,先概括地指出游人渐渐地变“野”了,然后通过写姑娘大嚼玉米棒,老人蹦跳于石块间,许多游人光着脚踏水三方面具体写出了游人的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进一步受到大自然美的熏陶和感染。二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如何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从而提高理解力和感受力。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通过体悟关键句段,让学生感受索溪峪的“野”,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走进张家界的索溪峪,脑子里只剩下了一个字:野。
这是开篇的第一句话,写作者游览索溪峪,总的感受是一个字──“野”。其实作者体会到的是索溪峪“野性的美”,是没有经过人工修饰的天然的美。扣住这个“野”字,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索溪峪的美景和作者的匠心独具。
这句话起到点题的作用,同时,又统领全文,文章的第二、三、四、五自然段都围绕这句话展开。
②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婷婷玉立,则好似“窈窕淑女”。
这句话采用联想的方法,描写出山具有“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特点。那里有“斜山”,那山峰似从山的一边飘逸而出。“旁逸”写出了山峰斜出的是那么随意。“巍巍”则写出了山峰的高。作者还由山形相对、山势相依的山,联想到“热恋情人”,他们似在凝望,似在细语,别具一格。由山体不高、山形奇特的山联想到少女,她们婷婷玉立,姿态万千。
③索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蹦跳而出的野孩子”给人活泼、灵动之感,把索溪想象成“野孩子”,十分传神地写出了索溪的“野”。它或“奔跑”,或“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十分调皮、可爱。从侧面表达出了行走在曲折起伏的索溪边的游人们轻松愉快的心情。
④人们,在这山水中返璞归真了。
“返璞归真”的意思是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索溪峪的山是野的,水是野的,所以“这山水”是充满野性的。在这样的山水中畅游,人们接受了大自然的洗礼,不经意间,一举手、一投足,都显得非常纯真、质朴,作者为大家呈现出了一幅人景合一的美丽和谐的画面。这句话在课文中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
(2)对词语的理解。
索溪峪:湖南省张家界著名景点的名称。峪:山谷。
蜿蜒:形容山脉、河流、道路弯弯曲曲地延伸。
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心意,想要怎样就怎样。随:依从。欲:想要、希望。
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形式。格:格局。
婷婷玉立:形容美女身材细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
年过花甲:年龄已超过了六十岁。花甲:指人六十岁。
资料链接:索溪峪,是土家语音译;索溪峪位于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东北部,总面积25,400公顷,武陵源区人民政府驻地军地坪在此景区中心。景区于1982年2月设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面积3640公顷)。有公路分别与张家界市城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相通,并与慈利至长沙公路连接。景区内以军地坪为中心,已开通至各小景区和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多条车行游道,全程54.3公里。兴修了绿喁山庄—天子山、十里画廊—卧龙岭—西海、天台宝峰桥、鹰窝寨—宝峰湖游船码头等高标准步行游道,总长9.4公里。景区呈盆地状,四周高,中间低,山、丘、川并存,峰洞、湖俱备。峰秀、谷幽、水碧、洞奥为其景观的主要特征。现已开发小景区8个,即:西海、十里画廊、水绕四门、百丈峡、宝峰湖、黄龙洞等。
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隆起与洞庭湖沉降区结合部,位于东经109度40分至111度20分、北纬28度52分至29度48分之间,东接石门、桃源县,南邻沅陵县,北抵湖北省的鹤峰、宣恩县。市界东西最长167公里,南北最宽96公里。全市总面积9653平方公里,占湖南省总面积的4.5%。
张家界以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闻名于世。以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和天子山、索溪峪两个自然保护区组成的武陵源风景区面积达369平方公里,区内以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为主体,集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雄于一体,藏桥、洞、湖、瀑于一身,有“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之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