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年级语文 > 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语句背诵

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语句背诵

发布时间:2020-12-29 09:20:35

① 苏教版初中语文所有文言文

七年级抄(上)
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幼时记趣,水调歌头,三峡,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狼.
七年级下
赵普,黄鹤楼,于圆,水调歌头,三峡,,两小儿辩日,爱莲说.
八年级上
晏子使楚,人琴俱亡,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治水必躬亲.
八年级下
马说,陋室铭,活板,核舟记,口技,送东阳马生序,山市.
九年级上
陈涉世家,桃花源记,与朱元思书,捕蛇者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江城子密州出猎.
九年级下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愚公移山,出师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② 苏教版七上必背文言文有哪些

《次北固山下》
《赤壁》
《浣溪沙》
《十五夜望月》
《水调歌头》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秋词》
《迢迢牵牛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满意请采纳,谢谢!

③ 苏教版初中语文 古文

《爱莲说》
资料整理人: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朱苏兰 06/6/14
词语解释
可爱者:值得人喜欢的花甚藩:很多独爱菊:唯独李唐:唐朝
莲之出淤泥∶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淤泥:污泥濯:洗涤清涟:清水
涟:水波妖:妖媚蔓:牵牵连连枝:枝枝节节
益清:更加清香亭亭:耸立的样子净:洁净植:树立
亵玩:亲近而不庄重地玩弄焉:句末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啊”。隐逸者:隐居的花鲜有闻:很少听说
同予者:和我一样的人菊之爱:对菊花的爱好宜乎众矣:应该宜乎众矣:很多
翻译: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藩。 ——水中、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值得人喜爱的花有很多。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自从唐朝以来,世界上的人很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出自污泥却不沾染,在清水中洗涤过,却不妖媚。
中通外直。——中间贯通,外杆笔直。
不蔓不枝。——不前牵连莲,不枝枝节节。
香远益清。——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香。
亭亭净植。——笔直而洁净地立在那里。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远远地欣赏却不可以玩弄啊。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我认为菊花是花中隐居的花。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
莲,花之君子者也。——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对菊花的爱好, 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说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莲花的爱好,和我一样的人还有谁?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牡丹的爱好,人应该是很多的了。
文意理解:
1. 作品写莲的同时,还写了菊与牡丹,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 如果不提菊和牡丹,只是一味赞颂莲是多么美好,多么高洁,自己是对它是多么喜爱,文章就显得单调,意思不容易表达得深刻。而把菊和牡丹跟莲来比较着写,就更能突出莲花的可贵。作者用菊花的傲然凌霜正面衬托莲的洁身自好,用牡丹的绚丽浓艳从反面来衬托莲的质朴、自然。通过这不同角度的衬托,从而突出莲花的高洁,烘托了文章的主题。这种写法叫正反衬托。描写莲时,浓墨重彩,工笔细刻,卓然超群的“莲”的形象,在“草木之花”的背景上,在“菊”“牡丹”二花的陪衬下,在画面上凸现出来,使人心驰神往。另外,本文还用隐逸者、富贵者映衬君子;用菊之爱、牡丹之爱映衬莲之爱,以此表明作者与众不同,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2. 如何看待作者思想的局限性?
作者生活在封建社会里,面对当时的不良世风,能做到不同流合污,努力追求高洁的品格,这是难能可贵的。当然,他因为愤世嫉俗而流露的那种孤芳自赏、自视清高的思想是有片面性的,也是不足取的。
3. 学习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你能再找出作者没有写到的莲的其他品质吗?
从“莲浑身都是宝,可观赏可食用可入药”,可以归纳为莲的“无私奉献精神”;从“莲茎随着水面的上升而增长,叶总浮在水面上”总结出莲的“乐观向上,顽强拚搏”精神。

④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文言文中的重点句子。

这个问抄题太复杂了。需要长篇袭大论。
首先,文言文中没有重点句子,有的只是重要的文言现象和语言点。也就是考试用得着的特殊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还有虚词(高考计18个)。这些才是高考文言文翻译得分所需要的。
另外,对于课文,不必太钻,以掌握“点”为主。因为,毕竟课文只是一些“例子”(叶圣陶语)。高考,只是考查学生这些“点”的迁移能力而已。

⑤ 苏教版初中文言文理解性默写大全

1、《次北固山下》表现作者无限乡思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次北固山下》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富有哲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见于言外】,留传千古的名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赤壁》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评价古战争)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4、苏轼的《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一词中,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的句子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5、《十五夜望月》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底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描绘月光皎洁的诗句是【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6、作者怅然于家人离散,表达了入骨相思的诗句是【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7、宋朝苏轼《水调歌头》感叹人生的无奈与世事无常的诗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的诗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秋词》里写人若有志气,便会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寞的句子【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9、《西江月》描写山乡夜晚骤雨将至的诗句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西江月》以动写静,描写江南山村夏季月夜图的句子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西江月》里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的句子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西江月〉中写急忙避雨迷路,焦急迷惑之后欣喜的句子是“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0、《秋词》里写人若有志气,便会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寞的句子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1、《迢迢牵牛星》中表现相思,而落泪的句子是【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最能表达人间痴情男女的离恨与相思之情的诗句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心的两句诗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物以抒发自己悲苦哀怨之情的诗句是:【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14、
问:《《论语》八则》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哪句?
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问:《论语》八则》中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什么?
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问:《《论语》八则》中与“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一点东西,必须从不日满开始”意思相近的成语是什么?
答: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问: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论语》中的哪句话来表示?
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八则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什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5、成语“择善而从”的出处是什么?【择其善者而从之。】
16、《论语八则》中孔子强调学习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7、孔子论述认真思考和努力读书的相互依存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8、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七上古诗文归类默写】

1、有关四季的古诗词带“春”字表现春天的:【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不带“春”字表现春天的: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苏轼《浣溪沙》)

3、带有“夏”字表现夏天的诗句:【力尽不知热,便惜夏日长。】
4、不带有“夏”字表现夏天的诗句: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归园田居》)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5、带有“秋”字表现秋天的诗句: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沙场秋点兵。(辛弃疾《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今夜月明入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

6、不带有“秋”字表现秋天的诗句: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十五夜望月带有》

7、“冬”字表现秋天的诗句: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不带有“冬”字表现秋天的诗句: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默写出古诗词中写“花”的诗句: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 咏梅>(陆游)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卜算子 咏梅>(毛泽东)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 咏梅>(毛泽东)

10、默写出古诗词中含“山”的句子: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健《题破山寺后禅院》)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武判官归京》)

11、默写出古诗词中含“月”的句子: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2、思乡、念友人、思亲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13、诗中乡情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14、诗中豁达对待离别的诗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园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5、默写古代诗词中写“莲”的句子: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枝头。
③唯有绿荷红菡萏(hán dàn),舒展开合任天真。
④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6、古代送别诗中,有许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的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中学学过的唐诗中这样的诗句:

①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②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⑥ 急求:苏教版初中语文所有必背古诗文

http://wenku..com/view/0eaf3ef90242a8956bece486.html
http://wenku..com/view/9747af4cf7ec4afe04a1df86.html
虽说多了几篇,但至少该有的都有。。。
另外有个疑问......您都17了,您版说要它干嘛?权

⑦ 急求苏教版初中语文要求背诵的文言文篇目和内容

初中语文古诗文保留篇目
六年级上册:
《论语》十则 《世说新版语》两则 《古代寓言两则》
六年权级下册:
《为学》 《伤仲永》 《狼》
七年级上册:
《桃花源记》 《杜甫诗三首》 《短文两篇》 《口技》 《孙权劝学》
七年级下册:
《三峡》 《诗四首》 《记承天寺夜游》 《答谢中书书》
八年级上册:
《与朱元思书》 《送东阳马生序》 《小石潭记》 《诗词曲五首》 《醉翁亭记》 《诗五首》
八年级下册:
《词五首》 《扁鹊见蔡桓公》 《唐雎不辱使命》 《鱼,我所欲也》《公输》 《出师表》
九年级上册:
《晏子使楚》 《诫子书》 《墨池记》
九年级下册:
《曹刿论战》 《黄生借书说》 《邹忌讽齐王纳谏》 《愚公移山》《触龙说赵太后》 《捕蛇者说》
必读名著:
《鲁滨孙漂流记》 《海底两万里》 《傅雷家书》 《繁星·春水》 《西游记》 《名人传》 《水浒》 《童年》

⑧ 苏教版初三语文上册重点古诗古文 不想全背了,求重点的,易考的.急用!

每年的考试篇目都不一样 建议都会背
古诗 凉州词 惠崇《春江晚景》 龟虽寿 饮酒 观沧海 相见欢 行路难
古文 与朱元思书 岳阳楼记 出师表 孟子二章

⑨ 苏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重点翻译句子

《劝学》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并且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可以到达千里之外。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可以横渡江河。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精神和智慧就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

6、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外;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7、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刀雕刻一下就停止,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用刀雕刻永不停止,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尘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是因为心志专一啊。

《师说》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2、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有了疑惑却不跟随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决。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我学习道理,哪里要了解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

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得知道理本来比我早。

5、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 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因此无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无论年纪大的还是年纪小的,(只要是)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6、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

7、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孩子读书来帮助他们断句的,尚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

8、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那是很使人丢脸的事,以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

阅读全文

与苏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语句背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趣的水语言教案反思 浏览:926
苏教版高中语文pdf 浏览:49
幼儿观察能力教案反思 浏览:927
托班音乐教案红灯笼教学反思 浏览:232
怎样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培训心得 浏览:404
山西统考2017语文试卷 浏览:805
三年级下册语文半期考试jian参考答案 浏览:455
舞蹈课教学计划表模板 浏览:682
2013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浏览:393
快速波尔卡音乐教案 浏览:430
初高中语文语法 浏览:942
县域课堂教学改革 浏览: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学设计 浏览:83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研究 浏览:795
朝阳区20152016期末语文 浏览:521
天勤教育教学点 浏览:534
语文九全课时特训答案 浏览:679
户外活动教案跑 浏览:977
2016重庆语文中考答案 浏览:885
大班音乐活动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浏览:216